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所謂故國者原文及翻譯
所謂故國者講述了孟子見齊宣王的故事。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所謂故國者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孟子見齊宣王曰:“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王無親臣矣,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識其不才而舍之?”
曰:“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見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后察之,見可殺焉,然后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后可以為民父母。”
注釋
(1)故國:指歷史悠久的國家。
(2) 喬木:高大的樹木。
(3) 世臣:世代建立功勛的大臣。
(4)進:進用。
(5)亡:去位,去職。
譯文
孟子見到齊宣王說:“之所以叫‘故國’,不是有樹木就是,而是指有世臣,大王沒有可以信任的大臣。過去使用提拔的人,如今已被罷免而不知逃跑到哪里去了。”
齊宣王說:根據(jù)什么識別他無用而舍棄他呢?
孟子說:“國君選拔賢臣,如果是迫不得已(而選用新臣),將會使地位低的人超過地位高的人,使疏遠者超過親近者,怎能夠不慎重對待呢?(如果)左右親信的人都說(某人)賢能,還不成;大夫們也都說賢能,還不成;全國的人都說賢能,然后去考察他,證實他的確賢能,然后再任用他。
(如果)左右親信的人都說(某人)不行,不必聽信;大夫們也都說不行,也不必聽信;全國的人都說他不行,然后去考察他,證實他的確不行,然后才罷免他。(如果)左右親信的人都說(某人)該殺,不必理睬;大夫們都說該殺,也不必理睬;全國的人都說該殺,然后去考察他,證明他的確該殺,然后才處死他。
所以說,這是全國人判他死刑。——做到這些,才稱得起是百姓的父母。”
出處
《所謂故國者》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一書七篇,是戰(zhàn)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nèi)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zhàn)國中期,屬儒家經(jīng)典著作。其學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
《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nèi)容。《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yōu)美。
【所謂故國者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所謂故國者》原文和譯文01-14
醉蓬萊·歸故山原文翻譯及賞析07-15
醉蓬萊歸故山原文翻譯及賞析04-08
醉蓬萊·歸故山原文及賞析07-14
臨行與故游夜別原文及賞析05-03
《南史》的原文內(nèi)容及原文翻譯01-03
《明史》原文及翻譯08-22
《天道》原文及翻譯09-20
關雎原文及翻譯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