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1
對于《鄒忌諷齊王納諫》一課的教學,我反思如下:
(一)、設計有以下亮點:
1、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導,學生學,教學目標的確定,活動的設計都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充分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體地位,讓學生朗讀、思考、表達,通過深層次的閱讀活動,學習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引領學生思考與智慧的碰撞,升華學生的思想。
2、教師轉變角色,作為學生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參與朗讀、參與討論,使學生感到親切,融洽了師生感情,也發(fā)揮了教師“導”的作用。
3、突出朗讀教學,以朗讀為學習的起點,將分析、討論、品悟融入其中,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品味語言、學習技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設計思路清晰,并且朗讀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還能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和語言感悟能力。學生意識到好的語言駕馭能力體現(xiàn)在表達可簡可繁,一切從需要出發(fā)。
4、能針對學情設計教學。針對初三學生的學習特點及需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注重思維的拓展及能力的遷移。能將文章學習內容與考試重點,與實際生活都聯(lián)系起來,全面提高學生能力。
(二)、本課教學不足之處:
1、備課一定要備學生,學生的朗讀能力需要長期堅持訓練。就目前學生具體情況來說,“三讀”的效果還不理想,還有部分學生放不開,談理解似乎還比較到位,但讀的效果卻體現(xiàn)不出他的理解。
2、討論環(huán)節(jié)需要有層進的效果,在不斷的補充中激發(fā)出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生才能更好地被帶入討論中,此次上課討論的層次感不強,無法調動每個學生參與課堂。
3、設計的課容量有些大,所以課堂上留給學生思考、品悟的時間不足,要想使學生在課堂上實現(xiàn)完全的消化吸收有些困難。
3、為了鼓勵學生樹立朗讀的自信心和積極參與討論,所以對學生不夠簡潔的發(fā)言也要給予充分的耐心,導致在文章第一段的學習中花費時間太多,使后面對語言技巧部分的處理有些倉促。
(三)、改進方法:
1、充分認識到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能力的提升,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容量。
2、設計應當更有多種預設方案,能根據(jù)學生情況及時改變教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2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古代歷史名著《戰(zhàn)國策》中的名篇,文字易懂,語句流暢,人物生動,故事性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教育意義。便于課堂上反復誦讀,宜于在為人處事、交際修養(yǎng)等方面啟迪學生心智,適合初中文言文教學。
回想本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發(fā)現(xiàn)了自己很多的成功之處和不足,而這些不足將成為我教學的動力,從而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現(xiàn)將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首先,新課標指出7-9年級關于文言文閱讀的階段目標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對于閱讀教學也有這樣的建議:“應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根據(jù)以上標準,我制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即:
(1)通過閱讀文本,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2)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導學生探究課文的思想內涵。欣賞鄒忌諷諫齊王的語言藝術。
(3)通過學習,將勸諫藝術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正確處理人際關系。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文言文閱讀的培養(yǎng),因為“讀”是文言文審美教學中最為關鍵的方法,能夠有利于學生正確的理解文意,所以我將“讀”這一實踐貫穿于整個的教學過程之中。學生通過逐字逐句的仔細閱讀,抑揚頓挫的表情朗讀,聲情并茂的瑯瑯誦讀,不僅“品”出了語“味”,而且獲得了審美的愉悅和能力的遷移。把握了課文中傳達出的信息,進一步體會到文中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
學生在這堂課中的分析能力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的。(例如,老師示例分析鄒忌“三問”時的心理,學生通過示例分析“三答”時妻、妾、客的心理特征。)有了老師的范例和學生的自主探究,總結鄒忌的人物形象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了。
而關于結尾部分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處理,我靈活的將問題具體化,以課堂實況為例,讓學生們在實踐中獲得啟發(fā),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并且,堂課上靈機一動的切實實踐,為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學帶來了新的啟示。
雖然自我感覺這節(jié)公開課與以往相比有一些進步,但仔細回憶,不足之處尚且存在:
1、在分析鄒忌的進諫方法時,問題設置梯度不夠明顯,如果老師減少鋪設只做適當引導,讓學生進行分析總結,效果會更好些。
2、問題提問的層次性不強,例如,反復問了好幾遍“鄒忌以家事喻國事,用意何在?”
