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oingaieng.cn-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国产一级A毛久久久久一级A看免费视频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3-13 13:13:01 古籍 我要投稿

    【薦】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薦】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

      春日

      [唐代]溫庭筠

      問君何所思,迢遞艷陽時。

      門靜人歸晚,墻高蝶過遲。

      一雙青瑣燕,千萬綠楊絲。

      屏上吳山遠(yuǎn),樓中朔管悲。

      寶書無寄處,香轂有來期。

      草色將林彩,相添入黛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想要問你在思念什么?在這艷麗明媚春之時。

      回來的晚門口寂靜無聲,蝴蝶采完花粉緩緩的飛過高墻。

      窗外燕子雙飛,千萬條綠楊柳枝低垂。

      屏風(fēng)上的吳山遼闊幽遠(yuǎn),樓中羌笛聲聲悲凄。

      珍貴的書信不知道該寄往何處,香車有來的日期。

      要把這草景與樹林色彩,一同增添到眉際,排解心中憂愁。

      注釋

      迢遞(tiáo dì):天高氣清的`樣子。

      青瑣燕:這里指落在窗前的紫燕。

      屏:指屏風(fēng)。吳山:吳地的山,指屏風(fēng)上畫的南方山。

      朔管:指羌笛,亦泛指北方地區(qū)流行的管樂器。

      寶書:珍貴的書信。

      香轂(gǔ):古人乘坐的車。

      將:連詞,與、和之意。彩:一作“影”。

      相:遞相,先后。添:一作“將”。黛眉:特指女子之眉。

      賞析:

      此詩共十二句,可分為兩部分。前六句為第一部分,是對相思對象一方“所思”情形的設(shè)想,且點明了時間、地點;后六句為第二部分是自述,點明地點“吳山”的同時,自述羌笛悲涼,并說明了以賞春排解愁緒的原因。此詩筆墨揮灑,色彩趨于清淡,構(gòu)建了清逸淡遠(yuǎn)的詩歌意境。

      此詩首兩句,出句開門見山以“所思”設(shè)問。對句據(jù)之而答在“艷陽時”。蘊有薛濤《春望詞》中“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之意。

      三、四句以“人歸晚”“蝶過遲”描述人與昆蟲各自在春天里所持行為。人回來的晚是被春景所吸引,蝴蝶過慢是因為花粉沉重。從而間接體現(xiàn)了春天的特征。

      五、六句描寫室外景,燕子雙飛,千萬條柳枝低垂,以此意象象征對心上人的思念。

      七、八句描寫室內(nèi)景,條幅上畫著吳山,樓內(nèi)羌笛悲涼。九、十句承上解答“朔管悲”的原因是,書信無寄處。最后兩句顯示,要把這春天的草景與樹林的色彩,一并映入眼簾,即以賞春排解愁緒。

      綜上,從描寫對象上看,前六句是對相思對象一方“所思”情形的設(shè)想。其時間是在“艷陽時”,地點在“青瑣”。后六句自述,點明地點“吳山”的同時,自述“朔管悲”。其原因是“寶書無寄處”,故乘香車將“林彩”“添入黛眉”。這種舉動與其《春郊游眺寄孫處士》、《謁巫山廟》的精神排解法是相同的。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2

      春日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古詩簡介

      《春日》是北宋詩人汪藻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通過對春日出游的見聞感受的描寫,描繪了一幅優(yōu)美的春日圖,表達(dá)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

      翻譯/譯文

      整個春日大概都沒有連續(xù)十天清明無雨的日子,到處都是在天上的云彩攜帶著雨水漂浮而行。野外田里的一潭綠油油的春水比鏡子還要碧綠光亮,古渡口邊人經(jīng)過時水邊的鷗鷺卻自在不受驚嚇。籬笆外將開未開的桃花探頭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草屋頂煙雨靡靡,打濕了行客的衣裳,午后雞鳴一聲將人從閑夢中喚引回了現(xiàn)實。

      注釋

      ⑴嫣然:美好貌。

      ⑵茅茨:茅草屋頂。煙暝:煙雨迷蒙。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于崇寧(1102-1106年)年間,作者任職宣州之時,一個春日里,作者游覽美景而作此詩。

      賞析/鑒賞

      汪藻此詩,把春日出游的見聞感受次第展開,勝境紛呈疊出。入筆寫難得的好天氣,轉(zhuǎn)出野田春水,然后又轉(zhuǎn)出渡頭水鳥嬉游,再轉(zhuǎn)出竹籬茅舍風(fēng)光,夭桃含笑情態(tài);又轉(zhuǎn)出霧氣迷蒙,沽衣微濕,天色似瞑,引得午雞引吭啼鳴。無數(shù)富于詩情的片段,構(gòu)成了逝通的春游長卷,盎然春意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這些景色誠然十分宜人,表面上詩中景物各自分立,似乎缺少勾連,很難形成一個整體。事實上,詩人用的是一種近乎現(xiàn)代戲劇中的“情意結(jié)構(gòu)”手法,即又靠情節(jié)連系,而以心中清意活動流貫全篇,似斷實連,另是一種獨特的章法。首句開門見山,表示春日多雨,次句具體描繪,補足上句之意。春日多雨,早擬出游而苦無佳日;好容易才盼得放晴,足遂夙愿,作者心情之欣喜可見。多雨之日終得放晴的欣欣情意籠置全詩,形成了一條線索。野田春水映映,一碧如鏡,固然賞心悅目;渡邊鷗鳥忘機,與人相親相近,自有物我欣然之趣;籬間夭桃臨風(fēng),似開未開,嫣然含笑,更覺深情。茅茨人家,柳昏煙暝;迷蒙霧氣,沾衣欲濕;意境朦朧優(yōu)美。作者忽聞一聲雞鳴,更覺寧靜安謐。全詩鏡頭累換,而詩人心情之欣悅,感受的新鮮,則回環(huán)相貫。清詞麗句,信手組合,皆成妙諦。無怪乎張世南《游宦紀(jì)聞》說此詩是汪藻幼年之作,詩人早年詩學(xué)江西派,此詩通篇用拗句,全法黃庭堅,然而拗峭之中,自具清麗之致,可謂剛外柔中。用筆之勁健不及黃,而溫潤則過之。紀(jì)昀、呂留良分別評此詩“雅健”、“有骨”,實足以當(dāng)之而無愧。

      名家評價

      張世南《游宦紀(jì)聞》:“此詩一出,為詩社諸公所稱。”

      紀(jì)昀《武英殿叢書·浮溪集》:“汪詩深醇雅健。”

      呂留良《宋詩鈔·浮溪集》序:“汪詩高華有骨,興寄深遠(yuǎn)。”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3

      春日偶成·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

      朝代:宋代

      作者:程顥

      原文:

      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xué)少年。

      注解:

      此明道先生自詠其閑居自得之趣。言春日云煙淡蕩,風(fēng)日輕清,時當(dāng)近午,天氣融和。傍隨于花柳之間,憑眺于山川之際,正喜眼前風(fēng)景,會心自樂,恐時人不識,謂余偷閑學(xué)少年之游蕩也。

      O宋程顥,字伯淳,洛陽人。謚明道先生,,從祀孔子廟庭。

      ①云淡:云層淡薄,指晴朗的天氣。午天:指中午。

      ②傍花隨柳:傍隨于花柳之間。傍,一作“望”。傍,靠近,依靠。隨,沿著。川:瀑布或河畔。

      ③時人:一作“旁人”。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④將謂:就以為。將:乃,于是,就。偷閑:忙中抽出空閑的時間。

      譯文:

      云淡、風(fēng)輕、花紅、柳綠,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一幅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處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可是誰知道我內(nèi)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我像年輕人一樣偷閑貪玩呢!

