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畫家》的教學設(shè)計模板
設(shè)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這間對話的過程。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yīng)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認識課文的11個生字。
3、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小鳥、小雞、小鴨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教學教程
一、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歌曲導入。(欣賞《可愛的動物》,學生可隨著音樂聲,自由做動作)
師:冬天到了,下了一場雪,有些可愛的小動物不怕冷,紛紛來到了雪地上當起小畫家。(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他們畫的畫是什么樣的?讀了課文,你們就明白了。
【點評:導語的語言親切而又簡單, 一開始就讓學生隨著音樂進入一個“有聲有色”的動物樂園中學習。使學生不僅能明白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更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二、層層遞進,引導初讀
1、自讀課文:請小朋友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課文一共有六句話,請小朋友們按順序讀每一句話,再想想它的意思。
3、檢查初讀效果:
(1)通過讀課文,你知道雪地上的小動物都畫了什么?(引導學生用“小雞畫了────────”等句式說話。
根據(jù)回答,貼出(小鳥、竹葉、小狗、梅花、小鴨、楓葉、小馬、月牙)的圖片。
(2)你能把剛才四位小朋友說的話在課文中找出來嗎?
4、師:這些小動物畫的畫為什么會不同?我們一句一句來讀,好嗎?
【點評:學生通過兩次不同要求的讀,對詩歌有了一個整體感知。接著讓學生用“小雞畫──────── ”的句式,說清課文大意,把感知課文與聽說訓練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讀好課文
1、指導讀第一句話。
(1)指名讀第一句。
(出示本課插圖)
(2)第二個“下雪啦”后面為什么用感嘆號?
(3)指導讀:你能同學們驚喜興奮的心情,用朗讀告訴大家嗎?(指名讀,自由讀。)
2、指導讀第二句。
(1)指名讀第二句。
(2)理解“小畫家”指誰?
請同學到臺上按順序指出動物圖片上的動物名稱。
(3)指導讀句子:你能把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讀告訴大家嗎?(指名讀、齊讀)
3.指導讀第三句。
(1)自由讀第三句,邊讀邊想想每種動物畫了什么。
(2)指名讀
(3)指導讀
①他們畫了什么?你們見過竹葉、梅花、楓葉和月牙嗎?誰能畫給大家看一看。
請四名同學到黑板前畫,跟小動物畫的比一比。
②感悟句子:這些小動物還能畫別的嗎?
(學生說:不能,因為它們的腳趾各不相同,一種腳趾只能印一種腳印)。
③反復朗讀句子。
4.指導朗讀第四句。
(1)自由讀第四句。
(2)指名讀第四句。
5.指導讀第五、六句。
(1)自由讀
(2)感悟句子:在寒冷的冬天小動物們都不怕冷,跑到雪地上來玩。青蛙為什么在洞里睡覺呢?
(3)反復讀句子
6.齊讀課文。
【點評: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語言基本訓練。一年級學生處在閱讀的起始階段,所以借助圖片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按特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下進入閱讀。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從而產(chǎn)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課文。】
四、復述課文
在情境中背誦。
教師提示:你們能看著圖來給大家介紹雪地里的小畫家是怎樣畫畫的嗎?
【點評:背誦、復述是讀書內(nèi)化的重要過程。本課設(shè)計不提背誦兩字,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背誦,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學生重構(gòu)語言模式。】
五、識字訓練
(1)小組內(nèi)合作識字:這篇課文中的生字,大家能不能自己學會記住它們?小組同學合作學習,哪個字你記住了,就把好辦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
(2)交流識字:你記住了哪些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的?
【點評:學生互相交流,能互相學習,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共同識字。教師適時補充。】
六、總結(jié)
【課前準備】
1.竹葉、梅花、楓葉的標本和圖畫。
2.生字卡片。
3.課文圖畫(“小畫家” 的“圖案” 空出,以便學生粘貼)。
【教學過程】
1.情境創(chuàng)設(shè),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昨天晚上動物王國下了好大好大一場雪,早晨打開門一瞧,大地一片銀白,就像蓋了一床厚厚的棉被,小樹也穿上暖和的白棉襖。這時候,小動物們都躲在暖和的小房子里睡覺呢,可是有四個調(diào)皮的小家伙,一聽說老師今天要給同學們上課,就吵著要我?guī)鼈儊恚瑳]有辦法老師只好把它們帶來了,瞧,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貼圖:小雞,小鴨,小狗,小馬)
生:小雞,小鴨,小狗,小馬。
師:小馬還給同學們帶來一個生字(出示:馬),你們認識它嗎?