3、教師語言不夠精煉,很多時候提問冗長,過于羅嗦。
4、在提問時,教師給學生的思考時間較少,這樣不利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形成依賴性而不去獨立思考問題。
總之,一堂好課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隨機應變,發(fā)揮教學機智,及時分析學情,進行教學反饋,才能在教學對話中激發(fā)出生命智慧和創(chuàng)造潛能的火花。我相信,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我會有更多的收獲,更大的進步。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3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古代歷史名著《戰(zhàn)國策》中的名篇,文字易懂,語句流暢,人物生動,故事性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教育意義。便于課堂上反復誦讀,宜于在為人處事、交際修養(yǎng)等方面啟迪學生心智,適合初中文言文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文言文閱讀的培養(yǎng),因為“讀”是文言文審美教學中最為關鍵的方法,能夠有利于學生正確的理解文意,所以我將“讀”這一實踐貫穿于整個的教學過程之中。學生通過逐字逐句的仔細閱讀,抑揚頓挫的表情朗讀,聲情并茂的瑯瑯誦讀,不僅“品”出了語“味”,而且獲得了審美的愉悅和能力的遷移。把握了課文中傳達出的信息,進一步體會到文中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
學生在這堂課中的分析能力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的。有了老師的范例和學生的自主探究,總結鄒忌的人物形象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了。
雖然自我感覺較好,但仔細回憶,不足之處尚且存在:
1、在分析鄒忌的進諫方法時,問題設置的層次性不強,梯度不夠明顯,沒有做到由淺入深,如果老師減少鋪設只做適當引導,讓學生進行分析總結,效果會更好些。
2、教師沒有把握好課堂時間,前面對鄒忌的分析很細致,但對齊王的形象的講解還有待于雕琢,講解時過于簡單,沒有結合文本進行深挖掘。
3、在提問時,教師給學生的思考時間較少,學生還沒有思考完畢,教師就急于揭示答案,這樣不利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形成依賴性而不去獨立思考問題。
總之,一堂好課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隨機應變,發(fā)揮教學機智,及時分析學情,進行教學反饋,才能在教學對話中激發(fā)出生命智慧和創(chuàng)造潛能的火花。我相信,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我會有更多的收獲,更大的進步。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4
本課一方面要進一步教會學生“知人論世讀經典”的方法;同時,還要進一步強化學生文言文閱讀的知識、方法和要求。具體設計: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掌握文言閱讀的一般常識;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了解文章的思想意義。實現(xiàn)從文章形式到內容上的深化認識,實現(xiàn)感性、理性再到感性的質的飛躍,使學生獲得一些有關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性的知識,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基礎。本文教學中設置討論、創(chuàng)新思考的情景與問題,這樣做使同學們積極地對文本進行探索。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5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為此,對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注重學生學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
1、圈點、勾畫的方法,借助工具書、課本注釋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準確、通順地翻譯課文,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2、讓學生質疑,并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相互解疑,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合作精神。
3、在疏通文意的過程中落實特殊文言現(xiàn)象,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既便于記憶,又利于運用,以加強文言知識,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理解能力。
由于同學們的高度重視和充分預習,整堂課猶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在課堂上,我把“表演”的機會“讓”給學生,為學生提供體驗和感悟的空間,搭建展示閱讀個性的舞臺,以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珍視學生的獨特感悟。結果,無論是對文言知識的落實,還是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學生的思維極為活躍,積極討論,踴躍發(fā)言,場面甚是熱鬧。不言而喻,只有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創(chuàng)造還給學生,這樣的課堂才會充滿生命活力,充滿智慧挑戰(zhàn)!
在“新基礎教育”理念和“二期課改”精神的引領下,我力求在閱讀教學中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尊重學生用自己的眼光觀察世界,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靈體味人生,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產生閱讀的愉悅感和自豪感,并享受探求知識的快樂。課后,有學生告訴我:“學文言文蠻有味道的,沒有了往日枯燥乏味的感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預設的課堂容量偏多,致使對某些問題的落實難以深入,不能及時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很難利用新生成的教學資源。課前我跟學生說,這篇文言文老師講完了是要求他們上臺表演的,全班按照小組,分成兩個小集體,一二組、三四組對決,結合課上老師的講解,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把本文改編為一個小劇本。他們可以在小組里面選人,課后進行一定的排練,兩節(jié)課上完之后,我讓他們上來表演,但很遺憾,由于時間等方面的原因,表演不是成功的,其實這是我第一次采用這樣的方式上課,當初心里有點緊張,怕到時候學生不配合,到時候沒有人愿意上來就很糗了。誰知道真的失敗了。我想以后在教學特別是文言文教學中多采用這樣的方法,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進一步關注學生的需求,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努力做到精心設計,機智生成,讓預設和生成相得益彰。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6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為此,對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注重學生學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
