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oingaieng.cn-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国产一级A毛久久久久一级A看免费视频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

    時間:2021-03-05 19:31:0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1

      一、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在不斷操作中,發(fā)現(xiàn)、總結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受力面增大與站立穩(wěn)定性的關系。

      2、對探索如何使物體站起來感興趣,嘗試以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

      二、活動準備

      1、各種物品:臺歷、紙袋、鏡子、相框、撲克牌、吸管、書等。

      2、各類輔助材料:剪刀、皮筋、橡皮泥、積木及集體記錄表。

      三、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探索:讓桌上的物體站起來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寶貝,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出示)大家能幫我讓這些寶貝都站起來嗎?

      2、幼兒自由嘗試。

      (二)集體討論、歸納方法

      1、師(出示臺歷):你用什么辦法讓臺歷站起來的?為什么臺歷打開就能站起來了?(引導幼兒觀察打開前后臺歷底部的不同,發(fā)現(xiàn)底變大了使臺歷站起來了)還有什么也是用這個方法站起來的?(幼兒討論)

      2、師:(出示相框):你用什么辦法讓相框站起來的?為什么相框撐開了就能站起來了?它的底部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支撐點變多了站起來了)還有什么也是用這個方法站起來的?(幼兒討論)

      3、教師小結:有些寶貝底變大了就站起來了;有些寶貝腳變多了就站起來了。

      (三)第二次探索:讓吸管小人站起來

      1、師:你能用我們學到的辦法讓吸管小人站起來嗎?你可以選擇材料幫忙(介紹輔助材料)

      2、幼兒自由分組,合作操作。

      3、幼兒交流、討論使物品站起來的方法。

      4、教師小結:有些寶貝雖然自己不能站起來,但可以借助其他東西的力量來幫忙站起來。

      (四)談話遷移

      1、師:小朋友還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寶貝也是用這樣的方法站起來的?

      2、除了這種方法,要是物體站起來還有其他方式嗎?(探討呼啦圈的站立)

      3、延伸:讓我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一起去尋找生活中物體站的秘密吧!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2

      【教學目標】

      1.能連貫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學習辨證地看問題。

      2.簡單了解食物鏈的知識,初步感知動物與環(huán)境的密切關系。(重點)

      【教學準備】

      故事幻燈片,狼、羊、草的圖片和道具,食物鏈圖片和操作架。

      【教學難點】

      簡單了解食物鏈的知識,初步學習辨證地看待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故事梳理,對話中感知

      1.講故事并提出問題:誰會吃掉小草?誰會吃掉小羊?老狼要吃掉小羊,小羊是怎么說的?老狼會怎么回答它?那你覺得狼該不該把羊吃掉?

      2.繼續(xù)故事展開討論,如果你是法官你會怎么做?

      教師小結:因為沒了狼,羊才會變多,把草原吃光,草原變成了荒漠。

      3.現(xiàn)在覺得該不該把狼全部關起來?為什么?

      4.板書小結

      草——羊——狼,揭示食物鏈的概念。

      教師小結食物鏈中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不因自己的意愿而干涉。

      二、情境表演,游戲中感悟

      1.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游戲。

      2.教師和幼兒共同梳理因角色得多少而造成的食物鏈斷裂,幼兒進行表演。

      三、合作拼擺,操作中體驗

      1.倆人一組合作拼擺食物鏈。

      2.針對幼兒拼擺的食物鏈,教師與幼兒共同驗證糾錯。

      四、活動小結,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有很多的食物鏈,從現(xiàn)在開始用心觀察等你長大了你會了解更多更有趣的關于食物鏈的知識。

      教師評價:

      把枯燥的科學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注重各領域的整合,利用語言故事的形式把食物鏈知識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幼兒,通過游戲再次讓幼兒感知,通過體驗讓有了初步理解食物鏈,目標達成好。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品品、聽聽、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fā)愛花、護花的意識。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花的多樣性及特征。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園)

      2、金銀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裝飾品、春姑娘圖片、花朵頭箍、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環(huán)境,感知花的美

      1.帶入場地:今天我們去花仙子的花園玩,好嗎?

