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通用15篇)
在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接觸并使用發(fā)言稿的人越來越多,發(fā)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那么,怎么去寫發(fā)言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xx八中進行此次共同體活動,我是我校數學教研組組長宋XX,在這次講話中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與我們交流,使得我們在接下的教研活動能更好的改進。
本學期開學初校長就帶領我們在全校大會上學習了xx縣教育局2號文,回到組內的第一次教研活動就是再詳細研究其中的內容,由我們的包保領導張校長親自帶領我們深入去分析、體會其中的重點地方,然后全組討論交流,由教師自由發(fā)言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生命化的課堂究竟應該是個什么樣的課堂?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學生的生命成長的需要?如何能夠激揚學生的生命?我們怎樣去踐行這樣的課堂?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最后張校長做了總結,并堅決支持我們去實踐生命化的課堂。在生命化課堂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以學定教”,所以我們組成員達成共識,要先給學生一個很合適的自學平臺,這個平臺既不能高不可觸又不能不在學生的頭腦中激起漣漪,而這個平臺的文本體現就是前置性任務,這也正是我們共同體活動的一個主題。
以前學校講公開課都是要指定講課教師的,而今年數學組給全校開了個好頭,沒等學校指定就先在全校做出有關于生命化教育的公開課,之后是每周安排兩名教師授課,不論年齡大的還是年齡小的教師都會出公開課,通過課堂將各自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體現出來,講課結束后,我們及時評課,討論這樣的課堂究竟是不是生命化的課堂,在哪里落實2號文的精神,我們做的力度怎么樣,前置性任務的設置是否科學,是否本著簡單、根本、開放的原則,又有哪些地方是不足之處,參看著生命化課堂的理念我們應該怎樣去改進,全組教師暢所欲言的說出自己的看法,有時我們討論到下班了還沒能結束,可是沒有任何一個老師有怨言,依然在那里熱情的討論著沒討論完的話題。有的老師說我們數學組的老師是最能干的',可能他們有所不知我們這么干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柱就是一定要打造出生命化的課堂。
當然想打造生命化的課堂必須有必要的理論基礎,只通過認真學習了文件和利用每周的集體備課時間來統(tǒng)一學是不夠的,所以要求我們組的教師自行找時間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或是閱讀學校提供的相關書籍充實自己的理念,在每次的集體備課中我們都要指定一位教師結合自己的理論學習談談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并做好學習筆記,每隔三周要求全組教師結合這段時間的工作寫寫對生命化教育的更深一層的理解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在數學組全員開展生命化課堂的過程中,我組也注重培養(yǎng)具有生命化教育意識的典型教師,我對他們進行了跟蹤式的聽課。先通過聽課了解她班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再將課堂中存在的不足與她交流,尤其是在前置性任務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比如王老師班的學生較活躍,在前置性任務的設置上就可以側重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是將題的開放程度再放大一些,或是通過學科之間的聯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各個領域內的運用,旨在讓學生通過動腦思考,激起思維的火花,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又比如:陳老師班的學生層次相差較大,為了照顧中等生兼顧后20%的學生,她班的前置性任務在設置上就要更充分的體現簡單、低入的原則,既要使得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又要讓學生在發(fā)現的這點上體味到發(fā)現的快樂,有效地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保障他們的后續(xù)學習。我們始終認為前置性任務不等同于課前預習,它的題目要清楚明了,要有一定的概括性或是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要有能讓學生生成的問題。而我在跟蹤聽課中也是更為關注這個前置性任務,看看究竟有沒有體現出那幾個基本原則,還可以怎樣做更完善,課后講課教師寫反思,由我寫出評課材料與他進行交流,之后更換一個班級還講這節(jié)課再去觀察效果怎么樣。 在初一備課組中開展了《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同課異構活動,重點就是前置性任務的設置,比如:潘主任課中先讓學生寫出有同一未知數的系數相等的方程組,再讓學生寫出有同一未知數的系數互為相反數的方程組,接著由學生尋找解法,進而讓學生發(fā)現并總結這類方程組的特征及解法;而江老師的課中先是由一道既能用代入法解又能用加減法解得方程組下手,將未知的知識化為已知的知識去討論。不論是側重哪個部分要求教師都要本著“根本”的原則,抓住知識的主線,找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使得學生能夠完成的大部分的知識點。
所有的前置性任務在設置上,都要求教師要先熟悉課標、熟悉教材,再展開精心的備課,每周的集體備課就成為我們開展備課研討的主陣地。在這里我們暢所欲言的說出對問題的看法,往往有時為了哪個前置性任務而爭論不休,比如四月份校長拉練式聽課我組出課的陳老師《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的前置性任務在集體備課時就出現了很多種提法,最后大家共同決定就由一個故事作為前置性任務提出,最初我們也擔心學生的答案太寬泛了不好往回收,但是我們還是相信學生如果能夠在與語文學科之間的聯系的基礎上,將自己放在那個環(huán)境中去感受故事的內容是什么,要說明什么問題,他們是會找到下手點的。在課后的校長評課中來看,前置性任務這么留還是有一定優(yōu)點的,這也為我們布置前置性任務提供了一種方法。
對于前置性任務怎么布置更科學更合理,如何打造更理想的生命化的課堂這一問題我們還在探索之中,今天為大家出課的黃偉老師是初二數學組的備課組長,他今天講課中的前置性任務就是我們數學組在這幾個月工作中共同探討出來的一個方向。當然我們的探索可能不夠深刻,可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懇請共同體的各位自己家人給予指正。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2
教研組是落實學校教學、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有力于調動組內老師參與教研組活動的積極性,更有利于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在新的學期,我們高年級語文教研組準備從以下幾方面來扎實開展教研活動。
一、轉變思想
常聽有的老師這樣說:“搞教研,我哪里有時間,新課都教不完呢?”還有的老師說:“我們這些教書匠能研出名堂來,還要那些專家干嘛?”其實,這些教師是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當作展示的窗口,當作作秀的手段,平時沒有認真發(fā)現現實教育中的問題,而是熱衷于搞大課題。我們現在提倡“問題教研”。加深老師們對教研的正確認識,理解教研是要發(fā)揮我們的群體智慧,去研究我們所面對的共同問題,在交流中產生更多解決問題的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著邊際的談一些大理論、大框架。同時提倡“務實教研”,使老師們認識到我們一線教師的“教研”,應該是一種“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論成果,根本不需要走過場,哪怕大家在平時的閑談中也可以進行教研。
二、理論基礎
教研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如果缺少先進理念的引領,就可能導致低水平的重復,甚至平庸化。所以,除了鼓勵教師多讀書之外,組長可采用以下兩種較實際的引領方式:一是從著名刊物或互聯網上收集專家、名師的教學課例、教育思想和錄像資料,和組內教師共同學習,這樣雖沒法當面得到專家指導,但也不失為獲得專業(yè)支持的一種好方法。二是邀請本地區(qū)的“名師”指導語文組的工作,如聽課評課,指導課題研究等等。
三、集體備課
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fā)揮團隊精神,發(fā)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使每個教師的個人優(yōu)勢被整合為集體的智慧。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致、深入地備課。每周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準備等,其他老師邊聽邊做詳細的記錄,然后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接下來就是個性修改,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chuàng)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最后,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后記,交流總結得失。
