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oingaieng.cn-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国产一级A毛久久久久一级A看免费视频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4-11-13 19:04:31 登綺 教學設(shè)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shè)計,借助教學設(shè)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shè)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通用10篇)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 1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lǐng)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lǐng)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lǐng)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lǐng)袖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同志生產(chǎn)紅軍會師井岡山

      二、精讀訓(xùn)練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2)什么叫會師?(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

      (3)簡介背景: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lǐng)一支隊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師。

      (4)齊讀第一自然段。/article/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

      部隊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有什么困難?

      (2)先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口頭填空,然后再回答心上問題。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路很遠,有(),(),非常難走。

      (3)引讀:可是----,提問:從“爭”字可看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4)指導(dǎo)朗讀,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過渡:那朱德是怎么做的呢?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

      說說你準備怎樣讀好這一句。

      指導(dǎo)突出“也”和“一道”。

      (3)朱德爺爺是臬挑糧的?誰能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先指名自由說,再指導(dǎo)學生按順序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

      (4)出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朱德爺爺當時已經(jīng)40多歲了,工作又忙,可他跟戰(zhàn)士們穿戴一樣,挑的'糧食也跟戰(zhàn)士們一樣是滿滿的。/article/看到這里,你心理會怎么想?

      指導(dǎo)用敬佩的語氣讀。

      (5)此時此景,戰(zhàn)士們看到又會有何感想呢/

      出示:戰(zhàn)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心,還要翻山越嶺,累壞了怎么辦?

      想想大家會怎么勸他,朱德同志又會怎么說。

      指導(dǎo)讀出戰(zhàn)士們對朱德的關(guān)心之情。

      勸不管用,有個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戰(zhàn)士們這時心里又會怎么想?

      可他們哪里想到,讀讀: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朱德為什么要連夜趕做呢?又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朱德拿著自己做的帶有記號的扁擔心里會怎么想?

      引讀:大家見了----

      是啊,朱德同志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soft/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

      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三、課堂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 2

      教材簡析:

      《朱德的扁擔》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三冊人物單元中新入選的一篇課文。本文表面看來是寫扁擔,其實是通過敘述與扁擔有關(guān)的感人故事,來贊頌朱德總司令不畏艱險、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文中用了大量的`側(cè)面描寫來映襯朱德形象,對其挑糧動作的描寫更是生動傳神,同時還配備了與之相吻合的插圖。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朱、攻、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圍攻、堅守”等。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感悟革命領(lǐng)袖不畏艱險、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圖文結(jié)合,話說扁擔,引出人物形象

      1、在中國軍事博物館里,珍藏著許多寶貝。今天,老師就給大家?guī)砹艘患ǔ鍪颈鈸鷪D)看,這是什么?(板書:扁擔)

      (1)“擔”在這里是輕聲(板書dan)誰來準確地讀一讀?

      (2)人們常常用扁擔來干什么?對,人們用扁擔挑水、挑糧食,所以可以說挑“一擔糧食”。

      2、挑糧食的扁擔不是很普通嗎?怎么會成為寶貝,還藏在博物館里呢?可真奇怪!別急,請你再仔細看一看,這根扁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1)上面寫著三個字“朱德記”,這是朱德在扁擔上做的一個標記,(板書:朱德)告訴大家這根扁擔是朱德的。

      (2)聽說過朱德嗎?他是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出示朱德圖)瞧,他就是朱德,多么威風,多么神氣!

      3、朱德和扁擔之間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板書: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感人的故事。

      (1)齊讀課題。

      (2)點撥:這根扁擔可不是別人的,是朱德的。再讀課題。

      二、充分誦讀,形象板書,了解故事背景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認讀詞語。

      (1)毛澤東毛澤東同志朱德朱德同志

      (2)糧食生產(chǎn)糧食(就是種糧食)儲備糧食(就是儲存糧食,把糧食存起來慢慢吃)

      (3)堅守圍攻粉碎敵人紅軍山高路陡翻山越嶺(這些詞語你能讀準確嗎?)

      3、詞語讀得有滋有味的,真不錯。接下來再請同桌一起讀課文,注意把句子讀通順。

      4、讀了兩遍課文,你已經(jīng)讀懂了什么呢?(簡單交流)

      5、紅軍為什么要挑糧?請再認真地讀讀課文1—2小節(jié),邊讀邊想。

      6、在江西有一個地方叫“井岡山”。那里群山環(huán)繞(板畫山),一座座高山連綿起伏。1927年,毛澤東在這里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叫“井岡山根據(jù)地”。(板畫“紅旗”)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lǐng)隊伍也來到井岡山,(板畫“紅旗”)這兩支隊伍合在了一起,(把兩面紅旗合在一起,板畫一面大紅旗)勝利“會師”,不久就成立了“紅軍”。

      7、書上第一小節(jié)是這樣介紹的。

      (1)誰來讀一讀?(點評:你把剛才學的詞語都讀準了,真會學習)

      (2)誰再來讀一讀?(點評:你把句子讀通順了,真不錯!)

      (3)讀了第一小節(jié),你還知道了什么?

      (4)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板書:敵人)敵人離我們這么近,他們想干什么呀?想攻打我們(板書:攻)敵人可狡猾了,他們分布在山下的好幾個地方(板畫)把紅軍團團圍住,這就叫“圍攻”。(板書:圍)敵人要圍攻,紅軍就要“守”住井岡山,(板書:守)而且要牢牢地守住,這就叫“堅守”。所以,紅軍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 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chǎn)、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zhàn)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學準備: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qū)嵨铩⒍嗝襟w課件。

      四、預(yù)習學案:

      1、請將課文大聲流利讀5遍,(注意前后鼻音、平翹舌哦!)

      2、不要看拼音,我能讀出這些字:朱、志、岡、守、攻、必、產(chǎn)、勸、并、記

      3、看著生字記下筆順,你記住了嗎?讓爸媽考你一下!

      4、你能給這些生字組些詞嗎?越多越好哦!

