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爭氣》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要求:
⒈教育學生學習生物學家童第周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的可貴品質和他“一定要爭氣”的愛國思想。
⒉繼續(xù)進行由節(jié)到段的訓練,了解段與段的聯系。按“時間的推移”給課文分段。
⒊能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辨析同一詞語的不同意思。
⒋掌握主謂、動賓詞組。
⒌能用“爭氣”、“發(fā)憤”造句,并能按“才”的不同意思寫兩句話。
⒍積累并理解本課詞語。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審題
出示課題:6、一定要爭氣
⒈“爭氣”是什么意思?(發(fā)憤圖強,不甘落后、示弱)
⒉在“爭氣”前加上了“一定要”三個字,表明了什么?(必須,決心)
⒊齊讀課題,要注意讀得堅決有力。
二、課堂預習
㈠預習課文
課文內容是圍繞“爭氣”寫的,那么寫了誰爭氣?為什么要爭氣?怎樣爭氣?結果怎樣呢?先自己預習,再小組交流,最后集體交流。
㈡檢查預習
字詞預習情況,先自由交流,再重點交流:
⒈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重點正音:鄞(yín)縣廁(cè)所
⒉理解詞義:
生物:自然界中由活質構成并具有生長、發(fā)育、繁殖等能力的物體。生物能通過新陳代謝作用跟周圍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生物學: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發(fā)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包括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古生物學等。
生物界: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
偏僻:離城市或中心區(qū)遠,交通不便。(~的山區(qū),地點~)
嘗試:試;試驗。(他們?yōu)榱私鉀Q這個問題,~過各種方法。)
先交流再出示勉強的解釋,并造句。
勉強:①能力不夠,還盡力做。 (這項工作我還能~堅持下來。)
②不是甘心情愿的。 (~答應下來)
③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他不去算了,不要~他了。)
④不充足。 (這個理由很~,怕站不住腳。)
⑤將就;湊合。 (這點兒草料~夠牲口吃一天。)
㈢交流課文內容預習情況
⒈回答問題;師簡介“童第周”: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優(yōu)秀的教育家。生于1902年,1979年去世。在比利時學習時獲得博士學位。他幾十年如一日搞科研,取得了杰出成就。
⒉思考:課文寫了童第周哪幾個時期的學習情況?分別是課文哪幾節(jié)?
(中學時:2-3節(jié)留學時:4-5)
⒊指導分段并自由讀加以進一步體會和鞏固。
一(1);二(2-3);三(4-5)
剛才,我們用按時間推移的順序(或者也可以說是地點的轉換順序)把課文分成了三段。
三、反復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⒈抄詞語并家默;
⒉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分節(jié)讀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1)
出示本單元的訓練目標:了解段和段的聯系
⒈默讀全文并思考:第一段的哪一句話與第二、三兩段在內容上有密切聯系的?在文中用~~~劃出。
⒉交流。
引讀:
因為家里窮,所以……(第2節(jié));因為基礎差,所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的功課……;因為舊中國貧窮落后,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外國學生瞧不起中國同學,所以……;童第周不聲不響地刻苦鉆研,反復實踐,……。
⒊小結:正因為家里窮,他為自己爭氣,正因為中國人窮,在世界上沒有地位,所以他為中國人爭氣。因此,第一段與第二、三段在內容上有因果聯系。強調家境貧寒,為下文“17歲才進中學”和“文化基礎差”作了鋪墊。
三、出示表格,學習第二、三段。
⒈為自己為中國人
師:我們來分別學習這兩段。
⒉學習第二段
⑴自己輕聲讀#2、3,說說中學時,童第周為什么要決心給自己爭氣?
板書填表:文化基礎差
⑵師:這就是童第周決心為自己爭氣的原因。請你再讀#2,說說這一節(jié)中三個“才”字意思相同嗎?
