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教案《小兔子分蘿卜》含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兔分蘿卜》教案及反思(通用6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tài)中自己的表現(xiàn)。那么什么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兔分蘿卜》教案及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兔分蘿卜》教案及反思 1
目的:
1、用重疊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找出一組物體多出的部分。
3、從左至右擺放物體。
準備:
1、每位幼兒大圓片4個,小圓片3個。
2、貼絨卡片:小兔4個,蘿卜 3個,老鼠、貓頭飾若干。地上圓圈4個,每個圓圈能容納幼兒7人。
活動與指導:
1、出示貼絨圖片小兔和蘿卜,說:我們給小兔分蘿卜吃,1只小兔只能分1個蘿卜,小朋友看看,是小兔多,還是蘿卜多?待幼兒回答后,問幼兒:“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在貼絨板上示范:將兔子卡片逐個放在貼絨板上,讓幼兒注意老師是怎樣擺放兔子卡片的,(手的動作從左至右)然后將蘿卜逐個放在兔子上面,每放—個,說一聲:“給你一個蘿卜。”并讓幼兒注意教師手動作的方向,問幼兒,兔子和蘿卜哪個多,哪個少?請把多余的拿出來。
2、幼兒操作。讓幼兒兩手各拿大小圓片,看一看,大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然后逐—將大圓片擺在桌子上,將小圓片逐一放在大圓片上,(注意手的擺放方向)說出大圓片和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將多的`拿出來給大家看。
3、游戲:貓抓老鼠。
給幼兒戴上頭飾,音樂響,每4只貓、3只老鼠圍著圓圈跳舞。音樂一停,每只貓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說出貓與老鼠,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讓多的站出來。
注意:貓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內活動;重新玩游戲時老鼠比貓多一只。
《小兔分蘿卜》教案反思:
活動之前,對教學具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活動的開始用變魔術的方法引出小兔和蘿卜,孩子比較感興趣,比直接出示小兔和蘿卜生動點,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比較小兔和蘿卜的多少,教師應該直接把小兔逐個放在黑板上,讓幼兒能清晰地看到,而不是拿在手上讓幼兒來比較它們的多少,相對來說幼兒會難比較區(qū)分,也不夠清楚明了。環(huán)節(jié)二中,請幼兒操作階段前,分大圓片和小圓片的時間有點浪費。絕大多數(shù)幼兒能依次擺放大小圓片,也能將多出來的拿出來,重難點達成。在整個活動中,還是有些環(huán)節(jié)沒能很好地落實。
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也是為了服務于活動的目標,在時間和方法上,沒有做到位,特別是孩子在選擇角色時,應該由他們自主選擇。
《小兔分蘿卜》教案及反思 2
一、教學目標
1. 讓幼兒經歷將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操作過程,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 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探索不同的平均分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3. 讓幼兒在數(shù)學活動中感受快樂,體驗成功,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 難點:能夠靈活運用平均分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準備
1. 蘿卜卡片若干、小兔子頭飾若干、盤子若干。
2. 多媒體課件,展示小兔分蘿卜的情境圖。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戴著小兔子頭飾,蹦蹦跳跳地進入教室,說:“小朋友們好,我是兔媽媽,我有一些蘿卜,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分給我的兔寶寶們,你們能幫幫我嗎?”從而引出課題《小兔分蘿卜》。
(二)基本部分
1. 感知平均分
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情境:兔媽媽有 8 個蘿卜,要分給 4 只小兔子。讓幼兒觀察并思考:每只小兔子能分到幾個蘿卜?然后請幼兒用蘿卜卡片和盤子動手分一分。分完后,請個別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分法,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分。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每只小兔子分到的蘿卜一樣多,這就是平均分。
2. 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師提出新問題:兔媽媽又有 12 個蘿卜,要分給 3 只小兔子,怎么分才是平均分呢?讓幼兒小組合作,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平均分。可以一個一個地分,也可以兩個兩個地分等。分完后,小組交流討論,總結出平均分的方法。教師巡視指導,對有困難的小組給予幫助。
3. 鞏固平均分
教師發(fā)放練習卡片,上面有不同數(shù)量的蘿卜和小兔子,讓幼兒獨立完成平均分的任務,并在旁邊寫出每只小兔子分到的蘿卜數(shù)。完成后,同桌之間相互檢查。
(三)游戲部分
教師組織“小兔子分蘿卜”游戲。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幼兒扮演小兔子,教師在教室前面放置一些蘿卜卡片和盤子。教師說出蘿卜的數(shù)量和小兔子的數(shù)量,讓“小兔子”們快速地進行平均分,看哪組“小兔子”分得又快又準。獲勝的小組可以得到一個小貼紙作為獎勵。
(四)總結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提問:“什么是平均分?”“你學會了哪些平均分的方法?”讓幼兒自由發(fā)言,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最后,教師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尋找平均分的現(xiàn)象,如分水果、分玩具等。
