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國論》原文翻譯賞析 推薦度:
- 六國論原文、翻譯及賞析 推薦度:
- 《六國論》原文翻譯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六國論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我們的學(xué)習(xí)時代,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xiàn)代漢語的源頭。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國論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六國的滅亡,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問:“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難道全部是因為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自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賄賂秦國。”
秦國除了用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zhèn),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zhàn)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實際多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zhàn)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dān)心的,本來就不在于戰(zhàn)爭。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都拿來送給別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wěn)覺。明天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諸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著戰(zhàn)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jīng)決定了。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說的很正確。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么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jīng)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幸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后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來燕太子丹用派遣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交戰(zhàn)五次,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zhàn)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shù),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咽下去。悲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zhàn)勝它的優(yōu)勢。如果憑借偌大國家,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
注釋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賂秦:弊病在于賄賂秦國。賂,賄賂。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或曰:有人說。這是設(shè)問。下句的“曰”是對該設(shè)問的回答。
5、率:都,皆。
6、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為”的意思。
7、完:保全。
8、攻取:用攻戰(zhàn)(的辦法)而奪取。
9、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地方。
10、其實:它的實際數(shù)目。
11、所大欲:所最想要的(東西),大,最。
12厥先祖父:泛指他們的先人祖輩,指列國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與父輩、
13、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著霜露。和下文的斬荊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14、視:對待
15、舉以予人:拿它(土地)來送給別人。實際是舉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6、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17、厭:同“饜”,滿足。
18、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急。奉:奉送。彌、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
19、判:決定。
20、至于:以至于。
21、顛覆:滅亡。
22、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來就應(yīng)該這樣。
23、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魏世家》和《魏策》。
24、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說的道理。
25、終:最后。
26、繼:跟著。
27、遷滅:滅亡。古代滅人國家,同時遷其國寶、重器,故說“遷滅”。
28、與嬴:親附秦國。與,親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國。
29、既:已經(jīng)。
30、免:幸免。
31、始有遠略:起初有長遠的謀略。
32、義:名詞作動詞,堅持正義。
33、斯:這
34、始:才
35、速:招致。
36、再:兩次。
37、連卻之:使 退卻(動詞的使動用法)
38、洎:及,等到。
39、以:因為
39、讒:小人的壞話。
40、邯鄲為郡:秦滅趙之后,把趙國改為秦國的邯鄲郡。邯鄲,趙國的都城。
41、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革,改變,除去。殆,幾乎,將要。
42、智力:智謀和力量(國力)。
43、向使:以前假如。
44、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shù),天數(shù)。理,理數(shù)。皆指命運。
45、當(dāng):同“倘”,如果。
46、易量:容易判斷。
47、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用。
48、禮:禮待。名作動。
49、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寢食不安,內(nèi)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動。咽:吞咽。
50、勢:優(yōu)勢。
51、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而,卻。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劫,脅迫,劫持。
52、日削月割,以趨于亡:日,每天,名作狀。月,每月,名作狀。以,而。
53、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脅迫啊!
