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輪軸》教學反思
《輪軸》一課的作業(yè):尋找生活中的輪軸,說出哪些地方應用了輪軸?哪部分是輪?哪部分是軸?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設計成這個樣子?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是小學科學教育的宗旨,是未來社會和知識經濟發(fā)展對人提出的要求,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如何滲透科學啟蒙教育,培養(yǎng)實事求是、主動求知、不斷創(chuàng)新、團結協作的科學精神呢?我教授《輪軸》一課是按照“問題的連續(xù)體”理論設計的。我將“用螺絲刀擰螺絲釘”活動設計成本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沒能親自參加或是認為兩位學生的力氣不一樣,不能說明問題本質而引發(fā)問題碰撞,探究的想法由此產生。再自然的讓學生觀察螺絲刀的構造:看一看工具是什么樣的,進而聯想到生活中的類似裝置,順理成章引入輪軸概念,通過思維的碰撞,學生進行了細致的.觀察,發(fā)現了輪軸的基本構造,對輪軸的作用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輪軸之后,我讓學生通過輪軸實驗了解輪軸的省力作用,并提出卡車和轎車方向盤的區(qū)別,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qū)別?學生通過杠桿原理很容易的明白:輪軸省力的秘密是因為支點到力點的距離越遠越省力,而且輪越大越省力是因為支點到力點的距離更遠。
概念的建立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科學,輪軸是在生活中使用的,它能幫助人們更好的工作,因此輪軸的作用就應該是建立概念的一部分。所以,為了更好的讓問題延續(xù)下去,我設計了此項作業(yè),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輪軸,并說出哪些地方應用了輪軸?哪部分是輪?哪部分是軸?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設計成這個樣子?
【小學科學《輪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科學《輪軸的秘密》教學反思09-20
科學《輪軸的秘密》的教學反思03-30
科學《輪軸的秘密》的教學反思范文02-25
科學《輪軸的秘密》教學反思3篇02-11
《輪軸的秘密》教學反思07-01
《輪軸的秘密》教學反思范文08-29
輪軸的秘密教案及反思09-09
小學科學教學的反思10-10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