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oingaieng.cn-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国产一级A毛久久久久一级A看免费视频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5-17 10:52:21 古籍 我要投稿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4篇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4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甚愛一作:盛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jié)節(jié),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rèn)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數(shù)當(dāng)然就很多了!

      注釋

      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自稱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死后謚靖節(jié)),東晉潯陽柴桑(現(xiàn)在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著名詩人。是著名的隱士。陶淵明獨愛菊花,常在詩里詠菊,如《飲酒》詩里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國史補(bǔ)》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shù)萬(指錢)者。甚:很,十分。

      說: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之:的。

      可愛:值得憐愛。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從。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獨:只,僅僅。

      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出:長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穢)。

      濯(zhuó):洗滌。

      清漣(lián):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

      妖:美麗而不端莊。

      通:貫通;通透。

      直:挺立的樣子。

      中通外直:(它的莖)內(nèi)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長枝

      香遠(yuǎn)益清:香氣遠(yuǎn)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凈植: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亭亭:聳立的樣子。

      植:樹立。

      可:只能。

      褻玩:玩弄。

      褻(xiè):親近而不莊重。

      焉:句末語氣詞,這里指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啊’’ ‘‘呀’’,助詞。

      謂:認(rèn)為。

      隱逸者: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就隱居避世;

      盛:廣。

      君子:指道德品質(zhì)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隨著前面的名詞而變化,例如:“有黃鶴樓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嘆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唉"。

      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之:語氣助詞,的。(一說為“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

      鮮(xiǎn):少。

      聞:聽說。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宜乎眾矣:(愛牡丹的)應(yīng)當(dāng)有很多人吧。

      宜乎:當(dāng)然(應(yīng)該)。

      宜:當(dāng)。

      眾:眾多。

      逐句翻譯

      ⒈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

      水陸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

      ⒉晉陶淵明獨愛菊。

      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

      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從唐朝以來,人們十分喜愛牡丹。

      ⒋予(yú)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漣而不妖,

      我(卻)[1]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里生長出卻不受(淤泥)沾染,經(jīng)過清水洗滌,但是卻不顯得妖媚。

      ⒌中通外直,

      (它的枝干)中間貫通,外表筆直,

      ⒍不蔓(màn)不枝,

      不纏生藤蔓,不旁出冗枝

      或:不長藤蔓,不生枝節(jié),

      ⒎香遠(yuǎn)益清,

      香氣傳播得越遠(yuǎn)越顯得清幽,

      ⒏亭亭凈植,

      筆直而潔凈地立在那里,

      ⒐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人們)只能遠(yuǎn)遠(yuǎn)地觀賞(它們)卻不能親近而不莊重地玩弄它。(焉:句末語氣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啊”“呀”等語義虛詞。)

      ⒑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我認(rèn)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

      ⒒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

      ⒓蓮,花之君子者也。

      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⒔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唉!喜愛菊花的(人),自陶淵明以后就很少有聽聞了。

      ⒕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喜愛蓮花(的人),和我一樣的還有誰?

      ⒖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喜愛牡丹(的人),應(yīng)該(當(dāng)然)有很多人了!(宜:當(dāng)然)

      生字

      予(yú)濯(zhuó)漣(lián)褻(xiè)鮮(xiǎn)蕃(fán)

      作品斷句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一詞多義

      (1)鮮

      陶后鮮有聞(少)

      芳草鮮美(鮮艷)《桃花源記》

      (2)之

      水陸草木之花(助詞,的)

      之出淤泥而不染(聯(lián)詞,無實際意義,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詞類活用

      不蔓不枝(名詞“蔓”“枝”用作動詞“生蔓”“長枝”)

      香遠(yuǎn)益清(形容詞“遠(yuǎn)”用作動詞“遠(yuǎn)播”)

      賞析

      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并以蓮自況,抒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深沉的慨嘆。

