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39封信讀后感
在暑假期間,我讀了《給女兒39封信》這本書。這39封信,每封信都讓我感動,其中《女兒,我拿什么給你》這封信更是讓我淚流滿面。
文中那位下崗的單親母親被女兒的班主任請到了學(xué)校,班主任向母親反映:女兒最近一段時間上課不注意聽講,老愛和同學(xué)交頭接耳地說小話,學(xué)習(xí)成績也有所下降。孩子這樣的表現(xiàn)令母親很生氣,不由分說地給了女兒一巴掌,后來才知道原來女兒的眼鏡被同學(xué)不小心打碎了,為了不給家里增加負(fù)擔(dān),不敢與母親說,為此近視的她因為看不清黑板的字,才在課堂上詢問同學(xué)的。女兒為了自己攢錢,還悄悄地把早餐的錢也存起來,目的就是為了買眼鏡。母親知道后,心里那份痛難以言說,于是給女兒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充滿了愛,充滿了溫暖與光明。寫信在家庭生活中已越來越少了,但是依然有一些頑強和深情的母親懷著一顆愛心,鋪展開信紙,伏身給自己的孩子寫信。這位母親向我們展現(xiàn)了她對女兒深厚的情懷,女兒很懂事,她連眼鏡壞了也不向媽媽要錢,目的只是為了不增加家庭的負(fù)擔(dān)。她知道失去了爸爸,媽媽又下崗后,家庭的生活有多困難,她寧可自己苦一點累一點,也不吭聲。想起我們身邊的同學(xué)、朋友,我們在這樣的年齡,也許會為一件新衣服,喜愛的玩具而大哭大鬧,從來不懂得體諒大人的辛苦與勞累。與文中的女兒相比,我們真是自慚形穢呀!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剛上初中的'兒子,父母每天都要送菜去給他吃,而且都是雞鴨魚肉,這個兒子很懂事,每次父母送菜來,他都含著淚吃個精光,一點也不剩,為的只是讓父母放心,讓父母不帶遺憾地回家。一次,當(dāng)父母又送菜來時,這位兒子跪了下來,求父母不要再送菜來了,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大魚大肉的同時,父母卻在吃咸菜、青菜……這些食物。父母被感動了得哭了,在場的人也都哭了。父母寧可自己不吃也要讓孩子吃上好的,這是怎樣的一種愛,面對這樣的愛,我們情何以堪?
這偉大的親情是溫暖的,是光明的,更是最貼心的。每當(dāng)我想起這些故事,我不禁淚流滿面,面對待我如斯的父母,我總是想:我以什么報答您——生我育我,愛我遠(yuǎn)勝過愛自己的父母!真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女兒的39封信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給女兒的信讀后感01-08
《致女兒的信》讀后感02-26
《給女兒的39封信》讀后感11-23
《給女兒的信》教案08-26
給海的女兒的信05-07
母親給女兒的信02-26
致女兒的信04-06
寫給女兒的信08-11
《給女兒的39封信》讀后感700字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