生認讀“馬” 字。
師:對了,路上它們還悄悄告訴我,它們可不是普通的小動物,它們是雪地里的小畫家,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7課。(板書課題)(認識“雪”)
2.初讀課文,識記字形。
師范讀。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檢查朗讀,糾正錯誤。
畫生字。
檢查生字,自主識字。
師:出示“睡”,左邊是什么?表示了什么?
生:“目字”旁,指眼睛。
師:右邊是“垂”,眼皮垂下來就要睡著了,記住了嗎?
師:在這些生字中你還會認哪個字?你是怎么記住的?誰愿意當小老師來教教大家?
生:青蛙的“蛙”。青蛙是動物,有蟲字旁,右邊是兩個土。
生:“洞”是三點水加同學的同。
生:“梅”是木字旁加每天的每。
3.細讀課文,指導朗讀(實錄)。
師:細心的小朋友讀課文時,誰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符號?(出示:!)
生:感嘆號。
師:真聰明,你愿意領(lǐng)著大家一起來認識它嗎?
生:齊讀。
師:感嘆號是問號和句號的`兄弟,是標點符號大家庭里的又一名成員,也標志一句話的結(jié)束。聰明的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課文一共有幾句話?
生:六句。
師:認識了感嘆號,那么感嘆號該怎么讀?聽老師讀(師范讀第一句,讀出雪后喜悅的心情)。
生仿讀。
師:這時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這一群小畫家指的是誰呀?
生:小雞,小鴨,小狗,小馬。
師:小畫家們分別畫了些什么?課文中是怎樣連起來說的?請同學們讀課文第三句。
生讀第三句。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四種圖形,誰能認出它們是誰畫的畫?(出示實物投影:四種腳印)
四位同學分別給四只動物貼圖。
師:你們能不能按自己貼的圖說一句話?
生: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師:它們?yōu)槭裁茨墚嫵瞿敲雌恋膱D畫呢?
生:因為小動物爪子形狀就很好看,所以畫出來的畫就很漂亮。
師:這么美的雪天,小動物們都來到雪地上作畫,怎么沒有看見青蛙兄弟呀?它到哪去了?
生:睡覺去啦。
師:那我們?nèi)ソ行阉桑屗鰜懋嫯?
生:不行,青蛙冬眠了。
生:青蛙怕冷,不能出來。
師:青蛙是益蟲,請小朋友們不要打擾它,讓它好好睡覺吧,等到明年睡醒后,它還會幫我們捉害蟲。
師生互讀5、6句,同桌互讀。
4.朗讀全文。
5.指導背誦
6.鞏固復習生字。
7.總結(jié),課外實踐。
今天這節(jié)課上,我們認識了4位雪地里的小畫家,其實呀,每一種小動物都是一位小畫家,今天放學后,觀察你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看看它會畫什么?還有哪些小動物和青蛙兄一樣冬眠?下節(jié)課上課前把你觀察到的講給其他同學聽好嗎?
落實主體 啟發(fā)想象──《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例談
2003年,我有幸使用了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認真學習了新課標,并親耳聆聽了一些課程改革與研究專家的精彩講座,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必須使學生從原來被動地學習中徹底地解放出來,還學生自由,使他們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我做了大膽的嘗試,設(shè)計了以“自學為主,小組討論交流”相結(jié)合的教學思路,真真正正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做法如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質(zhì)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有思、有究,才能有所得。一年級的學生年齡雖然小,但他們的心中蘊藏了無數(shù)的小問題,頭腦中積蓄了無數(shù)的小問號。因此,在學習中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激活他們的小問號,無疑是落實主體地位,使他們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產(chǎn)生“我要學”這一心理的有效途徑。所以,在教學初,我就借助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下雪的場面:雪花紛紛揚揚,大地一片銀白,使學生進入情境,接著又精心設(shè)計了動畫片。“同學們,今天是小白兔樂樂的生日,小伙伴們答應(yīng)他一大早要到他家做客,可是天下起了大雪,小伙伴們還能來嗎?小樂樂可著急了,風停了,雪住了,他推開門一看,高興極了,原來小動物已經(jīng)來了,他們還為樂樂畫了一幅美麗的畫呢!”(課件演示由各種動物的腳印組成的畫。)頓時,學生情緒高漲,議論紛紛。“這畫真漂亮!”“看,還有梅花呢!”……聽著學生的議論,看著學生飽滿的熱情,我立刻抓住時機問學生:“看到這么美麗的畫,你都想知道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拓展,有了充分想象的空間,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立刻就提出了“這漂亮的畫是誰畫的?”“它們?yōu)槭裁匆嬤@幅畫?”“它們?yōu)槭裁茨墚嫷媚敲春?”“它們是怎么畫的?”等等問題。因為活生生的畫就擺在眼前,他們有疑可問。接著,板書課題,讓學生再依課題來質(zhì)疑,由眼前的形象思維轉(zhuǎn)移到抽象思維。“誰是雪地里的小畫家?”“它們都畫了什么?”“它們是怎樣畫的?”三個問題的提出,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沒有任何的強制措施,也沒有任何的點撥引導,他們怎樣提就怎樣板書,一切都是學生的主觀愿望,主觀要求。這就使他們產(chǎn)生了強烈的成功感,從而使他們處于一種高度的自我滿足,積極愉快的情緒狀態(tài)之中,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二、自主釋疑,討論交流
