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提出問題。
1、出示情境圖及2、3、4組信息,繼續(xù)上節(jié)課的話題。
2、提出問題。
二、探索新知。
1、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出解決第二個紅點問題:1號坑占地多少平方米?
2、學生交流:該問題是根據(jù)窗口中哪條信息所提出的?
3、師: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該條信息及問題嗎?畫線段圖時我們應該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之后師指生交流并板書線段圖:
[設計意圖]通過指導學生畫線段圖,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而形象地觀察到題中的信息和問題,從而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夯實基礎。
4、學生思考并交流:根據(jù)線段圖中的信息,除“1號坑占地多少平方米?”這一問題之外,你還能提出并解決哪些數(shù)學問題?(提中間問題)
[教案預設:1、如果學生提出問題有困難,教師可點撥:在線段圖中,每條線段應該是既可用分率表示,又可用具體數(shù)量表示的,那么,在這個線段圖中有哪些未知的分率或數(shù)量呢?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2、如果學生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已提出如下問題,則此處直接過渡到:下面我們先來解決如下兩個問題:]
①1號坑比2號坑大多少平方米?
學生交流:1號坑比2號坑大2號坑的 ,即9000平方米的 ,列式:9000× =5000(平方米)
②1號坑是2號坑的多少倍?
學生交流:1號坑比2號坑大單位“1”的 ,所以1號坑的面積是2號坑的(1+ =1 )倍。
5、教師引導:根據(jù)上面①、②所得的數(shù)據(jù),現(xiàn)在,你能解決“1號坑占地多少平方米”這一問題嗎?數(shù)量關系是什么?
數(shù)量關系:
(1)2號坑面積+1號坑比2號坑多的面積= 1號坑的`面積
(2)2號坑面積×1號坑是2號坑面積的倍數(shù)=1號坑的面積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之后進行集體交流。交流時要求學生說明為什么這樣列式。教師板書算式。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jù)線段圖提出不同問題,構(gòu)成問題串,從中理清數(shù)量關系,解決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
6、對比兩種解法。
討論:有什么異同?引導學生合理選擇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學生會發(fā)現(xiàn)比單位“1”“多”幾分之幾和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的分數(shù)應用題,在解題思路和方法上的異同,訓練學生分析、比較和概括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的習慣,教學生學會數(shù)學地思考。
三、鞏固深化。
1、出示綠點問題,2號坑有多少尊陶俑、陶馬?
2、嘗試解決問題。
生畫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獨立完成。
3、交流思路。你是怎樣想的?以誰為單位“1”?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要求2號坑有多少尊就是求什么?
四、練習提高。
1、自主練習1(2)、(3),畫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
2、自主練習4、6。交流時重點讓學生溝通解題思路。
五、總結(jié)評價。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反思】
稍復雜的分數(shù)乘法這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雖稍復雜些,但基本解題思路與前面學過的應用題是一樣的。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找到與已知量對應的幾分之幾,特別是將比單位“1”多幾分之幾,轉(zhuǎn)化為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因此這節(jié)課先把握整體,將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用線段圖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解答新問題。在解題時總是有意讓學生畫出線段圖進行理解與比較,將文字轉(zhuǎn)變成圖,數(shù)形結(jié)合。在練習中也讓學生根據(jù)線段圖找到數(shù)量關系,并列式,又將線段圖轉(zhuǎn)變成文字,從而讓學生更清楚這類應用題的特點,把握問題的關鍵所在,使問題明了化、簡單化。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探索出圓的特征及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培養(yǎng)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在動手操作中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演示操作,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大家都來當裁判嘍!”
演示兩人騎自行車的動畫,一人的自行車輪子是圓形的,一人的自行車輪子是其它形狀的。
讓學生初步感知圓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活動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師讓學生舉例說明周圍哪些物體上有圓。
(二)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學生拿出圓的學具。
2、教師:你們摸一摸圓的邊緣,是直的還是彎的?
教師說明: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3、通過具體操作,認識一下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先把圓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再打開……這樣反復折幾次。
教師提問:折過若干次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折痕總在圓的什么地方相交?
教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師板書:圓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看一看,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
教師指出:我們把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
板書:半徑
教師提問:根據(jù)半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半徑應具備哪些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
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3)同學繼續(xù)觀察:剛才把圓對折時,每條折痕都從圓的.什么地方通過?兩端都在圓的什么地方?
教師指出:我們把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
板書:直徑
教師提問:根據(jù)直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直徑應具備什么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出多少條直徑?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個圓里的幾條直徑,看一看,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4)教師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有無數(shù)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也都相等。
(5)討論: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長度又有什么關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反過來,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幾分之幾?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三)反饋練習。
1、P58的“做一做”第1、3、4題
2、練習十四的第2、3題
(四)圓的畫法。
1、學生自學,看書57頁。
2、學生試畫。
3、學生通過試畫小結(jié)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注意的問題。
4、教師歸納板書:1、定半徑;2、定圓心;3、旋轉(zhuǎn)一周。
教師強調(diào):畫圓時,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不能改變,有針尖的一腳不能移動,旋轉(zhuǎn)時要把重心放在有針尖的一腳。
5、學生練習
P58的“做一做”第2題
(五)教師提問
為什么同學們畫的圓不一樣呢?什么決定圓的大小?什么決定圓的位置?
教師板書: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六)思考:體育課上,老師想在操場畫一個大圓圈做游戲,沒有這么大的圓規(guī)怎么辦?
