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燕日記》讀后感
一天將要結(jié)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馬燕日記》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馬燕日記》讀后感1
《馬燕日記》讀后感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馬燕日記》,《馬燕日記》讀后感。馬燕家住在寧夏山區(qū),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家里太窮輟學了一次。她媽媽不忍心看著馬燕這么小就在家里忙里忙外做家務,純粹變成一個勞力,于是跑東跑西好不容易借錢交了學費,這才讓馬燕重新回到學校。馬燕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非常刻苦,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
五年級時馬燕又一次面臨輟學,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來她們這里考察的兩位好心人,通過他們的支付幫助,馬燕終于順利完成了學業(yè)。讀完這本書,我受到很多啟發(fā)。馬燕家雖然很窮,但她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而是抱定一個夢想:努力學習,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為了這個夢想她每天都在努力,與她想比,我覺得很慚愧。我們不愁穿不愁吃,還有這么好的學習條件,卻沒有馬燕那么努力刻苦。
其實這一切都是父母給的,不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如果離開了父母,我們就失去了一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因為學到的知識是自己的,誰也搶不走。看看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態(tài)度,得過且過,馬馬虎虎,成績稍好一點就洋洋得意,馬上松懈下來;成績下降了,又趕緊抓一抓。總之,缺乏長遠目標,缺乏人生夢想。
其實,我也有自己的夢想,我夢想當一名宇航員,只是沒有堅強的意志來推動我朝著夢想前進。讀了這本書,我要向馬燕學習,把自己的夢想作為人生的動力,更加勤奮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本領(lǐng),長大了,飛向藍天,為祖國的宇航事業(yè)作貢獻。
《馬燕日記》讀后感2
聽爸爸說:中國的西部地區(qū)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尤其是寧夏的西海固地區(qū),那兒終年少雨,地表丘壑縱橫,遍地都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黃土,嚴重缺水,而馬燕就是生活在寧夏這種山區(qū)的一個女孩子,自小家里很窮,平時連肚子也吃不飽,要供養(yǎng)她和兩個弟弟上學就很困難。馬燕在三年級的時候就曾輟學過一次,后來媽媽實在不忍心看著她這么小在家里忙里忙外做家務,就借錢交了學費讓她重新回到了學校。可是兩年之后,由于馬燕和大弟弟同時要去鎮(zhèn)上的學校上五年級,家里實在供養(yǎng)不了他們兩個人,她又不得不再次面臨輟學的危機。幸運的是,由于馬燕意志堅強、不屈不撓,在求學的過程中她遇到了很多好心人,被她的事跡感動從而資助她學習,讓她重返校園。馬燕立志努力讀書,要飛出這個小山村,去改變她的家鄉(xiāng)。
馬燕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是失學期間,都堅持寫日記,從而記錄下了她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的故事,有辛酸的淚水,也有開心的笑聲,每一個看過她日記的人仿佛都重溫了馬燕成長的歷程。并且都能從中受到心靈的撞擊。
讀完她的事跡,我覺得相當?shù)膽M愧,我是一個生活在大城市的學生,由于爸爸媽媽的辛苦工作,給我創(chuàng)造了非常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我現(xiàn)在的生活非常的幸福,吃的有麥當勞、肯德基,穿的也有各種各樣的衣服,但是我卻沒有刻苦用功地讀書。看了這本書之后,我決心要向馬燕學習,學習她那種不怕吃苦,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意志,珍惜現(xiàn)在,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并且長大了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馬燕”們都可以快樂的成長。
《馬燕日記》讀后感3
《馬燕日記》講述的是在我國寧夏山區(qū)有一個女孩,名叫馬燕,在上學時,因家里貧困被迫輟學,夢想重返課堂,并在日記里記述了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在她的日記中讓我感受到她強烈的求學欲望,不得不認著命運擺布,而離開心愛校園的`無奈;但是她并沒有因此放棄一切希望,直到韓叔叔和何阿姨走進了她的生活,資助她上學,她重返校園的夢想才得以實現(xiàn)。
在她的其中一篇日記中這樣寫道:“20xx年11月6日,星期四,寒冷的狂風呼呼地吹個不停,爸爸冒著寒風給我送饃來了,爸爸臉凍得通紅,身上滿是冰冷的白雪,頭發(fā)已是冰條,手凍得不能動,看到此情景,我流下了眼淚……爸爸要相信女兒,不會是您失望,一定努力、努力、再努力……。”馬燕面對父親為他所做的一切,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她更珍惜現(xiàn)在已擁有的一切,她發(fā)誓要用自己的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父親,讓自己成為父親的驕傲。“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是她每天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雖然馬燕在寫這些日記時還是一名小學生,但是她的每篇日記都是感人肺腑、字字戳心。讀完馬燕的日記,讓我禁不住聯(lián)想到自己,當我們還在為父母未能滿足自己的愿望而發(fā)脾氣時,馬燕卻在想著更重要的事:“我一定要好好讀書,爸爸媽媽付出的辛苦就是為了讓我和弟弟們有一個比他們好的生活。”作為與馬燕有著同樣年齡的小學生,我決心要向馬燕同學學習,學習她在困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珍惜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學習她懂得感恩之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馬燕日記》讀后感4
大家有沒有看過《馬燕日記》。可我相信只要讀過的一定會深受感悟的。怎么樣有興趣嗎? 那我就告訴大家馬燕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女孩子吧!