      5、再瀏覽一下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說給爸媽聽聽。

      6、關(guān)于朱德,你了解多少?可以請教一下爺爺奶奶,也可以上網(wǎng)查詢一下。

      7、加大點難度哦:組詞

      攻()必()勸()

      功()心()歡()

      8、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教學內(nèi)容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正確書寫“朱志岡守攻”五個生字。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動機。

      1、出示掛圖師介紹朱德

      2、完善課題,板書:朱德的扁擔

      3、指導(dǎo)學習生字:朱(認讀字音,識記字形。)

      4、齊讀課題。

      二、收集信息,自學質(zhì)疑

      1、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可以反復(fù)地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讀準生字,在課文中畫出這些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拼讀生字。巡視,進行個別指導(dǎo)。

      3、成果初探,交流展示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個別學生讀,開火車讀。相機指導(dǎo)讀準字音。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3)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4)讀準了生字,就能更好地讀通課文,大家把課文再讀一遍。

      (5)相機正音,范讀或領(lǐng)讀難讀的句子。

      4、我們舉行一次朗讀比賽,每組推選5名代表開火車讀課文,看哪一組開得穩(wěn)?為了賽出好成績,我們先練練。

      5、開火車分自然段讀課文,練讀難讀的句子。自由練讀課文。

      6、互動探究完善認知、比賽讀,評議。

      三、精講點撥,凸顯重點

      指導(dǎo)寫字。

      1、出示生字。對照筆順練習書空。

      2、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

      相機引導(dǎo),肯定好的方法。

      3、你覺得哪些字容易寫?哪些字難寫

      4、師范寫

      5、學生描紅、臨寫。

      6、展示個別作業(yè),點評。設(shè)計,語文,教學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 4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chǎn)、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zhàn)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qū)嵨铩⒍嗝襟w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引出課題。

      1.談話。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感人的故事讓我們對關(guān)懷人民的革命領(lǐng)袖毛主席產(chǎn)生了敬愛之情,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老一輩領(lǐng)導(dǎo)人。

      2.課件或圖片出示朱德像。認識“朱德”這兩個字。

      你們知識他是誰嗎?

      板書朱德。說說這兩個字怎么記。

      簡介朱德。

      3.這篇課文講的是關(guān)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書:的扁擔請你們讀一下課題。

      4.課件或圖片出示扁擔圖,也可出示實物。認識“扁擔”這兩個字。

      這就是扁擔,誰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擔”這兩個字怎么記。

      [課題中“朱德”“扁擔”兩個詞里的四個字都是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其中有三個字是要求會寫的字。利用圖片,隨著出示課題分散識字。這樣字不離詞,音、形、義緊密結(jié)合,學生識記生字的效果好。]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

      要求:(1)圈出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序號。

      (3)遇到不懂的詞句和問題作記號。

      2.小組學生互讀、互查、互教生字讀音,互相解疑。

      教師巡視,了解生字認讀情況。

      3.集體認讀生字詞。

      課件出示生字詞:井岡山同志一支隊伍不遠

      生產(chǎn)草鞋打仗

      (1)小老師教讀生字詞。

      要求:先讀詞中的生字,再讀詞。

      (2)開火車認讀。

      [生字放在詞語中認讀,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手勢告訴老師,這課有幾個自然段。

      2.請三名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看誰能讀正確。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這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先評讀,再說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糧。戰(zhàn)士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后來朱德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擔了。]

      4.學生質(zhì)疑,教師梳理學生的問題。

      (1)什么是“斗笠”?

      (2)“會師”“朱德記”“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戰(zhàn)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不藏了?

      5.結(jié)合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實物、圖片、插圖解決以下問題:

      ①出示貼有“斗笠”詞語的斗笠實物或課件。

      一起讀讀這個詞。

      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等制成的。用來遮陽光和雨。

      ②出示總司令帶著一支隊伍在井岡山和毛主席會師的圖片或課件。

      你們看,朱德同志帶領(lǐng)隊伍到了井岡山和毛主席的隊伍會合了,書上用的是什么詞。(會師)

      “會師”就是指幾支獨立行動的部隊在戰(zhàn)地會合。

      ③讓學生看書上插圖。

      “朱德記”三個字寫在哪兒呢?(扁擔上)

      “記”在這里表示標志、符號。

      在扁擔上寫“朱德記”表示這根扁擔是誰的呢?(朱德的)

      (2)引導(dǎo)學生帶著質(zhì)疑3讀課文,找有關(guān)的句子,初步了解戰(zhàn)士為什么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①讓學生帶著質(zhì)疑3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

      ②讓學生讀有關(guān)的句子,說說戰(zhàn)士藏扁擔和后來又不藏的原因。

      (因為戰(zhàn)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擔。后來大家敬愛他,不再藏他的扁擔。)

      板書:心疼敬愛

      (四)研讀、感悟、理解戰(zhàn)士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讓戰(zhàn)士心疼,找出相關(guān)的詞句。

      2.小組交流。結(jié)合自己找的詞句,談看法,互相補充。

      3.集體交流。

      學生先讀找出相應(yīng)的句子,然后抓住重點詞,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看法,教師相機指導(dǎo)。

      重點研讀以下句子。隨學生發(fā)言投影以下句子,隨機在重點詞下面點點。

      (1)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是敵人。

      從“不遠”這個詞看出敵人離井岡山很近,是要進犯井岡山。朱德到山下挑糧會遇到危險。

      (2)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遠,要走多長時間。(天不亮出發(fā),開黑才能回來。)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覺?(難爬、累、喘不過來氣。)

      想想朱德還要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這樣難走的路就更難更累了。

      ③指導(dǎo)朗讀:評讀、賽讀。

      誰能把挑著糧爬這樣的山,來回走五六十里那種艱難的感覺讀出來。

      (3)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晚上,還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

      ①朱德穿著草鞋,肩上擔的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那么難走那么長的山路,實在讓人心疼。

      ②朱德白天挑糧,晚上還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個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

      ④讓學生進入角色。

      如果你是紅軍戰(zhàn)士,你會對朱德同志說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練讀,小組交流讀、個人展示讀。

