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語文樂園七》教學設計
最新《語文樂園七》教學設計
《語文樂園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4、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5、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6、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7、口語交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了解動物的自然常識,鼓勵學生大膽、踴躍的參與交際過程。
教學重點: 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難點: 1、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2、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3、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4、口語交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了解動物的自然常識,鼓勵學生大膽、踴躍的參與交際過程。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重點: 1、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2、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難點: 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比一比。 1、看,花園里來了向個字寶寶,你認識它們嗎? 2、小黑板出示詞卡,自由讀詞。 3、小組學習,互相交流,讀了這些詞,你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4、集體交流,總結規(guī)律。 都有“花”,但是第一組的花指的是大自然里的花,第二組指的是一些小的東西,但是形狀與花有些類似。 5、教師小結: 那么我們以后應該注意,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是不相同的。 6、想一想,還有哪些字也有這樣的本領?
二、看一看,讀一讀。 1、觀察圖畫,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景象?是什么季節(jié)的? 2、對照圖畫,讀一讀下面的句子。 3、小老師帶讀,全班齊讀。
三、讀一讀。 1、同學們你們喜歡成語嗎?誰能說幾個? 2、自讀成語,討論:為什么士兵不再感到那么口渴了? 3、齊讀成語故事,想一想,什么時候可以用上這個成語? 五、作業(yè)設計。 1、復習22、23課。 2、想一想:你喜歡什么?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2、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3、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教學重點: 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教學難點: 1、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2、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的“我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說一說。 1、指名復述《青蛙賣泥塘》的故事,想一想:如果你現(xiàn)在就坐在小青蛙要賣的泥塘邊,你覺得小泥塘里會有些什么呢?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讀一讀,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1、讀下面的詞語,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前面的四個字都表示四個事物,而且都屬于同一類詞語。后面的次是這四個字組合成的一個詞語。 2、小老師帶讀,全班齊讀。 3、自己想一想,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三、我的作品。 1、拿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 2、出了可以寫下自己喜歡的,還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來? 3、小組討論,動手貼一貼或者畫一畫。 四、作業(yè)設計。 收集資料: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你知道哪幾種動物過冬的方法?說一說。
《語文樂園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4、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5、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6、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7、口語交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了解動物的自然常識,鼓勵學生大膽、踴躍的參與交際過程。
教學重點: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難點:1、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2、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3、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4、口語交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了解動物的自然常識,鼓勵學生大膽、踴躍的參與交際過程。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重點:1、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2、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難點: 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比一比。 1、看,花園里來了向個字寶寶,你認識它們嗎? 2、小黑板出示詞卡,自由讀詞。 3、小組學習,互相交流,讀了這些詞,你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4、集體交流,總結規(guī)律。 都有“花”,但是第一組的花指的是大自然里的花,第二組指的是一些小的東西,但是形狀與花有些類似。 5、教師小結: 那么我們以后應該注意,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是不相同的。 6、想一想,還有哪些字也有這樣的本領?
二、看一看,讀一讀。 1、觀察圖畫,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景象?是什么季節(jié)的? 2、對照圖畫,讀一讀下面的句子。 3、小老師帶讀,全班齊讀。
三、讀一讀。 1、同學們你們喜歡成語嗎?誰能說幾個? 2、自讀成語,討論:為什么士兵不再感到那么口渴了? 3、齊讀成語故事,想一想,什么時候可以用上這個成語? 五、作業(yè)設計。 1、復習22、23課。 2、想一想:你喜歡什么?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2、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3、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教學重點: 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教學難點: 1、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2、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的“我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說一說。 1、指名復述《青蛙賣泥塘》的故事,想一想:如果你現(xiàn)在就坐在小青蛙要賣的泥塘邊,你覺得小泥塘里會有些什么呢?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讀一讀,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1、讀下面的詞語,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前面的四個字都表示四個事物,而且都屬于同一類詞語。后面的次是這四個字組合成的一個詞語。 2、小老師帶讀,全班齊讀。 3、自己想一想,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三、我的作品。 1、拿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 2、出了可以寫下自己喜歡的,還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來? 3、小組討論,動手貼一貼或者畫一畫。 四、作業(yè)設計。 收集資料: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你知道哪幾種動物過冬的方法?說一說。
《語文樂園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4、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5、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6、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7、口語交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了解動物的自然常識,鼓勵學生大膽、踴躍的參與交際過程。
教學重點: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難點:1、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2、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3、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4、口語交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了解動物的自然常識,鼓勵學生大膽、踴躍的參與交際過程。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重點:1、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2、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難點: 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比一比。 1、看,花園里來了向個字寶寶,你認識它們嗎? 2、小黑板出示詞卡,自由讀詞。 3、小組學習,互相交流,讀了這些詞,你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4、集體交流,總結規(guī)律。 都有“花”,但是第一組的花指的是大自然里的花,第二組指的是一些小的東西,但是形狀與花有些類似。 5、教師小結: 那么我們以后應該注意,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是不相同的。 6、想一想,還有哪些字也有這樣的本領?