54、勢弱于秦。于:比。
55、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可以:可以憑借。
56、茍以天下之大茍,如果。以,憑著。
57、下:指在六國之后
58、從:跟隨。
59、故事:舊事,先例。
參考資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室、全日制高級中學(xué)標準試驗教科書(必修)·語文·第三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2、吳功正、古賞辭典: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918-924、
3、韓俐華、散文廣選新注集評卷: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年:75-83、
評價
蘇詢的《六國論》,不屬于寫的自由瀟灑或錯綜起邊的類型,而是在行文結(jié)構(gòu)方面帶有規(guī)范性的作品,體現(xiàn)了議論文論證的特點。因為頭緒清楚,變化較少,通過提要鉤玄,逐段逐層梳理歸納,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脈絡(luò)和主要思想內(nèi)容,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上便于學(xué)習(xí)。
但另一方面,的《六國論》把六國滅亡的原因歸結(jié)于“賂秦”,盡管文章在論證上、語氣上給人勢如破竹的感覺,但今天看來顯然失之偏頗。因為從本質(zhì)上講,六國滅亡是由于不思改革進取,不采取富國強兵之策,從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歷史所淘汰。當(dāng)然也有戰(zhàn)略、策略(包括“賂秦”)等方面的種種具體原因。單從某種視角看到了某些事實,便以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這是人類很容易陷入的誤區(qū)。
賞析
《六國論》一開始,首先提出了六國破滅的原因。劈頭四句話“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就斬釘截鐵地給六國之所以滅亡定下結(jié)論。蘇洵認為:六國之所以滅亡,不在于它們的武器不銳利,也不在于它們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們一味地拿土地作為賄賂,向秦國乞求和平。“賂秦”就是賄賂秦國。這實際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長敵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毀滅。所以作者接著申述說:“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然而事實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國都向秦國奉獻土地,而那些沒有“賂秦”的國家也破滅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洵故意這樣設(shè)問,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因此,歸根結(jié)底,“賂秦”是莫大的致命傷。以上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論點,突出強調(diào)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是從六國方面來說的。
接著蘇洵再從“賂秦”的兩個方面來論述這種做法的后果。蘇洵指出:秦國由于接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國打勝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國由于送賄賂而喪失的土地,比它們打敗仗喪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末,秦國所最歡迎而對其他國家所最不利的,當(dāng)然就不在于作戰(zhàn)了。這里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是側(cè)重照應(yīng)開頭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是從另一個角度補充和闡發(fā)了“弊在賂秦”的論點。
在接下來的兩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別就“賂秦”的國家和不“賂秦”的國家,論述了它們各自滅亡的具體原因。第二段先論述“賂秦”的國家滅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說這些國家的前輩創(chuàng)業(yè)的很難;“子孫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是說這些國家的后代只顧眼前的暫時利益,輕易地把前輩辛勤創(chuàng)有的國土隨便割讓給秦國;“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說秦國并不因為得到奉獻的土地而停止進攻。這就是第一段結(jié)尾所說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越向敵人屈服退讓,就越增加敵人的氣焰,敵人越得到好處,就越要加緊侵略。所謂“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秦國的侵略欲望根本沒有止境,這是秦國侵略者不可改變的本質(zhì)。諸侯各國奉獻土地一味妥協(xié),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這里,不需要通過作戰(zhàn),就已經(jīng)判別勝負了,至于諸侯各國的因之而破滅,那更是極其的事情。作者為了把“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講得更為明白清楚,蘇洵引用了古人的一個譬喻:“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薪”就是木柴,這個譬喻非常準確地、形象地表明了賂秦的嚴重危害和根本的錯誤。這一段是進一步發(fā)揮第一段的“賂秦而力虧”一句,具體指的是韓國、魏國和楚國。這三個國家都緊靠秦國,當(dāng)時秦國在軍事戰(zhàn)略上采取“遠交近攻”,也就是結(jié)交遠方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的方針,因此它們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賂秦”,結(jié)果最早被秦國消滅。