五、教學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玩平均分的游戲,可以用家里的物品進行操作,如分糖果、分積木等,并記錄下分的過程和結果。
教案反思一
在本次《小兔分蘿卜》教學活動中,幼兒的參與度較高,大部分幼兒能夠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并掌握基本的平均分方法。通過情境導入和動手操作,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fā)。
成功之處在于:
1. 情境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以兔媽媽和兔寶寶分蘿卜的`故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
2. 注重幼兒的動手操作。讓幼兒親自用蘿卜卡片和盤子進行分一分的活動,使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平均分的過程,加深了對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小組合作探索平均分方法的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思維能力。
3. 游戲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小兔子分蘿卜”游戲讓幼兒在玩中學,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還提高了幼兒的反應速度和競爭意識。
不足之處:
1. 對個別幼兒的關注不夠。在小組合作和操作過程中,部分能力較弱的幼兒可能沒有完全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教師未能及時給予足夠的指導和幫助。
2. 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可以進一步拓展。對于一些理解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提供更具挑戰(zhàn)性的平均分問題,如余數(shù)的處理等,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
3. 教學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主要以教師評價和幼兒之間的相互檢查為主,可以增加幼兒的自我評價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結果。
改進措施:
1. 加強對個別幼兒的觀察和指導,在小組活動中安排能力較強的幼兒與他們結成對子,共同學習和進步。
2. 設計分層教學任務,根據幼兒的不同水平提供不同難度的練習題和操作活動,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3. 豐富教學評價方式,引導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如讓幼兒說說自己在分蘿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提出改進建議。
《小兔分蘿卜》教案及反思 3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比較等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樣多。
2. 引導幼兒學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初步建立除法的概念。
3.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理解平均分與除法的關系,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2. 難點:根據實際問題正確列出除法算式并理解算式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
1. 蘿卜玩具若干、盤子、小籃子等。
2. 除法算式卡片、多媒體課件展示小兔分蘿卜的動畫及相關練習題。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拿出一些蘿卜玩具,問幼兒:“我們之前學過平均分,誰能來把這些蘿卜平均分給幾個小朋友呢?”請幼兒上臺操作,復習平均分的概念,然后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用除法表示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 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小兔分蘿卜的情境:兔媽媽有 15 個蘿卜,要平均分給 5 只小兔子。讓幼兒先動手用蘿卜玩具和盤子分一分,然后思考:可以用什么算式來表示這個平均分的過程呢?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平均分可以用除法來表示,即 15÷5 = 3,表示把 15 個蘿卜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3 個。教師向幼兒解釋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15 是被除數(shù),表示要分的總數(shù);5 是除數(shù),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3 是商,表示每份的數(shù)量。
2. 教師再出示一些不同數(shù)量的蘿卜和小兔子的情境,讓幼兒小組討論并嘗試列出除法算式,然后請小組代表上臺展示并講解算式的含義。例如:兔媽媽有 20 個蘿卜,要分給 4 只小兔子,算式為 20÷4 = 5。
(三)鞏固練習
1. 教師發(fā)放練習卡片,上面有各種小兔分蘿卜的情境圖,讓幼兒根據圖意列出除法算式,并計算出結果。
2.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除法算式,讓幼兒說出算式所表示的平均分的實際意義,如 18÷3 = 6,表示把 18 個什么東西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 6 個。
(四)游戲活動
教師組織“除法算式接龍”游戲。教師先說出一個除法算式,如 12÷2 = 6,然后讓幼兒接一個以 6 為被除數(shù)的除法算式,如 6÷3 = 2,依次類推,看哪個幼兒接得又快又準。
(五)課堂總結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包括平均分的含義、除法算式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名稱等。讓幼兒說說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
