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感悟隨筆(10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總會收獲一些心得和感悟,想法有時候一閃而過,不如寫一篇感悟的文章,及時的記錄下來。不過,是不是寫起來就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感悟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1
x縣教研室舉行中學優(yōu)質(zhì)課評選活動,我有幸參與了語文學科的聽評課工作。
課題是蘇教版高一必修三《老王》(另見于人教版八年級必修、鄂教版九年級必修)一文的文本研習。參評教師都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展示出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新穎的教學手段和良好的基本素質(zhì)。自然的教態(tài)、生動的語言、個性的設計,把我一次次帶回當年瑰麗的中學殿堂,久違的課堂親切感油然而生。
激動、亢奮后是冷靜的理性思考。我發(fā)現(xiàn),除了視覺聽覺上獲取的極大滿足外,留在腦海中真正實用的東西卻很寥寥。這些參評教師都一如我當年的老師,機械地地搬演著同一部枯燥的話劇。
導入新課、走近作者、自讀課本、整體感知、自主體驗、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程序十分規(guī)范,整齊劃一,過程相當完備,無一遺漏;活躍性、動態(tài)性、趣味性、藝術性突顯,文字、圖形、聲音、影像、動畫等諸多手段令人眼花繚亂,牢牢操縱控制著執(zhí)教者的`雙手和聽眾的大腦;課本、學案、練習冊上清晰可見的作者簡介、背景介紹、正音釋詞等知識又被教師拎出來花樣展示;段落劃分、主題歸納、語言鑒賞、練習處理等步驟均轉(zhuǎn)化為教師不厭其煩的自問自答;畫說老王、問詢老王、走近老王、評說老王、品味老王、善待老王、懷念老王、關注“老王”,環(huán)節(jié)繁多,或重復或交叉,弄不清,理還亂;平淡似水而又情豐意蘊的優(yōu)美散文被無情地肢解,靜默能悟的佳句被生硬地提升,貼上了晦澀難解的標簽。
原本應該讓學生輕松自主認知人物形象的簡單課題,讓教師們有意或無意地復雜化了,學生被困在老師精心設計的迷宮中,東走西奔,尋找出口。教者疲憊中帶著無奈,學者疲憊中充滿不解。
可不可以運用減法思維,刪繁就簡,讓課堂簡單一些呢?
板書“老王是一個的人”,思考在橫線上填寫什么修飾語。
或者,抓住“過了十多天,我碰見老王同院的老李。我問‘老王怎么樣了?好些沒有?’‘早埋了。’”如果現(xiàn)在的你是老李,該如何回答?
教學,是教師帶領學生抓住要點,讓復雜無序的事物盡可能變得簡單易行的過程,以達到化難為易,以少勝多,以約馭博、事半功倍的目的。
教師之所以被牢牢束縛,學生之所以得不到解放,就是因為在不少的課堂教學中,無效的努力太多,過猶不及,勞而無功。首先,目標定位不準,盲目拓展,往往使得課程本身變得復雜、繁瑣,或尾大不掉,或支離破碎。其次,為迎合評委心理,為適應周全的打分標準,程序繁雜,喧賓奪主,得不償失。再次,誤解新課改要求,翻新作秀,“絕招”迭出,顧此失彼,或照搬照抄,失去個性,或被動模仿,落入窠臼。
著名特級教師張慶先生早在10年前就曾振聾發(fā)聵地指出:“堵不住煩瑣分析的路,就邁不開語言訓練的步。”只有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才能解決好語文課堂教學“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問題。
首先,教學目標要化整為零。語文教學的總目標是通過不斷積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自能讀書,自能學習”的目的。因此,我們要根據(jù)學情,從整個學段宏觀布局,確定課堂目標,三維目標固然要考慮,但并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要做到平分秋色。要有的放矢,給學生真真實實留下點東西,并集腋成裘,水到渠成。其次,教師要轉(zhuǎn)變角色,從“臺上”走到“臺下”,從“臺前”走到“臺后”,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協(xié)作者。讓學生這個主體在閱讀、理解、分析、爭辯中汲取營養(yǎng),學會學習。教師的第一要務是運用更大的智慧選準達成目標的突破口,做好指引性設計,綱舉目張。第二是遵循內(nèi)在認知規(guī)律,捕捉靈感,適時撥動,自然教學。第三是恰到好處地簡單收束,適度引領拓展,不必刻意為之,自能“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簡單不等于膚淺,課堂簡單化不等于師生無為化。形式上的簡單化要求,與深入探究的實質(zhì)要求并不矛盾。課堂簡單化的前提是教師課外更多的腦力投入和課內(nèi)更強的能力調(diào)控。這是教師高能力、高水平的表現(xiàn)。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教育能夠是而且必須是一種解放。”課堂簡單化其實就是回復根本,就是解放的教育。或許簡單一些,我們就能更好更快地進入語文教學的最佳境界。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2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fā)生著變化。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yǎng)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在我不到兩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過困惑,有過思考,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現(xiàn)把自己平時的一點心得拿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希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助。