      作者起筆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選用“可愛”二字,包羅群芳,表明托物寄興,并不刻意求工,極見其立言斟酌之妙。接著敘說“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不肯為五斗米折腰,解綬歸隱后,飲酒賦詩,安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逸趣。“獨愛菊”,顯示淵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繼寫“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寫了唐人,特別是統(tǒng)治階層“甚愛牡丹”的好尚,這幾句像是重復(fù),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qiáng)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愿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dāng)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tài),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tài)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zhì)的區(qū)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dá)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然后作者撇開一筆說,讓那班人愛其所愛吧,“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這一連串鋪敘,對蓮花挺拔秀麗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別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風(fēng)范,作了有力的渲染。這幾句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愿望罷了。他為官正直,數(shù)洗冤獄,為民作主;晚年定居廬山,著書明道,潔身自愛,頤養(yǎng)天年,便是身體力行,澹泊明志的體現(xiàn)。這正是這篇小品能給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著力之處。

      接下來,作者對三種花象征的不同性格進(jìn)行了比較和品評:“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本來,花是不具備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蓮花近于菊,卻不像菊那樣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現(xiàn)實的隱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樣妍麗妖冶,以富貴媚人。蓮花出于污濁現(xiàn)實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顯妖冶,實為百花叢中的賢君子。另外,蓮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來、觀音均以蓮花為座。唐釋道世《三寶敬佛》云:“故十方諸佛,同出于淤泥之濁;三身正覺,俱坐于蓮臺之上。”作者《題蓮》詩也云:“佛愛我亦愛,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頭。”與這篇小品參照,情趣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評花進(jìn)而對“愛”也作出評價:“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深深地慨嘆:當(dāng)今之世真隱者少,有德者寡,而趨炎附勢鉆刺富貴之門的小人比比皆是;這莽莽紅塵,能有幾個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這社會痼疾呢?這里先用花進(jìn)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tài)描寫的淋漓盡致。言下雖不免流露出一種孤掌難鳴的哀怨,但意味深長,無情地鞭撻了那些寡廉鮮恥之徒。這里,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凈的心態(tài),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fēng)日下,大多數(shù)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愛慕與禮贊,表明自己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對高尚情操的崇奉,對庸劣世態(tài)的憎惡。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2

      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注釋

      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xué)家。“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

      蕃:多。

      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現(xiàn)在江西省九江縣)人,著名的詩人。他很愛菊花,常在詩里寫到,如《飲酒》詩里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里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bǔ)》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shù)萬(指錢)者。”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單單喜歡蓮花,喜歡它從污泥里生出卻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濯(zhuó)清漣而不妖:在清水里洗過卻不妖艷。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jié)節(jié)的。

      香遠(yuǎn)益清:香氣越遠(yuǎn)越清。益,更,越。

      亭亭:聳立的樣子。

      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隱逸者:隱居的人。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便隱居避世。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噫(yī):嘆詞,相當(dāng)于“唉”

      菊之愛:對于菊花的愛好。

      鮮(xiǎn)有聞:很少聽到。鮮,少。

      宜乎:宜,當(dāng),這里和“乎”連用,有“當(dāng)然”的意思。

      譯文

      水上地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是很多的。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jié)節(jié)的,香氣遠(yuǎn)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rèn)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過。愛蓮花的人,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么人呢?至于愛牡丹的人,人數(shù)當(dāng)然就很多了!

      “說”,古代文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頤的《愛蓮說》正是這種托物言志的文體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

      賞析

      周敦頤,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聞達(dá)。他的這種高潔的人品,誠如北宋文學(xué)大家黃庭堅所譽(yù):“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fēng)霽月……”而他的傳世散文佳作《愛蓮說》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懷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蓮花,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但大多數(shù)文人都是驚嘆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將其形諸筆端;而這筆散文精品卻獨辟蹊徑,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zhì)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從內(nèi)容上看,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并以蓮自況,抒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深沉的概嘆。