      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詩,描寫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寫理趣的詩,作者用樸素的手法把柔和明麗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開頭兩句寫云淡風(fēng)輕、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機;第三句是詩意的轉(zhuǎn)折和推進(jìn),第四句更進(jìn)一步說明自己并非學(xué)少年偷閑春游,它所要表達(dá)的是一種哲理,以及對自然及宇宙的認(rèn)識。全詩表達(dá)了理學(xué)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養(yǎng)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務(wù)實功夫,也表現(xiàn)了一種閑適恬靜的意境。風(fēng)格平易自然,語言淺近通俗。全詩寫出了詩人懷念少年時在故鄉(xiāng)時的事情,表達(dá)了詩人心中對少年、故鄉(xiāng)的懷念。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4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xì)論文。

      譯文

      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的詩思瀟灑飄逸,豪放不拘,詩風(fēng)超群,不同凡俗。

      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秀飄逸之風(fēng)。

      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yuǎn)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

      什么時候才能一起喝酒,與你慢慢品論文章呢?

      注釋

      不群:不平凡,高出于同輩。這句說明上句,思不群故詩無敵。

      庾開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馬、司徒、司空),世稱庾開府。

      俊逸:一作“豪邁”。鮑參軍:指鮑照。南朝宋時任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

      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長安(今陜西西安)一帶,當(dāng)時杜甫在此地。

      江東:指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帶,當(dāng)時李白在此地。

      論文:即論詩。六朝以來,通稱詩為文。細(xì)論文:一作“話斯文”。

      賞析

      杜甫同李白的友誼,首先是從詩歌上結(jié)成的。這首懷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寶五載(746)或六載杜甫居長安時所作,主要就是從這方面來落筆的。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第一聯(lián)是說,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yuǎn)遠(yuǎn)的超出一般人。

      首句稱贊他的詩冠絕當(dāng)代。第二句是對上句的說明,是說他之所以“詩無敵”,就在于它的思想情趣,卓異不凡,因而寫出的詩,出塵拔俗,無人可比。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第二聯(lián)是說,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的那種俊逸之風(fēng)。

      借著贊美李白的'詩像庾信那樣清新,像鮑照那樣俊逸。庾信、鮑照都是南北朝的著名詩人。庾信在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馬、司徒、司空),世稱“庾開府”。鮑照劉宋時任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

      開頭四句,一氣貫注,筆力峻拔,熱情洋溢,都是對李白的熱烈贊美。對李白奇?zhèn)ス妍惖脑娖鸥υ陬}贈或懷念李白的詩中,總是贊揚備至。從此詩坦蕩真率的贊語中,也可以見出杜甫對李白詩是何等的欽仰。這不僅表了他對李白詩的無比喜愛,也體現(xiàn)了他們誠摯的友誼。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第三聯(lián)是說,如今我在渭北獨自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yuǎn)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想思念。

      表面看來,第三聯(lián)兩句只是寫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長安一帶;“江東”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帶地方。“春天樹”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實敘出,未作任何修飾描繪。分開來看,兩句都很一般,并沒有什么奇特之處。然而作者把它們組織在一聯(lián)之中,卻自然有了一種奇妙的緊密聯(lián)系。也就是說,當(dāng)作者在渭北思念江東的李白之時;而作者遙望南天,未見天邊的云彩,李白翹首北國,唯見遠(yuǎn)處的樹,又自然見出兩人的離別之恨,好像“春樹”、“暮云”,也帶有深重的離情。這兩句詩,牽連著雙方同樣的無限情思。回憶在一起時的種種美好的時光,懸揣二人分別后的情形和此時的種種情狀,這當(dāng)中該有多么豐富的內(nèi)容。這兩句,看似平淡,實則每個字都千錘百煉;語言非常樸素,含蘊卻極豐富,是歷來傳誦的名句。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xì)論文?”末聯(lián)是說,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再次仔細(xì)探討我們的詩作呢?

      上面將離情寫得極深極濃,這就自然引出了末聯(lián)的熱切希望:什么時候才能再次歡聚,像過去那樣,把酒論詩,這是作者最難忘懷、最為向往的事,以此作結(jié),正與詩的開頭呼應(yīng)。言“重與”,是說過去曾經(jīng)如此,這就使眼前不得再次會晤的悵恨更為悠遠(yuǎn),加深了對友人的懷念。用“何時”作詰問語氣,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達(dá)得更加強烈,使結(jié)尾余意不盡讀完全詩后,作者的無限思情仍在心中回蕩。

      整首詩杜甫先從李白的詩歌才華寫起,交代思念的緣由;而后順理成章的抒寫自己對李白的濃濃的思念之情,為此表達(dá)再次相逢論詩的愿望。層層鋪墊,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寫得深厚無比,情韻綿綿。

      清代浦起龍說:“此篇純于詩學(xué)結(jié)契上立意。”(《讀杜心解》)道出了這首詩在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上的特點。全詩以贊詩起,以“論文”結(jié),由詩轉(zhuǎn)到人,由人又回到詩,轉(zhuǎn)折過接,極其自然,通篇始終貫穿著一個“憶”字,把對人和對詩的傾慕懷念,結(jié)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寫得深厚無比,情韻綿綿。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公元746年(唐玄宗天寶五年)或747年(天寶六年)春杜甫居長安時所作。公元744年(天寶三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相遇之后他們一起到宋州,在單父(今山東單縣南)以北的汶水上,和詩人高適相逢。后來又一起到大梁城。分手后李白趕往江東,杜甫奔赴長安。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5

      長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古詩簡介

      《長命女·春日宴》是五代十國南唐詞人馮延巳所寫的一首詞。這首詞贈給丈夫,表達(dá)了一個賢淑妻子對丈夫的忠貞和“歲歲長相見”的真摯愿望。該詞語言清新明麗,通俗易懂卻能夠表達(dá)最真摯的感情。

      翻譯/譯文

      風(fēng)和日麗的春天,擺起豐盛的酒宴。一杯美酒一曲歌呵,拜了又拜許三愿:一愿郎君你長壽千歲,二愿我身體永遠(yuǎn)康健,三愿我倆如同梁上燕呀,雙雙對對,幸福無邊。

      注釋

      ①長命女:唐教坊曲名用作詞調(diào)名。全詞39字,上片三句三仄韻,下片四句仄韻。

      ②綠酒:古時米酒釀成未濾時,面浮米渣,呈淡綠色,故名。

      ③妾身:古時女子隊自己的謙稱。

      ④歲歲:年年,即每年。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年輕女子向她的'郎君祝酒陳愿的詞,具體創(chuàng)作年代不詳。

      賞析/鑒賞

      這首詞實際是祝酒詞,描寫春日開宴時,夫婦雙方祝酒陳愿。前兩愿分別祝郎君與自己長壽健康,第一愿以梁燕雙柄喻夫妻團(tuán)圓,天長地久。馮詞三愿對于人問恩愛夫婦而苦則相當(dāng)?shù)湫停魅斯磺蟾毁F.惟愿夫婦相守長久,意愿雖強而所求不奢,表現(xiàn)了古代女子對美滿生活的追求。

      在具體描寫上。本詞不但通過人物的語言來抒情,而且通過相應(yīng)的具體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春日、綠酒、情歌、呢喃燕語,構(gòu)成了極美的意境,對于愛情的抒寫是極有力的烘托。

      整首詞采用婦人口吻,語言清新明麗,語淺情深,可謂做到單純與豐富富、平易與雅致高度統(tǒng)一,深得民歌精髓,化平凡為神奇,藝術(shù)效果奇妙。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6