一、讓課件成為渲染課堂氣氛較有效的武器
課件圖片能發(fā)展人的思維,能給人以最大限度的聯(lián)想,并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潛移默化地發(fā)展思維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shù)靥砑有﹫D片,或配樂課件,甚至一段錄像,不僅能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給人輕松愉快的感覺,還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桂林山水》一課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xiāng)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二、讓學生積極參與故事的發(fā)展意識.
當今,課堂教學中,師生雙方的交流構成課堂主陣地,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對小學生來講,如果能采用一種調(diào)動其積極性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東郭先生和狼》這一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課文的真諦,同學們將課堂上學到的動作將課文進行表演,課堂的內(nèi)容以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靈.
三、適當安排繪畫,增添課堂情趣.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而且美術在啟發(fā)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能很好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例如:在《荷花》這一課中,我先自已畫一幅白色的素描荷花,讓學生通過圖,先了解荷花是什么樣子的,對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要不然單從課文上簡單的文字來理解,他們對此還是茫然。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
把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從傳統(tǒng)模式轉(zhuǎn)變過來,溝通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學科的聯(lián)系,把語文學習中的讀與唱,畫,演等有機結(jié)合,讓語文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培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在這紛繁的課改大潮中,作為一線教師,面對先進的教育理念,瞻前顧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鄲學步也不好。擁有可貴的靈魂思想,善于去偽存真,學會吸取精髓,才能在學習借鑒的同時,減少在左右搖擺中的機械追隨與模仿,潛心提煉,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3
我出生在教師家庭,父親是中學教師,母親是小學教師。我的父親和母親是上個世紀4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當教師的時候,收入很低,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都很差,常常累得生病住院,還經(jīng)常帶病堅持工作。父親57歲那年,在工作中突發(fā)腦溢血而病逝,堪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父親的學生無一不尊重和愛戴他,父親的去世對我震動很大。父親一身清平,除了精神上感到滿足以外,晚年沒有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如果父親活著,退休工資也可以領三千多元,遺憾的是,他還差三年退休就不幸病逝了。
母親想念父親的時候,總是念叨:“要是你爸爸還活著,那該多好呀!現(xiàn)在生活條件這么好,你調(diào)到了主城區(qū)工作,還在主城區(qū)買了房。你爸爸辛苦了一輩子,沒有能享福呀!”
父親是為工作而累死的,明知自己有高血壓,還常常早出晚歸,從不輕易請假,并且經(jīng)常演算數(shù)學題到深夜。如果父親多想想自己的身體和健康,他一定還活著。父親病逝以后,我常常追問自己:究竟應該怎樣當老師?