      2.觀察環(huán)境:你們覺得花仙子的花園怎么樣?為什么漂亮?看見花你感到怎么樣?

      二、觀察、品嘗、發(fā)現(xiàn)、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禮物:花仙子還為我們準備了許多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2.幼兒觀察、品嘗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是怎么用的?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嘗嘗、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禮物。

      3.逐個提問:這是什么?可以用來做什么?

      4.小結花的用途提問:花還可以做什么?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chuàng)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仙子的花朵頭箍:花仙子的禮物你喜歡嗎?我也用送點禮物給花仙子。我的頭箍是用什么做的?

      2.提出創(chuàng)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后面老師準備了紙筆,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等下說給大家聽,你做了什么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chuàng)造。

      四、情感激發(fā)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4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桔子的特征,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根據桔字的顏色匹配,感知桔子的顏色差異。

      3、嘗試由外向里剝桔子,感知桔子和吃桔子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桔子(桔色和綠色的)、一個布袋、桔色和綠色的軟墊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出示袋子)瞧!這個袋子里裝的是什么?老師請小朋友來摸一摸,猜一猜來告訴大家。

      (打開袋子)桔子寶寶要和我們小朋友來交朋友了,每個小朋友拿一個桔子寶寶。2、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感知桔子。

      (1)看:桔子寶寶穿著漂亮的外衣,看看你的桔子寶寶穿的是什么顏色的外衣。(請幼兒說一說,認識桔黃色。)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桔子寶寶是圓圓的,有的桔子寶寶是綠色的,有的是桔黃色的。

      桔子寶寶想回家了,桔子寶寶說:“我的家是和我的顏色一樣的。”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你的桔子寶寶是綠色的那它的家就是什么顏色的?”“你的桔子寶寶是桔黃色的那它的家就是什么顏色的?”

      瞧!那邊就是桔子寶寶的小家,快去幫桔子寶寶找家吧!找到家后就坐下來。 (2)摸:桔子寶寶真可愛,我們來摸一摸桔子寶寶,在摸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豐富詞匯:軟軟的、有點粗糙的)

      小結:桔子寶寶摸上去軟軟的,有點粗糙的。

      (3)聞:桔子寶寶真香呀!我們一起來聞一聞,有沒有聞到桔子香呀?

      (4)嘗一嘗:桔子寶寶里面是什么呢?我們一起把它的外衣脫了來看一看。

      找到小肚萕,挖個小洞洞,脫下小外衣(一邊念一邊撥),來我們一起為桔子寶寶脫外衣吧。

      分開來看看,和老師一樣一瓣一瓣分開來,有多少瓣呀?(許多)原來桔子里面是一瓣一瓣的,把一瓣桔子舉起來看看象什么?(月亮、小船……)說得真棒,獎勵你把桔子吃了,我們一起來嘗一嘗,好吃嗎?是什么味道的?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5

      活動目標:

      1.感知迷宮,了解迷宮所含的基本秘密。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體驗迷宮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自制迷宮圖3副。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小朋友,你們玩過"走迷宮"的游戲嗎?

      2.迷宮圖上會有哪些標志呢?

      二、分析迷宮圖:

      (一)出示迷宮圖一,初步感知迷宮。

      1.從這張迷宮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代表什么? ×代表什么?

      2.誰愿意上來走一走?

      (二)出示迷宮圖二,剖析迷宮圖的秘密。

      1.從這張迷宮圖上你看到了?知道了什么?

      2.這兩張迷宮圖藏著一個共同的秘密,都有什么?

      3.誰愿意大膽嘗試幫小豬來搭橋?

      (三)出示自制迷宮半成品圖,學習擺迷宮陣。

      1.走迷宮看來難不到你們,那你們玩過擺迷宮陣的游戲嗎?

      2.今天我們來一起布迷宮陣,怎么擺放才能使迷宮陣覺得有難度、更好玩?