三、全課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yè)
練習十四的第1題
課后習題
練習十四的第1題。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jié)合實例,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的前項和后項,會正確地讀、寫兩個數(shù)的比,會求比值。了解比和分數(shù)、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會把比改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了解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比和分數(shù)、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比
電腦出示三幅長方形的畫(標出每一幅的長和寬)。
談話:這里有三幅不同形狀的畫,你們覺得哪幅畫的形狀看起來最舒服、最美觀?(學生都認為第二幅比較美觀)三幅畫畫的都是美麗的海濱,為什么同學們都認為第二幅比較美觀呢?(第一幅和第三幅畫要么太長,要么太窄,長和寬的比例不合適)這三幅畫長和寬的長度不同,所以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你知道可以怎樣來表示每幅畫長和寬的關系嗎?(第一幅畫長是寬的2倍,寬是長的1/2……)
提問:還可以怎樣表示它們的關系?
過渡:是的,我們還可以用比來表示每一幅畫長和寬的關系。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比。
二、自主活動,認識比
1、用比表示兩個同類量的相除關系。
(1)講解:像第一幅畫長是寬的2倍,也可以表示為:長和寬的比是2比1,記作2 ∶ 1,“∶”是比號。寬是長的1/2也可以表示為:寬和長的比是1 ∶ 2。你能說一說怎樣用比表示第二幅畫、第三幅畫長和寬的關系嗎?
學生分別用比表示另外兩幅畫的長和寬的關系。
(2)出示一瓶××牌洗潔液,用實物投影放大洗潔液的使用說明。
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用比表示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如:這瓶洗潔液,上面的使用說明就是用比來表示的。
指說明中1∶4的圖,提問:這里淺色部分和深色部分分別表示什么?你知道1 ∶ 4是表示什么意思嗎?(表示洗潔液和水的比是1 ∶ 4,就是1份洗潔液要加4份水的意思,洗潔液的體積是水的1/4)
再問:那么水和洗潔液的比是幾比幾?表示什么意思?
師生共同討論1 ∶ 8和1 ∶ 1的含義。
2、用比表示兩個不同類量的相除關系。
談話: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對比有了初步的認識。下面我們再看一幅圖(出示圖:一堆梨,下面標有2千克,共3元;一堆蘋果,下面標有3千克,共6元)。
提問:根據(jù)圖中的信息,你知道梨的單價是多少元嗎?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單價=總價÷數(shù)量。
講解:像這樣總價和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用比來表示,梨的總價和數(shù)量的比是3 ∶ 2,表示總價除以數(shù)量。
提問:你能用比來表示蘋果的總價和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嗎?
這里的6 ∶ 3表示什么意思?(表示總價除以數(shù)量)
3、理解比的`意義。
談話:根據(jù)上面的例子,你能說一說什么叫兩個數(shù)的比嗎?
小結(jié):兩個數(shù)相除又叫做兩個數(shù)的比。
4、自學課本。
提問:關于比,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學課本第53頁,再和小組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
反饋:通過自學,你又了解了哪些知識?
師生共同討論下面的問題:
(1)比由哪幾部分組成,分別叫什么?比的后項能為0嗎?為什么?
(2)什么叫比值?怎樣求比的比值?
(3)比和除法、分數(shù)有什么聯(lián)系?
(4)比還可以寫成怎樣的形式?
小結(jié):(略)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1、完成“練一練”第1、2題。
學生完成填空后,讓學生說一說每個比所表示的意思。
2、完成“練一練”第3題。
學生改寫后,再讀一讀,并分別指出每一個比的前項和后項。
3、小強和爸爸身高的比。
出示:小強的身高是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寫出小強和他爸爸身高的比。
學生練習后,組織交流,并說一說為什么小強和他爸爸身高的比不能寫成1 ∶ 173。
4、糖水的甜度。
出示:兩杯糖水,并標出糖和水質(zhì)量的比,第一杯是1 ∶ 20,第二杯是1 ∶ 25。
提問:你知道哪杯水甜嗎?為什么?
出示:第三杯中糖4克,水100克。
談話:這杯糖水和剛才的哪一杯一樣甜?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提問:根據(jù)第一杯糖和水質(zhì)量的比是1 ∶ 20,你能說出第一杯中糖和糖水質(zhì)量的比嗎?
四、課堂總結(jié)
提問: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什么?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外延伸
出示課始的三幅畫,談話:還記得我們一開始出示的三幅畫嗎?為什么大家都認為第二幅比較美觀呢?你能算出這幅畫長和寬的比值嗎?(學生算出長和寬的比值大約是0、618)其實呀,這里面還藏著許多奧秘呢,同學們想了解嗎?
課件播放短片,介紹黃金比。
談話: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的黃金比,如我們經(jīng)常見到的長方形紙的長和寬的比,等等。同學們?nèi)绻信d趣,可以在課后再去研究。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在已經(jīng)學習了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等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有: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zhì)及化簡,按比例分配解決實際問題。
在本單元的中間還穿插安排了“你知道嗎”,介紹黃金分割比。單元的最后還安排了“綜合運用”,在了解三峽工程的投資與效益的同時,感受有關分數(shù)知識和按比例分配在建設方面的應用。
這一單元分兩個小節(jié)來編排。第一小節(jié)安排比的意義、比與分數(shù)、除法之間的關系,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質(zhì)及比的化簡。第二小節(jié)安排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因為按比例分配是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一些問題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在本單元中,它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教科書通過一些生產(chǎn)、生活的實例來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既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思想,又能通過這些實例吸引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比還是后繼知識“正比例、反比例”學習的基礎,要求務必學好。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比的意義,了解比、分數(shù)、除法三者之間的關系,掌握比的基本性質(zhì),并能化簡比和求比值。
(2)結(jié)合具體情境,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探索比的意義,比值的含義,比的基本性質(zhì)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整理水平,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與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
(3)學會從數(shù)學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解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學習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
(2)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對學習數(shù)學充滿信心。
(3)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認識到許多問題可以借助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
教學重點
比的意義和性質(zhì),按比例分配。
教學難點
化簡比。
教學關鍵
理解并正確運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
學法指導
提供具體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去理解、體會、應用。關注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關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構(gòu)建。當學生遇到困惑時,還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時劃分
本單元課時數(shù):7課時。
1、比的意義和性質(zhì)……………………………2課時
2、解決問題……………………………………3課時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東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義,會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有條理地進行表達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學生能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難點: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能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生說看過。誰知道比賽的結(jié)果是誰贏了?一起說烏龜。為什么是烏龜贏了?生說:因為兔子睡了一覺。兔子知道自己錯了。今天又要跟烏龜再比賽賽跑:
請看《龜兔賽跑續(xù)集》
觀看龜兔賽跑圖片,導入課題。
小兔為什么又會輸?生笑著說這是因為小兔跑錯方向了。怎樣才能走到終點呢?由哪幾個要素決定?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于:終點在起點什么方向上?終點和起點相距多遠?