我從教十多年了,當教師十多年來,我也像父親那樣廢寢忘食地工作,并取得了很多驕人的成績。我40歲那年,長了聲帶息肉,為了不耽誤畢業(yè)班的教學工作,一直拖延了半年,用沙啞的聲音堅持上課,直到高考結(jié)束才去做了切除聲帶息肉的手術。
我做完聲帶息肉手術出院后,在衛(wèi)生間洗澡時,不慎跌倒,右手骨折。當時,學校安排我接高二x班的班主任以及文科重點班的課,為了不辜負學校的信任,我打著繃帶就離開了醫(yī)院,我用左手寫字備課,用左手在黑板上板書,我的行為深得學生的敬佩和領導同事的好評。
我有胃病和嚴重的咽喉炎。知識分子過勞死的.事例常常見諸報端,過去,我為了學生,為了班級,經(jīng)常不按時吃飯,或者用開水泡一包方便面吃就算一頓。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利于教師的健康。
在學校,教師最大的壓力是班級評比。無數(shù)的教師為了在評比中獲勝被壓垮,例如,20xx年10月,石柱中學的一名女教師,才走上教壇一年,不堪重負,就在寢室自縊身亡。教師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教師的身心健康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最近在網(wǎng)上瘋轉(zhuǎn)的一篇文章是《我只是一個教師》,盡管其觀點有些偏激,可是,它從一個側(cè)面真實地反映了教師的生存狀態(tài)。
我當過縣級的優(yōu)秀班主任,省級的骨干教師,也當過學校的中層干部,這些只是學校對我工作成績的肯定。我們教學生要淡泊名利,身為教師就應該身體力行;我們教學生要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首先我們自己就應該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教育是光輝的事業(yè),教師只是一個職業(yè)。
我不希望看到老師們像我的父親那樣病逝于工作中。父親忘我工作,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雖然學校給他開了隆重的追悼會,但是,他英年早逝給自己的親人帶來了莫大的痛苦和遺憾。
我剛走上教師崗位時,父親說,教師應該教好書,做好人。父親是數(shù)學老師,說話時,沒有華麗的詞藻,他樸實的話語一直激勵著我努力工作、積極進取。
在我的眼里,父親是好教師,我一直對父親的話堅信不疑。當我跨入中年教師行列,才開始認識到,教師不僅應該教好書,做好人,而且應該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
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希望千千萬萬的教師,不僅要好好教書育人,而且要熱愛生命和健康,不要用犧牲生命和健康去換取所謂的成績和榮譽。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4
星期一的午點吃的是橙子,丁丁小朋友吃完之后,隨手把果皮扔在桌子上,我提醒他:“丁丁,請將桔子皮扔到垃圾桶里”。 站在旁邊的揚揚扯了扯我的衣角:“老師,不是桔子皮,是橙子皮。”我意識到自己說錯了,立馬改口說:“丁丁,請將橙子皮扔到垃圾桶。”過了一會兒,又發(fā)現(xiàn)涵涵小朋友將果皮扔在地上,我一邊收拾桌子,一邊提醒:“涵涵,扔桔子皮!”這次,揚揚生氣的大聲說:“老師,我不是跟你說了嗎,是橙子皮,不是桔子皮!”
下午的語言活動,我給小朋友講《小紅帽》的故事,當我講到獵人用槍打死大灰狼,剖開大灰狼的肚子,救出了小紅帽的外婆和小紅帽時,笑笑小朋友站了起來,問我:老師,難道大灰狼沒有牙齒嗎?
