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oingaieng.cn-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国产一级A毛久久久久一级A看免费视频

    一些數(shù)字的成語

    時間:2023-04-20 11:56:48 麗敏 成語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一些關于數(shù)字的成語380個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些關于數(shù)字的成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燭照數(shù)計:用燭照著,按數(shù)計算。比喻料事準確。

      2、四通五達:四通八達。形容交通暢達無阻。

      3、三葷五厭:泛指葷腥食物。

      4、數(shù)米量柴:比喻過分計較瑣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5、五合六聚:比喻屢次聚合到一起。

      6、吹毛數(shù)睫:比喻目光短淺,只注意微末細節(jié)。

      7、五鼎萬鐘:指高官厚祿。

      8、不足齒數(shù):足:值得。表示數(shù)不上,不值得一提。

      9、濫竽充數(shù):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10、十風五雨:十天一刮風,五天一下雨。形容風調(diào)雨順,氣候適宜。

      11、遭劫在數(shù):謂命中注定要遇到災難。

      12、數(shù)米而炊:炊:燒火做飯。數(shù)著米粒做飯。比喻計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難。

      13、更仆難數(shù):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說不完,一件一件說就需要很長時間,即使中間換了人也未必能說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

      14、五陵年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尹雪艷總也不老。

      15、三回五次:指多次。

      16、

      17、備位充數(shù):備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盡職;充數(shù):用不夠格的人來湊足數(shù)額。是自謙不能做事的話。.四姻九戚:比喻親戚極多。

      18、五色無主:五色:指人臉上的神采;無主:無法主宰。

      19、數(shù)短論長:猶言說長道短,說三道四。

      20、數(shù)白論黃:白:白銀;黃:黃金。比喻計較金錢。

      21、心中有數(shù):指心里有底。

      22、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個地區(qū)。

      23、五侯七貴:泛指達官顯貴。

      24、咸五登三:指帝德廣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25、三智五猜:比喻用盡心思,多方猜測。

      26、五親六眷:指各種關系的親眷。

      27、數(shù)黑論黃:數(shù):數(shù)落,批評。背后亂加評論,肆意誹謗別人。

      28、五行并下: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

      29、折腰五斗:折腰:彎腰。五斗:五斗米。為五斗米而彎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30、胸中有數(shù):指對情況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31、三牲五鼎:舊時形容祭品豐盛。后來也形容食物美好。

      32、數(shù)不勝數(shù):數(shù):計算。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形容數(shù)量極多,很難計算。

      33、五勞七傷:泛指虛弱多病。

      34、伸手不見五指: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35、五行俱下:指讀書敏捷神速。

      36、五石六鹢:后用以比喻記述準確或為學縝密有序。

      37、三老五更:相傳古代統(tǒng)治者設三老五更,以尊養(yǎng)老人。

      38、五世其昌:世:代;其:時間副詞,交要。五世之后,子孫昌盛。舊時用于祝人新婚。

      39、五尺豎子:指尚未成年的兒童。古尺短,故稱。

      40、尋行數(shù)墨:尋行:一行行地讀;數(shù)墨:一字字地讀。指只會誦讀文句,而不能理解義理。也指專在文字上下功夫。

      41、五行八作:泛指各行各業(yè)。

      42、三湯五割:泛指烹飪之事。也指各種肴饌。

      43、五內(nèi)如焚:五內(nèi):五臟;俱:都;焚:燒。五臟都象著了火一樣。形容象火燒得一樣。比喻非常焦急。

      44、數(shù)見不鮮:數(shù):屢次;鮮:新殺的禽獸,引伸為新鮮。本指對于常來之客,就不宰殺禽獸招待。后指常常見到,并不新奇。

      45、簡絲數(shù)米:簡擇絲縷,查點米粒。比喻工作瑣細。

      46、擢發(fā)莫數(shù):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頭發(fā),也難以數(shù)清。形容罪行多得數(shù)不清。

      47、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兒童。古尺短,故稱。同“五尺之童”。

      48、多言數(shù)窮: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時。

      49、寥寥可數(shù):寥:稀少;數(shù):計數(shù)。形容數(shù)量很少容易數(shù)得出來。

      50、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51、心中無數(shù):數(shù):數(shù)目。指心里沒底。

      52、五里霧中: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53、五谷不升:莊稼不生長。指災荒之年。

