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胡同文化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胡同文化教案1
一、課文悟讀
北京城為何“四方四正”?這要從我國古代城市的布局理論講起。我國古代城市布局十分講究“方正”。《周禮·考工記》記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jīng)九緯,經(jīng)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意為:都城的建造要作正方形,每邊長九里,各有三個門。城中有縱橫交錯的道路各九條。左邊是祖廟,右邊是社稷壇,南面建宮殿,北面設(shè)市場。這一城市布局理論自古至今一直影響著我國城市的布局形式和布局規(guī)劃。最符合《考工記》設(shè)計思想的便是元大都。明清兩代,北京城就是利用元大都原有城市而改建的。
這種講究“方正”的城市布局,是一種封閉的布局形式,必然導致居住格局的封閉性,進而導致人們思想意識的封閉、保守、固步自封、明哲保身。另;方面,這種講究“方正”的城市布局,其目的是為了突出皇權(quán)的威嚴和至高無上,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尊卑長幼這種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因此,講究“方正”,便是講究等級,講究“長幼有序、尊卑有別”。而居住在胡同、四合院中的大都是處在社會最底層的勞苦大眾。在那種等級森嚴的社會里,他們?nèi)稳嗽赘睢TS多人奔波勞碌一生,尚無安身立命之地,無糊口度日之食,好不容易得到一間破屋,一口殘羹,還有什么不能滿足的呢?正所謂知足常樂。“窩頭是貧苦的象征。”(梁實秋:《雅舍小品·窩頭》)許多人窮苦一生,不就是為了“窩頭”嗎?有了窩頭,自然就該滿足了。如果還能有“小醬蘿卜”,那還會有什么不滿意的呢?那還有什么可抱怨的呢?那還有什么不順心的呢?即便是理應優(yōu)待的姑奶奶,有了臭豆腐,再加上幾滴香油,也可以招待得差不離。如果還能用蝦米皮來熬白菜,那簡直就是美味佳肴。一般人家絕對是可望不可求的,而一旦享用,便喜出望外。一聲“嘿!”道出內(nèi)心的驚喜,美滋滋,樂盈盈,喜上眉梢,形神兼?zhèn)洹?/p>
此外,自己的身家性命尚且難保,又哪有能力去關(guān)照他人?能把自家的“門前雪”打掃干凈、清爽,不讓自家人受凍挨餓,就很了不起了。對于他人的“瓦上霜”、別家的冷暖饑寒也就愛莫能助了。
因此,對于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蕓蕓眾生來說,也只能是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因為,他們的命運捏在人家手里,無法主宰自身的命運。即使突遭橫禍,也只能忍氣吞聲,小心奉陪。“君叫臣死”,“臣”也“不得不死”,即使貴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無法保全自己,何況一介草民?不隨遇而安,又能怎樣?想抗爭?門兒也沒有!對于自家禍福,尚且如此,而對于與己無關(guān)的事,也只能置身事外,只能冷眼旁觀了。否則,你又能要求他們咋樣?如果你要求一個過江的泥菩薩去普度眾生,不僅無理,而且是相當?shù)臍埲塘恕?/p>
這種“方正”,也使得人們的內(nèi)心世界呈現(xiàn)封閉性。人與人之間缺乏真心實意、開誠布公、推心置腹的交流。即便有所交流,也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禍從口出”,教訓不可謂不深刻。所謂“隨一點份子”,便是“隨大流”,裝裝門面而已,禮到即可,很難說是真心實意。所以,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之一生,即便是一位知己,也相當難求,足見人心之封閉。而在行為方式上,更是獨來獨往,缺乏真誠的團結(jié)與合作。
值得慶幸的是,封建時代畢竟已經(jīng)過去。其遺留下來的這種“方正”,這種封閉,這種等級觀念,也必將被人摒棄。平等、自由、尊嚴,心靈的交融,真誠的合作,畢竟也是人與生俱來的執(zhí)著追求。正如胡同的衰敗、沒落不可逆轉(zhuǎn)一樣,從禁錮走向自由,從等級森嚴走向人人平等,也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
因此,“再見吧,胡同”就絕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告別語或文章的結(jié)束語。告別胡同,就是告別等級思想,告別保守,告別心靈的封閉,其中也蘊涵著作者對已逝和即將逝去的文化的無限悵惘。
二、亮點探究
1.文章首段末句:
“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請問:這種方正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到底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探究學習:(1)對生活方式的影響。
①居住方式:胡同、四合院,“獨門獨院”,“安土重遷”。
②飲食條件:窩頭,大腌蘿卜,小醬蘿卜,臭豆腐,大白菜。
③處世方式:講究“處街坊”,“隨”一點“份子”。更多時候,則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人霜。”
(2)對思想意識的影響。
①易于滿足,對生活的物質(zhì)要求不高。有窩頭,有棒子面,就知足了,就行了。
②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當了一輩子的順民”。
③方位意識極強,等級觀念極強。
2.大白菜文化的內(nèi)涵是什么?
探究學習:(1)惟我獨尊。“哪兒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別處好吃。”“方正”的都城布局,突出了皇權(quán)的獨尊地位。這種“獨尊”的思想意識也深刻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為國都就與別處不同,國都就比別處尊貴,就連京城的狗也與眾不同,無比尊貴。過去,上海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稱之為“鄉(xiāng)下人”,便是明證。遺撼的是,至今,我們還把全國的大小城市分為各種各樣的等級。
(2)保守。這是與“惟我獨尊”相關(guān)聯(lián)的。以為什么都比別處優(yōu)越,自我感覺良好,也就將人家真正好的、有價值的東西拒之門外,思想上趨于保守。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一文中說:“北京人很保守,過去不知道苦瓜為何物,近年有人學會吃了。……北京人在口味上開放了;北京人過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見,大白菜主義是可以被打倒的。”
大白菜主義也即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在于他的保守和惟我獨尊。看來,隨著國際化潮流的到來,北京人自己也會從這種保守、獨尊的封閉形態(tài)中走出來。北京人在口味上的開放,便能說明。
3.為什么要從“吃”的角度來說明北京人的易于滿足?
探究學習: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過去溫飽問題尚不能解決的情況下。“民以食為天”,我們這個民族對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無與倫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雜,都是任何一個民族無法比擬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個人對于吃食、口味的態(tài)度,便可看出他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所以,作者選取極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們的內(nèi)心的思想意識、生活態(tài)度。信手拈來,意味無窮。
4.對“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瞇著”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探究學習:此句寫盡了北京市民的心態(tài)。之所以窮能忍著,是因為靠忍,才可以雖窮而仍能面對皇權(quán)的威嚴,才可以雖窮而仍可以鄙視皇權(quán)的盛衰。之所以富要耐著,是因為看慣了巨富豪商的朝盛夕衰,所以身處富中,才能夠不顯山不露水地不驚不乍。之所以睡不著瞇著,是因為睡不著乃是心為外界所動,而瞇著,才能養(yǎng)成看慣風云變幻的大氣,靠著這種大氣,天子腳下的小民、草民才維持了自尊。
5.對“北京人,真有你的”該如何理解?
探究學習:“北京人,真有你的”真有你的什么呢?是真有你的應付各種情況、各種局面的辦法。對此,汪曾棋先生在《跑警報》中說:“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于憂患,已經(jīng)很‘皮實’了,對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
這種“不在乎”,便是凡事不必太認真,不必太放在心上。別急,別煩,別躁,悠著點。“車到山前必有路”,沒什么事過不去。也就是說,心胸放寬些,用鄭板橋的話來說,就是“難得糊涂”。為什么要“不在乎”?根本的原因在于世事難料,風云難測。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人們不可太在意于眼前的利益得失,須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了這種“不在乎”的精神,什么事都能從容應對,從中透露出一種“忍”勁兒。
“北京人,真有你的!”言有盡,意無窮。贊許、褒獎之情溢于言表。
三、選題設(shè)計
1.我所知道的汪曾祺。
研究方法:
(1)閱讀汪曾祺作品,包括小說和散文。
(2)閱讀汪曾祺傳記及有關(guān)介紹汪曾棋的文章。
(3)選擇汪曾祺某一方面的特點作較為詳細的介紹。
參讀書目:
(1)《汪曾祺文集》(散文卷、小說卷),江蘇文藝出版社。
(2)汪彬《老頭汪曾祺》,人民大學出版社。
(3)陳建華《汪曾祺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4)汪曾祺《悠閑的生活藝術(shù)》,貴州人民出版社。
(5)汪曾祺《去年屬馬》(“京味文學叢書”之一),北京燕山出版社。
2.建筑與文化的關(guān)系。
研究方法:
(1)調(diào)查當?shù)孛窬咏ㄖL格的變化。如,建筑用料、框架結(jié)構(gòu)等方面的變化。
(2)分析、歸納,從中反映出人們思想意識、思想觀念上的變化。
(3)寫成相應的調(diào)查報告。
參讀書目:
(1)梁思成《中國建筑史》。
(2)丁俊清《中國居住文化》,同濟大學出版社。
3.飲食與文化的關(guān)系。
研究方法:
(1)調(diào)查當?shù)氐娘L味小吃。如品種、口味、制作方式等等。
(2)調(diào)查當?shù)赜嘘P(guān)的飲食風俗習慣。如,逢年過節(jié)的飲食習慣,平常待人接物的飲食習慣等等。
(3)思考這些習慣的形成、演變與當?shù)亟?jīng)濟、文化和思想意識的關(guān)系。
參讀書目:
(1)《中國文化史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
(2)《汪曾祺文集》(小說卷、散文卷),江蘇文藝出版社。
摘自《中學語文教學通訊》
胡同文化教案2
一、 教學目的
1、 培養(yǎng)學生辯證看問題的思想。
2、 讓學生通過本篇作品認識到事物的存在有其傳統(tǒng)的、發(fā)展的一面,但也會有改革的、變化的一面。
二、 教學基本內(nèi)容
1、 通過對關(guān)鍵語句和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梳理文章的中心。
2、 體會序言表達方式的多樣化特點,在恰當?shù)谋磉_方式即說明的表達方式中也能融合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作品語言特色,讓學生認識語言恰切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特殊效果。
4、 培養(yǎng)學生透過表象挖掘事物本質(zhì)的能力。
三、 教學重點
1、 理解關(guān)鍵詞語和句子。
2、 語言在本文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特色和效果。
四、 教學難點
辯證地認識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五、 教學重點、難點的解決步驟
重點一:理解關(guān)鍵詞語和句子
關(guān)鍵詞語和關(guān)鍵句子在文章中起著支撐文章主旨的重要作用,它們是正確理解文章的關(guān)鍵因素,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從文章中篩選關(guān)鍵語句和關(guān)鍵詞語,編織成理解文章中心的信息網(wǎng)絡。
本文在文體上屬于說明文,但在說明中仍然能體現(xiàn)出作者鮮明的思想感情,而承載這種感情的則是那些關(guān)鍵語句和詞語。
關(guān)鍵語句在表達方式上以議論或抒情為主。
關(guān)鍵語句的位置一般處于一段的開發(fā)或結(jié)尾;個別處在文段中間,但它往往是以因果論證為主的文章或文段。
信息篩選也是高考在閱讀能力上對學生提出的一項重要要求,每年在高考閱讀.試題中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體現(xiàn),在日常的課文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通過篩選關(guān)鍵語句關(guān)鍵詞語理解文章、理解文段、理解文句很重要。
從本文看,文章基本上分為兩大部分:一為介紹北京的胡同,一為介紹北京的胡同文化。對前者,我們要能夠從胡同的特征角度把握,以便能順勢把握北京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教師要引導學生分別篩選能夠體現(xiàn)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詞語和句子:
北京胡同的特點:
前五個自然段分別從方方正正的形狀、命名的方式、胡同的大小、胡同的寂靜、胡同與四合院(規(guī)規(guī)矩矩)的相關(guān)性等方面介紹,這些是形成胡同文化的基礎(chǔ),如果說胡同文化是上層建筑,那么胡同就是物質(zhì)基礎(chǔ)。
文章本身在結(jié)構(gòu)上的辯證關(guān)系為我們引導學生體味對胡同和胡同文化認識的辯證關(guān)系打下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在這方面,文章的內(nèi)容和形式達到了很好的的統(tǒng)一。
胡同文化的特點:
總體上,作者認為“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
然后作者分別從下面幾個方面揭示(要求學生摘錄現(xiàn)成語句):
居民安土重遷;
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zhì)要求不高;
北京人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他們總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
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胡同與胡同文化的聯(lián)結(jié)點在第五自然段,這是由表象到本質(zhì)認識升華的一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兩者的聯(lián)結(jié)點,聯(lián)結(jié)點也是一個關(guān)鍵語句: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tài)。”
篩選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點,目的是讓學生體會關(guān)鍵詞語和關(guān)鍵語句的表達作用,對中心的支撐作用。
對關(guān)鍵詞語的說明,可放在語言層面上把握、理解。
重點二:語言在本文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特色和效果
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總體是平白、樸素、口語色彩濃烈,富于表現(xiàn)力。
體味本文的語言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 文體特點決定的語言特點:準確
文章以說明的表達方式為主,說明以準確取勝,這篇文章也不例外,如“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在對胡同命名方式說明的時候,有的充滿肯定語氣,如“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猜測,如“小羊宜賓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因為這條胡同的樣子有點像羊尾巴。”
2、 口語化、京化的語言給人以親切的感覺。如“你往南邊去一點。”“睡不著,別煩躁,別起急,瞇著。北京人,真有你的!”