五、教學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觀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可以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例子,并記錄下來,第二天和小伙伴們分享。
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在讓幼兒理解平均分與除法關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優(yōu)點:
1. 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緊密。從復習平均分到引入除法表示平均分,再到鞏固練習和游戲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使幼兒能夠逐步深入地理解知識。
2. 直觀教學與抽象思維相結合。通過小兔分蘿卜的實物操作和多媒體動畫展示,讓幼兒先直觀地感受平均分的過程,然后再引導幼兒用除法算式進行抽象表示,符合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有助于幼兒建立除法的概念。
3. 游戲活動有效鞏固了知識。“除法算式接龍”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反復練習除法算式,提高了幼兒的計算能力和反應速度,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不足:
1. 對除法算式含義的理解深度不夠。部分幼兒雖然能夠正確列出除法算式,但對于算式中各部分在實際情境中的具體含義理解不夠透徹,在解釋算式意義時存在困難。
2. 教學過程中對幼兒的主動性發(fā)揮不夠。教師引導較多,幼兒自主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機會相對較少,可能會影響幼兒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長期記憶。
3. 缺乏與生活實際的深度聯(lián)系。雖然有教學延伸讓幼兒尋找生活中的除法例子,但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引導幼兒將所學除法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中。
改進策略:
1. 在今后的教學中,增加對除法算式含義理解的專項練習和討論活動,讓幼兒通過更多的實例分析和討論,深入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意義。
2. 設計更多開放性的問題和探究活動,鼓勵幼兒自主思考和探索,如讓幼兒自己設計小兔分蘿卜的情境并列出除法算式,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
3. 在教學過程中,多引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如分食物、分玩具等,讓幼兒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除法知識,提高幼兒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小兔分蘿卜》教案及反思 4
一、教學目標
1. 讓幼兒經歷將數(shù)量為 7 的物品分成兩部分的過程,感知 7 的分合。
2.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推理能力。
3. 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快樂。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理解并掌握 7 的分合式,能有序地說出 7 的所有分法。
用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2. 難點
能夠發(fā)現(xiàn)分合式中的規(guī)律,如交換規(guī)律等。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操作法、游戲法
四、教學準備
1. 7 個蘿卜卡片、7 只小兔卡片、磁性黑板。
2. 幼兒操作材料:印有 7 個圓圈的紙張、彩筆若干。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3 分鐘)
1.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你們看是誰呀?”(出示 7 只小兔卡片)
2. 教師:“小兔子們餓了,老師還帶來了它們最愛吃的蘿卜,有幾個蘿卜呢?”(出示 7 個蘿卜卡片)
3. 教師:“小兔子們要分蘿卜吃,可是它們不知道該怎么分,小朋友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二)基本部分(20 分鐘)
1. 動手操作分蘿卜
教師將 7 個蘿卜卡片和 7 只小兔卡片貼在磁性黑板上,說:“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來幫小兔子們分蘿卜吧,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呢?”
邀請幾位幼兒到黑板前進行操作,將 7 個蘿卜分給 7 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的蘿卜數(shù)量不同,并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分的。例如:“我給這只小兔 1 個蘿卜,給那只小兔 6 個蘿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分法:7 可以分成 1 和 6。
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并思考還有哪些不同的'分法,鼓勵幼兒積極發(fā)言。
2. 總結 7 的分法
教師與幼兒一起整理所有的分法,有序地記錄在黑板上:
7 可以分成 1 和 6,7 可以分成 2 和 5,7 可以分成 3 和 4,7 可以分成 4 和 3,7 可以分成 5 和 2,7 可以分成 6 和 1。
引導幼兒觀察分合式,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如:左邊的數(shù)越來越大,右邊的數(shù)越來越小,而且有兩組分法是交換了數(shù)字的位置,如 1 和 6 與 6 和 1 等。
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規(guī)律:“小朋友們,看看這些分法,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嗎?”