      54、數(shù)典忘祖:數(shù):數(shù)著說;典:指歷來的制度、事跡。談論歷來的制度、事跡時,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

      55、五短身材:指人的身材矮小。

      56、五申三令: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誡。

      57、三貞五烈: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同“三貞九烈”。

      58、鑿龜數(shù)策:鑿龜:鉆灼龜甲,看灼開的裂紋推測吉兇;數(shù)策:數(shù)蓍草的莖,從分組計數(shù)中判斷吉兇。指古人用龜甲蓍草來卜筮吉兇。

      59、連三接五:猶言接連不斷。

      60、五尺童子: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兒童的身高。

      61、五羖大夫: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賢才的大夫百里奚。

      62、不計其數(shù):計:計算。沒法計算數(shù)目。形容很多。

      63、不可勝數(shù):勝:盡;計:核算。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形容數(shù)量極多。

      64、飛將數(shù)奇: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

      65、數(shù)黃道黑:數(shù)落著黃的又說著黑的。形容說話羅索,東拉西扯。

      66、一目五行:猶一目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67、五鬼鬧判:許多小鬼戲弄判官。劇目名。舊時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對自己不滿或輕蔑的人所戲弄。

      68、歷歷可數(shù):歷歷:清楚,分明的樣子。可以清楚地一個個或一件件數(shù)出來。

      69、胸中無數(shù):指對情況了解不清楚,心里沒有底。

      70、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壯,體格魁梧。

      71、數(shù)往知來:數(shù):計算;往:過去;來:未來。明了過去,可以推知未來。

      72、五雀六燕:比喻雙方輕重相差不多。

      73、數(shù)一數(shù)二: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74、難更仆數(shù):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說不完,一件一件說就需要很長時間,即使中間換了人也未必能說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

      75、屈指可數(shù):形容數(shù)目很少,扳著手指頭就能數(shù)過來。

      76、如數(shù)家珍:好象數(shù)自己家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

      77、五經(jīng)掃地:五經(jīng):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臉都丟盡了。

      78、三環(huán)五扣:形容捆綁結實。

      79、五心六意:形容心思不定。

      80、擢發(fā)難數(shù):擢:拔。拔下全部頭發(fā),難以數(shù)清。形容罪行多得數(shù)不清。

      81、五冬六夏:猶言不論寒暑。不管什么時候。

      82、五尺之童:指尚未成年的兒童。古尺短,故稱。

      83、恒河沙數(shù):恒河:南亞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樣,無法計算。形容數(shù)量很多。

      84、論黃數(shù)黑:數(shù):數(shù)落,批評。背后亂加評論,肆意誹謗別人。

      85、一反常態(tài):完全改變了平時的態(tài)度。

      86、一干人犯:指罪犯和有關的人。

      87、一窩蜂:一個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飛出來了。形容許多人亂哄哄地同時說話或行動。

      88、一觴一詠:觴:古代盛酒器,借指飲酒;詠:吟詩。舊指文人喝酒吟詩的聚會。

      89、一心一德: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90、一長兩短: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

      91、一見鐘情:鐘:集中;鐘情:愛情專注。舊指男女之間一見面就產(chǎn)生愛情。

      92、一舉兩得: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93、一面之詞:爭執(zhí)的雙方中一方所說的話。

      94、一體同心:一體:一個整體;同心:齊心。比喻關系密切,共同一心。

      95、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96、一掃而空:一下子便掃除干凈。比喻徹底清除。

      97、一動不如一靜: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98、一寒如此:一:竟然;寒:貧寒。竟然窮困到這樣的地步。形容貧困潦倒到極點。

      99、一尺水十丈波:比喻說話夸張,不真實。

      100、一蛇兩頭:比喻陰險兇惡的人。

      101、一家眷屬:眷屬:家屬,親屬。比喻出于同一流派。

      102、一筆抹煞:抹煞:勾銷。畫一筆,全部抹掉。比喻輕率地把成績、優(yōu)點全部否定。

      103、一步一鬼: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個鬼。形容遇事多疑。

      104、一命嗚呼:嗚呼:嘆詞,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詞,后即以此為死亡的代稱。指人死亡。

      105、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舊,不肯變通。

      106、一簧兩舌:比喻胡言亂語。

      107、一波三折:原指寫字的筆法曲折多變。現(xiàn)比喻文章的結構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進行中意外的變化很多。