它沒有把小紅帽嚼爛嗎?我頓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說:因為這幾天正好大灰狼換牙,嘴里的新牙還沒有長出來。聽了我的解釋,笑笑才將信將疑的坐下來。
下午離園的時候,我提醒孩子們:外面太冷了,大家都把外套扣好!孩子們趕緊都行動起來。這時候,我看見豆豆沒有動,便問她怎么回事。豆豆說:老師,我的衣服沒有扣子。我蹲下來一看,原來她的衣服是拉鎖的,的確沒有扣子,但是老師說的`是把外套“扣”好。因為我們成人的世界充滿緊張和忙碌,對生活中的事物已經(jīng)麻木了,思維凝固,不再去思考對與錯,每天順著慣性生活,而這些天真的孩子每天都在用他們有限的知識經(jīng)驗懷疑這個世界,積極思考,提出疑問,這種追求真善美的天性是多么值得我們欣賞,也是多么值我們學習啊!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5
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過分重視與法和詞匯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diào)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是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新課標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diào)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正是基于對新課標的理解,在這堂課中,我設計了多項全體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我認為:學習外語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是使用外語進行交際,讓學生們感覺到每堂課都是他們的課,而不是教師的,學生是最重要的,缺少他們,課就無法進行。通過這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為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教學活動的條件,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例如,在做游戲中給他們創(chuàng)造了互相了解的機會。因為他們是走到一起的同班同學,有的同學還自己增加內(nèi)容,使得游戲有趣,同學不僅學會了新句型,還把舊知識綜合起來應用,表達一定的思想,反映出學習創(chuàng)造性,即使是簡單的教學內(nèi)容,也可以做到有效參與,也可以做到語言教學交際化。
在聽錄音之前,我是按新課標所提到的,讓學生自己閱讀對話,嘗試著自己補全對話,通過這堂課,我感到新教材的最大特點是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突出培養(yǎng)學生英語運用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就采取了多種活動形式,使學生們學起來更感興趣。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6
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讓幼兒歡樂成長
每當孩子午睡起床時,有的孩子能夠很迅速的穿上褲子和鞋子,而有的孩子卻說:“教師,我不會。”于是我們就說:"教師幫你穿!"沒想到這一來,不會穿鞋子的幼兒天天喊:“教師,我不會穿!”這樣下去,這些孩子什么時候才會穿呀?我們就在想,此刻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也都是小皇帝,此刻許多事情都是由家長來代勞,缺少學習鍛煉的.機會,所以遇到困難就有了依靠性,在幼兒園如果教師也都無限制的幫忙他們,在那里也有了依靠,他們的惰性會更強烈。所以我們決定讓他們自我來。首先先和家長溝通在家里為孩子供給鍛煉的機會,在幼兒園也教著他們穿。于是,在幼兒園就開始一邊教一邊鼓勵,他們學的很認真,所以孩子們逐步學會了穿褲子和穿鞋子。
孩子的許多生活瑣事常有家長和教師來代勞,缺少鍛煉的機會,成人總認為孩子小,自理本事差,但卻增強了孩子的依靠性.所以,要讓孩子一步步來,相信他們,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7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實現(xiàn)共同目標而自愿地結(jié)合在一起,通過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xié)調(diào)而實現(xiàn)共同目標,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但是,現(xiàn)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缺乏與同伴間的交往與合作的能力。在與同伴相處過程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不合群、獨占、爭搶玩具、甚至打人等不良行為。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幼兒間愿意合作很難,需要老師的培養(yǎng),我們老師要盡量在游戲、學習、運動中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使幼兒逐步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協(xié)商解決問題,促進幼兒間的合作,體驗合作后的快樂。我在一日活動中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在教學活動中為幼兒合作提供材料