讓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規(guī)律,如:“分出來的兩個數(shù)合起來都是 7,而且有的分法是把兩個數(shù)交換位置就變成了另一種分法。”
(三)游戲部分(15 分鐘)
1. 游戲:“對口令”
教師與幼兒一起玩對口令游戲,教師說:“我說 1。”幼兒回答:“我說 6,1 和 6 合起來是 7。”教師說:“我說 3。”幼兒回答:“我說 4,3 和 4 合起來是 7。”以此類推,鞏固 7 的分合。
可以先集體玩幾遍,然后請個別幼兒與教師對答,最后讓幼兒兩兩一組互相玩對口令游戲。
2. 游戲:“填一填”
給幼兒發(fā)放操作材料,即印有 7 個圓圈的紙張和彩筆。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 7 的分合式,但是空出其中一個數(shù),如:7 可以分成( )和 3,讓幼兒在自己的操作材料上畫出相應數(shù)量的圓圈來表示括號里的數(shù),然后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答案和思考過程。
可以多寫幾個不同的分合式讓幼兒填寫,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幼兒的掌握情況。
(四)結束部分(2 分鐘)
1.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今天學習的內容,即 7 的分合,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學到了什么。
2. 教師表揚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表現(xiàn),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尋找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分成 7 個部分,如 7 個蘋果、7 顆糖果等,將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
六、教學延伸
在數(shù)學區(qū)投放更多數(shù)量的物品卡片,如 8 個、9 個等,讓幼兒繼續(xù)探索數(shù)的分合,并記錄分合結果。
七、活動反思
在本次《小兔分蘿卜》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通過以小兔分蘿卜的情境導入,成功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在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幼兒們積極主動地到黑板前嘗試為小兔分蘿卜,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分的過程,這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初步培養(yǎng)了他們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
在總結 7 的分法時,幼兒們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序地找出所有分法,并發(fā)現(xiàn)了分合式中的一些規(guī)律,如交換規(guī)律等。但部分幼兒在理解和表述規(guī)律時還存在一定困難,需要在今后的活動中進一步加強引導和練習。
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對口令”游戲有效地鞏固了幼兒對 7 的分合的記憶,幼兒們在游戲中表現(xiàn)出較高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而“填一填”游戲則讓幼兒在實踐操作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分合式的理解,不過在游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個別幼兒對數(shù)量的感知還不夠準確,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增加一些數(shù)量感知的訓練活動。
總體而言,本次活動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但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更加注重個體差異,靈活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進每個幼兒在數(shù)學領域的發(fā)展。
《小兔分蘿卜》教案及反思 5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讓幼兒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知道把一定數(shù)量的物體分成相等的幾份叫平均分。
引導幼兒學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平均分,如一個一個地分、幾個幾個地分,并能正確表述分的過程和結果。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讓幼兒在分蘿卜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分享精神,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能夠用語言準確表述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
2.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區(qū)分平均分與非平均分。
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平均分。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操作法、討論法、游戲法
四、教學準備
1. 教具:多媒體課件、蘿卜卡片若干、盤子圖片若干。
2. 學具:每個幼兒若干蘿卜卡片、盤子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5 分鐘)
1. 播放兒歌《小兔子乖乖》,引出活動主題——小兔分蘿卜。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聽了《小兔子乖乖》的兒歌,小兔子們可乖啦。今天呀,兔媽媽給小兔子們拔了一些蘿卜,可是小兔子們不知道怎么分才公平,小朋友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2. 出示蘿卜卡片和盤子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20 分鐘)
1. 認識平均分
教師將 6 個蘿卜卡片隨意放在 3 個盤子里,如一個盤子放 1 個,一個盤子放 2 個,一個盤子放 3 個,問幼兒:“這樣分公平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每個盤子里的蘿卜數(shù)量不一樣,所以不公平。