二、看一看,讀一讀。 1、觀察圖畫,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景象?是什么季節(jié)的? 2、對照圖畫,讀一讀下面的句子。 3、小老師帶讀,全班齊讀。
三、讀一讀。 1、同學們你們喜歡成語嗎?誰能說幾個? 2、自讀成語,討論:為什么士兵不再感到那么口渴了? 3、齊讀成語故事,想一想,什么時候可以用上這個成語? 五、作業(yè)設計。 1、復習22、23課。 2、想一想:你喜歡什么?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2、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3、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教學重點: 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教學難點: 1、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2、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的“我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說一說。 1、指名復述《青蛙賣泥塘》的故事,想一想:如果你現(xiàn)在就坐在小青蛙要賣的泥塘邊,你覺得小泥塘里會有些什么呢?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讀一讀,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1、讀下面的詞語,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前面的四個字都表示四個事物,而且都屬于同一類詞語。后面的次是這四個字組合成的一個詞語。 2、小老師帶讀,全班齊讀。 3、自己想一想,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三、我的作品。 1、拿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 2、出了可以寫下自己喜歡的,還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來? 3、小組討論,動手貼一貼或者畫一畫。 四、作業(yè)設計。 收集資料: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你知道哪幾種動物過冬的方法?說一說。
《語文樂園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4、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5、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6、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7、口語交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了解動物的自然常識,鼓勵學生大膽、踴躍的參與交際過程。
教學重點: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難點:1、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2、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3、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4、口語交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了解動物的自然常識,鼓勵學生大膽、踴躍的參與交際過程。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2、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3、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重點:1、看圖積累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語感。 2、讀故事,積累成語。 教學難點: 讀詞語,體會花的不同意義,初步明白中國漢字的規(guī)律,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比一比。 1、看,花園里來了向個字寶寶,你認識它們嗎? 2、小黑板出示詞卡,自由讀詞。 3、小組學習,互相交流,讀了這些詞,你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4、集體交流,總結規(guī)律。 都有“花”,但是第一組的花指的是大自然里的花,第二組指的是一些小的東西,但是形狀與花有些類似。 5、教師小結: 那么我們以后應該注意,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語中表示的意思是不相同的。 6、想一想,還有哪些字也有這樣的本領?
二、看一看,讀一讀。 1、觀察圖畫,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景象?是什么季節(jié)的? 2、對照圖畫,讀一讀下面的句子。 3、小老師帶讀,全班齊讀。
三、讀一讀。 1、同學們你們喜歡成語嗎?誰能說幾個? 2、自讀成語,討論:為什么士兵不再感到那么口渴了? 3、齊讀成語故事,想一想,什么時候可以用上這個成語? 五、作業(yè)設計。 1、復習22、23課。 2、想一想:你喜歡什么?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2、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3、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教學重點: 結合22、23課,啟發(f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想象,訓練學生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教學難點: 1、讀詞語,找出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積累詞語。 2、圍繞“我喜歡”這個主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表達的內(nèi)容寫在方框內(nèi)。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的“我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說一說。 1、指名復述《青蛙賣泥塘》的故事,想一想:如果你現(xiàn)在就坐在小青蛙要賣的泥塘邊,你覺得小泥塘里會有些什么呢?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讀一讀,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1、讀下面的詞語,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前面的四個字都表示四個事物,而且都屬于同一類詞語。后面的次是這四個字組合成的一個詞語。 2、小老師帶讀,全班齊讀。 3、自己想一想,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三、我的作品。 1、拿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 2、出了可以寫下自己喜歡的,還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來? 3、小組討論,動手貼一貼或者畫一畫。 四、作業(yè)設計。 收集資料: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你知道哪幾種動物過冬的方法?說一說。
【最新《語文樂園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語文樂園五優(yōu)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園地七優(yōu)秀教學設計03-20
最新《春日》教學設計02-14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最新《貓》教學設計與反思03-20
最新《語文百花園四》教學設計13篇02-21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語文天地十五教學設計模板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