      3.師生共同擺迷宮陣:第一步:放石頭 第二步:鱷魚 第三步……

      三、幼兒操作

      1.幼兒第一次布迷宮陣,教師巡回指導,并用相機拍下幼兒擺的迷宮陣。

      2.教師有針對性的多媒體展用示幼兒擺的迷宮陣,請幼兒說一說這幅迷宮圖擺的好嗎?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

      3.幼兒再次布迷宮陣,請旁邊的小朋友來走迷宮陣。

      四、展示幼兒設計的迷宮圖教師對幼兒設計的迷宮陣進行設當點評。

      五、延伸活動:

      出示圖四: 這張迷宮圖和之前我們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如果讓你來走一走,你會嗎?回去之后我們可以繼續(xù)布迷宮陣,走迷宮圖,比一比誰的辦法多,誰的辦法好。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6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讓幼兒了解塑料袋是不會腐爛和分解的白色垃圾。

      2、教育幼兒用紙袋或布袋裝東西。

      活動準備

      1、Ppt課件:白色污染

      2、塑料袋人手一個

      3、根據活動內容培育的兩盆花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知道塑料袋會污染土壤。

      1、討論

      這兩盆花我們一樣照料,為什么其中一盆死了?

      2、出示兩盆花觀察比較

      教師倒出死花花盆中的泥土讓幼兒觀察

      (幼兒觀察后,發(fā)表看法)

      小結:澆的水被塑料袋攔住了,滲不到盆外去,泥土經常濕漉漉的,使花的根都爛掉了。而且,塑料袋對泥土還造成了污染,破壞了泥土的營養(yǎng),花兒吸收不到好的營養(yǎng),就死了。

      二、課件演示:白色污染

      幼兒觀看課件,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塑料袋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

      討論:塑料袋會對環(huán)境造成什么樣的污染?

      小結:亂丟的塑料袋堵塞了水溝,河流,形成了水災;動物吃了塑料袋死了;土壤被塑料袋污染了,植物也死了。

      三、兒參與小實驗,進一步了解塑料袋是不會自行分解的。

      1、教師提出實驗問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我們把塑料袋和紙一起放進水里轉,會怎樣呢?

      2、幼兒討論,根據幼兒自身的經驗猜測結果。

      3、幼兒觀察實驗,發(fā)現(xiàn)紙很快變成碎削,塑料袋還是沒有變化。

      四、師生共同總結,塑料袋不容易分解。

      1、怎樣防止塑料袋污染環(huán)境?

      在生活中,我們要少用塑料袋,用完的塑料袋不能亂丟,放到垃圾箱中。

      2、多用布袋或紙袋。

      五、我是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讓幼兒自由討論,怎樣做才是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動物的防身絕招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7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感知油水分離的現(xiàn)象及幾種糧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2、 初步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 培養(yǎng)幼兒認真、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及樂于猜想的意識。

      活動準備:

      涼白開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筷子、記錄紙、筆、幾種食物(花生、黃豆、大米、芝麻)分裝在盤中。

      活動過程:

      一、 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

      1、 猜一猜:杯子里裝的是什么?

      2、 試一試:想辦法辨別杯子里是什么?

      導語:我不知道它們是什么,但我知道它們是無毒的,用什么辦法才能知道他們是什么呢?你來試一試。

      3、 說一說:杯子里裝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實驗:觀察油水分離現(xiàn)象。

      1、 猜一猜:假如猜把油和水倒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2、 幼兒實驗、觀察。

      1) 把油和水倒在一起,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2) 用筷子攪拌幾下,再次觀察,“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小結:油和水倒在一起后,油和水是分開的,而且油總是在 上面,水總是在下面。

      三、實驗并記錄四種糧食放在油、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1 、 猜一猜:“今天,來了許多糧食朋友,你們看看都有誰?”“它們想在油、水中游泳,請你把它們一個一個放進杯中,猜一猜有什么奇妙的事情發(fā)生?”