我覺得讓每位老師集中精力備好一至兩個單元的課,提高了每位老師的備課質量,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節(jié)省了時間,讓每位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了教研組“群研智慧”,做到了資源共享。
四、聽課評課
授課、說課、聽課、評課是學校教研的常規(guī)工作,也是學校的日常教研工作。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聽完一節(jié)課,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淺層次的上課、聽課、評課、經驗總結方面,始終是“就課論課”的形式,而沒有指向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每一次的教研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這樣的教研猶如缺乏靈魂的軀殼,顯得蒼白無力。我們的集體評課要求以一個個鮮活的課堂教學范例為載體,通過對課例的點評和分析,共同提煉出老師們平日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再合作設計突破的方案并從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從而提升教研質量。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我們高語組每學期召開一至兩次的校級教學研討活動,可以與課例大教研活動合并,為老師們集體評課提供了平臺。然后組織由下至上的集體評課,即先由各教研組交流評議,再以宣講或“沙龍”等形式組織全體語文老師集中評課,為老師們集體評課創(chuàng)設對話、民主的研討氛圍。另外,在集體評課的過程中,要求人人參與,都要發(fā)表自己對本節(jié)課的看法。相信集體評課定能聚合老師們的視野,提出并解決了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幫助老師找到了教學研究的方向。有人說:“教師之間的廣泛交流是提高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師們在具有濃厚研究氛圍的集體討論中時常迸發(fā)出教學靈感,還有的從交流中受到啟發(fā),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加快了老師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另外,每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分享,會促使老師們用開放的心態(tài)彼此發(fā)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了教師間的團結。
五、專題研討
間周進行一次專題討論,組長安排本組教師輪流做中心發(fā)言人,中心發(fā)言人要提前設計好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要求主題有針對性,能夠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大小話題不限,必須是值得探討的,否則失去意義。
首先由中心發(fā)言人把自己的問題及對問題的想法向大家說明,然后大家輪流發(fā)表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想法,最后形成具體有效的教學思想,這是集體智慧的展現。并且由中心發(fā)言人記錄,最后整理成文作為教學成果展現。
相互聽課,評課,交流教案、教學經驗,專題研討,這些應是教研活動中的一些常規(guī)做法,通過聽課,相互提高,通過評課,取長補短;通過交流,探索創(chuàng)新。在教研活動中,我們要經常性地組織這樣的活動,提高競爭意識,培養(yǎng)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特別是向一些“名師“學習,可以啟發(fā)我們探索教育發(fā)展的路子。追求創(chuàng)新的方向,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由表及里,引發(fā)我們內心深處的科研興趣。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3
一、準備充分
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有利保證。做好充分課前準備,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有利保障;是提高教學質量任務完成的有效條件。有利學生良好習慣培養(yǎng),對以后的學習有著較遠影響。幾位老師在課前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準備了生字卡片,圖片,食物教具等,為課堂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有利條件,特別是生字卡片的準備一面有圖一面是生詞,有利于檢測生詞的掌握,為教學目標的達成起了較好的輔助作用。
二、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較高
教師的語音素養(yǎng)較好,幾個老師有著良好的語音面貌。純正的發(fā)音會影響學生。因為學生會在無形中,潛移默化地、有意無意地模仿英語老師的語音、語調,一旦形成,很難較正,這也是語言學習的自然規(guī)律。促進了他們的強烈求知欲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主動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方面幾個老師倒做得較好,如劉琦老師。教師的形象與人格素質較高。形象素質并不是說教師要“貌若天仙”,但一定要落落大方,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在學生的心目中起模范和表率作用。而教師的教態(tài)自如和給學生的親和力,無疑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如梁玲老師利用自己流利的英語結合手勢創(chuàng)設情境。
三、書寫規(guī)范
好的板書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能樹立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課堂教學的藝術離不開具體生動、富有表達力的語言,離不開基于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又經不斷錘煉出來的教學組織能力也離不開直觀、形象的優(yōu)秀板書。我們的板書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書寫能力,因為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我們示范的不到位的話,學生們學的也可能不到位。精心設計的板書,能使學生賞心悅目,興趣盎然,活化知識,對知識加深理解,加深記憶,是提高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這方面官志梅老師做得較好,書寫也漂亮。而且課堂結構也比較合理。
四、創(chuàng)設了情境:
教學中幾位老師都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ㄐ緯梢歡ǖ淖酆嫌镅栽擻媚芰Γ如梁玲老師在教單詞是自己利用老師語言優(yōu)勢,邊做動作,邊用英語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景,讓學生很快投入到學習中去,劉琦老師教學單詞時也讓學生表演老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景,真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良好效果。
五、目標達成度較高
幾位老師教學時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語法的訓練,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突出。
六、建議
1、優(yōu)化課堂結構,讓課堂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用時合理,使整節(jié)課和諧發(fā)展,不要出現頭重腳輕等現象。
2、把課堂換給學生,實施有效的合作學習、落實自主的探究學習、掌握合理的傳授學習,讓學生正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正真成為合作者,引導者。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主動的快樂學習,敢于直舒己見,敢于質疑問難,敢于標新立異,在知識、能力各方面得到不同方位的全面發(fā)展。把握好講授與自主學習的關系,尋找課程改革和傳統(tǒng)教學的中間地帶。
3、加強學生句型的操練,提高英語表達能力,正真使語言應用和中考相結合,尋找語言教學和中考的中間地帶,培養(yǎng)說英語的同時,提高他們應試的能力。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4
今天,我參加了區(qū)教研室組織的語文教研組長論壇。本次論壇在首南一小舉行,是對上一階段教研組實績考核的延續(xù)。由于今年才接手語文教研組工作,而論壇的內容又是09、10學年的教研組開展情況和成績匯報。所以昨天下班從學校搬來了厚厚一大疊資料、檔案,準備論壇發(fā)言稿,制作ppt幻燈片,一直弄到凌晨1點才睡覺。
我們茅山小學語文教研組一直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堅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根本任務,教育教學成績穩(wěn)中有升。現將近兩年我們教研組開展的工作分四大塊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
一、加強業(yè)務學習,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1、為教師搭建學習的平臺,積極學習新課程。
