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終身成長》有感(通用20篇)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終身成長》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終身成長》有感 1
我一直認為,自我審視是要時時刻刻并終身進行的學問。
現(xiàn)在17歲的年齡,從小時候一直耳熟能詳?shù)拿藗饔洠踔猎⒀怨适潞兔嗣灾械牡览恚軜嬛业摹叭^”。但我常常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事都沒有確定性和唯一性。
《終身成長》是美國作家卡羅爾·德維克的著作,書中主要議論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性思維。作者用上課發(fā)言的例子,對這兩種思維的含義和區(qū)別進行了大致闡述:敢于上課發(fā)言的人會想:“我說出我的見解,是為了讓老師發(fā)現(xiàn)我的問題,從而協(xié)助我解決問題。”他們一般不會考慮說錯答案后自己的尷尬和同學的哄笑,這就是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反之,固定型思維的人,不接受別人的意見,甚至懼于別人指出自己的問題,固步自封。
我認為的自我審視,可歸類于成長型思維。以前在我的認知里,事物的兩面性一定有一面是錯,另一面是對,就算沒有明確的理論界限,感性上也會有善惡之分,但現(xiàn)在的社會中,“老人倒地,路人不扶”,可能是怕老人“碰瓷”;“店老板怒打小學生”,可能是“熊孩子把可樂澆在了鋼琴上”……這些事不斷刷新我的'認知,通過我認為解決許多事的“通策”——換位思考也無法得到準確做法。
當我試著陷入“當事人”的“思想誤區(qū)”后再醒悟過來時,我意識到許多問題解決不當大多是因為“當事人”雙方某些方面認知欠缺。就像小時候,媽媽和老師告訴我要樂于助人,我就會幫老爺爺推車,而不會先思考老爺爺會不會是壞人,我認為幫助別人是對的,我就會去做。知道的越多,顧忌越多,后來取舍的一般標準,都是以自身利益為主來進行考量了。
成長要求我們廣泛認識并學會接受,但一定別太唯心,多在客觀角度看問題,看自己。同時,應時刻保持謙遜的態(tài)度,善于采納他人意見才能更好的自我完善。我認為每一個給我提出建議,指出問題的人,都值得感謝,他們使我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只是對于他人的評價,要善于分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生活瞬息萬變,需要時刻自我審視,并保持謙遜。
讀《終身成長》有感 2
人是該終身成長,終身學習的,活到老,活到老,無論哪一個時代都是的。當然這也是現(xiàn)代人順應時代快節(jié)奏發(fā)展的一個必須。學無止境,人來到這個世上就是為了完成自己生命的成長的,做人是需要一輩子學習的,人格的成長也是無止境的。
但作為一個人,在一定時期的成長似乎更為重要,比如,人的性格,人的思維模式,價值觀的構建,孩提時代這些東西的構建遠遠比成人之后更為容易,教育錯了的孩子比沒教育的孩子更難辦,這是一個事實。所以說,人的某些東西的成長是有時間限制的和敏感期的,抓住了則是事半功倍,錯過了則是事倍功半。
這本書談到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他肯定了我們每一個人兩種思維模式都是有的,但是某一個人某種思維模式占主導也是可能的或者是很普遍的。
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的成人有的能很快的學習和改變,而有的人則很難呢?這不僅僅是學習能力和方法上的事情,有的人心態(tài)開放,思想靈活,有的則是心態(tài)封閉,思想僵化,不容易吸收新的知識,這就是一種思維模式。
現(xiàn)在社會或者是任何一個時代,人能否很好的成長都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東西,如何培養(yǎng)具有成長思維模式的人使得其一生都能受益,都能積極成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也是教育很值得關注的一個事情,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教,如何給人以終身成長的能力,良好的思維模式是值得我們?nèi)ヅ囵B(yǎng)的,這也是家長和教師很值得去做的事情。
終身成長從各個角度探討和談論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種種不同的表現(xiàn),讓我們明白什么是固定式思維模式,什么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給我們打開了一個個理解的視角和自我檢測的時機,也讓我們明白了一些事情正確的做法,也讀懂了成長型思維給我們的`生活中各個方面帶來的不同。很細致和很詳盡,同時在書的每一章的最后,提供和幫助我們培養(yǎng)自己的成長思維,是一本很好的心理科學的書籍。能遇見是一種福氣。也是為自我成長和教育打開一個更為重要的視角。像思維模式這么重要的東西,對我們?nèi)说挠绊懯欠浅V匾模覀內(nèi)粘]有達到這種科學的視角去看和思考,更沒有這種科學的視角去培養(yǎng)自我,和用在教育上。
人有很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成長,所以心理科學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工具。科學的自我發(fā)現(xiàn)、科學的自我成長,科學的搞教育,這是這個時代發(fā)展的又一個新的內(nèi)容。這本書就是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書籍,值得所有去讀,對于自我,對于孩子的成長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有人說,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其實是自我成長,這句話好到位。孩子需要成長,家長也需要成長,尤其是成人容易被固化,覺得我已經(jīng)是大人了,只是在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其實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幫助你成長的,因此,家長們也一定要關注自身的成長,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從這本書受益。
讀《終身成長》有感 3
無論在哪一個時間段,人都應該終身成長。‘活到老、學到老’現(xiàn)代人順應時代快節(jié)湊的發(fā)展的一個必須,學無止境啊!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完成自我生命成長的過程,做人需要無止境的學習,人格的成長也是無止境的。
實則每個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但不同的是人的思維模式。也就是書中所提出的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固定式思維模式,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智力是天生的,固定不變的,做事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因此害怕錯誤,覺得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力是后天努力學習可以提高去達成,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會把錯誤和挑戰(zhàn)看成成長和改善的機會,有大局觀,會不斷地往前看。
其實不然,這兩種狀態(tài)是每個人身上都會具有的。我們要做的是減少固定型思維,在不斷成長過程中要激發(fā)自己對成長型思維的認知,并且要刻意訓練用成長型思維面對我們的生活,才能做到消極情緒越來越少,而積極情緒會上升。‘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然而人的思維模式不是一朝一夕長成的,而是在歲月里日積月累的過程,逐漸形成的一種思考、做事的態(tài)度和方法,則毫無疑問是被習慣這種東西牽著走的,很少有人能夠把做的每一件事深深的自我覺察和自我思考,大多數(shù)的時候,都是慣性的思考,慣性的做事,思維模式也是慣性的。