帶著這兩個問題,
我們來學習今天的新課:位置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方位?生: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還有呢?生: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8個方位。課件出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年我國的沿海地區(qū)都會受到臺風的侵擾。瞧,這是某年的一個強臺風位置圖,請測算一下。
(一)教學例1
1、現(xiàn)在臺風中心的位置。(課件出示)
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臺風大約多少個小時后到達A市?
2、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這個條件,能否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
3、如果這樣預告會發(fā)生什么情況?這樣確定方向準確嗎?怎樣預告會更加的準確?
4、還要預告什么?(距離)
(距離600千米)如果沒有距離又會怎樣?
5、小結(jié):預告臺風時既要說方向又要說距離。強調(diào):東偏南30°還可以怎樣表示?也可以說成南偏東60°,但在生活中一般我們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位。 6、口答:臺風大約多少個小時后到達A市?
7、練習:完成教科書第20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操作中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然后集體訂正。
(二)教學例2
1、課件出示:臺風到達A市后,改變方向向B市移動。受臺風影響,C市也將有大到暴雨。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離A市200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離A市300km 。請你在例1的圖標中標出B市、C市的位置。
2、怎樣表示距離呢?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到,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200km?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用1cm表示100km比較合適。
3、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覺得怎樣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師小結(jié):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可以確定物體所在的位置。
5、口答: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yōu)?0km/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6、練習:完成教科書第21頁的做一做,打開課本第21頁的做一做:
(1)有關信息:
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
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體育館在校門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
(2)師:要在平面圖上準確地標出一個地方的位置,你認為需要考慮哪幾個方面?
(3)師生共同梳理:A、先確定好平面圖的中心。 B、確定方向和距離。
(4)自主操作,獨立繪制平面圖。
(5)指名展示交流,完善繪圖過程。
學生展示繪制的圖,并演示過程,其他學生評議補充。
看來畫圖的過程有點復雜,讓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一下整個過程。畫圖的過程和方法清楚了嗎?剛才你們是不是這樣畫的?
三、知識反饋,鞏固應用
看來同學們對本屆的知識掌握的還不錯。現(xiàn)在你們有勇氣來挑戰(zhàn)自我嗎?
課件出示:
1、警察局收到臥底送來的示意圖
(1)犯罪分子1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離是( )米。
(2)犯罪分子2在警察局的( )向,距離是( )米。
(3)犯罪分子3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離是( )米。
2、做一做,課件出示,獨立完成后訂正。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的最大收獲是什么?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位置與方向,生活常遇到,
要想定位置,兩點要記牢:
方向是首要,距離少不了。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你們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創(chuàng)作一幅學校建筑平面圖嗎?自己開始試一試吧!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6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62~6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實際測量計算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2.通過對比分析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3.能用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4.通過對圓周率的計算,滲透愛國主義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推導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準確計算圓的周長。
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塊鐘表
問題1:你能猜想小秒針的頂端在一分鐘的時間里,所走過的軌跡是一個什么圖形嗎?
學生猜想。
教師演示小秒針的運動過程,證實學生的猜想是否正確。
問題2:你能知道不知疲倦的小秒針頂端,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nèi)所走過的路程有多長嗎?我們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先計算出走一圈的路程有多長,在計算出走60圈的長度。
師:非常好。那么小秒針走一圈的路程,就是這個圓的周長又怎么來求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引入課題——圓的周長)
(設計目的:通過學生身邊的'實物引入新課,能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
二、動手量一量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拿出你準備好的圓,小組內(nèi)交換圓,合作完成下表,看哪一組完成的最快。測量值精確到毫米。
物品名稱
周長
直徑
1號圓
2號圓
3號圓
4號圓
教師評價學生小組合作的情況。
(設計目的:強調(diào)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你們小組是怎么測量的,并展示一下小組測量的結(jié)果。
學生展示小組的成果。
(設計目的:通過實物投影,向其它小組的同學展示本小組的結(jié)果,增強學生的自信)
三、對比分析
師:觀察一下我們得到的幾組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
學生自由談。
學生發(fā)現(xiàn):1. 一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點。2. 周長和直徑的比值與直徑相乘可以得到圓的周長。
師:老師也做了一個圓,現(xiàn)在看一下老師是怎么測量這個圓的周長的。
課件展示圓的周長的測量方法。
(設計目的:通過讓學生對比分析表格,教師課件展示圓的周長的測量過程,讓學生能對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系更加清晰,激發(fā)學生想要知道兩者之間的具體關系的熱情)
課件展示:圓的周長隨直徑的變化而在變化,而周長和直徑之間的比值確是一個定值。
(設計目的: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得到結(jié)論——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定值,順利得到圓周率的值)
小結(jié)1:圓周率: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在實際的應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數(shù)π≈3.14。
你知道嗎?我們的祖先在圓周率的計算上可是有著輝煌的成績的,你能講給同學們聽嗎?
學生自由談。
我們有這么偉大的祖先,相信我們這些站在偉大巨人肩膀上的現(xiàn)代中國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設計目的:通過學生講故事滲透愛國主義思想)
小結(jié)2:你能通過分析表格得到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了嗎?