我們教研組切實認真組織教師開展了校本培訓工作,20xx學年的第一學期我們組織了教師一起學習薛法根老師的《“有效課堂”的有限思考》,又認真學習了沈大安的《淺說略讀課文教學》。第二學期在教導處的組織下,語文教師一起學習了特級教師錢正權的《跟年輕朋友聊“聽課”》,研究了蔡林森“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還組織研究了由鮑丹丹老師執(zhí)教的、薛法根老師點評的課堂實錄《我為你驕傲》。
20xx學年的第一學期我們學習了王崧舟老師的《古詩教學的價值取向和實踐智慧》,并且針對教學難的問題,組織全體語文教師共同學習20xx年11月出版的《小學語文教師》里的《教好“教材里的作文”》。第二學期集中學習了薛法根《低年級閱讀教學怎么教?》,并且探討了《如何確定適當的教學目標》。
在這些活動中,我們每位教師都認真地做好記錄,相信這樣不斷地學習肯定能提高我們的認識,并積極投入教學實踐當中。
2、積極鼓勵教師外出參加培訓學習,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本著“多學、常思考”的宗旨,近兩年來我們教研組語文老師積極參加區(qū)里組織的學科培訓,主要是聽課、評課、講座等。我們還積極參加區(qū)教研室、進修學校組織教師到市外進行學習和聽課活動。選派優(yōu)秀教師參加省、市、區(qū)級“領雁工程”培訓。在學校領導的重視和安排下,四位老師分別在海曙小學和華泰小學脫產培訓6周時間。在這6周的時間里,他們在名校聽課、上課、參加教研組活動、感受名校濃濃的教研氣息。相信通過學習,定能給我們補充新鮮的血液。
二、重視校內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一)集體學習,深入了解教材。
每學期我們都會進行集體性的學習活動。集體性學習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引發(fā)我們自身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也可以給與其他的老師以思考。我們教研組的理念是一人優(yōu)秀只能代表個體,整體上去了,那我們的教學質量就會得到更大的提升。
(二)團結協作,不斷進取,開展教研教改公開課。
1、20xx學年我們教研組共進行了八次這樣的活動。
(1)第一學期除了學校安排的一般性教研組活動之外,我們還對文言文教學和略讀教學進行了重點的研討和學習。教研活動的形式是“集體備課———課堂實踐————集體修改————再次實踐”。我們有幸請來了華茂外國語學校的鄭小強老師給我們的老師進行上課、聽課指導。這次教研活動我們吳樂燕老師上了公開課:《伯牙絕弦》,這也是我們這學期所要研討的重點課文。課后,鄭小強老師對這節(jié)課進行了點評,并對如何理解教材,怎樣把握教學目標作了具體的分析。
(2)第二學期我們有幸請來了區(qū)教研員方老師和趙老師來校指導。通過課堂教學展示,讓兩位教研員從我們日常的課堂教育教學中找出我們的不足之處,以此對癥下藥,給我們今后的課堂教學帶來一劑良方。兩位老師柳靜君老師和吳樂燕老師分別上了兩堂公開課:《荷葉圓圓》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再次與華茂外國語學校的鄭小強老師一起探討了文言文課文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0xx學年我們進行了8次課堂教學實踐活動。
(1)第一學期10月份與海曙小學的聯誼活動,海曙小學的姚桂琴老師執(zhí)教的四年級《長城》,令人耳目一新;我們學校的吳樂燕老師執(zhí)教的《桂花雨》,教學過程由扶到放,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
(2)11月份與華泰小學的聯誼活動,華泰小學的徐福丹老師執(zhí)教的《普羅米修斯》,朗讀指導和寫法的滲入把握得非常有度;我們學校柳靜君老師執(zhí)教的四年級的《頤和園》,受到了同來聽課的華泰小學老師的肯定。
(3)第二學期4月進行了三次公開課的教研活動,第一次是柳靜君老師給我們帶來的《數星星的孩子》。評課活動中,老師們對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和教師如何開展有效的識字教學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第二次是兩位外出學習的老師回校上公開匯報課。一位是到海曙小學學習的朱小妹老師,她上了《畫家和牧童》;另一位是到華泰小學學習的陳海峰老師,她上了《觸摸春天》。從她們的課堂展示中,我們感受到了名校的課堂教學風采,也感受到了兩位老師通過學習,自身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第三次是與海曙小學的老師進行教學聯誼活動。我們學校的柳靜君老師執(zhí)教的《數星星的孩子》,受到海小老師的一致好評;海小的李翔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節(jié)《三個兒子》,讓我們再一次的感受到海曙小學良好的課堂教學過程,體會到我們的孩子們的潛力是也是無窮的,只要你關于開發(fā)。
(4)5月份與華泰小學進行了“同課異構”活動。華泰小學的鐘媛媛老師和我們學校的徐燕萍老師共同上了《紀昌學射》這篇課文。兩位老師精彩的課堂教學展示,讓我們既看到了不同的教學設計所帶來的不同的效果,也意識到了我們與華泰小學的理念差距。在課后的評課活動中,大家都感覺到受益匪淺。
(5)6月份,我們學校的柳靜君老師參加了鎮(zhèn)教輔室組織的“新生代”教師選拔活動。雖然最后只進了復賽而沒有得到參加區(qū)里的比賽的機會,但我們從這次準備中看到了差距,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而是整個語文教研組的差距。
通過這些公開課,展現了我們在課改過程中的點點進步,也感到了自身的不足,相應的也就增加了見識,提高了認識水平,這也給我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改進和提高。
(三)積極組織集體備課,共同探討一起成長。
近兩年我們組織了十幾次集體備課,在活動中,大家都能積極地參與,發(fā)表各自的觀點,有些教師還制作了PPT,并對課的設計提出了大膽而富有創(chuàng)新的想法,結合課件的形式一起出現,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通過集體備課確實為我們的成長提供了空間,大家積極參與、共同探討,發(fā)揮了集體的智慧。可以說,集體備課已經成了我們教研組固定的教研活動了,因為這里是群策群力最好的展示平臺。
三、積極開展好語文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兩學年我們教研組積極組織了一到六年級的語文競賽,讓孩子在競賽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重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學校“月薦稿”制度大大地增加了學生參加作文比賽的機會,提高了學生寫作能力,為學校校報《小星星報》和校刊《紫云英》提供了充足的習作數量。低年級講故事比賽、拼音過關比賽,中高年級古詩詞競賽、現場作文比賽,豐富了學生學習生活,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語文教師積極輔導學生寫作,并到各級各類報刊雜志上投稿。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征文比賽,也獲得了一些成績。如孫惠妹、姜錦錦同學分別獲得了《我是90后》征文比賽全國級二等獎和優(yōu)秀獎,兩位指導老師朱維潔老師和吳樂燕老師還被評為“優(yōu)秀指導老師”。朱小妹老師指導的學生在“我和你”征文比賽中獲得鼓勵獎。相信這樣的競賽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的競爭意識,形成一個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
四、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鼓勵參加區(qū)里的比賽。
在這兩學年里我們學校師徒結對工作做得比較好,師徒結對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聯結在師徒之間,使我們在有意無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學習的機會,從而得到提高。
我們教研組鼓勵老師積極參加區(qū)里組織的比賽。但是鼓勵是鼓勵,但老師們的興趣總鼓動不起來,也許是自覺能力不夠,也許是對教育科研這方面的積極性不高。近兩年來,少有、課題、學科競賽在各級比賽中獲獎。全校好像只有陳波老師一人有興趣去寫寫論文,發(fā)表于各級刊物上,這方面也是我們學校教研組最薄弱的一點。
通過傾聽各個學校的教研組簡介,我真的是羨慕忌妒,但絕對沒有恨,只有心中感慨萬千。但我想差距不是問題,地域不是距離,雖然茅山小學地處鄞州區(qū)的邊緣地區(qū),但我相信,我們沒有一位語文老師愿意自己的學校、自己的語文教研組被“邊緣化”的。爭取進步將會成為我們工作上的目標,前進中的動力。我們茅山小學全體語文老師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力爭把工作做得更好!相信在區(qū)教研室的幫助下,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在全體老師的努力下,茅山小學語文教研組的路一定會走得越來越好,越來越踏實!謝謝!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組長:
非常高興能與大家坐在一起研究學校的教研組的建設問題。今天我們召開教研組長會議主要是因為教研組長這支隊伍對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研力量、教師培訓等方向的作用太重要了,你們是學校教學研究的落實者,是本學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青年教師的指導者、榜樣。在很大程度上,你們的觀念影響著學校某門學科發(fā)展的方向,你們的科研水平決定著學科教科研的高度。你們的工作水平直接關系著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校的發(fā)展和生命。今天借開會之機,我簡單說說我的教研組建設一些想法,一些思考,說出來供大家參考。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首先,我想說說教研組長到底該做些什么?
