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讀后感1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輝煌歷史的國家,閃耀著人們以勤勞和智慧所創(chuàng)造出的燦爛文明。中華美德,也在我們發(fā)展與進步中漸漸散出光芒,于是中國便有了“禮儀之邦”這樣的美稱。而當一個文化之都發(fā)展到今天這樣繁榮時,中華美德的光芒卻因受到外來文化和不良思想的沖擊,被人們忘卻。我們應該繼承這傳統(tǒng)美德。
古往今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故事,教給我們一個又一個的中華美德:從孔融讓梨到一字千金,無疑都是在告訴我們孝敬與誠信。我認為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的基本規(guī)則。人要是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沒有立足之地,什么事也做不成。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我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名字叫《曾子殺豬》。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于孩子不停地哭鬧,曾子的妻子就跟孩子說回來后殺豬給他吃。后來,曾子的妻子從集市上回來后,看見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忙阻止道:“我不過是哄哄孩子的,你怎么能當真。”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以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xiàn)在你哄騙他,分明是教孩子騙人啊。”于是曾子便把豬殺了。事后,他告訴妻子:“說到就要做到,這就是誠信。”
曾子深深懂得,做人應該誠實守信,如果失言不殺豬,那么家中的豬是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當今社會,有許多不守信用的人,他們不懂得在一切道德品質(zhì)中誠信才是世界上最需要的。不論你學歷多高,真誠與樸實才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品質(zhì)。席勒說過:即使你衣衫襤褸,也不要忘記穿上誠信的衣裳。因為生命是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惟有誠信使你看清真正的自己。
所以,讓我們向著傳承傳統(tǒng)美德這個目標,一起努力!讓他發(fā)揚光大。
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讀后感2
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有的財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跡”。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承載者、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使照耀中華數(shù)千年的文明之光在當代中國發(fā)揚光大。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一個素質(zhì)高、有教養(yǎng)的現(xiàn)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xiàn)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yǎng),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xiàn)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之上,所以,個人文明才是根本。魯迅曾說過:“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舉。”所以首先要完善個人修養(yǎng),人的文明修養(yǎng)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垃圾,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qū)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前進的路已經(jīng)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fā)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讓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讀后感3
我通過讀《中華傳統(tǒng)美德》這本書,我收獲很大,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美德”,這個響亮的名字,只要一說,就讓人感到羨慕,我也不例外。特別是讀了這篇文章,我更欣賞美德這兩個字了。
我在《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的書里,有幾個故事讓我記憶很深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曾子殺豬》一文,文章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后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發(fā)現(xiàn)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舍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榜樣。”于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后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就像故事里所說的.:“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舍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榜樣。”我認為曾子這樣做非常對,教育兒子長大以后不要對人不講信用,要做一個誠實守信人。孔子曾經(jīng)說過:“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所以我們無論在哪里都要做到誠實守信這四個字,讓我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少先隊員吧!
其次,還有一個故事,有一人,家里很窮。除了妻子兒女需要照顧,還有一位老母親。但是,他卻把老母親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東西都留給母親,同時還教育孩子們事事都不能讓奶奶生氣。所以,家庭和和睦睦,尊敬長輩,生活得很愉快,奶奶在這個和諧的家里,奶奶身體非常健康,和他們生活了許多年,而他們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讓鄰居們非常羨慕。
讀完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個道理,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yǎng)大,付出了多少心血,父母給我們的愛太多太多了,我們永遠還不完。所以我們長大以后要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少讓父母為我們操心,多去關心一下我們的父母,快點行動起來吧!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吧!做一個人人喜愛,懂事又孝順的好孩子吧!
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讀后感4
在中華傳統(tǒng)美德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且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句格言的意思是:誰說小草的心意,能報答的了春天的陽光呢?
我們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yǎng)成人,父母的愛既溫暖,又偉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無論何時,無論何事,他們都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愛是那春天的陽光,不讓我們受到刺骨的寒風給我們帶來的寒冷;父母的愛是一把傘,這把傘不讓傾盆大雨淋濕我們;爸爸是船,媽媽是帆,他們讓我們游遍大江南北。我們在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逐漸長大,母愛是一滴清水,滋潤著我們的身心,讓我們不受一點污染。
長大后,我們應該好好地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經(jīng)常為一點小事而想不開,想放棄自己的生命,放棄自己的前途。這時,你們可曾想到父母。常言道: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如果沒有父母,世界上就不會有如此唯一的你,我,他。這使我想起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媽好,有爸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爸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是啊,有父母多好,但有些人卻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高興時,對父母是何其的任性,放肆。即使如此,父母也從未有一絲放棄我們的念頭,而是加倍努力的教導我們。他們一心只想著:我要讓我的孩子幸福。
在我們中國,孝順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我們不能讓祖國失望,不能讓父母失望!我們要發(fā)揚這種美德就要從生活中的種種孝順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難道我們只有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嗎?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孝敬我們可親可愛的父母,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吧!
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讀后感5
我讀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這部書,它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它既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fā)。
讀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集以后,我對匡衡鑿壁借光這個故事印象極其深刻。匡衡是西漢著名的經(jīng)學家,他一直很勤奮,可是由于家境貧寒,家里買不起燈油,一到晚上他就無法看書。但是他天生非常聰明,他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借助鄰居家的燈光看書。于是,他在墻角偏僻的地方處鑿了一個小小的窟窿,頃刻間,燈光流入房間,匡衡連忙湊到那一小塊寶貴的亮光處,專心的看起書來。從此以后,他白天看書,晚上就盤腿坐在地上學習。最終成了一代學者。
匡衡的故事不僅教會了我要努力學習,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遇到困難不退縮的人。作為學生,我們肩負著為現(xiàn)代事業(yè)而奮斗的重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我們每個學生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必須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讀后感6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許多的小故事都蘊藏著深刻的含義。
這一篇小故事主要寫了北宋著名學者、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時期酷愛讀書,但因家境貧寒,上不起學,十歲時住進寺廟讀書。他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jīng)常忘記吃飯,別人送來又覺得不好意思,便在夜晚量好米,添好水,一邊讀書一邊煮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才睡覺。第二天,米粥涼透了,凝固了,范仲淹就用小刀劃開一個十字,分成四塊,早上吃兩塊,傍晚吃兩塊。在去山洞讀書時,采幾種野菜切成碎末并拌入鹽,佐餐的菜便成了。
有一次,我吵著鬧著對媽媽說養(yǎng)一盆花,媽媽對我說:“那你要自己給它澆水、施肥哦!”“好的!”我爽快地答應了媽媽的話,媽媽也給我買了一盆小花。開始幾天,我很努力地每天給它澆水。過了幾天,我開始放棄了,只是偶爾澆一澆。后來,我完全不管它了。漸漸地,小花收起了笑臉,慢慢地垂下頭去,原本那些光滑的花瓣,也一片片落了下來,最終完全枯萎了。
這一個小故事使我受益終生,它使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
【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相關文章: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作文范文09-06
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作文(4篇)04-14
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作文4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