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月映林塘淡》翻譯賞析
《歲晚·月映林塘淡》作者為唐朝文學(xué)家王安石。其古詩全文如下:
月映林塘淡,風含笑語涼。
俯窺憐綠凈,小立佇幽香。
攜幼尋新的,扶衰坐野航。
延緣久未已,歲晚惜流光。
【前言】
“歲晚”原本指時節(jié)。立春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但這個節(jié)氣有時候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年初”,有時候又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上一年年末”,凡后一種情況,即稱作“歲晚”(歲晚,即“年末”),民間亦稱作“內(nèi)春”。“歲晚”,在這里是指農(nóng)歷九月。此時,秋水澄碧,菊花正開,絲毫不比春景遜色。
【注釋】
①綠凈:指水。
②的:鮮明,常用來描寫花色,如梁簡文帝《詠梔子花》:“素華偏可熹,的的半臨池。”這首詩中指花。菊花始開,故稱“新的”。
③延緣:徘徊流連。
【翻譯】
月光映照著清幽的樹林池塘,涼爽的風里夾雜著歡聲笑語。彎下腰窺看青綠明凈的池水,在幽香之中稍稍佇立一會兒。拉上小孩子尋找新熟的蓮子,攙扶著老人在野外泛舟游玩。我久久地流連不已,這已是一年的末尾,讓人愈發(fā)珍惜流逝的光陰啊。
【鑒賞】
“歲晚”原本指時節(jié)。立春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但這個節(jié)氣有時候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年初”,有時候又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上一年年末”,凡后一種情況,即稱作“歲晚”(歲晚,即“年末”),民間亦稱作“內(nèi)春”。“歲晚”,在這里是指農(nóng)歷九月。此時,秋水澄碧,菊花正開,絲毫不比春景遜色。并且由于時近歲暮,“此景過后更無景”,因而比春景更令人愛惜。王安石以時節(jié)(“歲晚”)而不是以景為題,正是為了突出這種“歲晚惜流光”的感情。“月映林塘淡”,可見不是朦朧新月,至少是半月。明月與清波相映,明朗動人,這就為“坐野航”作了伏筆。而塘畔菊花,藏于枝葉之中,雖有月照,依然黝暗,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必須去“尋”。“風含笑語涼”,著一“含”字,可知笑語在風中緩緩蕩漾,那么,這風就是微風了。正因有此微風,才能“小立佇幽香”-一小立片刻,等待菊花的“幽香”一縷縷飄來。由此可見,作品所展現(xiàn)的幕幕圖景,盡管流轉(zhuǎn)變化,卻和諧統(tǒng)一。詩人運筆是極為細密的。
中間兩聯(lián)正面描敘詩人的賞玩過程。“俯窺”句賞水,“小立”句賞花。“綠靜”二字頗可玩味。王安石之前,已有不少詩人分別用“綠”、“靜”來表現(xiàn)水的動人,如李白《襄陽歌》:“遙看漢水鴨頭綠。”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澄江靜如練。”所以,用“綠靜”來代指水,就暗含了這一類描寫在內(nèi),因而其作用也就不限于和“幽香”成對,求得屬對工整,同時也富于畫意,正好顯示了水的`“可憐”(可愛)。
宋人許顗《彥周詩話》曾說:“荊公愛看水中影,此亦性所好,如‘秋水寫明河,迢迢藕花底’。又《桃花》詩云:‘晴溝春漲綠周遭,俯視紅影移魚船’。皆觀其影也。”三、四兩句中的“俯窺”池塘,并非僅僅看水(那樣就用不著“窺”了),而是入迷地欣賞著“水中影”:月影、樹影、花影以及與此相關(guān)的一切景物。“窺”字極為傳神,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詩人的個性;不僅如此,它還和“小立”形成對照,風致悠然。
“攜幼尋新的”承“小立”句而來:塘畔的縷縷幽香誘惑著詩人,于是他興致更高,“攜幼”相尋。畫面中出現(xiàn)了一老一少,相互之間又是如此親密,款語綿綿,這就照應(yīng)了上文的“笑語”。“扶衰坐野航”,進一層表現(xiàn)賞玩之興。“扶衰”,雖衰老而強起;“野航”,一種“恰受兩三人”(杜甫《南鄰》)的小船。年老體弱,而所坐又非畫舫樓船,既無簫管之喧,又無友朋之樂,卻喚起他如此高的游興。不為別的,正是這秋月映照著的林塘夜色和“歲晚惜流光”的深切感情。所以“扶衰”并非嘆老,“野航”亦非調(diào)侃,而是要通過二者更深刻地反襯出他的情懷。
最后一聯(lián)畫龍點睛。“延緣”,徘徊流連。“延緣久未已”具有很大的容量,它不僅包括了上述全部賞玩過程,還表明“扶衰坐野航”之后詩人仍在夜游。至于他何時會“已”,沒有明寫,也沒有暗示,只是意味深長地說明了“延緣久未已”的原因:“歲晚惜流光。”有了這一句,全部描寫賞玩的畫面就獲得了靈魂,讀者盡可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去回味。此詩雖然用筆平實,仍有含蓄不盡之意,原因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