      108、一本萬利:本錢小,利潤大。

      109、一表非凡: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110、一決雌雄:雌雄:比喻勝負、高下。決一勝負,比個高下。

      111、一無所得:什么也沒有得到。形容毫無收獲。

      112、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蔽:遮。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113、帶有數(shù)字的成語_帶一的成語大全

      114、一觸即發(fā):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tài)發(fā)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fā)。

      115、一家之計:指一夫一妻的家庭。

      116、一舉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117、一龍一蛇: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118、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極、最。辦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無私。

      119、一抔黃土:一抔:一捧。一捧黃土。借指墳墓。現(xiàn)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沒落、渺小的反動勢力。

      120、一發(fā)千鈞:發(fā):頭發(fā);鈞:古代的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危險得好象千鈞重量吊在一根頭發(fā)上。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121、一人傳虛,萬人傳實:虛:不確實,指無中生有的事。本來沒有的事,傳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

      122、一鱗一爪:原指龍在云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12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個浪頭尚未平復,另一個浪頭又掀起了。比喻事情進行波折很多,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fā)生了。

      124、一吟一詠:指吟詩作賦。

      125、一枕黃梁:原比喻人生虛幻。后比喻不能實現(xiàn)的夢想。

      126、一差二錯:可能發(fā)生的意外或差錯。

      127、一舉一動:指人的每一個動作。

      128、一分為二: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為矛盾的統(tǒng)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

      129、一個蘿卜一個坑:比喻一個人有一個位置,沒有多余。也形容做事踏實。

      130、一客不煩二主: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131、一馬當先:原指作戰(zhàn)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眾前面,積極帶頭。

      132、一錢不落虛空地:比喻絲毫不浪費。

      133、一隅之見:見:見解。偏于一方面的見解。

      134、一表人才: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135、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點兒小東西也不拿。形容廉潔、守法,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一點都不要。

      136、一瓣心香:心香:舊時稱中心虔誠,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樣。比喻十分真誠的心意(用在祝愿)。

      137、一揮而就:揮:揮筆;就: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138、一諾千金: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shù),極有信用。

      139、一彈指頃:手指一彈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

      140、一不扭眾:一個人難違反眾人的意見。

      141、無一不知:沒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識豐富。

      142、無一不備:指樣樣齊全。

      143、說一不二:說怎么樣就怎么樣。形容說話算數(shù)。

      144、闕一不可:兩種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種也不行。

      145、缺一不可:少一樣也不行。

      146、劃一不二:指按照定價賣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

      147、純一不雜:純:純粹;一:單一;雜:駁雜,不純潔。形容純粹、單一,沒有雜質。

      148、一字不易:文字精醇,一個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襲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別人的文章。

      149、一字不茍:形容寫文章不隨便下筆,每一個字都要斟酌。

      150、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原指下棋時關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某一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151、一言不發(fā):一句話也不說。

      152、一蟹不如一蟹:比喻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

      153、一物不知:對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識尚有欠缺。

      154、一臥不起:指一生病就沒有好轉。

      155、一文不值:指毫無價值。

      156、一文不名:一個錢都沒有。

      157、一絲不紊:一點兒也不亂。形容極有條理。

      158、一絲不掛:原是佛教用來比喻人沒有一絲牽掛。后指人裸體。

      159、一絲不茍:茍:茍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160、一事不知:比喻知識尚有欠缺。同“一物不知”。

      161、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162、一去不復返:一去就不再回來了。

      163、一竅不通:竅:洞,指心竅。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一點兒也不懂。

      164、一錢不值:一個銅錢都不值。比喻毫無價值。

      165、一錢不名:指身無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為貧窮。

      166、一瞑不視:瞑:閉眼。閉上眼睛,不再睜開。指死亡。也指逃避現(xiàn)實。也可形容不怕犧牲。

      167、一暝不視:閉上眼睛,不再睜開。指死亡。

      168、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后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169、一孔不達:指一竅不通。

      170、一客不煩二主: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171、一蹶不振:蹶:栽跟頭;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來。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來。

      172、一蹶不興: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來。同“一蹶不振”。

      173、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點兒小東西也不拿。形容廉潔、守法,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一點都不要。

      174、一介不茍:形容廉潔、守法,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一點都不要。同“一介不取”。

