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圓的面積教案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的面積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圓的面積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圓的面積》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節(jié)課,本節(jié)內(nèi)容包括教材67-71頁例1、例2及69頁“做一做”。
2、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圓的周長以后進行教學的,為后面學習求陰影部分面積做了鋪墊。
學情分析
小學六年級學生在學習空間圖形方面,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并有了一定程度的計算能力,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積淀,同時他們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抽象推理能力,他們能夠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學習,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濃厚。但是作為十來歲的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十分有限的,加上他們的個人表現(xiàn)欲望十分強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的影響。因此 在教學時我憑借課件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點 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確定教學方法, 確立教學重點、難點和目標 減少盲目性 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通過動手把圓等分成16等份和32等份,學會用轉化的思想找到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在動腦動手中掌握知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2、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面積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空間概念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從未知轉化已知過程,體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滲透轉化思想,初步了解極限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難點: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
圓的面積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環(huán)形的特征,掌握計算環(huán)形的面積的方法,并能準確計算一些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
2.通過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進一步應用圓的周長公式和面積公式解決一些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和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計算環(huán)形面積的方法,并能準確計算一些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應用圓的周長公式和面積公式解決一些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圓規(guī),環(huán)形圖片,教學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自然界中的一些環(huán)形圖片。
(l)觀察圖片,說說這些圖形都是由什么組成的。
(2)你能舉出一些環(huán)形的實例嗎?
2.引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11。
(1)出示例11題目,讀題。
(2)提問:這是由兩個同心圓組合成的圓環(huán),要計算它的面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獨立思考。
(3)小組討論,理清解題思路。
(4)集體交流
①求出外圓的面積。
②求出內(nèi)圓的面積。
③計算圓環(huán)的面積。
(5)學生按步驟獨立計算。
(6)組織交流解題方法,教師板書
①求出外圓的面積:3.14102 =314(平方厘米)
②求出內(nèi)圓的面積:3.1462 =113.04(平方厘米)
③計算圓環(huán)的面積:314-113.04=200.96(平方厘米)
(7)提問:有更簡便的計算方法嗎?
(8)學生回答后,小結:求圓環(huán)的面積一般是把外圓的面積減去內(nèi)圓的面積
還可以利用乘法分配率進行簡便計并。
簡便計算
3.14102-3.1462
=3.14(102-62)
=3.1464
= 200.96(平方厘米)
答:這個鐵片的面積是200.96平方厘米。
2.概括歸納:如果用R表示大圓的半徑,用r表示小圓的半徑,你能根據(jù)上面的計算過程推導出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圓的面積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驗證和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yǎng)運用已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體會數(shù)學來自于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圖。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知
1.師:四年級時,我們學習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方法,誰來說一說它們的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予以肯定。
2.提問:圓的周長怎么計算?已知圓的周長,如何計算它的直徑或半徑?
3.引入:我們已經(jīng)研究了圓的周長和直徑、半徑的計算方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圓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板書: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促進學生對周長和已知周長求直徑或半徑的理解,喚起學生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經(jīng)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7。
(l)初步猜想:圓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說說你猜想的依據(jù)。
(2)圓的面積和半徑或直徑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
(3)出示例7第一幅圖。思考:圖中正方形的邊長與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圖中正方形的面積和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
(4)學生獨立完成填空。
(5)猜測: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學生回笞后,明確:圓的面積小于正方形面積的4倍,有可能是3倍多一些。
(6)出示例7后兩幅圖,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計算并填表。
正方形的面積
圓的半徑
圓的面積
圓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精確到十分位)
2.交流歸納:觀察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通過交流,明確
圓的面積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求圓面積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啟發(fā)思維,開闊思路;
3.滲透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圓的認識和圓的周長,誰能說說圓周長、直徑和半徑三者之間的關系?
已知半徑,圓周長的一半怎么求?
(出示一個整圓)哪部分是圓的面積?(指名用手指一指。)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圓的面積怎么計算。
(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二)學習新課
1.我們以前學過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都是轉化成已知學過的圖形推導出來的,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呢?我們也要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然后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決定圓的大小的是什么?(半徑)所以,分割圓時要保留這個數(shù)據(jù),沿半徑把圓分成若干等份。
展示曲變直的變化圖。
2.動手操作學具,推導圓面積公式。
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圓等分成16份。圓周部分近似看作線段,其
用自己的學具(等分成16份的圓)拼擺成一個你熟悉的、學過的平面圖形。
思考:
(1)你擺的是什么圖形?
(2)所擺的圖形面積與圓面積有什么關系?
(3)圖形的各部分相當于圓的什么?
(4)你如何推導出圓的面積?
(學生開始動手擺,小組討論。)
指名發(fā)言。(在幻燈前邊說邊擺。)
①拼出長方形,學生敘述,老師板書:
②還能不能拼出其它圖形?
學生可以拼出:
等等
剛才,我們用不同思路都能推導出圓面積的公式是:S=r2。這幾種思路的共同特點都是將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并根據(jù)轉化后的圖形與圓面積的關系推導出面積公式。
例1 一個圓的半徑是4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S=r2=3.1442=3.1416=50.24(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積是50.24平方厘米。
想一想;求圓面積S應知道什么?如果給d和C,又怎樣求圓面積?
(三)鞏固反饋
1.求下面各圓的面積。
r=2(單位:分米) d=6(單位:分米)
2.選擇題。
用2米長的繩子把小羊拴在草地上的木框上,羊吃到地上的草的最大面積是多少?
(1)3.1422=12.56(米)
(2)3.1422=12.56(平方米)
(3)3.1432=28.26(平方米)
3.思考題:
已知正方形的面積是18平方米,求圓的面積。(如圖)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1.使學生運用遷移的方法,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把圓轉化成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
2.在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中,老師介紹分割圓的方法,展示由曲變直的過程,然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從各個角度推導出圓面積公式。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口頭表達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滲透了極限和轉化思想。
3.安排了坡度適當、由易到難的練習題,使學生由淺入深地掌握了知識,形成了技能。同時,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
圓的面積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過圓形草坪的實際情景提出圓面積的概念,使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圓的面積就是它所占平面的大小”。其次教材直接提出問題:能不能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面積?由于讓學生完全自主的探索如何把圓轉化成長方形是有很大難度,但是教材給出了提示,讓學生利用學具進行操作,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發(fā)現(xiàn)院的面積與拼成的長方形面積的關系,圓的周長,半徑和長方形的長,寬的關系并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最后教材安排了例題,應用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已知直徑,先求出半徑,再求出面積。
學情分析:
1. 充分利用已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和教學思想方法進行教學。如,教學圓的面積的含義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已學過的圖形面積的含義,并進行分析對比,使學生認識到它們的共同點都是指圖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2. 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主探索,例如,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時,可以先讓學生把教材后面所附的圓形做成學具,在教師指導下,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自行決定等分成多少份,自由的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最后把拼成的加以比較,使學生看到。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一份就會越細,拼成的圖形就會越近似于長方形。
教學目標
1.了解圓的面積的含義,經(jīng)歷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2.能正確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圓的面積,并能運用圓面積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圓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極限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及應用公式計算
教學難點:探究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圓的面積教案】相關文章:
《圓的面積》教案06-29
圓的面積教案08-26
圓的面積教案01-15
圓的面積二教案07-02
圓的面積優(yōu)秀教案06-16
圓的面積教案人教版09-15
圓的面積說課教案02-14
小學數(shù)學《圓的面積》教案06-03
圓扇形弓形的面積教案10-01
精選圓的面積教案三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