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應(yīng)天長》原文及翻譯賞析(通用5篇)
古代流傳下來的古文蘊含著華夏文明的精華,凝結(jié)了古代先圣的智慧,所以接觸和學(xué)習(xí)古文就是接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下面是小編找到的韋莊《應(yīng)天長》原文及翻譯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韋莊《應(yīng)天長》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1
應(yīng)天長
韋莊
別來半歲音書絕⑴,一寸離腸千萬結(jié)⑵。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⑶。
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⑷。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⑸。
注釋
⑴書:《全唐詩》作“信”。
⑵“一寸”句:意謂短短的一寸離腸也郁結(jié)著萬千愁情。離腸:猶離情。結(jié):謂離愁郁結(jié)。
⑶玉樓:即閨樓。花似雪:梨花如雪一樣白。指暮春時節(jié)。
⑷煙月:指月色朦朧。
⑸紅袖:婦女紅色的衣袖。黦(yuè):黑黃色。此指紅袖上斑斑點點的淚痕。晉周處《風(fēng)土記》:“梅雨沾衣,皆敗黦。”
參考譯文
別后半年未收到你的信,思腸為你斷作千百寸,每一寸都系結(jié)著萬千的愁,每一個愁結(jié)都揪著我的心。相見的機會是那樣難得,悔不該就那樣輕易地離分,又是去年一樣梨花白如雪,登樓看花更傷春。
相思的情只能在心中郁結(jié),相思的話兒無處去訴說,愁過白天又愁煙云遮明月,愁到此時心情更凄惻。傷心的淚不停地流淌,把鮮紅的袖口染成黑黃顏色。
作者
韋莊(約836─910),唐末五代詩人、詞人。字端己,謚文靖。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市東南)人。唐初宰相韋見素后人,詩人韋應(yīng)物四世孫。
賞析
《應(yīng)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是晚唐詞人韋莊的作品,為別后相憶之詞。上片寫行者半歲離別、離腸百結(jié)的相思之情;下片從居者著想,寫她面對明媚的春光,日夜懷念遠方的行人。這首詞直接傾吐真情,毫無掩飾。語雖淺直,而情實郁結(jié)。
這一首詞,也有人認為是韋莊“留蜀后思君之辭”,跟他另一首《應(yīng)天長》(綠槐陰里黃鶯語)的命意相同,不是沒有道理的。而韻文學(xué)專家羊春秋認為這首詞乃情人別后相憶之詞,不必過干求深。把愛情詞都連到君國上面來,是難免穿鑿附會之譏的。
詩重在發(fā)端,詞也是起結(jié)最難。發(fā)端處要開門見山,一下擒住題旨,才不致流于浮泛。所以況周頤說:“起處不宜泛寫景,宜實不宜虛,便當(dāng)籠罩全闋,它題便娜動不得”(《蕙風(fēng)詞話》卷一)。“別來半歲音書絕”,正是實寫,是全詞抒情線素的起點,也是籠罩全篇的冠冕。它既點明了別后的時間是“半歲”,又傾訴了別后的情況是“音書絕”。
以下的詞意全從此語生發(fā)出來。不是別后半歲,音書隔絕,就沒有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沖動,就沒有這首詞的審美情趣。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詞人迫于無法遏制的情感的需要,真實地反映了別后的心境是“一寸離腸千萬結(jié)”。離腸即是離情,但離情是無形的、抽象的,離腸是有形的、具體的,便于用數(shù)字來表現(xiàn)離愁的程度。在極短的“一寸離腸”上系上“千萬愁結(jié)”,通過兩個大小懸殊的對比,更能收到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