學生回答。(由于學生已經(jīng)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和對表格的分析學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這個問題。)
圓的周長(用字母C表示)計算公式:C=πd或C=2πr
四、動手做一做
下面我們來看看怎樣應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來解決問題。
1.計算圓的周長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解題過程
(設計目的:通過簡單的圖形計算讓學生理解圓周長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并強調(diào)解題的書寫過程)
2.一個圓形噴水池的半徑是5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設計目的:通過轉(zhuǎn)化把由半徑求周長的問題轉(zhuǎn)化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
3.小組交流錯誤原因。(可讓其他學生避免同樣的錯誤)
(設計目的:通過實例計算,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能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的作用,又可為最后的實踐題打下很好的伏筆)
4.現(xiàn)在你能告訴大家不知疲倦的小秒針頂端,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nèi)所走過的路程了嗎?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想得到什么樣的數(shù)據(jù)。
(設計目的: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條件,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此題和前面的引入題互相呼應,做到解決問題有始有終)
五.你能說說在這一節(jié)課中你有什么收獲嗎?
可讓學生從知識點,從測量方法——能力點,數(shù)學史知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總結(jié)自己的收獲。
六、課外合作:
小組合作完成,應用你的知識,想辦法測量一下,從學校大門口到圓城樓門口的距離大約是多少米。
(設計目的:讓學生真正能夠達到學習上的學以致用,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學生的動手能力)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7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67-68頁,圓的面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驗證、討論和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運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增強空間觀念,滲透極限數(shù)學思想,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動手實踐和數(shù)學交流能力,體驗數(shù)學探究的樂趣。
情感與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探索和操作活動,進一步體會“轉(zhuǎn)化”方法的價值;培養(yǎng)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應用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進行圓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利用已有知識并結(jié)合滲透“極限”的思想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片等。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導入新課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回憶一下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4、小結(jié):我們總是把新的圖形經(jīng)過剪、拼“轉(zhuǎn)化”成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來推導面積公式的。(板書:轉(zhuǎn)化)
5、圓能不能轉(zhuǎn)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呢?它的面積計算公式該怎樣推導呢?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1、補充感知、理解意義
(1)(出示圓片):那位同學來指一指圓的面積是哪一部分?
(2)同學們再用手指一指自己帶來的圓的面積。
(3)誰來說說什么叫做圓的面積?(板出:圓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圓的面積。)學生齊讀。
2、比較猜測、探明方向
(1)提問:猜猜圓面積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2)下面我們來動手驗證一下是否與半徑有關:①你們想通過什么方法來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②想把圓轉(zhuǎn)化成什么圖形?(先獨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與同桌互相說說。)
(3)活動要求:折一折手中的圓片能折出什么圖形?
(4)把16等份圓和32等份圓分別剪開(在黑板上貼出這兩個圓),拼成兩個長方形,拼好后一起思考黑板上的兩個問題:
①圓和(近似的)長方形有什么關系?(形狀變,面積相等)
②課件演示:圓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什么圖形?(分的份數(shù)越多就越像長方形)
(教師配合課件演示作適當說明)我把一個圓平均分成16份,并剪成2個半圓,重新拼組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2份,剪成2個半圓重新拼組成一個更接近長方形。
小結(jié):它們的面積沒有改變,圓的面積=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面積。
3、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小組合作討論以下問題:
a、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面積和圓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b、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有什么關系?
c、長方形的寬與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
d、你能找出圓的面積計算方法嗎?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
學生在小組內(nèi)積極討論,探究、分析,并將結(jié)果匯報。
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是半徑(r)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r×r=r2
齊讀公式S=∏r2強調(diào)r2=r×r(表示2個r相乘)
同學們太捧了,學會了把圓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并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三、鞏固運用、形成技能
1、我們用了多種方法推導、驗證了圓的面積公式,并知道了圓的面積大小與半徑有關,你們能用剛才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嗎?
2、求圓的面積需要什么條件?是不是只有知道半徑才能求圓的面積?
(1)課件出示例1
(2)學生獨立審題
(3)教師板演解答過程、
3、求下面圓的面積r=3md=5cm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核對時,強調(diào)要先算平方再算乘法。
4、判斷題(課件出示)
5、拓展練習:機動題
小力量得一棵樹干的周長是125、6厘米。這棵樹干的橫截面積約是多少??
四、課堂總結(jié)、深化認知: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yè):練習十六2、4題、
附:板書
圓的面積
長方形面積=長×寬
↓↓↓
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半徑
=∏r×r
=∏r2
例1:r:20÷2=10(m)
S:3、14×102=314(m2)
答:它的面積是314m2。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圓環(huán)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形與矩形混合圖形的相關計算方法。
2、學會利用已有的知識,運用數(shù)學思想方法,推導出圓環(huán)面積計算公式,有關于圓形與正方形應用的解答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會利用圓和其他已學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
圓與其他圖形計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學工具
PPT卡片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上節(jié)知識,導入新課
2新知探究
2.1圓環(huán)面積
一、問題引入
同學們知道光盤可以用來做什么嗎?誰能來描述一下光盤的外觀。
回答(略)。
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做與光盤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
二、圓環(huán)面積求解
例2、光盤的銀色部分是一個圓環(huán),內(nèi)圓半徑是50px,外圓半徑是150px。圓環(huán)的面積是多少?
步驟:
師:求圓環(huán)面積需要先求什么?
