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計劃模板4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教學計劃了。那么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體現(xiàn)你的真正價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簡析:
我校的校本課程是以適合學生閱讀為本,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開發(fā)本地區(qū)資源,以此作為校本課程教材。以《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溢滿校園》為主題,校長為課題組長,由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組成。 七年級以《書香幽徑》為主題,八年級以《夢尋書香》為主題。九年級以《書香滿園》為主題。包括經典古詩文、美文選讀、名著選讀。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以及隨著學校圖書室藏書的豐富,發(fā)現(xiàn)本書中的許多內容已經不適合七八年級學生的學習了,如古詩詞,學生都已經學習過了,就不必要再教學了。因而,本學期另外推薦學習詩詞和一些新進的書,對校本教材進行整合教學。
二、學期教學目標;
1、通過課堂引領,引導學生多進圖書室、多讀課外書,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
2、讓學生學會自主與探究學習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3、提高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4、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5、通過綜合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提高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地處農村,學生來源素質較差,家長一般為普通農民的子女,幾個是外來民工子女。雖然家長主觀上也有要求子女有出息的愿望,但缺少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學生大都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興趣、習慣,更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另外,由于家庭經濟原因,學生很少有課外書,個別有藏書的也只有少量。
四、教學措施:
1、利用校本課程時間,有組織的上好校本教材。
2、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堅持觀察日記、讀書筆記,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用筆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
3、充分利用圖書室資源,每月推薦閱讀1-2本書,組織班級讀書交流會,推進學生閱讀教育。
4、結合學校“綜合研究性學習” 的校本教研主題,指導學生進行綜合研究性學習,挖掘、展示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課時安排
詩詞教學 10課時 美文欣賞 3 課時
名著閱讀 4 課時 研究性學習 1 課時
機 動 2 課時
總計 20 課時
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實際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數(shù)學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把握試商和商的書寫位置。
3、解決問題: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4、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豎式計算的算理,學會試商。
教學難點:掌握試商的方法,正確判斷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關鍵: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交流的作用,通過計算過程的探索,幫助學生理解算理。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鋪墊知識
1、談話引入,復習舊知。
同學們,還記得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嗎?(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在生活中,要用到除法的機會多嗎?你有沒有遇到過?舉個例子說說。
2、看圖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
(1)在這幅圖中,你能發(fā)現(xiàn)與除法有關的問題嗎?請你說一說。
學生提出問題:
①92本連環(huán)畫,平均分給5個班,每班能分到幾本?
②140本故事書,平均分給5個班,每班能分到幾本?
根據(jù)所提出的問題,指名學生說說解決的方法,并根據(jù)回答板書算式。
教學計劃 篇3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本節(jié)課正是按照這樣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的,讓學生充分地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制訂計劃——分組實驗——得出結論——交流評價”這一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理解科學概念。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點:
一、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教師的引領作用
在研究電磁鐵南北極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充分放手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計劃、自己的想法自主探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并且給學生們適當?shù)囊龑АW寣W生感受到老師也是他們中的一員與他們共同觀察。這樣學生就有濃厚的興趣想要成功、想要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看到的現(xiàn)象的愿望,所以探究的熱情也就異常的高漲。學生在分組活動時,觀察、探究的很仔細,提出了很多我都沒有想到的問題。每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他們都會很興奮的告訴我,讓我參與到他們當中,在他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中有很多缺少研究價值的,這時我也沒有加以阻攔。而是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其它有價值的問題,充分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成功。
二、提供有結構的材料,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探究
在教學中,我盡量不過多地干擾學生,也不領著學生一問一答得齊步走,直奔結論,而是把有結構的材料交給學生,讓他們盡可能地發(fā)現(xiàn)各種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經歷像科學家那樣去認識事物的探索過程。比如在教給學生鐵釘電磁鐵制作方法后,我就把準備好的導線、鐵釘、電池、大頭針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動手制作電磁鐵,制作好后玩一玩,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通電產生磁性,斷電磁性消失”、“電磁鐵兩端吸的大頭針多”等現(xiàn)象,從而引發(fā)新的問題:磁鐵兩端磁性最強,一端叫南極,一端叫北極。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呢?使他們產生自主活動的沖動,激起了探究的欲望。接著,又發(fā)給學生指南針,進行電磁鐵南北極的研究,從而使研究引向更深一層。
三、相互合作,實現(xiàn)腦力資源共享
在本節(jié)教學中,我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法突破本節(jié)的難點。比如在設計電磁鐵南北極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時,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智力挑戰(zhàn)性的活動。讓學生把所有的.不可變因素準確的講述出來是比較困難的,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通過小組內的交流與合作,班級內組與組之間的相互補充,竟然完整的探究出來,這不僅給我?guī)砹撕艽蟮捏@喜,更重要的是為下一節(jié)課“電磁鐵的磁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聽會忘記,看能記住,做才能會,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動手做的機會,給了學生盡量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科學探究。整堂課探究氛圍濃郁,較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增強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計劃 篇4
分組實驗與探究: 實驗記載
1、飼養(yǎng)和觀察蚯蚓
2、動物的繞道取食(課外探究)
3、螞蟻的通訊(課外探究)
4、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
5、制作孢子印
探究模擬酸雨影響植物種子的萌發(fā)
探究問題:酸雨對植物種子的萌發(fā)有沒有影響?