      文章的前一部分,寫出了蓮花之美就在于其一個“潔”字。首先,“出淤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寫出了蓮花身處污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tài)的可貴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出了它里外貫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牽扯攀附的高尚品質(zhì);再次“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寫出了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樣,決不被俗人們輕慢玩弄。

      前文所說的一切,事實上是作者人格的寫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證。正如作者所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其間的潛臺詞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樣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太少了。

      在寫法上,《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托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fēng)節(jié),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時,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在文中幾次以菊、牡丹反襯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之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三種形象的對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謂高明之極。而且,文章以一個“愛”字貫通全文,使得文章結(jié)構(gòu)謹(jǐn)嚴(yán)。在文章結(jié)尾,作者一嘆真正隱逸的高士極少,二嘆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見,三嘆貪慕富貴的俗人很多,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

      這首詩在語言上也同樣富有特色,那就是優(yōu)美簡煉,的確是如蓮之美--“不枝不蔓”,沒有多余的無用之語。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3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注釋

      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自稱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東晉潯陽柴桑(現(xiàn)在江西省九江縣)人,東晉著名人。是著名的隱士。他獨愛菊花,常在詩里詠菊,如《飲酒》詩里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從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里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bǔ)》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shù)萬(指錢)者。”盛:特別,十分。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

      獨:只,唯獨。

      自:自從。

      予(yú):我。

      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際意義。

      淤泥:河溝或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滌。

      清漣(lián):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

      妖:妖艷。

      焉:聲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莖)內(nèi)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

      蔓:名詞用作動詞,生枝蔓。

      枝:名詞用作動詞,長枝節(jié)。

      香遠(yuǎn)益清:香氣遠(yuǎn)播,更加顯得清芬。

      遠(yuǎn):遙遠(yuǎn),空間距離大,

      遠(yuǎn)播,遠(yuǎn)遠(yuǎn)的傳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凈植: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亭亭:聳立的樣子。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詞)。

      可:只能。

      褻(xiè):親近而不莊重。

      玩:玩弄。

      謂:認(rèn)為。

      隱逸者: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就隱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隨著前面的名詞而變化,例如:“有黃鶴樓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嘆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啊"。

      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之:語氣助詞,的。(一說為“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

      鮮(xiǎn):少。

      聞:聽說。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宜乎眾矣:(愛牡丹的)人應(yīng)該是很多了。宜乎:當(dāng)然。宜:應(yīng)當(dāng)。眾:多。

      異義詞

      (亭亭凈植)植: 古義:立

      今義:種植

      (宜乎眾矣)宜:

      古義:當(dāng)。和乎連用,有當(dāng)然的意思

      今義:合適,應(yīng)當(dāng)。

      譯文

      水上和陸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愛的有很多。晉代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歡蓮花,它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是貫通的,外形是筆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香氣傳播得越遠(yuǎn)越清幽,它筆直潔凈地立在那里,(人們)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觀賞它們,卻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認(rèn)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的花;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嘆詞,在此作助詞,以加重語氣。)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之后就很少聽說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對于牡丹的喜愛,人該是很多了。

      特點

      文章托物言志,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堅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zhì),表現(xiàn)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最突出的藝術(shù)手法是襯托,用菊正面襯托,用牡丹反面襯托。

      題解

      要記住這篇文章哦:愛蓮說(周敦頤)_原文_賞析_翻譯,如果喜歡,可以經(jīng)常來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姐姐給大家講述:【愛蓮說(周敦頤)_原文_賞析_翻譯(2)】

      “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記敘事物,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議論,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的雜文,但都是闡述作者對各種問題的見解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xiàn)象抒發(fā)作者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有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與現(xiàn)代雜文頗為相似。《愛蓮說》就是說說喜愛蓮花的道理。

      賞析“說”,

      是一種議論性古代文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頤的《愛蓮說》正是這種托物言志的文體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

      賞析

      蓮花,曾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 但大多數(shù)文人都是驚嘆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將其形諸筆端;而這筆散文精品卻獨辟蹊徑,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zhì)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 ,從而也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和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鄙視和厭惡。