生:內(nèi)圓和外圓的面積
師:同學們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師:給出計算過程與結(jié)果:
三、知識應用
做一做第2題:
一個圓形環(huán)島的直徑是50m,中間是一個直徑為10m的圓形花壇,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師:這是一道典型的圓環(huán)面積應用題。通過直徑得到半徑,代入圓環(huán)面積公式,很簡單。
2、2圓與正方形
一、問題引入
師:同學們知道蘇州的園林吧。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園林建筑的窗戶?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設計,也有很多很常見的圖形,比如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等等。其中外圓內(nèi)方或者外方內(nèi)圓是一種很常見的設計。
師:不僅是在園林中,事實上在中國的建筑和其他的設計中都經(jīng)常能見到“外圓內(nèi)方”和“外方內(nèi)圓”,比如這座沈陽的方圓大廈、商標等等。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這種圓形與正方形結(jié)合起來構(gòu)成的圖形。
二、知識點
例3:圖中的兩個圓半徑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圓之間部分的面積嗎?
步驟:
師:題目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
生:左圖圓的半徑=正方形的邊長的一半=1m;右圖圓的面積=正方形對角線的一半=1m
師:分別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個求正方形比圓多的面積,一個求圓比正方形多的面積。
師:應該怎么計算呢?
歸納總結(jié)
如果兩個圓的半徑都是r,結(jié)果又是怎樣的呢?
當r=1時,與前面的結(jié)果完全一致。
四、知識應用
70頁做一做:
下圖是一面我國唐代外圓內(nèi)方的銅鏡。銅鏡的直徑是600px。外面的'圓與內(nèi)部的正方形之間的面積是多少?
師:同學們用我們剛剛學過的知識來解答一下這道題目吧。
解:銅鏡的半徑是300px
5、3隨堂練習
若還有足夠時間,課堂練習練習十五第5/6/7題。
(可以邀請同學板書解題過程)
6 小結(jié)
1、今天我們共同研究了什么?
今天我們在已知圓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前提下,探索了圓環(huán)和“外圓內(nèi)方”“外方內(nèi)圓”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不是要求同學們記住這些推導出來的公式,而是希望同學們能過明白推導的方法,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自己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2、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需要去求圓的面積,譬如說:蒙古包做成圓形的是因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積,植物根莖的橫截面是圓形的,也是因為可以最大化的吸收水分。我們還可以再舉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裝菜的盤子、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7板書
例2解答步驟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9
一、教材說明;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人教版]第十一冊《圓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
2、會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直徑;理解并掌握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3、能正確熟練地掌握用圓規(guī)畫圓的操作步驟。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自主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
(1)學生活動(邊玩邊觀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線系小球旋轉(zhuǎn)玩具表演。
[教師要求學生將觀察到的形狀告訴大家,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圓形。這里,教師采用學生感興趣的玩具表演活動,既直觀形象,又易于發(fā)現(xiàn),進而抽象出“圓”。學生從“玩”入手,不知不覺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習興趣濃厚,樂于參與,利于學習。]
(2)師生對話(學生可相互討論后回答)。
教師:日常生活中或周圍的物體上哪里有圓?
學生:在鐘面、圓桌、人民幣硬幣上……都有圓。
教師: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體會一下有什么感覺?
學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覺:……閉封的、彎曲的。
教師(多媒體演示:圓形物體→圓):這(指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以前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線段圍成的直線圖形。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指圓)這種圖形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教師(鼓勵表揚學生):對,這個圖形就是圓,你能說說什么是圓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這時,教師請同學們把眼睛閉上,在腦子里想圓的形狀,睜開眼睛再看一看,再閉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記住它。)
教師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并請學生回答:你還想認識圓的什么?學生說:還想認識圓的圓心、直徑、半徑……
[這里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互動,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圓”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探究——圓心
①徒手畫圓。
教師請兩個學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畫圓,然后請同學們評一評(3個人)誰畫的圓好呢?……師生認為用工具畫圓才能畫得好。[師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評說、其樂融融。]
②用工具畫圓。
教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工具畫圓。學生畫圓:a、用圓規(guī)畫圓;b、用圓形物體畫圓。[畫圓方法任學生自選,既體現(xiàn)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體現(xiàn)尊重學生(個性)、教學民主。]
③找圓心。
學生動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議一議、找一找……自我探索發(fā)現(xiàn)圓的'“圓心”。[教師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新知,培養(yǎng)探究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jié):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圓心用字母“O”表示。(學生在圓形紙片上點出圓心,標出字母。)
④游戲趣味題。
在操場上,體育老師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給同學們做游戲。老師說,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會派上用場。你喜歡站在什么位置呢?請你點出來。
[教師請學生邊點邊說明這點與圓的位置關系,同時給予評說。如學生點到“圓心”,師評說:“你很有雄心,喜歡別人圍著你轉(zhuǎn),將來必成大器。”如學生點到“圓內(nèi)”,師評說:“你比較守規(guī)矩,喜歡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活動,將來不容易犯錯誤。”如學生點到“圓上”,師評說:“你做事很有規(guī)律,能夠遵循原則,同時與‘上司’相處喜歡保持一定距離。”如學生點到“圓外”,師評說:“你很了不起,思維活躍,思路開闊,做事不愿受條條框框的束縛,喜歡創(chuàng)新,有開拓精神,將來定會大有作為。”……這樣教學,生動有趣,其樂無窮,激勵性強,學生樂學,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學生對圓、圓心、圓內(nèi)、圓上、圓外等基本概念能夠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系。
教師:你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還想知道圓的直徑、半徑,直徑與半徑之間有什么關系?……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0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材第9頁~第11頁。
課前思考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非常明確:利用學具合作探究圓的周長的測量方法,發(fā)現(xiàn)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導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以此教學目標為指導,為了能抓牢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起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課堂上李老師組織學生積極利用圓片、卷尺、繩子等學具進行探究,使教、學具在數(shù)學課堂上的作用得以體現(xiàn)。
課堂寫真
(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兩種自行車圖片,學生觀察。)
師:你會選擇哪一輛參加我校組織的自行車比賽呢?
生:第一輛。
師:為什么選擇第一輛自行車呢?
生:因為它的輪子大,跑得快。
師:為什么它跑得快呢?
