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
教學“不退位減法”時的第52頁例題列出減法算式335—123后,讓學生想辦法計算。預計學生的算法是多樣的,可能在計數器上撥珠計算,可能列豎式計算,還可能用其他方法。讓學生交流算法的目的是體會各種方法存在共同點,都是3個百減1個百、3個十減2個十、5個一減3個一,從而體會把數位對齊列出的豎式最清楚地代表了各種算法的共同思路,都選用豎式計算。
驗算減法采用差加減數的辦法。由于學生缺乏減法中各部分關系的認識,教材首先利用例題的素材和數量,指出剩下的本數和借出的本數合起來,應該等于原有的本數。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能夠理解這個數量關系,建立驗算減法的思想基礎。然后指出用差加減數的'方法驗算,讓學生進一步抽象數量關系,理解剩下的本數和借出的本數相加就是這道減法題里的減數與差相加,從而感受這個驗算方法是合理的。
教材讓學生在寫出的加法豎式上進行驗算,教學時還應注意四點:第一,聯系減法算式,讓學生說說這個驗算豎式是根據什么列出來的,更清楚地看到它是減法算式的差加減數;第二,讓學生說說正確的計算和驗算,差加減數應該等于什么數,如果差加減數不等于被減數,表明了什么;第三,不要再教學其他的驗算方法,即使個別學生知道或用了別的方法,也不在班內提倡、介紹;第四,選擇適當的時機(如練習四)與加法的驗算作一次比較,讓學生清楚加法和減法都可以用加法驗算,不過具體操作是不一樣。
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2
中間有0的連續(xù)退位減是學生學習減法計算的一個難點,在教學時,我先出示了幾道以前學過的一般連續(xù)退位減法,利用貓頭鷹捉老鼠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圖,從圖中找出條件,提出思考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出:“如果0上面有退位點怎么辦?”引出課題《中間有零的連續(xù)退位減法》。我采取小組討論、嘗試計算的學習形式展開教學。小組討論:中間有0的退位減應該怎么去處理這個0?學生各抒已見:有的說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1,十位是0,借不了就直接向百位借1;也有人說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1,十位是0沒有,十位就向百位借,百位借得100十位再借10給個位,十位借得一百來后又借十給個位,這時十位還剩90,;我贊成第二種說法,對于第一種說法,我提出計算減法時應注意什么,學生只會說不要忘記減退位1,沒有說到不夠減時要向前一位借1,而不能隔位借1。
這一節(jié)課我主要訓練學生說出每個數位上的數相減的過程,理解0被借1后的變化原因,特別訓練差生敘述計算過程。這節(jié)課教學很緩慢,可效果卻好。
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百以內退位的原理,所以在這堂課里讓學生自主解決萬以內退位減法最難的.難點: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xù)退位減,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掌握連續(xù)退位的方法再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效果更好。由于幽默的語言,使枯燥的連續(xù)退位減法變成了有趣的游戲,以“窮光蛋”喻0,以“慷慨”喻連續(xù)由前一位退位且本位上留9,形象地說明了“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xù)退位減原理,學生在生動的比喻中牢牢記住了“帶退位點的0”要看成9再計算,從而突破了知識的難點。
雖然是講解清楚明了,但也還有個別學生在計算過程出現失誤,這就需要加強計算練習,每天課前五道豎式計算題,邊說計算過程邊計算,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強化,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
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3
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反思如下: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呈現數學知識。呈現一些玩具,讓孩子選擇一種最喜歡的,給你8元錢,還剩多少錢,列出算式,因為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在學習了不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列出的算式才有退位減和不退位減,讓學生說說哪幾題算起來很容易,算一算,為什么另外幾題算起來比較難,得出個位不夠減,是退位減法,不僅揭示了課題,而且復習了不退位減法的算法,知道了退位減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區(qū)別,知道了退位減法的難點,為什么不容易算,因為個位不夠減。
教學中引導學生討論24—8的計算方法時,我先讓學生思考24—8的計算方法。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學生居然有這么多方法:生:先把24分成10和14,用14—8=6,再用6+10=16。生:先把24分成14和10,用10—8=2,再用14+2=16。生:我把24分成20和4,用20—8=12,再用12+4=16。這幾種方法在備課時都已考慮到,也是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常規(guī)計算方法,但學生以下的匯報我真的沒有想到。生:我用8減6等于2,30減2等于28。他們的想法理解起來并不難,計算也容易的多。以后真的要鼓勵學生積極思維,用多種方法計算,有時采用他們的思維模式來教學,效果也許會更好一些。但是方法多了會讓一些還不能理解這些算法的孩子們暈了頭,所以在這時,我對這些算法不只是單純羅列,而是引導對比,讓孩子理解并掌握算理。
在對比的過程中,我讓孩子們解釋自己的算理,并突出地讓他們說一說當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1來減,十位本身要退1。在孩子們的解釋后,班上的孩子們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當被減數的`個位不夠減時,要向十位上借1來減。班上雖出現多種不同的算法,但道理是相通的。這樣做的同時可以使班上不同層的孩子都能兼顧到。總之,在計算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使學生會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算理,能表述計算的方法和過程。這樣有利于提高計算技能和速度。
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4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安排了許多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中,加深10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理解,同時感受數學的應用意義,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充滿了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有如下的體會。