具體做法是:
第一課時 , 主要課堂活動是:
1、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借助工具書、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力求通順地翻譯課文,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2、讓學生質疑,并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相互解疑,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合作精神。
3、在疏通文意的過程中落實特殊文言現(xiàn)象,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既便于記憶,又利于運用,以加強文言知識,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理解能力。
第二課時,主要課堂活動是:
1、要求學生上臺表演。全班按小組結合,分成兩個小集體,結合對課文的理解,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把本文改編成小劇本。以此體現(xiàn)專業(yè)特點,展示職專學生風采,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2、結合具體語境,組織多種形式的討論、交流、辯論。命題分別是:向上級請假怎樣表達最合適?關羽大意失荊州,失誤在哪?將來求職場上你打算怎樣推銷自己?通過拓展練習,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此突現(xiàn)課文的語言技巧。
3、進一步探討鄒忌進諫獲得成功的原因,明確本文的現(xiàn)實意義,適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由于同學們的高度重視和充分預習,加上課堂教學方式多樣且貼近學生生活,整堂課進行得很順利。
在課堂上,我把“表演”的機會“讓”給學生,為學生提供了體驗和感悟空間,搭建展示閱讀個性的舞臺,珍視學生的獨特感悟。結果,學生的思維極為活躍,積極討論,踴躍發(fā)言,課堂氣氛活躍。這種學習模式使學生產生閱讀的愉悅感和自豪感以及學習語文的興趣,享受到探求知識的快樂,得到了學生地認可。只有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創(chuàng)造還給學生,這樣的課堂才會充滿生命力,充滿智慧挑戰(zhàn)。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7
今天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以古人請客笑話導入,他請客失敗原因在于什么?說話要講藝術,說話方式有兩種?有人知道嗎?直言婉言。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和說話進言藝術有關的古文,也是篇比美的古文、能猜到是什么嗎?《鄒忌諷齊王納諫》。
自讀題目分析其特點,注意齊王一詞,題目中有一組反義詞請找出來并分析:諷諫古義今義。請同學回答《戰(zhàn)國策》有關知識。出示目標。
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采用的是自讀體驗式,先師范讀課文,生解決字音停頓語氣問題。再讓學生自由誦讀結合注解,理通文意,劃出疑難字詞,交流疑難。本文內容筒單易理解。
本段重點是抓住妻妾客三人的說話語氣剖析,可惜的是學生對這三句話的語氣把握總不到位。再經過多人品讀后,終于有學生讀出了妻的由衷贊美語氣,妾的討好勉強語氣,客的尊重客氣討好語氣。進而根據(jù)鄒忌暮寢而私之的話體味到妻妾客贊美我,說謊原因。在于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朗讀時,我在第一段結結尾處,加上了“故均說謊騙我也。”這是課堂隨時加上的一句話。
有這推出課文第二段,宮婦左右私王大臣畏王境內人有求于王,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結論。讓學生判斷寫法,提示在《漁我所欲也》中學過,由推出,”類比”寫法(以小見大)。為讓學生體會,其妙處。我讓學生用直言方式向齊王諫。這是課堂自己臨時想到的問題,是課堂新生成問題。沒想到學生回答的很不錯:“威王你的官婦左右偏愛你,你的大臣畏懼你,全國人有求于你,你整日上當受騙,太愚蠢了。”這樣說會有什么后果呢?
同學們興奮大增,有人說伴君如伴虎定被殺頭,被充軍,有人說重打罰等。還有人將此寫為:宮婦左右私王,大臣畏王,國人有求于王,王活于謊言之中,太可悲矣!
這樣一對比就輕易地得出以小見大類比的好處委婉進諫便于接受。一節(jié)課下來,整體效果還不錯。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8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國別體史書《戰(zhàn)國策》中的名篇,是一篇以對話為主,既具故事性,又具論辯性的文言文。本文寫的是戰(zhàn)國初期齊威王接受鄒忌的勸諫而采納群言,終于使齊國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鄒忌這樣一個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善于進諫的賢士形象。也表現(xiàn)了齊威王知錯能改,從諫如流的性格特點。本文文字并不深奧,文字易懂,故事性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教育意義。
回想本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既有優(yōu)點也有不足。現(xiàn)將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首先,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非常明確,重難點突出,在教學中這些目標一步步得到落實。新課標指出7至9年級關于文言文閱讀的階段目標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本文篇幅雖長,文字卻并不深奧,正因為如此,在教學中我要求同學們借助工具書和文下注釋自主完成翻譯全文的任務。在匯報交流時,同學們的確做到了,很輕松地就翻譯出了全文。在翻譯過程中我還注重了實虛詞和文言句式的積累,比如“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翻譯成“以……為美”,“今齊地方千里”中的“地方”一字一譯為“土地方圓”;虛詞“之”“于”等的用法;還有賓語前置句(倒裝句)“君美甚”“忌不自信”, 判斷句“城北齊公,齊國之美麗者也。”,省略句“與坐談”這些句式。使同學們不僅會翻譯全文,更要積累相關的文言知識,學會翻譯的方法,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其次,學生在這堂課中的分析能力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的。例如,鄒忌是怎樣說服齊王的?這需要同學們高度的概括能力,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又指明幾個同學回答后,答案越來越全面,也越來越簡練完美(一是以身邊小事設喻,指出妻,妾,客美我的不同原因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 二是把家事同國事類比,拿齊王的地位同自己作比較,指出”宮婦左右……有求于王”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結論,使齊王接受納諫。)隨著同學們的回答我也迅速地完成了板書,板書既體現(xiàn)了諷諫的方法(類比推理),寫作方法(以小見大),也突出了一個數(shù)字“三”, 文章“三疊”式的運用,彰顯了結構整齊、對稱的間架之美。這時已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就突破了本文的難點。
