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錯圖筆記》讀后感(通用6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海錯圖筆記》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海錯圖筆記》讀后感 篇1
你知道張辰亮嗎?他是一位生物學家,也是微博知名的超級科普達人,我就是他500萬粉絲當中的小小一員。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他寫的一本超級精彩的科普書《海錯圖筆記》。
說起海錯圖,作者聶璜是出生在咱們杭州的一名畫家,這本書是他在清朝中期,以生物愛好者身份畫的。海錯的錯,不是錯誤的意思,是種類繁多,錯綜復雜的意思。在清朝中期時,聶璜跑遍中國沿海地區(qū),收集繪制了300多種生物,主要是無脊椎動物門和脊索動物門,以及不少濱海植物的形象。其中有鱉身人首的海和尚,有腹背相望的鱟,有英雄末路的石首魚,有身披火焰的鼉圖文并茂,簡直像一本海洋版的《山海經(jīng)》!
但是因為知識的局限,書中也有不靠譜之處。比如有些動物聶璜未曾親見,僅根據(jù)別人描述,外形有大失真。例如人魚,圖里畫得是一個中年男子,后背長了紅鰭,手上長了駢指,長了短尾巴,看起來讓人瞠目結舌。所以,《海錯圖筆記》正是張辰亮運用現(xiàn)代科學博物學的知識,將海錯圖的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物來做比照考證,除偽存真的書。書分四個章節(jié),分別是介部、鱗部、蟲部、禽部。既有作者的觀察記錄,又有文獻考證,每篇還有趣味‘小贊’一首,經(jīng)常看得我哈哈大笑,讀著讀著,仿佛我正和這些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一起玩耍嬉戲,海洋知識的大門向我徐徐打開。
但是當我沉醉其中時,又開始擔心這些可愛的海洋精靈們的命運了。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石首魚,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大黃魚的故事。從之前浙南地區(qū)產(chǎn)量達一年十萬噸,到現(xiàn)在一條的批發(fā)價就要4000元!環(huán)境污染與過度捕撈使過去的百姓家成了堂前燕。盡管科學家們?yōu)榱送炀冗@個種群,做了無數(shù)努力,也只是泥牛入海,全無聲息。
家里書架上林林總總的科普書幾乎都是外國人書寫的,曾經(jīng)我以為中國古代是沒有科學書籍的,但海錯圖這本系統(tǒng)揭秘海洋生物的奇書,讓我了解到老祖宗們探索科學奧秘的努力。正是:聶璜繪奇書,滄海探驪珠。光怪陸離互出沒,莫知綱目科屬種。博物亮君考海錯,南北行遍萬里路。或問能怎好?但去看此書。
《海錯圖筆記》讀后感 篇2
海錯的“錯”,是種類繁多、錯雜的意思。
清代畫家兼生物愛好者聶璜繪制的《海錯圖》,共描繪了300多種生物,幾乎涵蓋無脊椎動物門和脊索動物門的大部分主要類群,還記載了不少海濱植物,是一本頗具現(xiàn)代博物學風格的奇書。
在本書中,我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本草書的分類法,把書中生物歸為“介部、鱗部、蟲部、禽部”4類,以展示古人是怎樣給生物分類的。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紙堆里的考據(jù),有中國人和大海之間的軼事,也有一些我個人的絮叨。說白了,就是我讀《海錯圖》時做的30篇筆記。如果你看完后,覺得這是一本有意思、有意義的書,那我就很高興了。
在中國的古書中,到處可見“海和尚”的傳說。這種海中的神秘生物長什么樣,一直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有人直接把它等同于人頭魚身的人魚。《廣東新語》云:“人魚雄者為海和尚,雌者為海女。”
有人說它像禿頭的猴子。《子不語》寫道,某漁民起網(wǎng)時,發(fā)現(xiàn)“(漁網(wǎng)中)六七小人趺坐,見人輒合掌作頂禮狀,遍身毛如獼猴,髡其頂而無發(fā),語言不可曉。開網(wǎng)縱之,皆于海面行數(shù)十步而沒。土人云:此號‘海和尚’”。至于《海錯圖》,則采用了和《三才圖會》類似的說法:“海和尚,鱉身人首而足稍長。”還提供了一件目擊案例:“康熙二十八年,福寧州海上網(wǎng)得一大鱉,出其首,則人首也。觀者驚怖,投之海。此即海和尚也。”說實話,很難給這種怪物找到一個現(xiàn)實中的原型,畢竟每個傳說都口徑不一。我們不妨縮小范圍,只看《海錯圖》的描述。