      5.教師小結(jié):戰(zhàn)士們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發(fā)和大家一起去挑糧,天黑了才回來,晚上還要研究工作,實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壞了他,就勸他不要去挑糧,可他還是堅持跟戰(zhàn)士一起去挑糧,戰(zhàn)士們看著心疼,就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了。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讀書、討論,知道了戰(zhàn)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擔,沒辦法去挑糧,就可以多休息一會兒。

      (二)研讀讀課文,感悟理解。

      這節(jié)課,我們再認真讀書,找找大家因為什么敬愛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擔。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請你們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體研討。教師抓住重點詞句引導(dǎo)學生感悟理解。

      請同學們找出有關(guān)的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看法。

      (1)課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①朱德為了不讓大家再藏他的扁擔,就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

      ②從“不料”這個詞看出朱德這樣做是大家沒想到的。從這句話能看出戰(zhàn)士藏扁擔是擋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糧,共度難關(guān)的決心。

      (2)課件出示句子:大家見了,越發(fā)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所以越發(fā)敬愛朱德同志。

      ②從“越發(fā)”這個詞看出大家更加敬愛朱德了。

      ③大家對朱德產(chǎn)生了敬愛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④再聯(lián)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愛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險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等)

      ⑤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三)總結(jié)談話。

      讀了《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戰(zhàn)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擔。當大家看到“朱德記”三個字,被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而越發(fā)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朱德的扁擔》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艱苦奮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歲高齡的朱德同志還親臨十三陵水庫勞動,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壩。

      (四)拓展。

      關(guān)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請你們課后收集有關(guān)他的故事,開個故事會。

      (五)指導(dǎo)書寫。

      1.讓學生讀、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難寫的字。

      2.小組研究書寫方法。

      3.教師課件演示指導(dǎo)。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guān)朱德或其他革命先輩的故事、名言。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 5

      教學目標

      1、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體會革命領(lǐng)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品質(zhì),感受戰(zhàn)士們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

      2、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出山路的艱險,挑糧的艱難,讀出朱德和戰(zhàn)士間的情。

      教學難點:

      1、理解朱德同志為什么在扁擔上寫“朱德記”三個字,引導(dǎo)學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圖,幫助學生理解時代背景和形勢,明白挑糧的原因。

      (課前知識儲備:以“朱德是個怎樣的人”為主題讀有關(guān)故事。)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題,認識扁擔特點。

      1、讀課題:第13課朱德的扁擔

      2、觀察扁擔圖,指導(dǎo)觀察。

      朱德的扁擔是怎么樣的?同學們,你們想親眼去看看嗎?

      正巧啊,在2個月前,老師去了一趟井岡山,在軍事博物館里親眼看到了這根朱德的扁擔,我特意拍下了一張照片,現(xiàn)在帶來給大家看一看,高興嗎?

      好,仔細看!這就是朱德的扁擔。瞧,扁擔上寫了三個字:生:(“朱德記”),

      看了這三個字,我們就知道了這根扁擔是誰的?朱德的。(點紅)。來,把課題再讀一遍。

      3、朱德用這樣的扁擔干什么呢?板書:挑糧

      同學們,我們知道朱德同志可是十大元帥之首,是開國元勛,也是國家領(lǐng)導(dǎo)。他怎么會用這樣的扁擔去挑糧呢?

      二、學習第一節(jié),了解挑糧背景。

      1、師描述背景,相機讀詞。

      告訴大家,那還是70多年前的事。那是在1927年,毛澤東同志帶著秋收起義的隊伍來到了一個地方(井岡山)(讀詞),井岡山就在江西,這地方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板畫山),一座座高山連綿起伏,山連著山,山疊著山。山勢非常險要,一般的人是很難走到山里去的。他們在這里豎立了一面紅旗,板畫“紅旗”,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叫“井岡山根據(jù)地”。第二年,就是1928年,我們的朱德同志帶領(lǐng)隊伍也來到井岡山,(板畫“紅旗”)這兩支隊伍匯合在了一起,(把兩面紅旗合在一起,板畫一面大紅旗),這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井岡山

      “會師”,會師,多開心啊!隊伍壯大了,力量變大了,你們?yōu)樗麄兏吲d嗎?來,讓我們高興地讀一讀。(“會師”)不久就成立了

      “紅軍”,朱德就是紅軍的總司令。

      課文第一節(jié)就告訴了我們這些情況,想來讀一讀嗎?快打開書吧,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勝利會師的高興!齊讀

      三、學習第2節(jié),明白挑糧原因。

      1、理解“圍攻”“堅守”“足夠的糧食”。

      同學們,我有個疑問,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敵人離我們這么近,他們想干什么呀?(想攻打我們)。書上有個詞叫

      “圍攻”,讀詞,敵人想怎樣攻打我們紅軍?理解“圍攻”

      敵人可狡猾了,他們仗著人多,分布在山下的好幾個地方(板畫……)封鎖了各個路口,把紅軍團團圍住,紅軍需要的糧食、生活用品沒辦法運進山里,紅軍也很難出山,

      敵人就是想把紅軍戰(zhàn)士餓死、凍死、困死。這就是(讀詞“圍攻”。)

      “圍攻”一是圍,二是攻,除了把我軍圍困在山里,還找機會攻打,他們先后調(diào)動了10萬兵力三次攻打我們紅軍。敵人是那么氣勢洶洶,再讀

      圍攻

      敵人想圍攻,紅軍就要“守”住井岡山,而且要牢牢地守住,這就叫(讀詞)“堅守”,不管付出多少代價,一定要守住根據(jù)地。這就叫(讀詞)“堅守”。

      要堅守井岡山根據(jù)地,首先要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所以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

      足夠的糧食

      (詞卡)多少糧食?紅軍有四五千人,要供這么多人吃上一年、兩年的。那要多少糧食啊!讀詞

      足夠的糧食為了對付敵人的長期圍攻,紅軍必須儲備(讀詞)足夠的糧食

      當時,井岡山上生產(chǎn)糧食不多,所以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糧,(讀詞)(茅坪)那是在井岡山北面的一個很遠的地方,到那么遠的地方去挑糧,那是為了避開敵人。

      2、讀句明白挑糧原因

      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明白了為什么朱德同志要跟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

      出示:紅軍要堅守井岡山根據(jù)地,粉碎敵人的圍攻,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井岡山上生產(chǎn)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糧。

      自讀,思考。反饋,討論。讀句。

      四、圖文結(jié)合,品讀“挑糧”艱辛

      1、過渡: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大家是怎樣爭著去挑糧的呢?師說:(年輕力壯的戰(zhàn)士說:“我去,我有的是力氣。”經(jīng)驗豐富的老戰(zhàn)士說:“還是我去,我熟悉地形,遇上敵人我能應(yīng)付”。)

      朱德同志會說什么?指生說(我是軍長,應(yīng)該帶領(lǐng)大家一起去。)

      是呀,每次挑糧,大家都這樣爭先恐后搶著去,大家挑糧的熱情是多么高漲!