最后,在知識遷移上“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把本課推向了高潮。勸人是一門藝術,不是一個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的,同學們激情高漲,討論熱烈,一個個躍躍欲試。“語境一: 小英時不時的在看男同學寫給自己的信,假如你是母親,你將如何與女兒談話?”這個話題比較簡單,同學們都知道勸告時委婉說出這樣做對小英有怎樣的負面影響,讓小英體會到媽媽的良苦用心,從而欣然接受媽媽的勸告。“語境二:齊景公酷愛打獵,非常喜歡捉野兔的老鷹。燭鄒不當心,讓一只老鷹逃走了。景公大發(fā)雷霆,命令將燭鄒推出去斬首。晏子走上公堂,怎樣進諫才救得了燭鄒?”這個話題比起第一個話題難度大增,難住了好些同學,正因為這個話題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同學們對勸人這門藝術更加感興趣了,雖然剛開始的回答不盡如人意,但最后張志勤同學的回答大家還算滿意。當我把晏子的做法亮出來之后,大家一片嘩然,紛紛感嘆晏子的勸諫充滿了智慧,從而領略了勸諫的魅力。
仔細回憶,不足之處尚且存在:我注意突出了課文的重難點,但在閱讀上讀得還不夠充分,這是我需要注意的地方,這些不足將成為我教學的動力,從而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9
一、學生主動學習,引進競爭機制。
我們習慣了把備課中的所有知識點傾倒給學生,尤其是古文,認為學生水平不夠,只要能聽、記下來就可以了。本身學習內容深奧艱澀,加上被動學習,剝奪主動權這是許多學生厭惡古文學習的重要原因。所以筆者堅持把課堂還給學生,特別是古文學習。
如《鄒忌》一文中的字詞翻譯等基礎知識,全部讓學生自己解決,老師只在知識點歸納和文章思想內容上給予引導。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要求必須完成轉注任務。這一條我班學生已經養(yǎng)成習慣,我只要適當監(jiān)督檢查就是。為了提高預習效率增強預習效果,在學生自主學習前,我會告訴學生預習完要求若干位同學上黑板完成重點字詞的注音注釋,要求脫離書本,挑戰(zhàn)自己的記憶力。這常常成為課堂的第一個興奮點,好多學生自告奮勇的上臺,然后還是由學生評改。或者用更明顯的競爭機制,讓各小組互相挑戰(zhàn),那就更熱鬧了,為了難倒對方,學生會把書本和教參吃透,充分討論充分自主學習。老師只要注意提醒學生提問時不可進行無意義的挑釁和刁難,專挑怪、難、偏的提問,那將會影響該組的最終成績。在《鄒忌》一文的教學中,這種方法效果甚好。
二、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積極參與課堂。
在《鄒忌》一文的教學中,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課堂,自導自演。特別是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編排的課本劇,,學生既理解了文章內容,又準確把握了人物心理。最主要的是,沒有一個學生感到無聊,無事可做,而且競爭杠桿依舊刺激著學生們的神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完了課文。如果在下課鈴響時,師生都情不自禁地說:“這么快?”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
三、多種教學方式,挖掘學生潛能。
古文學習,我們可能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每堂課按著字音——詞義——句意——段落分層——文章思想內容——寫作方法的套路帶著學生一路小跑,下課時間到了,好,任務完成。至于學生在被老師固定的思路牽了45分鐘后,所得幾何,那就不得而知了。我們固然要形成我們的教學特色,卻也不能拘泥于此,一成不變。不妨多做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而不是死拉硬拽下學習古文,是一種風行水上,水到渠成的境界。
在教學《鄒忌》時,我讓學生小組競賽,自己表演,自己查閱資料,圍繞教學任務多樣方式同時展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都有表現(xiàn)機會。好多學生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不再懼怕古文,不再懼怕表現(xiàn)。在師生共同欣賞《關雎》和《蒹葭》時,感受深摯的情感、幽幽的傷感。
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我看到了古文學習陽光的一面,也體會到了積極嘗試的快樂,可能在這過程中經歷了很多曲折,但只要我們能時刻對教學保持不變的熱情和反思的冷靜,那么師生同樂一起學習的春天相信很快就會到來。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10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歸納重點實詞的詞義、詞類活用和句式。
2、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
[教法設想]
設計一條明確的朗讀思路,以讀代講,以讀代解,以讀代譯。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yè),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zhàn)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
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學生通過初讀,篩選出自己讀不準或不會讀的字,借助工具書查明后再讀一遍。易讀錯的字有:
昳(yì)麗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窺(kuī)鏡
期(jī)年 朝(cháo)于齊 間(jiàn)進
(二)再讀課文,讀清句讀。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下的注解,理解字義、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讀出語句的停頓。可讓一學生讀,讓其他學生聽他哪些句子讀錯了,然后一起糾正。
如:
1、鄒忌/修八尺/有余(×) 鄒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王之/蔽甚矣!(×)
4、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三、三讀課文,品味賞析。學習文言文不能僅停留于淺層次的字、詞、句的理解上,還要進一步品味語言的感情、韻味,分析人物形象,賞析行文技巧,領悟所含哲理。
本文可通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品味賞析:
1、鄒忌是由一件家庭瑣事聯(lián)想到國家政事的。這件家庭瑣事是什么?