教研組是學校教導處領導下開展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的組織。其主要工作,簡要地說,主要有:教學、教研、學科教師管理和學科教師培訓等。具體地說,要做以下工作:
1、制定、執(zhí)行、調整計劃。即就是在上級、學校各項計劃,特別是教學工作計劃和科研工作計劃的指導下,按照要求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開展教研活動,并對計劃執(zhí)行情況進行及時總結和相應調整。
2、組織理論學習。即就是要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更新觀念,鉆研業(yè)務,提高教學能力。
3、指導備課組工作。帶領和指導備課組制定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和教學研究計劃,指導開展相應的教學研究活動及集體備課。
4、教學常規(guī)管理。即就是檢查本組教師落實教學常規(guī)情況,做到認真?zhèn)湔n,認真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學生,認真組織復習等等。
5、教學質量管理。通過檢查備課、聽課、檢查學生作業(yè)與學生座談等形式,了解本組教師教學情況,包括教學進度、備課、上課、作業(yè)批改、課外輔導),有責任向老師提出改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
6、教師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教學骨干的作用,結合本學科實際,制定相關計劃措施,形成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科教師的培養(yǎng),努力讓每一位教師得到成長。
7、教育科研。及時把握基本學科教改發(fā)展動態(tài),積極搜集本學科教改發(fā)展動態(tài),開展學科課題研究,帶頭進行教學論文的撰寫。
8、教學質量分析。各教研組要根據教導處的要求,做好有關試卷的命題、閱卷工作,及時做好本學科教學質量分析,并有針對性的及時調整教研活動的重點。
9、橋梁作用。教研組長要關心本組教師的身體、工作和生活,促進團隊和諧發(fā)展,及時向分管領導或校領導反映組內教師的一些情況。
10、承擔學校或教導處交辦的其它有關工作。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6
各位老師:
大家好!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今天上午,和大家一起,如癡如醉地聆聽了武xx、盛xx兩位名家的課堂教學,感到時光太匆匆。她們溫婉優(yōu)雅的風度,幽默智慧的語言,帶來了名師的氣度,更帶來了深度研究的多元語文。聽她們的課,用受益匪淺這個詞,已經不足以表達我滿滿地收獲。此刻,占用幾分鐘時間,用四個詞語,和大家交流一點我的聽課心得。
第一個詞語:平等
兩位老師在課堂開始之前,都和學生有一段情感交流的對話,這段對話的目的我想是通過對話這種方式,了解學生語言表達與思維認識的基本情況,并通過交流走進學生的內心。兩位老師甜美而有質感的聲音,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特別是和學生交流的話題是立足學生最貼心的實際生活的,使得學生和老師之間就有話可說了。這樣的交流,是敞開心扉的,也是平等對話的,就如《石頭湯》告訴我們的道理一樣,我伸出我的手,我露出我的笑,我敞開我的真心,我們的快樂就多了,我們收獲也就多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便是幸福課堂的開始,是心靈交流的開始。而這種平等的姿態(tài),延伸在了課堂的每一處對話之中,值的每一個人細細回味。
第二個詞語:思想
蕭伯納說:用一個蘋果和一個蘋果交換,得到的還是一個蘋果。我有一個思想,你有一個思想,我們用思想和思想進行交換,就擁有了兩種思想。真正的閱讀是有思想的閱讀,必須有靈魂的.參與。兩位老師的課堂,交流的是對文本的感悟,對人物的認識;交換的卻是學生的思想,是思維的碰撞。這里,不得不贊嘆名師就是名師,那不露痕跡的點撥和引導,將學生的閱讀引向縱深。像武xx老師講到“婦人拿出胡蘿卜”一幅圖畫時,師提出的問題由表及里“這次變化的又是誰?有什么變化?是什么原因讓她有個這樣的改變?”盛新風老師課堂上步步緊扣的“找景物、談感受、體會情感、用自己的話寫意象”,都是為了向學生介紹詩詞學習的重要元素——意象,這樣的引導,將閱讀延伸到了心靈深處,學生閱讀和思考的興趣油然而生了。此時的課堂,學生的小手高舉了,表達流暢自信了,眼睛發(fā)光發(fā)亮了,聲音響亮激動了……此時,生本課堂的活力充分彰顯了,在生本課堂的獲利中,學生從閱讀中升華的思想得到了碰撞和提升。
第三個詞語:多元
兩位老師對文本的深度研析,對內容的多元解讀,對問題的深入思考與引導,以及讀寫結合的作法,都是多元語文的一種表現。兩位老師在教學中,都進行了兩次讀寫結合的練寫。這種讓學生帶著思考、帶著理解、帶著自己的想法進行的讀寫結合,正是語文能力在時間中形成的過程。還有武xx老師從圖畫中引導學生發(fā)現中國元素(皮影戲、發(fā)飾、服飾、燈籠等等),盛xx老師結課時將書法作品與唱腔完美結合的展示,都是多元語文的一種表現。如果兩位老師沒有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關注,對教材的深度研析和多元解讀,我們是看不到今天這樣精彩的課堂的。
第四個詞語:需要
一個月前,我有幸參加了省廳組織的素質教育域外高級研修班的考察學習,對“從學生需要出發(fā)”的教育理念深有感觸。今天,我在這里,同樣感受到了“從學生需要出發(fā)”的教育理念。兩位老師都是從學生的感受出發(fā),讓學生愛上文本,愛上文本中的人與故事,從而讓學生愛上閱讀,這是心理的暗示,也是心理的需要;從學生生活實踐出發(fā),讓學生演繹故事,辨析道理,置身情景,觸動心靈,這是情感的流露,也是成長的需要。閱讀是會上癮的,只有引導學生融入情景、融入生活,學生才會愛上閱讀,學會思考。我們也才能讓學生的精神世界在書香中得到滋養(yǎng),才能使這種要營養(yǎng)的閱讀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種需要。
玫瑰綻放,滿園飄香。當我們從這眾多的玫瑰中汲取芳香的時候,當我們從名師之路這座玫瑰園中汲取營養(yǎng)的時候,正是我們在教育教學這座玫瑰園中生根發(fā)芽,含苞待放的時刻。
那么,老師們,就讓閱讀成為我們的信仰吧!
最后,說一句感謝!感謝吳教授帶給我們的教育思想,感謝兩位老師帶給我們的精彩課堂,感謝名師之路給我們提供的成長機會!