我覺得自己就屬于兩種思維模式的人,在生活中比較大男子主義,覺得家庭中的雜事由女人來解決,比較重大的事情還是需要男人來決定。所以家中一般的'瑣事我都不用去想。然而工作中我比較理智,也就是思維模式不同,放下所有瑣事來學習,提高自己的認知。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也與家人持有不同意見,我本意比較向著說服教育方式,不能打罵教育,給孩子自由的空間思考、學習,讓孩子慢慢的形成自主、自我意識。不是附加式的灌輸。其實這也是一個人成長中必要經(jīng)過的,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
有人說,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其實是自我成長,這句話好到位。孩子需要成長,家長也需要成長尤其是成人容易本固化,覺得我已經(jīng)是大人了,只是在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其實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幫助你成長的。成長美學的特征就是相信累積的效應,對人生持有固定論的人,本質(zhì)只是為拒絕改變尋找理由和借口。相信發(fā)展,相信改變,容易形成正反饋,微弱優(yōu)勢聚沙成塔,成功世界本就來自一只蝴蝶揮揮翅膀的觸發(fā),這就是成長的秘密。
成長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它無關年紀。無論何時,停滯成長,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讀《終身成長》有感 4
我小時候就聽人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但對這句話理解并不深刻,直到我遇到《終身成長》,我才意識到成長是每個人一輩子的事,無論何時,停滯成長,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現(xiàn)在,我已不再年輕,而且已到了不愿老得太快的時候了。回顧自己的大半生,常常都會用“如果當初……,我會……”句式。因為,我切身體會到:
1、雖然人的先天才能、資質(zhì)、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過努力和經(jīng)歷來改變的。
2、雖然失敗是痛苦的,但它只是一個你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你能從失敗和挫折里受益,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3、沒有人是永遠成功的,成功意味著拓展自己的能力,這需要通過不斷學習才能實現(xiàn)。
《終身成長》這本書從生理層面上對具有不同思維模式的人的腦電波進行了分析,科學的.角度論述了學習才是第一要務。
目標明確,不斷優(yōu)化學習方法,并樂于向同伴學習的人,學習成績更高。他們注重學習方法,善于尋找學習規(guī)律,并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他們即便在某次測驗中表現(xiàn)不好,下次也會努力趕上。挫折能給人以動力、經(jīng)驗和教訓,讓你變得更好。成功來源于學習、努力和自我提高。
這樣的人若作為領導者,他們的世界里充滿了明亮、包容和正能量。無論看待自己或他人,他們都相信人具有發(fā)展?jié)撃堋λ麄兌裕?jīng)營公司不是為了突顯優(yōu)越,而是為了促進自己、員工和整個企業(yè)的成長。
一個人若達到這樣的境界,面對不可避免的衰老,必將再次煥發(fā)生機吧?因為,每一天,對于他,都蘊含著新的希望,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讀《終身成長》有感 5
說來慚愧,從5月12日去寧德參加研修活動,分回書,陸續(xù)就在看《終身成長》這本書,到目前為止才看了五分之四。
我感覺自己很笨,書都快讀完了,整本書寫的是什么,感覺概括有些難。
《終身成長》這本書是美國卡羅爾·德韋克教授著的。卡羅爾·德韋克教授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fā)展心理學領域內(nèi)公認的杰出學者之一。這本書闡述了思維模式的力量。她在本書中表明,我們獲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xiàn)的思維模式的影響。她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和成長型,它們體現(xiàn)了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zhàn)時的兩種基本心態(tài)。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是邊閱讀邊對照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可能更多時候是處于固定型思維模式,但有時也會呈現(xiàn)成長型思維模式。就拿寫日記這件事來說吧。寫作是我的弱項,甚至是最頭疼的一件事,但我相信堅持就是勝利,我相信每天寫作,會提高寫作能力,對文字也會更敏感,只要我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最終會取得成績的。特別是每次在要放棄的時候,每次無話可說的時候,我的思維模式更傾向于成長型思維模式。但我感覺自己因兩種模式交織出現(xiàn),制約了我的成長。讀了這本書,現(xiàn)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我會不自覺地思考,我這樣的處理方法,我這樣的想法,是不是陷入了固定思維模式中。這是閱讀這本書自己最大的改變吧。
德韋克的成功法則已被很多具有發(fā)展眼光的父母、老師、運動員和管理者應用,并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通過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并做出改變,人們能以最簡單的'方式培養(yǎng)對學習的熱情,和在任何領域內(nèi)取昨成功都需要的抗壓力。
作為一名老師,我覺得自己更應該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還要熟練掌握德韋克教授的成功法則,并把它運用到教育教學中,這樣可以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學生。
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對,這樣一想,我又陷入固定型思維模式,我應該這樣想:每個人通過努力,都是會有所收獲的。我應該努力,再努力,我要教會學生熱愛學習,教會學生最終學會自學和思考,并努力學習基礎知識。正如艾斯奎斯的格言:世上無捷徑。柯林斯也說過:在這里沒有奇跡,我也不是什么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我不能在水上行走,也不能將大海從中間分開。我只要愛你們這些學生,而且比其他人更加努力,我相信你們也會這么做的。他們告訴我,想要把學生教育成功,我唯有愛這些學生,并付出更多的努力。正剛好與我的教育初心不謀而合: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為教育做貢獻。
許多教育者認為,可能通過降低標準讓學生們體驗成功,增強他們的自信,提高他們的成就。我從來不這么認為,我倒是覺得要從一開始就向?qū)W生提出高標準,再教育學生向高標準靠攏。我覺得管理也是如此的。對于一個新組建的團隊,從一開始就提出高標準,也許團隊成員沒辦法一下子達到這樣的要求,我們可以在他們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時,多給他們鼓勵,多一份寬容,但要相信隨著努力,情況會越變越好的。但如果從一開始就松懈,等問題出現(xiàn)了,發(fā)現(xiàn)問題了,再想改正,為時已晚。
這本書對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很有用處,讀完這本書后,我還會再讀第二遍,也許第二遍閱讀,我會有更深的體會的。
讀《終身成長》有感 6
一直認為,夸獎孩子聰明有天分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也一直認為,只要給孩子沃灌足夠的心靈雞湯就能助力他們的成長,甚至于我們會認為只有成功了才表明你比別人強,才有自尊,會認為作為管理者,維護團隊的群體思維才是王道……讀完《終身成長》才發(fā)現(xiàn),事情不是這樣的!