開學初在語言活動十二生肖中提供了一個幼兒合作的環(huán)節(jié),利用十二生肖圖片進行排排隊,三個幼兒一份材料。給幼兒充分的自由,孩子主動選擇兩位孩子進行一起操作,在這操作的過程中能看到孩子間的分工、協(xié)調(diào),能力強的幼兒一下子就完成。可是也有發(fā)生爭吵的,為了自己能拿上固體膠,搶著拿圖片粘貼,使操作活動無法進行。看到這種現(xiàn)象,說明幼兒之間缺少合作的意識,在以后的操作活動中都以兩個或三個孩子一起完成同一個目標。幾次活動后,幼兒嘗到了與同伴間合作的快樂,漸漸地萌發(fā)了合作的意識,材料能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
二、在一日活動中為幼兒合作提供環(huán)境
幼兒自由活動時喜歡看圖書、聽故事、擺弄玩具。根據(jù)這一特點,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鼓勵幼兒把家里好看的圖書、好玩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與大家共同分享,相互講述故事的內(nèi)容,交談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另外引導幼兒做一些安靜的游戲,如:搶椅子、捉小魚等,通過這種自主的環(huán)境來促進幼兒間的合作化,幼兒在這樣的自發(fā)自主的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協(xié)商與合作的機會。
三、在運動活動中為幼兒合作提供機會
幼兒運動中幫助他們設計了各種倆人和三人一起玩的游戲,給幼兒的合作提供了機會,并教會幼兒一些合作技巧。如:拋接球、跳紙棒、翻繩、炒豆豆、運貨等。通過這些游戲活動增進了幼兒間的合作,自行選擇玩伴,共同商討游戲規(guī)則,漸漸地使幼兒間的.合作與交往成為一種需要,一種必然。
同時,老師們平時注意收集信息,及時拍攝幼兒間合作的情景,并把照片或錄像展示給孩子們,讓他們共同欣賞、相互講述,充分體驗合作的快樂。合作是幼兒未來的發(fā)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是將來的人們必須具有的而且是不可缺乏的素質(zhì),因此,從小培養(yǎng)幼兒間的良好合作意識以及合作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8
幼兒對繪畫的熱情是與生俱來的,為了讓這種熱情提高到一定的動機水平,我在指導小班幼兒繪畫的過程中,從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從繪畫工具、繪畫內(nèi)容、繪畫評價入手,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有效提升幼兒的繪畫興趣。
一、繪畫工具擬人化
油畫棒是幼兒作畫的主要工具。在最初使用油畫棒時,我在每支油畫棒的包裝紙上畫上眼睛、嘴巴, 使它變得有生命,再引導幼兒感受包裝紙是油畫棒的衣服,盒子是油畫棒的`家。然后,我拿著油畫棒在紙上跳舞,美麗的花紋讓孩子們驚嘆。接著,我讓幼兒找油畫棒做朋友,和油畫棒一起跟隨樂曲跳舞,或圓圈舞,或踏步舞,或蹦蹦舞……舞跳完后,畫紙上便出現(xiàn)了各種痕跡:直線、曲線、點、圈等。孩子們在有趣好玩的過程中第一次與油畫棒親密接觸, 心中充滿了驚奇。除了油畫棒外, 我還為孩子們準備了棉簽寶寶、粉筆寶寶、吸管寶寶、排筆寶寶等。幼兒覺得這些作畫工具新奇、有趣, 他們迫不及待地讓棉簽寶寶跳舞, 和吸管寶寶吹泡泡畫, 把排筆寶寶當成灑水車。豐富多樣的作畫工具自然提升了幼兒的繪畫興趣。
二、繪畫內(nèi)容情景化
根據(jù)小班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 我常常把繪畫要求滲透在幼兒熟悉或感興趣的事物中。如我設置了“小鳥小鳥飛來了”的情景, 在油畫棒頂端貼幅小鳥圖, 啟發(fā)幼兒以畫紙為天空, 用油畫棒在紙上畫直線、曲線以表示小鳥飛行的路線。我還設置了“圓圈寶寶找朋友”的情景, 畫個大圓圈是大寶寶, 畫個小圓圈是小寶寶, 兩個圓相切是拉拉手, 兩個圓相交是抱一抱, 許多圓并列是排排隊。又如, 我設置“小兔插籬笆”的情景讓幼兒畫直線, 把籬笆插得長長的、密密的,不讓大灰狼鉆進來, 跳進來。有趣的教學情景引領著孩子們沉浸在繪畫活動中, 樂此不疲。
三、繪畫評價互動化
針對小班幼兒的特點, 我采取富有童趣的評價方法,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如在畫雞蛋時, 我以“雞媽媽笑了”來評價幼兒的畫。“你幫雞媽媽找了這么多蛋寶寶, 雞媽媽笑得多開心呀! “”你找的蛋寶寶有的長得胖胖的, 有的長得大大的,雞媽媽真高興。“”這些蛋寶寶有的手拉手, 有的抱在一起, 他們是好朋友嗎? “”某某小朋友幫雞媽媽找了許多彩色蛋寶寶。”“某某小朋友的蛋寶寶還在跳舞呢! ”又如畫花兒時,我用指偶蝴蝶找喜歡的花的方式來評價。再如在地上用粉筆“筑籬笆”后,我讓“大灰狼”來檢查哪邊的“籬笆”歪了可以擠進來, 哪邊的“籬笆”短了可以跳進來, 從而指導幼兒馬上插補“籬笆”。這樣的評價既有趣, 互動性又強, 幼兒充滿了期待, 提升了繪畫興趣。
總之, 小班幼兒的情感易受教師的影響, 要提升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 教師必須以自身的激情去激發(fā)幼兒, 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繪畫的樂趣, 產(chǎn)生濃厚的繪畫興趣。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9
一、巧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動、好玩是小學生的天性,采用生動活潑、有趣味的形式來吸引他們。如圖片、競賽、游戲、兒歌等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孩子年齡小,缺乏知識和經(jīng)驗,抽象思維不夠發(fā)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具體的、直觀的形象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用實物、圖片、頭飾、玩具、簡筆畫等直觀情景,能使學生迅速領會掌握英文單詞。游戲活動能使枯燥、機械的單詞學習和句型練習變得生動有趣,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開展小組競賽能讓學生經(jīng)常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拼讀規(guī)則教授詞匯的發(fā)音