1、用故事導入新課激起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兒童主動探索知識的心理基礎,更是注意力的重要源泉。在故事的講述中設置許多問題,誘發(fā)出探索性思維活動。有趣的故事,結合課本內容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學生探索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取。
2、探究與合作相結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為了教給學生新知識,而是為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已學的方法去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在教材中,像32—19=?應該怎樣算,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學生用學具分別表示32和19,然后動手擺一擺。在這里,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動手操作學具和發(fā)表自己想法的機會。為鼓勵學生的積極思維,讓學生自己說說是怎樣想的?對不同的方法都給予了肯定。并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從而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然后我簡單的說了退位現象及退位點之后我放手讓學生嘗試先練習,試著自己解決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學生計算的勁頭很高,問他們有問題嗎?都一致搖頭說沒有。
計算結果很快交上來了,我發(fā)現學生的錯誤比較多。總結錯誤類型有:題目數字抄錯導致計算錯誤;該退位的沒有寫退位符號。
我想學生是會計算的,只是很容易出錯誤。我沒有過多的批評,讓孩子一一訂正之后,總結了幾種主要的錯誤情況,讓他們分別對號入座,并且一起總結出了檢查的三步驟。
(1)讀三遍題目,豎式一遍,以防抄錯題;
(2)檢查豎式的得數有沒有漏寫;
也許是剛剛經歷了錯誤,所以印象特別深刻吧,練習時學生的正確率大大提高了。
3、玩中求知,體驗生活數學。
練習時,為了避免學生單調計算的枯燥性,我設計了“找朋友比賽性的練習”,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5
今天進行了不退位減法教學,自己也是進行了認真的備課。但是,看了同組周老師的教學反思,深受促動,感覺自己有很多不足之處。在模式課上真的是意識不強,需要加油學習了。
我今天的備課最大的'不足還是體現在沒有有系統(tǒng)的安排讓學生自主學習,一直是牽引著學生學。
開課我也讓學生根據主題圖,搜集信息提出問題,但是,學生的問題都是東一個西一個,不能把全部問題說出,而且我發(fā)現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不高,懶得提問題。我也是腦海中想到該是給學生講一下有序思維提問題,又覺得孩子們年齡小,不需要,否則給孩子們加重負擔。反思到自己挖掘教材還是不夠深入。
與周老師不同的是,學生提問題后出的算式,我沒有挑出不退位減法讓學生學習,而是讓學生把算式分類,讓學生觀察“個位夠不夠減”進行分類,學生果然能很好地分類。我意圖就是讓學生在頭腦中一開始就對100以內減法有個清楚系統(tǒng)的認識。
接下來對學生說,今天我們主要就是學習“個位夠減的減法,叫不退位減法。”但是,我的方法不如周老師的好,讓學生自己嘗試做題。我還是帶著學生說了一個算式的計算過程。然后才讓學生練習鞏固。就這樣下課時間就到了,我也沒有進行更好地不同類型練習。
上完課后,我也總感覺我這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夠高,但是我卻糊涂地認為是星期一學生剛休息的過。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上沒有給學生設計主動學習的平臺。今后的教學,一定要以導學模式為基點嘗試教學,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6
這是三年級上冊連續(xù)減法例2,這是在學習了加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這節(jié)課采取全生本的方式進行的,從整體上看孩子們思維活躍,發(fā)言積極主動,有質疑、有交流、有互動,孩子的思維得到了全面的調動。孩子在課堂上的思維碰撞已經基本成型。
從細節(jié)看,課前三分鐘環(huán)節(jié)還是向以前一樣,由孩子們按照原來的'方式準備課前三分鐘的內容,第一道問題就震驚了全場,389+156=?這個問題要讓三年級的孩子口算確實存在難度,連我也有些蒙場。因此我決定對課前三分鐘進行改進,改成20以內加減法口算,因為這是一切計算的基礎。
整個課堂孩子反應非常好,傾聽仔細,發(fā)言積極,質疑非常到位,就到點上。我很是欣喜,孩子們計算的方法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多,都有些剎不住。原本以為很成功的一堂課,其實卻是失敗的。
1.只過分追求方法多樣性,沒有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缺乏練習的環(huán)節(jié)。
2.筆算豎式沒有突出,孩子們板書上書寫太亂。
經過教研員的點化讓我茅塞頓開,在板書設計上,我應該把507-438這個算式下面的位置流出來,專門進行豎式計算的演練,以此來突出重點——豎式計算。
教師還應該把控一下時間,在孩子匯報的"方法過多時,教師應該選擇喊停,讓剩余的方法放到課下交流,給孩子們一些練習的時間。
在方法多樣性的匯報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別人已經呈現的方法上進行改進,優(yōu)化,提出更加優(yōu)化有效的方法,而不是沒有層次的羅列。
如果是那樣的話層次會非常清晰,課堂會非常完美。有了專家的建議,我試著用上面的方法來講例3,整百數減三位數。相同的小研究設計,用專家指點過的方式進行授課,確實有不一樣的驚喜效果。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還讓孩子們完全展示了自己的方法,而且完成了教學目標。我十分興奮,這是我做生本以來的第一次興奮,刻骨銘心。
【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7-02
《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11-07
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1-22
蘇教版《連續(xù)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06-17
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設計07-03
連續(xù)退位中間有0的減法教學反思01-18
萬以內數連續(xù)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7-01
連續(xù)退位中間有0的減法教學反思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