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圖形的認識》人教版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認識圖形》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內容。本單元第一課時是初步認識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教材通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引入教學,讓學生感知兩者之間的關系,從立體圖形中分離中平面圖形,從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面從體上來”,并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圖形的一般特征。
教學目標:
1.利用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學習過程中,體驗“面在體上”實現(xiàn)對平面圖形的進一步認識,發(fā)展形象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發(fā)展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建立空間觀念。
4.通過設計拼組圖形的動手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對圖形產生好奇心,使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
使學生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
學生用:四種立體圖形、四種平面圖形、剪刀、紙。
教師用:四種平面圖形、課件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感知“面在體上”
1.導入新課。
(出示由各種平面圖形拼成的小汽車。)
師:小朋友,你知道這輛漂亮的小汽車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嗎?請你來認一認、指一指。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教師將學生回答后的圖形貼在黑板上。
師:今天我們就是要來認識這四個圖形。
據(jù)了解,雖然沒有正式的學習過平面圖形,但是學生們在生活中都已經認識了這四個平面圖形。因此在設計時,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并考慮到他們現(xiàn)有的起點,出示了一輛由各種平面圖形拼成的汽車,讓學生找出自己認識的圖形。引入新課。
2.感知“面在體上”。
A、分給每組一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三棱柱。
師:小朋友,現(xiàn)在這四個圖形就藏在你們桌上的那些物體里,請你把它們都找出來好不好?并說給你組里的小朋友聽一聽,你從哪里找到了這些圖形?
各組合作操作。
小組匯報。
從長方體上找到上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圓柱上找到了圓;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課件演示──面從體上分離的過程。
教師小結。
課件演示。
師:從長方體上找到上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圓柱上找到了圓;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這一過程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平面圖形”這一抽象的概念,對他們而言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難度。因此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充分感知到今天學習的圖形原來是從已經學過的立體圖形中來的,是立體圖形中的一個面。
B、師:老師想把這四個圖形從這些立體中搬下來放在紙上,你能幫我想想辦法嗎?
(生:沿著表面的邊緣描出圖形。)
師:那就請你們畫一畫,四人小組中,一人畫一個圖形。畫完后,請你把它剪下來。
學生動手操作。
師:那你說這四個你剛剪下的圖形和我們以前學習的立體圖形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生:立體圖形不只一個面,這些圖形只是一個面;立體圖形能站立,平面圖形不能站立。)
這一過程的設計是在前一環(huán)節(jié)“找”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面從體上來”并且在想辦法搬的思考過程中,在畫的過程中,讓學生具體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之處。
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圖形只是一個薄薄的面,像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平面圖形。(板書:平面圖形)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數(shù)學”不如“做數(shù)學”。學生對動手操作都有比較濃厚的興趣和參與意識,以上設計的操作情境,是為了使學生的思維發(fā)端于動作,以動誘思,以思促動,幫助學生在操作中體驗“面在體上”。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了各種平面圖形,但對體和面的關系理解得還不透徹,因此我通過課件的動態(tài)演示更好的揭示了體和面的關系,幫助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二)動手操作,認識平面圖形
1.認識長方形。
師:我們先來認識長方形,請你從學具袋中找出長方形。請你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折一折,組內討論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匯報。
(生:有四條邊,四個角,對邊相等,其中兩條邊較長,兩條邊較短。學生的說明可能不完整,老師進行引導。)
課件演示長方形的這些特征,老師進行小結。
這一過程通過看數(shù)、折、看等活動,讓學生自已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特征。
老師改就手中長方形的位置,請小朋友認一認還是不是了,得出,無論怎么放都是長方形。
讓學生認識各種位置上的長方形,讓學生感知具有以上特征的就是長方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長方形,課件演示。
讓學生感知圖形就在身邊,從生活中來。
請你用6根小棒搭一個長方形。
學生展示。
進一步幫助學生感知長方形的特征。會用6根小棒搭長方形的學生一定已經掌握了長方形的基本特征。
2.認識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請學生從學具袋中找出正方形。
師:請你用剛才的方法試一試,然后說一說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
(生:有四條邊,四個角,四條邊都相等。學生的說明可能不完整,老師進行引導。)
課件演示正方形的這些特征,老師進行小結。
老師改就手中正方形的位置,請小朋友認一認還是不是正方形,得出無論怎么放都是正方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正方形,課件演示。
請你隨意用幾根小棒搭一個正方形。
3.認識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請學生從學具袋中找出三角形。
師:請你仔細觀察,然后說一說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
(生:有三條邊,三個角,學生的說明可能不完整,老師進行引導。)
課件演示正方形的這些特征,老師進行小結。
老師改變手中三角形的位置,請小朋友認一認還是不是三角形,得出無論怎么放都是三角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三角形,課件演示。
4.認識圓形。
出示圓形,請學生從學具袋中找出圓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圓形,課件演示。
出示一個球,這個是不是圓呢?這是一個球,它跟我們今天學的圓有什么不一樣呢?(摸一摸:圓是平平的,球是鼓鼓的;球還可以拍,圓不能拍。)
這一過程設計中的小組活動在本課中非常重要。,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觀察、探索、合作、交流,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動手操作在這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很具體形象,只有讓他們自己動手去試,去發(fā)現(xiàn),那樣得到的知識才能被他們所接受和更好的理解。
(三)鞏固深化,進一步加強認識。
師:老師這里有很多的圖形,請你在看見它時,大聲的喊出它的名字。
課件出示各類圖形(平面的與立體的)。
這一過程的設計為了避免練習的枯燥,我采用了這一形式和方法。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熟練認識這四個平面圖形,同時學生在練習時也很有興趣,就好像在喊自己的朋友一樣。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你又認識了哪些圖形?下面我們要和這些圖形朋友說再見了。老師報一個,請你找到它和它再見,把它放回學具袋里。
這一過程是檢驗學生是否已認識了這四個圖形,同時也養(yǎng)成學生整理學具的良好習慣。
【《平面圖形的認識》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認識平面圖形教案07-18
平面圖形的認識數(shù)學教案07-18
認識平面圖形的教案10-31
認識圖形之認識平面圖形教案10-18
《認識平面圖形》數(shù)學教學反思06-21
一年級上冊認識平面圖形說課稿08-14
一年級上冊《平面圖形的認識》教學反思06-18
《認識平面圖形》說課稿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