      從內(nèi)容上看,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并 以蓮自況,抒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深沉的慨嘆。

      文章的前一部分,寫出了蓮花的高貴品質(zhì)。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出了蓮花身處污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tài)的可貴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 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牽扯攀附的高尚 品質(zhì);再次“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寫出了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樣,凜然不可侵犯。

      前文所說的一切,事實上是作者人格的寫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證。正如作者所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其間的潛臺詞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樣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太少了。

      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襯托,表明自己獨愛蓮花,并描繪蓮花的形象,贊美蓮花的品格。第二段與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相比較,點明蓮花“君子”的比喻意義,表明作者對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全文以托物言志,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的描寫和贊美,歌頌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達(dá)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鄙棄和厭惡。

      在寫法上,《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托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氣度、蓮的風(fēng)節(jié),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時,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在文中幾次以菊、牡丹反襯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這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三種形象的對比的高明手法,達(dá)到深化主題的目的。文章以一個“愛”字貫通全文,把愛蓮這一主題落到了實處,也把愛蓮變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這首詩在語言上也同樣富有特色,那就是優(yōu)美簡練,的確是如蓮之美——“不蔓不枝”,沒有多余的無用之語

      其重點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一句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達(dá)的意思恰好相反。其中心句為:“蓮,花之君子者也。”

      古人寫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懷, 同樣的一句話,都有二層意思,一層喻物,一層抒懷。同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也有第二層抒懷意思。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愿望罷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獨蓮而能為,彌足可貴也。這也是作者的感嘆吧,因為在大環(huán)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的,除了逃避與遠(yuǎn)離。或者如他那樣兢兢業(yè)業(yè)的守著自己的一份志節(jié)。

      周敦頤的《愛蓮說》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開篇深沉大氣,既點明了《愛蓮說》之蓮也屬水陸草木之花,也點明了蓮的可愛,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罷了。這為他下文的“予獨愛蓮”埋下了順理成章的伏筆。如此開篇,出筆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頤并沒在甚蕃里糾纏,只是直接縮景,一句“晉陶淵明獨愛菊”,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

      接下句“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像是重復(fù),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qiáng)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愿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dāng)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tài),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tài)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zhì)的區(qū)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dá)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

      下句周敦頤就直接進(jìn)入了正題“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之語,愛蓮之心,喻蓮之志,可謂一氣呵成,看似是對蓮的直觀描寫,其實字字句句皆是借蓮之表像傾訴心衷也。此運筆之老到,實讓人嘆為觀止。可說通篇讀者都無一絲喘息之機(jī)。語言超凡脫俗,而回味卻是雋永綿長,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頤先用花進(jìn)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讓人讀來也別有一番滋味。“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節(jié)“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可謂渾然一體,不著絲毫痕跡。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tài)描寫的淋漓盡致,而無一言直接指責(zé)。 在文章結(jié)尾,作者一嘆真正隱逸的高士極少,二嘆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見,三嘆貪慕富貴的俗人很多,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

      周敦頤通過這樣的對比,將自己比喻為君子。君子難為,猶勝于避世也。從這一點來看,周敦頤有些孤芳自賞的意思。不過周敦頤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發(fā)出了深沉的感嘆“菊之愛,陶之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的,滾滾紅塵,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晉有陶淵明,可現(xiàn)在卻聽都沒聽到還有人會這樣做的。或是像我一樣的,在塵世中能相守一份純凈的,有著我這樣追求君子風(fēng)范的,又有幾人?大多數(shù)的人,皆在紅塵世事中從眾罷了。從這里可以看出,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凈的心態(tài),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fēng)日下,大多數(shù)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本文托物言志,表達(dá)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態(tài)度,同時也表達(dá)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鄙棄。歌頌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美德,表達(dá)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此文高風(fēng)亮節(jié),清雅脫俗,精短,瑯瑯上口,有押韻,實為古文中難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雙解,內(nèi)容厚實而意境深遠(yuǎn)。加上其文近似白話,易讀易解,所以成了流傳后世膾炙人口的佳品。在賞析此文的時候,如果能感動于文中的志節(jié),這也就是讀此文的.最佳所得吧。《愛蓮說》的結(jié)構(gòu),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對蓮的喜愛)為線索;兩個陪襯,以水陸草木之花為蓮的總陪襯,以菊和牡丹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愛菊花,愛牡丹,愛蓮花,指代三種人菊花:隱居避世的人;蓮花:指品德高尚,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牡丹:指追求富貴高傲之人。