3、 語言平白樸素。如“北京城像塊大豆腐。”多生活化的語言!
4、 短句給人以干凈利落的感覺,韻味實足。如“有窩頭,就知足了。大腌蘿卜,就不錯。小醬蘿卜,那還有什么說的。”
5、 在平白樸素中融有古典韻味。如“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
在體味上面富有特色的語言時,可以采取教師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的方式,也可以篩選出上面詞語,讓學生結(jié)合語境去把握,但絕不能背離語境,讓學生就句論句。
難點:辯證地認識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這是一篇在行文和內(nèi)容上都具有辯證色彩的文章,結(jié)構(gòu)上的前后銜接,邏輯嚴密,三個部分自然天成。從內(nèi)容上說,辯證性更多地表現(xiàn)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胡同的衰退。
認識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退需要學生從語言層面入手,通過體味語言中所寄予的作者感情來明確。
作者的感情在本文中可以說是復雜的。
1、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胡同里更加安靜了。”——這是滿含感情,充滿留戀的流露。
2、“北京人也很講究處街坊”,“遠親不如近鄰。——這是對胡同溫馨一面的推崇。
3、“他們總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這是對北京人“事不關(guān)己”的批判。
有的句子本身就很復雜,讓人一時體味不出感情味兒,如“安分守己,逆來順受”,你說是一種什么態(tài)度?是肯定,還是否定?這點也會給學生以更多思考。
總之,我們看到,作者對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復雜的,既有對它們的喜愛、留戀,又有對它們將逝去的豁達,胡同文化的沒落,讓作者看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令人心動的一面,也讓作者看到了歷史發(fā)展、社會進步帶給舊有事物的沖擊。在現(xiàn)代文明突飛猛進的時代,不可避免地,傳統(tǒng)要受到?jīng)_擊。
在對胡同和胡同文化沒落的認識上,作者表現(xiàn)出了鮮明的辯證思考,同樣,在對北京人固有的文化形態(tài)的認識上,作者也含有辯證的認識。比如“安分守己”,這是一種源自于更古老傳統(tǒng)的思想意識,它對許多中國人,對作者本人都產(chǎn)生過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作者的達觀、安貧樂道與之不無關(guān)系。相反,我們也可以看到,“安分守己”也會帶來不思進取,固步自封,羈滯了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
六、 小結(jié):熟悉北京生活的作者,熟悉北京的胡同,他更從胡同的特點中揣摩出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他推崇胡同和胡同文化,但他更知道,胡同與其它傳統(tǒng)事物一樣會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而逐漸淡出舞臺,這是作者理智、冷靜的思考。
七、 知識卡片
積累下面詞語:
車水馬龍: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車馬或車輛很多,來往不絕。
安土重遷:在一個地方住慣了,不肯輕易遷移。
八、 板書設(shè)計
板書一
胡同文化
方方正正安土重遷
命名來源是居住方式各自封閉
北京胡同胡同大小是文化形態(tài)封閉的文化易于滿足“忍”
胡同靜僻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來順受
板書二
胡同文化
語言特色
不顯喧鬧更加安靜靜的文化
口語色彩嘿——易于滿足
北京人,真有你的!——善于忍耐
古典色彩西風殘照,衰草離披——無可奈何
短句大腌蘿卜,就不錯——干
胡同文化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通過抓關(guān)鍵語句快速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
2.通過涵詠、品評文章平淡樸素、口語化但極具表現(xiàn)力的語言,感受北京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封閉、自足、隱忍,體會作者對胡同以及胡同文化的喜愛與批判、傷感與留戀、理智與豁達的復雜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抓關(guān)鍵句快速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通過涵詠、品評感受北京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封閉、自足、隱忍
教學難點:通過品味極具表現(xiàn)力的語句,體會作者對胡同文化的復雜情感
教學課時:兩課時(本節(jié)課為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導入新課
1.上課鈴聲響起,筆者打開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屏幕上映出古樸典雅的北京胡同,高亢熱烈、韻味淳厚的京腔歌曲《北京的胡同》在京韻大鼓的伴奏下裊裊而起
(視頻最大的作用是渲染氛圍,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將同學們帶入京味十足的文化氛圍中)
2.了解作者(屏幕展示)
(論文先知人,初步了解汪曾祺創(chuàng)作的特色,也為后面語言的品味做鋪墊)
二、讀品結(jié)合,深入文本
(一)胡同特點
1.快速瀏覽全文,請用文中的一句話,回答“什么是胡同文化?”
師:哪位同學能用書本上的一句話說說什么是“胡同文化”?
明確:第五段“我們通常說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師:對!反過來說,胡同文化就是指北京的市民文化那老師有一個疑問,為什么胡同文化能代表北京的市民文化?也請引用本段的一句話來回答
明確:第五段,因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市民的文化形態(tài)”所以,“胡同文化即使不是北京文化的最主要部分,但也一定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切入課文的方式很多,此處采用“揭題法”——從揭示標題“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入手,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快速找到文眼,提取精要)
2.北京的胡同究竟有哪些特點呢?介紹這些特點的主要是哪些段落?
明確:集中在1-4段分組讓同學們研讀四個自然段,圈劃出每一段的關(guān)鍵句,回答北京胡同的特點
(1)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胡同走向正
(2)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名字來源廣
(3)胡同的寬窄和多少——胡同數(shù)量多
(4)胡同是貫穿大街的網(wǎng)絡,總是安安靜靜的——胡同環(huán)境靜
3.作者是如何來寫胡同的安靜的呢?
(1)直接寫胡同的安靜“這里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
(2)以動襯靜、以聲襯靜,用反襯手法,更加突出胡同的環(huán)境之靜
總結(jié):由此可見作者用了四個自然段介紹了北京胡同的走向、名字來源、寬窄數(shù)量以及胡同環(huán)境,突出了北京胡同的四個特點:走向正、名字來源廣、數(shù)量多、環(huán)境靜我們說,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百姓,那這樣的胡同會養(yǎng)育怎樣的百姓,會造就怎樣的胡同文化呢?
(通過抓關(guān)鍵語句,快速梳理文章的思路)
(二)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1.快速閱讀6-12自然段的內(nèi)容,找出體現(xiàn)胡同文化內(nèi)涵的關(guān)鍵句
(1)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這封閉體現(xiàn)在哪里?
①居住習慣——安土重遷,不大愿意搬家
追問:他們住的房屋很舊、也不好,而且還有經(jīng)常坍塌,那他們?yōu)槭裁催不愿意搬家?
②鄰里關(guān)系——過往不多
追問:他們很講究處街坊,街坊里道的,誰家有點事,婚喪嫁娶,都得隨一點份子,道個喜或道個惱這難道能說明他們的封閉嗎?你怎么理解這一點?
③物質(zhì)生活——易于滿足、要求不高
師:嗯,為了體現(xiàn)北京人的自我滿足,作者有幾句非常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你能念念嗎?要念出韻味,念出北京人的滿足感和得意勁來(同學讀,老師糾正后再請同學范讀,全班讀)
(范讀與齊讀相結(jié)合,讓每個人在朗讀中領(lǐng)悟內(nèi)涵,感受魅力)
與屏幕上的話比較,品出京味語言的魅力
(PPT:有窩頭,較好;大腌蘿卜,好;小醬蘿卜,更好;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很好;蝦米皮熬白菜,最好!)
師:和書上那段比起來,如何?比書上的好還是不好?怎么不好?
(好的語言是通過比較感悟出來的,通過比較感悟汪曾祺京味語言的魅力)
④處世態(tài)度——置身事外,冷眼旁觀
師:書上說北京是民主運動的策源地,但又說他們不愛管閑事?這矛盾嗎?你如何理解?
(2)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那么文中是如何來揭示這種精義的呢?
明確:舉例子,文中舉了三個例子,即《茶館》、《八月驕陽》和電梯事件
小結(jié):可見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作者分別從北京人的居住習慣、鄰里關(guān)系、物質(zhì)生活和處世態(tài)度等方面寫出了“封閉文化”的種種表現(xiàn)并且指出了胡同文化的精義即“忍”
(首先,通過抓關(guān)鍵語句,快速梳理文章的思路其次,語言的品味與鑒賞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語文教學的回歸在語言的品味和鑒賞中“感受北京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封閉、自足、隱忍”)
三、總結(jié)歸納,升華主題
北京的胡同就像一位飽經(jīng)風霜的歷史老人,他見證著北京市民的生活,見證著市民文化的形成作者談胡同就是談胡同文化,就是談北京市民文化
國學大師梁漱溟曾說過:“文化并非別的,乃是人類生活的樣法”,“所謂一家文化不過是一個民族生活的種種方面”國學大師錢穆也這樣說:“夫文化不過人生式樣之別名”同樣,胡同文化的本質(zhì)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知足常樂、安分守己、封閉隱忍的生活方式!那這位文化老人對如此的胡同、如此的胡同文化帶有一種怎樣的情感呢?這個問題留待我們下節(jié)課解決!
板書:
生活方式
胡同 文化
封閉隱忍、易于滿足、安分守己
(最后的總結(jié)歸納至關(guān)重要,是學生閱讀體驗和感悟的升華,是三維目標的強化,也是課文主旨的點睛)
四、布置作業(yè),鞏固提高
1.必做題:反復朗讀13—15段,體會作者對胡同以及胡同文化的復雜感情
2.選做題:查找你最感興趣的特色民居建筑的資料,了解相關(guān)的文化并寫一段介紹性文字
胡同文化教案4
內(nèi)容預覽:
《胡同文化》教案
教學目的:
1.概括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體會作者對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學習作者用樸實雅致的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來虛實敘事抒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1.總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理清思路。
教學難點:
1.通過具體詞句的品味,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文化 的情感。
2.在了解文化這一概念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點。
教法:
講解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北京自古帝王都,自明代以來,它就是北方乃至中國最重要的都市,也是最具文化底蘊的都市。提起北京,除了老祖宗遺留下的歷史文化遺跡外,我們自然會想起老舍筆下那生在皇城根下,住著四合院的老北京,提著鳥籠,穿梭胡同之間,養(yǎng)魚養(yǎng)花的悠閑自在的生活。他和我們黃土高原上吼著秦腔,吃著黏面的陜西人身上透著不同的氣質(zhì)文化氣息。這種感覺得出卻道不明的.東西是什么呢?汪曾祺先生把他歸結(jié)為《胡同文化》。胡同也是一種文化?特別吧!讓我們一起走進胡同領(lǐng)略他的文化內(nèi)涵!
二、整體研讀
大家知道這篇文章是汪先生為他的攝影藝術(shù)集〈〈胡同之沒〉〉所寫的序,北京就胡同天下有名,最能體現(xiàn)北京的民俗特點和市民生活特征。
1.閱讀課文,思考:
(1)胡同是北京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使北京城有一個明顯的特征是什么?(像一塊豆腐,四方四正)
(2)在作者的眼中,這四方四正的形式,僅是事物存在的一種方式嗎?(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
(3)這篇序言從內(nèi)容上寫了兩方面的內(nèi)容是什么?(介紹北京的胡同、受胡同影響的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觀念)
(4)胡同是不是一種文化形式?在文中找
2、探討胡同文化
(1)胡同是一種怎樣的文化形態(tài)呢?讓學生找關(guān)鍵詞句
明確:封閉
那些生活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它的封閉?
