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爸媽媽的教案設計
⒈知識與能力目標
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節(jié)和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領會文章的主題。借助閱讀文本和有關資料,篩選、歸納、整合信息,進行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培養(yǎng)閱讀創(chuàng)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語言。
⒉過程與方法目標
搜集、整理有關戰(zhàn)爭,特別是二戰(zhàn)中戰(zhàn)領國對被占領國實行殘暴統(tǒng)治的有關資料,為閱讀文本,貯蓄情感做準備。通過多種朗讀方式,在讀中感知內(nèi)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情感,并利用自己搜集的資料,提出自己的感悟。
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再現(xiàn)歷史的畫面和重溫歷史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法西斯強盜的滅絕人性的恨和對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對生活熱愛的由衷敬佩,真正領悟和平與幸福的重要。
4、導入激情,積蓄情感。
⒈師:在進入課文之前,同學們先看一個電影片斷。
⒉師:在南斯拉夫的美麗小城克拉庫耶伐次,就遭受了一次全城毀滅性的殘酷殺戮。參觀完這個遺址,法國著名的哲學家薩特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點擊課件:薩特的話。)請一位同學朗讀一遍。(一生朗讀。)
師:從這段文學中你能發(fā)現(xiàn)薩特著重用哪幾個詞表達自己的`觀感呢?
生:痛苦。
生:沉重記憶,美麗的記憶。
師(沉重地):是的,我們的心應當沉重呀。因為那場屠殺中還有300個孩子,面對孩子們呼喊著親愛的爸爸**的是冰冷的槍聲,多么撕心裂肺。(聲音哽咽)今天,我們就跟著華裔作家聶華苓去重溫那沉重而美麗的記憶。
5、自由朗讀,把握文章內(nèi)容;復述重點,把握文本情感。
⒈師:同學們安靜地快速瀏覽課文,概括文章四個部分的內(nèi)容。
(學生默讀,概括歸納。)
生:第一個是墳地所見所聞;第二是記述各種演出記念活動;第三是記錄作家座談會;第四是摘錄遺言。
師:有異議嗎?(眾生表示贊同。)
⒉師:很好,這位同學的概括很精準,說明大家已經(jīng)初步把握了全文的內(nèi)容。這些記錄中,你們可以看出哪些是沉重的記憶,哪些是美麗的記憶嗎?同學們先在文章中找找看,然后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閱讀成果,推舉一個同學代表小組發(fā)言。
生:納粹殺了很多人,特別是有300個孩子,這是沉重的記憶。
生;我讀到“那v形石碑象征被害孩子的班級……最后一聲呼喚親愛的的爸爸**的地方。”我心里感到很難過,他們比我們還小。
生:他們還殺了普通的勞動者,這個記憶很沉重。
生:那些死亡之前寫的那些話,讓我覺得他們死得很可憐。
生:在薩特那段話的最后寫了“被敵人殺戮的那一刻,”我想那個“民族的英勇”就是薩特心中美麗的記憶。
【親愛的爸爸媽媽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親愛的爸爸媽媽》優(yōu)秀教案設計06-27
親愛的爸爸媽媽優(yōu)秀教案設計范文06-28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案12-06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案03-18
親愛的爸爸媽媽的教案09-07
親愛的爸爸媽媽的散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