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原文與譯文
一堂好課的開篇就好似一臺好戲的"序幕",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把握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的巧妙導語,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還可以為文言文教學的開展作鋪墊。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試圖從把握學生的心理,明確文言文學習的目的,進而采用巧妙的開篇導入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國論原文與譯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國論
李楨(明)
宋二蘇氏論六國徒事割地賂秦,自弱、取夷滅,不知堅守縱約;齊、楚、燕、趙不知佐韓、魏以擯秦:以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紓。
夫后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以余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東諸侯之六國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習于虞作,強食而弱肉者,視秦無異也。兵連禍結,曾無虛歲。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當蘇秦之始出也,固嘗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誠知其易也。使秦過用之,彼其所以為秦謀者,一憂夫張儀也。惟其不用,而轉而說六國以縱親,彼豈不逆知天縱約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茍以弋一時之富貴,幸終吾身而約不敗。其激怒張儀而入之于秦,意可見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齊、魏之師已為秦出矣。夫張儀之辨說,雖欲以散縱而就衡,顧其言曰,親昆弟同父母,尚有爭錢財,而欲恃詐偽反覆,所以狀衰世人之情,非甚謬也。彼六國相圖以攻取,相尚以詐力,非有昆弟骨肉之親,其事又非特財用之細也。而衡人方日挾強秦之威柄,張喙而恐喝之,即賢智如燕昭者,猶且俯首聽命,謝過不遑,乃欲責以長保縱親,以相佐助,豈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嗟夫!自春秋以來,兵禍日熾;迄乎戰(zhàn)國,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驅無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終劉于虐乎?其必不爾矣!是故秦不極強,不能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惡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與六國之自為之也。后之論者,何厚于六國,而必為之圖存也哉!
曰:"若是,則六國無術以自存乎?"曰:奚為其無術也。焉獨存,雖王可也。孟子嘗以仁義說梁、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譯文:
宋朝蘇洵和蘇轍認為六國只會割地賄賂秦國,(六國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導致滅亡的。(他們)不知道堅守合縱盟約的重要;齊國、楚國、燕國、趙國不知道幫助韓國、魏國來(一起)抵抗秦國(的重要):認為必須像這樣(割地賄賂秦國)之后,秦國的威脅(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國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為秦國統(tǒng)治者的殘暴嗎?據我看來,那六國都想做秦國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為秦國有罪。在這個時候,山東諸侯六國中,沒有一個(諸侯國的實力)能超過秦國的啊,他們沉溺于武力攻打,習慣于爾虞我詐,弱肉強食,(這)與秦國相比沒有什么不同。戰(zhàn)爭連續(xù)不斷,戰(zhàn)禍連年不絕。假使擁有的地理形勢有利如秦國,并且得到上天的幫助,那么六國當中的一國也可以象秦國一樣統(tǒng)一中國。只是他們最終沒有能夠做秦國所做的事,因此(六國)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導致滅亡的。當蘇秦才出來(游說)時,本來曾想得到秦國所用,而希望秦國統(tǒng)一天下。(蘇秦)的確知道那是容易(的事)。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時要為秦國謀劃的原因是只怕張儀。只因他不被秦國所用,就轉而游說六國合縱,他難道沒有預料到縱散約敗之后不能保住(自己)嗎?他只是想暫且用這種方法獲取一時的富貴,希望自己在世時合縱不散。他用計激怒張儀使張儀來到秦國,其意圖是顯而易見的,洹水之盟,還不過一年,齊國、魏國的軍隊已經替秦國出征了。張儀的辯說,雖說是只想使合縱離散而連衡成功,但看他說的話,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親兄弟,還有爭奪錢財的,而想憑借著虛偽欺詐、反復無常的策略,所以陳述衰微時代人們的情形,不是很錯。那六國相互圖謀相互攻取,相互欺詐相互威脅,(他們)沒有兄弟骨肉之親,他們的事又不只是財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張)連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強秦的威勢,威脅六國,即使賢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樣的,還只得俯首聽命(于秦),不停地道歉過失。你想要求長保合縱如親,相互輔助,怎么可能啊!
這樣說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為錯在想做秦國所做的事。六國都想做秦國所做的事,而秦國獨做了,而且成功了,這就是所說的得到了上天的幫助啊。唉!自春秋以來,戰(zhàn)禍一天天的嚴重;到戰(zhàn)國,老百姓被殘害的情況,有的(已經)到了不忍說的地步了。上天很愛人民啊!難道它能使六七個君王,臨駕于人民之上,天天驅趕無辜的人民,使他們手足長滿老繭、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終被虐殺嗎?它一定不這樣啊!因此秦國不極強盛,就不能滅六國而稱帝,不稱帝,那么它的罪惡(就)不能達到極點,秦國沒有惡貫滿盈,也就不會迅速滅亡。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國和六國自己造成的結果啊。后人的評論,為什么偏重六國,而一定要他們存在呢!