告訴孩子他非常聰明,會將孩子變成騙子;沃灌心靈雞湯并不能使孩子們真正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因為他們的基本思維模式出了問題;作為管理者,如果一味鼓勵群體思維,只能讓整個決策系統(tǒng)陷入麻煩……
說實話,最初閱讀這本書,我熱情并不大,感覺反正不是自己很感興趣很樂意讀的書,隨便翻翻即可,但越讀越發(fā)現(xiàn):事情不是這樣的。真正是“凡有所讀,必有所獲。”
成長型思維,是近年來教育界比較時髦的概念。卡羅爾·德韋克說:經(jīng)過長期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那些發(fā)展的很好的人往往擁有不同的思維模式,不同于那些害怕挑戰(zhàn),害怕與眾不同的人。她發(fā)現(xiàn)有些人更傾向于成長型思維模式,相信他們通過努力和良好的策略以及其他各種學習方式(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不怕犯錯誤)他們的能力得以提高。
而另一些更傾向于固定型思維,他們認為一個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在童年期以后能力就固定了,是無能為力做出改變的。
那么一個人的成功是否是由他的聰明才智而決定的呢?德韋克研究表明,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在遇到自認為聰明才智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就會放棄,而且擔心萬一失敗而顯得愚蠢就害怕挑戰(zhàn),從而選擇比較安全保守的路線。而那些經(jīng)常被夸是努力的孩子,反而在困難面前不會止步,因為他們相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去解決問題,可以去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和才華。
常言說思維決定命運。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呢?怎樣才能使孩子們變身為“努力家”,而最終成為人生的贏家?作者說是大人的表揚決定了孩子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說,思維方式的形成是孩子從成年人那里習得的,如果大人表揚你的聰明,就會產(chǎn)生更多固定型思維,因為這使你感到聰明非常重要,而且因為我的聰明才是為什么他們愛我或尊重我的最根本原因,所以無論什么時候我都應該表現(xiàn)得很聰明。
而與之相反的,如果表揚的重點是孩子的學習過程。那么孩子往往會愿意接受各種挑戰(zhàn)和嘗試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而努力和堅持不懈會使我們獲取更多的成長型思維模式。也就是說,我們不反對一個人的聰明,我們更應該注重孩子的學習過程。當然可以表揚成功,但更應該和孩子一起聊聊成功是怎樣發(fā)生的。這應該是我們經(jīng)常意義上所說的重過程,而不要過于重結(jié)果。關注孩子在過程中他專注了嗎?他練習了嗎?他們喜歡學習嗎?過程中是否有堅持,是否直到找到解決辦法?
至于表揚不同的過程,操作起來實際上一點都不難。但在我們的實際操作中,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失敗。作者的研究顯示父母如何處理孩子的失敗,會影響孩子的思維模式的形成。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利用失敗去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很多被父母表揚聰明長大的孩子,他們可能會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但他們并不一定敢于挑戰(zhàn)自己。在面對挑戰(zhàn)時也不一定具有韌性,很多孩子甚至年紀輕輕就需要服用抗焦慮甚至是抗抑郁藥物,也有個別孩子脆弱到選擇結(jié)束年輕的生命。所以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關注學習過程,學習的樂趣以及有效的學習。
而在家庭之外,就像作者自己的經(jīng)歷一樣,老師的做法會對學生的思維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在研究過程當中,作者和他的助手對學校和老師做了大量的工作去幫助他們理解成長性思維,致力于成績和能力不再成為課堂的唯一焦點,讓孩子們重視學習和享受學習的過程。但毫無疑問這個過程在真正的實施當中會很困難,一點都不容易。因為我們?nèi)菀紫萑雴渭兊谋頁P努力這樣的一個誤區(qū),而單純表揚努力并不能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因為我們要看努力是否有效,甚至于更應該要看努力是否存在。如果是低效的甚至于是假努力,這時候單純的表揚努力實際上是很要不得的。
作者還有一個更新穎的.觀點,她認為在這個過程當中會犯錯的老師其實更能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的老師,會把自己也當成是會犯錯誤的人。我也會犯錯誤,我自然更允許我的學生犯錯誤,如此以來,老師們會把自己當成孩子依賴的資源,當成學生的合作者。而不是單純的要測試和評價孩子,這樣的老師充滿探索的熱情,不斷的探索如何幫助學生學習,他們會非常關注那些跟自己相比取得進步的學生,并及時正確的引導他們慢慢取得更大的勝利。
作者還嘗試著在學校之外去大規(guī)模的推廣成長性思維,而她的這一做法有助于推進教育的公平。她認為好成績應該是有效學習的副產(chǎn)品,來自于深入和有效的學習過程。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每個孩子成為一個有效的學習者,有成長型思維的認為考試好不代表聰明,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認為考試只是檢測我目前所掌握的有什么,當然這里并不是說成績不重要。
另外,作者認為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最好的時機在童年,然后就是當下。我們應該如何利用作者的發(fā)現(xiàn),最大限度地從中受益呢?
生活中沒有例外,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遭遇失敗。有些時候我們被挫敗感困擾也是很正常的一種現(xiàn)象。作者說她選擇擁抱失敗不斷學習,這已經(jīng)成為作者的研究課題,也是她的人生哲學。她打破了傳統(tǒng)固定型思維的枷鎖,也為我們成年人教育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指引。
從成長型思維角度來說,如果一個孩子的某一科成績不理想,我們給他評定為暫未通過,而不是考試失敗。那么就會給孩子以極大的鼓舞,讓他清楚的知道我的學習還不是一個結(jié)果,我學習的步伐并沒有停下,還需要逐步向前爭取未來。
在對成功的數(shù)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為我們奉上了一份豐厚的禮物,就像本書引言開頭部分所說:這是一本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書。
《終身成長》,真的能幫助我們成長!
