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動的小紙人》教學反思范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會動的小紙人》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會動的小紙人》教學反思 1
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參與,教師積極引導的融洽的師生關系,特別是學生自主探究制作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發(fā)現了制作方法,完成了小紙人的制作,心里本就有股強烈的喜悅和自豪感,老師這時又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表演的機會——“編故事”,學習的興趣就更加濃厚了。
當然,這節(jié)課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1、制作方法的探究環(huán)節(jié),可以引導學生除了“紙彈簧”會動,能制作出會動的小紙人以后,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出更多的方法,但由于一節(jié)課的課時太短,不可能學習那么多,但可以用一些圖片或實物展示來說明。或者一開始表演故事的小紙人就是用不同方法制作的,讓學生在觀察表演時就發(fā)現會動的小紙人有許多的制作方法,而不是只探險究出一種方法。
2、用小紙人表演故事時可以讓學生分小組一邊講故事一邊表演,其它學生當觀眾,這樣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的表演,課堂氣氛會更活躍。
《會動的小紙人》教學反思 2
針對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2、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究制作方法。
3、編故事表演。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中,讓小紙人表演一個小節(jié)目,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想知道小紙人是如何做的。
2、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中、自主探究制作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小紙人為什么會動”;解決問題時學生小組探究出“紙彈簧”,老師再交給學生一個小老師——“紙彈簧”,讓學生邊拆邊想是怎么樣做的,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過程中掌握小紙人的制作方法。充分體會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
3、編故事表演,讓學生根據自己制作的小紙人編一個故事并上臺表演,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
《會動的小紙人》教學反思 3
如今的美術課已經舊“貌換新顏”,不再是教師畫學生就畫,教師做什么學生也跟著做什么,可以說每堂課都要根據內容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進行教學設計。本課是一節(jié)一年級美術課。眾所周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剛剛入學不久,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沒有養(yǎng)成,最大的缺點就是上課的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師在進行預設時,應重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使課堂上的內容由始至終都能夠吸引孩子們的眼球。
一、把會動的小紙人當作玩具,給同學們欣賞。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設入手,讓學生一開始就以輕松的心情進入本課。
二、本節(jié)課的難點部分是小紙人的身體——紙彈簧,由于一年級學生的在語言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阻礙,所以在這部分的教學上,我采取了“小老師”直接教的方法,所謂的“小老師”就是教師課前準備好的紙彈簧,每組發(fā)一個,讓學生們自己拆開,然后在折回去的。這樣學生們對學生們來說比較淺顯易懂,也比較直觀,效果較好。
三、針對這課的重點——制作小紙人的步驟。主要是利用課件讓學生們直接看步驟圖來掌握。對于學生沒有太好的畫畫基礎,在做頭和手的時候我在黑板上貼模型來解決。效果非常好!
總之,本節(jié)課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在不斷的體驗活動中掌握知識和技能,使得課堂的氛圍較愉快!而且在最后要結束的時候,還進行了德育滲透,要求學生把自己周圍的紙屑收拾干凈。不足之處是時間略微顯得有點緊張。
【《會動的小紙人》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剪紙人的由來02-17
《小蝸牛》教學反思05-30
《小青石》教學設計與反思12-17
《小攝影師》教學反思03-16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11-29
小木偶的故事教學反思(15篇)12-17
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教學反思03-14
《粗心的小畫家》教學反思7篇03-13
怎樣剪紙人步驟圖片04-03
《小珊迪》教案及教學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