(有人)說:“如果這樣,那么六國就沒有辦法來保存自己了嗎?”回答說:哪里是他們沒有辦法啊!豈止是保存下來,即使稱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經用仁義游說梁國、齊國的君王,而他們都不采納,可嘆啊!
詞語注釋
兵:兵器
善:好。
弊在賂秦:弊病在于賄賂秦國。賂,賄賂。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道:原因
或曰:有人說。這是設問。下句的“曰”是對該設問的回答。
率:都,皆。
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為”的意思。
完:保全。
以攻取:用攻戰(zhàn)(的辦法)而奪取。
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地方。
其實:它的實際數目。
所大欲:所最想要的(東西),大,最。
厥先祖父:泛指他們的先人祖輩,指列國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與父輩。
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著霜露。和下文的斬荊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視:對待
舉以予人:拿它(土地)來送給別人。實際是舉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厭:同“饜”,滿足。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厲害。奉,奉送。彌、愈,都是“更加” 的意思。繁,多。
判:決定。
至于:以至于。
顛覆:滅亡。
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來就應該這樣。
“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魏世家》和《戰(zhàn)國策·魏策》。事,侍奉。
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說的道理。
終:最后。
繼:跟著。
遷滅:滅亡。古代滅人國家,同時遷其國寶、重器,故說“遷滅”。
與嬴:親附秦國。與,親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國。
既:連詞,既然
免:幸免。
始有遠略:起初有長遠的謀略,這句中的“始”與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終”的“不終”,互相呼應。
義:名詞作動詞,堅持正義。
斯:這。
始:才。
速:招致。
再:兩次。
卻:使······退卻。
洎(jì):及,等到。
以:因為
讒:小人的壞話。
邯鄲為郡:秦滅趙之后,把趙國改為秦國的邯鄲郡。邯鄲,趙國的都城。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 革,改變,除去。殆,幾乎,將要。
智力:智謀和力量(國力)。
向使:以前假如。
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天數。理,理數。皆指命運。
當(tǎng):同“倘”,如果。
易量:容易判斷。
以:用。
禮:禮待。名作動。
食之不得下咽也 :指寢食不安,內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動。咽,吞咽。
勢:優(yōu)勢。
而:卻。
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
劫:脅迫,劫持。
日:每天,一天天,名作狀。下文“月”同。
于:比。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脅迫啊!
可以:可以憑借。
茍:如果。
下:自取下策。一本無“下”。
從:跟隨。
故事:舊事,先例。
下:指在六國之后。
創(chuàng)作背景
《六國論》的歷史背景應從兩個角度著眼:一是蘇洵論述的六國滅亡那個歷史時期的情況,借以了解蘇洵立論的根據;二是蘇洵所處的北宋時代的歷史狀況,借以明確蘇洵撰寫《六國論》的針砭現實的意義及其寫作上的特點。
北宋建國以后,鑒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五代軍人亂政,因而實行中央集權制度,解除節(jié)度使的權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員到地方管理財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軍,將地方的政權、財權、軍權都收歸中央。為了防范武將軍權過重,嚴令將帥不得專兵,甚至外出作戰(zhàn),也必須按皇帝頒發(fā)的陣圖行事。將官經常輪換,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致使軍隊沒有戰(zhàn)斗力。這樣的措施雖然杜絕了軍閥擁兵作亂,但是也造成軍事上的衰頹。北宋建國后一百年間,北宋軍隊與契丹、西夏軍隊大小六十余戰(zhàn),敗多勝少。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實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現象嚴重,貴族占有大量土地,社會矛盾尖銳。政治上的專制腐敗,軍事上的驕惰無能,帶來外交上的極端軟弱。到蘇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貢大量銀兩以及商品。這樣賄賂的結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也就是說當時的北宋四周環(huán)伺,政策上求和,積貧積弱,而蘇洵正是針對這樣的現實撰寫《六國論》的。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六國論》一開始,首先提出了六國破滅的原因。劈頭四句話“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就斬釘截鐵地給六國之所以滅亡定下結論。蘇洵認為:六國之所以滅亡,不在于它們的武器不銳利,也不在于它們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們一味地拿土地作為賄賂,向秦國乞求和平。“賂秦”就是賄賂秦國。這實際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長敵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毀滅。所以作者接著申述說:“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然而事實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國都向秦國奉獻土地,而那些沒有“賂秦”的國家也破滅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洵故意這樣設問,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因此,歸根結底,“賂秦”是莫大的致命傷。以上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論點,突出強調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是從六國方面來說的。