讀《終身成長》有感 7
作者卡羅爾·德偉克博士在本書《終身成長》的最后探討了通往成長型思維模式需要走的旅程。
書中分析了教育、體育、商業(yè)、人際關系等領域案例,對比固定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不同,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成就的差異,面對挑戰(zhàn)和失敗的表現(xiàn)相去甚遠,實際上是源自思維模式不同。甚至是夫妻關系相處模式中,其實都是我們的思維模式在起作用。
固定思維讓人更容易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判,更愿意讓自己處在“能干、優(yōu)秀、聰明”這樣的舒適位置。為此,往往回避挑戰(zhàn),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樣的人面對挫折和失敗也容易一蹶不振,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
而成長型思維認為人的能力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通過努力,可以發(fā)展提高的。與固定型思維的區(qū)別在于,成長型思維更注重尋找辦法,找策略,而不只是關注評價。面對失敗和挫折,也更容易從中學習,不斷提升能力。
現(xiàn)在,“喪”可能是形容很多年輕人平時大多時候的'狀態(tài)最貼切的形容詞。失去目標和希望,是頹廢和絕望,是自暴自棄地自我否定,是明白前路曲折,努力奮斗后,仍然無法改變,受困于自己的無能,深感無力的狀態(tài)。
除了現(xiàn)實的殘酷,我們是否想過,這可能是自己身上的固定型思維在作祟呢?
你可能會說,我是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我努力過。但我們在經(jīng)歷失敗后,就認為自己的能力已經(jīng)到達極限,認為自己就是個失敗者;我們在努力之后,還是失敗,就認為努力無用,最終放棄努力。如果這樣,那可能真的是誤會什么是真正的成長型思維了。
真正的成長型思維的確更強調(diào)努力,但努力不代表使用“蠻力”,也不是失敗時的一針“安慰劑”。成長型思維中“努力”的含義包括單純的勤奮、努力的意思,也包括通過各種途徑,尋找提升能力,達成目標的策略、辦法。這中間可能需要聽取他人建議,向他們學習技能等。
不過,我們也不必為自己的固定思維感到恐慌。《終身成長》這本書中說,事實上,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并不是絕對對立的,它們往往同時存在同一個人的大腦中。只是,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中,每個人出于保護自尊、肯定自己等目的,才會激發(fā)固定型思維。
也就是說,我們沒必要在發(fā)現(xiàn)有固定型思維傾向時就感到自己真失敗。別忘了,作者卡羅爾·德韋克提醒我們,要成長,就要學會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而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的第一步就是堅定“變化”這一信念。
《終身成長》這本書正是將“變化”這一信念滲透于各個領域。卡羅爾·德韋克不只是說明了什么是成長型思維,及其對我們生活、工作,甚至教育子女的積極影響,更重要的是,將此觀點置入各種生活場景中,幫助讀者,分析,探尋走出困境的方法。
有人說《終身成長》就是一大鍋雞湯,其實,不然。書中的內(nèi)容讓我明白,學習成長型思維,不只是為了所謂的“成功”。它其實可以幫助人們應對生活的日常瑣碎,從而學會持續(xù)成長,獲得提升自我,沖破“喪”的強大能力和能量。其實發(fā)現(xiàn)讀成功學書的樂趣有時候就是如此,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雞湯可能有毒,但總是會有一些精髓可以通過抽絲剝繭總結(jié)感悟出來。
讀《終身成長》有感 8
在公司組織的讀書分享會中,《終身成長》一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利用空余時間,也重新閱讀了一遍。
這本書最主要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如何擁有成長型思維。書中明確講到了,一個人一輩子要處理兩件大事:與自己相處,與外界相處。
如何看待自己,是很重要的事情,它深刻的影響著我們?nèi)绾闻c外界相處。不論是做家長、剛步入社會、還是談一段感情,對自身的認知往往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
如果你能明白天賦和努力的關系,那么就不會一味地去夸獎孩子的天賦,也不會因為他成長速度慢而過度焦慮。
如果你能領悟到工作技能是可以提升的,那么在工作中就不會自怨自艾的浪費時間,也不會因為暫時的不順,而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好,成天沮喪。
如果你能知道感情也需要付出努力來維系和經(jīng)營,那么就不會因為迷信心有靈犀而一次次錯過溝通的機會,也不會總是對過去揪著不放而做一個永不快樂的人。
我們觀察自己,認識自己,學習書中提到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則是為了讓自己日日精進。結(jié)合實際工作,比如剛?cè)肼毜男聠T工,雖然暫時不太熟悉工作方法,但卻可以積極主動的去學習;雖然有時候工作做得不夠好,但是結(jié)對師傅以及同事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如此這般,你就會發(fā)現(xiàn)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在進步。
我們還需要給自己制定一些成長型的目標。例如,要經(jīng)常思考有哪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面對機會要如何把握?制定怎樣的具體步驟,去執(zhí)行新計劃?做到這些以后,還應該隨時保持一種警醒的姿態(tài)去思考:“要保持不斷的成長,我還需要做什么?”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相信智力是可以提高的';希望每個人都能學會迎接挑戰(zhàn),面對挫折堅持不懈;希望每個人都能相信努力的意義,懂得正視批評,并從中學習;希望每個人都能從別人的成功里得到新知和靈感;希望人人都能擁有成長型思維。
特別感謝公司工會提供的“讀書分享會”這個平臺,讓我們能更好地展示自己、學習到新的知識。最后,讓我們一起愛上閱讀吧,讀過的書多了,許多知識就融進了你的血肉,不僅能讓你及時審視內(nèi)心,還能讓你抬頭看到詩與遠方。
讀《終身成長》有感 9
與其努力,不如努力改變思維方式。
你在做一件事情失敗的時候,會想些什么?會給自己貼標簽嗎?是想:我真笨,對這樣的事沒有天賦,所以總是失敗;還是想:我沒有找到對的方法,不夠努力,所以才會失敗。
“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理由”這就是《終身成長》里作者卡羅爾?德韋克所談論的兩種思維方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對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失敗也是一個痛苦的經(jīng)歷,但它并不能對你下定義。它只是一個你需要面對和解決并能從中學習的問題。
對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失敗就是給自己貼標簽(沒有天賦,是個笨蛋),去責備他人或者找借口。
固定型思維模式,相信自己的能力是無法改變的,更關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提高,更關心能否提高自己。
無論是在商界、體壇、婚戀關系還是親子教養(yǎng)中,這種成長型思維模式都至關重要,它決定了我們面對失敗時的復原力,面對挑戰(zhàn)時的承受力,面對我們需要為之努力的事業(yè)時付出努力的多寡。
比如:朋友之間的關系,網(wǎng)上流行的毒雞湯“如果我們的關系需要努力來維持,那這段感情本就不屬于我”,多少對情侶因此而分手,多少婚姻因此而兩敗俱傷。
著名的婚姻專家艾倫·貝克(AaronBeck)說過,對兩性關系來說,最具毀滅性的想法之一就是:“如果我們需要努力,這說明我們的關系里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
出色的兩性關系研究者約翰·戈特曼(JohnGottman)說:“每段婚姻都需要努力來保持不脫軌;將朋友聚在一起和將他們分開的兩種力量之間……永遠存在一種張力。”
不努力的朋友關系結(jié)局大多是悲劇的`,是不健康的。雙方需要努力才能夠進行正確的溝通,需要努力才能發(fā)現(xiàn)并解決雙方不同的期望和想法。這并不是說世界上沒有人“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更應該說“他們永遠幸福快樂地為雙方的關系而努力”。