      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

      唐代李白

      昔聞顏光祿,攀龍宴京湖。

      樓船入天鏡,帳殿開云衢。

      君王歌大風(fēng),如樂豐沛都。

      延年獻(xiàn)佳作,邈與詩人俱。

      我來不及此,獨立鐘山孤。

      楊宰穆清風(fēng),芳聲騰海隅。

      英僚滿四座,粲若瓊林敷。

      鹢首弄倒景,峨眉綴明珠。

      新弦采梨園,古舞嬌吳歈。

      曲度繞云漢,聽者皆歡娛。

      雞棲何嘈嘈,沿月沸笙竽。

      古之帝宮苑,今乃人樵蘇。

      感此勸一觴,愿君覆瓢壺。

      榮盛當(dāng)作樂,無令后賢吁。

      譯文

      聽說江寧以前有個光祿大夫顏延之,就在這北湖攀龍附鳳,宴請群僚。

      樓船駛?cè)脒@天鏡一樣的湖中,錦幔圍成宮殿高入云霄。

      也唱起了《大風(fēng)歌》,就像劉邦當(dāng)年在沛都豐鄉(xiāng)作樂一樣。

      顏延之獻(xiàn)上詩章,仿佛像個詩人一樣。

      我是比不上他了,他象鐘山一樣孤傲突出。

      楊縣令文風(fēng)清穆,高譽響徹東南海隅。

      僚幕英才高朋滿坐,個個如同玉樹臨風(fēng),一片璀璨。

      畫著鳥首的船在湖中顯弄倒影,個個美女娥眉如水,鬢發(fā)疊掛明珠。

      樂隊新曲新歌引人入勝,吳語昵儂和著古典舞蹈動人心魂。

      歌聲高亢繞云,聽眾如癡如醉,皆大歡喜。

      聲音喧鬧,唧唧嘈嘈,笙竽的聲音把江月?lián)u碎了。

      這里曾經(jīng)是帝王的.宮殿,如今卻是打柴割草的地方。

      想到這,不禁使人感慨萬分,老楊啊喝個底朝天吧。

      榮盛之時就應(yīng)該及時行樂,別讓后輩笑話咱們。

      注釋

      ⑴楊江寧,名利物,為潤州江寧令。李善《文選注》:樂游苑,晉時藥圃,元嘉中筑堤壅水,名為北湖。《六朝事跡》:晉元帝大興三年,始創(chuàng)為北湖,筑長堤以遏北山之水。東至覆舟山,西至宣武城。《太平寰宇記》:玄武湖在升州上元縣西北七里,周回四十里,東西兩派,下水入秦淮。春夏深七尺,秋冬四尺,灌田百頃。《釋問》曰:湖本桑泊,晉元帝大興中,創(chuàng)為北湖。宋筑堤,南抵西塘,以肄舟師也。又《京都記》云:從北湖望鐘山,似官亭湖望廬岳也。

      ⑵《南史》:顏延之,字延年。孝武登柞,以為金紫光祿大夫。

      ⑶《漢書》:攀龍附鳳,并乘天衢。

      ⑷帳殿,天子行車野次,連帳以為殿也。沈約詩:“帳殿臨春籞,帷宮繞芳薈。”左思《白發(fā)賦》:“開論云衢。”

      ⑸《史記》: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敵人父老子弟縱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xí)之。《漢書》: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應(yīng)劭曰:“沛,縣也。豐,其鄉(xiāng)也。”孟康曰:“后沛為郡而豐為縣。”

      ⑹顏延年有《應(yīng)詔觀北湖田收》詩,所謂獻(xiàn)佳作者,或是此詩。

      ⑺《唐六典注》:蔣山,一名鐘山,在潤州江寧縣。

      ⑻《詩經(jīng)·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清風(fēng)。”

      ⑼《淮南子》:“龍舟鹢首。”高誘注:“鹢,大鳥也。畫其像著船頭,故曰鹢首也。”

      ⑽曹植《洛神賦》:“綴明珠以耀軀。”

      ⑾《唐會要》:開元二年,上以天下無事,聽政之暇,于梨園自教法曲,必盡其妙,謂之皇帝梨園弟子。《唐書·禮樂志》: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dāng)?shù)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院北梨園。

      ⑿《楚辭》:“吳歈蔡謳,奏大呂些。”梁元帝《纂要》:“吳歌曰歈。”

      ⒀王粲詩:“管弦發(fā)徽音,曲度清且悲。”

      ⒁吳質(zhì)《答東阿王書》:“耳嘈嘈而無聞。”劉良注:“嘈嘈,喧甚也。”

      ⒂《博雅》:“笙以匏為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竽,象笙,三十六管,宮管在中央。”《宋書》:“笙,隨所造,不知何代人。列管匏內(nèi),施簧管端。宮管在中央,三十六簧曰竿。宮管在左旁,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其他皆相似也。”

      ⒃《漢書》:“樵蘇后爂。”顏師古注:“樵,取薪也。蘇,取草也。”

      ⒄覆瓢壺,猶傾尊倒甕之意。

      ⒅陶潛詩:“取歡當(dāng)作樂。”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

      群芳爛不收,東風(fēng)落如糝。

      參軍春思亂如云,白發(fā)題詩愁送春;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fā)江邊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頭已白。

      異鄉(xiāng)物態(tài)與人殊,惟有東風(fēng)舊相識。

      譯文

      春天使者姍姍前來訪問,西湖水面換上綠色衣裙。

      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熱情,花風(fēng)落地一樣喚人興奮。

      春來了,參軍思緒亂如云,白發(fā)人,最怕題詩送青春。

      我知道你擺好了湖中酒席,等待著老朋友來開懷暢飲。

      遙遙萬里你捎來一片春情,每到春來我暗暗感到心驚。

      冰雪消融,門外千山碧綠,繁花爭妍,江邊二月多晴。

      還記得,少年時,迎春暢飲,到如今,春草綠,兩鬢如絲。

      他鄉(xiāng)作客,物態(tài)人情各異,東風(fēng)情意,年年難舍難離。

      賞析:

      原注:西湖者,許昌勝地也。

      謝君有“多情未老已白發(fā),野思到春如亂云”之句。

      全詩以“萬里”一句為界分為兩部分,前半寫西湖景色及朋友相念之情;后半寫自己異鄉(xiāng)逢春的新鮮見聞和落寞情懷。詩中春景寫得明媚可喜,感情寫得真摯動人。結(jié)構(gòu)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層次分明,而接轉(zhuǎn)自然,語言明白曉暢,多少也有學(xué)習(xí)李白詩風(fēng)所帶來的飄逸氣,體現(xiàn)了歐詩的'基本特色。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8

      春日即事

      病起多情白日遲,強來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館初春后,人倚欄桿欲暮時。

      亂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麥自無知。

      池邊垂柳腰支活,折盡長條為寄誰?

      翻譯

      我病體初愈,帶著極大的興趣,勉強漫步庭院,探尋春天的消息;院中陽光明媚,日影緩緩西移。

      池邊的亭臺樓閣積雪已經(jīng)消融,透滿了初春的活力;我留連忘返,倚著欄桿,一直到夕陽西下,暮云低迷。

      那上下翻飛的蝴蝶,那嗡嗡盤旋的蜜蜂,似乎都充滿了情意;滿地的兔葵,叢生的燕麥,一個勁地長著,怎知我滿腹的心思?

      池塘邊的垂柳在風(fēng)中搖動著它婀娜的腰肢,我想把它折下送人,可心中的人啊,你此時又在何地?

      注釋

      病起:病愈。

      多情:指情志高。

      白日遲:用《詩·豳風(fēng)·七月》“春日遲遲”句,謂春日過得緩慢。

      強:勉強。

      池館:池苑館舍。

      初春:春季的第一個月。又稱孟春。

      兔葵燕麥,兩種植物名。

      腰支:同“腰肢”。腰身;身段;體態(tài)。

      長條:長的枝條。特指柳枝。

      賞析

      這首詩是呂本中的代表作,無論是抒情還是寫景,都寫得流轉(zhuǎn)自然,為歷來選家所重。

      首句的“病起多情”是全詩的主腦,“病起”是身體狀況,“多情”是因為病,因為春懷,還有門外的春景。一個人纏綿病榻多日,今天身體好些,能夠出外走走,而外面是足以感人、使人留戀的初春美景,詩人自然多情。在這樣的心情指導(dǎo)下,見到的景色也變得多情起來。于是,院中的白日、似乎遲遲不墜,將溫暖的陽光灑滿大地,讓詩人盡情領(lǐng)略眼前的春光。首句寫春日,照應(yīng)節(jié)候,也是在室內(nèi)很久的病人乍一出門的最直截的反應(yīng),寫得很自然。次句“強來庭下探花期”是承首句說,“強來”是“病起”的進(jìn)一步說明;“探花期”又是“多情”的表現(xiàn)。

      次聯(lián)依“庭下探花期”展開。詩人漫步庭院,欣賞著早春景色,只見病前所見的'積雪都已消融,和暖的春風(fēng)吹滿大地,使人懶洋洋地,他便倚著欄桿,久久不想離去,一直到黃昏,太陽即將下山。前面已有“白日遲”句,此聯(lián)又重說賞景到日暮還不走,他站的時間之久,對景色的多情就得到了深刻的描繪。詩在寫景時不僅僅是注目風(fēng)景,而是把自己嵌入景中,與景物融合成一片。因此宋張九成在《橫浦日新錄》中稱贊說:“此自可入畫。人之情意,物之容態(tài),二句盡之。”詩也成為眾口稱贊的名聯(lián)。