明確:安土重遷 獨門獨院
討論:安土重遷是什么意思?他們的家是“金窩”“銀窩嗎”?那為什么不肯搬家?
明確:(住慣了,戀舊,圖安逸)破家值萬貫的內(nèi)在思想
他們愿意過封閉守舊的生活,獨門獨院是說他們深居簡出不彼此交往嗎?不
那能說北京人封閉嗎?
明確:能,平常不多交往,隨一點“份子”只是為了合禮數(shù)
看來,這北京人送禮給你并不代表對你感情深,沒咱陜西人誠,陜西人不講客套、面子,對待客人不管食量大小,一律大碗黏面,雖然粗獷了點,但卻是赤誠之心。
(2)、大家用同樣的方法,讀后面的段落,看胡同還有那些文化內(nèi)涵?
明確:易于滿足 冷眼旁觀。
易于滿足在文中如何體現(xiàn)?文中有具體的生活驗證嗎?
第八段語言有什么特點?讓學生示范朗讀。
胡同的文化精義是什么?(忍 安分守己 逆來順受)
通過什么體現(xiàn)?找出文中最能體現(xiàn)這一文化精義的句子
“ 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瞇著”地道的北京口語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這句話的精彩之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胡同文化的現(xiàn)狀如何?
小結(jié):胡同之中濃縮著北京人的心態(tài),思想觀念和精神狀態(tài),可謂是一種意蘊豐富的文化形式,汪先生通過胡同探討展示了一種文化。
三、討論分析
1、想想我們生活之中有那些文化形式?
茶文化 酒文化 服飾文化 飲食文化
2、文化究竟是什么?大家有沒有思考過?
A 、所謂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shù)、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包括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而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習慣在內(nèi)的一種綜合體。
--英 泰勒〈〈原始文化〉〉
B、文化是一個錯綜是風俗習慣的結(jié)晶體,具有維持現(xiàn)狀的傾向。
--美 杜威
C、人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現(xiàn)代漢語詞典
看來文化是一種無形的抽象概念,而他卻以具體的形式存在于我們的生活周圍,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文化的眼睛,汪先生就是一個成功的示例。文化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變化,面對改革開放的今天,它的情況如何?一個熟悉北京文化的老北京,對這一歷史的必然作何感想?萬般感慨化作一句話,是什么?(再見吧,胡同!)
汪先生對這一歷史的必然既能正確的認識和接受,留戀,懷古,感傷之情對于他這個老北京是人之常情。豁達的態(tài)度和對文化現(xiàn)象的認識是難能可貴的。
四、拓展延伸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環(huán)境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鄉(xiāng)人,孕育著不同的地域文化。江南的小橋流水孕育了秀美的江南園林文化,請大家用汪先生審視文化的方法,考察一下我們陜西的文化或者你們當?shù)氐拇迓湮幕N幕嬖谂c我們的生活之中,只要你有文化眼光。
五、課后欣賞 《文化眼光》 馮驥才
板書設(shè)計
胡同文化
封閉 安分守己 改革開放
胡同→胡同文化→ 滿足 忍 → 沒落
旁觀 逆來順受 衰敗
胡同文化教案5
教學目標: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體會作者對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學習作者用樸實雅致、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來敘事抒情的手法。
教學重點:
1.總體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用簡潔的語言從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體味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1.通過具體詞句的品味,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了解文化這一概念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型設(shè)計:
多媒體輔助教學課
教學過程:
1.導語:
猜一個謎語
謎面:石刻的史書凝固的音樂
謎底:A繪畫B雕塑C建筑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各個地方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鄉(xiāng)人,蘊育了一種又一種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每一種文化又和當?shù)氐拿窬酉⑾⑾嚓P(guān),如上海的石庫門文化、蘇州的小巷文化、北京的胡同文化。今天,我們就來穿越北京的胡同,領(lǐng)略汪曾祺先生筆下獨具情味的“胡同文化”吧。
2.作者介紹: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課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
汪曾祺(1920~1998),江蘇高郵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聯(lián)大中國文學系。此后,當過教師、編輯等。他長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機會經(jīng)常接觸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現(xiàn)出來的文化心態(tài)。他多年從事民間文藝工作。在他筆下,那一方水土中鮮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體感極強的油畫,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人難以忘懷。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記事》等鄉(xiāng)村風俗小說。他自稱是一個中國式的柔情的人道主義者。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標題“攝影藝術(shù)集《胡同之沒》序”。這是一篇古樸清雅、意味深長的文化隨筆,充分顯示了作家的創(chuàng)作個性。
(下面我們來研讀課文,先結(jié)合課前預習,快速瀏覽1、2、3、4、5自然段,劃出每一自然段的重要語句。)
3.講析課文第1、2、3、4、5自然段
①提問:第1自然段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
明確:第1自然段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上起總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②提問:2、3、4三個自然段分別從哪些方面來介紹胡同的特點?
明確:介紹胡同——取名
寬窄、數(shù)量
環(huán)境(位置、聲響)
③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來源,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明確:取名——計數(shù)、物件、行業(yè)、人物、形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
還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義。
④胡同的環(huán)境又有什么特點?
明確:離鬧市近,生活方便,環(huán)境安靜
⑤提問:第5自然段的段意,可不可以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體”來概括呢?為什么?那么,用哪一句話來概括更為準確呢?
明確:第5自然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胡同”過渡到“胡同文化”。因此,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tài)”這一個并列復句來概括段意,兼顧兩個方面,顯得全面、準確。
⑥提問:作者為什么說“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明確:因為胡同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極大地影響著北京市民的心態(tài),成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間和載體,它給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打上了時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4.分析第6~12自然段
(胡同,蘊育了獨特的胡同文化。現(xiàn)在,讓我們來聽課文錄音,隨著著名播音員那字正腔圓的京味朗讀,進一步探尋胡同文化的精義)
(在探尋“胡同文化”的精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文化”這一概念的內(nèi)涵。請看下面兩段文字。展示)
A.所謂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shù)、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包括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而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習慣在內(nèi)的一種綜合體。
——[英]泰勒《原始文化》
B.文化是一個錯綜的風俗習慣的結(jié)晶體,具有維持現(xiàn)狀的傾向。
——[美]杜威
⑦.在這個部分中,哪四個詞語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點?又有哪些詞句具體說明這四個特點?
封閉——安土重遷、理想的住家是“獨門獨院”、“各人自掃門前雪”
滿足——易于滿足,物質(zhì)要求不高
旁觀——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
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請同學來讀這里最具京味的語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來。
A.“北京人易于滿足……蝦米皮熬白菜,嘿!”
B.“這二位同聲說……真有你的!”
⑧.提問:“蝦米皮熬白菜,嘿!”這句話,表現(xiàn)了北京市民怎樣的心態(tài)?
明確:一個“嘿”字,使讀者如見其色、如聞其香、如嘗其味。極其形象地刻畫出北京市民享受蝦米熬白菜這種美食時那種無限向往、無限滿足神態(tài),表現(xiàn)了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zhì)要求不高”的心態(tài)。
⑨.提問:“睡不著,別煩躁,別起急,瞇著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
明確:對別人無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體現(xiàn)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對北京人的這一性格進行評論的話,內(nèi)涵豐富,令人拍案叫絕。作者對這種態(tài)度是贊賞還是否定,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請你見仁見智吧!
(為了正確把握作者對北京文化的情感,請繼續(xù)聽錄音)
⑩.提問:胡同在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之下,呈現(xiàn)出怎樣的景象?胡同文化又將何去何從呢?
明確:北京胡同在衰敗、沒落,因而毫無生氣。胡同文化也必將隨著胡同的消失而逐漸消亡。
⑾.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句
提問:“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這些描寫,渲染怎樣的一種氣氛?
明確:盡情渲染胡同衰敗、沒落后的凄慘景象,引起人們的傷感懷舊之情。
⑿.提問:最后一句“再見吧,胡同”,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存在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的北京胡同,將要離我們而去了。告別之際,作者的情感相當復雜:有對胡同往日輝煌的懷念,有對胡同衰敗的無可奈何,有對胡同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傷感,有對沖擊胡同文化的商品經(jīng)濟大潮不可抗拒之勢的贊嘆,有對胡同及胡同文化將歸入蝦蟆陵、烏衣巷之列的悵惘低徊……
小結(jié):作者把普普通通的胡同,從來源到起名分類和這數(shù)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著的獨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來,使我們對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態(tài)有了了如些生動、深刻的理解。
(讀完這篇文化式散文,我們仿佛喝下了一碗風味獨特的北京大碗茶,讓人神清氣爽,齒頰留香,回味無窮。下面,我們來看看,課文的語言有什么特色?)
⒀.提問:課文在語言方面有什么特色?請舉例分析。
明確:“蝦米熬白菜,嘿!”
“睡不著,別煩躁,別起急,瞇著北京人,真有你的!”