謝謝!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身為青年教師在這里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長感想和教學體會,我感到十分的榮幸,也覺得非常緊張。由于自己自身能力和經驗認識所限這些感想可能會很膚淺甚至很幼稚,還希望老師們能對不當之處望給予批評指正。常常聽到人們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精神雕塑家”、“手執(zhí)金鑰匙的人”等閃光的詞句來形容和贊譽教師,從小向往教師那超然物外的氣度與對講臺的深情向往,我也走上了三尺講臺,想同學生一起找到那把“金鑰匙”。
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天起,我便被校園里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濃厚的學術氛圍深深的包圍著,在“立德、博學、健身、務實”這一精神的感召下,促使我兢兢業(yè)業(yè),絲毫不敢懈怠,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特別是學校刮起教改風暴,給了我們年輕教師更大的施展空間。在此,我僅代表年輕的教師感謝各位領導、老師給予了我們無私的關愛和幫助,在向老教師學習的同時,取長補短,整合教育教學技巧,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塑造自己的教學特色。
回顧短短幾年的教學生活,特別是教改以來的教學,我的感受匯成一句話,就是——因勢利導,百川入海。
每個學生從進入小學開始,如果是一眼清泉,那么,到了我們這里就形成了一條條小溪,俗話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作為教改的要求,更需要我們將一條條小溪變成一股股支流,那么在我看來,讀懂這一條條小溪,就成為了教學的第一步。
解讀學生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關注學生,尊重學生。
“親其師,信其道”,在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下,從尊重和關愛學生著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經常去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時時處處想著他們,關心他們,多走近他們聽聽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多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談心與交流,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才能因勢利導,將他們有機的結合起來,更能了解每個小組的秉性,從而為高效的教學提供第一手資料。
2、既注重個性,又注重整體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當他們形成教學小組后,如江河匯聚,總有泥沙翻騰的'時候,經過一段時間又會澄清下來。在初期,我既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又注重整體的維護。在磨合期,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的問題,只關注,不插手。用良好的行為習慣去引導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小組,用一段時間完成了從解讀學生到解讀小組,進一步解讀了整個班級。為我下一步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了解“水勢”的基礎上,引導就很重要了,我主要做了這樣幾個方面的工作:
1、做好備課與課后反思,
課改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時間很少,所以備課與反思是做好引導的兩個法寶,備課是了解學生的成果,而反思是上課實踐進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調整修改,從而更好的提升10分鐘的效率,使自己的引導更有針對性,方向更準。這樣備課——上課——反思——再備課——再上課,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充實提高。
2、重視作業(yè)的批改
由于課堂上老師講述的減少,作業(yè)作為老師和學生交流的途徑尤為重要。作業(yè)是學生動態(tài)的晴雨表,有時在作業(yè)本上寫上一兩句表揚或鼓勵的話,看似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
3、上課要充滿激情。
泰戈爾說,“激情,是鼓滿船帆的風,沒有風,帆船就不能航行”。教師只有充滿激情,學生才會被感染。學生才會覺得自己的勞動成果真的得到了老師的認同,達到了師生共鳴的效果。學生在一種興奮愉悅且富有成就感的狀態(tài)下接受知識,知識的火種才會被點燃。
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我更感受到了團隊協作的力量,作為年輕教師集思廣益,及時向周圍的教師探討學習,可以使我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我們形成引導的合力,從而享受水能載舟的樂趣,直掛云帆,百川入海。
我的發(fā)言到此完畢,感謝大家的聆聽!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8
各位老師、各位專家:
我們本著虔誠的學習態(tài)度到此聽課。聽了上午的三節(jié)課,讓我們感受到來自執(zhí)教老師對數學的精益求精與不斷思考,更感受到庵東中心小學濃郁的教研氛圍和孜孜以求的教研精神。老師們針對問題侃侃而談,針尖對麥芒的對話依稀可見。向大家學習之,同時也談談本人對本次活動的切身感受。
首先,這是一次相當成功的區(qū)域活動。上面,老師們課上得好;下面,老師們課評得好。我想,這都是為了讓大伙兒對數學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與理解,從沈教研員的指導中我們學習到許多,從一線上課教師中我們學習到更多。上課教師緊緊圍繞著本次的研究主題:“在解決問題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扎實掌握基本的數量關系,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展開教學,有的教師特別注重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形成”,多讓學生述說與感悟;有的教師特別關注“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強調解題的步驟;有的教師特別關注“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的情境設置”,以玩帶學,學以致用。
其二、我對沈鑫瑩老師執(zhí)教《兩步乘法解決問題》的思考,經過多方素材的取證(蘇教版、人教版相結合),實踐之,改進之(聽說試教過幾次),鑄就成了一堂如此精典之課,著實讓我們學到了許多。
(1)關注學生的思維形成過程。如引出乒乓球的問題中,面對紛繁多樣的“信息”怎么辦?引領教師給了我們很好的明示:根據哪些條件可以求出什么?哪兩個條件之間有直接的聯系?哪兩個條件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思考后,又讓學生通過眾多形式(通過師生對話、同桌互說、四人小組說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說)讓孩子們述說算理,讓孩子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關注教學的細節(jié)。細節(jié)處方顯大智。老師巧妙地用“先算”兩字就抓住了中間問題(也是教學的重、難點),實在妙哉;每每學生列出正確算式之余,老師不急于求成,可是讓他述說思考過程;當學生回答出現小括號時,老師又追問:“小括號能不能去掉?”……
(3)合理地“避免”。從會后的交流中,我們不難看出庵東鎮(zhèn)小的教師正在探究的“解決問題課題”,認為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解決策略就不需要在全班面前涉及,如若學生能講出個所以然也罷。面對這種適合全體學生的教學方式,我們表示接受。是呀,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方式看看行,想想可以,可就是說不清所以然,連老師們都糊涂的事,小學生更說不清。如:每層有5個教室,每個教室6盆花,(圖中隱含共有4層),一共有多少盆花?方法一:先算一共有幾個教室,即4×5×6=120(盆)方法二:先算每層有幾盆花,即5×6×4=120(盆);此時學生自然根據乘法交換的規(guī)律列式:4×6×5=120(盆)。問他是怎么想的,他說還沒想好。其實呀,給他再多的`時間他還是想不出來的。就此種方法,如果我們只以默認的方式認同是不是有點膚淺了?我倒認為這是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真正踐行“算法多樣化”的良好機會,也是學生接觸“假設思考”的好時機。我們不妨幫助學生這樣理解:“先假設每層只有1個教室,那么每層就有4×6(盆);可事實是每層有5個教室那就再乘5解決。”當然,此方法建議有直觀圖示比較好。如教學“三個方陣共多少人”中將三個方陣合在一起進行計算;或在求“乒乓球一共有多少個”中將乒乓球從盒子里拿出來重排后再計算。我十分相信,大多數學生可以通過數形結合理解與掌握的。
其三、我對張金忠老師執(zhí)教《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思考。張老師的課是我一直以來十分佩服的。教學思路之流暢,教學環(huán)節(jié)之緊密,都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對數學教學有獨到的見解,善于對教學進行重組與整理。例如他今天所設置的一連串任務情境恰如其分地驗證了他的這種教學風格。大家都知道,設置一組好的任務情境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天講春游謂恰到好處);設置一組優(yōu)秀的任務情境可以很好的達成教學任務,突破教學重、難點;設置不能層次的教學任務還可以歷練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今天張老師很好的詮釋了這一理念。
