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評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jié)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如何把評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評課稿1
《數學廣角》是三年級數學下冊中的重疊問題,是原先奧數三年級的教學內容。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學習這部分內容偏難,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李老師處理教材獨到,教學節(jié)奏控制合理,對學生的回答應對自如。學生從猜測到操作建模,到練習拓展,一直處于輕松主動,思維活躍的良好學習狀態(tài)中,教學效果扎實有效。設計上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激趣引入,巧伏重疊思想
課前,李老師緊緊圍繞本課的教學內容,結合生活中的素材,采用學生喜歡的腦筋急轉彎的形式,讓學生嘗試解決一個簡單的重疊問題:兩個父親和兩個兒子一起去看電影,最少要買幾張票?。通過這樣一個小小的數學問題引入課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環(huán)節(jié)化時不多,卻達到了既激發(fā)興趣,又孕伏新知的效果。
二、生活情境,讓數學生活化
整節(jié)課,李老師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情感,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做到讓數學生活化,使學生從生活開始、在生活中學、到生活中用。例如從課堂的開始,老師出示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示三(1)班學生參加數學、語文興趣小組情況統計表,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參加興趣小組?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興趣盎然。
三、合作交流,建立模型
集合思想的重要表現形式是韋恩圖。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直接教學的.方式,并強調中間交叉部分是填什么的?再是采用主動探究的形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小組合作完成韋恩圖的填寫。要求“既能一眼看出哪兩種重復了,又能看看出參加數學興趣小組的是哪些、參加語文興趣小組的是哪些。在操作活動中,學生人人動手,思維的火花在不斷地碰撞。學生通過實踐操作,自主探究發(fā)現,同時在老師的引導下填寫了韋恩圖。再是利用多媒體課件繼續(xù)引導學生觀察、說說:各區(qū)域各代表什么?通過教師的精心設問,學生的合作交流,他們不僅建立起集合思想的數學模型,并清楚地理解了各部分表示的意思,使教學目標真正落到了實處。
四、首尾呼應,拓展延伸
練習之后,學生對重疊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李老師設計的練習,起到首尾呼應的作用,并且把包含與交叉重疊與不重疊等幾種不同情況。通過題組,揭示了它們的區(qū)別與聯系。設計巧妙,考慮周到。 s
三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評課稿2
李老師執(zhí)教的《數學廣角》中的“重復問題”,這一堂中呈現出許多亮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整堂課汪老師以進入數學樂園為引線,幫助遇到困難的小豬為為題解決的切入口,讓孩子們在一個個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享受助人為樂的'樂趣,享受到學好數學帶來的巨大成就感,讓學生能更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
二、李老師能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放手又有效的調控教學。
例如:在整個知識的獲取過程中,基本上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去獲取,老師只是起了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
三、注重學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充分獲取數學活動的經驗,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可見,合作交流在數學教學中也相當重要,本課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理念,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合作探索中學會了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精心設計課堂練習
體現趣味性和層次性,先設計了游戲,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然后設計了幾道有趣的練習,使練習有坡度,難度適宜,真正體現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遺憾也是一種立美,為此,我提出兩個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學生的錯誤也是比較好的教學資源,老師還應善于傾聽學生的錯因,才能更有利于幫助問題的解決。
二、是要規(guī)范學生數學語言。
【三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評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廣角——集合》評課稿04-20
《數學廣角集合》評課稿05-15
數學廣角《找次品》評課稿01-07
《數學廣角的重疊問題》的評課稿06-04
《數學廣角——數獨》評課稿06-17
數學廣角推理的評課稿(精選11篇)04-10
《數學廣角——集合》評課稿(精選12篇)04-22
《數學廣角-集合》評課稿(通用10篇)07-19
《數學廣角——集合》評課稿(通用10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