生:因為它滾一圈的長度長。
師:對!輪子大,滾一圈的長度也就長。我們把車輪滾動一圈的長度就叫作它的周長。那么這兩款自行車車輪的周長到底是多少呢?誰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生:我們可以通過測量的方法得到車輪的周長呀!
師:你的反應很快。那么如何測量呢?這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下面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利用小圓片及其他學具探究圓的周長吧!
(學生開始討論,操作學具,2分鐘后,每個小組都有了各自的測量方法。)
[分析] 李老師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自行車的車輪讓學生首先明確“圓的周長”的意義,接著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得到圓的周長。在學生想到測量方法時,李老師又鼓勵學生用手中的學具探究測量圓的周長的方法。在她的主導作用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了學習,給這節(jié)課開了一個好頭。
師:哪個小組愿意先來曬一曬你們的測量方法?
生:我們第一小組先來。我們組是在圓形紙片的邊緣標一個起點,然后把它放在直尺上,讓這個起點對準零刻度,最后把紙片沿直尺滾動一圈,就得到它的.周長了。
師:嗯!這是個不錯的方法,但請同學們思考:如果有一個很大的圓形游泳池,要測量它的周長,我們能把它放在直尺上滾動一圈嗎?
[分析] 讓學生操作學具展示自己的測量方法,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有了學具的參與,學生用事實說明了問題。同時也促進了他們的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接著,李老師又提出了新的問題,為后面的課程做鋪墊。
生:下面請聽一聽我們第二小組的方法。我們小組是用繩子繞圓片一周得到它的周長,所以我們也可以用繩子繞圓形游泳池一周,再測量出繩子的長度,不就測量出了圓形游泳池的周長了嗎?
(說完,大家為第二小組的同學們鼓起了掌。)
師:大家對你們的方法已經(jīng)做出了肯定,這個測量方法的確很棒!
(此時,第二小組同學們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就在這時,老師拿出一根繩子,繩子的一端系著一個小球,接著將繩子在空中旋轉(zhuǎn)起來。)
師:同學們請看,小球走過的路線是什么形狀呢?
生:是一個圓形。
(這時,教師轉(zhuǎn)向第二組的同學并提問。)
師:如果想得到這個圓的周長,還能用你們小組的這種繞線測量的方法嗎?
生:不能。
[分析] 第二小組同學們利用繩子、直尺等學具創(chuàng)設了“繞線法”解決了問題后,李老師再次提出了質(zhì)疑,這次的問題更難解決,也讓同學們進一步意識到測量方法的局限性。
師:第三小組的同學,你們有什么好方法?
(第三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生:我們可以把系有小球的繩子放在紙片上,固定一端,拉緊繩子,旋轉(zhuǎn)一周,用筆描畫出小球的運動路線,然后將這個圓剪下來,再利用之前同學們說的滾動或者繞線的方法測量出這個圓的周長,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嗎?
(同學們聽完后,恍然大悟,都夸贊第三小組的同學聰明,此時的他們心里美滋滋的。)
師:你們組的想法很有創(chuàng)意,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小球的運動方式就好比公園里巨大的摩天輪,如果要得到摩天輪的周長,這個方法還可行嗎?
生:不可行。
師:看來,用測量的方法得到圓的周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測量中也存在誤差,數(shù)據(jù)不夠精確,我們還要像研究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長那樣,找到一個科學普遍的公式來計算圓的周長。
生: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有怎樣的關系?
師:請利用你們手中的學具合作探究吧!
(同學們通過操作學具,經(jīng)歷測量、填表、計算、觀察等活動,終于發(fā)現(xiàn)了圓的周長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再結(jié)合教材推導出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心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分析] 同學們帶著心中的疑惑去探究,目的明確,再加上小組合作,合理的分工,充分利用學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干,教室里氣氛活躍而井然有序。經(jīng)過學生自己的努力,他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之間的3倍多一些的關系,也推導出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課后解讀
數(shù)學課堂中應用教具、學具,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使他們對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本節(jié)課李老師就是利用教具學具緊緊抓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讓他們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積極主動地獲取了新知,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使大家印象中枯燥的數(shù)學課變得活躍起來。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1、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折扣和納稅之后的第三個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的知識點,是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也是本章內(nèi)容中的一個難點。
2、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讓學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義,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以及利率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學情分析
1、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折扣和納稅這兩個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將要學習的第三個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的知識點。
2、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點時的障礙點應該在于利息稅的扣除和國債利息不扣除利息稅上。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稅后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對學生進行勤儉節(jié)約,積極參加儲蓄,支援國家、災區(qū)、貧困地區(qū)建設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
難點:1、通過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計算方法;
2、利息稅的扣除和國債利息不扣除利息稅上。
教學過程:
一、課內(nèi)交流、探究
師:在儲蓄的過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關的知識?(學生分組匯報調(diào)查結(jié)果)
(生匯報。開放的問題情景下,根據(jù)每組學生的差異,預計可能出現(xiàn)下列情況:(1)有關儲蓄的一般知識,如儲蓄的方式;(2)有關儲蓄的相關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稅后利息稅的知識;(3)有關利息的計算方法,如有的小組利率的含義推導出利息的計算方法;(4)、有關調(diào)查中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師:根據(jù)每組交流的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并和學生共同整理儲蓄的相關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板書: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二、創(chuàng)設情景、體驗儲蓄
1、創(chuàng)設情景
2、體驗儲蓄。根據(jù)剛才的匯報情況,安排教學過程。
(1)學生拿出復制好的儲蓄存款憑證進行填寫。
(2)學生活動,教師了解學生填寫情況后,最后利用投影儀進行訂正。
(3)、充分聯(lián)系生活,設置儲蓄密碼。
(4)保管好存折或存單。
師:儲蓄完成以后,銀行要給我們一個存單或存折,我們要牢記密碼,妥善保管好存單或存折。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交流討論,了解利息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根據(jù)剛才的知識,如果告訴你兩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夠求出張大爺儲蓄到期時能獲得多少利息嗎? (學生分組討論計算,匯報情況)
2、學習利息稅知識。
師:大家都算出了應得的利息,但實際上張大爺他并不能得到你們算出的這些錢,你們知道為什么嗎?請大家看一下課本第99頁最下面的一句話:“國家規(guī)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稅率納稅。”哪位同學能解釋一下?