      下一聯(lián)又接上“人倚闌干”寫。詩人倚欄桿這么久,看得這么細(xì),他見到是眼前蜂蝶忙忙碌碌地飛來飛去,遍地長著兔葵、燕麥。詩在這里特地把“有意”與“無知”對舉,蜂蝶是有意,為春色而繁忙,兔葵、燕麥?zhǔn)菬o知,默默地生長。詩人把自己的感情移入物中,使自然界的動植物都帶有感情,襯托出自己的主觀思想。錢鐘書在《宋詩選注》中指出,這二句都有出處。出句是化用了李商隱《二月二日》:“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句,也參考了杜甫《風(fēng)雨看舟前落花戲為新句》中的“蜜蜂蝴蝶生情性”句。呂本中在這里借用,顯然不單單是描寫小昆蟲的熱鬧,贊賞春天的蓬勃生氣,而是由它們所交織成的氣氛中,感嘆自己的孤寂。對句是用劉禹錫《再游玄都觀》詩序中的話:“重游玄都觀,蕩然無復(fù)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fēng)耳。”也是藉此含蓄地寄托自己凄然的神思。

      上聯(lián)通過景色,加以主觀情感,使詩進(jìn)入一種幽獨傷感的氛圍,詩人傷春的情調(diào)已經(jīng)流露出來,尾聯(lián)就以情語作結(jié),將前三聯(lián)作一大收煞。詩說小池邊的垂柳在春風(fēng)中飄蕩多姿,可我即使要去折它,折了又送給誰呢?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xí)慣,如唐王之渙《送別》云:“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樂府有《折楊柳》專詠送別。這首詩由眼前的楊柳想到送別,而所送之人早已走了,如今不知流落在何方,于是又產(chǎn)生懷念,應(yīng)接得很自然。更見功力的是,這樣一結(jié),成為全詩的點睛,原來詩人病起看花,倚欄留戀,感蜂蝶有情,嘆葵麥無知,種種“多情”舉動,都是因了懷人。心中所懷,不惟不見,連所懷之人在何處都不知道,讓他不得不迷惘感傷、凄然淚下。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9

      漢宮春·立春日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fēng)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fēng),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zhuǎn)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翻譯

      從美人登發(fā)上的裊裊春幡,看到春已歸來。雖已春歸,但仍時有風(fēng)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猶在。燕子尚未北歸,料今夜當(dāng)夢回西園。已愁緒滿懷,無心置辦應(yīng)節(jié)之物。

      東風(fēng)自立春日起,忙于裝飾人間花柳,閑來又到鏡里,偷換人的青春容顏。清愁綿綜如連環(huán)不斷,無人可解。怕見花開花落,轉(zhuǎn)眼春逝,而朝來塞雁卻比我先回到北方。

      注釋

      春幡:古時風(fēng)俗,每逢立春,剪彩綢為花、煤、燕等狀,插于婦女之發(fā),或綴于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勝,彩勝。

      無端:平白無故地。

      年時燕子:指去年南來之燕。

      酉園:漢都長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門外有瓊林苑,都稱西園,專供皇帝打獵和游賞。此指后者,以表現(xiàn)作者的故國之思。

      渾:全然。

      黃柑薦灑:黃柑酪制的臘酒。立春日用以互獻(xiàn)致貿(mào)。

      更傳:更談不上相互傳送。

      黃梅染柳:吹得梅花飄香、柳絲泛綠。

      鏡里轉(zhuǎn)變朱顏:謂年華消逝,鏡里容顏漸老。

      更:何況。

      解連環(huán):辛詞用此喻憂愁難解。

      生怕:最怕,只怕。

      塞雁:去年由塞北飛來的大雁。

      賞析二

      辛棄疾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北方度過的。當(dāng)時的中國北方,已為金人所統(tǒng)治,辛棄疾的家鄉(xiāng)山東也不例外。他是在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從金國歸于南宋的。據(jù)鄧廣銘先生考證,這首詞是他南歸之初、寓居京口時所作的一首詞。

      此詞上片通過立春時節(jié)景物的描繪,隱喻當(dāng)時南宋不安定的政局。開頭“春已歸來”三句,點明立春節(jié)候。按當(dāng)時風(fēng)俗,立春日,婦女們多剪彩為燕形小幡,戴之頭鬢。故歐陽修《春日帖子》中有“共喜釵頭燕已來”之句。“無端風(fēng)雨”兩句,既指自然界的氣候多變,也暗指南宋最高統(tǒng)治集團(tuán)驚魄不定、碌碌無為之態(tài),宛如為余寒所籠罩。“年時燕子”三句,作者由春幡聯(lián)想到這時正在北飛的燕子,可能已經(jīng)把他的山東家園作為歸宿了。“年時”即去年之意,這說明作者作此詞時,離別他的家鄉(xiāng)才只一年光景。接下去“渾未辦”三句,是說作者新來異鄉(xiāng),生活尚未安定,春節(jié)到了,連旨酒也備辦不起,更談不到肴饌了。

      詞的下片進(jìn)一步抒發(fā)作者自己的憂國懷鄉(xiāng)之情。“卻笑東風(fēng)從此”三句,作者想到立春之后,東風(fēng)就會忙于吹送出柳綠花江的一派春光。“閑時又來鏡里,轉(zhuǎn)變朱顏”,語雖虛擬,實際表達(dá)了作者初歸南宋急欲報國、收復(fù)失土的決心,深恐自己磋砣歲月,年華虛度。這里說的“清愁”,實際是作者的憂國憂民的情懷。“解連環(huán)”,是用《戰(zhàn)國策》秦昭王送玉連環(huán)給齊國王后,讓她解開的故事。當(dāng)時的齊王后果斷機智地把玉連環(huán)椎破,使秦的詭計流于破產(chǎn)。但環(huán)顧當(dāng)前,南宋最高統(tǒng)治集團(tuán)中人,誰是能作出抗金的正確決策的智勇人物呢?“生怕”,即“甚怕”。“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表示作者對于恢復(fù)事業(yè)的擔(dān)憂,深恐這一年的花由盛開又復(fù)敗落,而失地卻未能收復(fù),有家仍難歸去,言語、句流露出一絲的惆悵。

      從這首詞的思想內(nèi)容看,雖不能確斷其為辛棄疾南歸后所寫的第一首詞,但必為初期之作。在這首詞中,他對于恢復(fù)大業(yè)的深切關(guān)注,他的激昂奮發(fā)的情懷,都已真切地表達(dá)出來。

      賞析三

      全詞緊扣立春日的所見所感來寫,賦予節(jié)物風(fēng)光以更深的含意,于哀怨中帶嘲諷,內(nèi)涵充盈深沉。開篇用典,妥帖自然,不露痕跡,正是“使事如不使也”。而以“裊裊”形容其搖曳,化靜為動,若微風(fēng)吹拂,更見春意盎然。從思想內(nèi)容看,雖不能確斷其為辛棄疾南歸后所寫的第一首詞,但必為初期之作。辛棄疾對于恢復(fù)大業(yè)的深切關(guān)注,作者的激昂奮發(fā)的情懷,都已真切地表達(dá)出來。

      上片起韻點題,寫大地春回的立春日風(fēng)景。立春日是春天到來的信號,表現(xiàn)這節(jié)物風(fēng)光。作者以一“看”字,將春天的氣息,通過婦女們立春日的頭飾——裊裊春幡散布出來,暗示出作者對于春歸的喜悅。以下一韻,不直接往前寫去,卻反挑一筆,寫出對寒風(fēng)冷雨阻礙春來的幽怨。以下突然寫到燕子,用比興法推出懷念故國的感情。因為余寒未盡,春社未至,那去年秋時南來的燕子,不能回到北方故國的“西園”去。但燕子雖然無法歸去,作者卻生派它一個“西園夢”。一個“料“字,化無理為有趣,表明這燕子,已經(jīng)成了作者思念故國的精神象征。而燕子只能“夢”而不能“到”西園,暗示西園所在的汴京,依然被金人所掌握,所以作者徒有故國之思,卻不能一探故里。借燕傳情,頗為沉痛。以下回到立春日風(fēng)光中來,黃柑薦酒,青韭推盤,這立春日應(yīng)備的食品,現(xiàn)在作者卻無心準(zhǔn)備,并且顯得心煩意亂。作者沒有明言原因,但通過上下文語境,人們可以明白,是濃烈的故國之思,和時光流逝、英雄無用的悲傷,使作者完全亂了方寸,連節(jié)日應(yīng)酬也無心去為之了。

