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論語里有哪些成語
1. 犯上作亂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未之有也。(《學而篇》)
釋: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從來沒有這種人。
2. 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篇》)
釋: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種人很少有仁德的。
3. 言而有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學而篇》)
釋: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守信。
4.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為政篇》)
釋:三十歲時能確立自己立足的事業(yè),四十歲時,對很多事情不再迷惘、困惑;五十歲時,知曉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生命運。
5. 知之為知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篇》)
釋: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篇》)
釋:這種事情也能夠忍受的話,還有不能忍的事嗎?
7. 既往不咎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篇》)
釋:已經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釋了,已經完成的事不便再勸解了,已經過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盡善盡美
盡善矣,又盡美也。(《八佾篇》)
釋:美極了,而且好極了。
9. 見賢思齊
見賢而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篇》)
釋:看見賢人,便應該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便應該自己反省,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
10. 文質彬彬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
釋:文采與做人的`本質,相匹配,這才是君子。
11. 敬而遠之
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雍也篇》)
釋:以敬拜的態(tài)度對待鬼神,但保持應有的距離,這可以說是聰明的做法。
12. 舉一反三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篇》)
釋: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馮河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述而篇》)
釋:只知道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不懂得以智取勝,這樣死了都不知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 三月不知肉味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篇》)
釋:孔子在齊國聽到《韶》的樂曲,回味無窮,很長時間嘗不出肉味。
15. 樂在其中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述而篇》)
釋: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臂做枕頭,其中自有樂趣。
16. 擇善而從
多聞,擇善而從。(《述而篇》)
釋:多多地聽,選擇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遠,死而后已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篇》)
釋:讀書人不能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肩負重任,路程遙遠。以實現仁德于天下為己任,難道使命不沉重嗎?到死方休,難道遙遠嗎?
18. 空空如也
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子罕篇》)
釋:有一個下等人問我種莊稼之事,我對此就一無所知。
19. 循循善誘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子罕篇》)
釋:老師善于有步驟地引導我們,用廣博的知識來充實我,用一定的禮儀來約束規(guī)范我的行為,使我不想跟他學習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篇》)
釋:少年人是最可敬畏的,怎知他將來比不上我們現在的人呢?
21.升堂入室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先進篇》)
釋:子由學問已經不錯了,只是還不夠精深罷了。
22.過猶不及
子曰:過猶不及。(《先進篇》)
釋:孔子說:事情要恰到好處,做過分了,效果甚至還不如做得不夠。
23.四海之內皆兄弟
四海之內皆兄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顏淵篇》)
釋:天下之大,到處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擔心沒有好兄弟呢?
24.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顏淵篇》)
釋: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
25.察言觀色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顏淵篇》)
釋:怎樣才是達呢?品行正直,遇事講理,善于分析別人的言語,觀察別人的臉色,替下邊的人著想。
26.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篇》)
釋:言語一定要誠信,行為一定要果斷。
27.怨天尤人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憲問篇》)
釋:不怨恨天,不責備人,學習一些平常的知識,卻透徹了解很高深的道理。
28.一以貫之
非也,予一以貫之。(《衛(wèi)靈公篇》)
釋:不對的,我對此從來就是持否定態(tài)度。
29.殺身成仁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wèi)靈公篇》)
釋:志士仁人,不因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只勇于犧牲來成全仁德。
3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衛(wèi)靈公篇》)
釋:孔子說:“一個人若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困惑于眼前的憂患。”
31.言不及義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衛(wèi)靈公篇》)
釋:同大家整天在一塊,說沒有道理的話,只喜歡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難教導。
32.因人廢言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wèi)靈公篇》)
釋:君子不因為說得好便獎賞他,不因為他犯過錯而廢棄他正確的話。
33.當仁不讓
當仁,不讓于師。(《衛(wèi)靈公篇》)
釋:對待仁德的問題,就是面對老師,也不同他遷就。
34.性相近,習相遠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篇》)
釋:人的性情原本相差無幾,因為后天的學習,便產生巨大的差距。
35.殺雞焉用宰牛刀
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陽貨篇》)
釋:孔子微微笑著,說道:“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36.色厲內荏
色厲而內荏,譬如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陽貨篇》)
釋:表面嚴厲,內心怯懦,若用壞人作比喻,就像個挖洞跳墻的小偷罷了!
37.道聽途說
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陽貨篇》)
釋:聽到路邊傳言就添油加醋四處傳播,這種行為是道德品質中厭棄的惡習。
38.患得患失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陽貨篇》)
釋:當他沒有得到的時候,生怕得不著。已經得著了,又怕失去。
39.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陽貨篇》)
釋:整天吃飽了飯,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學而優(yōu)則仕
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子張篇》)
釋: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學習;學習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文言文論語里有哪些成語】相關文章:
成語里表示想的有哪些03-24
漢語里的副詞有哪些08-03
文言文有哪些常用的成語06-12
出自論語里的成語06-13
成語里的名人故事12-12
關于春天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特點11-15
《成語里的歌聲》閱讀答案03-05
成語里的歌聲閱讀答案04-28
《成語里的歌聲》閱讀答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