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研組學期的工作計劃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zhàn),是時候開始制定工作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工作計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研組學期的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研組學期的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園教研工作以xx小學工作計劃和幼兒園工作計劃為指導,以加強幼兒園教研工作的管理,加強課題研究,深化常規(guī)教育教學為核心,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全面提升幼兒園的保教工作質量。
二、現(xiàn)狀分析
1.在教研組建設方面,大家逐步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責任感和團隊意識,同伴互助效果明顯。本學期將繼續(xù)深化課題研究,在教研制度和文化建設方面總結經驗成果。
2.在隊伍建設方面,上學期教研組長由召集人、組織者逐步向專業(yè)引領者轉化,在教研活動中在不同程度上發(fā)揮著組織作用和專業(yè)引領的作用,骨干教師隊伍初步形成,本學期將加強研修,通過各類活動來促進不同層面教師的的專業(yè)成長。
3.在教研組織形式上,將班級活動與教研活動相結合,既滿足日常教學所需,又引領和支持教師進行專業(yè)研究。本學期將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提高活動實效。
4.在教研內容上,從制定教研計劃入手,以研究教學策略為抓手,將教研工作指向“真問題”,提高教研的實效性。本學期繼續(xù)將幼兒一日常規(guī)研究作為園本教研的落腳點。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和自我反思,將研究教學與研究幼兒一體化,從研究教材教法走向研究幼兒的學習,在對幼兒學習的研究中獲得教育智慧,圓滿完成課題第二階段的研究。
三、工作重點
1.深入學習領會新《綱要》精神,更新教師觀念,以現(xiàn)代化的教育觀念指導保教工作實踐,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質量。
2.樹立“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解放思想,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促進每位教師和幼兒的發(fā)展。
3.有計劃地進行教學觀摩研討、評比活動,形成人人積極參與教研活動的良好氛圍,鼓勵教師積極開展課題題研究。
4.各領域教學活動圍繞《游戲與課程整合》進行教研,關注常態(tài)化的教學活動的組織,探索有效的教學指導策略,學期末做好資料的收集。
5.結合教育局督導檢查,開展觀摩互學和研討活動,吸取有益經驗。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以新《綱要》精神為指導,尋找更適宜本園的教研的方式與方法。
1.在教研內容上,注重實際性,實用性。
教研組長要多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同教師一起通過相互觀摩與參與式評議等活動,針對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或困惑,確立教研專題,并組織教師在教研活動中進行討論;對于教師們共同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共同查找相關的經驗文章或理論,通過集體學習、研討,實踐,以求實的精神、務實的方法、實實在在的內容確保教研工作的實際性,實用性。真正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難題與困難,使教研活動真正發(fā)揮促進教師成長的橋梁作用。
2.在教研方式上,注重開放式、互動式。
緊緊圍繞“找問題、找策略、解決問題、反思”的一系列教研活動過程,采取全體教師參與和輪流主講的方式。每三周進行一次,每次有一個主題,展開討論,提高教師將新理論與經驗相結合的能力,鍛煉教師們的口才與膽量。在活動中學習別人的長處,“多問,多學,多實踐”逐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3.在指導策略上,注重自主性,互助性。
為使全園老師能更好的開展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原有水平得到提高,我園將采取自主結對子的方式,在實踐工作中相互幫助,相互指導,每月相互聽課評課一次以上,使全園教師都能積極參加教學研究,使新教師盡快成長,老教師也能跟上新課程的步伐。
(二)以加強常規(guī)工作為重點,不斷提高本園保教工作水平。
1.規(guī)范保教工作常規(guī),加強對常規(guī)工作的指導與檢查。
本學期,我園將規(guī)范保教工作常規(guī)做為工作重點,將對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教師工作常規(guī)進行定期培訓、指導、督促、檢查、分析、調控,增強保教工作的有序性。
2.加強教學過程管理。