      2、品讀“挑糧”艱辛

      1、(出示挑糧圖)看,他們挑著糧食向我們走來了。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朱德同志。

      (1)誰來說說他的穿著打扮?他頭上戴著……脖子上搭著……手臂上挽著……腳上穿著……

      看來,他和戰(zhàn)士們穿戴得沒什么兩樣!都是那么艱苦樸素。

      (2)再看他籮筐里裝的糧食……(出示詞組“滿滿的一擔糧食”)從“滿滿”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我想這么滿的一擔糧食肯定很重。我覺得朱德同志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這么滿的一擔糧食。

      我想,這么重的一擔糧食會把朱德同志的肩膀都壓紅了。

      我想,朱德同志可能是硬堅持住的,他真了不起。)

      (3)挑著這么滿滿的一擔糧食,走在那么長,那么難走的路上,他為什么還笑得這么燦爛?(想到戰(zhàn)士們有糧食吃了……有了糧食,就能吃飽……吃飽了肚子,就有了……有了力氣,就可以堅守……)

      (4)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樣穿草鞋、戴斗笠,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一起和敵人作戰(zhàn),這就叫“同甘gan共苦”。

      2、書上是這樣寫的(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

      誰來讀?盡管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朱德仍舊走得那么帶勁!誰再來讀。

      點:朱德同志當時已經(jīng)40多歲了,工作很忙,休息時間很少。可他也跟戰(zhàn)士們一樣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多了不起!齊讀。

      3、朱德同志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他們走的是怎樣的路啊?

      出示:從井岡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指名讀。

      “五六十里”

      五六十里相當于從璜土走到江陰城這么遠的路程,汽車要開一小時呢,靠兩只腳要走上一整天呢。你們說,他們走的是怎樣的路啊?(路途遙遠)

      路途遙遠,誰來讀好這個詞?五六十里

      評:路好遠呢?五六十里,誰也會讀?路真遠那!要步行一整天,再讀慢些,就顯得更遠了。來,一起讀。

      五六十里的路是怎樣的路啊?山高路陡,十分難走。

      “山高路陡”追問:什么是“山高路陡”?引導(dǎo)學生看板圖,想象挑糧的困難。

      (山很高,有一千三百多米呢。山不僅高,而且陡,路高高低低,到處是大大小小的石頭,石頭一絆很容易跌倒。跟我們走的平整的水泥路是根本無法相比。

      點:再想想,這兒的陡,除了不平之外,還有什么意思?(老師做了個手勢:坡度大,直上直下。)

      是呀,這就是“山高路陡”,誰來讀出山的高,路的陡?指2名說,男生讀。

      “翻山越嶺”

      正因為山高路陡,所以大家挑糧時要“翻山越嶺”。(看板圖手勢演示)讀詞。同學們,如果我們空著手要翻過那么高的山,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呀,誰讀出這番艱難?現(xiàn)在肩上挑著糧食,要翻山越嶺,多么艱難啊。誰再來讀,讀出這番艱辛。

      4、想象“挑糧”艱辛,讀好句子

      同學們,朱德同志穿著草鞋,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這樣的山,走這樣的路。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呀?

      腳上的草鞋走了一段路就磨破了,腳趾頭踩在堅硬的石頭上,踩在尖尖的石子上,會怎樣啊?磨出血泡,劃出血口子。

      如果碰上下雨,戰(zhàn)士們挑糧上山就更困難,誰來說?(路很滑,但是他們挑著擔子,不能用手幫忙。走一步,又會滑兩步。這是多么艱難的挑糧啊!)

      5、朗讀背誦句子

      一讀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讓我們用朗讀來表現(xiàn)出當時挑糧的種種艱難吧!

      二讀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每次挑糧,大家都要起早趕路,摸黑回山,多么辛苦呀!請再來感受一下。

      三背挑著這么滿滿的一擔糧食,走在那么長,那么難走的`路上,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樣樂呵呵的,什么困難都不怕,笑著面對困難,讓我們想著那挑糧的情景,一起記住這句話。(圖,文字隱去)

      五、研讀戰(zhàn)士們的“想、勸、藏”。

      1、看到朱德同志這樣挑糧,戰(zhàn)士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自讀課文第三節(jié)。

      2、討論:戰(zhàn)士們看到朱德同志這樣挑糧,是怎么想的呢?

      他們想:(出示“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

      (1)“那么忙”,有多忙?

      當時,朱德是一位軍長,請你猜一猜,他白天要挑糧,晚上要忙些什么呢?(看軍事地圖、思考怎樣跟敵人作戰(zhàn)、指揮戰(zhàn)斗……)

      圖片出示,稍作介紹。

      說得真好,瞧:朱德同志正在燈下寫作戰(zhàn)計劃,與大家開會討論問題。

      讀詞:工作那么忙

      誰來讀出朱德同志忙這忙那的情景。評:那么忙,“那么”這么一讀,我們真的感受到了朱德同志工作的繁忙。忙,讀得多響亮,我們聽出了朱德同志的忙碌。

      (2)是啊,作為軍長,朱德比普通的戰(zhàn)士更辛苦,他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

      但盡管那么忙,朱德還是(生接讀“翻山越嶺去挑糧”。)

      從井岡山上到茅坪,(看板圖手勢演示)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一不小心就會摔一跤。要是碰上刮風下雨,走一步,滑兩步。盡管如此,朱德還是(生接讀“翻山越嶺去挑糧”。)

      我們被敵人圍攻,(看板圖手勢演示)隨時可能遇到敵人偷襲,挑糧還有危險呢!盡管如此,朱德還是(生接讀“翻山越嶺去挑糧”。)

      (3)朱德這樣不怕困難、不怕危險,真是“不畏艱險”。

      (4)朱德工作這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

      同學們,如果朱德同志累壞了,會怎么樣?(就沒有人來指揮戰(zhàn)斗,就難以取得革命的勝利。)所以,戰(zhàn)士們十分擔心,十分著急。誰來讀一讀?累壞了怎么辦?

