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千秋歲·水邊沙外原文翻譯及賞析
《千秋歲·水邊沙外》是宋代詞人秦觀的詞作。字面上看,此詞以“春”貫穿全篇,“今春”和“昔春”,“盛春”到“暮春”,以時間的跨度,將不同的時空和昔盛今衰等感受融合為一,創(chuàng)造出完整的意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千秋歲·水邊沙外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千秋歲·水邊沙外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賞析
這是秦觀借描寫春景春情,集中表現(xiàn)交織在一起的今與昔、政治上的不幸和愛情上的失意,抒發(fā)貶謫之痛、飄零之愁的一首詞作。
上片著重寫今日生活情景。首寫眼前景致,“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二句,點明地點、時令,輕輕著筆,樸實自然。緊接著“花影亂,鶯聲碎”二句,細寫春景特色,以“亂”字狀花之紛繁,“碎”字表鶯聲盈耳,用筆尤工,各極其妙,洋溢著對自然的喜愛之情。“飄零”以下四句,忽而由喜轉(zhuǎn)悲,由春景春情轉(zhuǎn)寫遠謫索居,形體瘦損,不復(fù)有以往對酒當(dāng)歌之情,轉(zhuǎn)折有致,詞情哀怨。歇拍“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二句,人情艷情,孤情凄情,蘊藉含蓄,耐人尋味。
下片抒發(fā)由昔而今的生活之情。換頭直點昔日西池宴集,以“鴆鷺同飛蓋”描寫其盛況。比喻形象,用語簡明,隱含著不能忘懷的情味。“攜手處”以下四句,又由昔而今,由喜而悲,景物依舊,諸友卻已飄泊云散。委婉曲折,纏宛凄側(cè)。結(jié)尾“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再由眼前想到今后。“飛紅萬點”是春歸的自然寫照,“愁如海”卻新奇絕妙。這兩句既是惜春春去,又是對前途的無望。
此詞在內(nèi)容上由春景春情引發(fā),由昔而今由今而昔,由喜而悲,由悲而怨,把政治上的不幸和愛情上的失意融為一體,集中抒發(fā)了貶徙之痛,飄零之苦。在藝術(shù)上一波三折,一唱三嘆,蘊藉含蓄,感人肺腑;以景結(jié)情,境界深遠,余味無窮。
新舊黨爭,損害的不只秦觀一人,所以此詞抒發(fā)的感情是具有一定的普適意義的,蘇軾、黃庭堅、孔平仲、李之儀等人都有和詞存今,可見對“元祜黨人”震動之大,感觸之深。
詞中所體現(xiàn)的情感極為悲傷,充分體現(xiàn)這位“古之傷心人”(馮煦語)的性格特征。即:當(dāng)他身處逆境之時.往往不能自拔,無法像蘇軾那樣,善于自我解脫,而是自嘆、自傷,一往而深,直至于死。所以,當(dāng)他的朋友看到這首詞的時候,即擔(dān)心其“不久于世”(后作者逝于五年后)。這也就是作者所謂獨具善感“詞心”的體現(xiàn)。
韻譯
淺水邊,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氣悄然盡退。枝頭繁花,晴光下的倩影,紛亂如墜地顛顫微微。流鶯在花叢,輕巧的啼囀聲,聽來太急促,太細碎。啊,只身飄零,消愁的酒盞漸疏,難得有一回酣然沉醉。日復(fù)一日的思念,心身已煎熬成枯灰。相知相惜的摯友,迢迢阻隔,眼前,悠悠碧云,沉沉暮色,相對。
想當(dāng)年,志士俊才共赴西池盛會,一時豪情逸興,華車寶馬驅(qū)弛如飛。不料風(fēng)云突變,如今,看攜手同游處,剩幾人未折摧?啊,秉舟繞過日月,那夢已斷毀,只有鏡中古銅色,照出紅潤的容顏已非。春,去了落花千點萬點,飄飛著殘敗的衰頹,牽起一懷愁緒,如海,潮涌潮推。
散譯
淺淺春寒,從溪水邊、城郭旁悄一悄地溜走了。花影搖曳,鶯聲嚦嚦。因人在外地漂零,不能在一起喝酒,彼此相思,衣帶也寬松了。所等之人遲遲不來,同自己相對的只有黃昏天邊的碧云。
一憶往昔汴京金明池相會,同僚們一塊乘車出游。握手言觀處,今日還有誰在?回到皇帝身邊的好夢破滅了,一照鏡子才發(fā)現(xiàn)容顏漸老。好的光景不再,官僚們的愁苦如海深。
注釋
碎:形容鶯聲細碎。
飄零:飄泊。疏酒盞:多時不飲酒。
寬衣帶:謂人變瘦。