第三段是論述不“賂秦”的國家為什么會滅亡。齊國距離秦國最遠,雖然不用向秦國奉獻土地,但是齊國仍舊不敢得罪秦國,對其他國家遭受秦國侵略,采取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等五國相繼敗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國吞并的對象。燕國、趙國“能守其士,義不賂秦”,敢于同秦國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國那樣小的國家盡管最后也失敗了,但是比韓、魏、楚等國家要破滅得稍晚一些;趙國在與秦國的五次當(dāng)中還取得了三次勝利,以后又不斷給秦國以回擊、可惜燕國太子丹派遣西刺秦王,企圖通過個人謀殺來解救危難;趙國不信任自己的部將,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殺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于是導(dǎo)致加速了自己的破滅。齊國不能援助其他五國,團結(jié)抗泰,燕國趙國不能堅持斗爭,又處在秦國把各國“革滅殆盡”的時刻,因而得到和韓國,魏國和楚國同樣的結(jié)局。這段論述主要是進一步發(fā)揮第一段“不賂者以賂者喪”一句的意思。這一段的末了,蘇洵總結(jié)六國的破滅,從反面推進一層,指出六國避免破滅的道路。“三國各愛其地”是指韓國、魏國和楚國不要拿國土去向秦國乞求“一夕安寢”,“齊人勿附于秦”是指齊國要附隨秦國而不去援助其他國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國不要對秦國采用個人謀殺手段;“良將猶在”,是指趙國不要相信秦國的流言蜚語而殺掉自己的將領(lǐng)。這樣,恐怕就會出現(xiàn)另一種局面,未見得秦國必勝而六國必敗。文章在這里筆鋒一轉(zhuǎn),反跌得精神飽滿,把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道理說得更加透徹,更加具有說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論述發(fā)表。第四段的頭幾句是一種設(shè)想,為六國籌劃怎樣對付秦國。第三段末尾的設(shè)想,是僅僅就六國改變它們各自的方針路線來立論,所以只說勝負存亡“或未易量”,沒有加以肯定。則進一步指出必須發(fā)憤圖強,敢于斗爭,并且團結(jié)一致,聯(lián)合抗秦。秦國即使想要吞并六國,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嚨里去的,可惜六國沒有這樣做。六國在敵人強大的威勢面前屈服了,不敢斗爭或者不能堅持斗爭,最后全部破滅。這是一個慘痛的歷史教訓(xùn),也是后代當(dāng)國者應(yīng)該吸取的歷史經(jīng)驗。蘇洵最后說:“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強大敵人的威力面前被嚇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繼續(xù)發(fā)表意猶未盡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針對的是歷史,第五段的感慨針對的是現(xiàn)實。整篇《六國論》,應(yīng)該說到前一段的就結(jié)束了。蘇洵決不是為評論歷史而評論歷史,蘇洵的文章的全部鋒芒幾乎無不處處對準現(xiàn)實。是想以古代社會治亂、國家興衰的歷史經(jīng)驗教訓(xùn)作為處理當(dāng)前國家的重大問題的借鑒。文章只寫到前一段,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有這一段從古代歷史引渡到現(xiàn)實政治,才見出它的主題深刻意義。這一段完全說的是北宋王朝的對外政策:北宋王朝與六國諸侯的情況已經(jīng)不一樣了。六國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區(qū),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則占有全國主要地區(qū),力量遠遠超過六國諸侯。六國諸侯如果敢于同秦國斗爭,還可以取得勝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樣敢于斗爭,當(dāng)然不成問題地更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北宋王朝卻“以天下之大”向遼政權(quán)和西夏政權(quán)屈服,一味妥協(xié)退讓,不敢進行斗爭,這就連六國也不如了。不用說,它最終也必然會得到六國破滅一樣的后果。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筆相當(dāng)精練,內(nèi)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議論中包含著極大的感情分量。話說得十分含蓄婉轉(zhuǎn),同時問題又揭示得十分明確尖銳。從全文的布局來看,也收結(jié)得沉著有力。
戰(zhàn)國當(dāng)時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guān)系本來很紛繁復(fù)雜,但是蘇洵只就對秦國的態(tài)度上,從六個國家當(dāng)中區(qū)別出兩個類型,“賂秦”和“不賂秦”;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韓國、魏國和楚國“以地賂秦”,第二種是齊國附隨秦國,第三種是燕國和趙國“用武而不終”。三種情況中的第一種屬于“賂秦”一類,第二種和第三種屬于不“賂秦”一類。蘇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賂秦”問題上,為六國的破滅立論。因為這才是六國破滅的根本要害,不僅“賂秦”的韓、魏、楚三國因此喪亡,不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齊國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夠跟秦國較量一下的燕國、趙國也因此失敗。寫文章就應(yīng)該扣緊中心問題去發(fā)揮。重點擺對了,又要把它同別的部分聯(lián)結(jié)起來,看出它們的相互關(guān)系。所以作者集述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以后,進而又論述“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當(dāng)然,態(tài)度、分寸是不同的。蘇洵對賂秦的韓、魏、楚三國是根本否定,對依附秦國的齊國是批判,而對“用武而不終”的燕、趙兩國是深切惋惜。這樣,文章就顯得分外有條理,有層次,暢達透辟,嚴密完整,使別人對自己的論點懷疑、無可駁斥。
作者簡介
蘇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號老泉,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xué)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并以文學(xué)著稱于世,世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洵擅長于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謚法》三卷,均與《宋史本傳》并傳于世。
【六國論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六國論》原文翻譯及賞析01-28
《六國論》原文翻譯賞析08-06
六國論原文翻譯及賞析04-01
六國論原文、翻譯及賞析07-11
原文翻譯及賞析03-18
六國論原文及翻譯09-24
六國論原文與翻譯09-24
六國論原文翻譯06-30
六國論的原文翻譯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