教學過程管理包括備課、上課、考核等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的常規(guī)管理工作。備課時要做到環(huán)節(jié)齊全,提倡課前備、課后思,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學期末將選出各學科的精品教案。上課倡導多樣化的活動模式,優(yōu)化活動過程,有效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努力提高活動的效率。
3.進一步落實隨堂聽課。
進行不定期的隨堂聽課,采取推門聽課的方法。對部分相關學科的教師要進行“跟蹤式聽課”,對聽課進行課堂教學情況的測試反饋,及時進行針對性點評,努力提高課堂的質量。
(三)以教研組為主陣地,開展各種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1.開展教學研討活動。
根據(jù)幼兒園工作計劃及我園教師的實際,本學期重點探討數(shù)學領域的研究,各班級以“課例”入手,每個班級提供一個數(shù)學教學活動,在本組內開展“一課多研”后,再向全園教師進行展示,然后采取“參與式培訓”的方式進行交流研討,評選出優(yōu)秀課例。
2.開展青年教師課堂技能大賽活動。
為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提高青年教師業(yè)務素質和教學水平,本學期我園將開展青年教師課堂技能大賽活動,并評選出二至三名優(yōu)質課教師。
(四)加強課題研究,提高科研實效及教科研水平。
關于省級課題《幼兒園游戲與課程整合的研究》,上學期已進入關鍵的第二階段,本學期要在上學期的基礎上,要有實質性的研究成果。教研組計劃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不斷豐富各實驗教師個人研究子課題的內容。
(2)開展好教研活動,借助教研活動開展探討、觀摩、對話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并做好詳細的記錄。
(3)要求教師學期末上交一篇較高質量的,源于自己教學實踐的教育敘事故事。有條件的,可以制作一集實驗教學課堂錄像。
(4)做好研究資料(特別是研究過程性資料)的積累、整理、歸檔工作,形成系統(tǒng)的課題研究檔案。真實記錄保教人員的成長軌跡,切實反映幼兒園的課題研究歷程。
幼兒園教研組學期的工作計劃2
一、教研組情況分析:
1、本學期我們中班組共有六位老師,六位教師都有著經驗豐富的執(zhí)教經驗,加之年齡偏年輕,所以本教研組又是一個年輕而又有活力的學習型教研組,無疑這給教研工作提供了堅實基礎。
2、本教研組面對中班110名幼兒的保教保育工作,總體上,中班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有一定的良好習慣,自理能力亦有較高水平,但由于個體差異及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加上有些幼兒并沒有小班生活的經驗,或者很多幼兒只有半期小班的生活經驗,幼兒發(fā)展水平可以說有一定的落差。如個別幼兒不會握筆,對于1到10數(shù)字認讀,數(shù)物對應,數(shù)數(shù)能力等都還比較差。所以本學期我們要圍繞提高幼兒五大領域能力,特別要提高語言表達水平,科學領域發(fā)展水平的主題來搞教研工作。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幼兒教材為《鳳凰小康軒》版,為以前未接觸過的新教材,在繼續(xù)深入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基礎上要著力研究這套教材以科學保教,在課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落實《指南》精神,積極開展各類教學、教研活動,不斷提高保教質量,提高組內教師的教育教研水平。
三、教研重點:
1、按時做好每二周一次的教研工作,確保教研活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使之成為教師解決保教保育活動中問題的一個平臺,成為一個反饋保教保育效果的平臺,成為一個教師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
2、組織教師研讀教材,最大限度吃透教材,科學保教,高質量完成中班幼兒的五大領域能力發(fā)展目標。
3、要求教師加強理論學習,督促好教師參加本園進行的彈唱與舞蹈技能及其他技能提高活動,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4、做好教師在完成各種書面材料規(guī)范工作,諸如教案、班務計劃、月計劃等所有學校規(guī)定的檔案工作都提出指導意見。
5、及時做好教育成果的反饋工作,針對保教保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反思,及時調整。
6、要求本組教師經常觀摩其他教師活動,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
三、具體活動安排 :
第二周:為中班幼兒語言領域確立背誦古詩內容與簡單的筆畫認識范圍,確定數(shù)字認讀拓展范圍(全體)
第四周:新教材研讀。
第六周:提高幼兒識數(shù)、數(shù)數(shù)水平。
第八周:提高幼兒解決數(shù)物對應問題的能力。
第十周:音樂活動中應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
第十二周:公開課評課議課活動(全體)
第十四周:在語言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水平。
第十六周:妥善解決美術活動中的所需材料的收集工作。
第十八周:教師在保教活動中語言使用的應兒童化。
第二十周:最大的失誤是給幼兒建立錯誤的認知。