首先,這個“鱉身”就很有意思。這意味著海和尚雖是龜形,但殼被皮膚包裹,像鱉一樣。海里沒有鱉,只有海龜。現(xiàn)存的海龜中,只有一種符合以上描述——棱皮龜。棱皮龜是地球上現(xiàn)存最大的龜,能長到3米,遠遠大于其他海龜。嚴格來說,棱皮龜不算海龜。因為其他海龜都屬于海龜科,唯獨它屬于棱皮龜科。棱皮龜科里只有棱皮龜一個種。它的后背沒有角質(zhì)的甲片,而是包了一層革質(zhì)的皮膚,與其他海龜截然不同,不知道的人也許真的會以為是個大鱉。棱皮龜也是世界上移動速度最快的爬行動物之一。按身體比例來講,它的前肢是海龜中最長的。這么長的前肢劃起水來,可以達到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這也正好和海和尚“足稍長”的記載相符。
至于“人首”嘛,就見仁見智了。棱皮龜腦袋光光,倒是符合和尚的特點。而它的五官,說像人也像,說不像也不像。有些傳說里所說的,海和尚被抓住后會流淚、口念經(jīng)文,可能是棱皮龜從眼中的.鹽腺排出含鹽液體、發(fā)出沉重的呼吸和低吼的現(xiàn)象。
《海錯圖筆記》讀后感 篇3
在這一個學期中,我讀了許多本書但是令我最深刻的,還是這本《海錯圖筆記》。
這書名中“海錯”一詞在詞典中是指海洋生物種類繁多、錯雜的意思。而這本《海錯圖筆記》是根據(jù)他的“祖師爺”——《海錯圖》編寫的。在《海錯圖》中描繪了三百多種海洋生物,而在這三百多種海洋生物中大多數(shù)都是沿海的一些小生物,其中還有一部分是海中的植物。這本書的作者叫聶璜,他出身在明代末期的杭州,因為當時還沒有一本關于海洋生物的書籍,于是他下定決心,要畫一本圖鑒。他走遍了各個沿海城市,探索了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他最后終于完成了!而這本便被他叫做《海錯圖》之后他便消失在歷史中,而《海錯圖》也不見了。到了公元1726年這本書被當時皇宮里的太監(jiān)蘇培盛帶入了宮內(nèi)。雖然《海錯圖》是找到了,可是因為字跡潦草,而且句子不太好理解,所以沒有人能把它翻譯出來。百年之后,有一個人歷經(jīng)千辛萬苦把它翻譯出來了,他就是著名的《博物》總編輯——“博物君”張晨亮。他把這本書命名為《海錯圖筆記》。我讀這本書時,仿佛正和書中的海洋生物一起玩耍嬉戲。在這本書中,海洋里的生物應有盡有,如稀有的鱟、奇特的海腮、美味的馬鮫。它們像一個個小小的精靈一樣在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來。我徜徉在其中,好像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但是當我流連其間時,又開始擔心它們的未來的生活了。因為我們?nèi)祟悶榱俗约旱睦妫袝r把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洋里,致使許多的生物死的死、傷的傷,還有的生物完全被滅了“九族”。這還不算什么,有好幾種生物竟然是被人類吃滅絕的,如海腮這個笨到不行的家伙總是被人吃,結果被吃到了幾乎滅絕,當最后人們后悔莫及的時候,發(fā)現(xiàn)深海中還有少些海鰓。這時的人們不敢再捕捉海腮。以免它們再一次滅絕。所以,它們的未來還是生死未卜啊!
我從這本《海錯圖筆記》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于是這扇海洋的大門從此永遠地向我敞開。
《海錯圖筆記》讀后感 篇4
就是一本海洋繪本啊,很適合休閑的時候看。每到周末的早上我都會咕嘟咕嘟煮起花果茶,翻開這本有趣的小書。“海錯”的“錯”是種類繁多的意思。漢代以前,人們就用“海錯”來指代各種海洋生物,后來漸漸成為了海洋生物、海產(chǎn)品的總稱呼。
作家真的是有幾分野趣的,叫做聶璜,明末清初出生在杭州。苦于自古以來沒有海洋生物的相關圖譜流傳,于是決定自己畫一本。康熙年間,他游歷全國多地,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種,就畫下來,并詢問當?shù)貪O民對照古籍考證。
但神奇的是,也是他唯一傳世之作,之后,聶璜就從歷史中消失了,此書也沒了下落。據(jù)說乾隆也很喜歡這本小書,說我在馬上縱橫這么多年,這本書滿足了我對大海的想象。
真的有點好笑,聶璜因為寫書的時候好多東西也沒見過,憑著別人的描述畫出來的,比如鱷魚,在書里長這樣:也太慈眉善目了吧!還有人魚,我覺得可以被評為全書最丑!