探究假設:酸雨對植物種子的萌發(fā)有影響
實驗步驟:1)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擬酸雨,并用pH試紙測定pH約等于5、4、3、2。2)取5個相同的培養(yǎng)皿,并標號,在培養(yǎng)皿中放入吸水紙,分別用清水,pH為2、3、4、5的模擬酸雨濕潤吸水紙。3)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青菜種子500顆,每個培養(yǎng)皿中放入100顆。4)一段時間后,觀察種子萌發(fā)的數(shù)量
探究結論:酸雨對植物種子的萌發(fā)有影響
其余試驗:調查自己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討論人口增長趨勢、聽力測試、調查中學生近視的成因和對策、調查每天的睡眠時間、測定學習時間、膝跳反射、脊髓的結構(標本)、調查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調查居住地人糞尿的處理方法、討論尿液的形成(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過薄薄的腎小球毛細血管和腎小囊壁進入腎小囊內,形成腎小囊內液,這就是原尿,形成原尿的過程是腎的過濾作用)、討論人體能量的供給、探究運動對心率的影響、調查食品安全、觀察小腸結構
手皮膚的觸壓覺
探究問題:手皮膚各個部位的觸壓覺相同嗎?
探究假設:手皮膚各個部位的觸壓覺不相同
實驗步驟:用筆的尖端刺激手的各個部位,看看各個部位的反應快慢情況
探究結論:手皮膚各個部位的觸壓覺不相同
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fā)育的影響
步驟:1)將兩個相同的水槽編成甲乙兩組。兩組均放入20xxml河水,并各培養(yǎng)10只同種、同一批的小蝌蚪。
2)甲組每隔一天加甲狀腺激素5mg,持續(xù)5次;作為對照,乙組不加甲狀腺激素,其他培養(yǎng)條件相同。每兩天換1000ml水,每天喂幾粒飯或少許熟蛋黃粉和少許切碎的菜葉3)結果如下
后肢長出的平均時間/d 前肢長出的平均時間/d 尾脫落的平均時間/d 尾脫落時的平均體長/cm
甲組 4 7 26 0.7
乙組 5 9 37 1.3
觀察腎的結構
步驟:1)將一個完整的豬腎置于解剖盤中,先觀察腎的外形和顏色(外形似菜豆,內側凹陷,紅褐色),再用手捏捏(表面光滑,手感柔軟),問一問氣味。
2)用戶解剖針將腎縱切,觀察內部結構。
3)用顯微鏡觀察腎單位的玻片標本。
探究呼吸時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的變化
探究問題:人體呼吸時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有變化嗎?
探究假設:人體呼吸時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有變化(呼出氣體比吸入氣體中的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多)
實驗步驟:1)將澄清的石灰水倒入兩個燒杯,標號1、2。
2)用塑料管向1號燒杯的石灰水里吹氣。
3)將塑料管插入2號燒杯的石灰水中,再將洗耳球的吹嘴對準塑料管的管口,然后用手擠壓洗耳球,將空氣吹入石灰水中。(1號比2號渾濁)
探究結論:呼出氣體比吸入氣體中的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多
【精選教學計劃模板4篇】相關文章:
小班教學計劃精選04-24
教學計劃【精選6篇】04-14
體育教學計劃(精選4篇)04-11
舞蹈教學計劃精選6篇03-29
中國象棋教學計劃【精選】03-28
數(shù)學教學計劃(精選15篇)04-14
高三化學教學計劃模板怎么寫04-24
初一歷史教學計劃模板怎么寫04-24
有關教學計劃模板錦集九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