精選中班安全教案錦集4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陽臺的主要功能,知道不能爬陽臺和窗臺,不再窗臺上蹦跳,不在未封閉的陽臺上玩耍。
2、能對他人的行為作出正確的判斷,并簡單地說明原因。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發(fā)幼兒已有的關于陽臺的經驗。
教師: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陽臺?家里的陽臺有什么用,你們會在陽臺上做些什么?
教師總結:陽臺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臺,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臺上曬衣服、養(yǎng)花、養(yǎng)魚,有的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進行鍛煉。夏天,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家都需要陽臺。
2、觀看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討論哪些行為是對的,那些是錯誤的。
(1)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一:一個小女孩,正站在一個大的室內飄窗窗臺上,此時窗戶是開著的,她探出身體,把頭手伸出窗外,沖著樓下喊:“媽媽,快上來!”小男孩在寬寬的窗臺上蹦跳。
教師:小女孩在干什么?她這樣做對嗎?為什么?這位小男孩在干什么?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不能在窗臺上蹦蹦跳跳?
(2)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二:媽媽和小女孩在陽臺上,陽臺上有牢固的圍欄。
教師:這個陽臺安全嗎?說一說為什么它比較安全。小朋友在陽臺上應該怎么做才安全?
(3)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三:陽臺的一端放置的洗衣機、洗衣池,陽臺地上還有幾盆花,一個小男孩在陽臺上騎木馬。
教師:陽臺上有什么?這些東西是硬硬的,還是軟軟的?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在陽臺上玩耍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為什么不能在陽臺上面玩耍呢?
(4)教師總結:不能把身體探出窗戶和陽臺護欄,也不能在窗臺上蹦蹦跳跳這樣一不小心沒站穩(wěn)就會摔下來;也不能在陽臺上玩游戲,陽臺上有各種其他的東西,不小心撞上去,會受傷的。
3、引導幼兒討論,拓展幼兒經驗。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在陽臺上還有哪些事情危險,不能做?
教師總結:如果衣服被吹到了陽臺外面,自己不能伸手到陽臺外拿,應該請大人來幫忙。不能往陽臺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被關在陽臺上,應敲門請屋里的大人幫忙開門。
幼兒園陽臺安全教案,陽臺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探險的好地方,但是,陽臺的安全隱患對于幼兒來說太大了,很多幼兒都會在陽臺上出事,所以一定要好好教育幼兒不要再陽臺玩,好好的保護自己的安全。 3 幼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迷路的危險和解救辦法,進行生存教育。
2、通過親身體驗和情景設置,增強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產生對迷路的、被拐騙孩子的同情心。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尋找一些報紙登載有關小孩被騙、被拐的消息。
2、《迷路的小花鴨》的迷宮圖一張。
3、幼兒會表演《迷路的小花鴨》。
活動過程:
1、出示《小花鴨找家》的迷宮圖,引出主題。
教師:小花鴨為什么哭?它怎么會迷路找不到家的?怎么辦?
請幼兒為圖中迷路的小花鴨找家。
2、教師設置情景,引導幼兒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小朋友出去玩,有時不小心也會迷路的。你們看:
小紅同媽媽逛商店時,小紅看見一個會說話的娃娃很可愛,她就在那兒抱起了娃娃,過了一會兒,突然發(fā)現媽媽不見了,怎么辦?
3、設置想象活動:迷路的危險。
教師:迷路了,會發(fā)生什么危險?怎樣找到自己家里的人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如果迷路了,不要慌,不要只是哭,要想各種辦法尋找自己的親人。千萬不可跟著陌生人走。
4、介紹一些報紙上登載的有關被拐的事例,引起幼兒的重視。
5、組織幼兒談話:怎樣避免迷路和走失。
6、音樂表演:《迷路的小花鴨》
重點:知道迷路的危險和解救辦法,進行生存教育。
難點:通過親身體驗和情景設置,增強解決不同問題的能力
教學反思:
1、在活動中幼兒通過故事情景和自己的親身經驗充分的表現出了歌曲的鮮活形象。
2、活動前續(xù)編可以更充分,玩編一編、畫一畫的活動感受傷心、互助和關愛。通過圖片、CD等感受離開成人是危險的。
3、通過續(xù)編過程和活動中充分的理解歌詞使幼兒很容易的過渡到歌曲的表現。活動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
4、不同輪唱形式使每個幼兒充分表現和感受歌曲的不同形象。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做一個善于觀察的有心人。
2、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常見標志,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協(xié)助帶孩子在生活中觀察常見的'安全標志。
2、各種常用標志、圖片若干。
3、布置好的“安全標志圖片展覽”。
活動重難點:
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常見標志,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觀察和分析能力。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參觀布置好的“安全標志圖片展覽”
(讓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邊看邊說說自己認識哪些標志?)