比如:孩子做成功一件事,你是直接夸獎他聰明,還是夸獎他的努力過程。書中有說到用成長式思維模式去考獎孩子,將會使他們受益無窮。若是用固定型思維模式夸獎孩子有可能會使他們,不敢面對失敗,不敢接受挑戰(zhàn),更甚者會變成一個小騙子。
特勞特在《人生定位》中提到:如果你關注自己,你只能贏一次。如果你把他人也納入關注之中,你的勝算會大大提高。如果能進一步擴大,你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機會、產(chǎn)品、創(chuàng)意,天時地利,公眾知名度——這么多的駿馬都能幫你贏得比賽。當我們把目光聚焦于我們自身以外的人和事,就不會為了眼前短暫的個人得失而患得患失。所以人們常說的格局大小,本質(zhì)上是一種思維模式差異。
寫在最后,中島敦《山月記》: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為心存一絲希冀,而不愿與瓦礫碌碌為伍,遂遠離世間,疏避人群,結(jié)果是在內(nèi)心不斷用憤懣和羞恥飼育懦弱的自尊心。這世上,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匹猛獸,就是每個人的性情。
讀《終身成長》有感 10
《終身成長》這本書是由美國人卡羅爾德韋克著寫,卡羅爾德韋克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fā)展心理學領域公認的杰出學者,是斯坦福大學路易斯和弗吉尼亞伊頓心理學教授,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博士在著作中提到?jīng)Q定人生成敗的兩種思維方式:
一、固定型思維模式,使這個人在生活中對待事情要引以為戒,不要明知故犯;
二、成長型思維模式,使這個人在生活中要養(yǎng)成“成長型思維模式”對待和處理身邊發(fā)生的人情事。
書中引用了大量經(jīng)典故事,其中“CEO”綜合征案例就是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和經(jīng)歷的事情,安于現(xiàn)狀,永遠喜歡睡在自己過去的功勞簿上,沾沾自喜享受著自己往日的光輝,陶醉在自己巴掌大的夢境中,自我認為是“天下第一”。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做起事來,事事不順,與人交談起來格格不入,拓展事項,處處碰壁。對自己故步自封自我限制,對待事情自我完美,從不進取,不改變自己陳舊的`觀念,充當井底之蛙,只看井底之天。
如何改變思維模式,書中講述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建立在相信變化的基礎之上。改變自己確實不容易,自己的性格、思維、處事方法、交流方式等在自己大腦和身體器官存在多年,可以說是先天性就具備的, 要想進行改變確實不易。 正如博士所說“改變也許艱難,但我未見誰說過不值得”,所以我們要改變自己,去適應大環(huán)境,努力在大環(huán)境中獲得成功。
讀《終身成長》有感 11
如果有人問我,“有哪些書對你的人生影響較大?”卡羅爾·德韋克的著作《終身成長》一定是其中一本,這是本能讓人深刻意識到思維模式對個人成長有多重要的好書。
整本書,圍繞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展開論述,通過詳細講解和案例分析,不僅讓我逐漸明白了二者的本質(zhì)區(qū)別以及如何從固定型思維模式轉(zhuǎn)變?yōu)槌砷L型思維模式,也使我對自身職業(yè)生涯和家庭教育觀念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和感悟。
在書中,思維模式分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天生的,因此逃避挑戰(zhàn),不愿意付出努力。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則相信能力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學習不斷提升,因此他們勇于面對挑戰(zhàn),不斷追求進步,注重長期發(fā)展。
回顧初入職場時,我也曾陷入固定思維陷阱,因害怕犯錯、而對工作中的挑戰(zhàn)充滿恐懼,遇到自我認知里“能力范圍以外”的工作,我常將“這事太難了”掛在嘴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認識到這種思維模式對我的職業(yè)發(fā)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逐漸地,我開始正視自己的不足,試著改變自己,我逐漸變得“厚臉皮”,遇到不懂的、不會的經(jīng)常主動出擊,尋求他人的幫助和建議。直到如今,不能說自己已經(jīng)徹底轉(zhuǎn)變?yōu)槌砷L型思維的人。但有一天,面對別人“這事我做不到”的結(jié)論時,我脫口而出:“我們不能說做不到,而是應該要去想辦法做到”。我內(nèi)心感到無比喜悅,因為我不再是從前那個對工作有畏難情緒的我了。
改變并非易事,讓我們一起擁抱成長型思維,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讀《終身成長》有感 1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活到老,學到老;學不可以已……這些話耳熟能詳,說的都是自身所知有限,要不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終身成長》這本書恰恰也是對上述思想的論證。本書作者是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書中主要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即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型思維模式,并在教育、婚姻、體育、工作等多個方面舉例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的差異,論證了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等。
兩種思維模式有什么特點呢?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認為,人的能力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不需要通過努力奮斗就可以獲得成功,失敗則是自身能力有限。他們關注事情的結(jié)果,在意他人的評價。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則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后天訓練來提高的,只要不斷努力,方法得當,沒有什么不能學會,失敗則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他們關注學習的過程,喜歡做有挑戰(zhàn)的事情,迎難而上,堅信方法總比困難多。
讀完這本書,我開始回想自身存在哪種思維模式。記得在上小學的時候,在班里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于是總能聽到來自老師、親人的夸獎,哪個小孩子不愛聽稱贊呢?慢慢的,虛榮心逐漸增加,在每次考試時會很緊張,害怕考不好,公布成績時更是心跳加速,擔心成績不理想……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模式,過于在意別人的評價,將別人的評價視為衡量自身價值的尺子,做事就是在證明自身能力或天賦。然而,我并沒有認為自己本身能力有多強,為了能取得好成績、聽到表揚,還是會努力學習,即使遇到困難仍然積極主動去應對,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這樣來看,成長型思維模式又在起作用。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很少有絕對的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而是普遍存在于每個人頭腦中的兩種狀態(tài),在某些情況下,固定型思維占主導,另一些情況,成長型思維占主導。固定型思維的人意味著固步自封、停滯不前,把輸贏成敗看得太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突出,但是人的精力有限,世界如此豐富多彩,怎能在各方面都做好呢。成長型思維的人意味著積極樂觀、開拓進取,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敢于挑戰(zhàn)自己不擅長的'事情。顯然我們希望自己身上積極成分多一些,消極成分少一些,那這些消極成分是怎么來的呢?