      教師介紹記錄紙,然后讓幼兒把猜想的事情記下來。

      2 、 幼兒實驗、觀察,并把實驗結果記錄在紙上。

      3 、 交流實驗結果

      1)同伴間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2)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8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包裝袋。

      2.認識食品包裝袋的各種標識,并能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3.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學習制作、使用環(huán)保手提袋。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布置任務:和家長一起收集生活中見到的包裝袋標識,與老師、小朋友交流分享,初步了解標志的意義和作用。

      2.多媒體課件

      3.教學掛圖

      4.每位幼兒帶一袋小食品

      5.大掛歷紙、牛皮紙、透明膠、打孔機、塑料繩、彩筆等。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各種各樣的塑料袋,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1)師:“你剛才看到了什么”(各種各樣的包裝袋)

      (2)師:“他們是裝什么的?有什么圖案?在哪里見過?”(讓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2.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食品,認識包裝袋上的標志

      (1)師:“今天,小朋友帶來了很多小食品,現(xiàn)在請你和身邊的小朋友講一講:你帶來的是什么食品?在哪里買的?食品包裝袋上有什么圖案?為什么選擇這個食品?

      (2)請幼兒看掛圖,教師小結:食品包裝袋上有質量安全認證,綠色食品標志、環(huán)保標志、可回收標志、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標志,在購買食品的時候,要選擇有以上標志的食品。

      (3)請幼兒看一看自己的小食品包裝袋上有沒有以上標志,有沒有超出保質期

      (4)請幼兒和同伴一起品嘗有以上標志沒有超出保質期的食品

      3.組織幼兒討論:白色污染的危害

      (1)師:“小朋友,我們生活中的這些包裝袋,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但有些包裝袋也給我們的環(huán)境帶來了白色污染,請你說一說,什么包裝袋給我們帶來了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白色的嗎?他們是怎么破壞我們環(huán)境的?

      (2)播放白色污染環(huán)境的圖片,教師小結:塑料袋方便而我們卻不提倡使用,因為塑料袋很難降解,不利于環(huán)境的保護。

      (4)請幼兒說一說,我們應該如何保護環(huán)境?

      比如:購買食品時,要選擇有綠色食品標志、可回收標志的,不使用塑料袋,要使用環(huán)保手提袋,同時爭當一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告訴家長也要這樣做。

      4.請幼兒用提供的材料制作環(huán)保手提袋

      (1)請幼兒用掛歷紙根據幼兒用書上提示的步驟制作環(huán)保手提袋。每人選一塊大積木玩具作為模具,在上面進行包裝,按提示這疊好,用透明膠粘住。注意不要包的太緊,以免積木拿不出來。教師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2)請幼兒裝飾環(huán)保手提袋,在手提袋上栓繩、裝飾花紋等。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做一名小小宣傳員,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講一講什么是在、白色污染,為什么不能使用塑料袋。

      2.制作更多的手提袋送給家人和朋友。

      教學反思

      我覺得本次活動的亮點就是充分的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動性,以孩子的主動觀察、探索為主。以及教師的退位。在活動中,從最初幼兒找出各種標志,通過觀察猜想它們的含義到在表格中檢查標志,分類找出食品,處處體現(xiàn)出教師在活動中的退位,使幼兒成為了本次活動的主體。充分的體現(xiàn)了孩子的主動觀察和主動探索。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9

      活動目標:

      1.通過手機資料和動手探究,萌發(fā)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嘗試將污水變干凈,提高探索能力 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了解污水處理廠是如何將污水變干凈的。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有關水凈化的資料。

      2.師幼共同收集石子 粗沙 細沙 棉花 廢布 干凈的玻璃杯 過濾杯(礦泉水瓶剪掉底部并在瓶蓋上鉆個洞)等材料;污水處理的錄像;水被污染的錄像(公園的湖水或社區(qū)的池塘被污染)。

      活動過程:

      1.相互交流收集來的資料。

      --說一說自己了解到的污水凈化的方法。

      2.了解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過程。

      --幼兒帶著問題看錄像;污水處理廠是用什么東西處理污水的?污水處理經過了哪些程序?

