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和《嫦娥》教學設計
《乞巧》和《嫦娥》教學設計
1、 初步了解兩首詩的意思,能夠背誦,并且能夠寫出《乞巧》前兩句和《嫦娥》后兩句的意思。知道兩首詩里所包含的神話故事。
2、 能夠在課堂上配樂誦讀部分古詩,創(chuàng)造一種讀詩的意境,讓學生能夠有比較感性的讀詩欲望,為學生今后讀詩、學詩開一扇門,指一條路,至少讓學生產(chǎn)生一點激情與愿望。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本冊最后一個單元以神話和傳說為主,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女媧補天這則神話,西門豹這則傳說, 了解了夸父追日這則神話。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首古詩,里面也包含著神話故事。
二、 學習古詩
1、 請同學們先自己讀讀兩首古詩,完成兩個小任務:一是讀通詩句,不熟悉的字詞多讀幾遍,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查查書后注釋或者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做上標記準備討論。二是我們講過,一首詩如同一塊礦石,它所包含的珍貴的東西其實就是作者的表達的情感或者思想,或者是一種感覺。第二個要求就是請你在讀的過程中注意體會詩句里所包含的情感、思想、感覺是什么。
2、 學生自學
3、 教師出示《乞巧》指名讀,然后教師提問:
(1)誰來談談乞巧?
(2)“七夕”是怎么回事?
(3)“宵”與“碧宵”的意思?
(4)誰還有其他的問題?交流討論。
(5)誰來說說你讀了這首詩之后的心里面的感覺?
(6)試著翻譯古詩
(7)出示譯文自己讀讀,指名讀讀。
4、 出示《嫦娥》
(1) 這里邊包含著一個什么神話故事?誰來講講。
(2) 云母屏風什么意思?長河、曉星什么意思?
(3) 誰來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
(4) 翻譯古詩
(5) 出示譯文學生讀讀。
三、 配樂欣賞古詩詞
1、 自愿舉手,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完之后找兩人說說自己的感受,可以說自己的心里感覺,也可以說說你認為詩句所表達的情感與思想是什么。
2、 開始進行。
四、抄寫譯文。
【《乞巧》和《嫦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的依據(jù)和原則11-10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27
《因數(shù)和倍數(shù)》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04-17
《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的教學設計(精選11篇)04-13
面積和周長的比較優(yōu)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5-09
等比數(shù)列的前n項和教學設計03-0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