“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一學生舉例,一學生分析語言特色)
語言平實、樸素、口語化,但有味兒,富于表現(xiàn)力。
(汪曾祺的)文字功夫極深,可謂不瘟不火,爐火純青。這些文字不是“大白話”,更不是“白開水”,而是雅俗雜糅,是陳年佳釀。它是供讀者“看”的,帶有一些淡淡的“書卷氣”。
——劉錫慶《散文:五十年的沉浮與成就》
⒁.讀下面一段文字,請你概括蘇州吳文化的特點,并談談你對吳文化的看法。
蘇州缺少金陵王氣。這里沒有森然殿闕,只有園林。這里擺不開戰(zhàn)場,徒造了幾座城門。這里的曲巷通不過堂皇的官轎,這里的民風不崇拜肅殺的禁令。這里的流水太清,這里的桃花太艷,這里的彈唱有點撩人。這里的小食太甜,這里的女人太俏,這里的茶館太多,這里的書肆太密,這里的書法過于流麗,這里的繪畫不夠蒼涼遒勁,這里的詩歌缺少易水壯士低啞的喉音。
——余秋雨《文化苦旅·白發(fā)蘇州》
胡同文化教案6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體會作者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感情,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認知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賦予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能力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概括要點、提取精義的能力
教學重點:作者賦予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教學難點:作者對胡同文化所持的態(tài)度
教學方法:設(shè)置情境點撥法 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建筑是一首詩,它無聲地傳達著各種思想。走進一座座建筑,你會陡然覺得這空間依然存在著先人們靈魂。(展示幾幅古建筑圖片)
今天,我們學習涉及到另一種古老的建筑——胡同的文章——《胡同文化》
2、解題
胡同的由來、“文化”的含義、課題的含義
二、課文學習
1、快速默讀課文,理清全文思路
胡同——胡同文化——對沒落的胡同文化的感情(建筑——文化)
2、指名朗讀第一段,分析第一段的作用
總說——分說的關(guān)系
3、北京的胡同的特點
方正
取名有各種來源
寬窄和數(shù)量
胡同的環(huán)境
4、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封閉 安土重遷
渴望獨門獨院
各人自掃門前雪
易滿足,物質(zhì)要求不高
愛瞧熱鬧,不愛管閑事
“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5、作者通過哪些事例來表現(xiàn)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
《茶館》
《八月驕陽》
電梯事件
6、作者對這種封閉的、以“忍”為精義的胡同文化持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
(欣賞《前門情思大碗茶》,感受對老北京深厚的感情,也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感情)
聽后三段朗讀(展示幾幅衰敗的胡同和現(xiàn)代化都市的照片)
作者的態(tài)度:懷舊、傷感
8、文章的語言特色
1、京味、京腔(胡同味)
2、平淡、樸素、口語化
3、典雅
三、討論
學完本文后,你怎樣評價“胡同文化”?與今天的居住氛圍相比,你更喜歡住在哪?試闡述理由。
四、總結(jié)
“過去的總歸要過去、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在無可奈何之中,總有新的希望在生長。”同學們,記住心中的那一份思念,去迎接新的明天。
胡同文化教案7
[教學目標]
1、概括內(nèi)容要點
2、體會作者的感情
[重點難點]
概括內(nèi)容要點
[授課思路]
1、詞語積累
安土重(zhòng)遷
熬(āo)白菜
沒(mò)落(há)蝦蟆陵
低佪(huái)
2、要點概括
方法指導:
①找關(guān)鍵語句;②無關(guān)鍵語句的找出共同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進行概括;③分清層次。
段落關(guān)鍵句要點概括備注
建筑特點(1)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方正
(2)生活化是通過總結(jié)下文中列舉的胡同名字來源的共同性得來的,這些名字有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人情味。
(3)正是因為小而多,才形成一種文化
(4)距鬧市很近是從空間距離上說,但又似很遠是從生活方式上說。
(2)胡同取名,有各種來源取名生活化
(3)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shù)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小胡同。小而多
(4)這里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安靜
文化特點
(6)-(7)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封閉(6)段的第一句話概括(6)(7)兩段的內(nèi)容。從一些關(guān)鍵詞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遷,獨門獨院,但是平常日子,過往不多,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說封閉。
(8)北京人易于滿足易滿足
(9)北京人不愛管閑事冷漠
(10)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已,逆來順受。
感情(13)-(15)
懷舊、傷感無可奈何幾分留戀,幾分清醒。
3、北京胡同的建筑特點與文化特點有何關(guān)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文化特點。由于胡同的安靜閑塞,使胡同里的人們很少與外界接觸,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們封閉守舊,安于現(xiàn)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過安逸日的小農(nóng)意識;而胡同的方正特點又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到其思想意識,封建正統(tǒng)思想較為嚴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甘做順民。
4、作者在文中對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種復雜的感情,這種感情在
文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作者對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時又有幾分向往留戀。例如在寫到胡同取名的來源時,列舉了很多胡同名字,這些名字有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說明北京人的內(nèi)心,有一種鄉(xiāng)土情結(jié);下文又寫了北京胡同人們生活方式的安寧、平和,閑逸恬談,寫了北京人講究處街坊,懂禮數(shù),寫了他們的飲食習慣,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樸的風俗和田園式的生活,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懷戀之情。但由于這種文化有封閉守舊一面,在商品經(jīng)濟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是可貴的。最后一句再見吧,胡同,末尾用句號而非感嘆號,表現(xiàn)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
5、補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習慣:
北京人的生活習慣接近農(nóng)民。愛吃硬面餑餑,水餃,蕎麥餅,冰糖葫蘆,愛喝大碗茶,二鍋頭,愛過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春節(jié),愛玩的是養(yǎng)魚養(yǎng)鳥養(yǎng)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風箏。這些都與某些城市現(xiàn)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過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玩高爾夫球等形成了鮮明對比。
②北京人的禮數(shù)
北京人特別講禮數(shù),這是一種文化教養(yǎng)。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A、對外地人的態(tài)度。老北京人不歧視外地人。向老北京人問路,得到的幾乎都是清楚、詳盡、和氣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別歧視外地人,特別歧視穿衣不體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顧人情面子,人緣好,如課文所說。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簡樸,但決不會因為窮而失了身份,丟了體面。即便不過是一碗老豆腐,二兩燒酒,也會慢喝細品,那情態(tài),那氣度,那派頭,簡直像面對一桌滿漢全席。
這體現(xiàn)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風。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來順受是由其特殊的歷史政治環(huán)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輦之下,人們看得最多的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險惡,天威難測,官運無常。今兒個,新科狀元金榜題名,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明兒個,菜市場人頭落地,大觀園底兒朝天。這風云變幻,世事滄桑,使北京人學會了忍耐,也學會了世故通達。做為專制制度下的小民他們太微不足道了,強大的皇權(quán)要消滅他們,比碾死只螞蟻還容易,所以他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明哲保身,學會了得過且過。
④前門情思大碗茶
我爺爺小時候常在這里玩耍,/高高的前門仿佛挨著我的家。/一蓬衰草,幾聲蛐蛐叫。/伴隨著它度過了那灰色的年華。/吃一串冰糖葫蘆就算過節(jié)。/它一日三餐窩頭咸菜就著大碗茶。/世上的飲料有千百種,也許它最廉價/可誰知道,誰知道,誰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著淚花。
如今我海外歸來,/又見紅墻碧瓦,/高高的前門幾回夢里想著它。/歲月風雨無情任吹打,/卻見它更顯得那英姿挺拔。/叫一聲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guī)е膸е寄钤賮硪豢谀谴笸氩琛?世上的飲料有千百種也許這最廉價,/可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傳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案8
■教學目標:
1、理解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探究胡同文化后面深刻的歷史背景。
2、品味平淡、樸素、口語化而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特點。【重點】
3、體會作者對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復雜感情。【難點】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和主要內(nèi)容:
●導語:
文化作為人類社會的現(xiàn)實存在,具有與人類本身同樣古老的歷史。
籠統(tǒng)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們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chǎn)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
北京的胡同和北京市民密不可分。它記下了北京歷史的變遷、時代的風貌,蘊涵著濃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氣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風情展覽館,并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種社會生活的印記。
讓我們翻開課本,看看著名作家汪曾祺老先生的《胡同文化》告訴了我們一些什么?
●文本探討:
1、北京胡同的特點:
尋找出課文中敘述、描寫胡同特點的詞句——
【正】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
【俗】胡同的取名,有各種。
【多】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shù)不清。
【靜】這里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
正(方正,整齊);俗(通俗,普通);多(無以計數(shù));靜(沒有喧嘩)。
2、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先找出點明胡同與文化內(nèi)在聯(lián)系的關(guān)鍵句子——
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快。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式。
由此得出結(jié)論——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精神面貌、思想狀態(tài)和言行舉止完全可以詮釋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從北京人的特點入手,探究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從課文中找出表現(xiàn)北京人特點的詞句——
【守舊】安土重遷,舍不得挪窩兒,一住住幾十年……
【封閉】獨門獨院,過往不多;
【知足】易于滿足,對生活的物質(zhì)要求不高;
【本分】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實際上,作者在課文中,已經(jīng)十分精辟地圈定了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 【守舊】【封閉】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知足】【本分】
3、語言特點賞析:
這是一篇漫談北京胡同逸聞趣事兼及京城市民文化心態(tài)的議論散文,又是一篇將針砭鋒芒藏于風趣詼諧的隨意談吐之中的文化隨筆。
作者的語言“文字功夫極深,可謂不溫不火,爐火純青”。具體特點是平淡,樸素,帶有口語化,極富表現(xiàn)力。
第2自然段對胡同名字的談論,看似信手拈來,卻很典型,具體而實在,除了口語化,還有字里行間的風趣、幽默,讓人忍俊不禁。倘若將這些通俗樸素的話語再往深處想想,甚至還可以從中省悟出北京人平靜、隨和的心態(tài)(不就是個地名嗎?好記就行,實在不雅,改個諧音,完全不必挖空心思地特意去命名)。
第8自然段中的“嘿”,第11自然段中的那段對話,將北京市民自我陶醉,易于滿足和明哲保身的心態(tài)刻畫得栩栩如生。
4、體會作者對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復雜感情:
作者說: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
又說: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是一輩子當順民的心態(tài)。
再說:北京的胡同在衰敗,沒落。
最后說:再見吧,胡同!
從這些話中,我們已經(jīng)不難體會作者對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而且作者也肯定“胡同和胡同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問題中的“復雜”二字呢?
一是不舍。不舍的原因有二:①老人的懷舊——生活在北京大半輩子,胡同文化幾十年的耳濡目染,對這些東西已經(jīng)非常了解,非常熟悉,也非常習慣了。②喜歡胡同文化的精華——作者認同、留戀,甚至推崇胡同文化中的一些精華,譬如知足常樂,隨遇而安,安分守己等等,不愿意看到它們的消失。
二是不得不舍。不得不舍的原因是: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市民文化終究是消極的,在時代大潮的沖刷下,在衰敗,沒落,總有一天會消失的。
所以,作者對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復雜的。他既不一味地肯定,也不沉迷,卻又為它的正在衰亡多少有點傷感。不過,我們從課文最后一句話“再見吧,胡同!”已經(jīng)不難體會到作者告別胡同文化的毅然和理智。有點不舍的復雜感情,應該只是希望胡同文化中的那些精華可以傳承下來吧。
●拓展研究(略)
學習研究了胡同文化,是否也可以探究一下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定義;內(nèi)涵;形成、發(fā)展與傳承。
海派文化和胡同文化……
■小結(jié)和作業(yè)
1、強調(diào)抓住關(guān)鍵詞句,準確體會和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提倡從現(xiàn)實生活中學習民間語言,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3、利用剪報和網(wǎng)絡,搜集相關(guān)資料,注重積累。
4、完成“思考與練習”。
5、部分同學還可以利用隨筆,撰寫探究胡同文化歷史背景、形成原因和發(fā)展變化的小論文。
■教學補充資料:
●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現(xiàn)、當代作家。江蘇高郵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中文系,深受當年教授寫作課的沈從文先生的影響。1940年開始發(fā)表小說。1943年大學畢業(yè)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學國文教員和歷史博物館職員。1946年起在《文學雜志》、《文藝復興》和《文藝春秋》上發(fā)表《戴車匠》、《復仇》、《綠貓》、《雞鴨名家》等短篇小說,引起文壇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聯(lián)、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工作,編輯《北京文藝》和《民間文學》等刊物。1962年調(diào)到北京京劇團(后改名北京京劇院)任編劇。著有小說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飯花集》、《寂寞與溫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橋集》、《塔上隨筆》;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以及《汪曾祺自選集》等。另有一些京劇劇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記事》是他的獲獎小說。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他以散文筆調(diào)寫小說,寫出了家鄉(xiāng)五行八作的見聞和風物人情、習俗民風,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顯現(xiàn)奇崛,情韻靈動淡遠,風致清逸秀異。
●胡同:hú tòng巷,小的街道。
●安土重遷:ān tǔ zhòng qiān
【釋義】土:鄉(xiāng)土;重:看得重,難,不輕易。形容留戀本鄉(xiāng)本土,不愿輕易遷移到外地。
【出典】《漢書元帝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示例】自古道:“安土重遷”。說了離鄉(xiāng)背井,那一個不怕的。(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八回)
●《辭海》對“文化”的釋義:
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gòu)。文化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每一個社會都有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并隨著物質(zhì)生產(chǎn)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的反映,又給予巨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的社會和經(jīng)濟。在有階級的社會中,它具有階級性。隨著民族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過民族形式的發(fā)展,形成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具有歷史的連續(xù)性,社會物質(zhì)生產(chǎn)發(fā)展的歷史連續(xù)性是文化發(fā)展歷史連續(xù)性的基礎(chǔ)……
●互聯(lián)網(wǎng)“百度百科”對“文化”的簡述(選編):
當代中國社會在使用“文化”概念時一般具有以下三個主要特性:(1)歷史性;(2)群體性;(3)影響性。如華夏文化、吳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
籠統(tǒng)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人們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chǎn)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shù)、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文化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tài)文化。
物態(tài)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zhì)生產(chǎn)活動方式和產(chǎn)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zhì)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guī)范。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tài)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于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zhì)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胡同文化教案9
【教學目標】
1、概括內(nèi)容要點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3體味本文樸素、雅致的語言
【重點難點】
概括內(nèi)容要點
【教學設(shè)計】
1、導入新課
語文課比起其他的學科來更容易培養(yǎng)一個人的個性、靈性、悟性、創(chuàng)造性,《胡同文化》教學設(shè)計1。猜謎:石刻的史書,凝固的音樂(建筑)
從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與人們最為親近的背景文化,它給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時代的烙印;用藝術(shù)的眼光來看,民居是凝固于時間長河的多重性藝術(shù),它為生活平添著詩章;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民居是無處不在的倫理學、民俗學、建筑學的歷史縮影,它使生活有了更為豐富的內(nèi)涵。
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耐勞精神,創(chuàng)造了巍峨的長城、莊嚴的宮殿、秀美的園林,也創(chuàng)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鮮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詮釋著北京民居建筑與市民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單元“要點概括”之下,我們正好通過它來作概括要點的練習。
【學習方法指導】
①找關(guān)鍵語句;②無關(guān)鍵語句的找出共同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進行概括;③分清層次。
段落關(guān)鍵句要點概括備注
胡同
(1)北京像一塊豆腐,四方四正——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北京人的方位意識)
(2)胡同的原意(水井)取名(各種來源)源于生活
(3)胡同的寬窄大小(區(qū)分階層)數(shù)量(數(shù)不清)
(4)胡同是貫通大街的網(wǎng)絡(方便而安靜)影響生活
(5)胡同與四合院是一體形成文化影響思想
文化
(7)封閉的文化(6)段的第一句話概括(6)(7)兩段的內(nèi)容,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胡同文化》教學設(shè)計1》。從一些關(guān)鍵詞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遷”,“獨門獨院”,“但是平常日子,過往不多”,“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說“封閉”。
(8)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物質(zhì)的要求不高。
(9)“北京人愛瞧熱鬧,不愛管閑事”(冷漠)
(10)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已,逆來順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敗沒落
(14)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懷舊”、“傷感”“無可奈何”幾分留戀,幾分清醒。
(15)“再見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別舉“我的小說”和“生活”中的兩個例子來說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因此,沒有要點可直接畫出。
3文章的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1一4)介紹北京的胡同。布局影響取名數(shù)量。
第二部分(5一12)胡同文化的特征。從居住焦急娛樂飲食處世方式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對胡同文化的沒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寫到胡同文化在時代大潮的沖擊下的的衰敗和沒落,帶有明顯的傷感的情緒。
4作者賦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樣的內(nèi)涵?用原文的話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閉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物質(zhì)的要求不高”“北京人愛瞧熱鬧,不愛管閑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已,逆來順受。”
5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點與文化特點有何關(guān)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文化特點。由于胡同的安靜閉塞,使胡同里的人們很少與外界接觸,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們封閉守舊,安于現(xiàn)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過安逸日”的小農(nóng)意識;而胡同的方正特點又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到其思想意識,封建正統(tǒng)思想較為嚴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甘做順民。
6作者在文中對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種復雜的感情,這種感情在文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作者對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時又有幾分向往留戀。例如在寫到胡同取名的來源時,列舉了很多胡同名字,這些名字有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說明北京人的內(nèi)心,有一種鄉(xiāng)土情結(jié);下文又寫了北京胡同人們生活方式的安寧、平和,閑逸恬談,寫了北京人講究“處街坊”,懂禮數(shù),寫了他們的飲食習慣,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樸的風俗和田園式的生活,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懷戀之情。但由于這種文化有封閉守舊一面,在商品經(jīng)濟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是可貴的。最后一句“再見吧,胡同”,末尾用句號而非感嘆號,表現(xiàn)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
胡同文化教案10
《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lǐng)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本文主題思想的比較含蓄,只有通過認真品味語言,才能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終把握作品寫作意圖。
學生情況:學生能夠整體感知文學作品,概括文章內(nèi)容。對于作品有情感體驗,但是只存在于表面,不能夠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體驗。因此本節(jié)課以誦讀體會為主,少教多學,讓學生在誦讀品味中體會作者復雜的情感,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
課題胡同文化共1課時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點及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2.把握關(guān)鍵語句,概括要點,理清內(nèi)容。
3.品味平淡、樸素、口語化而又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教學重點
把握關(guān)鍵語句,概括要點,理清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品味語言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對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突破
方法誦讀體會
教學方式探究式
教
學
過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
一、解題釋義
1.我們中國有茶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等。今天我們來一起來學習胡同文化。“胡同文化”的含義是什么?