其實,在每個人小的時候,對走路、說話等基本技能,都是通過不斷訓練、堅持不懈的努力才學會的,這期間摔過多少跟頭、鬧過多少笑話。但是那個時候還不懂什么是自尊,更沒有什么虛榮心。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無論家庭還是學校教育,家長或者老師給予各種各樣的評價,比如考試成績優(yōu)異,會夸獎“你真聰明”,而成績不理想,可能會被評價,“你就是個笨蛋”……負面評價可能會給孩子太大打擊、失去信心,但是正面的不恰當?shù)脑u價可能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大負擔,因此評價需謹慎,要適度,多些鼓勵,少些責備。
現(xiàn)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看著他一點一點長大,俯臥抬頭、翻身、坐、爬、站、走、學習說話,解鎖一個又一個新技能,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比如走路,不知道摔過多少次,作為父母,不禁為他的進步感到欣喜,更被那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感動。難怪老子對嬰兒格外喜愛,他們至柔、至和、至純、至真的品質(zhì),的確讓人有“復歸于嬰兒”的想法。讓我們“活到老,學到老”,將“終身成長”進行到底。
讀《終身成長》有感 13
特別感謝敘事者推薦閱讀《終身成長》這本書,書中很多觀點值得我們深思,也能對我們產(chǎn)生有利的影響。該書通過許多實例清楚地講述了一定的道理,也提供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其中,讓我記憶深刻、感觸良多的內(nèi)容是思維模式和對學生的表揚方式。
首先,書中提到了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型思維模式,不同的思維模式對人的影響不同,甚至影響人的一生。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能力和才能都是天生的、固定不變的,這種思維模式的`人非常關注自己是否聰明,他們認為只有沒有天賦的人才需要努力,而擁有天賦的人無需努力就可以成功。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他們往往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他們怕付出努力也沒有成功,就沒有什么借口了,只能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所以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不會特別努力地去完成一件事。其實,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和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動機理論中的“避免失敗者”類似,只愿意從事特別簡單或者特別困難的事情,簡單的事情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而特別難的事情失敗了也不是自己的問題。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能力也是可以改變的,哪怕沒有天賦也可以通過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成長型思維的人更愿意接受挑戰(zhàn)性的任務,即使最后沒有成功,也可以在相關行動中讓自己得到提升。
其實,思維模式不是固定不變的,我們要有意識地調(diào)整自己的思維模式,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各種能力,獲得更多的成長。
其次,書中通過許多案例提到了對學生的努力進行表揚所產(chǎn)生的良好效果,倡導我們表揚學生的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要這樣,親愛的’,她對他說,將他的臉捧在手里,‘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你不可能只是坐在椅子上等著變聰明,我保證,你只要去做,你就會有所成就。我是不會讓你失敗的’。”這是一名老師對一個孩子說的話,當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內(nèi)心有一些震撼,我們對待學生如果真的能做到如此,學生又將會是什么樣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反思和后期的探索。
《終身成長》一書帶給我很多思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遇見!
讀《終身成長》有感 14
最早知道《終身成長》這本書,是從樊登老師那兒獲得的認知,今年五月有幸讀到,收獲很大。
有這樣一個例子,區(qū)分“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早上起來出門,發(fā)現(xiàn)特別倒霉,車上被警察貼條了,到了辦公室發(fā)現(xiàn)遲到了,又被老板罵了一頓,跟別人開會又發(fā)生了爭執(zhí),然后自己的意見被領導否定了,晚上回家跟家人又大吵了一架,”這時候你會怎么做?就能看出來固定型思維的人,和成長型思維的人的不同。固定思維的人第一反應是:今天太糟糕了,就不適合出門,就不該去上班,或者覺得自己就不適合跟人溝通,甚至想換工作,……可以看出來,故事中的“它”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產(chǎn)生,“他”認為這一天真的太糟了。但是成長型的思維的人會說:“我以后停車的時候要注意,我要把自己的時間管理抓起來,我上鬧鐘要上得稍微早一些,為什么開會的時候領導會否定我的意見?是不是我表達的`不夠清楚?我找什么機會跟領導再表達一下?還是說我從領導身上能夠?qū)W到更重要,更正確的想法?”這才是一個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去思考問題的角度。
《終身成長》這本書講的是思維模式的問題。思維決定認知,認知引導行動,行動又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所以結(jié)論就是:思維其實是我們達到滿意生活的本源。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當我們能夠看到事件的底層邏輯時,那些表面的浮華才能被踩在腳底下。這本書會告訴我們:是什么導致了自己可以擁有一個滿意的人生。它屬于心理學范疇的書,核心就是要相信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更優(yōu)秀,便為之努力,每天進步一點點。
讀《終身成長》有感 15
《終身成長》這是一本我在樊登讀書會反復聽了6遍音頻的書,這兩天趁公司斷網(wǎng)把紙質(zhì)書拿出來看完了,驚覺這本書里的理論已經(jīng)潛移默化的在改變我,那就是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是一種開放、積極向上的思維: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力是可以提高的,由此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會傾向于:
1、迎接挑戰(zhàn)、面對挫折堅持不懈。
2、認為努力是會有結(jié)果的、大腦和肌肉一樣是可以通過訓練而得到加強的。
3、愿意從批評中學習,從他人的成功中學到新知,獲得靈感,以此幫助他們?nèi)〉煤芨叩某删汀?/p>
與成長型思維相對立的是固定型思維:固定型思維是一種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思維,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力是一成不變的,由此產(chǎn)生一種讓自己表現(xiàn)得聰明的欲望,因此會傾向于:
1、避免挑戰(zhàn),遇到阻礙時容易自我保護、責備他人,認為努力是不會有結(jié)果的。
2、忽視有用的負面反饋信息,當他人成功時會感受到威脅,從而舉步維艱,無法取得自己本來有潛力取得的成就。
講真,這一年多來感覺自己在思維上還是成長很多,接下去要針對我在情緒管理上從固定型思維到成長型思維的轉(zhuǎn)變。
自從有了孩子,我很容易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和言語而被他們?nèi)腔疬M而大發(fā)雷霆,還記得肉肉在小時候經(jīng)常對我說的一句話就是:媽媽,莫生氣。在了解成長型思維之前,我以為和孩子相處容易情緒失控是我的天性使然,一切都是因為我的孩子,他太難教太難搞,就算我怎么努力我就是一個容易情緒失控的人,我沒有好的辦法可以控制我的情緒,當時也看和育兒相關的書籍,會用到書里提到的一些共情、傾聽的方法,然而到了關鍵時刻,我吼、孩子哭的情景還是經(jīng)常在家里上演。
直到去年,聽到這本書的'音頻,大腦和肌肉一樣是可以通過訓練而得到加強的理論對我影響很大,我開始尋求改變,改變我的大腦,改變我的認知,改變我的情緒管理。
我首先參加了PET的工作坊,我走出自己的圈子和同頻的伙伴一起從他人成功的案例中學習新知,我努力去了解孩子的需求,了解自己會情緒失控的原因,我開始學習復盤,從孩子的反饋中學習,從一次又一次的情緒失控中總結(jié),奇跡的事情發(fā)生了。
最近陪肉肉在社群里英語閱讀打卡,他一個中班的孩子要先跟著老師把繪本中的幾句英語句子念會,再自己獨立把學會的幾句句子念完。肉肉好勝心很強,在打卡的時候句子中出現(xiàn)陌生的單詞他忘記怎么發(fā)音了,會尋求我的幫助,但是他要求我迅速的教給他,然后他就迅速的念出來;而我希望他把所有新學的單詞全部學會了再去朗讀,不然只是短時記憶沒有效果。我和他的想法發(fā)生了分歧,他情緒失控了,他用他固定型的思維方式責怪我,他覺得自己努力了沒有用,他不接受自己失敗不完美,也不接受自己完不成打卡。他大喊大叫,一邊哭一邊說,我對你的心都碎了。
要在以前,碰到他這樣子無理取鬧,我馬上會被他點燃,責怪他明明是自己方法不對,怎么還怪罪在媽媽身上,巴拉巴拉說他一堆,然后生氣的離開,拒絕擁抱他。
然而這次,我竟然很平靜的用PET學到的方法分析是誰在問題區(qū),他為什么會這么激烈,很溫和的把他抱到身邊,說聽到你說對媽媽心都碎了我很傷心,但是我希望你能夠真正學有所用,而不是簡單的重復,我希望你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為了自己去學習,這就夠了。
待他情緒稍微平靜了一點之后,我們還討論了一下怎么樣能夠快速掌握他不認識的單詞并念正確,一場紛爭就在我溫柔而堅定的引導下解決了。
事后我和他再討論起這件事情,肉肉說他為什么會情緒這么激動,都是跟我學的,我很震驚,家長是孩子的第一面鏡子,你怎樣孩子就學的怎樣。我告訴他,我以前確實是這樣的,不過,我每天都在學習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緒,怎么好好和肉肉說話,我覺得我今天比昨天的自己有所進步,我很開心我做到了,我希望你也能慢慢進步。
最近和他夜談,他的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贏不重要,最大的努力才是最需要的”,很震驚這是一個五歲孩子口中說出的話,而我是直到自己活了三十幾歲才開始有所醒悟。
以上,就是《終身成長》成長型思維給我和孩子帶來的小小的成長。
讀《終身成長》有感 16
《終身成長》這是樊登老師把自己以往看過講過的,跟育兒有關的書中的觀點融合貫通的一本書,書中有一種育兒法則,很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在孩子做對事情成功的時候,給予二級反饋表揚并說出為什么,這是孩子的價值感增加。
第二在孩子做錯事情失敗的時候,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這時孩子的歸屬感增加。
第三無論孩子成功還是失敗,做對還是做錯,家長都要在事后給孩子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或者說終身成長的心態(tài),這是孩子自我成長的永動機。
家長的不打擾給孩子充足的自由選擇權在孩子那里,家長只是輔助孩子自主的選擇,加上投入的`嘗試,更能讓孩子發(fā)展出心靈的體驗,更容易獲得幸福,從而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并堅持下去。
此外家長自己也需要成長性思維不糾結(jié)于孩子一時的失誤,這樣才能更好的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通過和孩子一起積極的想辦法解決問題,也能更好的給孩子親身示范什么是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重視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賦,這樣孩子才能更加珍視自己的努力,也更加容易擁有堅毅的品質(zhì)。
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三行代碼,獲得價值感,獲得歸屬感,擁有成長性思維。
父母育兒過程中最重要的三行代碼,孩子做對事二次反饋,孩子做錯事無條件的愛培養(yǎng)自己和孩子的成長性思維。
讀《終身成長》有感 17
近期有幸拜讀了斯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代表作《終身成長》。她在這本書中總結(jié)了人的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通過對大量真實案例的分析闡述了成長型思維的優(yōu)點,從體育、商業(yè)、人際關系、教育等四方面反映出成長型思維是成功的推動力。
固定型思維:是認為一切成功都是天賦使然,不斷地給予自我滿足的暗示,停滯學習,不思進取的想法。
成長型思維:是認為一切成功都是可以靠努力實現(xiàn)的`,只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思考,總結(jié)成功經(jīng)驗并付諸實踐,就會有所進步的想法。
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兩者的區(qū)別。課堂上,點名回答問題。固定思維的人會想,課堂上這么多人,怎么偏偏會是我被叫到,一定要好好回答不能出錯。而成長思維的人想的是給了我這么好的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師會給予糾正。一個看重的是回答問題的結(jié)果,另一個看重的是回答問題并糾正、肯定所帶來的提高。
雖然不愿意承認,我大多數(shù)都是以固定思維去看問題。害怕被點名、害怕新的環(huán)境、害怕不熟悉的人,每天從事著一成不變的工作,不愿意嘗試新的挑戰(zhàn)。經(jīng)常產(chǎn)生一系列的負面情緒,總是從別人身上挑毛病,不從自身找原因,借口總是比辦法多。看過這本書后感覺思想的轉(zhuǎn)變是迫在眉睫了,按照書中提到的通往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四個步驟:接受,面對自己的固定思維;觀察,明確出現(xiàn)固定思維的原因;命名,給這個思維定式一個名字;教育,用成長型思維來反復教育、溝通。努力去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走向更好的那個自己。
讀《終身成長》有感 18
在對成功的數(shù)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發(fā)現(xiàn)了思維模式的力量。她在《終身成長》中表明,我們獲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更受到我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xiàn)的思維模式的影響。
