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諾曼底”號遇難記》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諾曼底”號遇難記》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初步欣賞文學形象的能力。
2、通過角色假想,對學生進行道德修養(yǎng)教育。
3、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
品味哈爾威的形象。
教學難點:
學習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播放《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我心永恒》,由此導入 新課。有時候,我們看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后,都有一種想講給人聽的沖動。今天,我們讀到的這篇課文,就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我們就來通過這個感人的故事的閱讀,學習一下給別人講故事的技巧。
(突出本文的體裁“小說”)
二、檢查預習:
1、查閱資料,了解作家及其作品,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旗手和領袖。他出生于貝尚松城的一個軍人家庭,一生幾乎經歷了整個19世紀,在詩歌、小說、戲劇、政論創(chuàng)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1826年出版了第一個詩集《歌頌集》,同時期開始寫作小說和戲劇。1830年創(chuàng)作了浪漫主義劇本《歐那尼》,第二年又出版了第一部重要小說《巴黎圣母院》。19年流亡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等。雨果是一位高齡多產作家,在長達60多年的文學生涯中,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學作品和4000多幅繪畫作品,是法國和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份寶貴遺產。
今年是雨果誕生80周年,為此法國與世界各地人民一道以各種形式來隆重紀念這位“十九世紀無可爭議的君主”,在“雨果年”里,讓我們一起走近雨果。
早在雨果誕生80周年之時,人們就為他舉行了國慶般的盛大活動。法蘭西史無前例地為在世的作家舉行了如此盛況空前的慶典,因為雨果在人民心中已經成了思想領域里的文學太陽。
1885年5月22日,83歲的雨果老人與世長辭了,法蘭西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突出名——雨果、時——十九世紀、地——法國、評——浪漫主義作家、作——《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
2、寫作背景:1870年3月17日,兩艘英國輪船相撞,“諾曼底”號船長哈爾威在能逃生的情況下以身殉職。
3.詞語提示
音
lǚ qiǎng tuān mò
履行 勉強 湍急 驀地
形
湍急——踹開——瑞雪 履行——覆蓋
義
見習:初到工作崗位的人在現場實習。
三、整體感知:
感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往往描述了一定的感人的情節(jié)或者塑造了一個或多個感人的藝術形象。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都知道本文塑造了一個感人的形象——哈爾威船長,一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的崇高的靈魂。那么,小說是如何塑造這個形象的呢?請同學們找出小說中最讓你感動的地方,簡單說說它讓你感動的理由。
1、默讀課文,弄清以下問題:
(1)“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出發(fā)航行的?
(2)“諾曼底”號發(fā)生海難的'原因是什么?
(3)剛發(fā)生海難時船上出現了什么樣的緊急情況?
(4)在緊急情況下,船長哈爾威是如何果斷地指揮救人的?
(5)這場海難的結局是什么?
(6)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情節(jié)。
(霧海夜航——發(fā)生海難——舍己救人——船長犧牲)
2、中心意思:
本文寫“諾曼底”號哈爾威船長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難關頭,勇于決斷,沉著指揮,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個偉大的英雄形象,感人至深,使讀者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
3、全文結構:小說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至“像這類英國船,晚上出航是沒有什么可怕的”。
第二部分——從“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至“由于這一猛撞,‘瑪麗’號自己也受了傷,終于停了下來”。
第三部分——從“‘諾曼底’號上有25名船員”至“須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沒了”。
第四部分——從“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至最后。
四、整體評價小說的主人公——哈爾威船長。
分解成三個問題:
(1)、哪些地方直接以典型的情節(jié)表現了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格?
(2)、哪些地方以精彩的語言描寫表現了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格?
(3)、哪些地方以典型的形象描寫表現了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格?