(明確:“文化”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胡同文化”是指胡同這種生活方式帶來的心態(tài)、思想觀念和精神狀態(tài)。)
2.文章題目是胡同文化,主要內(nèi)容是寫胡同還是胡同文化?根據(jù)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下面我們一起來走進胡同,了解胡同文化。
1.指名朗讀課文
2.理解內(nèi)容:北京胡同的特點及北京胡同居民的日常生活體現(xiàn)
三、再讀課文體味情感
1.走近作者走進作品
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呢?
《胡同文化》是替一本名為《胡同之沒》的攝影集作的序。胡同就相當于上海的弄堂,我們這里的小巷子;“沒”是沒落。胡同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是北京的根,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城市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和商品經(jīng)濟的沖擊,胡同逐漸衰敗了,為了記載這一文化歷史,留住永恒的一刻,拍攝了這本影集。
2.北京胡同正在衰敗和沒落,胡同文化也在消失。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情感寫下這篇文章的?
齊讀后三段體會。
調(diào)侃、嘲諷、不滿、、氣憤、批評,主張應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拋棄。
3.那么為什么會請汪曾祺作序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汪老先生其人。他是江蘇省高郵人,雖是江蘇人,但他大半輩子都在北京度過,對北京文化有深厚感情。他長期工作、生活在北京,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他對北京的掌故,對北京人的思想行為了如指掌,正是他對北京的深厚感情給了他創(chuàng)作《胡同文化》的動力。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稱,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記事》等。其寫作風格和沈從文相似,取材自由,講歷史、掌故、花鳥蟲魚、四方食事。其作品以營造氣氛為手段來抒發(fā)情感,語言平實自然,較多使用口語,很有表現(xiàn)力。
四、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汪曾祺的作品以營造氣氛為手段來抒發(fā)情感,語言平實自然,較多使用口語,很有表現(xiàn)力。
1.比如“有窩頭,就知足了。大腌蘿卜,就不錯。小醬蘿卜,那還有什么說的。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蝦米皮熬白菜,嘿!”
——這句用“知足”,“不錯”,“那還有什么說的”,“可以待姑奶奶”,“嘿”構(gòu)成遞進關(guān)系,生動地表現(xiàn)了北京人易于滿足的心態(tài)。其中“嘿”字尤為精彩,把北京人面對蝦米皮熬白菜就驚嘆不已的知足神態(tài)刻畫得惟妙惟肖。下面請同學們品析。
為什么會有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呢?
北京胡同、四合院居住方式形成的以“安土重遷、封閉自私、知足常樂、置身事外、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為表現(xiàn),以“忍”為精義的胡同文化,曾長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現(xiàn)在應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及胡同的消失而告別。
五、課堂小總結(jié):
存在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的北京胡同,將要離我們而去了.告別之際,作者的情感相當復雜:有對胡同往日輝煌的懷念,有對胡同衰敗的無可奈何,有對胡同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傷感,有對沖擊胡同文化的商品經(jīng)濟大潮不可抗拒之勢的贊嘆,有對胡同及胡同文化將歸入蝦蟆陵、烏衣巷之列的悵惘低徊……
思考后回答
明確:是寫胡同文化。
聽讀課文圈出重點詞句
了解寫作背景
品讀后三段
了解作者
品讀后三段內(nèi)容
朗讀體會
有感情的朗讀京腔京韻的語句,品味體會語言的表現(xiàn)力。
小組討論
傾聽思考
明確題目含義
訓練提取信息的能力
了解背景
體會作者情感
了解作者
品析語言
深入了解作者寫作意圖
教學設(shè)計說明:本節(jié)課,從題目入手分析,通過學生配樂激情朗誦,帶學生進入情境,整體感之內(nèi)容,了解北京胡同的特點及北京胡同居民的日常生活體現(xiàn)。自然過渡到品讀課文,走近作者,走進作品,研讀課文體會情感,品味語言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對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引導學生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
胡同文化教案11
1、認知目標了解北京胡同的特點,明確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2、情感目標領(lǐng)會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復雜的感情,理解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情。
3、技能目標學會通過找中心句概括內(nèi)容要點
提取精要,概括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探究胡同文化的歷史成因
1、課時1課時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作適當?shù)恼T導、點撥與開掘。
一、新課導入
在我們江南水鄉(xiāng),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什么?(水多、橋多、弄多)由此形成水鄉(xiāng)特有的文化風味。而在首都北京,也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胡同多。俗話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在今天的北京,盡管新建了大片大片的居民住宅小區(qū),但仍還有近半數(shù)的北京市民生活在古老的胡同四合院里。當來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走進北京城時,人們最感興趣的不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也不是四通八達的立交橋,而是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胡同,怎么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那么多人的目光呢?因為胡同是京城所特有的文化景觀。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今天我們就隨著京味小說家汪曾祺一起走進北京的胡同,感受那一方水土,體會那一方人的思想情感。
下面先請同學們看幾張關(guān)于胡同的老照片,(問):從這些照片中你可以看出胡同有什么樣的特點?(展示幻燈片)看后有什么感覺?
(低矮、擁擠、破舊;感到壓抑,不舒服。)
我們看到低矮、破舊、擁擠的胡同心里會不舒服,心情會感到壓抑,可是長期生活在胡同里的北京市民卻有著和我們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他們的感受又是什么樣的呢?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明確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1、下面請全班同學齊讀課文512自然段,體會北京人對胡同的感情。
問:北京人對胡同是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呢?
安土重遷,不大愿意搬家。(安土重遷,安于故土,不大輕易遷居他鄉(xiāng)。重,重視)
他們的這種心態(tài),其實正是基于一種特定的文化,這種文化是什么?
(生答):胡同文化。
2、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問:那么,胡同文化的特點是什么?有哪些外在的表現(xiàn)?(請大家用找中心句的方法將課文原句勾畫出來)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
居住環(huán)境:安土重遷,不大愿意搬家
理想的住家是獨門獨院
飲食條件:易于滿足,對物質(zhì)的要求不高
處世哲學:愛瞧熱鬧,不愛管閑事
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現(xiàn)出北京市民怎樣的內(nèi)在心理特征?
從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民的落后、保守、冷漠。
北京人長期生活在天子腳下,皇城根邊,看多了朝代更替、人生沉浮,城頭變換大王旗,使他們的日子過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知道什么時候災難就會降臨到自己頭上,對外界事物顯得麻木、冷淡、漠不關(guān)心,于是就只得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從而形成以忍為精義的胡同文化。
三、探究胡同文化的歷史成因
請第一、二組同學齊讀課文14節(jié)。(正音正字約yo羊尾(yǐ)巴)
文題是胡同文化,作者為什么要用近四分之一的筆墨寫北京的胡同,我們把這一部分刪去,可以嗎?為什么?
A、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態(tài)。談胡同,也就是談胡同里的市民生活。
B、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這種方正不僅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方正的建筑外觀影響了內(nèi)在的文化心理,由外觀到內(nèi)在。
古老的胡同,一座座四合院,像一部百科全書,既反映了歷史沿革,又展示了社會風情,同時它又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沒有胡同,就沒有胡同文化,也就沒有了北京市民的文化。
:北京人為什么會形成如此強烈們的方位意識?
北京,幾代王朝元,明,清都定都于此。帝王在此登基理事,皇帝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序齒列班,分列兩旁,一切都井然有序,等級森嚴,這一切深深根植于北京人的思想意識中,使得他們對方位及方位所蘊涵的文化因子特別敏感。
一人假冒欽差大臣,矯傳圣旨,馬上讓人看出了破綻。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欽差大臣傳圣旨是代表皇帝的,地位尊崇他應站在什么位置是有明確的規(guī)定的。因為他站的位置不對,所以人們馬上看出了破綻。
四、體會作者流露出來的對胡同文化的感情
那么,以忍,為精義,以封閉為內(nèi)涵的北京市民文化的最終命運會怎樣?對此作者的態(tài)度感情又如何?帶著這兩個問題,請三、四組同學齊讀課文最后三段。(正音正字:蝦蟆hámá)
思考:北京胡同的最終命運怎樣?(衰敗、沒落)
隨著胡同的衰敗、沒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衰亡,作者對沒落的胡同流露出怎樣的情感?你怎樣看待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沒落?(幻燈片打出)
作者對沒落的胡同流露出來的是傷感、懷舊、留戀的復雜感情。
有著悠久歷史的胡同文化曾長久地體現(xiàn)了北京市民的生態(tài)和心態(tài),它的衰落確實帶給了作者悵惘和憂傷。然而作家也深深的意識到了胡同文化已經(jīng)走完了它的生命歷程,向它告別已成歷史的必然。
作者一生對傳統(tǒng)文化懷有深情,但作者對這種封閉的小市民文化,并沒有沉醉其中,是懷有一份清醒的。正因為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是下層平民的文化,是跟不上時代步伐的文化,是無力與現(xiàn)代文明抗爭的文化,作者在理智上知道在商品經(jīng)濟地大潮下,這種文化一定會衰落下去,遭到淘汰。但在感情上作者是懷有一種傷感的情緒的,對胡同及胡同文化還是有一種留戀的。
胡同文化是永遠都說不盡的,北京人正是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在一句京腔,兩句皮篁,三餐佳饌,四季衣裳的調(diào)侃中,過著平穩(wěn)而講究,寵辱不驚,樂天知命而又情趣盎然的生活。
沒了胡同,就沒有了北京,沒了京味兒,有多少耐人尋味的故事發(fā)生在胡同里,又有多少文化名人曾經(jīng)生活在胡同里。胡同作為北京文化的載體,具有恒久的藝術(shù)魅力。
胡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作為歷史的遺跡和見證人,會有一部分具有文化價值的四合院保留下來,其余的部分將會消失。但作為一種文化,它必將繼續(xù)保留。
因為文化是沉淀在人們的心里的。
幻燈片打出作者簡介及課下作業(yè)
作者簡介:汪曾祺
作業(yè):課下閱讀語文讀本194頁的《金岳霖先生》,體味汪曾祺散文的特點。
胡同文化教案12
師:同學們,你們讀《胡同文化》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與其他文章比較覺得語言上有什么不同呢?