      175、一腳不移:借喻堅定不移。

      176、一虎不河: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后在元劇中比喻不顧一切。

      177、一毫不染:指一塵不染。

      178、一毫不茍:指十分認真,一絲不茍。

      179、一毫不差:指完全相同,沒有一點差異。

      180、一谷不升:指歉收

      181、一谷不登:指歉收。同“一谷不升”。

      182、一動不如一靜: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183、一定不易:易:改變。原指一定下來就不變更,后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變。

      184、一定不移:原指一定下來就不變更,后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變。同“一定不易”。

      185、一丁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186、一跌不振: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來。同“一蹶不振”。

      187、一代不如一代:代:父子相繼為一代。一代比一代差。

      188、一成不易:一經(jīng)形成,不再改變。同“一成不變”。

      189、一成不變:成:制定,形成。一經(jīng)形成,不再改變。

      190、一塵不緇:猶一塵不染。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

      191、一塵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潔凈。現(xiàn)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

      192、一塵不到:形容清凈純潔。

      193、一病不起: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194、一筆不茍:不茍:不茍且。連一筆都不馬虎。

      195、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對于人或事不從全面看,只是抓住一點就攻擊。多指有偏見的批評。

      196、不一而足:足:充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197、不值一笑:不值得一笑。比喻毫無價值。也表示對某種事物或行為的輕蔑和譏笑。同“不值一哂”。

      198、不值一哂: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比喻毫無價值。也表示對某種事物或行為的輕蔑和譏笑。

      199、不值一錢:比喻毫無價值。

      200、不值一顧:顧: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201、不值一駁:不值得批駁。

      202、不直一文:鄙視之詞,猶言毫無價值。比喻無能或品格卑下。

      203、不直一錢:鄙視之詞,猶言毫無價值。比喻無能或品格卑下。

      204、不贊一詞:一句話也不說。

      205、不易一字:不更動一個字。形容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206、不以一眚掩大德: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207、不屑一顧: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顧:看。認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

      208、不識一丁: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209、不染一塵:形容清高廉潔。同“一塵不染”。

      210、不名一文:名:占有。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211、不名一錢:名:占有。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212、不名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種規(guī)格或一個格局。

      213、不可一世:一世:一時。認為當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214、不堪一擊:不堪:經(jīng)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經(jīng)不起一擊。也形容論點不嚴密,經(jīng)不起反駁。

      215、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規(guī)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種規(guī)格或一個格局。

      216、不經(jīng)一事,不長一智:智:智慧,見識。不經(jīng)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

      217、不管一二:不論是非情由,不顧后果。

      218、不顧一切:什么都不顧。

      219、不拔一毛:比喻非常吝嗇。同“一毛不拔”。

      220、百不一遇: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極其難得。

      221、百不一貸:猶言無一寬免。

      222、百不一存:一百個里面沒有留下一個。表示喪失殆盡。

      223、萬不失一:形容絕對不會出差錯。同“萬無一失”。

      224、十不當一:十個不抵一個。謂人雖多但不頂用。

      225、百不失一:一百次中無一次失誤。表示射箭或打槍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226、百不獲一:一百個里面也得不到一個。形容人或物的難得或所得極少。

      227、百不當一:當:抵擋。一百個抵擋不住一個。

      228、政令不一:發(fā)出的命令不統(tǒng)一。形容軍務或政務混亂。

      229、言行不一: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230、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形容人的虛偽、詭詐。

      231、缺一不可:少一樣也不行。

      232、毀譽不一:毀譽:詆毀和稱贊;不一:不一樣,不一致。有人說好,有人說壞,說法不一。

      233、紛紛不一:各不相同。紛紛:多而雜亂。

      234、參差不一:形容不整齊或不一致。同“參差不齊”。

      235、表里不一:表面與內(nèi)在不一樣。

      236、四至八道:舊時標志土地界域的用語。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處及通往的道路。

      237、四肢百體:人體的各個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238、四肢百骸:人體的各個部分。泛指全身。

      239、四戰(zhàn)之國:指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240、四戰(zhàn)之地:指四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241、四姻九戚:比喻親戚極多。

      242、四通五達:四通八達。形容交通暢達無阻。

      243、四通八達: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極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244、四停八當: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貼。同“四亭八當”。

      245、四亭八當:亭、當:即停當,妥貼。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貼。

      246、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谷。形容脫離生產(chǎn)勞動,缺乏生產(chǎn)知識。