出示:
①童第周17歲才進中學。
②他文化基礎差,學習很費力,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才45分。
③校長要他退學或降級,經他再三請求,才勉強同意讓他再跟班試讀一個學期。
(第一個是“剛剛”的意思,突出了他是入學晚,說明他家境貧困,因而才導致他文化基礎差。
第二個是“只有”的的意思,強調了他成績之差。
第三個是“只好”的意思,說明校長同意得不爽快,也告訴我們童第周為爭取試讀花了九牛二虎之力。)
⑶請一人讀#3,其他同學找能反映他發(fā)憤學習的詞句加以說明。
板書填表:發(fā)憤學習
交流出示:
①天不亮就起床,路燈下面讀外語。
②同學們都睡了,又到路燈下學習。
③被老師發(fā)現后,又到廁所外路燈下看書。
(通過分析,體會童第周早起晚睡,比別人多花了加倍的時間來學習,困難重重,但他逐一克服。)
⑷教師引讀#3第一句,生接讀說說第一句與下文在結構上是什么關系?(總分)
師引讀:功夫不負有心人,童第周……
板書填表:終于趕上來了
師:這樣的結果是多么來之不易啊!讀板書①②③,這兒用上了哪一個詞表示童第周經過大量努力,這成績來之不易?(終于)讀板書體會。
⑸師:如果你是童第周,當時會怎么想呢?
童第周當時是怎么想的?
板書填表:別人能辦到的事,經過努力,我一定也能辦到。
⑹讀第2、3節(jié),想一想:這一段內容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并分層。
(“原因一→經過(行動)-→結果一→感想”的事情發(fā)展順序)
板書填表:原因經過(行動)結果感想
⒊學習第三段。
我們用學習第二段的方法(即填表劃分層次的方法)來學習第三段。
①自讀填表劃分層次。
②交流板書:
原因:貧窮落后,沒有地位。
行動:刻苦鉆研,反復實踐。
結果:終于做成功了
感想:外國人認為難辦的事,經過努力,我們中國人也能辦得到。
③哪些地方看出童第周這一回為中國人爭了氣?
交流:
那位教授一直在做,幾年也沒成功
同學們誰都不敢嘗試
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
④童第周不聲不響、刻苦鉆研、反復實踐,終于做成功了。你能談談對“終于”一詞的體會嗎?(實驗難度大,花的工夫深……)
⑤童第周為什么在困難面前不退縮?讀他的想法。
師:課文所寫的這兩件事中,兩次想法相同和不同各在哪里?
相同:決心大(一定要爭氣)。
不同:“我”同“別人”比,為的是給自己爭氣。
“我”同“外國人”比,為的是給中國人爭氣,為自己的祖國爭氣。表達了他的愛國思想。
⑥請你說說,童第周是一個怎樣的人?
具有發(fā)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和為中國人爭氣的愛國思想的人。
六、總結全文。
⒈本文為什么用“一定要爭氣”作題目?
(①與內容密切聯系②與中心息息相關)
⒉說到內容,第2段和第3段分別寫了兩件事,能否顛倒?每一段中的幾小節(jié)能否顛倒?(時間推移順序)
⒊揭示單元重點訓練目標:了解節(jié)和節(jié)之間的聯系
本文:因果(強調原因,為下文作鋪墊。)
第三節(jié)采用總分的寫法。
⒋指導造句:爭氣,發(fā)憤
七、布置作業(yè)
⒈完成練習冊;⒉背誦課文。
八、課外閱讀
板書設計:
6、一定要爭氣
了解節(jié)和節(jié)之間的聯系
為自己 為中國人
原因 文化基礎差 貧窮落后,沒有地位。
經過(行動) 發(fā)憤學習 刻苦鉆研,反復實踐。
結果 終于趕上來了 終于做成功了
感想 別人能辦到的事,經過努力, 外國人認為難辦的事,經過努力,我一定也能辦到。 我們中國人也能辦得到。
【《一定要爭氣》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一定要爭氣優(yōu)秀教學設計11-02
《一定要爭氣》優(yōu)秀教學設計08-08
《一定要爭氣》教學設計08-04
《一定要爭氣》教學設計02-18
一定要爭氣教學設計07-13
《一定要爭氣》 教學設計08-15
《一定要爭氣》的教學設計12-16
《一定要爭氣》教學設計10-09
有關《一定要爭氣》教學設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