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課議課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10月8日參加了延邊州汪清縣舉辦的語文課堂教學研討會,聽了汪清三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也聽了和我一同參加的吉大附中崔巍老師的課堂教學,下午我和老師們交流了當前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走向的專題。
四位老師精心準備,上課效果都很好。普遍的優(yōu)點是:
第一、理念比較先進,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課堂。比如,老師提出任務后,問學生:“要不要先準備一下?”學生回答:“要!”老師立刻給學生時間準備。有的老師要求學生為其它畫面擬一個標題,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體現(xiàn)綜合性學習。學用一致的意識明確。老師們下課前為學生推薦閱讀篇目,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很強。
第二、老師們上課的基本功不錯。課堂語言表達比較好(誰愿意為他讀一下原文,精致了我們的成長);范寫板書都不錯;范讀也不錯(配樂、在音樂中老師范讀,聲情并茂,把我們帶入了詩人的生命世界,這實現(xiàn)學生與作家與作品對話提供基礎);現(xiàn)代教育技術水平不錯(班德瑞寂靜的山林)。
第三、教學效果不錯。老師講完,學生當堂背誦。吟讀——譯讀——賞讀——背讀——說讀,相信學生都有所得。
第四、多樣化教學做的不錯。
下午,在延邊州汪清縣實驗小學多功能教室,在我講座之前也對上午聽到的四節(jié)課堂教學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評課議課,同時也給出了一些教學建議:
第一、語文知識應當更加明確隨文學習的意義。教師在教學杜甫詩兩首時,在學生未讀詩前即給出屏幕交待寫作背景,學生沒看內容之前,對作者背景的了解需求不強烈,建議從泰山文化講起,引出這首詩,體現(xiàn)學用結合。學記云:“當其可時謂之時”,當學生沒有主動需求時,給的東西未必給力。課堂教學就像講故事,什么時候交待要吊足胃口。
第二、第二首詩可以請學生先讀,尊重學生已有經(jīng)驗,在一定理解的基礎請學生提問。當問題由學生提出的時候,課堂教學為誰服務的問題就解決了。學生會的老師不教,學生能做的老師做。
第三、老師有疑問,誰來幫幫我。教師理念先進,關注學生情況。要不要準備一下,學生說要,好,給時間。但要請學生回答時也要征求學生意見,準備怎么樣了。
第四、“學——賞——用”相結合,很好,但是缺一個“想”字。
第五、第二節(jié)課老師預先播放班德瑞的寂靜的山林,資源意識非常強。可否放在后面播放,把重點先放在文本的語言描述和表達上,相機播放,學生練習表達。培育想像力。
第六、老師在發(fā)放的學習材料上標注了自然段的序號,我建議先不給學生標自然段,這是學生能做的。如果標注的話,要用起來,比如,別的排列行不行。讓學生開始理解什么叫做條理,寫作的順序是怎么來的。邏輯地表達對人在秩序社會里生存是提高效益的作法。
第七、老師提出要求:“找出你認為對聲音的描寫最精彩的段落或句子,說說美在哪里。”并且要求從“選用人稱、句式特點、修辭方法、詞語運用、描摹意境”的角度分析。我覺得這里有些包辦代替,不如請同學直接說,在學生表達時相機歸納,使規(guī)律來源于學生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歸納出的規(guī)律性認識是從學生的發(fā)現(xiàn)中來的。這樣可以使學生感覺到更多的成就感,從而收獲學習的幸福。相信這是學生持續(xù)學習的保障。
第八、《再別康橋》教學中老師范讀時配了背景音樂,建議所有的學生朗讀時也都給配背景音樂,這樣學生會把文字、聲音、畫面結合起來,實現(xiàn)與作家同位同步的境界。
汪清縣十里坪學校老師苑廣艷上的這節(jié)《再別康橋》非常成功,這是一個從教僅半年的老師,畢業(yè)于長春師范學院,每天面對的只有5名學生。讓人不禁想要向這位年輕的小老師致意。她的范讀極有味道。最后學生讀課文時她給配了背景音樂,讓我差一點掉下眼累。
第九、老師提問的問題還要進一步提煉。講《再別康橋》時老師問:“離別的是哪兒?”學生想不到問這樣簡單的問題,一下子懵住了,再問,才反過味來答“康橋”,要注意問題的思考價值。
第十、這次送教我?guī)サ睦蠋熓羌蟾街写尬。@是一位畢業(yè)十年的年輕老師。對語文教育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理解。他講的是一個綜合課,題目是《趣談戲曲》。這節(jié)課在我們承辦的國培計劃—示范性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班上已為來自11個省的骨干教師們交流過了。這次到汪清再為老師們上一次。我認為,這節(jié)課首先為語文教育的內涵和外延提出了一個問題:什么才是真正的語文教育,語文學科的性質是什么?讓我們考慮語文教育的語言教育、文學教育、文化教育以及素質教育內容和形式問題。同時也為語文課堂教學大容量的`有效教學效果做了一個說明。課堂中出現(xiàn)了好幾種戲曲樣式,作為國粹的京劇、蘇三起解、二人轉小冒等都走進了課堂,學生們依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參與,一會兒說,一會兒唱,老師還有質量很高的京劇范唱,學生參與度極高。而且不忘語文教育的功能,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重視了唱詞的分析和鑒賞,落在了唱詞的分析上,努力做到語文教育的任務不偏失。相信學生都有所得,聽課的老師們也有所得。為語文教學實現(xiàn)素質教育提供了一種樣態(tài)。也讓我們考慮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讓人欣慰的是,在課上體現(xiàn)了尊重學生的理念。比如在大屏幕上為學生提供清晰的唱詞。課件為學生服務,沒有就唱不了,課件具有必要性。課件使用的時機也比較準確。為學生提出的學習任務也不強求一致,可以唱幾句,哎喲喲也行。學生已開始喜歡戲曲了,為學生的內心注入了吸納多元文化豐富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種子。
這里我的主要建議不是大的方面,是一個細節(jié),對于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而言,課堂語言也是需要提純的。比如,老師幾次提出“我想讓你分析的是——”,我建議改為“我想請您分析的是——”。老師的課堂語言最后要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生活。話語方式也是老師素質的一部分。作為教育專家,要推敲教學用語。
課堂教學是基礎教育的基本單元,要精研細磨,我們才會不斷地走向科學與正確。
【觀課議課語文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學習《觀課議課》心得05-31
觀課、議課培訓有感07-28
《圖形中的規(guī)律》的觀議課反思08-23
觀課議課自學總結建議12-30
有效觀課議課讀后心得06-06
讀《怎樣觀課議課》有感800字08-31
從聽課評課到觀課議課的轉變教學論文06-12
綜合實踐課觀課議課心得體會01-20
讀《怎樣觀課議課》的心得體會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