眾生:(沉默)
師:我們讀一段感受一下,好不?請大家讀第一段。
生:(讀第一段)。
師:有什么感覺?
生:有,感到語言樸實、親切,老頭子與老婆婆床上對話的方位詞特有趣味。
師:同學們,這樣樸實的語言能反映百姓最真實的生活。大家在寫作文時,常感到無話可寫,總認為,作文的語言是很“高雅”的。是的,作文“行動”本身就是高雅的,但它的“高”不是高不可攀的“高”,作文的內(nèi)容都是生活化的。這篇文章給我們很好的啟示,本文沒有寫“驚天動地的事”,文章中兩老頭子床上的話都寫了,這樣看來,“寫作文就是”。
生:(齊聲)寫生活。
師:我昨天給大家發(fā)了一篇閱讀的文章,叫做《汪曾祺……》。
生:(齊聲)《……喚起青年對語言的熱愛》。
師: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也希望喚起同學們的對語文的——。
生:(齊聲)熱愛!
師:也希望喚起大家對語文老師的——
生:(齊聲)熱愛!
師:(笑)我沒有這么說哦!
生:(齊聲)笑。
師:同學們,在你們看來,文章中哪一些語言最能體現(xiàn)北京文化的特點,哪一些語言最能體現(xiàn)北京人的特點。我們班有五個組。看哪一個組能夠比較好地體會到課文的語言特色。過一會兒,你們推出一個代表你們組水平的同學發(fā)表看法。你們需要幾分鐘時間?
生:三分鐘。
師:三分鐘夠了嗎?好吧,現(xiàn)在開始。
生:(讀書,討論)。
師:三分鐘時間到了,可以了嗎?
生:不可以。
師:噢?還需要延長時間嗎?
生:需要。
師:我就估摸著,三分鐘時間你們搞不掂。再延長2分鐘好嗎?
生:好。
師:就再加2分鐘時間吧,請繼續(xù)。
生:(讀書,熱烈討論)。
師:時間到了,再不給你們時間了。研究出的水平就是你們的水平了噢,哪一個先來發(fā)言?
生:(指第5組)從那一組開始?
師:為什么?
生:我們講“風格”,所以讓他們開始。(眾生笑)
師:你們要這樣的“風格”還是要講“人格”?(笑)
生:我們要“風采”。
師:好!哪一個組先表現(xiàn)“風采”?
生:我先來(很多學生舉手)。
師:好,第2組,第4組,第3組。只有你二個組了,你們要抽簽,還是講“風格”?
生:(第5組舉手)
師:(指第5組)好,就你們組先來。
生:我覺得74頁上寫到《八月驕陽》里“文化革命”的一段對話很有意味,表現(xiàn)北京人不管閑事,其中“您多余操這份兒心,糧店還賣不賣棒子面?”“賣!”“還是的。有棒子面就行。”還有下面的句子“忍著吧——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瞇著!”表現(xiàn)了北京市民的“忍”的精神。
師:好,很有水平的發(fā)言,下面的組就有壓力了。
師:噢,兩位同學站起來了,原來各有招數(shù)啊,請。你們要不要模仿一下?大家說要不要?
生:(齊聲)要!
生:我們模仿74頁所引小說里面的對話。
生:(模仿對話)
師:怎么樣?
生:(齊)鼓掌。
師:我很激動,我們班真是人才輩出啊!
師:能不能說說你們這樣讀的依據(jù)?
生:他們愛嘮嗑不愛出頭,且覺得他們會說話,很貧嘴的。
師:給他們掌聲(眾生鼓掌)
師:下一個組。
生:我覺得這篇文章語言有三個特點。
師:做總結(jié)啊?
眾生:(笑)
生:第一是通俗,第二用了老百姓的語言,口語化,第三是還有高雅的語言。
眾生:(感嘆)哇——
師:請用文中例句說明。
生:文章開頭說“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通俗地說明了北京城的特點。下面北京人的“東去……西去”這樣的話,就是口語化的。還有第七段的文字都也很口語化。第三,有的語言很高雅。如74頁:“西陽殘照,衰草離披……”這樣的語言很高雅。
師:噢,真是一個比一個精彩啊!
生:(齊)(熱烈的掌聲)
師:下一個組。
生:(沉默)。
師:大膽說,你們沒有壓力!說說看法而已。
生:我讀一段話:“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瞇著”。
師:能不能讀出感情來?或者你的組有沒有人幫你讀出來?
生:(齊聲)讀啊。
生:(沉默)
師:噢,我們就不難為你了。我們也該給掌聲。
生:(鼓掌)。
師:下一位。
生:(模仿語調(diào)讀)“我們樓里有一個小伙子……北京人,真有你的”。
師:(指前面那個組與剛才這位同學)你們二位雖然相距遙遠,卻心有靈犀啊(生笑),你把他們沒有完成的任務,很好地完成了,給大家?guī)砹苏媲械恼Z言感受,鼓掌!
生:(熱烈的掌聲)
師: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的想法?
生:想啊。
師:你們猜,我會同意哪些組的發(fā)言?
生:(議論)
師:我感覺啊,韓彗豐同學很像一位語言的鑒賞家啊,假使我要能夠理解到這種程度,也要花很長一段時間。
(多媒體屏示字幕:1、樸素親切2、簡潔,口語化3、典雅別致)
同學們不要看你的說法與我的不太一樣就焦急,我看同學們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即使高考答題,對你們的答案,老師也不會扣分了。同學們的討論已經(jīng)把很多主要意思都表達清楚了。
我在這里補充一點,關(guān)于語言的簡潔,既體現(xiàn)在引敘的材料的典型性上,如表現(xiàn)北京人的方任意識,用二位老人床頭對話“東去”“西去”的對白,如果是斜街,則一定會表明叫“斜街”等,還表現(xiàn)在全篇文章里多用短句,使文章顯得簡潔。關(guān)于語言的“高雅”,我更正為“典雅”,正象韓彗豐同學所找的依據(jù)“西風殘照……”一段,四字一句,語言流暢,語氣貫通,古樸典雅,充分表現(xiàn)出作家的古典文學修養(yǎng)。
請看這些句子的出處
屏示: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唐李白《憶秦娥》)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唐白居易《琵琶行》)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唐劉禹錫《烏衣巷》)
同學們,汪曾祺先生用樸素簡潔的文筆表達了他對胡同文化的留戀與對胡同文化走向衰亡的理性認識。那么,我們的同學如何看胡同文化呢,它與取而代之的“高樓文化”比較,你更喜歡什么?或者你有什么看法呢?做一個小調(diào)查,你認為“胡同文化”與“高樓文化”比較,哪一種更優(yōu)一些?
生:(舉手)
師:好,因為第三、四組認同胡同文化的多一些,我就給全班劃分為二個“派別”,就是“胡同派”和“高樓派”吧。(生笑)作者這樣看胡同文化,對照課文,想一下,胡同文化與高樓文化,哪一個更有優(yōu)勢,各自有什么弱勢,給你們3分鐘時間準備,怎么樣?
生:好(看書討論3分鐘)。
師:胡同文化,有代表發(fā)言嗎?
生1:胡同文化有優(yōu)勢,很熱鬧,人的距離近,大家能夠不約而同地會鳥,喝酒,下棋。
師:“高樓”注意聽人家的發(fā)言,以利于反駁啊。
生1:那二位對那一段打小姑娘的事情的態(tài)度,就是住了“高樓”的緣故,所以不管閑事了。
師:噢,他們?nèi)绻×撕筒粫沁@樣的態(tài)度了,是嗎?
生2:還有,胡同里沒有車水馬龍,遠離了熱鬧。
師:噢,你說的是環(huán)境安靜。
生2:胡同有很典雅的感覺。
師:高樓派?
生3:剛才他們說的不管閑事的二位老人原是住在胡同的,與高樓無關(guān)。
生2:不是,他們中有團結(jié),文明的精神傳統(tǒng),我們還要這種傳統(tǒng),而且要發(fā)場。
生4:“我是高樓派,首先,高樓是科技發(fā)達的象征,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
生(齊聲):哇——(歡呼鼓掌)
師:你說高樓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發(fā)言好有高度啊!
生4:住高樓的人思想就應該進步一些。
師:那你認為,住高樓的人就應該管一管打小姑娘的事,住胡同的人就可以不管。所以,住胡同的人就說,讓他道歉沒有理由,那同一個事例怎么證明相反的觀點?
生5:(舉手)
師:請。
生5:我覺得,這是不同的生產(chǎn)力背景下發(fā)生的事。
生(齊呼)哇!
師:你又開拓了一個新的思路啊。
生6:我認為高樓文化是胡同文化發(fā)展過來的。
師:你是哪一派的?
生6:中間派的。
生:(齊笑)
生6:高樓文化是歷史走過來形成的。并不代表高樓文化好。胡同文化使人與人之間有一堵墻,課文里說到,鄰里之間,過往不多;高樓文化有一點進化,二者各有優(yōu)缺點。即高樓使人們之間的墻越來越厚,鄰里之間交往更少了。這二者都不很好。但這些是人造成的,不是環(huán)境造成的。
師:你認為,不論什么文化,關(guān)鍵在人,是嗎?
生6:是的。
師:你看問題似乎站得得更高一些!
生7:這二種文化都畫地為牢。胡同畫出的是四合院,書中說他們各人自掃門前雪,而高樓則切分為每一戶人家。我也認為這是歷史發(fā)展成這樣了。人們之間隔膜深了。按照“天下為公”的說法,我不認為高樓好,我不希望有這樣的文化,還是自然一些好。我想穴居也好,人與人之間沒有那么多提防,夜里睡覺可以不用關(guān)門;用現(xiàn)在流行的睡袋也好。如果硬要選擇,我選擇穴居文化了。
師:很有“老莊”風格啊。
生7:我希望過小國寡民的生活,希望人們有交往也有能獨立的空間,人要少一些。人多麻煩多。
師:你是國家未來的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的很好人選啊。(眾生笑,鼓掌)
師:同學們發(fā)言有理有據(jù),條分縷析。請接著來。
生8:剛才王典的說法太理論化,不可能實現(xiàn)的。
生9:我是中間派的。我贊同孫楓的觀點,有人曾說,在城市這所用鋼筋混凝土灌注的人性的沙漠上,我感到十分的孤獨和無助。但高樓為什么代替了胡同?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胡同里的人很清閑,年老的搖一把蒲扇,年青人無所事事去會鳥,生活節(jié)奏緩慢,不合現(xiàn)代生活的節(jié)拍,所以被高樓取代了。但進步的文化也是雙面劍,至于為什么,我目前也說清楚了。
生:(鼓掌)(舉手)
師:這么多人要發(fā)言,我該叫誰呢?請你!