      指名讀,評:怎么辦?讀出了戰(zhàn)士們的擔心。請你再來讀給大家聽。

      齊讀詞戰(zhàn)士們多么擔心,多么著急!我們一起讀。

      (5)齊讀句子

      戰(zhàn)士們看到朱德同志晚上忙到深夜,白天還要跟大家一塊兒挑糧,是多么擔心啊!你能通過朗讀把戰(zhàn)士們這番擔心告訴大家嗎?先請你們自己試一試。

      指名讀,讀得真棒,我分明感到你就是一位擔心朱德同志的戰(zhàn)士。

      齊讀:同學們,我從你們的表情、眼神中也感受到了那份對朱德同志的擔心、著急。來,我們一起讀,把這份擔心、著急告訴大家。

      3、戰(zhàn)士們是這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說,板書:勸藏

      詞卡:越發(fā)敬愛敬愛?尊敬、熱愛越發(fā)?更加

      為什么戰(zhàn)士們會越發(fā)尊敬、熱愛朱德同志?再讀第三節(jié)。

      交流:為什么戰(zhàn)士們會越發(fā)尊敬、熱愛朱德同志?(點,原來看到朱德同志跟大家一道挑糧,戰(zhàn)士們非常敬愛他,后來,大家勸他不要挑,他不肯。藏了他的扁擔,原以為他不挑了,不料,他連夜趕做了扁擔,還在上面寫上名字,不讓大家再藏他的扁擔。所以大家越發(fā)敬愛他了。)板書:趕做

      寫名

      4、三次回讀重點句。

      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戰(zhàn)士們?yōu)槭裁磿桨l(fā)敬愛朱德同志?

      你瞧,戰(zhàn)士們勸說朱德同志不要去挑糧了,可是,他還是出現(xiàn)在山路上,當一個同志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他卻連夜趕做了一根,第二天,朱德同志又出現(xiàn)在挑糧的隊伍了,盡管路途遙遠,山高路陡,肩上是滿滿的一擔糧食,但是,朱德同志依然笑容燦爛,挑糧的勁頭多大啊。

      就這樣,在朱德同志的帶領(lǐng)下,一批又一批的戰(zhàn)士下山挑糧,一擔又一擔的糧食挑上了井岡山,紅軍儲備了足夠的糧食,最后勝利粉碎了敵人的圍攻,守住了井岡山根據(jù)地。

      六、總結(jié)全文,再明題目

      讀到這兒,相信同學們都明白了這根扁擔的特別。過了這么多年,當我們看到這根珍藏在軍事博物館的扁擔,你想到了什么?(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的感人故事,朱德同志穿著草鞋、戴著斗笠,翻山越嶺挑糧的感人畫面)看著這根扁擔,我們不由會想到朱德這一偉大的領(lǐng)導(dǎo)。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根特別的扁擔“朱德的扁擔”,永遠記住這個偉人的名字“朱德”。

      作業(yè):完成練習冊上的填空題。

      學習生字。

      這兩個生字你還認識嗎?“攻、守”是一對反義詞。你能給他們找朋友嗎?

      (進攻、攻打、攻擊、反攻;防守、守住、看守)

      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呢?(“攻”字左窄右寬,“守”字上窄下寬。)

      (3)請認真描紅,找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在作業(yè)本上認真臨摹。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 6

      教學目標

      1、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lǐng)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lǐng)袖的思想感倩。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朱德、扁擔、會師、封鎖、險要、崇敬、穩(wěn)健利落、日理萬機”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朱德、扁擔、會師、封鎖、險要、崇敬、穩(wěn)健利落、日理萬機”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朱德同志為什么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nèi)容: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學習課文,讀順課文,了解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質(zhì)疑問難,為下節(jié)課學習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朱德像,簡介朱德。

      朱德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的愛戴。

      板書“德”,字形右邊是“十、四、一、心”。在課桌上練習書寫“德”

      (2)出示扁擔圖,誰知道這是什么?

      板書“扁”,注意下面的里面是一橫,多音字“擔”不同的音組詞。

      (3)課題補充完整,教師示范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學預(yù)習課文,讀準生字生詞,讀通課文,大體了解文章內(nèi)容。

      1回顧預(yù)習情況。

      2交流預(yù)習情況。

      (1)生字詞正音。

      生詞:朱德到達布匹藥材官兵著急毛竹防止甩得老遠

      難讀的詞語:會師增添崇敬敬佩井岡山十分險要日理萬機穩(wěn)健利落

      (2)分組分段朗讀課文,正音。

      難讀的句子:

      ①根據(jù)地周圍地勢十分險要,上山下山非常難走。

      ②由于敵人的嚴密封鎖,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所需的食鹽、布匹、藥材和糧食奇缺,紅軍官兵的生活十分困難。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互聽互評,疏通課文。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5)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大體內(nèi)容,質(zhì)疑。

      學生質(zhì)疑預(yù)設(shè):

      a朱德是誰?扁擔是什么?

      b朱德用扁擔干什么?

      c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刂斓碌谋鈸?/p>

      d朱德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刻“朱德記”。

      三學習課文,理解文章內(nèi)容。

      1簡介背景:(看插圖)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lǐng)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lǐng)一支紅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師。

      2讀課文,說說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查字典理解“會師”“記”。

      會師: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

      記在字典中的含義有:①在腦子里保留著印象。②把事情寫下來。③記載、描寫事物的書或文章:④符號;標志。⑤皮膚上天生的色斑。⑥量詞,用于動作的次數(shù)。

      想一想“朱德記”的“記”應(yīng)取的解釋是:()

      這些詞語中的“記”又分別是什么意思?選擇填空。

      記憶()日記()筆記()胎記()一記耳光()

      過度:朱德為什么要在扁擔上作記號?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課文。

      四.課堂練習:

      1認讀生字卡片,復(fù)習生字。

      2學習生字:朱、達、岡、匹、材

      3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學習內(nèi)容:

      1學習課文,了解朱德同志與紅軍戰(zhàn)士一起跳糧的事跡,體會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回憶質(zhì)疑。

      (1)朱德用扁擔干什么?