      --提問:污水處理廠是用什么東西處理污水的?污水處理經過了哪些程序?污水處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

      3.償試操作,讓污水變干凈。

      --幼兒觀察石子 粗沙 細沙 棉花 廢布 干凈的玻璃杯 過濾杯等各種材料,猜測哪些材料使用于凈化污水。

      --幼兒5人一組,分別用各種材料做實驗,教師分組指導。

      --引導幼兒交流實驗結果。提問:你是怎樣讓臟水變干凈的?你發(fā)現(xiàn)可什么? 哪種方法比較好?

      --幼兒運用多種材料組合,再次操作,讓污水變干凈。

      --比較前后兩次凈化的水,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教師小結幼兒的操作情況。

      4.討論:怎樣保護水資源。

      --幼兒帶著問題"水為什么被污染"看水被污染的錄像。

      --討論:生活中我們怎樣保護水不受污染?怎樣節(jié)約用水?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參觀污水處理場,指導幼兒嘗試用更多的方法凈化污水(用明礬等)。

      2.幼兒學習的難點是比較前后兩次過濾的水那個更干凈,從而知道哪種材料讓污水變干凈更有效,教師知道的重點是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比較。針對活動準備的材料,教師要先進行實驗。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10

      活動目標:

      1、通過分類活動讓幼兒感受到磁鐵能吸引鐵之類的物體。

      2、讓幼兒感悟到磁鐵不同磁極的相斥作用。

      活動準備:

      大小不一的磁鐵若干,幼兒釣魚玩具,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材料包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吸鐵石。

      1.出示不同形狀的吸鐵石,請幼兒識別——它是吸鐵石嗎?(是或不是)

      2.提問,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吸鐵石的作用。(上課時黑板上要用,媽媽包包上的暗扣等)

      3.主要問題:吸鐵石能吸住什么?

      二、實驗操作,體驗吸鐵石的神奇魅力。

      1.出示各種可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體,請幼兒猜一猜它們跟吸鐵石相遇會產生什么情況?

      2.讓幼兒自主驗證剛才自己的結論,兩人一包材料。

      3.讓幼兒通過實驗,將手上除磁鐵外的材料分成兩隊,并請一名幼兒給大家演示自己的實驗過程,老師和幼兒幫他集體驗證。

      4.引導幼兒正確區(qū)分可以吸住的材料和不可吸住的材料。

      5.總結幼兒的操作結果,幫助幼兒了解吸鐵石的相關知識及它的學名——磁鐵。

      三、玩具里的磁鐵。

      1.出示幼兒常見的“釣魚”玩具,吸引幼兒興趣。

      2.與幼兒一同分析該玩具中磁鐵的位置及作用。

      四、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1.出示兩塊有n、s標志的磁鐵,演示“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2.利用小型的兩極磁鐵制作磁性小火車,讓幼兒體驗同極相遇和異極相遇的變化。

      3.讓幼兒實驗,根據同極和異極的原理制作磁性小火車。

      4.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了磁鐵的哪些新本領。

      五、活動延伸

      1.通過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利用圓環(huán)形磁鐵和長棍,制作彈簧磁鐵。

      2.找一找社區(qū)中可以吸住和不可吸住的物體,下次和小朋友分享,比一比誰找到的多。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1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摩擦產生靜電的現(xiàn)象。

      2.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筆、塑料袋、碎紙片、鉛筆、水彩筆、百潔布、記錄單、筆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紙片,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辦法可以將紅色盤子里的紙片移到黃色盤子里?

      二、玩一玩,試一試。

      1.出示百潔布和水彩筆,提問:如果給你一塊布和一支水彩筆,你能完成剛才的任務嗎?