教師再將 6 個蘿卜卡片平均放在 3 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 2 個,問幼兒:“現(xiàn)在這樣分怎么樣?每個盤子里的蘿卜一樣多嗎?這種分法就叫平均分。”向幼兒解釋平均分的含義:把一定數(shù)量的物體分成相等的幾份叫平均分。
2. 學習平均分的方法
教師給每個幼兒發(fā)放 8 個蘿卜卡片和 4 個盤子卡片,讓幼兒嘗試自己將蘿卜平均分到盤子里。
教師巡視指導,觀察幼兒的操作過程,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平均分,如一個一個地分或兩個兩個地分。
請個別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分法,并向其他幼兒講述分的過程,如“我先一個一個地分,每個盤子里放一個,分完一輪后再接著分,最后每個盤子里都有 2 個蘿卜,這就是平均分。”
教師對幼兒的展示進行總結和評價,強化平均分的方法和概念。
(三)游戲部分(10 分鐘)
1. 游戲:“幫小兔分蘿卜”
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 4 - 5 人。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不同數(shù)量的蘿卜和盤子,如 10 個蘿卜和 5 個盤子、12 個蘿卜和 3 個盤子等。
每組幼兒輪流上臺,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蘿卜平均分到盤子里,并用語言表述分的過程和結果。其他小組的幼兒進行監(jiān)督和評價,如果分對了且表述正確,小組得一分;如果分錯了或表述不清楚,小組不得分。
游戲結束后,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勝,教師給予表揚和獎勵。
(四)總結部分(5 分鐘)
1.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平均分的'含義和方法,提問幼兒:“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是平均分?怎么進行平均分?”引導幼兒積極回答問題,鞏固所學知識。
2.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平均分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用到,比如分水果、分玩具等。我們要學會公平地分配東西,這樣大家才會開心。”
六、教學延伸
1. 在數(shù)學區(qū)投放更多的材料,如積木、糖果卡片等,讓幼兒繼續(xù)進行平均分的操作練習。
2. 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和發(fā)現(xiàn)平均分的現(xiàn)象,如家里分蘋果、幼兒園分點心等,并與同伴或家人分享。
七、教學反思
在本次《小兔分蘿卜》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幼兒對平均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平均分的方法。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幼兒熟悉的兒歌引出主題,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和參與度。在認識平均分的過程中,通過直觀的演示,讓幼兒對比平均分與非平均分的不同,從而更好地理解了平均分的含義。在操作環(huán)節(jié),給幼兒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材料進行自主探索,幼兒能夠積極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平均分,并在展示和講述中鍛煉了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游戲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進一步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和競爭性,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了所學知識。然而,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于個別理解能力較弱的幼兒,在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上還需要更多的指導和練習。在游戲環(huán)節(jié),部分幼兒過于關注游戲的結果,而忽略了對平均分過程的思考和表述,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加以引導,讓幼兒更加注重學習的過程。此外,在教學材料的準備上,可以更加豐富多樣,以滿足不同幼兒的學習需求。
《小兔分蘿卜》教案及反思 6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使幼兒深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準確判斷給定的分配情況是否為平均分。
熟練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提高幼兒的數(shù)學運算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經歷“小兔分蘿卜”的實際問題情境,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引導幼兒在分蘿卜的過程中,觀察、分析、歸納出平均分的特點和規(guī)律,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幼兒在幫助小兔分蘿卜的活動中,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和公平公正的價值觀。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透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正確區(qū)分平均分與非平均分。
學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結果,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義。
2. 難點
能根據實際問題靈活運用平均分的知識列出除法算式并求解。
理解除法算式在平均分情境中的'抽象意義,培養(yǎng)幼兒的數(shù)學抽象思維。
三、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操作法、討論法、講授法
四、教學準備
1. 教具:多媒體課件、蘿卜實物若干、盤子若干、小黑板。
2. 學具:每個幼兒 10 個蘿卜模型、5 個盤子模型、作業(yè)紙、鉛筆。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3 分鐘)
1. 教師講述故事:“兔媽媽帶著兔寶寶們去地里拔蘿卜,它們一共拔了 15 個蘿卜。兔媽媽想把這些蘿卜平均分給 3 只兔寶寶,可是兔寶寶們不知道每只能分到幾個蘿卜,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幫它們嗎?”