馬燕從小就想要讀書可因家庭困難而不能像其他孩子們一樣坐在教室里高聲朗讀。因此寫下了一篇不太長的文章《我想讀書》。
這回我們放了一周假,媽媽對我說,孩子,媽媽想對你說一件事。我就說,媽媽你有什么事就說出來把!別憋在心里,憋在心里會難受的。媽媽說,你怕這是最后一次上學了。我就睜大眼睛望著媽媽,您怎么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呢?現(xiàn)在沒有知識是不行的。老農(nóng)種田都要有知識,沒有知識種下的糧食是沒有收獲的。媽媽接著說,你們姐弟三個上學,你爸爸一個人在外地打工,是顧不過來的啊!媽媽你這么一說,看來我是必須回家了。媽媽說是啊!哪我倆個弟弟呢?媽媽就說你兩個弟弟還必須念書。我就問媽媽為什么男兒能念書,女孩就不能念書呢?媽媽說你還小,不懂這些,等你長大了就會明白。
今年我上不起學,我回來種田,供養(yǎng)弟弟上學。我一想起校園的歡笑聲,就像在學校里讀書一樣。我多么想讀書啊!可是我家沒錢。
我想上學。媽媽,媽媽。我不想回家。我想一直待在學校里學習,讀書哪該多好啊!
雖然馬燕沒有用華麗的詞句來修是文章。她用自己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內(nèi)心的痛苦,馬燕想要讀書都不能,可有些同學讓他讀都不讀。我們應該珍惜這種好機會,長大了來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
《馬燕日記》讀后感5
寒假里,我讀到了一本《馬燕日記》,原來我以為這只是一個女同學寫的普通的日記,但是讀完之后,我感到了心靈的震撼……
馬燕,寧夏山區(qū)的一個最普通最平凡的女孩子,但是又是最不普通最不平凡的堅強的女生。上學時,母親生病,家里很困難,有時侯不得不退學,讓她的兩個弟弟上學,有時上學時她經(jīng)常被同學欺負,非常的傷心難過。在學校的時候只吃飯而沒有菜吃,因為她沒有錢,回到家以后,她還要幫媽媽做飯洗衣服,有時還要到農(nóng)田里幫爸爸媽媽做農(nóng)活。她的父親因為要供養(yǎng)三個孩子,他努力地在外干活,非常勞累,但是馬燕很聽話,無論媽媽怎么對待她,她都能體諒媽媽,因為在她眼中,父母是勞累的,為了自己的子女,他們什么都能付出。
馬燕的學校距離家有20多公里,她從來不坐車,都是自己走著去,因為一元錢的車票對于她來說實在太貴了。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她每天都堅持步行上學,因為她的內(nèi)心有強烈的渴望—我要讀書!她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因為她知道,如果不上學讀書,她一輩子的眼淚都流不干!
我贊賞她努力的勁頭,我贊賞她堅持的韌性,我贊賞她勤勞的雙手,我贊賞她娟秀的字跡,我贊賞她對家人的愛。想到我自己,上學期期末復習過程中,我因為感冒頭疼就請假,因為手指破了皮就停止練琴,遇到一點點學習和生活的困難,我就想到了退縮。而馬燕,無論是多少大的困難放在她的面前,她永遠都是樂觀的克服,勇敢的面對,生活的苦難給了她希望和力量,給了她堅強的目標。我向大家鄭重推薦這本書,它一定能讓你心靈為之震撼。
《馬燕日記》讀后感6
馬燕是寧夏山區(qū)的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孩子。她上小學時,曾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并夢想重返學校。當她第二次面臨輟學危機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法國《解放報》的駐京記者韓石(彼埃爾·阿斯基)在寧夏西海固采訪時發(fā)現(xiàn)了她的日記。日記講述了她的日常生活,她對上學的渴望,面臨輟學時的擔心,輟學時的痛苦,和她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決心。韓石將日記整理后在巴黎出版,“馬燕”這個名字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了。
馬燕非常愛學習。在她輟學的時候,她在她的日記中寫道:“我一想起校園里的歡笑聲,就像在學校一樣。我多么想讀書啊!”從這里我可以看出,她非常不愿意輟學,非常向往學校里的學習與生活。
在韓石把馬燕的日記整理出版以后,馬燕更“忙”了。由于有許許多多的人關(guān)注她,記者的采訪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上課時都有記者來采訪。然而,為了其他貧困兒童,馬燕不得不曠課來接受采訪。雖然她接受了在上課時的采訪,但她心里是極不愿意的。她在日記中是這么寫的:“耽誤課是我最不開心的事,希望再有事,最好別叫我耽誤課。”