      2.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

      3.教師演示摩擦起電的小實驗:用水彩筆在百潔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紙片。

      實驗后提問: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師:原來水彩筆在百潔布上摩擦后產生了靜電,可以吸起小紙片,這種現(xiàn)象叫做“摩擦起電”。

      三、嘗試用不同材料進行摩擦起電的實驗。

      1.出示實驗材料,幼兒逐一認識。

      2.介紹記錄表,引導幼兒猜想并記錄。

      3.幼兒實驗并記錄。

      4.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摩擦起電”是在“做中學”的思想指導下設計的一個大班科學活動,通過觀察、探究、猜想、驗證、發(fā)現(xiàn)、記錄、分享與表述,發(fā)揮了孩子們的主動性,通過該活動,孩子們對摩擦能產生靜電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并能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基本完成了預設的目標。不過,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沒有重視與孩子的交流,沒有對孩子的回答給予肯定。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會注意貫徹“做中學”思想,引導孩子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并重視與幼兒間的交流。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12

      活動目標:

      感知雷和閃電現(xiàn)象,對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視頻 圖片。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引發(fā)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見過閃電和打雷嗎?

      (播放打雷和閃電的視屏,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覺)。

      二、出示圖片,了解雷電產生的原因。

      1、教師:為什么會打雷和閃電?

      小結介紹:雷雨常嘗會在夏季發(fā)生。因為夏天空氣急劇上沖,使得云朵里帶有許多的電。當云和云碰撞時,就會發(fā)生打雷和閃電的現(xiàn)象。

      2、請幼兒想一想,在剛剛觀看的視頻里,你是先看見閃電還是先聽見打雷?

      小結:先看見閃電,然后聽見打雷。告訴幼兒因為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傳播得要快,因此先看見閃電,然后聽見打雷。

      三、觀看圖片,交流保護自己的方法。

      1、師生共同討論:雷雨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2、看圖說說:下雨打雷了,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這樣做安全嗎?

      ⑴雷雨時,在家里的小朋友關上電視對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雷雨時,要把家中的電源切斷,最好不要使用任何電器。因為電線受雷擊后,很容易把強大的電流傳到電器上,使電視機、電腦等電器發(fā)生爆炸或燒起來,造成危險。

      ⑵雷雨時,不能在哪里躲雨?為什么?

      教師小結:雷雨時,不能在空曠的地方停留,更不能玩地上的積水,還不能在大樹下躲雨,也不能在高壓線附件走動。因為水、木、鐵都會導電。

      ⑶雷電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呢?

      教師小結:雷電會擊中人或動物,還會引起火災。因此現(xiàn)在人們在高樓上裝有避雷針,使雷電不會擊中高樓。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1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網狀物品的作用及其應用情況,并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表述。

      2、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1、圖片--手球 乒乓球2 網球2

      2、收集的各類網狀物品若干(如窗紗、菜罩、蠅拍、羽毛球拍、乒乓球網、網兜、捕蟲網、發(fā)網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這是什么?(蜘蛛。)

      它們在干什么?

      (織網、捕捉昆蟲。)

      2、蜘蛛是怎樣用網捉蟲的?

      (啟發(fā)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或經驗講述。)

      二、討論交流

      1、教師:蜘蛛網的用處真大,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地方也都用上了網或像網的東西,

      你們找到這些東西了嗎?在哪里找到的?

      2、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介紹自己看到的網狀物品。

      啟發(fā)幼兒:

      -媽媽的衣服像網

      -裝西瓜的袋子是網狀的

      -足球門像網

      -乒乓球桌的中間有網等等。

      3、集體討論網狀物品的作用。

      教師:這些東西為什么要做成網狀的?做成網狀有什么好處?

      教師小結:有的是為了美觀,有的是為了透氣,有的是為了讓人們看得更清楚等。

      三、了解網狀物品在生活中的應用情況

      1.觀看

      -兒童公園的網狀跳跳床

      -電扇上的安全網

      -空調上的防塵網

      -洗衣機里的濾網

      -圍墻上的鐵絲網

      -網狀保安窗、紗門、紗窗、各種球網等。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平時看到的網狀物品,并說說它們的作用。

      四、設計各種各樣的網

      1.教師:如果請你設計,你想做一張怎樣的網,用來干什么?