(評:《綱要》中指出“要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該老師采用了音樂步入活動室,以自由參觀的方式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為以下活動作好鋪墊)
二、請幼兒講講自己知道的安全標志有哪些?什么形狀?什么顏色?表示什么?
(評:幼兒看了展覽后,再說出見過的標志,既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又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引導幼兒認識幾種主要標志。
1、出示“當心滑跌”的標志
提問:這是什么標志?表示什么?提醒我們注意什么?(告訴幼兒貼有這個標志是“當心滑跌”表示地面滑,小心不要摔倒)
2、出示“當心觸電”標志
提問:小朋友看,這張標志上有什么?那你猜一下是什么意思?
3、出示“當心火災”標志
提問:這是什么標志?小朋友應該怎樣防伙?萬一發(fā)生火災,怎么辦?
4、出示“小心中毒”標志
提問:這是什么標志?表示什么?提醒我們注意什么?告訴幼兒貼有這個標志的物品是有毒的,千萬別亂動亂用。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邊出示圖片,邊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發(fā)現圖片上的標志是什么意思。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識標志競賽
1、出示不同的場所圖,讓幼兒為其貼上相應的標志,比一比誰貼的又對又快
2、哪些地方可以貼上“禁止吸煙”、“當心火災”等標志。
幼兒可以搶答,答對者獎星星一顆。
(評:增加競賽的形式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參觀”為導題,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并掌握標志特征、名稱及作用與人們的生活關系。整個活動教學思路清楚明確,上一環(huán)節(jié)是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感知基礎,下一環(huán)節(jié)是上一環(huán)節(jié)的鞏固提高。該老師通過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教學中,該老師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住教學重難點。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玩哪些東西會有危險。
2、培養(yǎng)幼兒的初步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yǎng)表演的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電風扇、電熨斗、小刀片、香水圖片、自制掛圖。
2、配套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組織活動
二、談話導入
有一位阿姨今天有一點煩,她的寶寶經常在家犯錯誤,不知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剛才她打了電話,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助她的寶寶,這樣,她出去辦事才放心。
三、出示電風扇、電熨斗、小刀片、香水圖片
1、讓幼兒說出圖片的名稱
2、讓幼兒簡單地說出它們的用途。
四、引語
小朋友們剛才說的很好,圖片上的這些東西能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天熱了幫我們解熱,衣服皺了,電熨斗幫我們燙平衣服,我們還可以用小刀削水果,往身上撒香水。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這些東西,可是,如果小朋友把這些東西 當玩具,就很危險了。
五、指導幼兒看圖
1、圖上有幾個男孩,他們各自在干什么?
2、圖上有幾個女孩,他們各自在干什么?
六、引導幼兒想想,這樣做有什么危險?
七、教師告述幼兒
1、把手伸進轉動的電扇里會傷害到手指,會受傷。
2、玩小刀會割破小手,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3、玩通電的電熨斗會燙壞衣物,甚至會傷害自己或者引起火災。
4、對眼睛噴香水會弄傷眼睛。
八、"擊鼓傳花"游戲
方法: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聽到擊鼓聲一個一個傳花,鼓聲停止花落在誰的手中,誰就選擇一張卡片,說明圖片上的事應該不應該做,大家可以一起參加討論,已明辯那種行為是正確的,那種行為是不正確的,直到所有圖片講完。游戲結束七活動延伸:在區(qū)域中嘗試設計安全標記。
活動反思:
通過這類活動能夠培養(yǎng)幼兒對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夠讓幼兒在看圖和聽老師講解的途中學習到危險的概念,懂得什么東西能夠玩什么東西不能玩。在幼兒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類教學活動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危險和有危險的物品都讓孩子們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尤為重要。
【中班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安全教案 中中班安全教案10-11
中班的安全教案07-21
中班安全教案05-26
中班安全教案03-11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的玩》03-25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用電》03-31
《在家的安全》中班安全教案12-12
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09-25
中班安全吃藥安全教案09-24
用電安全中班安全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