接著蘇洵再從“賂秦”的兩個方面來論述這種做法的后果。蘇洵指出:秦國由于接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國打勝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國由于送賄賂而喪失的土地,比它們打敗仗喪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末,秦國所最歡迎而對其他國家所最不利的,當然就不在于作戰(zhàn)了。這里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是側重照應開頭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是從另一個角度補充和闡發(fā)了“弊在賂秦”的論點。
在接下來的兩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別就“賂秦”的國家和不“賂秦”的國家,論述了它們各自滅亡的具體原因。
第二段先論述“賂秦”的國家滅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說這些國家的前輩創(chuàng)業(yè)的很難;“子孫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是說這些國家的后代只顧眼前的暫時利益,輕易地把前輩辛勤創(chuàng)有的國土隨便割讓給秦國;“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說秦國并不因為得到奉獻的土地而停止進攻。這就是第一段結尾所說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越向敵人屈服退讓,就越增加敵人的氣焰,敵人越得到好處,就越要加緊侵略。所謂“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秦國的侵略欲望根本沒有止境,這是秦國侵略者不可改變的本質。諸侯各國奉獻土地一味妥協(xié),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這里,不需要通過作戰(zhàn),就已經判別勝負了,至于諸侯各國的因之而破滅,那更是極其自然的事情。作者為了把“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講得更為明白清楚,蘇洵引用了古人的一個譬喻:“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薪”就是木柴,這個譬喻非常準確地、形象地表明了賂秦的嚴重危害和根本的錯誤。這一段是進一步發(fā)揮第一段的“賂秦而力虧”一句,具體指的是韓國、魏國和楚國。這三個國家都緊靠秦國,當時秦國在軍事戰(zhàn)略上采取“遠交近攻”,也就是結交遠方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的方針,因此它們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賂秦”,結果最早被秦國消滅。
第三段是論述不“賂秦”的國家為什么會滅亡。齊國距離秦國最遠,雖然不用向秦國奉獻土地,但是齊國仍舊不敢得罪秦國,對其他國家遭受秦國侵略,采取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等五國相繼敗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國吞并的對象。燕國、趙國“能守其士,義不賂秦”,敢于同秦國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國那樣小的國家盡管最后也失敗了,但是比韓、魏、楚等國家要破滅得稍晚一些;趙國在與秦國的五次戰(zhàn)爭當中還取得了三次勝利,以后又不斷給秦國以回擊.可惜燕國太子丹派遣荊軻西刺秦王,企圖通過個人謀殺來解救危難;趙國不信任自己的部將,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殺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導致加速了自己的破滅。齊國不能援助其他五國,團結抗秦,燕國趙國不能堅持斗爭,又處在秦國把各國“革滅殆盡”的時刻,因而得到和韓國,魏國和楚國同樣的結局。這段論述主要是進一步發(fā)揮第一段“不賂者以賂者喪”一句的意思。這一段的末了,蘇洵總結六國的破滅,從反面推進一層,指出六國避免破滅的道路。“三國各愛其地”是指韓國、魏國和楚國不要拿國土去向秦國乞求“一夕安寢”,“齊人勿附于秦”是指齊國要附隨秦國而不去援助其他國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國不要對秦國采用個人謀殺手段;“良將猶在”,是指趙國不要相信秦國的流言蜚語而殺掉自己的將領。這樣,恐怕就會出現另一種局面,未見得秦國必勝而六國必敗。文章在這里筆鋒一轉,反跌得精神飽滿,把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道理說得更加透徹,更加具有說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論述發(fā)表感慨。第四段的頭幾句是一種設想,為六國籌劃怎樣對付秦國。第三段末尾的設想,是僅僅就六國改變它們各自的方針路線來立論,所以只說勝負存亡“或未易量”,沒有加以肯定。則進一步指出必須發(fā)憤圖強,敢于斗爭,并且團結一致,聯(lián)合抗秦。秦國即使想要吞并六國,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嚨里去的,可惜六國沒有這樣做。六國在敵人強大的威勢面前屈服了,不敢斗爭或者不能堅持斗爭,最后全部破滅。這是一個慘痛的歷史教訓,也是后代當國者應該吸取的歷史經驗。蘇洵最后說:“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強大敵人的威力面前被嚇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繼續(xù)發(fā)表意猶未盡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針對的是歷史,第五段的感慨針對的是現實。