      背景

      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學(xué)家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

      周敦頤來星子后,在軍衙東側(cè)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dāng)公余飯后,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賞花品茗,并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一年以后,周敦頤由于年邁體弱辭官而去,在廬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講學(xué)。他留下的蓮池和那篇《愛蓮說》,一直為后來者珍視。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調(diào)任南康知軍,滿懷對周敦頤的仰慕之情,重修愛蓮池,建立愛蓮堂,并從周的曾孫周直卿那兒得到周敦頤《愛蓮說》的墨跡,請人刻之于石立在池邊。朱熹作詩道: 聞道移根玉井旁,花開十里不尋常; 月明露冷無人見, 獨為先生引興長。 賞析《愛蓮說》,其重點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這是全文的中心題意。 古人寫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懷,同樣的一句話,都有二層意思,一層喻物,一層抒懷。同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也有第二層抒懷意思。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難。

      這也是他為官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愿望罷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獨蓮而能為,彌足可貴也。這也是作者的感嘆吧,因為在大環(huán)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獨善其身的,除了逃避與遠(yuǎn)離。或者如他那樣兢兢業(yè)業(yè)的守著自己的一份志節(jié)。 周敦頤的《愛蓮說》從“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周敦頤(1017~1073)是我國理學(xué)的開山祖,他的理學(xué)思想在中國哲學(xué)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周敦頤從小喜愛讀書,在家鄉(xiāng)頗有名氣,人們都說他“志趣高遠(yuǎn),博學(xué)力行,有古人之風(fēng)”。他的學(xué)問、氣度,也感動過許多人來追隨他學(xué)習(x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程頤、程顥兩兄弟,他們后來都成了南宋一代著名的理學(xué)家。

      公元1072年,周敦頤來到江西,創(chuàng)辦了濂溪書院,從此開始設(shè)堂講學(xué),收徒育人。他將書院門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號“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愛蓮花,便在書院內(nèi)建造了一座愛蓮堂,堂前鑿一池,名“蓮池”,以蓮之高潔,寄托自己畢生的心志。先生講學(xué)研讀之余,常漫步賞蓮于堂前。后造就一篇《愛蓮說》,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成為千古絕唱,至今仍膾炙人口。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4

      《愛蓮說》出自古文觀止。其詩文如下:

      【前言】

      《愛蓮說》是北宋理學(xué)家周敦頤創(chuàng)做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zhì)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注釋】

      可:值得。

      蕃:多。

      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

      予(yú):我。

      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際意義。

      淤泥:河溝或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穢。

      濯(zhuó):洗滌。

      清漣(lián):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

      妖:妖艷。美麗而不端莊

      中通外直:(它的莖)內(nèi)空外直。通,空。直,挺立。

      不蔓(w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蔓,名詞用作動詞,生枝蔓。枝,名詞用作動詞,長枝節(jié)。

      香遠(yuǎn)益清:香氣遠(yuǎn)播,更加顯得清芬。遠(yuǎn),名詞作動詞, 遙遠(yuǎn),空間距離大。益,更,更加。

      亭亭凈植: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亭亭,聳立的樣子。植,“植”通“直”,立。

      可:只能。

      褻(xiè):親近而不莊重。

      玩:玩弄。

      焉:助詞。

      謂:認(rèn)為。

      隱逸者: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就隱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噫:感嘆詞,相當(dāng)于“啊”。

      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之,的。一說為“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下文“蓮之愛”、“牡丹之愛”同。

      鮮(xiǎn):少。

      聞:聽說。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喜愛蓮花的)還有什么人呢?