明確:鄒忌向他的妻、妾與客提出自己與徐公誰美的問題。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異,其妻、妾、客回答問題時的語氣有差別。有何不同?請從原文中找出并說明其感情色彩。
明確: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贊美,口氣易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討好,口氣有點勉強。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禮貌、尊重,口氣有點客氣。(可讓三位同學分角色表演。)
3、面對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贊美,鄒忌的態(tài)度如何?
明確:面對贊美,鄒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見鄒忌很有自知之明。
4、鄒忌是如何“諷”齊王的?
鄒忌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向威王進諫,而是以“閨房小事”談自己的體會,然后以類比的方式委婉進諫。正如《古文觀止》編者評價:“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
5、諷諫的結果如何?
明確:齊威王接受了諫言,發(fā)布政令,廣開言路,懸賞納諫。始而“門庭若市”,繼爾“時時而間進”,最后“無可進者”,終于“戰(zhàn)勝于朝廷”。
四、歸納整理:
(一)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名詞作狀語)
4、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使動用法)
(二)古今異義
1、今齊地方千里 (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國君旁邊的近臣)
3、鄒忌諷齊王納諫。 (委婉勸說)
4、能謗譏于市朝 (公開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 (賓語前置)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介詞結構后置句)
3、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判斷句,兼介詞結構后置)
4、王之蔽甚矣 (被動句)
(四)實詞見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聯(lián)想
妻私我 → 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 →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 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達標測試
一、基礎知識
1、句子與成語中加線字,讀音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朝令夕改 A、朝服衣冠 間不容發(fā) B、時時而間進
一言蔽之 C、王之蔽甚矣 罄竹難書 D、上書諫寡人者
2、省略的成分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項是()
A、與之坐談,問之 B、又弗如遠甚
C、暮寢而思之 D、于是入朝見威王
3、對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稱呼,歸類正確的一組是()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③臣之妾畏臣 ④臣之妻私臣
⑤王之蔽甚矣 ⑥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⑤/②⑥/③④ D、①②/③④⑥/⑤
4、選出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句()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D、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5、《鄒忌諷齊王納諫》文題中的“諷”字,正確的理解應是()
A、從反面諷刺批評 B、從正面說服教育
C、用含蓄的話嘲諷 D、用委婉的話勸告
6、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7、下列句子中,加線詞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朝服衣冠
C、登泰山而小天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與“鄒忌修八尺有余”中的“有”字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孫權據(jù)有江東 B、蜀之鄙有二僧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9、為下列句中的“莫”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沒有誰 ②不要 ③不
A、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B、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C、朝廷大臣莫不畏王()
D、愿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
E、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0、對第一自然段段意概括準確的一項是()
A、通過城北徐公的襯托,鄒忌的妻、妾、客的贊美,極力渲染,突
出鄒忌“形貌昳麗”。
B、寫鄒忌在聽到妻、妾、客贊美后領悟到的道理。
C、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奉承而受蒙蔽,并從中悟出道
理。
D、反復說明鄒忌之美,并揭示出鄒忌美的原因。
11、下面幾句話讀音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今齊/地方千里 B、今齊地/方千里
C、今齊地方/千里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2、選出“于”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
①皆以美于徐公 ②能謗譏于市朝
③皆朝于齊 ④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下列對鄒忌的贊美,語氣由輕到重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14、下列譯文有誤的一句是()
A、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
譯文:鄒忌身高八尺有余,形體美麗,光彩照人。
B、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譯文: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上就戰(zhàn)勝了別國。
C、忌不自信。 譯文:鄒忌自己不相信妻子的話。
D、吾與徐公孰美? 譯文:我和徐公誰漂亮?