      2.幼兒在紙上自行設計各種用途的網或網狀物品。

      3.小組交流所設計的網狀物品及其用途

      如捕捉動物的網,用作游戲的網,用于日常生活的網等。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14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實驗、談話讓幼兒了解有關電池的一些小知識,認識電池的特征、正負極及作用,了解正確使用電池、檢驗電池的方法。

      2、 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電動玩具若干,創(chuàng)設情境"電池專賣柜"。

      2、 實驗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電池一節(jié)(新、舊),燈珠一個,電線一根。

      3、 電池模型圖,說明圖(安裝圖)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討論認識電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兒,并且撥動開關,提出問題:玩具為什么不動?

      2、證實幼兒的猜測,引出活動的主題--電池。

      3、幼兒觀察電池。

      4、結合圖片鞏固幼兒的發(fā)現(xiàn),小結電池的基本特征,并認識正負極。

      二、掌握電池的使用方法

      1、裝入電池,玩具不動,找原因。(幼兒討論后回答)

      2、羅列幼兒的三種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驗證。

      ① 電池裝反了。措施:結合說明圖,讓幼兒學習正確的安裝方法,鞏固正、負極知識,

      并請幼兒試裝。

      ② 玩具壞了。措施:用快用完的舊電池證明。

      ③ 電池沒電了。措施:用新電池。

      三、通過實驗,檢驗電池

      1、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知道電池里有沒有電?

      2、幼兒探索性實驗,教師指導。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利用小電珠發(fā)光來檢驗電池有沒有電。

      4、幼兒驗證實驗。

      5、小結。

      四、了解電池的作用和種類

      1、利用電池專賣柜介紹普通的電池和幾種特別的電池。

      2、了解作用,讓幼兒談談何處也要用電池,用到什么樣的電池,并且從專賣店中找出它。

      五、游戲:配電池

      研究玩具需要幾節(jié)什么樣的電池,并從專賣店中配好、裝好后,自由地使用電動玩具游戲。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15

      設計思想:

      我們班的幼兒特別喜歡電動玩具,我設計了“會動的玩具”這節(jié)課。讓幼兒初步認識電池,通過“電池的變化”,讓幼兒知道電池能通電,認識電池的“正負”極。在實驗中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探索科學的欲望。

      活動目標:

      1.知道電池能通電,了解電池的用途。

      2.讓幼兒學習自己安裝電池,認識電池的“正負”極。

      3.提高幼兒對科學活動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電動小汽車人手一只。

      2.電池人手兩個。

      3.電池充電器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啟動裝有電池的電動汽車,請幼兒觀察。

      提問:

      (1) 你玩過電動玩具嗎?

      (2) 為什么這些玩具會動?

      小結:在會動的玩具里有些玩具是靠安裝電池發(fā)動。

      二、操作活動:安裝電池

      1.學習認識電池的“正負”極。

      2.請幼兒動手給自己的賽車安裝電池。提出操作要求。

      (幼兒操作,師幼共同檢查。)

      3.操作小結:你注意到了嗎?電動玩具一邊有彈簧,一邊則沒有,有彈簧這邊對電池的負極“—”。沒有彈簧這邊對電池的正極“+”。

      三、游戲:賽車

      1.排列賽車,開始游戲。

      2.請幼兒觀察為什么有些車落后了?

      有些車開到半路停了下來。

      小結:電池能通電,當電池里的電用完時,玩具就不會動。

      四、把電充回來

      1.教師以安慰的口吻說,大家別著急,老師想辦法幫你把電池充滿。

      2.教師出示電池充電器,給電池充電。

      小結:電是一種能量,它萌讓很多東西發(fā)光,也能讓物體動起來,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去操場繼續(xù)賽車。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認識左右》含反思03-10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秀說課稿《認識時鐘》含反思03-10

    幼兒園大班優(yōu)秀數學說課稿《認識時鐘》含反思03-09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交通標識》09-22

    大班詩歌說課稿《大自然的話》含反思02-07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神奇的靜電》12-20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影子的秘密》12-20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鏡子》12-20

    幼兒園大班詩歌說課稿《傘》含反思09-25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紙杯電話》12-20

    三叶草GW9356| 伦理电影网站| 最近最新的字幕mv|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人妻日韩精品| 超碰国产97在线|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高潮喷水|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性少妇videosexfreexxxx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