生10:我代表胡同文化的,我首先反駁王典的觀點,她說的那種夜晚打開門睡覺的生活是不現(xiàn)實的。胡同文化具有歷史意義,是傳統(tǒng)文化,不會完全被取代,一定會得到一定的發(fā)揚。
生11:我是胡同派。如果說到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請大家看一看課文73頁的第一段。
師:特別注意,我們聽,她講話的依據(jù)是從課文中來的,很好。
生11:北京人也“處街坊”,看得出來,北京人講究獨門獨院也講究“處街坊”,這與現(xiàn)代人相似,現(xiàn)代人講究交往,也保持個人的獨立自由空間。現(xiàn)在高樓大廈里的人,人們心理的隔膜更大了。剛才有同學說過,混凝土已經(jīng)使人際之間的距離更大了,我們應該感謝胡同文化,它使我們既保持一定距離又不會使人們之間的距離更加拉大,現(xiàn)代高樓里的人,鄰里已經(jīng)完全是陌路人,見了面也不說話。
師:在你看來,胡同文化并不是那么隔膜的,它有適度的交往,又使人們保持了適度個人空間,就算今天的高樓文化也是胡同文化發(fā)展而來的,是嗎?
生11:是的,還有,今天的高樓里的人有一定交往,也是從胡同里繼承下來的,所以,我們應該感謝胡同文化。
師:汪曾祺先生說:“再見吧,胡同。”,那么,你的意思呢,則是“你好,胡同。”對嗎?
生:是的。
師:好,請坐下。
生:(鼓掌)
師:還有嗎,有請“胡同派”
生:(不滿地)又是胡同啊
師:好好,我改正,待會兒,多請你們“高樓”發(fā)言
生12:胡同文化還有適用價值,如課文里說到有上馬石、栓馬樁等,它們的歷史價值還在,為后人提供了考查的依據(jù)。
師:好,有請這邊
生13:我贊賞高樓文化,從74頁17段看出,胡同走向衰敗沒落,如果外國游客來看到殘破的景象,就認為中國還沒有發(fā)展起來,影響中國的形象。
師:哦,她是站在國際交往的角度來看胡同的,發(fā)展高樓就可以讓外國人看見中國的發(fā)展,如廣州的中信大廈多么驕傲地矗立在中國的大地上啊?
眾生:(掌聲)
生7:我先想反駁一下麥家輝的觀點,我自己也沒有說完整,大家覺得胡同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在了,已經(jīng)Toold.
師:她是英語科代,說話要用英語才能較好地表達啊!
眾生:(笑)
生7:大家看看物理書,知道物質(zhì)小到原子,大到宇宙,看似兩極但都是可以統(tǒng)一的,同樣,我說的穴居文化,不是過鉆木取火的生活,我討論的是理想,我們現(xiàn)在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我相信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心理會更適應物質(zhì)生活更豐富的將來,人們可以夜不閉戶地生活。
師:運用了鄧小平的初級階段理論來論證啊!
生14:為什么高樓這么多,我們學習的地方也是高樓?這是現(xiàn)實存在,胡同總會走向沒落。
生15:我比較支持胡同文化。對胡同有很親切的感覺。
師:你住過胡同嗎?
生15:住過類似胡同的院子。高樓只是人口與時代發(fā)展而形成的,我們住高樓只是因為人多了,如果建胡同要占用更多的土地。
師:你是從國土資源部部長的角度來考慮的。
眾生:笑
生16:外國人不會因為看到胡同就說中國落后,這可能還是他們喜觀看的特色建筑。
師:你是從旅游局長的角度看的。是啊,北京有一個旅游項目就叫“到胡同去!”很買座噢!
眾生:(掌聲)
師:有請繼續(xù)。
生9:我說高樓是胡同發(fā)展的結(jié)果,我又傾向于胡同文化,書上說:“偶有剃頭刀子的‘喚頭’之類”,這些在高樓里是見不到的;還有,課文說,北京人容易滿足,高樓是從胡同發(fā)展來的,不好說誰優(yōu)誰劣,至于高樓的“隔絕”狀況是不會長久的,古話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人本性是趨于交往的。
師:你是說人的社會性會使得人們將自然打破高樓的封閉。好,現(xiàn)在每個派別給一次發(fā)言機會
生2:胡同是我們的特色,民族特色,它不會消失,高樓文化雖然發(fā)展了,但胡同還會保留下來。
師:請高樓派
生17:我想請問許佳俊同學,如果廣州有胡同,你住哪兒呢
師:回答啊
生15:廣州有很多城中村,類似于胡同的
生18:我告訴你,這些村已經(jīng)被改造了,被高樓取代了。
生19:這是發(fā)展的結(jié)果。
師:是啊,難道你到學校學習不是為了發(fā)展嗎?
眾生:(熱烈的掌聲)
師:啊呀(指生19),被他抓住“尾巴”了呀!
眾生:大笑
生17:還有,高樓文化是追求現(xiàn)代化生活的結(jié)果,胡同文化是歷史的見證物。
眾生:(鼓掌)
師:請中間派
生7:有人說我的觀點太理想化了,其實沒有理解我的意思
師:那我問你,王典同學,白云山上有個洞,你去住嗎?你怎么回答?
眾生:(笑)
生7:如果我的一切都那么現(xiàn)實,那我還有什么理想的追求呢。
師:你看,我問她,她反問我了,這就是語言運用的藝術(shù)。
眾生:(鼓掌)
生:是的,我不能住山洞,我要上學,要考大學。雖然我不能住深山洞,但我不能丟掉理想。當年有人想象今天有電腦,有高樓時,當時他旁邊的人也許會覺得他的想法荒唐可笑,但理想是前進的動力。
眾生:(鼓掌)
師:同學們的辯論非常精彩,發(fā)言彬彬有禮,顯示了應有的辯論風采。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論證了自己的觀點。大家從兩種文化的歷史淵源、文化價值、現(xiàn)實發(fā)展、未來展望等方面結(jié)合自己的認識與理解做了充分的交流和熱烈的探討,有的同學還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辯論藝術(shù)水準。不論怎樣,我聽了大家的發(fā)言是很受啟發(fā),很有收獲。大家以后在辯論時注意兩點:一是發(fā)言要有比較可靠的依據(jù),二是注意不要被別人的意見牽著走,避免走進對方話語的圈套。請同學們課后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充實一下內(nèi)容,以“你好,文化”為題,寫一篇作文。下課。
作家汪曾祺說,讀小品文是悠閑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氣息的健康的休息。他的《胡同文化》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筆者學著他的“文化休息”,在教學設(shè)計中努力體現(xiàn)“快樂語文”:在快樂中增長見識,了解胡同的特點及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在快樂中體驗情感,感受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與作者懷舊、感傷、理智超脫的情懷;在快樂中品味語言,體會京味語言醇厚活潑的魅力;在快樂中拓展開來,由遠及近,從北京的胡同文化聯(lián)系到家鄉(xiāng)的地域文化——中央電視臺多次報道過的江山市廿八都鎮(zhèn)的“飛地文化”。在初步介紹后將此確立為班級的研究性學習課題,讓各個研究小組討論申報子課題。
一、序曲
上課鈴聲過后,我打開多媒體,屏幕上映出古樸典雅的北京胡同,高亢熱烈、韻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鄉(xiāng)是北京》在京韻大鼓的伴奏下裊裊而起。
(多媒體最大的作用是渲染氛圍,創(chuàng)設(shè)情境,能彌補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之不足。)
學生馬上進入了情境,聽得如癡如醉。
我恰到好處地按下鼠標,音樂戛然而止。
“看大家的表情,都被這畫面和歌曲深深地吸引住了。感覺怎么樣?”我微笑著問學生。
“太美了!”“太好聽了!”還有人打趣道:“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引得哄堂大笑。
“知道這是哪里嗎?”
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北京!”
我順勢導入:“對,北京。古樸典雅的北京胡同,韻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讓我們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綿綿的魅力。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位文化老人寫的京味小品文《胡同文化》。”我邊說邊在胡同背景圖上即時打上字幕“胡同文化”。(不以事先做好的示人,以增強現(xiàn)場感,體現(xiàn)多媒體教學的互動、隨機。)
然后問學生:“這位老人是誰呢?”
“汪曾祺。”
“對,是汪曾祺老先生。”我點擊鼠標,屏幕上亮出了汪曾祺和藹的笑臉及其簡介。
“汪曾祺是江蘇高郵人,但他長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對傳統(tǒng)文化情有獨鐘,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別有京味兒。他主張‘文化休息’,認為讀小品文是悠閑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氣息的健康的休息。因此,我們這節(jié)課也好好地體現(xiàn)一下‘快樂語文’。米盧不是有‘快樂足球’嗎?我們也該有‘快樂語文’,在快樂中增長見識,體驗情感,品味語言。怎么樣?”
學生興趣倍增:“好!”
我高聲道:“那就讓我們走進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二、增長見識
1.揭題切入。
切入課文的方式很多,此處采用“揭題法”——從揭示標題“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入手,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快速找到“文眼”,提取精要。同時,從“文眼”所在的第5段切入,也使講課順序有了變化。
我點擊鼠標,屏幕上再次出現(xiàn)“胡同文化”主頁。
“各位能不能告訴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請引用書上的一句話回答。”
學生在課前就對課文進行了預習,所以很容易讀出了第5段中的句子:“我們通常說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對。反過來說,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話到此處,我又把學生往定語“胡同”二字上引:“那作者為什么用‘胡同’做定語,而不用諸如‘草原’‘水鄉(xiāng)’之類的定語呢?請再引用本段的話回答。”
學生馬上齊讀起來:“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態(tài)。”
于是自然地轉(zhuǎn)到了第1~4段的內(nèi)容:胡同。本文的文脈是先“胡同”,而后“文化”。
2.胡同。
本文所在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概括要點,提取精要”。為了落實這八個字,我這樣問學生:“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北京胡同的哪些內(nèi)容呢?請大家引用1~4段中的關(guān)鍵句回答。”
“第1段——”
“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
“所以北京人的什么意識很強?”
“方位意識很強。”
“老太太嫌老頭子擠著她了,怎么說?”
“你往南邊去一點。”學生齊讀后忍不住笑起來。
“要是我們睡覺遇上這類事,會怎么說?”
“往里面靠一點。”“移過去一點。”
看他們比較出來了,我于是笑道:“看來我們的語言模糊多了,方位意識差多了。”雖然沒有通讀串講,只找了段中的一句話展開,可我發(fā)現(xiàn)效果倒很好。
胡同文化教案13
教學重點:用簡要的語言從不同方面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特點及內(nèi)涵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文化所流露出感情和個性化語言的品味
教學手段:課件輔助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運用聲像,直觀渲染
師:大家喜歡不喜歡旅游啊?
生:喜歡!
師:現(xiàn)在我?guī)Т蠹胰ケ本┕涔洌埧创笃聊唬ǔ鍪菊n件1,展示長城、故宮等名勝的圖片),下面,我再帶大家到北京的小胡同去看一看(出示課件2,循環(huán)放映“到胡同去”一組圖片,并播放胡同歌曲)。聽完剛才播放的歌曲,一股濃厚的北京韻味撲面而來,這種感覺我們同樣可以到文學作品中去尋找,讓我們跟著他(屏幕出現(xiàn)“汪曾祺簡介”幻燈片),一起走進北京胡同,就像欣賞美妙歌曲一樣去領(lǐng)略古老胡同建筑的風格,了解其獨特的文化底蘊。
二、示標:出示課件3(教學目標)
三、朗讀課文,理清思路,概括要點。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1—4節(jié),概括胡同的特點,并思考胡同的特點和胡同文化的特點之間的聯(lián)系。
四、研讀6—12節(jié),了解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俗話說“一方山水,養(yǎng)育一方人”,這些被外化在胡同上的北京人的生活方式、興趣習慣、思想狀況等,就是所謂的“胡同文化”,那么這一文化有怎樣的內(nèi)涵呢?
(1)胡同文化是一種怎樣的文化?
是一種封閉的文化。
(2)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xiàn)?
安土重遷、講究處街坊(平時各人自掃門前雪)、易于滿足、愛瞧熱鬧不愛管閑事、逆來順受,安分守己
(3)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
北京市民有忍的精神,怕事,有什么不順心的,忍一忍也就算了。
(4)作者用那些事例說明胡同中的人善于“忍”的?
《八月驕陽》中的對話和“電梯事件”。
(5)胡同文化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來順受是由其特殊的歷史、政治環(huán)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輦之下,人們看得最多的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險惡,天威難測,官運無常。今兒個,新科狀元金榜題名,“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明兒個,菜市場人頭落地,大觀園底兒朝天。這風云變幻,世事滄桑,使北京人學會了世故通達。作為封建專制制度下的小市民,他們太微不足道了,統(tǒng)治子者要消滅他們,猶如碾死一只螞蟻般容易,所以他們也就學會了忍耐。”
(6)作者在對胡同文化的描寫中,包含了怎樣的感情?