(1)教師角色的恰當拿捏。《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今天的張老師從對學生解決問題思路和引導逐步放手,讓學生自主發(fā)揮;從老師與某個學生的點對點對話到同桌之間、四人小組之間的多方位對話;從教師的板演到學生上臺板演。細心的聽者會發(fā)現,學生的活動要遠大于老師的主導,這不正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嗎?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課程標準》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每每出現一個任務時,張老師總是先讓孩子們獨立思考。是呀,獨立思考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只是平常的工作中我們很少顧及。而張老師愿意花時間,等待學生獨立思考(特別是當學生需要想一想,再組織一下語言時,張老師還是選擇了傾聽,他相信孩子自己能解決)。
(3)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讓每一學生掌握每一種解決顯然是不科學的,那么當教學過程中學生沒能出現教學預設時怎么辦?從張老師的行動可以表明:毫不含糊,教師講。例如:在解決“同學們排隊射氣球,3人一排,站3排,一共擊破了18個氣球,平均每人擊破多少個氣球”這道題時,學生只出現兩種方法:其一、先算一共有多少人,即3×3=9(人)18÷9=2(個);其二18÷(3×3)=2(個)兩種思路顯然權屬一種,于是教師出示:18÷3=6(個)6÷3=2(個),聰慧的學生一點撥便知是“先求一排同學擊破了6個”。
(4)隨著教學活動的開展,難度越來越大,數學思考強度也越來越大。第一層次為“解決劃船、游樂場”,要求學生先想一想、不明白的四人小組交流,再列式;第二層次為“解決射擊場”,要求學生可以獨立想一想,再列式;第三層次為“解決智慧宮”,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列式,同時抓住學生的“錯誤資源”或“不足資源”,讓其板演,“因錯出彩”。我們體驗到張老師十分注重對課的坡度設計,同時善于抓住教學有利資源,特別是錯誤資源,讓他們知道“為什么錯?錯在哪兒?怎么修正。”
熱鬧的交流暫時結束了,但思考并未此打住。沈教研員的話言還在腦海回蕩,讓大家好好咀嚼:“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重在解題思路的培養(yǎng)”、“應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講出解題思路”、“解決問題的形式始終是為目標服務的”……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9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小學的xx。我今天做的這節(jié)課是一年級《看圖寫話》的期末復習。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習慣的重要憑借之一,為了訓練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并且和中年級的語文寫作相銜接,從低年級就要逐步開展一定的寫話訓練。因為這是一堂復習課,學生已經掌握了“誰干什么”的句式,這也是我們期末復習的重點,結合學生的已知,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步驟:
以連一連的.形式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誰干什么”的句式。以填一填的形式,讓學生根據給出的提示把句子寫具體,層層遞進,提高難度,讓有能力的學生嘗試用“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把句子說具體。一般學生掌握“誰干什么”的句式就達到了看圖寫話的基本要求。同時,我結合大綱的要求讓學生初步學會使用句號和逗號。為每一位學生都創(chuàng)造了可發(fā)展的空間。以寫一寫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因為這是一節(jié)復習課,所以讓學生在說的基礎上去寫,然后去檢查,教給他們看圖寫話的方法,也培養(yǎng)了學生逐步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由于這是復習課,每個環(huán)節(jié)我都讓學生進行總結,在教師的指導下,復習鞏固看圖寫話的方法。最后由學生自己小結的基礎上,本著學有所得,學為所用的原則,幫助學生編了一個小兒歌,讓學生在寫作中正確、巧妙的運用。通過這次的做研究課,我的教學理念有了的轉變,課堂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我就結合剛才這節(jié)課,談談我的個人體會。我先談談我感覺幾處成功的地方:
進入填一填的練習后,我利用提示語的方式讓學生把句子補充完整,通過比較第一二句話,讓學生知道用上“在什么地方”使句子更加具體了。再通過引導啟發(fā),由學生說出,句子的開頭還可以加上“什么時間”就更加的具體了。因為學生掌握的時間只是局限在“早上”,“中午”等等,我給出了在“語文課上”,又引導學生自己來說。其中一個學生回答了“數學課上”,我及時通過引導讓學生注意到圖上小朋友看的是一本語文書,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要“仔細觀察”的概念,同時讓學生明確想象要合理。
最后,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去試著寫出一句話。我就“仔細觀察”這個要點給出了一句話:早上,明明和小文在院子里下象棋。讓學生自己來發(fā)現其中的錯誤,圖上實際是兩個小朋友在下圍棋。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的能力。本著“學有所得,學為所用”的原則,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看圖寫話的小兒歌,強化了看圖寫話的方法,也變于學生的記憶和運用。在這節(jié)課上,我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例如,剛才我提到的,在觀察看語文書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我應該在學生說出“數學課上”以后,當時就讓學生再來說一說,然后讓其他學生認真聽,由他們自己去發(fā)現其中的錯誤,引導學生要“仔細觀察”的同時,還要想象合理。在觀看課件的過程中,我發(fā)現自己多處都出現了“那么”的口頭語。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刻意的去發(fā)現,改正,使得自己的語言更加的簡潔、精練。
評價學生的時候應該在充分給予肯定的基礎上,對其他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評價僅僅是“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等,沒能說出好在什么地方,就顯得評價的語言過于單調,缺乏新意。
我是第一次嘗試這樣的研究課,實踐經驗不夠豐富,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給我提出意見,幫助我進步。最后,在這里我還要感謝給予我大力幫助的xx主任和xx老師。謝謝大家!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10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感謝xx研訓中心和xx中心小學為我們提供的這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今天觀摩了四節(jié)《跳高課》及湖熟小學的大課間活動,學到很多,受益匪淺,為體育教師的精湛教學和xx小學班主任對大課間的熱情付出深深折服,現在我就xx小學李老師的《跳高課》談談我的收獲。
首先,李老師的這節(jié)課嚴格遵循了體育課堂教學規(guī)律,落實了5分鐘慢跑,從準備動作入手,然后進行基本教材跳高的教學,接著進行游戲教學,最后在結束部分進行放松練習和師生小結。
其次,李老師這節(jié)課突破了跳高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注重了跳高的實用價值,充分發(fā)揮了趣味性強的特點,用懸掛的小球激發(fā)學生的跳高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發(fā)展自己的彈跳能力。
第三,李老師這節(jié)課的設計合理,環(huán)節(jié)緊湊,講解流暢,示范標準,評價適時,分解合理,密度適宜,從開始的'用短繩代替橫桿,引導學生起跳,到用懸掛的小球激發(fā)學生跳起,從一步跳起的詳細講解到三步跳起的標準示范,逐步提高學生跳的能力,讓學生充分體驗跳的動作,水到渠成地學習跳的動作,無不彰顯了教師的教學智慧。
提出一點不成熟的想法供探討:李老師讓學生確定起跳腿,并用短繩綁起做記號,這很好,但有個別同學是右腳有勁,第二組的第一個小女孩,李老師教了她好多次,她總是自然而然地抬左腿,后來李老師把她帶到邊上個別輔導,但我認為,把她換個方向從左邊起跳呢,我想她抬左腿就是正確的了。
總之:李老師的這節(jié)課是成功的,讓學生在成功快樂中發(fā)展了自己的彈跳力,完成了教學任務,達成了教學目標,效果較好,這僅是一家之言,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謝謝!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
今天春風和煦,陽光明媚,到處一派祥和景象。在這樣美好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遠道的客人。鳥鳴嚶嚶,訴說著我們心底最深切的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遠方的客人,歡迎你們!