整篇《六國論》,應該說到前一段的就結束了。蘇洵決不是為評論歷史而評論歷史,蘇洵的文章的全部鋒芒幾乎無不處處對準現實。是想以古代社會治亂、國家興衰的歷史經驗教訓作為處理當前國家的重大問題的借鑒。文章只寫到前一段,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有這一段從古代歷史引渡到現實政治,才見出它的主題深刻意義。這一段完全說的是北宋王朝的對外政策:北宋王朝與六國諸侯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六國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區(qū),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則占有全國主要地區(qū),力量遠遠超過六國諸侯。六國諸侯如果敢于同秦國斗爭,還可以取得勝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樣敢于斗爭,當然不成問題地更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北宋王朝卻“以天下之大”向遼政權和西夏政權屈服,一味妥協(xié)退讓,不敢進行斗爭,這就連六國也不如了。不用說,它最終也必然會得到六國破滅一樣的后果。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筆相當精練,內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議論中包含著極大的感情分量。話說得十分含蓄婉轉,同時問題又揭示得十分明確尖銳。從全文的布局來看,也收結得沉著有力。
戰(zhàn)國當時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系本來很紛繁復雜,但是蘇洵只就對秦國的態(tài)度上,從六個國家當中區(qū)別出兩個類型,“賂秦”和“不賂秦”;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韓國、魏國和楚國“以地賂秦”,第二種是齊國附隨秦國,第三種是燕國和趙國“用武而不終”。三種情況中的第一種屬于“賂秦”一類,第二種和第三種屬于不“賂秦”一類。蘇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賂秦”問題上,為六國的破滅立論。因為這才是六國破滅的根本要害,不僅“賂秦”的韓、魏、楚三國因此喪亡,不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齊國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夠跟秦國較量一下的燕國、趙國也因此失敗。寫文章就應該扣緊中心問題去發(fā)揮。重點擺對了,又要把它同別的部分聯(lián)結起來,看出它們的相互關系。所以作者集中論述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以后,進而又論述“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當然,態(tài)度、分寸是不同的。蘇洵對賂秦的韓、魏、楚三國是根本否定,對依附秦國的齊國是嚴肅批判,而對“用武而不終”的燕、趙兩國是深切惋惜。這樣,文章就顯得分外有條理,有層次,暢達透辟,嚴密完整,使別人對自己的論點無可懷疑、無可駁斥。
藝術特點
借古諷今,切中時弊
戰(zhàn)國時代,七雄爭霸。為了獨占天下,各國之間不斷進行戰(zhàn)爭。最后六國被秦國逐個擊破而滅亡了。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國經過商秧變法的徹底改革,確立了先進的生產關系,經濟得到較快的發(fā)展,軍事實力超過了六國。同時,秦滅六國,順應了當時歷史發(fā)展走向統(tǒng)一的大勢,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本文屬于史論,但并不是進行史學的分析,也不是就歷史談歷史,而是借史立論,以古鑒今,選擇一個角度,抓住一個問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確立自己的論點,進行深入論證,以闡明自己對現實政治的主張。因此我們分析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準確、全面地評價了歷史事實,而應著眼于其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本文從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角度,依據史實,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立論,針砭時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文末巧妙地聯(lián)系北宋現實,點出全文的主旨,語意深切,發(fā)人深省。
論點鮮明,論證嚴密
本文為論說文,其結構完美地體現了論證的一般方法和規(guī)則,堪稱古代論說文的典范。文章開篇即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然后以史實為據,分別就“賂秦”與“未嘗賂秦”兩類國家從正面加以論證;又以假設進一步申說,如果不賂秦則六國不至于滅亡,從反面加以論證;從而得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的論斷;最后借古論今,諷諫北宋統(tǒng)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文章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既深入又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全文綱目分明,脈胳清晰,結構嚴整。不僅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緊密的邏輯聯(lián)系,而且首尾照應,古今相映。文中運用例證、引證、假設,特別是對比的論證方法。如“賂者”與“不賂者”對比;秦與諸侯雙方土地得失對比,既以秦受賂所得與戰(zhàn)勝所得對比,又以諸侯行賂所亡與戰(zhàn)敗所亡對比;賂秦之頻與“一夕安寢”對比;以六國與北宋對比。通過對比增強了“弊在賂秦”這一論點的鮮明性、深刻性。
語言生動,氣勢充沛