      (2)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刂斓碌谋鈸?/p>

      (3)朱德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刻“朱德記”。:

      二、學習課文,解決問題,指導(dǎo)朗讀。

      1、指導(dǎo)理解第一個問題:朱德用扁擔干什么?

      (1)自由讀課文,分別從課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語言,回答問題。

      提示:課文總共有五處可以說明朱德是用扁擔來挑糧的。可以引導(dǎo)學生學會從課文中仔細地體會,全面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閱讀教學的讀懂課文內(nèi)容就要落實到每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第2、3、4自然段中。(詳情見課文)

      (2)指導(dǎo)學生完整、連貫、全面的回答這個問題。

      2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刂斓碌谋鈸?/p>

      提示:這是文章的重點問題,也是一個貫穿全文的問題。可以引導(dǎo)學生從朱德挑糧的樣子,戰(zhàn)士對朱德的敬佩和心疼來理解“藏扁擔”的原因。重點抓住的詞有:地勢十分險要、非常難走、往返50千米、穿草鞋、滿滿的一擔糧、穩(wěn)健利落、甩得老遠、日理萬機、翻山越嶺等等詞語來體會朱德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以及戰(zhàn)士們對他的崇敬和愛戴。

      3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刻“朱德記”?讀了文章,你想說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指導(dǎo)書寫有關(guān)生字:官、甩、急、竹、防

      (2)課堂作業(yè):

      (1)比一比,再組詞:

      甩()記()桃()防()仿()

      用()紀()挑()放()訪()

      (2)總結(jié)填空: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和()一塊兒()的事。贊頌了朱德爺爺()的高尚品質(zhì);我們()。

      (3)寫出和下面句中帶橫線的詞語意思相近的詞。

      a朱德同志仍然走在戰(zhàn)士們中間。()

      b大家很驚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幾分干勁。()()()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 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lǐng)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lǐng)袖的思想感倩。

      2、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朱德、扁擔、同志、帶領(lǐng)、部隊、會師、生產(chǎn)、草鞋、敬愛”等9個詞語的意思。

      3、仿照例句,把有“更加”一詞的句子補寫完整。

      4、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第3段。

      教學難點:理解朱德同志為什么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三、教學準備:

      投影片、小黑板、朱德畫像、朱德的扁擔圖片。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學習課文1、2段,學會寫“德、扁、擔、記、志、部、產(chǎn)、茅、

      挑、爭”這十個生字。

      (二)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誰知道這是什么?

      教學“扁”,注意不要寫成“肩”。

      教學“擔”,擴詞。

      扁擔是干什么用的?

      教學“挑”,注意右半部分筆順:Jy5l扎兆兆。

      (2)扁擔上寫著什么呢?(朱德記。)

      (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的愛戴。

      教學“德”,字形:朱德爺爺一心為人民,我們記住右下是“一心”。

      記,在這里是作記號的意思。學“記”。

      (3)這是一根“朱德的扁擔”。(揭題)

      (4)朱德爺爺干嗎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2、聽課文錄音,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學生字詞,讀通課文。

      4、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分組分段朗讀課文,正音。

      5、學習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想: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板書:1928年井岡山會師

      簡介背景:(看插圖)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lǐng)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lǐng)一支紅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師。

      什么叫會師?(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

      (2)輕聲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思:部隊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去挑糧有什么困難?

      ①看填空回答以上問題:

      a、(),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b、從井岡山上到茅坪,路很遠,有(),(),非常難走。

      ②(看圖)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山高路陡?

      ②引讀:可是——

      大家都爭著去,說明什么?

      (3)朗讀1、2自然段。

      6、課堂練習:

      (1)指導(dǎo)書寫:

      德:左讓右。

      扁:內(nèi)賂寬。

      挑:豎彎鉤比掀更高。

      部:立下面一橫左長右短。

      茅:注意右下不要添一捺。

      (2)將今天學的生字各寫三個。

      (3)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的1、2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3段,了解朱德同志與紅軍戰(zhàn)士一起跳糧的事跡,體會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2、學會第3段有關(guān)字詞。

      3、能有感情地熟讀第3段。

      (二)教學過程

      1、復(fù)習:

      (1)聽寫詞語:

      扁擔、朱德、同志、部隊、挑糧

      (2)課文1、2自然段講了什么?,在,因為井岡山生產(chǎn)的糧食不多,所以()。雖然山路又遠又險,可是()。

      2、教學第3自然段:

      (1)(看插圖)看,這就是當年紅軍戰(zhàn)士們挑糧的情景。

      ①走在最前面的是誰?

      誰能看圖用“一塊兒”說一句話。

      ②朱德爺爺是怎樣挑糧的?誰能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先指名有一句說一句。再指導(dǎo)學生按順序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

      ②書上是怎么寫的?讀1、2句。

      朱德爺爺當時已經(jīng)40多歲了,工作又忙,可他也跟戰(zhàn)士們?而且穿戴和戰(zhàn)士們?(一樣)挑的.糧食也跟戰(zhàn)士們一樣?(滿滿的)。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④指導(dǎo)用敬佩的語氣讀。(強調(diào)“一塊兒”、“滿滿的”。)

      (2)朱德同志為什么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⑦輕聲讀后面的課文。劃一劃,哪些句子告訴我仍答案?