馬燕的家庭生活非常艱苦。馬燕的爸爸、媽媽窮得只能到寧夏和內(nèi)蒙古交界的地方采集“發(fā)菜”來維持家庭成員的生活。要知道,那里的氣候是非常惡劣的。因此,馬燕的媽媽經(jīng)常舊病發(fā)作,身體很不好。
非常有愛心。當韓石把馬燕的日記出版以后,法國一些中學生感觸萬分,紛紛給馬燕寄去了一些學習用品和錢。馬燕得到他們的幫助以后,又把錢捐給了其他的貧困兒童,幫助其他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馬燕很堅強。在她很小的時候,曾經(jīng)下了場很大的雪,她父母都不在家,她們姐弟三個和她70歲的老奶奶去背雪,把一個井都背滿了,因此,她家那一冬沒有缺水。
《馬燕日記》讀后感7
《馬燕日記》中的馬燕,家里有爸爸、媽媽、馬燕和兩個弟弟五口人,馬燕的家鄉(xiāng)是在寧夏貧困的山區(qū),貧困的家庭再加上重男輕女,三年級輟過學的馬燕又面臨即將輟學的命運。但是馬燕仍不向命運屈服,努力學習,堅持寫日記,所以馬燕的成績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馬燕的學習條件是很艱苦的,每個星期要走很遠的路去學校,連一元錢的車費也不舍得花,都是和弟弟走四五個小時才能到達,在學校里經(jīng)常餓著肚子學習,丟了一支鋼筆,都覺得很傷心。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馬燕刻苦學習,希望通過學習來改變她們家的命運。
雖然馬燕的故事離我很遠,但我身邊也有這樣的孩子。以前跟爸爸回老家,看到那里的孩子從上學那一天起,就自己騎著自行車去幾里地的學校去上學,每天要在那坑坑洼洼、崎嶇不平的土路上來回好幾趟,遇上下雨、下雪天,就得使勁推著自行車。學校里夏天沒有風扇,冬天沒有暖氣,小手小臉都凍爛了,只有語文和數(shù)學,沒有英語、美術(shù)和音樂,雖然不像馬燕那樣艱苦,但和城市的條件沒法比。
可我自己,窗明幾凈的教室,夏天有風扇,冬天有暖氣,玩著心愛的玩具,讀著有趣的課外書,還時而去吃肯德基,時而看電影,與馬燕和農(nóng)村的孩子相比,我是多么幸福啊。但是我卻不知道珍惜,上課時和同學老說話,不注意聽課,課后也不認真復習,還不知道愛護自己的東西,丟過的鉛筆和橡皮不知道有多少呢,就連鋼筆都不知道弄壞了多少支了,媽媽為此批評我,我覺得媽媽真嘮叨,一支鉛筆也就幾毛錢。以后我要向馬燕學習,改掉我的壞毛病,珍惜我所擁有的,好好讀書。
《馬燕日記》讀后感8
“我想上學。媽媽,我不想回家。可是我家沒有錢。”“如果我不上學,一輩子眼淚哭不干。”……這樣的話語,很多次出現(xiàn)在馬燕的日記中。每次讀到這樣的話語,我都會被馬燕那種熱愛學習的精神感動,感動的眼淚都會流出來。
馬燕的家庭非常貧窮,但她是那么的熱愛學習,并且輟學了還堅持寫日記。想想我們,生活的是多么的幸福。有溫馨的家庭,有美麗的校園,有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可是我們有幾個孩子能像馬燕那樣熱愛學習。提到寫日記,就會“頭疼”。甚至有一些學生連作業(yè)都不能按時完成。媽媽經(jīng)常說我們這群孩子,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讀了《馬燕日記》,讓我從馬燕身上學到了很多。我應該向馬燕一樣熱愛學習。有時,練琴、畫畫、上奧數(shù)等,我會感到學習很煩。特別是練古箏時,隨著曲子的難度加大,我真想放棄。想想馬燕姐弟們?yōu)榱松蠈W每天步行二十多公里,每天走四五個小時的小路,有時刮風、下雨,他們連躲得地方都沒有。但他們還是堅持著,還是那么熱愛學習。和馬燕相比,我真應該珍惜現(xiàn)在的學習機會,好好地學習,不辜負爸爸媽媽為我創(chuàng)造的這么好的學習條件。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每周風雨無阻的送我去馬鞍山文化宮學習。以前,我心里也抱怨過媽媽,讓我學得太多。現(xiàn)在,我應該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我要更加努力的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像馬燕一樣熱愛學習,孝順自己的父母。
【《馬燕日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韋應物《燕銜泥》10-27
韋應物:聞燕10-02
老舍《二馬》讀后感01-30
韋應物:《聞燕》賞析10-02
老舍《二馬》讀后感范文12-04
春燕筑巢精美散文02-14
燕巖游記作文03-06
秋燕作文3000字08-29
《歸燕詩》閱讀訓練09-02
張九齡《歸燕詩》袁凱《白燕》對比賞析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