親愛的朋友,我們盼望已久!
我們雖然身處不同的地方,但對教育的執(zhí)著和熱愛是我們共同追求。我們今天聚首寨底,共悟育人之道。你們遠道而來為我們傳經送寶,我們萬分感謝。我相信你們一定會不吝言辭,把你們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傳授給我們。而我們也一定會向你們虛心求教,與你們真誠交流。相信你們的到來一定會為我們今后的工作增添前進的動力,一定會增進我們兩校之間的友誼。
我們雖然身處鄉(xiāng)村小學,但我們對教育事業(yè)有著無限的熱忱和忠誠。我們熱愛我們的工作,熱愛我們的孩子,熱愛這片教育的熱土。我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志,我們只希望給這片土地上的.孩子描繪希望,為他們插上飛翔的翅膀。
我想我們的心是一樣的,我們的愛是一樣的。
春風陣陣,傳遞著我們兩校之間濃濃的情誼。白云朵朵,承載著我們對教育共同的追求和希望。
最后,請允許我再次代表寨底小學全體師生對你們的到來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1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首先在這里非常的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在今天早上能來聽我的課,在里我向大家很衷心地說聲謝謝!說句非常實在也不怕大家見笑的話,十三年了,用多媒體上課的我只有上過三節(jié),應該算是媒體盲吧!
在今天的這節(jié)課上,根據本人的總結,在沒有意識的過程中意識到了是一節(jié)失敗的課,我上的是第三單元語文園地三的.口語交際。習作!在整個過程中就本組的大自然的啟示這課文中進行匯報,本人把它界定為匯報課,在備課過程中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導入,導入這部分主要是以回顧前面所教過的課,鞏固學生的掌握能力和消化能力,讓學知道什么是大自然的啟示,大自然啟示了什么,我們該怎樣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息息相關,怎樣去悟大自然之道的“道”。在上課過程中就以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和一系列的圖片讓同學們悟啟示悟其悟道,知道了飛機裝上雷達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啟示。第二部分出示范文,出示范文是通過觀察圖片得出的啟示,讓學生去發(fā)現和老師的點評,由發(fā)現到了解到掌握。第三部分就是讓學生嘗試完成口頭習作,教師指導。
那么在整個上課過程中,本人基本完成了課堂所設計的內容,但是在這里本人也知道畢竟對這個多媒體的知識的缺乏,所以在課件上弄得不好導致出現了一點點小小的失誤,
另外就是在界定這堂課時出有些懊惱,造成了在備課上面不夠充分,就像導入我沒有點明這堂課的課題是什么?就直接進入了……還有就是在上課過程中覺得有點亂!沒有調動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課堂氛圍,另外就是在指導學生觀察圖片時不夠到點到位,解析得不夠清楚,沒有中心沒有重點,課堂安排不當,時間顯得比較緊,課上得比較趕,應該算是流水線型課堂吧!
有句話說得很對教師不能只固定自己只是一桶水,而是要像一條源源不斷的長流水,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的知識與能力不斷地傳授給學生,為學生釋疑解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本人會更加的虛心,更加的努力,學習加強自身的素養(yǎng)與能力,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教學態(tài)度面對學生,用最好的能力去傳授給學生,用最好的知識感動學生,讓學生學有所成。
最后,再次感謝學校領導和語文組的全體老師以及聽了今天課的老師們對我的支持與幫助,特別是潘少梅老師、教研組長邱靜雙老師在本人備課過程中的指導。同時,本人非常的虛心懇請和聆聽同事對這堂課的點評和指教!發(fā)言完畢!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13
同事們:
大家好!
由于有課沒有參加教研活動很是遺憾,剛才看到了吳鳳云老師總結的教研點評,有了點想法,所以也想出來瞎說兩句:
1、瞎說理由:除物理學科外,化學也算上能聽懂吧!
2、總體感受:從今天的教研記錄中,我似乎聞到了點火藥味,為之而欣喜。教研就是研討,各抒己見,闡述不同的觀點,沒有點火藥味怎會有研的味道呢。(我想學校正在偷著樂呢)
3、綜合評價:這節(jié)化學課,算是中規(guī)中矩,沒有什么亮點,也不夠精彩,但卻較實用。上午也聽了這節(jié)課,由于過分改變,丟了自己的特點。下午的課才找回自己,顯示出你沉穩(wěn)、細致、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的掌控能力。精彩的課堂不一定是高效的,而實用的課堂更貼近于高效。
4、個人建議:
第一、當課堂中出現預設外的問題時,教師不要躲避,要簡明扼要的進行講解。(比如:鋁與硝酸銀反應,出現氣泡(鋁與強酸弱堿鹽反應,伴隨氫氣的'產生,高中要學到;再比如,鋅與鐵與鹽酸反應,現象鐵反應速度較快,是由于鋅是粒狀而鐵是片狀的,與反應物接觸充分程度不同造成的)
第二、本節(jié)課的難點在于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置換反應)總結出金屬的活動順序。我們作為做課教師,應該把難點通過教學手段進行簡化,通過實驗置換反應是無法直接得出金屬活動順序的,而是通過置換反應以及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總結出金屬活動順序,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教學難度。
說好了是瞎說,望老師們諒解。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1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xx八中進行此次共同體活動,我是我校數學教研組組長宋XX,在這次講話中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與我們交流,使得我們在接下的教研活動能更好的改進。
本學期開學初校長就帶領我們在全校大會上學習了xx縣教育局2號文,回到組內的第一次教研活動就是再詳細研究其中的內容,由我們的包保領導張校長親自帶領我們深入去分析、體會其中的重點地方,然后全組討論交流,由教師自由發(fā)言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生命化的課堂究竟應該是個什么樣的課堂?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學生的生命成長的需要?如何能夠激揚學生的生命?我們怎樣去踐行這樣的課堂?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最后張校長做了總結,并堅決支持我們去實踐生命化的課堂。在生命化課堂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以學定教”,所以我們組成員達成共識,要先給學生一個很合適的自學平臺,這個平臺既不能高不可觸又不能不在學生的頭腦中激起漣漪,而這個平臺的文本體現就是前置性任務,這也正是我們共同體活動的一個主題。
以前學校講公開課都是要指定講課教師的,而今年數學組給全校開了個好頭,沒等學校指定就先在全校做出有關于生命化教育的公開課,之后是每周安排兩名教師授課,不論年齡大的還是年齡小的教師都會出公開課,通過課堂將各自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體現出來,講課結束后,我們及時評課,討論這樣的課堂究竟是不是生命化的課堂,在哪里落實2號文的精神,我們做的力度怎么樣,前置性任務的設置是否科學,是否本著簡單、根本、開放的原則,又有哪些地方是不足之處,參看著生命化課堂的理念我們應該怎樣去改進,全組教師暢所欲言的說出自己的看法,有時我們討論到下班了還沒能結束,可是沒有任何一個老師有怨言,依然在那里熱情的討論著沒討論完的話題。有的老師說我們數學組的老師是最能干的,可能他們有所不知我們這么干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柱就是一定要打造出生命化的課堂。