      宜乎眾矣:(喜愛牡丹的)人應(yīng)該是很多了。宜乎,當(dāng)然。宜,應(yīng)當(dāng)。眾,多。[2-3]

      【翻譯】

      水上,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間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香氣遠(yuǎn)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我認(rèn)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好,人數(shù)當(dāng)然就很多了。

      【鑒賞】

      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并以蓮自況,抒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深沉的慨嘆。

      作者起筆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選用“可愛”二字,包羅群芳,表明托物寄興,并不刻意求工,極見其立言斟酌之妙。接著敘說“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不肯為五斗米折腰,解綬歸隱后,飲酒賦詩,安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逸趣。“獨愛菊”,顯示淵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確了題意:陶淵明可以愛菊抒懷,我怎不可獨愛蓮呢?繼寫“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寫了唐人,特別是統(tǒng)治階層“甚愛牡丹”的好尚,這幾句像是重復(fù),但實為加深語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讓對比感更為強(qiáng)烈,為其求蓮之高潔鋪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愿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dāng)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這種在污世保持清白與獨自避世求真的心態(tài),與眾人皆羨富貴(牡丹)的從眾心態(tài)是有著思想境界上本質(zhì)的區(qū)別的。這為愛蓮說所要表達(dá)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鋪墊。然后作者撇開一筆說,讓那班人愛其所愛吧,“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這一連串鋪敘,對蓮花挺拔秀麗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別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縷槔諑淶姆綬叮作了有力的渲染。這幾句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愿望罷了。他為官正直,數(shù)洗冤獄,為民作主;晚年定居廬山,著書明道,潔身自愛,頤養(yǎng)天年,便是身體力行,澹泊明志的體現(xiàn)。這正是這篇小品能給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著力之處。

      接下來,作者對三種花象征的不同性格進(jìn)行了比較和品評:“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本來,花是不具備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蓮花近于菊,卻不像菊那樣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現(xiàn)實的隱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樣妍麗妖冶,以富貴媚人。蓮花出于污濁現(xiàn)實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顯妖冶,實為百花叢中的賢君子。另外,蓮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來、觀音均以蓮花為座。唐釋道世《三寶敬佛》云:“故十方諸佛,同出于淤泥之濁;三身正覺,俱坐于蓮臺之上。”作者《題蓮》詩也云:“佛愛我亦愛,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頭。”與這篇小品參照,情趣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評花進(jìn)而對“愛”也作出評價:“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深深地慨嘆:當(dāng)今之世真隱者少,有德者寡,而趨炎附勢鉆刺富貴之門的小人比比皆是;這莽莽紅塵,能有幾個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這社會痼疾呢?這里先用花進(jìn)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tài)描寫的淋漓盡致。言下雖不免流露出一種孤掌難鳴的哀怨,但意味深長,無情地鞭撻了那些寡廉鮮恥之徒。這里,周敦頤是高傲的,他那種不從眾只求純凈的心態(tài),在碌碌塵世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是因為世風(fēng)日下,大多數(shù)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愛慕與禮贊,表明自己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對高尚情操的崇奉,對庸劣世態(tài)的憎惡。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4篇】相關(guān)文章: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匯編4篇)04-21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4篇04-21

    愛蓮說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10-12

    月原文翻譯及賞析04-18

    斷句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

    海棠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

    春曉原文翻譯及賞析04-13

    大田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瀑布原文翻譯及賞析05-16

    大招原文翻譯及賞析05-13

    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888奇禾| 奇米第四色在线| 国产伦理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动漫视频下载| 久久久久精品老熟女国产精品|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GOGOGO高清在线观看免费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