1、英漢發(fā)音正遷移。將漢語的拼音正遷移到英語拼音上來。把漢語拼音的聲母與英語輔音因素相比較,把漢語拼音中的韻母與英語元音音素相比較,異中求同,著重找出它們讀音的相同之處。
2、劃分音節(jié)拼讀
如教學station這樣較長單詞時,先讓學生劃分音節(jié),再記憶,并運用各種形式和活動讓學生鞏固、記憶單詞。
三、讓學生多聽錄音,模仿,感受單詞的正確發(fā)音以及音調(diào)變化
四、盡可能創(chuàng)造“說”英語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說”英語的能力
如讓學生遇到英語教師必須用英語問好,謝謝、對不起等日常用語可用英語代替。
五、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參與愿望
適時地對學生加以鼓勵和表揚,點燃學生進取的火花,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
六、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做到因人施教,面向全體
簡單的問題讓基礎較差的同學回答,有難度的問題讓基礎較好的同學回答,力爭使全班不同學習層次的同學都有參與的機會,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中,只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榮成市第二十五中學區(qū)中心完小畢燕麗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10
新一輪課程改革使語文課堂教學面貌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煥發(fā)出活力,涌現(xiàn)出一大批新課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奮。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不少老師的課堂“創(chuàng)新”與《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形似神異,貌合神離,徒有形式,沒有實效。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對語文課程性質(zhì)的最新認識。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熏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所以,語文課不受學生的歡迎。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nèi)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tǒng)一的。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nèi)的挖掘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可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后、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yōu)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jié)結(jié)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我們強調(diào)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xiàn)。
下面我就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如何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談幾點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fā)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
二、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
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習得”的,不是老師教會的。所以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愿學、樂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實效。
三、培養(yǎng)積極探究習慣,發(fā)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
此外,我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
今后我將繼續(xù)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斗!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相關文章:
教師隨筆教學感悟11-02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10-14
教師教育教學感悟隨筆11-09
教師理想教育感悟教學隨筆02-19
教師隨筆教學感悟12篇11-02
教師隨筆教學感悟(12篇)11-02
語文教師教學感悟隨筆11-03
教師教學感悟隨筆10篇02-09
教學感悟隨筆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