15、按設喻的內在關系連接相關的項:
①妻A、宮婦左右
②妾B、四境之內
③客C、朝廷之臣
16、填空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體的史書《》。全書篇,著重記載了。該書是由時期的編訂而成的。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7~20題。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17、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時時而間進() 期年之后() 答案
18、解釋下列加線詞的意思
①能謗譏于市朝()
②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③期年之后,……()
④王曰:“善。”乃下令()
19、這一段是寫進諫的結果,即齊威王下令納諫及收到的效果。請按
下列要求填空
①懸賞進諫的三個等級:。
②納諫后的三大變化:;;。
20、翻譯下列句子
①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譯文: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11
歷時半月的青年教師大比武已經落下帷幕,每位青年教師都是全力以赴,發(fā)揮自己最大的熱情和才智積極參與。雖然歷經教學設計、說課和講課眾多環(huán)節(jié),比賽下來很是辛苦,但整個過程真的是對自己教學全方位的磨礪,從中學習、收獲了不少。尤其是上完《鄒忌諷齊王納諫》一課后,帶來的感慨與思考也頗多。
在上這節(jié)課前,其實已經聽過幾位同伴和老師的公開課,都各具特色。但真正輪到自己上時,腦子里還是充滿了問號。他們的設計是否適合我?又是否適合我的學生?照葫蘆畫瓢顯然行不通。
于是我開始反復思考,結合文言文特點及學生和自身的實際,取長補短,決定以落實文言詞語為基礎,以朗讀為手段,以理解標題為突破口,以比美的故事為聚焦點,通過四層次五環(huán)節(jié)來逐步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對于比較難的文言文,采用“難文淺教”的設想,自己覺得還是比較行得通的。課上重點落實初中生應該掌握的幾個知識點和能力點,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學生學得實在。另外,在抓住文言文教學要求“實”的同時,又不失靈活的特點。即力求字詞落實、理解扎實,和追求教學形式和方法的多樣化。因此整個課堂氣氛一掃文言文教學枯燥沉悶的氛圍,顯得輕松而活躍。
特別是第一節(jié)比美的故事和妻、妾、客的三問三答描寫精彩。我是通過朗讀的方式讓學生逐步理解感悟。首先學生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在小組合作中初步感知人物的心理和感情,然后再用為ppt畫面配音這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再次品讀人物。另外讀的過程中我也注意到了同步落實文言詞語,并及時歸納總結多以詞、古今義詞等知識點,幫助學生記憶。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整節(jié)課的高潮部分,學生的配音朗讀既落實了字詞的理解又把握了人物的心理,同時有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參與的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從中我也領悟到,在文言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好讀這一教學手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每一目標每個環(huán)節(jié)中讀的形式與作用都需要有目的地進行設計,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的放矢。比如:初讀課文意在疏通文字,小組合作讀是初步思考感悟人物,分角色讀是深入理解人物,齊讀是加深鞏固認識等。朗讀時教師強調重音、停頓、語氣、語調,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讀中學、讀中品的方法,在反復的朗讀中讀透文意,學生對妻、妾、客的心理以及對鄒忌這個人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文言文的味道、語文課的味道也就體現(xiàn)出來了。這也是我本節(jié)課最大的感受。
因為平時與學生關系融洽,課堂上能和他們平等的對話交流,這是我們青年教師的優(yōu)勢。這節(jié)課上學生讀客人的那段我總覺得沒讀出他奉承的味道來,于是我現(xiàn)場來了一段配音,話音剛落沒想到學生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回贈我,這讓我非常感動。也許我讀得并非盡善盡美,但作為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課堂上確實需要有這樣的膽量與勇氣。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不就是在關鍵時候體現(xiàn)的嗎?現(xiàn)在的課堂生生互動并不缺少,但真正師生之間的互動卻不多見,因為這意味著教師要放下架子,挑戰(zhàn)自己。盡管不容易,但我會把這個作為今后教學上努力的方向,因為學生們熱烈的掌聲給了最大的動力。
都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一點不假。上完課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那么多不足之處。最大的遺憾是僅關注了妻、妾、客三人的心理而沒有好好品味鄒忌問話時的語氣和態(tài)度,其實這個應該是分析妻、妾、客時順帶追問便可實現(xiàn)的環(huán)節(jié),說明教學的機智還不夠從容成熟。另外自己的語言還不夠精練,今后還要在教師語言的精練、生動、優(yōu)美上下功夫。
一堂課是結束了,但它帶來的思考遠沒有停止。連于漪老師都說做了一輩子的教師,一輩子在學做教師,何況剛剛在路上做教師的我呢?唯有勤修才能一路走得更加踏實堅定!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12
古文學習,我們可能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每堂課按著字音——詞義——句意——段落分層——文章思想內容——寫作方法的套路帶著學生一路小跑,下課時間到了,好,任務完成。至于學生在被老師固定的思路牽了40分鐘后,所得幾何,那就不得而知了。我們固然要形成我們的教學特色,卻也不能拘泥于此,一成不變。不妨多做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而不是死拉硬拽下學習古文。