所以韋莊不但喜用“離腸”,而且喜用數(shù)字。“滿樓弦管,一曲離聲腸寸斷”(《上行杯》),就是同一藝術(shù)構(gòu)思。“別易會難”,古人所嘆。而李商隱翻之為“相見時難別亦難”(《無題》),用兩個“難”字,說明“別”也是很難為懷的。柳永正有“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雨霖鈴》)的描繪。王實甫也為崔鶯鶯設(shè)計過“柳絲長,玉聰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西廂記·長亭送別》)的癡話。而詞人卻把這個成語,化為極其平淡的'兩句話,并沒有在這個成語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什么新的意境。而且似乎有些執(zhí)著地堅持這個傳統(tǒng)的看法。
但若把“難相見,易相別”放在這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加以仔細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它既是“一寸離腸千萬結(jié)”的原因,也是“又是玉樓花似雪”的過脈、大概半歲前在長亭送別的時候,正是“飛雪似楊花”;而在兩地睽違的今天,又是“楊花似雪”了。飛花如雪,“玉樓”中人此時所見光景當(dāng)亦同之。由此轉(zhuǎn)入所憶之人,及彼此相對憶念之情。張砥中說:“凡同前后兩結(jié)。最為緊要。前結(jié)如奔馬收韁,須勒得住,尚存后面地步,有住而不住之勢。”(清王又華《古今詞論》引)這一結(jié)既是有效地照應(yīng)了起句的“別來半歲”,又為下闋的詞意開拓了廣闊的境界,大有“水窮云起”、有余不盡的審美趣昧。
下闋即從居者著想,寫她面對明媚的春兄,無日無夜不在懷念遠方的行人。“暗相思”三句,i黯談而悲,情深而婉,恰到好處地道出了天下少婦的嬌羞心情,她暗自咽下“別是一般滋蛛”的苦酒,而不敢在別人面前傾訴那滿腔哀怨,萬種閑愁。她在朦隴的夜色中,看到天上團圜的月,想起人問離別的人:想到自己在見月思人,不知對方是否也在望月思鄉(xiāng)?這月曾經(jīng)是照過他們離別的。那“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的容態(tài),“除卻天邊月”,是“沒人知”(《女冠子》)的。
這月也是他們夜半私語時的見證,那“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思帝鄉(xiāng)》)的綺語,也只有“月”才知道。可如今是“美人邁兮音塵絕,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叫她惘悵。于是她越想越覺得“人寂寞”、”恨重重”,“玉郎薄幸去無蹤”(《天仙子》),越想越埋怨自己“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謁金門》)。真是“含恨暗傷情”(《望遠行》),“萬般惆悵向誰論”(《小重山》),于是情不自禁地“淚沾紅袖黦”了。詞人寫過很多的淚,如“淚界蓮腮兩線紅”(《天仙子》),李調(diào)元在《雨村詞話》中就充分肯定它說:“詞用‘界’字,始于端己。宋子京效之云:‘淚落胭脂,界破蜂黃淺’。
遂成名句。”說明詞人是善于遣詞造句的。只有在“新啼痕間舊啼痕”(秦現(xiàn)《鷓鴣天》)時,才會在紅袖上浸漬著“黦”,所以它不但與“紅袖”、“清淚”相映成趣,而且表達了她一次又一次地流下了相思的清淚。王仕禎在《花草蒙拾》中特別拈出這一句話說:“著意設(shè)色,異紋細艷,非后人纂組所及”,“山谷所謂古蕃錦者,其殆是耶?”就是對韋莊遣詞造句功夫的最高評價:“富于萬篇,貧于一字”,是從創(chuàng)作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之談。
可見遣詞造句,是藝術(shù)傳達的重要手段。如果沒有熟練地掌握這種技巧,就不能使藝術(shù)構(gòu)思得到符合美的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劉勰說:“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實而難好”(《文心雕龍·神思》),正是指出作者在構(gòu)思時,展開想象的翅膀,容易在腦子里浮現(xiàn)一幅奇特的景象,等到把它變成語言寫在紙上,就覺得平淡無奇了。此語很好地說明了藝術(shù)構(gòu)思與藝術(shù)傳達的辯證關(guān)系。還須特別指出的是:這個結(jié)句,不但表現(xiàn)了作者善于遣問造句的藝術(shù)才能,而且是采用“情結(jié)”的方式,環(huán)顧起句,有盡而不盡之意。下闋以“想得”二字領(lǐng)后兩句,“此時”二字包前三句,懸想對方相思情景,得杜甫“今夜鄜州月”詩的思致。“此時”之“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半煙月”,又體現(xiàn)出兩地同時,兩人同心,亦彼事,亦己情,一齊攝入,映照玲瓏,構(gòu)想深微,筆致錯落。