      下片寫對春天再來的種種感受,把筆由立春日探進(jìn)整個春天里去。換頭先以一“笑”字,故意打散上片中的緊張和煩亂情緒,并領(lǐng)起以下五句。其所“笑”者,一為東風(fēng)染遺梅柳,染追花草,使萬紫千紅的春天漸次到來,作者取笑東風(fēng)的從此不得消閑;二是東風(fēng)偶爾清閑時,不過是把鏡中人的朱顏轉(zhuǎn)換成衰老的模樣。在這春天越來越華美而作者越來越衰老的對照中,作者“笑”著,但分明含著淚水。因為自然永在而人生易老,在忙得不得了的東風(fēng)面前,作者所感覺到的是志士投閑、英雄無用而徒任芳華流逝的`生命悲哀。由此可知,換頭的“笑”字,在抒情上得內(nèi)緊外松、甚至正話反說的趣味。以下直接歸為正話正說,極言清愁難消。作者化用“解連環(huán)”的典故,表明白己不斷滋生、越積超重的清愁,正像一個不見首尾的連環(huán)一樣,不打碎則無法解開連環(huán),也就是說,這是一種與生命共始終的感情。此處“問何人”一語,下得凄側(cè),它向外探詢的口吻,寫足了作者被沉沉的家國之倩、生命之悲所縈繞,急于擺脫又無可擺脫的痛苦。它含蓄地表明了對于南宋統(tǒng)治者不思恢復(fù)、放廢英雄的怨尤。最后一韻,直探進(jìn)暮春里去,寫作者怕見花開花落的心情,和看見暮春時大雁自由北還而傷痛于作者的人不如雁。這里有惜春惜時的感情,有懷念故國的感情,也有對于南宋統(tǒng)治者久不作恢復(fù)之計的怨尤。至此,不僅上片中的無端幽怨和煩亂得到了解釋,而且全詞的主旨也從這花開花落、塞雁先還的意象中脫跡而出。

      全詞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意境幽遠(yuǎn),內(nèi)涵豐富;同時運用比興手法,使風(fēng)雨、燕子、西園、梅柳、塞雁等物在本意之外,構(gòu)成富有象征意味的形象體系,使此詞傳情含蓄而深沉,留給人審美再創(chuàng)造的余地很大。

      賞析一

      古稱“立春”春氣始而建立,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土壤逐漸解凍。《歲時風(fēng)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于家人之頭,或綴于花枝之下。”南朝·陳·徐陵《雜曲》:“立春歷日自當(dāng)新,正月春幡底須故”。開篇用典,妥帖自然,不露痕跡,正是“使事如不使也”。而以“裊裊”形容其搖曳,化靜為動,若微風(fēng)吹拂,更見春意盎然。但一接意緒凄迷:“無端風(fēng)雨,未肯收盡余寒”。手法頗似李清照《永遇樂》:“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fēng)雨”,都非只指自然界的天時變化。“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意思是說:如今已立春,去年秋日南來的燕子正往北風(fēng),或許它們今夜會夢宿西園吧。“西園”,原指供皇帝游獵的場所,因其地處京城西郊,故稱西園。《后漢書》卷八《孝靈帝紀(jì)》:“中平五年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北宋都城汴京西門外,有瓊林苑,亦稱西園,此應(yīng)指后者。從“年時燕子”句看,此詞大約作于辛棄疾南歸后不久。寄情于燕,令人尋味不盡。“黃柑薦酒”,黃柑釀制的臘酒。“青韭堆盤”,把韭菜等裝到五辛盤里。據(jù)《本草綱目·菜部》稱:“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號五辛盤”。故蘇軾《立春日小集戲李端叔》詩去:“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渾未辦”(還未辦、全然未辦),情境大異,如此良辰,其情緒之悵悵,浮漾紙面了。

      下片繼寫“春已歸來”。試看:東風(fēng)著意,她吹得梅花微綻,清香四溢;柳吐金絲,柔條婀娜;似乎一點兒閑空都沒有。可是偏于此前冠以“卻笑”二字,既淡出了“薰梅染柳”,春情畫意,又可見實中有虛,虛中有幻,在此“立春日”,不過是美麗的想象而已。緊接一轉(zhuǎn)說東風(fēng)還會忙里偷閑:“又來鏡里,轉(zhuǎn)換朱顏”。頓挫盤郁,至此始托出真情:“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戰(zhàn)國策·齊策》六:“秦始皇(一作昭王)嘗使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huán),曰:‘齊多知,而解此環(huán)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jǐn)以解矣。’”此以清愁綿綿如連環(huán)不斷,無人可解,極言愁之多且深。最后一語破的:這愁是怕見花開花落,更是最怕去年由塞北來的大雁卻已先我而北還!那么,這愁便也“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了。

      這首詞處處切《立春日》題目,以“春已歸來”開篇,寫民間是日歡樂習(xí)俗:裊裊春幡,黃柑薦酒,青韭堆盤,而自己對天時人事卻別有一番感觸:燕尚“夢到西園”,塞雁尚有鄉(xiāng)國之思,何況“渡江天馬南來”志在恢復(fù)中原的辛棄疾,能不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與此篇同一感慨。周濟《宋四家詞選》眉批稱此首:“‘春幡’九字,情景已極不堪,燕子猶記年時好夢。黃柑、青韭,極寫宴安酖毒。換頭又提動黨禍,結(jié)用‘雁’,與燕激射,卻捎帶五國城舊恨。辛詞之怨,未有甚于此者。”雖說扯遠(yuǎn)了些,但他畢竟看出了詞的主旨,與昔人詠節(jié)序的“率俗”之作迥異。不過“辛詞之愁”,并非“未有甚于此者”。如《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賀新郎》(“綠樹聽啼鴂”)等,而前者因“詞意殊怨。……愚聞壽皇(孝宗)見此詞頗不悅”(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四)。只是此詞藉詠節(jié)序以抒國事,悲慨窒塞,郁結(jié)于中,辭淺意深。稱得上是一篇“不必劍拔弩張,洞穿已過七扎”(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之作。

      創(chuàng)作背景

      《漢宮春·立春日》作于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作者寓居京口,剛剛成家。鄧廣銘先生在《稼軒詞編年箋注》“增訂三版題記”中說:“辛稼軒在‘錦襜突騎渡江初’的紹興三十二年,便已有了家室,亦即和先已寓居京口的范邦彥之女、范如山之妹成婚了。”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0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絕風(fēng)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古詩簡介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七言律詩,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28卷第15首。此詩寫得輕松愉快,頜聯(lián)用典饒有幽默感。頸聯(lián)造句頗巧,出句“城外”與“屋里”,對句“東家”與“西鄰”均自相對仗,而又共同與鄰句相對仗,這樣便增加了語氣流通的力度。末句“種松皆作老龍鱗”,因是對出句“多歲月”的補充,但又作為一種意象。

      此詩格調(diào)清新,別開生面。多處用典,卻貼切自然。寫景輕描淡寫,如話家常,卻輕描之中有致,淡寫之中有奇,極贊呂逸人閉戶著書的隱居生活,表現(xiàn)出詩人艷羨“絕風(fēng)塵”的情懷。

      翻譯/譯文

      呂逸人隱居之地方,與塵俗世事隔絕。我專程來柳市南頭訪問呂逸人。

      來訪未遇主人,參觀主人的住地環(huán)境何必詢問主人。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內(nèi)一樣,東鄰流動的水流入西邊鄰居。