幼兒園教研組學期的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綱要》精神,加強學習和研究,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行為,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進一步提高我組教師的教學質量,使我們的教育真正成為適合幼兒發(fā)展需要的土壤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動力。
二、工作目標
1、依據(jù)園務工作計劃及新《綱要》精神,結合我園教研工作的現(xiàn)狀與需要。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的研究,促使教師在教育教學上有個整體的提高。
2、以抓實教育教學活動研討為核心,優(yōu)化教學活動的組織,以理論學習為抓手,促進本組教師吸納、反思水平的整體提高。
3、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把一日活動做實做細,合理安排一日常規(gu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證幼兒健康、活潑、和諧發(fā)展。
4、培養(yǎng)新教師為重點,以老帶新來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與水平。形成刻苦鉆研,勇于探索教育教學,使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真正發(fā)揮實效。
三、教研重點
1、深入學習新《綱要》,用新《綱要》精神指導實踐工作。
2、增強老師們理論知識學習意識,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優(yōu)化原有知識結構
3、鼓勵新老師學習說課,愿意向其他教師公開觀摩活動,完善自我評價,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水平及自省能力。
四、內容及措施
1、抓好《綱要》的學習,提高教師素質。組織小班段教師深入學習綱要,領會其精神實質,并依據(jù)其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及兒童發(fā)展的實際,制定教育計劃和組織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全面、主動發(fā)展,加強理論和業(yè)務的學習,引領教師用先進理論指導教育教學實踐。
2、學習有關主題活動、區(qū)域活動、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等方面的理論性的文章。開展有關主題活動的研討交流,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并體現(xiàn)人人參與共同提高的原則,要求教師每人每月完成教育筆記或教育反思。
3、通過課堂觀察、示范課、展示課、交流課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促進本組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同時讓本組的年輕教師也把她們新的教育理念帶給大家,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五、本學期主要活動安排:
9月
1、做好迎新生工作,小班重點抓常規(guī)訓練
2、早操的編排和訓練
3、小班召開開家會
10月
1、組織教師學習安全教育案例
2、早操比賽活動
3、教學常規(guī),幼兒一日常規(guī)檢查。
11月
1、充分利用家長、社區(qū)資源,充實各區(qū)角活動內容。
2、家長開放日活動
3、區(qū)域活動組織交流活動
12月
1、檢查教學常規(guī)和文字材料
2、慶元旦親子活動
1月
做好學期結束工作
幼兒園教研組學期的工作計劃4
一、工作思路
依據(jù)縣學前研訓中心工作計劃與幼兒園工作計劃的思路與部署,以《親子情境體能游戲的研究》課題為抓手,以課堂教學與課后反思為手段,繼續(xù)深化上學期的研訓主題,提高全組組員的教學水平與研究水平。
二、工作目標
(一)幫助新教師掌握備課、上課的基本技巧。
(二)全面開展親子情境體能游戲課題研究。
(三)進一步拓展并展示美術創(chuàng)意課堂教學。
(四)進一步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研究。
三、工作重點與措施
(一)以理論學習為基礎
1、閱讀幼教刊物,學習同行的教學經驗與教育心得,做好理論學習筆記,并學以致用。積極參與本園觀摩活動,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2、反復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做到邊實踐邊反思。
(二)進一步落實教學常規(guī)與教研常規(guī)
1、組織組員,特別是新教師,逐條對照教學常規(guī),并落實常規(guī)。
2、根據(jù)本教研組、各班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制定各類計劃。完善課堂反思、觀察記錄等,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三)積極開展課題研究
1、幫助組員樹立科研興組的理念。只有將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提煉為課題,并認真實施課題,才能解決問題,提高組員的教育教學水平。
2、組織組員學習《親子情境體能游戲》相關的理論文獻及研究方案。
3、根據(jù)方案,分任務具體實施研究課題內容。并階段性地組織討論。并及時歸檔。
【幼兒園教研組學期的工作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