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風者讀后感范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現(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領風者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領風者讀后感 篇1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領風者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輕輕地合上《領風者》這本書,卡爾·馬克思的那一個個畫面仍在我腦海里不停回蕩著,漸漸地,漸漸地,眼前的畫面消失了,但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像動人的歌聲一樣,一次又一次在我的耳邊流淌……
讀了那一個個故事讓我念念不忘,你們想知道卡爾·馬克思是一個怎樣的人嗎?有的人會問,他家很有錢嗎?他是偉人嗎?他的工作是什么呀?他是不是特別聰明呢?你們只要聽了我講的故事,腦子里的問題就會全部煙消云散。
從這本書里,我認識了主人公卡爾·馬克思,看到卡爾·馬克思常人的一面,更看到了卡爾·馬克思偉大的一面,他是一個真正的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常人,他是一個雪中送炭的人,他是一個重情義的人,他也是一個勤奮刻苦的人。
卡爾·馬克思的一生是貧窮潦倒的,婚后的生活是顛沛流離的。和你們說一個小秘密,燕妮和卡爾·馬克思在五年里生了五個孩子,但是在這五年里,卻失去了三個孩子,只養(yǎng)活了兩個孩子,而且孩子在生病的時候沒有錢給他們買藥,也沒有錢請醫(yī)生給他們看病,更沒有錢給他們買新衣服和玩具……卡爾·馬克思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遇到再大的困難和危機,也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我也想起自己的一次爬山經(jīng)歷,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幽靜的崖下庫,遠遠望去,那座山真像一副油畫,抬頭一看,好陡的山峰呀!山峰這么高,半山腰有玻璃棧道,還有一座鐵索橋,鐵索橋下面是萬丈深淵,深不可測,看到這里我全身毛骨悚然,當時我心里害怕極了。這時,從山上下來一個與我年齡差不多的女孩,好像看出我的害怕似的,小女孩舉起右手,給我做了一個加油的動作。我心想:她從山上下來,說明已經(jīng)成功爬上了這座山。她能行,我一定也能行!于是我發(fā)誓,我一定要登上這座山。
正在我給自己喊加油,我一定可以的時候,路過的一位小哥哥聽見了我的加油聲,小哥哥看了我一眼,鼻子里“哼”了一聲,挖苦地對我說:“你,哈哈,就你?還想爬上這座山,白日做夢吧!”我不服氣地回答道:“我一定要上去給你看看。”小哥哥又說到:“就你,還想上去,自不量力。”說完,小哥哥一路蹦蹦跳跳地走遠了。
這時候我想起了卡爾·馬克思,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遇到再大的困難和危機,也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我應該向他學習,我不應該被小哥哥打擊到,我暗暗鼓勵自己。我?guī)е约旱?信念,拖著好像有兩千斤重的腳對自己說:“你能行!”開始往山上走了,我覺得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可走到半山腰,我已累得氣喘吁吁,真不想往上爬,剛想灰心離開,但又想到對自己的承諾。便調整好呼吸,使出“洪荒之力”,奮力向山頂跑去。最終征服了這座山,征服了自己。
站在高高的山頂上,清風徐徐吹過我的臉頰,小鳥在耳旁嘰嘰喳喳,陽光溫柔地灑在我的身上,舒服極了。我在山頂大聲地喊道:“我能行!”大山也回應道:“我能行!”這真是對應了那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讀了《領風者》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我也要做一個有理想和信念的人。
領風者讀后感 篇2
2018年,是馬克思誕生兩百周年,國漫《領風者》用精良的制作向馬克思致敬。盡管還有許多可改進的地方,我相信,起步晚的國漫也一定能在砥礪中前行。
智者是什么?就是那些與時代現(xiàn)象保持一定距離,他可能會遭遇險阻,但卻始終堅定不渝地思考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問題,關注著人類精神社會的基本走向,心懷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的人。毫無疑問,馬克思是鐫刻在人類史冊上的一位智者。
馬克思是那個時代捍衛(wèi)真正自由的普羅米修斯。青年時代的他被黑格爾唯心主義的辯證法所吸引。他敏捷的文思在《萊茵報》的黑紙白字上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他揭露腐敗、抨擊時政、關懷工人。直到森林立法的出臺打破了馬克思企圖通過文字拯救人民的迷夢。推崇絕對精神的黑格爾稱”國家和法律是理性的化身“,實際上在普魯士的國土上,法律卻成了地主剝削和壓迫農民的工具。在被資本家的勢力一次次威脅后,馬克思終于悟出了,他哲學體系中最重要的感念---實踐。正如他的墓志銘所寫---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砥礪中前行,科學的唯物辯證主義哲學的誕生,像一道天光,射向混沌的宇宙。
馬克思沒有顯赫的背景,但他給我們留下了奮斗的背影;馬克思被各國政府驅逐出境,但他的思想理論卻成為世界各地廣大被壓迫無產(chǎn)階級者反抗的旗幟;馬克思生活窮困潦倒,但他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鼓舞革命繼承者奪回屬于自己的權利。中學時代的馬克思即寫道:”我們應選擇那些為人類利益而勞動的職業(yè)。“,他如是寫道,亦用行動證明,用有限的生命去關注人類的命運、歷史的變遷、人間的百態(tài),那么再大的苦難亦變得微不足道。
腐朽的資本社會作磨刀石,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用迸發(fā)的思想火花作武器,在砥礪中前行。
古羅馬哲學家認為逆境啟迪智慧,佛家把對苦難的認識看作覺悟的起點,中國詩人吟道“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都自有其深刻之處,我相信,一個歷經(jīng)坎坷而仍然砥礪前行的人,他胸中一定藏著許多從痛苦中提煉的珍寶。
【領風者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英語范文05-03
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讀后感范文12-05
《創(chuàng)新者的解答》讀后感02-17
魯迅小說孤獨者讀后感08-08
領醫(yī)保卡介紹信范文11-23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02-10
《書語者》讀后感900字02-10
《風之王》讀后感合集15篇02-17
麥田里的守望者英文讀后感范文3篇08-16
麥田里的守望者英文讀后感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