西池:故址在丹陽(今南京市),這里借指北宋京都開封西鄭門西北之金明池二秦觀于元佑間居京時,與諸同僚有金明池之游會。
鹓鷺:鹓(yuān)鷺,謂朝官之行列,如鹓鳥和鷺鳥排列整齊有序。《隋書·音樂志》:“懷黃綰白,鹓鷺成行”,鹓鷺即指朝廷百官。飛蓋,狀車輛之疾行,出自曹植《公宴詩》:“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這里代指車。
日邊:見《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有入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間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口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后以日邊喻京都帝王左右。清夢:美夢。
朱顏:指青春年華。
飛紅:落花。
創(chuàng)作背景
紹圣元年(1094),宋哲宗親政后起用新黨,包括蘇軾、秦觀在內(nèi)的一大批“元祜黨人”紛紛被貶。這首詞就是秦觀被貶之后的作品。至于寫作時地,一說是紹圣二年(1095)謫處州(今浙江麗水)時所作;一說是紹圣三年在謫郴州途中作于衡陽。
名家點評
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直用“一江春水向東流”意而以“海”易“江”,裁長作短,人自莫覺。王平甫之子云:“今語例襲陳言,但能轉(zhuǎn)移”,太難為作者。
馮金伯《詞苑萃編》引《詞潔》:秦少游《千秋歲》后結(jié)“春去也”三字,要占勝前面許多,攢簇在此收煞。“落紅萬點愁如海”,七字銜接得力,異樣出精采。
黃蘇《蓼園詞選》:此乃少游謫虔州思京中友人而作也。起從虔州寫起,自寫情懷落寞也。“人不見”,即指京中友,故下閱直接“憶昔”四句。“日邊”,比京師也。枯夢斷”、“顏改”。“愁如海,俱自嘆也。
夏閏庵(孫桐):“此詞以‘愁如海’一語生色,全體皆振,乃所謂警句也。”
王兆鵬《宋詞排行榜》:這首詞在評點榜上也成績不俗,歷代共有16次評點,列單榜第三十五位。詞人悲愴的身世遭際確實讓人深為感慨,尤其是名句“飛紅萬點愁如海”所展示出的颯然凋零的絢爛之美,打動了古今無數(shù)讀者。評點中,大部分都是贊賞此句的。評點與唱和兩項,基本上奠定了這首詞的經(jīng)典地位。當(dāng)代互聯(lián)網(wǎng)上,相關(guān)鏈接也達到了9萬余次,列第十八位,使此詞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只因選本入選和研究文章項名次較為靠后,才使此詞最終只排在宋詞排行榜的第四十二位。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元豐八年(1085年)登進士第,元祐(宋哲宗年號,1086—1094年)初,除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于舊黨,被視為元祐黨人,紹圣(宋哲宗年號,1094—1098年)后貶謫。宋徽宗朝赦還,至藤州卒。文辭為蘇軾所賞識,為“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有感傷身世之作。風(fēng)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fēng)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千秋歲·水邊沙外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千秋歲·數(shù)聲鶗鴂原文及翻譯賞析08-11
千秋歲·淡煙平楚原文翻譯及賞析05-24
秦觀《千秋歲》(水寒沙外)鑒賞09-20
千秋歲·數(shù)聲鶗鴂原文翻譯及賞析03-12
己亥歲原文翻譯賞析12-17
千秋歲·數(shù)聲鶗鴂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3篇)04-03
《千秋歲·數(shù)聲鶗鴂》原文及翻譯08-07
游蘭溪/游沙湖原文翻譯及賞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