《海錯圖筆記》讀后感 篇5
《海錯圖筆記》是對清朝的一本海洋生物圖譜——《海錯圖》的破譯和解讀。這本書讀起來很令人輕松,因為它滿足了人們對古代神秘圖譜的獵奇心理。“海錯”的“錯”是種類繁多的意思,出典于《尚書·禹貢》:“厥貢鹽公式,海物惟錯。”漢代以前,人們就用“海錯”來指代各種生物,后來漸漸成為了海洋生物、海產(chǎn)品的總稱。
因為“海錯”這樣奇特的名字,于是當時在書店的我翻開了這本書。《海錯圖筆記》的外觀設計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很漂亮,略微翻看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并不僅僅是一本觀賞性很強的書,實際上,這是一本帶有科普性的書。
作者張辰亮把書中生物歸為“介部、鱗部、蟲部、禽部“4類,共有30篇筆記,介紹了30種生物。《海錯圖》本身記錄的不止30種生物,《海錯圖筆記》只是其一小部分,但內(nèi)容絕對值得一看。我最被受到吸引的,是書中的插圖。因為在《海錯圖》那個時代很難看到一些動物的真實樣子,所以很多動物的樣子被各種妖魔鬼怪化,令人忍俊不禁。不僅如此,本書還有一些古代人對這些生物的評價以及軼事,這也是我看這本書的另一大樂趣,當然在故事的后面,作者都會奉上一些以現(xiàn)代科學為基礎的簡要分析。在每一節(jié)筆記的最后,也有關于該生物的吃法,所以本書也被人稱為”海鮮食譜“。
總的來說,《海錯圖筆記》是一本很有意思的科普性書,值得一看。
《海錯圖筆記》讀后感 篇6
最近我被一本書深深吸引住了,張辰亮的《海錯圖筆記》。與其說它是一本書,不如說它是一本讀書筆記更貼切,它記載作者看清代聶璜繪制的《海錯圖》,從其文字記載和圖畫描繪,結合現(xiàn)代生物學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見解,通過搜索大量資料,鑒定畫中生物真身,整理出的筆記。
張辰亮的《海錯圖筆記》讓我對聶璜也有較深的了解,我最喜歡的兩位前輩,因愛好生物走到一起,他們對海洋生物的形態(tài)、功能和用途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因為時代進步、科學發(fā)展,很多古代書籍對生物的解釋顯得很片面牽強,為走近真相,他們一直堅持探索、提出質(zhì)疑、實地調(diào)研、檢驗真相。這正是我欣賞他們和喜歡這本書的原因,真相往往因為不甘現(xiàn)有答案、堅持尋查才越來越近。
受這本書的啟發(fā),我在閱讀一些科普雜志時也會多思考“為什么”嘗試找更多的資料驗證。記得有次看到了一篇關于動物皮毛顏色的介紹,分為保護色和警戒色,這個很容易理解,像枯葉蝶是保護色、色彩斑斕的毒蛙是警戒色。文章提到老虎一身金黃色還帶有黑斑紋的皮毛,作為百獸之王和眾多動物的天敵,屬于警戒色。對于這個觀點,我當時就充滿疑問:在綠色的森林環(huán)境去捕食,這樣不是更容易暴露?我了解的森林哺乳動物通常都是黑或棕紅色,大自然卻給老虎金黃色這么醒目的皮毛,卻也未對它的捕食造成影響,又是為什么呢?
我也學著前輩們帶著問題去找答案,通過網(wǎng)上搜索和查看書籍,答案出乎意料,原來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老虎,而在它的捕獵對象。老虎的目標主要是鹿、羊這類動物,它們都是紅黃色盲,一般只能辨別出兩種色彩,所以它們看到的老虎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被去掉紅黃色的老虎就跟周邊的環(huán)境非常接近,通常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極具隱蔽性。這么一來,警戒色就不成立啦,兩位前輩說得對,現(xiàn)有的不一定是對的,驗證過后才知道!
在提出問題、查閱資料和得出結果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生物學習之中的樂趣——只有通過不斷的推翻原有、打破常規(guī)、質(zhì)疑現(xiàn)在,才能夠掀開物種的神秘面紗。
【《海錯圖筆記》讀后感(通用6篇)】相關文章:
老人與海閱讀筆記通用01-05
名著老人與海讀書筆記通用01-05
中學《老人與海》讀書筆記通用12-26
學生老人與海讀書筆記通用12-26
海的女兒讀后感(通用15篇)02-04
名著老人與海讀書筆記(通用7篇)01-05
名著老人與海讀書筆記通用7篇12-26
關于《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通用8篇)12-14
讀書筆記老人與海01-24
《老人與海》英語讀后感(通用11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