在語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論說文用詞準確、言簡意賅的特點之外,還有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在論證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來形象地說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的感情。不僅有“嗚呼”“悲夫”等感情強烈的嗟嘆,就是在夾敘夾議的文字中,也流溢著作者的情感,如對以地事秦的憎惡,對“義不賂秦”的贊賞,對“用武而不終”的惋惜,對為國者“為積威之所劫”痛惜、激憤,都溢于言表,有著強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對偶、對比、比喻、引用、設問等修辭方式的運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歐陽修語),不僅章法嚴謹,而且富于變化,承轉靈活,縱橫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勁,具有雄辯的力量和充沛的氣勢。
拓展:《六國論》教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掌握文中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并能運用有關文言知識解讀文言作品;
2、學習本文運用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并舉例論證的方法,領略借古諷今的寫作特點;
3、學生能通過對文本的研習,學習審視歷史,反思歷史,接受和借鑒歷史經驗,提高認識社會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戰(zhàn)國七雄,論富有,秦國比不上齊國;論兵力,秦國比不上趙國;論地域的遼闊,秦國比不上楚國。可是最后六國卻全部被秦國一一滅掉。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蘇洵對這個問題的的闡述。
二、簡介作者:
蘇洵,“三蘇”,“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聲朗讀課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語言之美。
四、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詞,小組討論。
如不能解決,在課堂提出疑難,師生共同解決。
積累文中重點的實詞虛詞。
五、分析課文內容結構:
1、出示秦滅六國時間表:前230年滅韓;前225年滅魏;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燕、滅趙;前221年滅齊。
2、在文中找到六國滅亡的原因。
同學在文本中查找,歸納概括為:韓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韓魏楚以地賂秦大事年表),而燕國因荊軻刺秦,趙國因李牧被誅,齊國因與嬴而不助五國。
3、由此請學生將六國分為兩類:賂秦者,韓魏楚;不賂秦者,燕趙齊。
再讓學生在文中找到兩個分論點:“賂秦而力虧”,“不賂者”“失強援”。
由此學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論點: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六、分析蘇洵寫作此文的動機:
1、討論六國滅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國的滅亡?
2、蘇轍在《六國論》中提到“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指出六國背棄了盟約自相屠殺而導致滅亡;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提到“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指出六國沒有愛惜百姓而導致滅亡;李楨在《六國論》中提到“孟子嘗以仁義說梁、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指出六國沒有施行仁義而導致滅亡。
那么蘇洵并非歷史學家,見解未必準確,他為什么強調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因為“賂秦”呢?
3、展示“時代背景”:北宋中葉以來,遼和西夏逐漸強大,成為北宋王朝的嚴重威脅。宋軍和遼軍、西夏軍大小六十余戰(zhàn),敗多勝少。軍事上的軟弱無能導致了外交上的妥協(xié)投降,例如1004年與遼訂立“澶淵之盟”議定,每年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1042年,宋又在遼要挾下,應允每年增納白銀10萬兩,絹10萬匹;1044年,宋又與西夏簽約,每年納白銀7萬兩、絹15萬匹,茶葉3萬斤。
4、結合北宋的地形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討論本文的寫作動機:借古諷今,勸誡北宋統(tǒng)治者不要采取以賄求和的方式而重蹈六國的覆轍。
5、明代詩人何仲默評價此文說:“老泉論六國賂秦,其實借論宋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謂深謀先見之識矣。”
七、反復誦讀,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1、歐陽修評價蘇洵說:“吾閱文士多矣,獨喜尹師魯、石守道,然意猶有所未足,今見子(蘇洵)之文,吾意足矣。”而清代學者儲欣在《唐宋十大家全集錄·東坡先生錄》卷五中曰:“老泉論六國之弊在賂秦,蓋借以規(guī)宋也,故激切而淋漓。”
2、請學生概括本文的語言風格并在文中找出能夠代表這種風格的語段,誦讀品味。
八、體會感悟:
《貞觀政要》中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學過本文以后,你能從中獲得什么啟示?
九、課下閱讀:
一門三父子同樣都寫過對于六國的論述,請課下查找蘇轍的《六國論》以及蘇軾的《六國論》,與本文作比較閱讀,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六國論原文與譯文】相關文章:
《六國論》原文及譯文04-21
《六國論》原文賞析及譯文04-11
《六國論》原文與譯文范文11-02
六國論全文及譯文08-01
《師說》的原文及譯文07-20
《郢書燕說》原文及譯文12-20
《春曉》原文及譯文03-03
《鹿柴》原文及譯文02-10
《金谷園》原文及譯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