生:就是銀行多給的那部分錢的5%要上交給國家。
生:就是只能得到利息的95%。
師:對,存款的利息必須要按5%的利率納稅,納稅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在座的各位同學長大之后都要依法進行納稅。
師:儲蓄到期時,張大爺實際領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1:48.60×5%=2.43(元)
1000+48.60-2.43=1046.17(元)
生2:48.60×(1-5%)=46.17(元)
1000+46.17=1046.17(元)
生3:1000+48.60×(1-5%)=1046.17(元)
師總結(jié)利息的利息計算方法。
3、鞏固新知:學生進行練習(教材第100頁的“做一做”)
(1)學生個人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2)學生個人匯報
四、課后實踐、體驗儲蓄過程
師:請同學們課后把平時積攢的零用錢存入銀行,在儲蓄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你能想辦法解決嗎?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交流討論。
五、課后作業(yè)布置
課本練習二十三的第6、9題。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2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78—79頁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
2、能根據(jù)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重點:
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具準備:
每個學生準備5個棱長5厘米的小正方體紙盒,
教師準備5個棱長是15厘米的立方體紙盒,正方形紙板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今天我們要上一節(jié)數(shù)學課,老師卻想到了一首古詩《題西林壁》,能背下來嗎?(引導學生齊背)這首詩什么意思,你知道嗎?、2、師:大詩人蘇軾從不同的角度看廬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樣的。
而我們在生活也看過許許多多的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也會是不一樣的。
(設計意圖:由古詩導入引人入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結(jié)果是不一樣的”這一道理,并將此由生活中的現(xiàn)象引入本節(jié)課的數(shù)學探究中來。)
3、師:老師帶來了一個搭好的立體圖形,(出示用4個搭好的)(看大屏幕)(仔細觀察)從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狀?在題卡上畫一畫
4、匯報: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畫的?
正面:課件演示(平移情況)
上面、右面,(說說怎么想,怎么畫的)
(設計意圖:由舊知激發(fā)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同時分散難點,將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個面的畫法點撥出來,幫助掃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識障礙)
二、探索新知。
活動一:觀察立體圖形的形狀,并畫下來。
1、師:現(xiàn)在老師增加了難度,看看你還能畫出來嗎?
2、先觀察:難在哪了?
A認識數(shù)量上增多了:(原來是幾個,現(xiàn)在是幾個?)
師:大家數(shù)數(shù)是5個嗎?(教師鼠標點)指指被誰擋住啦?
(認識到有被遮擋的,課件顯示)
師:如果把遮擋的這些立體塊變成透明的,那么被遮擋的就能看見了,是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看到的立方塊透明,感受被遮擋的立方塊與其他立方塊之間的位置關系。)
B、數(shù)量增多,為什么就難了?(教師演示)
(數(shù)量上的增多,會引起(帶來)形狀上的更多變化,就難了)
師:現(xiàn)在是5個,如果是6個,7個,或者擺的更多呢,那么就更復雜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只研究用5個小立方塊來搭物體(揭示課題,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難“這一切入口,激發(fā)學生認清新知的生長點(即增加了一個立體塊),通過老師的演示引導,學生的想象,感受到數(shù)目上的增加,帶來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樣的變化,以幫助學生發(fā)展更高的空間想象能力。)
3、師;現(xiàn)在難度增加了,還想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借助擺來幫助我們),那好,就借助手中的學具,自己擺一擺,畫一畫。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而空間觀念的發(fā)展,要以觀察物體為載體,因此,要讓學生認識到抽象的東西理解起來有困難時可以把它形象化(即通過實物的擺來觀察可以降低難度,幫助解決問題這一手段、方法)
4、匯報:
師:你看見的每個面是什么樣的?怎么畫的,把它擺在黑板上。
請同學到前面邊看邊說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學仔細看,認真聽。
正面:師: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平移后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形狀。
上面:師:誰看到了他在觀察的時候和剛才那個同學有個不一樣的動作?為什么會有這個動作呢?
師:A我們可以調(diào)整觀察的角度,使你正對著要觀察的面。
B還可以怎么做?也可以轉(zhuǎn)動這個物體,讓要觀察的面對著你。
左面:學生先說,師:結(jié)合你手中的看看,他說的對不對。
師:如果給的不是具體的實物,而是立體圖形,看大屏幕上的,這個時候再看左面,,怎么辦?
師:看不見的,有難度,就需要我們靠頭腦去想象,要想很好的去想象,我們可以通過大量的動手擺,仔細觀察,來幫助你豐富你的想象。看來擺也很重要。
(設計意圖:在學生自己解決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怎樣想的“,即觀察方法上的指導,整個過程由抽象————直觀經(jīng)驗———抽象的訓練,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活動一在學生想一想,擺一擺,畫一畫,再想一想中完成。)
5、現(xiàn)在老師給你2分鐘,用5個小立體塊自己擺圖形,再分別畫出這三個面的形狀,看誰擺的多?
用手勢告訴我,你們都擺了幾種?
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同學們擺了這么多,相信大家頭腦中會有了深刻的印象。你們畫的都對嗎?