      主人在這里著書立說的時問已經(jīng)很長了,他親手栽種的松樹已經(jīng)很老了,樹的表皮都象龍鱗一樣。

      注釋

      裴迪,王維詩友,早年同居終南山,后常伴王維隱居輞川,游覽賦詩,琴樽相樂。新昌里,即新昌坊,在長安朱雀街東自北數(shù)第八坊(見《長安志》)。呂逸人:不詳何人。逸人,古代稱隱居之人。遇:會見。

      桃源:即桃花源,此指呂逸人隱居之處。

      一向:從過去到現(xiàn)在的一段時間。

      絕:斷絕,隔絕。

      風(fēng)塵:指塵俗的世事。

      柳市,漢長安地名。《漢書·游俠傳》載:“萬章。字子夏,長安人也。長安熾盛,街闖各有豪俠,章在城西柳市,號西城萬子夏。”此亦借指呂逸人隱居之處。

      隱淪:隱士,隱居之人。

      題凡鳥:典出《世說新語·簡傲》。魏嵇康與呂安兩人平素非常要好,只要一想念對方,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要命駕專程前去探望。有一次,呂安來看嵇康,正巧嵇康不在家,康兄嵇喜前來迎接。呂安不進(jìn)屋,只在門上寫了一個“鳳”字就走了。嵇喜看到了這個“鳳”字后,感到非常高興,認(rèn)為是呂安在表揚他。他哪里知道,這個“鳳”字是呂安對他的譏諷,認(rèn)為嵇喜這個人只不過是一只“凡鳥”而已——“凡”與“鳥”這兩個字合寫,就是“鳳”的繁體字字形。作者在“題凡鳥”前加“不敢”,有兩個意思:一是此次來訪未遇主人;二是贊揚呂逸人家不俗氣。

      看竹:典出《晉書·王羲之傳》。王徽之見吳中一個大夫家有好竹子,就去觀賞。到了那里以后,在竹林中諷嘯了很長時間。主人請他坐下,他仿佛沒有聽到。在他要回去的時候,主人把門關(guān)上,留他賞竹,盡歡而散。作者在此用典,也有兩個意思:一是未見到主人;二是作者與主人不外,盡管主人不在家,仍可留下參觀主人的住地環(huán)境。

      何須:何必,哪里還用。

      屋里:室內(nèi)。唐朝杜甫《見螢火》詩:“忽驚屋里琴書冷,復(fù)亂檐前星宿稀。”唐朝姚合《詠破屏風(fēng)》:“殘雪飛屋里,片水落床頭。”

      閉戶:閉門,關(guān)門。

      種松:栽種松樹。

      龍鱗:謂古松軀干如龍鱗。這里用它來形容老松樹的表皮呈現(xiàn)出鱗的形狀,很老了。

      賞析/鑒賞

      王維和裴迪是知交,早年一同住在終南山,常相唱和,以后,兩人又在輞川山莊“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舊唐書·王維傳》)。新昌里在長安城內(nèi)。呂逸人即呂姓隱士,事跡未詳。這首詩極贊呂逸人閉戶著書的隱居生活,顯示了作者艷羨“絕風(fēng)塵”的情懷。

      “桃源一向絕風(fēng)塵,柳市南頭訪隱淪。”借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比況呂逸人的住處,著一虛筆。于長安柳市之南尋訪呂逸人,跟一實筆。一虛一實,既寫出呂逸人長期“絕風(fēng)塵”的超俗氣節(jié),又顯示了作者傾慕向往的隱逸之思。

      “到門不敢題鳥,看竹何須問主人。”訪人不遇,本有無限懊惱,然而詩人卻不說,反而拉出歷史故事來繼續(xù)說明對呂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見其尋逸之心的誠篤真摯。“凡鳥”是“鳳”字的分寫。據(jù)《世說新語·簡傲》記載,三國魏時的嵇康和呂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呂安于門上題“鳳”字而去,這是嘲諷嵇喜是“凡鳥”。王維“到門不敢題凡鳥”,則是表示對呂逸人的尊敬。“看竹”事見《晉書·王羲之傳》。王羲之之子王徽之聞吳中某家有好竹,坐車直造其門觀竹,“諷嘯良久”。而此詩“何須問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沒有遇見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處,也會使人產(chǎn)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聯(lián)借用典故,來表示對呂逸人的敬仰,是虛寫。“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寫呂逸人居所的環(huán)境,是實寫。“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動地點明呂逸人居所出門即見山,暗示與塵市遠(yuǎn)離;流水經(jīng)過東家流入西鄰,可以想見呂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環(huán)境清幽,真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絕妙境地。青山嫵媚,流水多情。兩句環(huán)境描寫,一則照應(yīng)開篇的絕風(fēng)塵,二則抒寫了隱逸生活的情趣。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最后從正面寫隱逸。呂逸人無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塵世,長時間閉戶著書,是真隱士而不是走“終南捷徑”的假隱士,這就更為詩人所崇尚。松皮作龍鱗,標(biāo)志手種松樹已老,說明時間之長,顯示呂逸人隱居之志的堅貞和持久,“老龍鱗”給“多歲月”作補充,并照應(yīng)開頭的“一向絕風(fēng)塵”,全詩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完整。

      這首詩,句句流露出對呂逸人的欽羨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樹,都為詩人所愛慕,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歸隱皈依的情思。描寫中虛實結(jié)合,有上下句虛實相間的,也有上下聯(lián)虛實相對的,筆姿靈活,變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滯,頗有情味。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1

      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xué)少年。

      《春日偶成》韻譯

      云兒淡,風(fēng)兒輕,時近春日中午,傍著花,隨著柳,我向河岸漫步。

      春游愉悅的心情呀,人們并不了解,于是說我忙里偷閑,強學(xué)少年童。

      《春日偶成》散譯

      接近正午時分,天上飄著淡淡的云,偶爾刮起一陣微風(fēng)。穿行于花柳之間不知不覺來到了前面的河邊。

      旁人不知道此時此刻我內(nèi)心的快樂,還以為我在學(xué)少年模樣趁著大好時光忙里偷閑呢。

      《春日偶成》注釋

      偶成:偶然寫成。

      云淡:云層淡薄,指晴朗的天氣。

      午天:指中午的太陽。

      傍花隨柳:傍隨于花柳之間。傍,靠近,依靠。隨,沿著。

      川:瀑布或河畔。

      時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將謂:就以為。將:乃,于是,就。

      偷閑:忙中抽出空閑的時間。

      《春日偶成》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詩,描寫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寫理趣的詩,作者用樸素的手法把柔和明麗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開頭兩句寫云淡風(fēng)輕、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機;第三句是詩意的轉(zhuǎn)折和推進(jìn),第四句更進(jìn)一步說明自己并非學(xué)少年偷閑春游,它所要表達(dá)的是一種哲理,以及對自然及宇宙的認(rèn)識。

      “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細(xì)細(xì)品味,卻有幾層意思在其中。其一,寫自己春游所見、所感。云淡風(fēng)輕,傍花隨柳,寥寥數(shù)筆,不僅出色地勾畫出了春景,而且強調(diào)了動感—和煦的春風(fēng)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處是艷美的鮮花,到處是裊娜多姿的綠柳,可謂“人在圖畫中”。其二,著重寫自己留連忘返的心情。這種心情主要是通過‘近午天”、“過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傳達(dá)出來的。所謂“近午天”,并不是說自己時至中午才出來游春,而是用“近”來強調(diào)自己只顧春游忘了時間,用自已的突然發(fā)現(xiàn)來表現(xiàn)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樣,“過前川”也并不僅僅是簡單地描寫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況,而是用“過”來強調(diào)自己在春花綠柳的伴隨下“過”了前面的河流才發(fā)現(xiàn)自己只顧游春,不知不覺已經(jīng)走了很遠(yuǎn)很遠(yuǎn)。這樣,這兩句詩盡管描寫的只是云風(fēng)花柳等自然景觀和作者喜愛它們的心情,但其中更隱括著一種作者要忘世脫俗的高稚情調(diào),正是這種情調(diào),才使他幾乎忘記了時間,忘記了疲勞,達(dá)到了如醉如癡的境界。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xué)少年”,主要是詩人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直接抒發(fā)。本來,在云淡風(fēng)輕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綠柳的簇?fù)碇刑找弊约旱那樾裕@應(yīng)該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殺人們性靈的封建時代,這似乎只應(yīng)該是有些“狂”勁兒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須眉長者只應(yīng)該端然危坐,擺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而,盡管程顥是一位著名的理學(xué)家,盡管他寫這首詩時很可能已經(jīng)是一位藹然長者,可他仍然無法抗拒大自然對他的吸引,做出一些為“時人”所不能理解的舉動。這其中包括了他對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時也包括了他對一般“時人”的嘲笑與諷刺,既表現(xiàn)了他對子人生價值的另一種認(rèn)識,也表現(xiàn)出了他樂在其中,孤芳自賞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們認(rèn)為是道貌岸然的理學(xué)家也有意無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個側(cè)面:他不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還是一個對大自然充滿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過他的感情經(jīng)常被“理”壓抑和扭曲罷了。