      ②誰能用上這些詞,用自己的話說說。

      大家想太累勸藏因此又找來

      ②指導(dǎo)朗讀。

      “不料”可以換成什么詞?(沒想到)

      指導(dǎo)讀出后面“不料”的語氣。

      ④引讀:大家見了——

      大家心里怎么想?

      口頭填空:大家見了,心里想:()。從此,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

      (3)是啊,朱德同志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投影出示)(齊拍手念)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

      (4)有感情地朗讀第3段。

      3、課堂練習:

      (1)指導(dǎo)書寫有關(guān)生字:

      鞋:左右相等。

      戴:左下“”寫得扁小些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 8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會認8個只認不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句子,初步感悟革命領(lǐng)袖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可貴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dǎo)學生初步感悟革命領(lǐng)袖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可貴品質(zhì)。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一、談話導(dǎo)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四、學習部分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反饋上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

      1、回憶上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并學習了第1自然段,這里有些詞語誰能來讀讀?

      2、出示詞語:扁擔布匹官兵仍然嚴密封鎖日理萬機

      二、激趣導(dǎo)入,引導(dǎo)質(zhì)疑,整體感知二、三自然段。

      1、回顧課文內(nèi)容,畫扁擔。

      2、認識朱德的扁擔。(課件出示:有一排扁擔,其中一根上刻有“朱德記”字樣)

      師:這些扁擔是當年紅軍戰(zhàn)士用過了,你能發(fā)現(xiàn)哪根扁擔是朱德用的呢?(生答)我記得課文中也有這三個字,請大家快速打開書看看吧!

      3、生讀。(課件出示相應(yīng)句子:“為了防止……三個大字”)

      4、師:原來他是為了防止戰(zhàn)士們再藏他的扁擔。

      5、激疑: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刂斓碌谋鈸兀?/p>

      6、自讀二、三自然段:思考: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刂斓碌谋鈸?/p>

      7、全班交流。

      ①生答:戰(zhàn)士們怕他累壞了。

      ②請大家再自由地讀,把你們的想法和小伙伴說一說。

      三、學習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可貴品質(zhì)。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糧辛苦。

      1、自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感受朱德挑糧辛苦。

      2、圍繞“挑糧辛苦”,指導(dǎo)學生讀懂句子,并朗讀句子。

      ①“朱德同志常隨戰(zhàn)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一天往返50千米。”

      a、什么是往返?在課文中往返指從哪到哪兒呢?朱德一天這樣往返多么遠的路?50千米那是多少?

      b、讀來讀讀這句?

      c、男生齊讀此句。

      師:在第二自然段中你還從哪里知道朱德挑糧十分累?

      ②句子“根據(jù)地周圍地勢十分險要,上山下山十分難走。”

      a、大家爬過山嗎?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險要?

      b、課件出示圖片(朱德挑糧走過的畫面)這山,這樹林,這哪是路啊,朱德在這里行走會遇到什么危險呢?

      c、指名說,再讀此句,女生齊讀。

      ③出示句子“他穿著草鞋……被他甩得老遠。”

      a、從這句中你還從哪里感受到挑糧很辛苦?(滿滿的)

      b、老師這里有一筐米,它滿了嗎?(沒)老師再倒些,滿了嗎?呦,好重啊,你們幫我抬下去,(把二名男生上臺)告訴大家什么感覺?(太重了)

      ④出示整個2自然段。(重點詞語做上記號)

      ⑤指名讀,齊讀。

      3、聯(lián)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話,感受挑糧的緊迫。

      a、請大家再讀第二自然中的前2句,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b、師相機出示“奇缺”卡片,齊讀。“奇缺”是什么意思?

      c、出示視頻畫面:井岡山被敵人圍困的畫面。

      4、再讀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感受朱德樂觀的精神。

      a、再看看朱德是怎樣挑糧的,再齊讀最后一句,我們看文中插圖,挑糧多累了,可是朱德臉上卻是笑咪咪的,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座之間互相商量商量。

      b、齊讀第二自然段。

      c、過渡:除了挑糧累,文中還有哪些地方累呢,看大家自由讀第3自然段,把你感受的句子畫下來。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感悟朱德工作勞累。

      1、默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勾畫句子。

      a、誰把找到的句子讀給我們大家聽?

      b、出示句子“四十開外的的人……怎么辦?”

      c、朱德是軍長,他有哪些工作做?相機出示并解釋“日理萬機”齊讀此詞。

      d、齊讀句子,再讀,把擔心、心疼讀出來。

      2、理解關(guān)鍵詞語,感受朱德工作的勞累。

      3、朗讀相關(guān)句子,表達心中對朱德的敬佩之情。

      4、聽課文錄音,了解朱德的心情和做法。

      a、沒了扁擔,朱德會怎么做呢?你們聽(播放后面部分錄音:“沒了扁擔……三個大字”)

      b、出示朱德挑糧的視頻畫面。

      c、想象:如果你就是藏扁擔的小戰(zhàn)士,看到朱德又在挑糧你會想到什么?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體會戰(zhàn)士心中的驚奇、崇敬之情。

      如果你是紅軍戰(zhàn)士挑糧,看到朱軍長走在前面,你會怎么做?

      2、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3、師總結(jié)全文,再讀課題。

      4、小律動:手指操。(十個小手指握握手,上拍拍,下拍拍,翻個跟頭拍拍手。)

      五、識記生字,指導(dǎo)書寫。

      1、識記生字“官”、“甩”

      a、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用尾巴向右甩)

      2、范寫“官”

      3、學生書寫生字。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 9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生字詞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課文的一二兩個自然段。

      3、指導(dǎo)書寫生字:守、攻、必、

      二、教學重難點

      學會部分生字詞,并能正確書寫所學生字。

      三、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誰知道這是什么?教讀:扁擔的“擔”是輕聲

      你見過扁擔嗎?扁擔是干什么用的?

      (2)仔細看這根扁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扁擔上寫著“朱德記”三個字

      (3)“記”就是記號、標記,現(xiàn)在你知道這根扁擔的主人是誰嗎?

      對了,就是“朱德”(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的愛戴。

      (4)聽了老師的介紹,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什么疑問呢?

