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獨步尋花·其五》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江畔獨步尋花·其五》的原文、翻譯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注釋:
(1)江畔:指成都錦江之濱。江邊獨步--獨自散步。
(2)塔:墓地。
(3)一簇:一叢,無--沒有。
(4)主:主人。
(5)后兩句意為:這一叢盛開的無主的桃花美極了,使人不知愛深紅的好,還是愛淺紅的好。
翻譯:
黃師墓地前的錦江水向東流去,因為春光融融,春風(fēng)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懶困。忽然看到一叢盛開的無主桃花美極了,卻使人不知愛深紅的好,還是愛淺紅的好呢。
賞析:
本詩作于上元二年(761年),當(dāng)時,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表。每每獨步尋幽,消遣世慮。這里所選的一首,是七首絕句中的第五首。它所突出表現(xiàn)的是桃花之美和詩人愛花、賞花的審美心理。
首先,詩人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風(fēng)景畫,高聳的黃師塔,巍然屹立著;流動的江水,從塔前東流而去。塔,是靜止的;江,是流動的。畫面有動有靜,給人以壯美的感受。然而詩人畢竟在尋春,風(fēng)和日麗,春光怡人,不覺困倦,且倚微風(fēng),以寄雅懷。詩人以一“倚”字,就將自己與大好春光融合為一,達(dá)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后兩句著力寫桃花,用了兩個愛字,兩個紅字,表現(xiàn)詩人對花之美的欣悅,并以反問的語氣作結(jié),不僅饒有興味,而且由己及人,擴(kuò)大了審美的范圍,強(qiáng)化了美感。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組詩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飽經(jīng)離亂之后,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第二年春暖花開時節(jié),他獨自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這一組詩。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點評
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九:予在成都,偶以事至犀浦,過松林甚茂,問馭卒:“此何處?”答曰:“師塔也。”蓋謂僧所葬之塔。于是乃悟杜詩“黃師塔前江水東”之句。
明·陸時雍《詩鏡總記》:深情淺趣,深則情,淺則趣矣。杜子美云:“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余以為深淺俱佳,惟是天然者可愛。
明·陸時雍《唐詩鏡》:老性風(fēng)騷自別。
明·王嗣奭《杜臆》:“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似不可解,而于惱、怕之外,別有領(lǐng)略,妙甚。桃花無主,可愛者深紅耶?淺紅耶?任人自擇而已。
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吳論:此至黃師塔前而作。春時懶倦,故倚風(fēng)少憩。師亡無主,則深、淺紅花,亦任人自賞而已。朱注:疊用“愛”字,言愛深紅乎?抑愛淺紅乎?有令人應(yīng)接不暇意。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兩“愛”字有致。
清·楊倫《杜詩鏡銓》:并傳出春光之神,綺語令人欲死,疊用愛字有致。
清·黃子云《野鴻詩的》:(七絕)龍標(biāo)、供奉擅場一時,美則美矣,微嫌有窠臼……往往至第三句意欲取新,作一勢唱起,末或順流瀉下,或回波倒卷。初誦時殊覺醒目,三遍后便同嚼蠟。浣花深悉此弊,一掃而新之;既不以句勝,并不以意勝,直以風(fēng)韻動人,洋洋乎愈歌愈妙。如《尋花》也,有曰:“詩酒尚堪驅(qū)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又曰:“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方悟少陵七絕實從《三百篇》來,高駕王、李諸公多矣。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的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原文翻譯及賞析11-09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原文翻譯及賞析11-14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06-08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06-08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原文及翻譯01-20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5篇06-08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原文03-10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賞析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