      全詩色澤協(xié)調(diào),情景交融,表現(xiàn)了作者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養(yǎng)性的性格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務(wù)實功夫,也表現(xiàn)了一種閑適恬靜的意境。詩歌風(fēng)格平易自然,語言淺近通俗。全詩寫出了詩人懷念少年時在故鄉(xiāng)時的事情,表達(dá)了詩人心中對少年時代以及對故鄉(xiāng)黃陂的懷念。

      《春日偶成》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任陜西鄠縣主簿時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所寫。詩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學(xué)家,長期困在書齋里,少有閑暇寬懷的時候。一旦回到大自然中,欣賞美好景致,便覺得格外爽快,怡然自得。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代·朱熹《春日》

      譯文

      風(fēng)和日麗之時泗水的河邊踏青,無邊無際的風(fēng)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fēng)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釋

      春日:春天。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尋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濱:水邊,河邊。

      無邊:無邊無際。

      光景:風(fēng)光風(fēng)景。

      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東風(fēng):春風(fēng)。

      賞析

      此詩表面上看似一首寫追詩,描繪了春日美好的追致;實際上是一首哲理詩,表達(dá)了詩人于亂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詩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構(gòu)思運筆堪稱奇妙。

      首句“勝日尋芳泗無濱”:“勝日”,點明天時;“泗無濱”點明地點;“尋芳”,點明主題。一句中分三層敘說,特別是以“泗無濱”結(jié)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尋”字不僅寫出作者逸興,也給詩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無邊光追一時新”,描寫觀賞春追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無邊光追”逆承首句“勝日尋芳”,說尋芳的結(jié)果。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fēng)光追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追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這里不做細(xì)碎描寫,不在一草一的一石上做剪貼,而是從極廣大的空間落筆。

      后兩句用形象的語言,具體描繪了光追之新,抒寫了尋芳所得。“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rèn)的。意謂勝日尋芳,本不期望有無邊光追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鮮感受,不禁歡欣雀躍。“東風(fēng)面”,把春氣、春追形象化了,擬人化了,把“識”字落到實處。

      末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追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到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rèn)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近承“東風(fēng)面”,遠(yuǎn)承“無邊光追”,對偶修辭,意象色彩強烈。詩以“總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xì)究尋芳的地點是泗無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dāng)然不可能在泗無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的“泗無”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xué),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無邊光追”所示空間極其廣大,就透露了詩人膜求圣道的本意。“東風(fēng)”暗喻教化,“萬紫千紅”喻孔學(xué)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fā)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fēng)。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哲理詩而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年去年來白發(fā)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關(guān)河底事空留客?歲月無情不貸人。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譯文

      一年年過去,白頭發(fā)不斷添新,

      戎馬匆匆里,又一個春天來臨。

      為了什么事長久留我在邊塞?

      歲月太無情,年紀(jì)從來不饒人。

      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報祖國,

      想起尊親來便不禁雙淚直淋。

      孤獨的'情懷激動得難以排遣,

      就湊個五辛盤,聊應(yīng)新春節(jié)景。

      注釋

      馬上:指在征途或在軍隊里。

      關(guān)河:關(guān)山河川,這里指邊塞上。

      簇五辛:蔟,攢聚的意思。五辛,指五種辛味的菜;《本草綱目》:“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葉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謂之五辛盤。”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擊退了瓦剌入侵后第二年的一個立春日在前線所寫。遇此佳節(jié),引起了作者思親之念,但是為了國事,又不得不羈留在邊地。詩中表達(dá)了作者這種矛盾痛苦的心情。

      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jié)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dān)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jiān)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zhàn),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wù),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4

      春日

      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fēng)。

      一窗草憶濂溪老,五畝園思涑水翁。

      無賦招魂成獨嘯,且排春句答春工。

      古詩簡介

      《春日》是吳錫疇所作一首感春傷時的七言律詩。它與作者其他純?nèi)毁濏炋飯@之樂的作品頗為不同,它隱曲地透露了哀國的憂思。

      翻譯/譯文

      人生年華一大半已經(jīng)匆匆過去了,內(nèi)心有不少隱秘之情難以表達(dá)和傾訴。

      燕子在寒食節(jié)的雨中飛來飛去,銜泥筑巢。我自己卻像那落花之中喝醉了酒的人。

      窗外的青草惦記著濂溪老周敦頤,幾畝田園思念著涑水翁司馬光。

      我沒有寫招魂賦只能讓屈原去獨自狂嘯了,姑且排上一段春詩來回應(yīng)春天的造化之功。

      注釋

      濂溪老:即周敦頤,晚年定居于廬山,世稱濂溪先生。

      涑水甕:指司馬光,陜州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

      賞析/鑒賞

      作者吳錫疇,南宋末年人,死后第三年南宋即滅亡。他刻志于學(xué),慕東漢隱士徐穉、茅容之為人。咸淳間,南康守葉閶聘他做白鹿洞書院堂長,他不做,以閑居山林為樂。性喜藝蘭,自號“蘭皋子”,因此就用它來命名自己的文集,寓幽獨自芳之意(事見《四庫全書總目》、《休寧縣志》)。

      這首詩的開頭,與宋代許多名家,如蘇軾、秦觀、陳與義等寫《春日》的詩不同,他們都是從寫景入手,而作者卻直抒胸臆:“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他感嘆韶光過得太快,內(nèi)心有一種郁結(jié)隱密之情難以傾訴。這“幽情”究竟是什么?從表面看似是傷春,從全詩看它暗含著憂國傷時的隱痛。盛春已經(jīng)過去了,這大宋朝的國運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樣一去不復(fù)返了么!故這“幽情”既是傷春,亦是憂國,她渾然一體,隱約朦朧,難以表述,因而使詩人感到郁悶惆悵。

      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之意,寫詩人在春景中所見所感:“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fēng)。”上句寫眼前景,下句抒胸中情。燕子在寒食節(jié)的雨中飛來飛去,銜泥筑巢,引起詩人無限感慨:燕現(xiàn)時雖未成家,但終有成窩安家之日,而宋朝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人在落花時節(jié)如“中酒”一樣昏昏沉沉,黯然傷情。這既寫出了梅雨季節(jié)身體不適的感受,又寫出了傷時的精神狀態(tài),把生理和心理上萎靡困頓,哀怨憂愁表現(xiàn)得神形兼似,至妙入微!這一聯(lián)由于畫面別具一格。頗受世人的贊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春日詩‘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fēng)’句,又為方岳所賞,并見于方岳跋中。然集中佳句,似此者尚頗不乏,岳偶舉其一二耳。蓋其刻意清晰,雖不免偶涉纖巧,而視宋季潦倒率易之作。則尚能生面別開。”

      頸聯(lián),是上二聯(lián)思想情緒的轉(zhuǎn)折和過渡,作者輕輕蕩開其幽情,以草木娛已。“一窗草逆濂溪老,五畝園私涑水翁。”濂溪老,指周敦頤。他晚年定居于廬山,世稱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馬光,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神宗時居洛十五年,以讀書、釣魚、采藥、灌花為樂。他曾寫《獨樂園記》,記載了這一悠閑自得的生活。作者以“濂溪老”、“涑水翁”喻己,借田園隱逸生活遣懷。聯(lián)中“逆”“私”二字用得極為精到。逆,迎接之意。私,當(dāng)“偏愛”解釋。這兩句用擬人的手法,賦予綠草田園以人性人情,寫出它們對其主人公的親昵之狀,曲折而深切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這兩字寫活了田園,深化了人物性格。而《蘭皋集》(宜秋館匯刊宋人集)作“憶”“思”,使詩意單調(diào),面面呆板,詩意索然。