      小朋友真會提問題,就讓我們來讀課文,從文中來找一找答案吧

      2、聽老師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標出。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詞,根據(jù)學情,指名同學做“小老師”領(lǐng)讀幾個重點詞:

      井岡山根據(jù)地、粉碎、儲備、同志、山高路陡、斗笠、翻山越嶺、勸

      (2)四人小組輪讀課文,同學間互相正音。

      (3)通過朗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4)生交流自己讀懂的;

      (5)小朋友們真能干,通過自己讀書就能獲得這么多的知識!你覺得課文哪一段寫的最有意思、讀下來讓你腦中的問題最多?(引導(dǎo)學生質(zhì)疑)

      (6)指名讀第3段,其余人邊聽邊想:讀了這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可能會質(zhì)疑;a:大家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擔給藏起來呢?

      b:朱德同志為什么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

      c: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5、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切入口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要想知道朱德同志為什么堅持要和大家一起挑糧,為什么要在扁擔上作記號?咱們就必須要來仔細讀一讀課文的1、2自然段

      a自由讀第一段,看看讀了這一段,明白了什么?

      (2)根據(jù)生的回答,隨機講解“會師”(并隨及簡介背景);

      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lǐng)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這兒就是指朱德同志帶領(lǐng)的隊伍與毛主席帶領(lǐng)的隊伍會合在一起了。這時隊伍壯大了,戰(zhàn)士們多高興呀!

      (3)引讀第二句:讀了這一句,你看出什么來了?

      (紅軍所處的位置很危險)

      (4)想象一下:山上的'紅軍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指名學生說。

      b學習第二自然段:

      (!)邊讀第二自然段,邊用“——”畫出描寫去茅坪挑糧所遇到困難的句子,可在重點詞下做記號。

      (2)指名交流: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3)想象一下:“五六十里”會有多遠?

      聯(lián)系生活:我們?nèi)钌嵬妫蠹s走40里的路,五六十里,要走一個來回不到這么遠的路。

      “山高路陡”:師在黑板上畫出“高山”的簡筆畫,讓生體會山的高、險。

      想象一下,山有多高,山路會怎么陡峭,紅軍戰(zhàn)士在這樣的山路上挑糧行走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出示想象練習:烈日當空時,紅軍戰(zhàn)士們;下雨天,紅軍戰(zhàn)士們走在山路上,有時;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荊棘遍布,一不小心,紅軍戰(zhàn)士們

      (4)指導(dǎo)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第二、三句

      (5)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看出紅軍戰(zhàn)士怎么樣?(團結(jié)、不怕吃苦)你是從哪個字上看出來的?

      對呀,一個“爭”字就告訴我們大家了。

      (6)、齊讀第二段,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6、小結(jié):通過學習這二段,我們知道山高路陡,挑糧路上困難重重,但紅軍戰(zhàn)士們卻無所畏懼。今天,小朋友們通過自己認真讀書,已經(jīng)解決了自己原先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剩下的不懂處咱們下節(jié)可再來學習。

      7、學習3個生字

      朱、志、岡、守

      8、完成課堂作業(yè),書寫生字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 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融入個人情感的基礎(chǔ)上鞏固用詞習慣。

      3、理解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擔寫上“朱德記”三個字的原因。

      教學準備

      1、教師提前藏收學生玩具的用意事例及學生請假的.“缺人”事例。

      2、生字卡片。

      重難點、關(guān)鍵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事情經(jīng)過。

      2、聯(lián)系課文,自主積累詞語。

      3、理解朱德同志為什么在扁擔上寫“朱德記”三個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dǎo)入。

      1、前些天,班上xx同學的悠悠球被老師藏收,現(xiàn)在請他講感受。

      2、上周班上另一xx同學因感冒缺席,請學生圍繞他的空位講講那次上課的失落感受。

      3、今天,我們還將認識藏缺事件的另一人、事,出示問題: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二、學生猜答,了解朱德歷史背景。

      三、圍繞“藏”和“做”學習課文。

      1、大家用鉛筆做〈畫〉根扁擔在書上,快說;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

      2、扁擔彎了沒有?〈出示朱德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的投影。〉

      3、組織學生討論:從“彎”、“滿滿”這兩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組織學生思考: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zhàn)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引思句子:“戰(zhàn)士們想朱德同志那么辛苦,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教師指導(dǎo)理解“翻山越玲”。

      5、引導(dǎo)學生擦去書上畫的扁擔,換寫一句“我”把扁擔藏到哪個地方的話。

      6、引導(dǎo)學生體會“山高路陡”,看圖想象挑糧的困難。

      7、朗讀提示:在想象的基礎(chǔ)上用讀表達出來。

      8、一個“藏”字,讓你談體會到了什么呢?這些也是戰(zhàn)士們藏扁擔的原因。

      9、小結(jié):真是“藏中見真情”啊!戰(zhàn)士們這種情有沒有實現(xiàn)呢?從哪個字可以看出來?〈藏〉

      10、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11、解釋“連夜”、“趕做”的意思。

      12、升華主題:

      〈1〉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2〉朱德做扁擔又讓你感到他怎樣?

      四、鞏固字詞。

      1、教師一句一句地帶讀一遍,學生再試著背讀一遍。

      2、抽讀生字卡片。

      五、布置作業(yè),鞏固學習成果。

      1、日記一則:寫學生的悠悠球被藏,xx同學缺席,課文朱德的扁擔被藏三件事。

      2、交代隔天上課前老師會提問日記里各件事缺藏后分別要怎樣做。

    【《朱德的扁擔》二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04-21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shè)計6篇09-19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10-11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04-22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07-19

    《朱德的扁擔》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精選13篇)08-27

    朱德的扁擔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設(shè)計09-06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范文07-10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精選11篇)05-15

    蘇教版《朱德的扁擔》教案07-16

    潘金莲书房双乳晃动干柴烈火| 噼里啪啦完整版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中文一级国产特级毛片视频| 夜夜爽妓女8888视频免费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TV| 片多多影视剧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日本乱人伧片中文二区| GOGOGO免费视频观看 高清国语| 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