      247、四體不勤:四肢不勞動,形容脫離勞動。

      248、四體百骸:人體的各個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249、四書五經(jīng):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jīng)典。

      250、四時之氣:本指一年四季的氣象,后以“備四時之氣”喻指人的氣度弘遠。

      251、四時八節(jié):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八節(jié):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節(jié)氣。

      252、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個地區(qū)。

      253、四衢八街: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254、四清六活:形容機靈干練。

      255、四平八穩(wěn):原形容身體各部位勻稱、結實。后常形容說話做事穩(wěn)當。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chuàng)新精神。

      256、四面受敵:各個方面受到敵對勢力的威脅或攻擊。

      257、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258、四面出擊:形容工作全面展開,沒有重點。

      259、四面八方:指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

      260、四馬攢蹄: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

      261、四腳朝天:四腳: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262、四角俱全:比喻完美無缺。

      263、四郊多壘:壘:營壘。敵軍四面逼近,形勢危急。也比喻競爭的對手多。

      264、四荒八極:四面八方極偏遠之地。

      265、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

      266、四海一家:四海之內(nèi),猶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統(tǒng)。

      267、四海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國。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當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戀家鄉(xiāng)或個人小天地。

      268、四海他人:指沒有親戚關系。

      269、四海昇平:指天下太平。

      270、四海升平: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271、四海飄零:四海:代指全國各地。飄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處飄泊,生活無著。

      272、四海九州:指全中國。

      273、四海皆兄弟: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同“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

      274、四海鼎沸:四海:古人以為中國四境有海環(huán)繞,用以指全國各地;鼎沸:比喻局勢不安定,如同鼎水沸騰。形容天下大亂。

      275、四海承風:指全國都接受教化。

      276、四海波靜:比喻天下太平。

      277、四紛五落:形容分散零亂。同“四分五落”。

      278、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統(tǒng)一。

      279、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亂。

      280、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結,不統(tǒng)一。

      281、四方之志:志:志向。指遠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282、四方輻輳: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貨物像車輪上的輻條聚集在轂上那樣匯集到一處。后引申為從各方聚集的意思。

      283、四方八面:到處;各個方面。

      284、四大皆空:四大:古印度稱地、水、火風為“四大”。佛教用語。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虛的。是一種消極思想。

      285、四沖六達:指四通八達的要道。

      286、四沖八達:指四通八達的要道。同“四沖六達”。

      287、四不拗六:指少數(shù)人拗不過多數(shù)人的意見。

      288、四百四病:指四肢百體的四時病痛。泛指各種疾病。

      289、語四言三:指信口亂說閑話。

      290、駢四儷六:駢:并列,對偶;儷:成雙,成對。指多用四字、六字句對偶排比的駢體文。

      291、暮四朝三:①原指說法、做法有所變換而實質不變。②比喻反復無常。

      292、志在四海:猶志在四方。

      293、志在四方:四方:天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294、一謙四益:謙虛能使人得到好些益處。

      295、揚名四海:揚名:傳播名聲。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huán)繞,故以“四海”代指全國各處;也指世界各地。指名聲傳遍各地。

      296、眼空四海: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見。

      297、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298、眼觀四處,耳聽八方: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299、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