韋莊《應(yīng)天長》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2
關(guān)于秋雨的古詩 《應(yīng)天長》
五代·馮延巳
當(dāng)時心事偷相許,
宴罷蘭堂腸斷處。
挑銀燈,扃珠戶,
繡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淚語,
驚覺玉籠鸚鵡。
一夜萬般情緒,
朦朧天欲曙。
【譯文】
當(dāng)時心事暗相許,宴罷蘭堂斷腸處,少女在宴席之上遇到了心儀的男子,看來男子亦鐘情于她,但不知是什么原因,直至宴會結(jié)束,兩人都不得互訴衷腸,此二句寫出了戀愛中的男女的朦朧情愫,愛意已許,然而又羞于啟齒,這真是人生的遺憾。挑銀燈,扃珠戶,繡被微寒值秋雨,很顯然,這個女子希望男子能赴約,否則,她不可能挑銀燈,扃珠戶,但男子并沒能前來,于是,那女子在孤枕難眠,在秋雨中捱過漫長的秋夜。其實,詞寫到這兒就可以結(jié)束。然而此人覺得還沒有完全刻畫出相思之苦,于是,枕前各淚語,一各表明男子也徹夜難眠。最為經(jīng)典的移情之句是驚覺玉籠鸚鵡可見不止是飲泣,簡直就是痛哭流涕了。一夜萬般情緒,我想,除了愛,是否還有悔,還有怨,還有恨呢?在這種情緒的支配下,朦朧天欲曙,愛情總是折磨人,一旦這種朦朧之美失去了,愛情的美簡直要大打折扣。
【賞析】
好一首朦朧情詩。馮延巳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老師,其人詞風(fēng)清麗,善寫離情別緒,有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被認為開創(chuàng)以景寫情的手法,對李煜影響很大。馮延巳、李煜被認為直接影響了北宋以來的詞風(fēng)。有吹皺一池春水之名句。
【作者介紹】
馮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yōu)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xué)問淵博,文章穎發(fā),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韋莊《應(yīng)天長》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3
原文:
應(yīng)天長·平江波暖鴛鴦?wù)Z原文:平江波暖鴛鴦?wù)Z,兩兩釣船歸極浦。蘆洲一夜風(fēng)和雨,飛起淺沙翹雪鷺。
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羅袂從風(fēng)輕舉,愁殺采蓮女!
詩詞賞析:
這首詞寫采蓮女與情人的歡會以及別后愁思。上片第一句切合采蓮女的地點,并有起興的作用,接著用“兩兩”喻采蓮女與漁郎的歡愛。下片寫分別。“漁燈”二句,從景中設(shè)想對方,為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所本。末二句寫采蓮女揮袂相送,依依遙望的情態(tài)。
韋莊《應(yīng)天長》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4
原文:
應(yīng)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
朝代:唐代
作者:韋莊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jié)。
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
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
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
注釋:
①一寸:哪怕一寸短短的離腸也郁結(jié)著千愁萬緒。“一”、“千”、“萬”都是虛數(shù),并非實指,“一”言其短,“千”、“萬”言其多。
②花似雪:梨花如雪。
③煙月:指月色朦朧。
④黦(yuè):黑黃色,這里是指紅袖上淚痕點點。《丹鉛總錄》:韋莊《應(yīng)天長》詞云:“淚沾紅袖黦”,“黦”字義與“涴”(wò,油污弄臟了衣物)同,而字則讀如涴字入聲,始得其葉;然《說文》、《玉篇》均無“黦”字,惟元詞中“馬驟黦,人語喧”,北音作平,轉(zhuǎn)作入聲正葉。《升庵外集》:黦,黑而有文也。此字文中罕用,惟《花間集》韋莊及毛熙震詞中見之;《栩莊漫記》:此字亦見于《風(fēng)土記》“梅雨沾衣服皆敗黦”,音“郁”。未知所本。日本青山宏的《花間集索引》一書中,將此字讀yè(葉),列二條:毛熙震《后庭花》“畫梁塵黦”。韋莊《應(yīng)天長》“淚沾紅袖黦”。
賞析:
這首詞,有人認為是韋莊“留蜀后思君之辭”,跟他的另一首《應(yīng)天長·綠槐陰里黃鶯語》的命意相同。而韻文學(xué)專家羊春秋認為,這首詞乃別后相思之詞,不必過于求深。把愛情詞都連到君國上面來,是難免穿鑿附會之譏的。
此詞上片寫遠行人離腸百結(jié)的相思之情。“別來”一句寫別離時間半年而書信全無,故尤思念。“一寸”句寫思念而痛苦的情狀,“一寸”何其小,“千萬”何其多,“思念”這一無形的、抽象的東西,通過千萬結(jié)的寸寸離腸,表現(xiàn)得具體可感了。“難相見,易相別”一句,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但李句舒緩,韋詞急促,讀來如傾如訴。“又是”句,以景觸情,倍增傷懷。
下片從對面寫來,寫居者在春光里,無日無夜不在思念遠人。“暗相思,無處說”,似直而纖,含義有三:一是相思無地方可以訴說;二是本不想說,但悶在心中更難受,還是說出來,說出來又無人理會,則更增相思;三是這種相思是用語言表達不了的。“無處說”將相思、煩惱、零亂的心情和盤托出。“惆悵”三句,由現(xiàn)實到回憶,再又回到現(xiàn)實,凄苦之情自見。
這首詞直接傾吐真情,毫無掩飾。語雖淺直,而情實郁結(jié)。
韋莊《應(yīng)天長》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5
原文
應(yīng)天長·一鉤初月臨妝鏡
朝代:五代
作者:李璟
一鉤初月臨妝鏡,蟬鬢鳳釵慵不整。重簾靜,層樓迥,惆悵落花風(fēng)不定。
柳堤芳草徑,夢斷轆轤金井。昨夜更闌酒醒,春愁過卻病。
賞析
這首詞以重簾層樓里的思婦傷春傷別甚于作病的春愁,表達了深受后周脅迫、處境艱難、語多諱忌的南唐中主李璟對人生深刻痛苦的體認。這首詞之所以為人稱道,甚至被誤認為是南唐后主李煜詞,或馮延巳詞,乃至歐陽修詞,筆者以為,這是因為詞中意象的妙用,渲染了思婦的春愁,使春愁力透紙背,也浸透了看客的心扉。
詞人在詞中主要使用了以下意象,一是“重簾層樓”,二是“落花風(fēng)不定”,三是“柳堤芳草徑”,四是“轆轤金井”。
“重簾層樓”,既是思婦所處的與外界、與春天隔絕的實景,也是李中主孤獨無依的艱難處境形象比喻;“落花風(fēng)不定”,既寫景又寫人,既是景亦是人,春風(fēng)不定而使人想到了落紅無數(shù),落紅無數(shù)引起無限傷春情思,不停地傷春情思使人憔悴不堪,猶如春風(fēng)不定而落紅無數(shù);“柳堤芳草徑”,既是情侶惜別的實景,又是“楊柳依依”“天涯芳草”的傷心暗示;“轆轤金井”既是詞人夢斷之因的實景,又似在說,夢雖醒了但如轆轤金井般反復(fù)上下的情思卻難以了斷。這實與虛的反復(fù)出現(xiàn)、反復(fù)對應(yīng),大大渲染了春愁情緒,以致詞人最后發(fā)出了春愁濃于酒、春愁之苦人且甚于作病的哀嘆。
【韋莊《應(yīng)天長》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古離別_韋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綏州作_韋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韋莊菩薩蠻翻譯及賞析04-14
過樊川舊居_韋莊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韋莊《謁金門》閱讀原文及賞析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