她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與成長型,它們體現(xiàn)了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zhàn)時的兩種基本心態(tài)。你認為才智和努力哪個重要,能力能否通過努力改變,決定了你是會滿足于既有成果還是會積極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確的思維模式看待問題,才能更好地達成人生和職業(yè)目標。
德韋克揭示的成功法則已被很多具有發(fā)展眼光的父母、老師、運動員和管理者應用,并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通過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并做出改變,人們能以最簡單的方式培養(yǎng)對學習的熱情,和在任何領域內(nèi)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壓力。
《終身成長》這本書告訴我一個信息—人與人之間存在一種可選擇的差異,即思維模式。我們每個人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都是它無意識的寫照,讀后感m而思維模式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塑造而成。我大部分時間所持的想法是,一個人的所能達到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天分,與生俱來的天賦。我們的起跑線可能會落后于那些生來就有天分之人,但是現(xiàn)實中不乏通過后天鍛煉努力獲得不世成就的人,全書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即便我們落后于人,還是有方法以及途徑來追趕。智力并不是一個定量,能力更不是,他們是像肌肉一樣,愈鍛煉愈加強大。
許多人格外推崇天賦,輕視努力的價值,認為需要努力就意味著存在缺陷,缺少才能,甚至不具備與之競爭的資格,如果需要為某事或某物而努力,說明它本身注定不屬于你,這是固定思維模式的偏見。抱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熱衷于評判,結(jié)果導向,往往更在意成敗,也更難以面對失敗,遇挫時更易放棄,更易焦慮與抑郁。想要毀掉一個天才,只需要夸獎他是天才便夠了,這會讓他從此活在擔心跌下神壇的恐懼與不安中,縮手縮腳,再也難以發(fā)現(xiàn)做事的樂趣。諷刺的是,頂峰是固定思維模式者渴望抵達的地方,卻是很多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工作激情的副產(chǎn)品。他們相信,即便此刻自己不是最好的,也可以全心投入并堅持下去,遭遇失敗也更具有復原力。
讀《終身成長》有感 19
上了年紀讀《終身成長》這本書讓我豁然開朗,真正明白了自己人生成長的每個階段為什么都不理想,做很多事都難以成功。父母總說我不夠聰明,朋友也給予肯定,久而久之我自己也默許了,的確是呀,對我人生有很大影響的事情我一次也沒有做好。最典型的就是學習吧,我承認我是笨拙的了,所以就死學了,最后就是沒多大效果。這本書中的很多例子都像我的一面鏡子,看到了曾經(jīng)現(xiàn)在的自己。
書中將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人的能力是先天注定的,不可改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則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改變的。如果單看他們各自名稱的解釋你可能覺得很簡單,覺得自己肯定是成長型思維模式。但如果將他們放到具體的事情上,你就可以看到兩種思維模式會產(chǎn)生多大不同了。
書中有個例子:你是一個年輕人,經(jīng)歷了非常糟糕的一天:
你去上一門對你來說很重要的課,而且你非常喜歡這門課。你的教授公布了期中考試成績,你得了C+。你非常失望,等到晚上準備回家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車上貼了一張違章停車罰單。你感到非常泄氣,打電話給最好的朋友想要傾訴,但是卻沒有打通。
你會怎么想?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我感到被拒絕了。”“我是個失敗者。”“我是個傻瓜。”“我感到自己很沒用而且愚蠢——所有人都比我優(yōu)秀。”“我太差勁了。”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我會更努力地學習,下次停車的時候我要更加小心一些,不知道我的朋友是不是今天過得不開心。”“C+這個成績告訴我,我必須在課堂上加倍付出努力,我依然有半個學期的時間來提高我的成績。”
看出兩者對人的生活有多大影響了吧,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不只是對待學習有重大影響,對友誼,愛情,婚姻,教育都有著很大影響。推薦大家可以具體看一看。
我想最大的魔力就是你要肯定你的現(xiàn)狀并相信可以成長,學會從失敗,不痛快中找到有用的知識,積極樂觀不忘成長的初心。
讀《終身成長》有感 20
《終身成長》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研究之后寫的一本書。
在書中,卡羅爾·德韋克指出,人的一生存在著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固定型思維,一種是成長型思維。
那究竟什么是固定型思維?什么又是成長型思維呢?
作者在書中開頭就給出了一個簡單判斷:
1.你的智力屬于你比較基本的特質(zhì),很難做出很大改變。
2.你可以學習新事物,但你的智力水平是無法改變的。
3.無論你的智力水平怎么樣,你總是可以大幅改變它。
4.你什么時候都可以對你的智力水平做出根本性的改變。
如果你選擇了1和2,那么你就是固定型思維,如果選擇3和4,那么就是成長型思維。
在書中,作者通過大量事例詳細描述了兩種思維方式的不同,并且告訴讀者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對人們生活,工作,事業(yè),學習……帶來的不同效果。
當然,作者也指出,一個人的思維不能單純地劃分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很多時候都是兩種思維并存。我們要努力克制固定型思維帶來的負面影響,積極努力地運用成長型思維方式。
而對于固定型思維,我們首先要接受它,因為人都是不完美的,沒有人能時時刻刻保持成長型的思維,我們要觀察它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甚至給它個名字,和它共同成長。
在培養(yǎng)人們的成長型思維的時候,作者特別指出,要注意鼓勵的方式,表揚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夸獎他的'能力,而要鼓勵他努力的過程,但是單純的鼓勵也并不能達到目的,正確的方式是先幫助他找出達到目標的正確的方法,然后再努力,也就是說首先得樹立目標,找準方法,再努力。
其實想想,這本書表達的就是我們中國的一句古話:活到老,學到老。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人活在世上就是一個不斷完善自己,不斷突破自己的過程,與所有人共勉。
【讀《終身成長》有感】相關文章:
讀《終身成長》感悟作文范文07-04
讀《終身成長》有感12-15
讀《終身成長》有感05-18
(熱門)讀《終身成長》有感07-04
讀《終身成長》有感(薦)06-10
讀《終身成長》有感【推薦】07-07
讀《終身成長》有感(推薦)07-07
[合集]讀《終身成長》有感06-10
(優(yōu))讀《終身成長》有感07-08
(熱)讀《終身成長》有感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