(和前問相比,前文重在明確“哪些”,后問重在“如何”。而且后問的設置重在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談對人物的鑒賞。)
第二課時
一、局部賞析:
片段一(16—35):分角色朗誦,通過短促的對話,引導學生對哈爾威船長在海難發(fā)生的危急關頭所表現出的勇于決斷、沉著指揮的英雄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
(這段對話極為簡短,有的句子僅用一個詞表示;分行寫人物語言,醒目突出;對話中的敘述交代也極為簡潔,大多地方只有人物語言,這樣描寫,與當時環(huán)境相稱,符合客觀實際,有助于刻畫人物形象——哈爾威首先了解情況,在確認不可能發(fā)生爆炸等險情之后,既進一步申明救人決心,又嚴肅紀律,一切高度緊張而井然有序,可見其作為船長的沉著老練、敬業(yè)盡責,勇于決斷的絕對權威形象。)
電影院里,一場火災不幸降臨,觀眾亂成一片。如果你是電影院工作人員,你必須在五分鐘內指揮觀眾有序退場。請把你要和觀眾說的話寫下來。(不超過60字)
片段二(39—41):啟發(fā)學生對哈爾威船長的關心弱者、愛護年輕一代的博愛精神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短短一句話,把船長的救人責任和關心弱者的人道主義精神確保未來的社會責任有機統(tǒng)一起來,一個極富人情味的英雄船長形象躍然紙上。)
片段三(47):欣賞這一段落,可借助音樂的感染力,通過反復的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自己從中體驗感悟出英雄形象的壯美。
(這是一個浮雕式的特寫鏡頭,人物的刻畫生動傳神。船長的敬業(yè)、盡責精神,堅定、剛強的意志,以及寧死不渝的對輪船和大海的執(zhí)著的愛濃縮為鐵鑄的雕像定格在讀者的心里。可謂瞬間的舉動,永恒的形象。偉大靈魂的化身,巍然屹立與上空。)
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①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如果一定只能有一種理解的話,那就是船長并未忘掉自己,而是有意不包括自己。沉船時,他那樣堅定,那樣自若,那樣莊嚴,表明他從一開始就作出了清醒、明確、堅定的抉擇。
②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這是在哈爾威船長嚴肅宣布了一條生死攸關的紀律——“哪個男人膽敢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以后,人們形成的一種感覺。這項宣布,顯示了鋼鐵般的意志和無尚的權威,體現了首先保護弱小的社會應有的運作秩序,表明了居于社會主導地位的一方(當然,男女本應是平等的)必須首先承擔起某種責任的理念。確實,此時此刻的船長已成了一個偉大靈魂的化身,巍然屹立于上空。
③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 ’
人中總是有卑劣,有崇高,生死存亡關頭,有人自私本性大暴露,有人則會激發(fā)起正義、責任和天良,所以說“事情總是這樣”。
④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面對驚慌失措的眾人,他鎮(zhèn)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
周密考慮,鎮(zhèn)定指揮,處變不驚,快節(jié)奏運作,高效率救人,一切都似乎謹嚴有序,災難也因之卻步,死神也悄然遁逃,“仿佛他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這是一種非常真實自然的感受。
⑤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忠于職守,這里的主要表現就是全力救人;“做人之道”,這里的主要表現就是在救人中所體現出來的人生理念。 “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這除了前面所說的,在死亡面前,他自覺地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放射出英雄的光彩,還含有一個意思,即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現一個人的本色,誰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造就英雄業(yè)績,譜就英雄樂章;成就一個英雄的“權利”人人都有,關鍵在于你是否“運用”這個“權利”。
三、“人們透過陰慘慘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當時“人們”在想些什么呢?請用一句話來表達。
四、如果你是船長,你會與你的輪船一起沉入深淵嗎?請簡要說說你的理由。(不超過60字)
五、深入體驗:
在學生為英雄精神所深深震撼感染的同時,教師及時拋出問題:假使你就是“諾曼底”號輪船上的一員(船長、乘客、工作人員),在這生死存亡的瞬間,你將會怎樣想,怎樣做?(逃生,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和船共存亡?為什么?)啟發(fā)學生對作品中的形象作情感體驗并明確:人一生難免會遇到各種災難,在危急關頭,只有沉著冷靜、顧全大局、井然有序、聽從指揮才有逃生獲救的希望,有時災難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倒是人自私自利的丑惡的靈魂。一個文明人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
六、探究質疑:
1、哈爾威船長一定要死嗎?他不死可以嗎?
2、螞蟻在遇到火災和水災等時,總是抱成團,以個體的犧牲來保全群體的生存,怎么理解?
【七年級《“諾曼底”號遇難記》教案】相關文章:
諾曼底號遇難記簡要說課11-12
張老師落難記_700字02-14
遇小學作文02-07
夢遇古人隨筆07-10
東都遇春唐詩原文11-12
小雪遇初雪唯美詩句11-08
長安遇馮著-韋應物12-09
韋應物 《長安遇馮著》11-27
長安遇馮著 韋應物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