在教學《鄒忌》時,我讓學生小組競賽,自己表演,開展辯論,自主查閱資料,圍繞教學任務多樣方式同時展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都有表現(xiàn)機會。好多學生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不再懼怕古文,不再懼怕表現(xiàn)。這篇教學反思也算是我對文言文教學教學的一個總結。從中,我看到了古文學習陽光的一面,也體會到了積極嘗試的快樂。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13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古代歷史名著《戰(zhàn)國策》中的名篇,文字易懂,語句流暢,人物生動,故事性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教育意義。便于課堂上反復誦讀,宜于在為人處事、交際修養(yǎng)等方面啟迪學生心智,適合初中文言文教學。
回想本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發(fā)現(xiàn)了自己很多的缺點和不足,而這些不足將成為我教學的動力,從而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現(xiàn)將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首先,新課標指出7~9年級關于文言文閱讀的階段目標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對于閱讀教學也有這樣的建議:“應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根據(jù)以上標準,我制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即:(1)通過閱讀文本,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2)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導學生探究課文的思想內涵。欣賞鄒忌諷諫齊王的語言藝術。(3)通過學習,將勸諫藝術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正確處理人際關系。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文言文閱讀的培養(yǎng),因為“讀”是文言文審美教學中最為關鍵的方法,能夠有利于學生正確的理解文意,所以我將“讀”這一實踐貫穿于整個的教學過程之中。學生通過逐字逐句的仔細閱讀,抑揚頓挫的表情朗讀,聲情并茂的瑯瑯誦讀,不僅“品”出了語“味”,而且獲得了審美的愉悅和能力的遷移。把握了課文中傳達出的信息,進一步體會到文中美的語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
學生在這堂課中的分析能力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的。(例如,老師示例分析鄒忌“三問”時的心理,學生通過示例分析“三答”時妻、妾、客的心理特征。)有了老師的范例和學生的自主探究,總結鄒忌的人物形象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了。
而關于結尾部分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處理,我靈活的將問題具體化,以課堂實況為例,讓學生們在實踐中獲得啟發(fā),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并且,堂課上靈機一動的切實實踐,為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學帶來了新的啟示。
雖然自我感覺這節(jié)公開課與以往相比有一些進步,但仔細回憶,不足之處尚且存在:
1、在分析鄒忌的進諫方法時,問題設置的層次性不強,梯度不夠明顯,沒有做到由淺入深,如果老師減少鋪設只做適當引導,讓學生進行分析總結,效果會更好些。
2、問題提問的層次性不強,例如,反復問了好幾遍“鄒忌以家事喻國事,用意何在?”
3、教師沒有把握好課堂時間,前面對鄒忌的分析很細致,但對齊王的形象的講解還有待于雕琢,講解時過于簡單,沒有結合文本進行深挖掘。原本課前設定的教學重點放在了分析鄒忌形象及進諫方法上,沒想到時間有所剩余,就順勢講到了齊王的性格特點,但由于時間有限,分析不透徹,給人蜻蜓點水、頭重腳輕的感覺。由此也看出了自己備課的片面性,不夠靈活。
4、教師語言不夠精煉,很多時候提問冗長,過于羅嗦。
5、在提問時,教師給學生的思考時間較少,學生還沒有思考完畢,教師就急于揭示答案,這樣不利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形成依賴性而不去獨立思考問題。
總之,一堂好課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隨機應變,發(fā)揮教學機智,及時分析學情,進行教學反饋,才能在教學對話中激發(fā)出生命智慧和創(chuàng)造潛能的火花。我相信,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我會有更多的收獲,更大的進步。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14
長期以來,古文教學常側重于字詞的理解,以至于忽略了對文章思路、內涵及語言的品味,因而古文教學很容易被異化為古漢語知識教學。事實上,記憶中的中學古文就是老師講學生記這么簡單。
在三(4)班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讀,然后逐句翻譯,我糾正;特殊句式學生找,我講;到了討論本文的思想內容時,學生分析,我總結。結果是:一個累得唇焦口燥呼不得,一個沒精打采得合上渴睡的眼。課后,我取出教案想:知識點是落實了,可是為什么學生不愛聽?是形式的問題,還是……?于是,拿來教材,再讀幾遍,又想:如果我是學生,這篇文章什么最吸引我?結果發(fā)現(xiàn),首先是“鄒忌諷齊王納諫”這個故事本身,其次是其簡潔生動的語言。至于字詞,因有故事情節(jié)的輔助,并未構成多大的障礙。有了這些發(fā)現(xiàn),我著手修改了教案,重新進行了教學設計。
在三(3)班上課前,我布置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歸納整理文中的文言現(xiàn)象,包括: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特殊句式。這項工作似乎比較死,但我以為這是打基礎,學生自己整理,印象深刻,雖“死”卻“實”。課堂上,因有了前車之鑒,我決定讓學生動起來:來一次小小的比賽,看哪組同學自擬的閱讀檢測題又快又好。學生是最好動不過的了,一聽說要比賽,別提有多起勁,只兩三分鐘功夫,就有同學上黑板出好了題,其他組也不甘示弱。比賽很快結束了,我依據(jù)黑板上的題目進行講評,間或插入一些問題,此時學生們尚處于興奮狀態(tài),反應特別敏捷,對于我的提問也能隨聲應和,師生配合相當默契。