2. 展示蘿卜實物和盤子,引發(fā)幼兒興趣,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15 分鐘)
1. 理解平均分
教師將 15 個蘿卜隨意放在 3 個盤子里,問幼兒:“這樣分是平均分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觀察每個盤子里蘿卜數(shù)量的差異,得出不是平均分的結論。
然后教師將 15 個蘿卜一個一個地平均放在 3 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 5 個,問幼兒:“現(xiàn)在是平均分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說出每個盤子里的蘿卜數(shù)量相同,這就是平均分。教師再次強調平均分的概念: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2.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兔媽媽把 15 個蘿卜平均分給 3 只兔寶寶,每只兔寶寶分到 5 個蘿卜,這個過程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嗎?”引出除法算式“15÷3 = 5”。
教師在小黑板上講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義:“15”表示要分的蘿卜總數(shù),“3”表示要分成的份數(shù),“5”表示每份的數(shù)量。讓幼兒跟著復述,加深理解。
教師再出一道類似的題目:“如果有 20 個蘿卜,要平均分給 4 只兔寶寶,每只兔寶寶能分到幾個蘿卜?請小朋友們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請幼兒在作業(yè)紙上嘗試書寫,教師巡視指導,然后請個別幼兒上臺展示并講解自己的算式。
(三)實踐操作(10 分鐘)
1. 教師給每個幼兒發(fā)放 10 個蘿卜模型和 5 個盤子模型,讓幼兒自己動手將蘿卜平均分配到盤子里,并寫出相應的除法算式。
2. 幼兒操作完成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互相檢查分的結果和算式是否正確。教師巡視各小組,參與討論并給予指導。
3. 每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臺展示小組的成果,向其他小組介紹自己是如何平均分蘿卜的,以及對應的除法算式。其他小組可以進行提問和評價。
(四)鞏固練習(8 分鐘)
1. 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上展示一些平均分的練習題,如:“把 18 個蘋果平均分給 6 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個?”“有 24 顆糖,平均分成 4 份,每份幾顆?”讓幼兒獨立完成,寫出除法算式并計算結果。
2. 完成練習后,教師進行集體講解和訂正,針對幼兒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重點強調和分析。
(五)課堂總結(4 分鐘)
1.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平均分的概念、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以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含義。
2. 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幫助兔寶寶們解決了分蘿卜的問題,你學到了什么?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會用到平均分呢?”引導幼兒積極回答,鞏固所學知識,同時讓幼兒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六、教學延伸
1. 讓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進行平均分的實踐活動,如分水果、分玩具等,并記錄下來。
2. 在數(shù)學區(qū)投放更多關于平均分和除法的操作材料和練習卡片,供幼兒自主學習和鞏固。
七、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以“小兔分蘿卜”的故事為情境導入,成功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在探究新知環(huán)節(jié),通過直觀的實物演示和教師的詳細講解,幼兒對平均分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初步掌握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實踐操作和小組交流環(huán)節(jié),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動手和交流機會,幼兒在操作中進一步鞏固了平均分的技能,在交流中學會了分享和互相學習。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的題目設計具有針對性,能夠有效檢測幼兒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然而,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講解除法算式各部分含義時,部分幼兒理解起來有困難,需要更多的實例和時間進行解釋。在小組活動中,個別幼兒參與度不高,教師需要更加關注這些幼兒,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此外,在教學評價方面,可以更加多元化,不僅關注幼兒的學習結果,也要重視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進步。
【《小兔分蘿卜》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小兔分蘿卜教案02-23
小班教學反思《小兔分蘿卜》06-26
小班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兔分蘿卜》08-03
語言教案《小兔子分蘿卜》含反思03-11
《小兔分蘿卜》中班語言教案06-06
《小兔分蘿卜》中班語言教案06-06
《小兔分蘿卜》中班語言教案06-06
《小兔分蘿卜》中班語言教案06-06
《小兔分蘿卜》中班語言教案06-06
《小兔分蘿卜》中班語言教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