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學步》讀后感范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邯鄲學步》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邯鄲學步》讀后感1
我們常常會認為,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得多,便會一味的去模仿,可是到頭來,自己的知識也忘了,別人的知識也學不會。《邯鄲學步》就是這個道理。
在戰(zhàn)國時期,一位燕國人聽人說邯鄲人走路的姿勢非常優(yōu)美,就下決心學習邯鄲的走路姿勢。他們走一步,燕國人就學一步,可是到后來,燕國人學不會邯鄲人的走路,想重新學走路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的走路方法也全都忘了。
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意見,即使現(xiàn)在沒有人相信你,以后也一定會有人認同。亞里士多德認為重的東西在高空拋下下一定比輕的東西先落地。可是伽利略卻不同意,人們都認為他“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敢質(zhì)疑亞里士多德”可是他卻堅持自己的意見,他在比薩斜塔上做了一次實驗,向人們證明了“兩個不同重量物體在高空拋下,會同時落地。”
還有一個人,他本來是學書法的,可是看到被人學油畫,又覺得油畫好,便不學書法改學油畫。他又看到別人學版畫,覺得版畫好,于是又去學版畫了。覺得水墨畫好又去學水墨畫了,覺得數(shù)碼好又去學數(shù)碼了……最后,他什么都沒學會,只能重新學一項。一個人要有主見,不能盲目的去崇拜別人。固然,學習別人的長處,是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可是只是一味的模仿,而丟掉了自己原本的本領,這不就貽笑大方了嗎?
《邯鄲學步》讀后感2
《邯鄲學步》是《莊子》寓言選讀里的一個故事。故事里講了一個燕國人不辭辛苦來到趙國的國都邯鄲學邯鄲人走路。可這個人不僅沒有學會邯鄲人走路反而把自己原來的走路方法也給忘了最后只好一步一步爬回了燕國。
在學校里這種事情常常發(fā)生。一次美術老師讓大家隨便畫一幅畫。一位同學想來想去也不知道該畫什么好這時他回頭看見美術課代表正在畫他自己設計的`戰(zhàn)機。于是他也照著課代表畫的樣子模仿起來……畫著畫著他就不知道該怎么畫了沒一會兒只聽他驚叫了起來“唉呀什么啊?怎么成了一個四不像啦!”。沒辦法他只好又重新取來一張紙并按照自己的設想從頭到尾畫了一架戰(zhàn)斗機最后老師還給他畫的畫打了一個“優(yōu)”呢!顯而易見從別人那兒獲得靈感、受到啟發(fā)是我們學習的一種方法但如果是照抄其結(jié)果可想而知。這種事情不光在學校里常常發(fā)生在社會上也比比皆是。
譬如近年來國外企業(yè)的經(jīng)營思路、管理方式等越來越多地被我國的企業(yè)認識并如饑似渴地去了解、學習、接受從中可以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先進的、我們的不足在什么地方有效的借鑒和學習確實能給企業(yè)的經(jīng)營帶來極大的好處。但有一家企業(yè)凡是自覺先進的東西都要去學習:率先在當?shù)剞k起了當時消費者尚不太熟悉的連鎖超市、率先在當?shù)亟⒘藗}儲式賣場、率先引進了會員制顧客管理模式。最近又在積極籌備建一座規(guī)模空前的大賣場。但企業(yè)的經(jīng)營效果并不好負債累累被人戲稱為“人家借東風他在吃東風!”。這說明一些企業(yè)對先進的運作模式和手段采用的是一種最簡單的處理方式——模仿而且初期模仿的“轟動”和“成功”也著實讓模仿者嘗到了一些甜頭更堅定了企業(yè)“模仿”的信心只可惜很多企業(yè)在風光過后逐漸暴露出“東施效顰”甚至“邯鄲學步”的缺陷。囫圇吞棗形似而神不似甚至就連模仿都沒有模仿得好沒有模仿到位那里能有所成就和效益?
又譬如有兩個相鄰的縣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相差無幾同是農(nóng)業(yè)縣又同有種植棉花的傳統(tǒng)。A縣嘴里喊著“大膽向山東壽光學習實現(xiàn)經(jīng)濟大跨越”的口號逼著農(nóng)民種大棚菜。在政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的推動下大棚搭起來了菜也種上了但終于因為技術和群眾積極性不高等原因失敗了。B縣則不聲不響地在棉花上做文章引進了美國抗蟲棉減少了農(nóng)藥投資和勞動強度;推廣了立體種植實現(xiàn)了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增加了效益;還充分利用棉花的副產(chǎn)品發(fā)展食用菌養(yǎng)殖把棉花的優(yōu)勢戲唱了個足。種大棚菜并沒有錯山東壽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壽光也沒有錯但必須立足于本地實際否則就會如“邯鄲學步”別人的沒學成自己原來的步子也走不成了。
《邯鄲學步》讀后感3
《成語故事》這本書里有不少諷刺的小故事,當讀到其中的《邯鄲學步》時,我不禁笑出聲來。再一思索,我又覺得這短小而幽默的故事揭示了一個道理。
這個故事里面講了一個燕國青年,聽說邯鄲人走路的姿勢很優(yōu)美。他也想像邯鄲人那樣是自己的走姿變得優(yōu)美。于是,他什么都沒想,什么都沒有計劃,拿了許多錢趕到邯鄲學習去了。
第一天,他學得很吃力,他的走姿學得歪歪扭扭的,這很正常。大幾天過去了,他仍舊沒學會。他想:哎呀!一定是以前的走姿在作怪,我得把它給戒掉!他真的這么做了。可是到了最后,他依然沒有學會。他終于放棄了,只是他的錢已經(jīng)用完,他得走路回去。但是他已經(jīng)忘記怎么走路了,他只好爬回去。
一想到他爬著回去的情景,我不禁哈哈大笑,但轉(zhuǎn)念一想他盲目的追求別人,難道不是么?他只會想到好的結(jié)果,而沒有想過自己的實際情況就去追求。
讀了這篇文章,我體會到了勤于向別人學習是應該肯定的,但是,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如果象燕國壽陵人那樣,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別人,生搬硬套,亦步亦趨,結(jié)果必然是人家的優(yōu)點沒學來,自己的長處卻丟光了。
【《邯鄲學步》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邯鄲學步歷史典故04-12
邯鄲學步造句(5篇)11-25
邯鄲學步造句5篇11-25
《邯鄲學步》-改寫550字04-20
邯鄲學步文言文原文11-23
邯鄲學步造句(集錦5篇)11-25
邯鄲學步是貶義詞嗎09-27
勵志讀后感范文06-29
項鏈讀后感范文04-06
詩經(jīng)讀后感范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