      300、五零四散:形容零星渙散。

      301、五湖四海: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現(xiàn)有時也比喻廣泛的團結。

      302、文房四藝:指琴、棋、書、畫。

      303、文房四物:俗指筆、墨、紙、硯。同“文房四寶”。

      304、文房四士:俗指筆、墨、紙、硯。同“文房四寶”。

      305、文房四侯:指筆、硯、紙、墨。古人戲稱筆為管城侯毛元銳,硯為即墨侯石虛中,紙為好畤侯楮知白,墨為松滋侯易玄光,故稱。

      306、文房四寶:俗指筆、墨、紙、硯。

      307、微機四伏:到處隱藏著危險的禍根。

      308、危機四伏:到處隱藏著危險的禍根。

      309、投諸四裔:比喻流放到邊遠的地區(qū)。

      310、室徒四壁:猶言室內(nèi)空無一物。比喻貧窮。

      311、三三四四:猶三三兩兩。形容人數(shù)不多。

      312、三求四告:指再三求告。

      313、三清四白:指非常清白。

      314、三親四眷:泛指眾親戚。同“三親六眷”。

      315、三妻四妾:妻妾眾多的意思。

      316、三朋四友:泛指各種朋友。

      317、三鄰四舍:泛指鄰居。

      318、三老四少:①老少眾人。②方言。稱參加青幫的人。猶言老少爺們或兄弟爺們。

      319、三反四覆:指反復無常。

      320、三翻四覆:翻:轉。反復無常。

      321、三翻四復:變化無常或反復多次。

      322、三從四德: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準之一。

      323、三長四短:①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長兩短”。②猶閑話,壞話。

      324、三病四痛:指病痛很多。

      325、囊括四海:囊括:比喻統(tǒng)統(tǒng)包羅在內(nèi)。指統(tǒng)一全國。

      326、名揚四海:四海:天下。名聲傳揚到天下。形容名聲很大。

      327、六通四達:猶四通八達。形容交通極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328、六通四辟:指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時。

      329、狼煙四起: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330、九洲四海:九洲:指中國;四海:古人認為,中國九州之久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此指中國以外的地方。指中國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331、九州四海:猶言天下。泛指全中國。

      332、街坊四鄰:街坊:鄰居。指住處鄰近的人。同“街坊鄰里”。

      333、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墻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334、烽火四起:戰(zhàn)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335、放諸四海而皆準: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同“放之四海而皆準”。

      336、放之四海而皆準: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huán)繞,故稱全國為“四海”;準:準確。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

      337、楚歌四起: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338、楚歌四面: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339、楚歌四合: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340、臂有四肘:比喻不凡的相貌。

      341、八萬四千:本為佛教表示事物眾多的數(shù)字,后用以形容極多。

      342、重三疊四:形容多次重復。

      343、重三迭四:形容多次重復。

      344、遮三瞞四:說話、做事多方掩飾,不爽快。

      345、張三李四:假設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346、再三再四:重復好幾次。

      347、言三語四:言、語:說、講。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348、推三阻四:找各種借口推托。

      349、推三推四:找各種借口推托。同“推三阻四”。

      350、條三窩四: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351、挑三嫌四:指挑挑揀揀,嫌這嫌那。同“挑三揀四”。

      352、挑三檢四:指挑挑揀揀,嫌這嫌那。同“挑三揀四”。

      353、挑三揀四:形容過分地挑剔。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選。

      354、挑三豁四:指挑撥是非。

      355、挑三撥四:指挑撥是非。同“挑三豁四”。

      356、說三道四:形容不負現(xiàn)任地胡亂議論。

      357、牽五掛四:指接連不斷。

      358、欺三瞞四:一再欺騙隱瞞。

      359、偏三向四:指偏向、袒護某方。

      360、拿三搬四:比喻不服從調(diào)派。

      361、連三接四:猶言接連不斷。

      362、連三并四:猶言接連不斷。

      363、拉三扯四:指談話或議論牽扯無關的人或事。

      364、狂三詐四:狂:誆的假借,誆騙。一味欺詐。

      365、接三連四:接連不斷。

      366、橫三順四:形容縱橫雜亂。

      367、橫三豎四:猶言橫七豎八。

      368、丟三忘四: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同“丟三落四”。

      369、丟三落四: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

      370、丟三拉四: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同“丟三落四”。

      371、調(diào)三斡四:指挑撥是非。

      372、調(diào)三窩四: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373、調(diào)三惑四:指挑撥是非。同“調(diào)三斡四”。

      374、顛三倒四:形容說話做事錯雜紊亂。

      375、低三下四:形容態(tài)度卑賤低下也指工作性質卑賤低下。

      376、倒三顛四: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377、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后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

      378、差三錯四:顛倒錯亂。形容差錯很多或虛假不實。

      379、不三不四:指不正派,也指不像樣子。

      380、半三不四:指心神不定,無精打采。

    【一些數(shù)字的成語】相關文章:

    數(shù)字成語精選06-12

    數(shù)字成語接龍精選06-13

    數(shù)字成語大全01-16

    數(shù)字開頭的成語08-05

    帶數(shù)字的成語06-12

    描寫數(shù)字成語06-12

    數(shù)字成語相聲06-13

    有趣的數(shù)字成語07-27

    帶數(shù)字的成語04-14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国产成人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9色在线 | 亚洲AV无码精品久久久久成精品| 三年片在线观看大全有哪些| 欧美激情狂野变态xxxx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久精品蜜桃|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久久|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