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是繼續(xù)學習的一種動力。針對這種觀點,在學生提出問題之后,我就大膽放手,一句不講,最大限度地為他們提供思考、討論的時間,活動的空間。在學習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去解決這些問題,想回答哪個就回答哪個?想怎樣解決就怎樣解決?可以自己讀書思考,可以離開座位找小朋友商量,也可以四人一組、三人一伙共同討論……總之,只要能把問題回答出來,怎么學都行,頓時,教室里人聲鼎沸,討論聲、爭辯聲、讀書聲以及回答出問題愉快的笑聲組成了一首美妙的樂曲。語文教學實踐證明:兒童對力所能及又開動腦筋的問題,一旦獨立思考,有了正確的結(jié)論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難以名狀的愉悅。所以,我趕緊抓住時機,讓他們登臺匯報學習情況,使他們充分享受成功的快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方式之多,讓我瞠目結(jié)舌,有的是自己說,有的是朋友一塊演,有的是小組分工合作,一人說一個……特別是亢菲把三個問題的答案別出心裁地編成了兒歌唱了出來。
“小馬、小狗、小雞和小鴨,
它們都是小畫家。
它們畫了竹葉、楓葉、月牙和梅花。
它們的腳呀,真神奇!
走走蹦蹦就能把畫畫。”
他們對問題的理解準確到位,潛力之大,能力之強,令人難以想象。
三、大膽想象,開拓創(chuàng)新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翅膀,沒有它,創(chuàng)新的鳥兒就不會飛翔。所以,在教學中,我抓住詩歌中的空白,讓他們盡情暢游在想象的空間。
在教學本課時,一改往日語言訓練的基本模式,而且利用動畫演示小雞、小狗、小馬、小鴨在雪地上繪畫的過程,一個個美麗活潑的小動物在潔白的雪地里盡情地蹦啊、跳啊的場面一出現(xiàn),學生立刻就沸騰起來了。于是,我馬上請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給這些小動物配音,才能使它們更加可愛?配音時要注意想象:小動物們心情如何、他們會說些什么等等,學生個個興趣高昂,一片嘩然。“紅領(lǐng)巾廣播站”開始播音了,“小雞”張夢晗出現(xiàn)了“嘰嘰嘰,嘰嘰嘰”,我是一只美麗的小黃雞,我今天高興極了,因為今天特別漂亮,到處都是白雪,我一定要在這上面畫畫,你們瞧,我畫了什么?告訴你們吧!是竹葉,這是因為呀,我的爪子像竹葉。”“小鴨子”周堅雙手放在背后,屁股高高翹起,一搖一擺地過來了,他一邊笑,一邊說:“小朋友們,見到你們真高興。”然后在地上一邊蹦一邊唱:
“我是小鴨子,
嘎嘎嘎,嘎嘎嘎,
我今天要來把畫畫,
猜猜我會畫什么?
大楓葉,嘎嘎嘎。”
班內(nèi)又是唱,又是跳,氣氛熱鬧極了。在本首兒歌中的結(jié)尾,說到“青蛙為什么沒參加?他在洞里睡著啦!”這里面涉及到的是一種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冬眠,那么多的動物都在雪地里盡情作畫,那小青蛙躺在洞里會想些什么呢?學生們頭腦中的想象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說:“小青蛙會想,別急,明年春天我再去和你們玩!”有的說:“小青蛙會想,我要好好休息,明年吃更多的害蟲!”有的說:“小青蛙會想,它們畫的多好啊!真想去看看!”還有的說:“小青蛙會想,外面的景色真美!但我不能出去,要不會被凍死的”……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兒歌內(nèi)容的理解,又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一舉兩得。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充分說明了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比給予知識本身更重要。然而,我卻覺得在大力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僅授之“漁”,已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因為現(xiàn)在的社會需要的是“會求知,會做事,會相處,會做人”的高素質(zhì)的人才。所以,我覺得教師在教學中要授之以“漁場”,即為學生提供一個能夠具體實踐的環(huán)境,讓他們自己能夠充分地、主動地、自由地、愉快地在其中思考、琢磨、討論交流到底如何“捕魚”?這樣,才能使他們有“魚”可得,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他們的主體地位。
【《雪地里的小畫家》的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shè)計07-27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shè)計07-12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反思02-12
《雪地里的小畫家》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5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