設計這一比賽,一是為了使課堂“活”起來;二是為了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三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好騰出更多的時間細細體味文章的妙處。
眾所周知,《鄒忌諷齊王納諫》之所以吸引人,一是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具有很強的戲劇性。百余字的小故事中,居然起起落落,不止一次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其構思之精巧可見一斑。如何讓學生體會到這些妙處呢?根據(jù)本文戲劇性較強的特點,我決定讓學生表演。有人說,沒有比扮演著名的科學家去學科學,或置身于歷史環(huán)境中去學習歷史更快捷有效的了。同樣,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莫過于讓他們進入角色。于是,課前我布置了表演的任務,要求兩組同學以課文為劇本表演,兩組同學以翻譯的現(xiàn)代文為劇本表演;要求除旁白外,演員必須熟記臺詞。課上,我抽兩組同學上臺表演,其他同學帶著兩個問題觀看:一、《鄒忌諷齊王納諫》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二、鄒忌的這一次進諫為何能成功?開始表演了,兩組同學各展才華,小品演得十分精彩。通過對照,不少同學發(fā)現(xiàn)了問題,如第二組的“鄒忌”在語言表達上,明顯不如第一組的變化多,三問幾乎都是:“我和徐公哪個美?”(雖然學生聰明地用“帥”“漂亮”來替代“美”以避免重復,但聽上去這三問并沒有多少區(qū)別)所以,當?shù)谌龁栒f出時,在座的同學都不由得笑出了聲。表演一結束,趁熱打鐵,就表演討論了原文的語言特色,然后再因勢利導,分析了鄒忌的進諫藝術,肯定他有勇有謀和齊王納諫的精神,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后,同學們意猶未盡。
教完《鄒忌諷齊王納諫》,掩卷沉思,同樣的知識傳授,學生的反映卻不同,究其根源,大概在于興趣問題罷。3000年前,古希臘的普羅塔戈說:“頭腦不是一個容器,而是一把需點燃的火把。”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學生不單純是接受者,更是創(chuàng)造者,因為他們擁有巨大的潛能。既然學生的頭腦是“一把需點燃的火把”,那么,教師所要花的功夫主要應在“點燃”上,而非其他。“點燃火把”的火種來自興趣,而興趣的打火石就是學生自己,讓學生動起來,便能擊出火花。倘若在教學設計中拋開傳統(tǒng)的束縛,多考慮學生的“興趣”問題,將實和活有機結合,相信教學效果會好得多。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15
提到《鄒忌諷齊王納諫》,許多教者和一般讀者往往會把目光鎖定在其中的談話藝術上,津津樂道。如果把這篇文章比作一灣迷人的沿岸風景,一段奇妙的曲徑回廊,一串晶瑩的珍珠項鏈,那么,其中的談話藝術的描寫不過是沿途的一株奇葩、回廊上的一扇花窗、項鏈上的一粒珍珠而已。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穿過語言材料構筑的屏障,走進文本,去探尋文章更引人入勝的地方。
以往文言文教學中的思維定勢,每堂課基本按字音——詞義——句意——段落分層——文章思想內容——寫作方法的套路帶著學生一路小跑,下課時間到了,好,任務完成。至于學生在被老師固定的思路牽了40分鐘后,所得幾何,那就不得而知了。在上《鄒忌諷齊王納諫》這一課時,我主動轉變思路,邊被動為主動。把更的話語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學,自己說。
一、我引用有關齊威王的“一鳴驚人”的成語故事。然后讓他們邊劃出生字詞邊找出文章中出現(xiàn)的成語。讓他們講述發(fā)現(xiàn)的成語,并以故事貫穿全文,打破以往教學中簡單的層次劃分,結構分析。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文章更流暢,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動性。
二、在學生把課文梗概弄清楚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jù)課后練習二用“比較辨析”的辦法編寫練習題。一部分學生負責練習題的編寫,一部分學生負責解答。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分類,如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近義詞等。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改變了以往教學中的直接翻譯法,或老師講學生寫的弊端,并很好的解決了文言實詞與虛詞的總結與匯總。
三、人物形象與故事情節(jié)的分析。在疏通好文意的基礎上,讓學生說出人物描寫的方法并按要求把這些動作、心理、語言等描寫的字詞句都找出來。通過這些描寫讓學生來說出這些描寫的作用是什么,從而得出鄒忌、齊王人物的性格特征。
通過這堂課讓我更深刻的理解要上好一篇文言課,對教師的基本功要求比較嚴格,如果沒有吃透文章,理解其中的深意,就難以講解透各知識點,更無法駕馭教材,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因此要提升個人素質,提高駕馭文本的能力。
總之,我們固然要形成我們的教學特色,卻也不能拘泥于此,一成不變。不妨多做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而不是死拉硬拽下學習古文,是一種風行水上,水到渠成的境界。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11-30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8篇12-16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15篇)03-04
鄒忌諷齊王納諫導學案課件05-13
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與習題12-16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練習及答案07-14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15篇)03-15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15篇03-12
《鄒忌諷齊王納諫》課文重難點講解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