當然想打造生命化的課堂必須有必要的理論基礎,只通過認真學習了文件和利用每周的集體備課時間來統(tǒng)一學是不夠的,所以要求我們組的教師自行找時間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或是閱讀學校提供的相關書籍充實自己的理念,在每次的集體備課中我們都要指定一位教師結合自己的理論學習談談對生命化教育的理解,并做好學習筆記,每隔三周要求全組教師結合這段時間的工作寫寫對生命化教育的更深一層的理解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在數學組全員開展生命化課堂的過程中,我組也注重培養(yǎng)具有生命化教育意識的典型教師,我對他們進行了跟蹤式的聽課。先通過聽課了解她班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再將課堂中存在的不足與她交流,尤其是在前置性任務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比如王老師班的學生較活躍,在前置性任務的設置上就可以側重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是將題的開放程度再放大一些,或是通過學科之間的聯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各個領域內的運用,旨在讓學生通過動腦思考,激起思維的火花,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又比如:陳老師班的學生層次相差較大,為了照顧中等生兼顧后20%的學生,她班的前置性任務在設置上就要更充分的體現簡單、低入的原則,既要使得學生能夠一目了然又要讓學生在發(fā)現的這點上體味到發(fā)現的快樂,有效地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保障他們的后續(xù)學習。我們始終認為前置性任務不等同于課前預習,它的題目要清楚明了,要有一定的概括性或是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要有能讓學生生成的問題。而我在跟蹤聽課中也是更為關注這個前置性任務,看看究竟有沒有體現出那幾個基本原則,還可以怎樣做更完善,課后講課教師寫反思,由我寫出評課材料與他進行交流,之后更換一個班級還講這節(jié)課再去觀察效果怎么樣。 在初一備課組中開展了《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同課異構活動,重點就是前置性任務的設置,比如:潘主任課中先讓學生寫出有同一未知數的系數相等的方程組,再讓學生寫出有同一未知數的系數互為相反數的方程組,接著由學生尋找解法,進而讓學生發(fā)現并總結這類方程組的特征及解法;而江老師的課中先是由一道既能用代入法解又能用加減法解得方程組下手,將未知的知識化為已知的知識去討論。不論是側重哪個部分要求教師都要本著“根本”的原則,抓住知識的主線,找準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使得學生能夠完成的大部分的知識點。
所有的前置性任務在設置上,都要求教師要先熟悉課標、熟悉教材,再展開精心的備課,每周的集體備課就成為我們開展備課研討的主陣地。在這里我們暢所欲言的說出對問題的看法,往往有時為了哪個前置性任務而爭論不休,比如四月份校長拉練式聽課我組出課的陳老師《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的前置性任務在集體備課時就出現了很多種提法,最后大家共同決定就由一個故事作為前置性任務提出,最初我們也擔心學生的答案太寬泛了不好往回收,但是我們還是相信學生如果能夠在與語文學科之間的聯系的基礎上,將自己放在那個環(huán)境中去感受故事的內容是什么,要說明什么問題,他們是會找到下手點的。在課后的校長評課中來看,前置性任務這么留還是有一定優(yōu)點的,這也為我們布置前置性任務提供了一種方法。
對于前置性任務怎么布置更科學更合理,如何打造更理想的生命化的課堂這一問題我們還在探索之中,今天為大家出課的黃偉老師是初二數學組的備課組長,他今天講課中的前置性任務就是我們數學組在這幾個月工作中共同探討出來的一個方向。當然我們的探索可能不夠深刻,可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懇請共同體的各位自己家人給予指正。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 篇1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剛才我們仔細聆聽了三位老師按照新課程標準執(zhí)教的公開課。我個人的感覺是形式多樣,風格各異,各具特色,精彩粉呈。
大致說來,三位老師執(zhí)教的觀摩課有如下特點:
1、三位老師的課都體現了新課標倡導的“以人為本”的課堂理念,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新的學習方式。課堂上“老師機械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已不復存在,課堂上的一切活動全部交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引導者、組織者和協調者。大家可以看到這三位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完全相信學生,讓學生聆聽,讓學生朗讀,讓學生評論,讓學生品味。課堂上學生積極思考暢所欲言,自主合作共探究。學生聽的全神貫注,讀的瑯瑯上口,說的頭頭是道,品的有滋有味,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出了生機與活力。
2、三位老師的課都體現了語文課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都注重對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才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可以說三位老師的教學思路非常明晰。寧冬蓮老師設計的讓學生“聽、讀、說、悟、思”,李葉玲老師讓學生“在文章中感知親情,生活中感悟親情,在行動中培養(yǎng)親情”,寧佐勝老師按照“整體感知——品味趣味——創(chuàng)編美文”的`思路授課,教師在清晰地思路中又把“圈點批注”這一學習方法貫穿其中。可以說既體現了訓練的過程,又滲透了方法的指導。同時三位老師又把人文關懷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張老師讓學生明白生命中的第一次次愈多,生命也就多姿多彩,愿大家珍重第一次,大膽嘗試,擁有更多的第一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李老師讓學生在文中感知親情,在生活中感悟親情,在行動中土培養(yǎng)親情,培養(yǎng)學生具有承擔社會義務和責任感的意識。寧佐勝老師注重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魚,培養(yǎng)學生健康個性和健全人格,關注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3、三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注意對教材的開發(fā)和利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改變了以往過于傳播知識的做法,變過去的教教材為用教材,并且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課內遷移到課外,使教材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樹立了大語文教育觀,對教材進行了充分的開發(fā)和利用。比如寧冬蓮老師讓學生說說自己生活中最精彩、最感人的第一次;李葉玲老師讓學生說自己感動的話,說說自己的親情故事,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用教材這個例子對學生進行重陶、感染,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剛才我說三位老師的課各具特色,具體說來,寧冬蓮老師的課問題設計很有梯度,由聽、讀、說到悟、結,一步一個問題,一步一個臺階,層層蓄勢,環(huán)環(huán)相扣,整堂課呈現出一種起伏迭宕之美。李葉玲老師的《散步》我認為最大特色是整堂課自始自終都洋溢著一種濃濃的情意,文章的景美、情美、語言美。教師的課制作美,教學設計構思美,教師的教學語言美。讓語文課魅力四射,讓語文課美不勝收,讓語文課充滿詩情畫意,讓人們聽后如沐春風,如飲美酒。寧佐勝老師的課則緊緊抓住語文這一學科自身的特點,把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新的學習方式落到了實處,教師教給了學生怎樣去圈點批注,怎么去品味語段,怎樣別出心裁地讀課文,扎扎實實地對學生進行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不求表面的熱鬧,真正回歸了語文的本真地位,整堂課充滿思辨的光彩。
我們這三位老師的講課,旨在倡導新課程理念,倡導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方式,具體新課程怎么上,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各位老師完全可以憑著自己的智慧,認真探索,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新課程多姿多彩,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謝謝大家!
【教研組長評課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聲音教研組長評課稿(通用5篇)11-18
教研活動坐井觀天評課稿范文12-12
教研員數學優(yōu)質課競賽評課稿06-14
復習課評課稿10-11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電學復習課評課稿04-30
《道德與法治課》評課稿09-07
體育課評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