      尾聯(lián)進(jìn)一步明朗前意,以超脫現(xiàn)實的閑適態(tài)度來排解幽情。“無賦招魂難獨笑,且排春句答春工”。招魂,用屈原《離騷》典。秦昭王騙楚懷王至秦國,威脅他割地,懷王不從,昭王將其拘留,三年后客死于秦。正在流放中的`屈原,得此消息,寫了《招魂》,表示了對死于異國的懷王的吊唁和對楚國命運的哀傷。作者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回想靖康之難,徽宗、欽宗被金人擄至北方,終死于五國城,其遭際頗似楚懷王。北宋滅亡,南宋依然不振,至作者生活的年代已危在旦夕。他心中自是不能平靜,但說“無賦”,是克制感情,毅然予以超脫。因為“招魂”不但無濟于事,反添憂傷,倒不如置之度外為好,更何況自己難得有這種清歡的時候,姑且賦詩遣興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上句“無賦”,用得果斷!下句“且排”,實屬無可奈何,其“幽情”雖得以暫時排解,但又怎能從心中消除呢!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內(nèi)心深處無法忘懷現(xiàn)實的矛盾痛苦,但他又畢竟是位隱逸詩人,故終以逃避現(xiàn)實以求解脫。

      “幽情”是全詩的主題,起承轉(zhuǎn)合、凝聚開化,均以此為中心,詩情畫意、主體客體融而為一,造語新穎,在藝術(shù)上頗具特色。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5

      原文: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絕風(fēng)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譯文:

      呂逸人隱居之地方,與塵俗世事隔絕。我專程來柳市南頭訪問呂逸人。

      來訪未遇主人,參觀主人的住地環(huán)境何必詢問主人。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內(nèi)一樣,東鄰流動的水流入西邊鄰居。

      主人在這里著書立說的時問已經(jīng)很長了,他親手栽種的松樹已經(jīng)很老了,樹的表皮都象龍鱗一樣。

      注釋:

      1.裴迪,王維詩友,早年同居終南山,后常伴王維隱居輞川,游覽賦詩,琴樽相樂。新昌里,即新昌坊,在長安朱雀街東自北數(shù)第八坊(見《長安志》)。呂逸人:不詳何人。逸人,古代稱隱居之人。遇:會見。

      2.桃源:即桃花源,此指呂逸人隱居之處。

      3.一向:從過去到現(xiàn)在的一段時間。

      4.絕:斷絕,隔絕。

      5.風(fēng)塵:指塵俗的世事。

      6.柳市,漢長安地名。《漢書·游俠傳》載:“萬章。字子夏,長安人也。長安熾盛,街闖各有豪俠,章在城西柳市,號西城萬子夏。”此亦借指呂逸人隱居之處。

      7.隱淪:隱士,隱居之人。

      8.題凡鳥:典出《世說新語·簡傲》。魏嵇康與呂安兩人平素非常要好,只要一想念對方,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要命駕專程前去探望。有一次,呂安來看嵇康,正巧嵇康不在家,康兄嵇喜前來迎接。呂安不進(jìn)屋,只在門上寫了一個“鳳”字就走了。嵇喜看到了這個“鳳”字后,感到非常高興,認(rèn)為是呂安在表揚他。他哪里知道,這個“鳳”字是呂安對他的譏諷,認(rèn)為嵇喜這個人只不過是一只“凡鳥”而已——“凡”與“鳥”這兩個字合寫,就是“鳳”的繁體字字形。作者在“題凡鳥”前加“不敢”,有兩個意思:一是此次來訪未遇主人;二是贊揚呂逸人家不俗氣。

      9.看竹:典出《晉書·王羲之傳》。王徽之見吳中一個大夫家有好竹子,就去觀賞。到了那里以后,在竹林中諷嘯了很長時間。主人請他坐下,他仿佛沒有聽到。在他要回去的時候,主人把門關(guān)上,留他賞竹,盡歡而散。作者在此用典,也有兩個意思:一是未見到主人;二是作者與主人不外,盡管主人不在家,仍可留下參觀主人的住地環(huán)境。

      10.何須:何必,哪里還用。

      11.屋里:室內(nèi)。唐朝杜甫《見螢火》詩:“忽驚屋里琴書冷,復(fù)亂檐前星宿稀。”唐朝姚合《詠破屏風(fēng)》:“殘雪飛屋里,片水落床頭。”

      12.閉戶:閉門,關(guān)門。

      13.種松:栽種松樹。

      14.龍鱗:謂古松軀干如龍鱗。這里用它來形容老松樹的表皮呈現(xiàn)出鱗的形狀,很老了。

      賞析:

      王維和裴迪是知交,早年一同住在終南山,常相唱和,以后,兩人又在輞川山莊“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舊唐書·王維傳》)。新昌里在長安城內(nèi)。呂逸人即呂姓隱士,事跡未詳。這首詩極贊呂逸人閉戶著書的隱居生活,顯示了作者艷羨“絕風(fēng)塵”的情懷。

      “桃源一向絕風(fēng)塵,柳市南頭訪隱淪。”借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比況呂逸人的住處,著一虛筆。于長安柳市之南尋訪呂逸人,跟一實筆。一虛一實,既寫出呂逸人長期“絕風(fēng)塵”的超俗氣節(jié),又顯示了作者傾慕向往的隱逸之思。

      “到門不敢題鳥,看竹何須問主人。”訪人不遇,本有無限懊惱,然而詩人卻不說,反而拉出歷史故事來繼續(xù)說明對呂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見其尋逸之心的誠篤真摯。“凡鳥”是“鳳”字的分寫。據(jù)《世說新語·簡傲》記載,三國魏時的嵇康和呂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呂安于門上題“鳳”字而去,這是嘲諷嵇喜是“凡鳥”。王維“到門不敢題凡鳥”,則是表示對呂逸人的尊敬。“看竹”事見《晉書·王羲之傳》。王羲之之子王徽之聞吳中某家有好竹,坐車直造其門觀竹,“諷嘯良久”。而此詩“何須問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沒有遇見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處,也會使人產(chǎn)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聯(lián)借用典故,來表示對呂逸人的敬仰,是虛寫。“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寫呂逸人居所的`環(huán)境,是實寫。“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動地點明呂逸人居所出門即見山,暗示與塵市遠(yuǎn)離;流水經(jīng)過東家流入西鄰,可以想見呂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環(huán)境清幽,真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絕妙境地。青山嫵媚,流水多情。兩句環(huán)境描寫,一則照應(yīng)開篇的絕風(fēng)塵,二則抒寫了隱逸生活的情趣。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最后從正面寫隱逸。呂逸人無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塵世,長時間閉戶著書,是真隱士而不是走“終南捷徑”的假隱士,這就更為詩人所崇尚。松皮作龍鱗,標(biāo)志手種松樹已老,說明時間之長,顯示呂逸人隱居之志的堅貞和持久,“老龍鱗”給“多歲月”作補充,并照應(yīng)開頭的“一向絕風(fēng)塵”,全詩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完整。

      這首詩,句句流露出對呂逸人的欽羨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樹,都為詩人所愛慕,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歸隱皈依的情思。描寫中虛實結(jié)合,有上下句虛實相間的,也有上下聯(lián)虛實相對的,筆姿靈活,變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滯,頗有情味。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02-12

    《春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2-20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04-04

    《春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7-22

    春日原文,翻譯,賞析06-09

    春日原文賞析及翻譯01-16

    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0-23

    秦觀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10-26

    春日還郊原文翻譯及賞析07-16

    朱熹春日原文翻譯及賞析05-08

    国产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给我免费观看片在线观看中国| 星辰视频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99热w亚洲色精品国产88| 日韩久久精品咪爱AV| 欧美性XXXXX极品瑜伽FREE| 国产在AJ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不卡网址| 在线视频国产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