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棄射門》課堂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犹骄繉W習,是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我認為,這堂課真正達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目標,真正做到“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讓學生著實過了一把當主人翁的癮!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情感
現(xiàn)在的孩子喜歡足球的特別多,有的學生為了觀看世界杯,寧可不睡覺,不吃飯,真正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因此對于這樣一篇描寫足球的文章,肯定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上課我先板書:射門,讓學生先來說說你所了解的`“射門”,學生一下子說得是有板有眼。當我在它前面添上“放棄”時,學生就提出“誰放棄射門?”“為什么放棄射門?”“結(jié)果怎樣?”等問題,就很自然地引入了課文,學生的情感一下子也被調(diào)動起來了
(二)、應用學法,創(chuàng)造性表演
孩子都具有表現(xiàn)欲,在課堂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件事樂此不疲。因此我設計了創(chuàng)造性表演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問:“福勒由于西曼的撲球,他放棄了射門,摔到了。發(fā)揮你的想象,在球場上,這時候最可能發(fā)生的將是什么?如果你是福勒,你爬起來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此兩個問題,引發(fā)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生說:“很可能發(fā)生一場戰(zhàn)爭”“我起來就會打西曼,或者罵西曼”。看學生的想法多真實呀!然后我讓學生到文章中找答案,看看福勒是怎么做的,并填補課文空白,相像福勒和西曼語言和心理活動,最后四個人一組,仔細研讀第四自然段,發(fā)揮你們的想象把福勒為西曼向裁判求情的場面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出來。其他學生當評委,對表演學生進行評價。同時進行細致觀察,為練筆做準備。
(三)、評價歸納,揭示主題
我贊成福勒放棄射門的做法,因為足球除了比賽“獲勝”,還有“友誼”和“團結(jié)”,福勒是把友誼和團結(jié)擺在了比賽的首位。這正是國際足聯(lián)秘書長“敬佩”福勒的原因,也是“全場觀眾”對福勒“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的理由。因此,福勒是所有運動員和我們大家值得學習的榜樣。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gòu),淡化預設與講授。課堂教學從學生的疑問入手,體現(xiàn)以學定教,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應善于引導學生提問,讓學生自由質(zhì)疑。
【《 放棄射門》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 放棄射門》課堂教學反思12-23
《放棄射門》教學反思01-07
《放棄射門》的教學反思01-08
《放棄射門》反思范文08-15
《放棄射門》教學反思范文01-10
《放棄射門》教學反思5篇01-17
《放棄射門》教學反思(精選5篇)11-22
放棄射門課文的教案05-19
《放棄射門》教學設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