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與重》的優(yōu)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比較物體的輕與重,并會用正確的語言進行描述。
2、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探究比較物體輕重的不同方法,并能根據 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比較方法,發(fā)展學生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提高小組合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探索精神。
4、通過動手操作和游戲過程,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操作比較物體的輕重。
教學難點:
結合生活經驗,選擇合適的方法比較輕重。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引入
讓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好嗎? (出示)謎語:“ 好朋友、好朋友, 長長的身體尖尖的頭, 寫字畫畫少不了, 它是學習的好幫手, 大家都來和它交朋友。”(打一學習用品)(鉛筆) 師:請大家觀察一下這支鉛筆,它的重量怎樣?(很輕) 你怎么知道鉛筆很輕呢?(用眼睛看出來的) 是啊!你們天天都要用鉛筆寫字,對它再熟悉不過了,所以可以用眼睛目測它是輕還是重,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可以通過目測的方法來判斷它的輕與重。 (出示:目測) 再請你們目測一下這支鉛筆和塑料小棒的輕重你能說說你比較的結果?(多個學生說,能不能把話說完整) (鉛筆)和(小棒)比, (小棒)比(鉛筆)輕, (鉛筆)比(小棒)重。
問:同樣一支鉛筆你們怎么一會兒說它輕,一會兒又說它重呢? (單獨看鉛筆會很輕,但鉛筆和小棒比較時就比較重)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比一比物體的“輕與重”(板書課題)(一高一低)
二、 探究新知
(一)探究物體的比較方法
1、目測
師:說說桌上還有哪些物體能通過目測比較它們的輕與重嗎?(氣球和) 說說你想拿哪兩個物體進行比較?比較的結果怎樣? (出示)一大一小兩只蘋果,請小朋友目測比較一下它們的輕重。(生答) 哦,原來大的物體比小的物體重,小的物體比大的物體輕。你們同意嗎? (若不同意,請他舉例說明) (出示)蘋果和氣球,再請你比較一下它們的輕重。(生答) 咦,剛才你們不是覺得大的物體比小的物體重嗎?氣球那么大為什么它反而比小 個兒的蘋果輕呢?(因為氣球里都是空氣) 問:通過這兩次比較你們發(fā)現了什么秘密? 小結:對!大的物體不一定重,相反小的物體也不一定輕。
2、掂一掂
(出示)2個大小相同的氣球(其中一個里面有重物)
師:你們能用目測比較它們的輕重嗎?(不行)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呢?
生1:我可以用手掂。(出示:掂一掂) 說說比較的結果。
生2:一樣重。
師:真的一樣重嗎?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老師兩只手同時放掉,如果一樣重會 怎樣?(同時落地)如果一輕一重呢?(重的先落地)我們來試試。為什么這只氣球會先落地呢?(里面有東西)對,東西藏在里面看不見,還能目測物體的輕重嗎?(不能)當目測不能比較物體的輕重時,我們還可以怎么做呢?(用手掂)(出示:掂一掂) 師:桌上的哪些物體不能靠目測進行比較?為什么不能目測(因為它們的重量相 差不是很大)請你從桌上任選2個不能目測的物體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較它們的輕重,同桌互說比較的結果。
(學生活動后匯報)
3、吊一吊 (出示)蘋果和梨 ?
師:剛才的比較結果中有些同學認為蘋果比梨重,還有的同學認為梨比蘋果重。 這是為什么呢?(它們的重量差不多,掂不出來)
如果兩個物體的重量差不多,用手掂不出來,你們還有什么好辦法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生:我選擇用橡皮筋“吊一吊”的方法。(出示:橡皮筋吊)
問:說說為什么能用橡皮筋吊比較物體的輕重?怎樣比較的?(比較時需要注意 哪些地方)
(1) 用同樣材質和長度的橡皮筋比較物體,并且掛的高度要一致。
(2) 比較物體輕重時應該觀察橡皮筋拉伸的長度。 (請同學用兩只手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長度)
(3) 橡皮筋拉伸的長度長物體就重,橡皮筋拉伸的長度短物體就輕。 除了用橡皮筋吊,還有別的方法嗎? (用秤稱)這些都是好辦法,剛才有同學說用橡皮筋吊的方法我們不妨來試一試。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同樣長度和質地的`橡皮筋,你們也來吊一吊。(匯報比較結果) 為什么蘋果重?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二)綜合應用
師: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目測、掂一掂和橡皮筋吊這三種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接下去,你們能不能比較一下桌上除氣球以外的所有物體,并將它們從輕到重排列一下 (小組合作完成探究表) 1 2 3 4 5
(學生匯報交流比較的方法)
問:為什么有的小組把5件物品都吊上去,有的組只吊了幾個?你能說說在什 么情況使用哪種方法比較合適嗎?
小結:(1)當兩個物體重量相差較大時,首先選擇目測。當目測無法確定時可以 用手掂一掂進行比較,這兩種方法由于操作方便,所以生活中經常用到。
(2)兩個物體的重量差不多時,選擇用橡皮筋吊一吊的方法比較精確。
5、蹺蹺板 (出示)兒童樂園圖
師:剛才我們在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小亞和小胖也在爭論,小胖說我很胖所以我比你重;小亞說我高,所以你比我輕。說著說著他們來到了兒童樂園,你們看看這里哪個游戲器具可以幫助他們比較輕重呢?
(蹺蹺板,出示)
蹺蹺板上怎樣比較物體的輕重?
(重的下沉,輕的上翹。在課題下貼蹺蹺板)
聽了你們的意見,小胖他們坐在了蹺蹺板上,一開始蹺蹺板晃個不停,一會兒就停了下來。
(課件演示)
誰能說說比較的結果?
三、總結
師: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有什么體會和同學們分享?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四種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生活中還有很多辦法也可以比較物體的輕重(如稱一稱…..)我們在以后都會學到。
四、鞏固練習
《水果總動員》
(1)要使左邊下沉可以怎么做? 4個蘋果 8個梨 (根據學生發(fā)言演示)
(2)右邊盤里應該放( )個蘋果
【《輕與重》的優(yōu)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愛的輕與重散文07-01
輕與重教學反思05-22
幼兒園大班科學《輕與重的比較》教案設計01-01
誰輕誰重教案10-24
才輕任重成語11-10
孰輕孰重的經典說說07-06
《誰輕誰重》教案09-27
誰輕誰重教案06-26
《誰輕誰重》教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