喜愛推崇:知足長樂、隨遇而安、安分守己。有所批判:封閉、逆來順受、冷眼旁觀、忍
(7)對傳統(tǒng)文化我們應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吸收,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發(fā)展。
五、研讀13—15節(jié),了解胡同文化的前景及作者的感情。
六、品味語言
胡同文化這種內(nèi)涵除了表現(xiàn)在北京市民的處世方式上以外,作者還通過北京人的語言生動地來表現(xiàn)。小組討論,找出最有味的語言分別品味,朗讀,推薦代表發(fā)言。
四、小結(jié)
普普通通的胡同,在汪曾祺先生的筆下,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也正因此他的文章被稱為“文化散文”。胡同是一種建筑文化,一地的建筑,一地的民風民俗。
五、作業(yè)
汪曾祺更擅長寫吃的文章,如《四方食事》《五味》等,請同學們課后可以搜集一些資料,寫寫書沭陽的飲食文化。
胡同文化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應用前面所學的概括要點的方法,概括胡同的特點和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2、感受京都文化氣息,領(lǐng)略作者散淡情趣,咀嚼語言韻味,體味復雜情感。
二、教學重點:
1、品味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2、揣摩本文自然閑適的語言特點。
三、教學設(shè)計:
1、從題中和文中讀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習慣。
2、由“胡同文化”聯(lián)想到“高樓文化”,作發(fā)散思維訓練。
四、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課間:屏幕上出示課題、作者、背景胡同圖片、背景音樂(前門情思大碗茶))
一、導入新課
猜謎:石刻的史書,凝固的音樂(建筑)
從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與人們最為親近的背景文化,它給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時代的烙印;用藝術(shù)的眼光來看,民居是凝固于時間長河的多重性藝術(shù),它為生活平添著詩章;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民居是無處不在的倫理學、民俗學、建筑學的歷史縮影,它使生活有了更為豐富的內(nèi)涵。
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耐勞精神,創(chuàng)造了巍峨的長城、莊嚴的宮殿、秀美的園林,也創(chuàng)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鮮活的生命。同學們,大家對“文化”的了解有多少?從時間上看,古代有古代文化,現(xiàn)代有現(xiàn)代文化;從空間地域看,有中國文化、西方文化,南方文化(海派)、北方文化(京派),海峽兩岸有閩臺文化,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文化;日常生活中,吃有吃的文化,穿有穿的文化,居住有居住文化,像永定土樓文化。可見,“文化”一詞的內(nèi)涵是多么的豐富。(課件一)
《辭海》:“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gòu),文化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每一社會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并隨著社會物質(zhì)生產(chǎn)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胡同文化》,(課件二)就是一篇詮釋北京民居建筑與市民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的文章。作者汪曾祺,江蘇高郵人,長期生活在北京,對北京的生活有深刻的理解,感悟很多,他寫的文章京味十足。本文放在第三單元“概括要點”之下,我們將通過它來進行概括要點的學習。同時感受一下京都文化氣息,揣摩本文自然閑適的語言,領(lǐng)略作者散淡的情趣。
課前布置大家自讀課文,從文中讀出問題來,要求每人至少得提出一個問題,那么現(xiàn)在我們集中來展示一下,看看同學們提的是哪些問題。(投影)這些問題,有的可以通過概括要點來尋求解決,有的需要細細地品味鑒賞。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再讀課文。(不確定因素)
二、概括要點,揣摩語言,體味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1、復習:
前面我們學習歸納出概括要點的一些方法,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概括要點的主要依據(jù)有哪些?(學生回答,老師演示課件三)
注意題目傳達的信息
注意上下文的聯(lián)系(理清思路)
尋找關(guān)鍵語句(段首句、過渡句、修辭句、情態(tài)語等)
把握材料的作用
2、應用:
本文題為“胡同文化”,那么,題目傳達了什么樣的信息呢?(學生可能會提出這樣一些問題:胡同有什么特點?胡同文化有什么內(nèi)涵?胡同與文化之間又有什么關(guān)系?)題目中傳達的這些信息,正是需要我們?nèi)ジ爬ǖ膬?nèi)容。
讓學生尋找最先寫到“胡同文化”字樣的段落,從中發(fā)現(xiàn)這一段在文章思路上的作用。(明確:第五段是將胡同的城建特點與其文化特點掛起鉤來的段落)
(1)自讀1-5段,概括北京胡同的特點:要求學生應用所學的概括要點的方法,邊讀邊畫出要點。(演示課件四)看北京平面圖,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學生概括北京胡同的特點(演示課件五)。
胡同:方正——影響生活,影響思想
取名,多種來源
數(shù)量多
形成網(wǎng)絡
與四合院一體
(2)、聽配樂朗讀6-12段,概括胡同文化的特點,同時品味本文語言的京味特色:(演示課件六)同學們聽了這段錄音,是不是有所感悟,確實京味十足。請幾位同學范讀“蝦米皮熬白菜,嘿!”一句,體味句中所傳達的復雜情感(滿足、欣賞,也有幾分感慨)。那么下面再請同學們來概括一下胡同文化的特點。(演示課件七)
文化:封閉----安土重遷
自掃門前雪
易滿足
愛看熱鬧,不愛管閑事
忍
(3)、讀課文后三段,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留戀、懷舊、傷感;知道它必將衰敗、沒落,帶有一定的批判意識)
三、討論
同學們今天學了這篇文章,對北京胡同的特點,對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對北京胡同與北京市民文化的關(guān)系已有了一定的感受、認識。你看,那方方正正的居住環(huán)境,它是那么深刻地影響北京市民的生活和思想。可見,文化的形成與居住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多么緊。我們要學會像作者汪曾祺這樣善于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下面,我們由此再引申開去。大家想一想,今天我們生活在怎樣一種居住環(huán)境中,這其中又是怎樣一種文化?(老師相機誘導,學生各抒己見,演示課件八)
問題:“胡同文化”與“高樓文化”比,哪一個更封閉?(演示課件九)
參考:“大雜院中最讓人信服的是相互信任。一家外出,鑰匙放心地放在鄰居處,以備家人和至親的突然到來。至于日常用的油鹽醬醋,做飯時沒有了,不要緊,直接到鄰居家櫥柜里去拿。
社會在進步,住了四十多年大雜院的我,搬進樓房后真不適應‘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環(huán)境。當然,這還算是好的,更有甚者,如果您開門時忘記把鑰匙取下來,那您可就留神吧,須知現(xiàn)在的兔子也吃窩邊草了。”(作家徐城北語)
四、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筆:(演示課件十)
學習《胡同文化》的寫法,以“××文化”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課外閱讀:
在課文以外找和“胡同文化”有關(guān)的素材,和同學說一說,借以印證或補充作者的觀點。可在看過的影視作品中或讀過的文學作品中找。
課外閱讀參考篇目: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蘇文藝出版社)
《汪曾祺傳》(江蘇文藝出版社)
《中國居住文化》(同濟大學出版社)
《城市季風》(東方出版社)
《文化苦旅》(知識出版社)
胡同文化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北京胡同的特點,明確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2、情感目標領(lǐng)會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復雜的感情,理解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情,《胡同文化》教學設(shè)計6。
3、技能目標學會通過找中心句概括內(nèi)容要點
【教學重點】提取精要,概括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教學難點】探究胡同文化的歷史成因
【教學設(shè)想】
1、課時1課時
2、多媒體輔助教學
3、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作適當?shù)恼T導、點撥與開掘。
【教學步驟】
一、 新課導入
在我們江南水鄉(xiāng),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什么?(水多、橋多、弄多)由此形成水鄉(xiāng)特有的文化風味。而在首都北京,也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胡同多”。俗話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在今天的北京,盡管新建了大片大片的居民住宅小區(qū),但仍還有近半數(shù)的北京市民生活在古老的胡同四合院里。當來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走進北京城時,人們最感興趣的不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也不是四通八達的立交橋,而是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胡同,怎么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那么多人的目光呢?因為胡同是京城所特有的文化景觀。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今天我們就隨著京味小說家汪曾祺一起走進北京的胡同,感受那“一方水土“,體會那“一方人”的思想情感。
下面先請同學們看幾張關(guān)于胡同的老照片,(問):從這些照片中你可以看出胡同有什么樣的特點?(展示幻燈片)看后有什么感覺?
(低矮、擁擠、破舊;感到壓抑,不舒服。)
我們看到低矮、破舊、擁擠的胡同心里會不舒服,心情會感到壓抑,可是長期生活在胡同里的北京市民卻有著和我們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他們的感受又是什么樣的呢?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明確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1、下面請全班同學齊讀課文5—12自然段,體會北京人對胡同的感情。
問:北京人對胡同是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呢?
——安土重遷,不大愿意搬家。(安土重遷,安于故土,不大輕易遷居他鄉(xiāng)。重,重視)
他們的這種心態(tài),其實正是基于一種特定的文化,這種文化是什么?
(生答):胡同文化。
2、胡同文化的內(nèi)涵
問:那么,胡同文化的特點是什么?有哪些外在的表現(xiàn)?(請大家用找中心句的方法將課文原句勾畫出來)
【特點】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
【外在的表現(xiàn)】
居住環(huán)境:安土重遷,不大愿意搬家
理想的住家是“獨門獨院”
飲食條件:易于滿足,對物質(zhì)的要求不高
處世哲學:愛瞧熱鬧,不愛管閑事
【設(shè)疑討論】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現(xiàn)出北京市民怎樣的內(nèi)在心理特征?
【小結(jié)】從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民的落后、保守、冷漠,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胡同文化》教學設(shè)計6》。
北京人長期生活在天子腳下,皇城根邊,看多了朝代更替、人生沉浮,“城頭變換大王旗”,使他們的日子過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知道什么時候災難就會降臨到自己頭上,對外界事物顯得麻木、冷淡、漠不關(guān)心,于是就只得“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從而形成以“忍”為精義的胡同文化。
三、探究胡同文化的歷史成因
請第一、二組同學齊讀課文1——4節(jié)。(正音正字約yo羊尾(yǐ)巴)
【設(shè)疑討論】文題是“胡同文化”,作者為什么要用近四分之一的筆墨寫北京的胡同,我們把這一部分刪去,可以嗎?為什么?
【明確】A、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態(tài)。談胡同,也就是談胡同里的市民生活。
B、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這種方正不僅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方正”的建筑外觀影響了內(nèi)在的文化心理,由外觀到內(nèi)在。
【小結(jié)】古老的胡同,一座座四合院,像一部百科全書,既反映了歷史沿革,又展示了社會風情,同時它又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沒有胡同,就沒有胡同文化,也就沒有了北京市民的文化。
【深層探究】:北京人為什么會形成如此強烈們的方位意識?
——北京,幾代王朝元,明,清都定都于此。帝王在此登基理事,皇帝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序齒列班,分列兩旁,一切都井然有序,等級森嚴,這一切深深根植于北京人的思想意識中,使得他們對方位及方位所蘊涵的文化因子特別敏感。
【拓展】一人假冒欽差大臣,矯傳圣旨,馬上讓人看出了破綻。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欽差大臣傳圣旨是代表皇帝的,地位尊崇他應站在什么位置是有明確的規(guī)定的。因為他站的位置不對,所以人們馬上看出了破綻。
四、體會作者流露出來的對胡同文化的感情
那么,以“忍”,為精義,以“封閉”為內(nèi)涵的北京市民文化的最終命運會怎樣?對此作者的態(tài)度感情又如何?帶著這兩個問題,請三、四組同學齊讀課文最后三段。(正音正字:蝦蟆hámá)
思考:北京胡同的最終命運怎樣?(衰敗、沒落)
【胡同文化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胡同文化》教案07-30
《胡同文化》精品教案04-04
有關(guān)《胡同文化》教案04-05
胡同文化教學教案04-05
《胡同文化》教案賞析04-05
胡同文化的優(yōu)秀教案04-03
胡同文化設(shè)計教案04-03
課文胡同文化的教案04-09
《胡同文化》教案分享02-16
汪曾祺胡同文化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