6、師:現(xiàn)在搞個小比賽,同桌之間,你擺一個他擺一個,然后交換過來畫出三個面的情況,再交換過來檢查,看誰畫得準,正確率高。
(都做對的舉手)
7、師:老師也搭好了一個,看看你能畫出來嗎?自己動手畫,匯報:
師:剛才老師看到有些同學沒有通過擺,直接畫出來的,沒擺怎么就能畫出來?有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實物擺幫助畫出來,只有通過不斷的擺加強印象,才能最終不用擺靠想象就能畫出來。
(設計意圖:3個練習,各有側(cè)重點,5是通過大量的擺、畫增加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在學生頭腦中通過直觀形成豐富的表象;6是對學生進行檢驗,同時強調(diào)了不僅要求畫的多,還要畫的準,也是進一步強化訓練;7是逐步由直觀—抽象,不通過擺而是通過想象,知道每個面的形狀,整個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實物與他們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小結(jié);剛才同學們通過看實物,調(diào)整你的觀察位置或是轉(zhuǎn)動實物來觀察,不能轉(zhuǎn)動的圖形只能靠自己的想象畫出3個面的形狀,也就只由立體圖形—平面圖形,那么給你立體圖形3個面的情況,你能知道原來的立體圖形是什么樣的嗎?
活動二:根據(jù)給出的三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
1、出示學生畫的3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自己動手搭一搭
匯報:(指名到前面邊擺邊說你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學認真觀察。
師:誰看清楚了他是怎么做的?
這個過程也就是根據(jù)看到的不同的面的情況進行推理調(diào)整的過程。
他是從正面先擺的,有沒有擺的方法和他不一樣的。也就是先從哪個面入手擺出基本圖形都可以,)
(設計意圖:在獨立完成、訂正匯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jié)方法,不僅重結(jié)論,更重過程與方法,在經(jīng)歷想一想,擺一擺,再想一想這一過程,著重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2、出示第2組,師:再來擺一個,試試,行不。
師:還有和他擺的過程不一樣的嗎?比比,哪個簡單?
(先擺數(shù)量多的,需要調(diào)整的就少,比較簡單)
這個呢,數(shù)量相同的,自己試試。
匯報:你是怎么知道的?還有別的途徑知道的嗎?(你真了不起)
先擺上面看見的,也就是底層肯定不動,只是在上面進行調(diào)整)
(數(shù)量上相同的,先擺上面看見的)
(設計意圖:優(yōu)化擺的方法,比較怎么擺簡單,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
2、師:給2個面,能知道它是什么樣的嗎?
自己嘗試,匯報
3、出示例題;判斷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正面什么樣的?還有不同想法的嗎?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看來又有新的問題產(chǎn)生了,這是我們下節(jié)課要研究的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根據(jù)從兩個方向看到的圖形,不能唯一確定一個物體,發(fā)現(xiàn)新問題,結(jié)束全課。新課開始是帶著問題進入本節(jié)課,再帶著問題離開課堂,數(shù)學課堂就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研究解決問題的陣地。另外設計中,也有意識的體現(xiàn)由抽象(圖形)————具體(擺實物)———抽象(由圖形判斷)這樣一個通過直觀手段來解決問題,再逐步到抽象的想象問題答案這一不斷訓練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發(fā)現(xiàn)實物與他們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全課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會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與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發(fā)展其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shù)行結(jié)合的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jīng)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學方法與手段:
師引導、生探究
教具準備:
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談話引入。
上課時間到了,我們班同學坐的整整齊齊的,你能用什么樣的方法表示每個同學的位置呢?(讓每位同學寫出自己的方法并進行討論)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
看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組、排、行、等多種方式,為了我們在確定位置的時候語言達成一致,一般規(guī)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板書:列行
老師左手起第一組就是第一列…,橫排就是第一行…
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班級座次表)在這張座位圖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嗎?
師指圖:這是誰的位置?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同桌說說自己的位置。今天老師還要教你們一種更為簡潔的方法來確定位置,想知道嗎?板書:(2,5)你們知道,這是誰的位置嗎?
2,5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像這樣用兩個數(shù)來表示位置,我們稱它們?yōu)閿?shù)對。(板書)
下面我們就來研究用數(shù)對的方法來確定位置。(板書)
2、鞏固新知。
A、誰能用數(shù)對表示出自己的位置?指名兩個,說出數(shù)對的`含義。如:老師板書(5,2),請這個同學起立,回答問題:(2,5)(5,2)這兩個數(shù)對都由數(shù)字2、5組成,他們表示的位置一樣嗎?為什么?(兩個數(shù)字組成順序不一樣,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樣)
B、老師出示圖中的點,相應的學生說數(shù)對,其他同學判斷對錯。(1,5)(4,2)(3,3)
當出示(3,3)時,問:兩個3的意思一樣嗎?
在我們班的位置中,這樣的數(shù)對還有嗎?
如果有個班級最后一個同學的位置是(7,7),你知道這個班有多少人嗎?為什么?(49個,因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C、小游戲:接龍老師先說出一組數(shù)對,相應的同學起立,說出下一個同學的位置,以此類推。
D、尋找新位置。
1、收拾好你的東西,根據(jù)你手中的數(shù)對,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
2、出示特殊數(shù)對位置,例如(5,)、(,)誰能幫助這兩個同學找到他們的位置嗎?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出示動物園示意圖。
(1)你能表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嗎?
(2)在圖上標出下列場館的位置。
飛禽館(1,1)猩猩館(0,3)獅虎山(4,3)
(2)周六,小紅和媽媽去動物園玩,她們的游玩路線如下:
(3,0)——(1,1)——(0,3)——(3,5)——(6,4)請你說出她們的參觀路線。
2、出示練習一的第1題,(9,8)這個格已經(jīng)涂好了,你能接著涂一涂嗎?
(9,8)、(12,11)、(13,0)、(6,11)、(5,10)、(14,5)、(6,9)
2、生活中的數(shù)學
(1)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你能舉出例子嗎?教師出示:地圖、圍棋圖。
(2)出示練習一的2題,這是國際象棋,你能說一說每個棋子的位置嗎?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位置
數(shù)對(3,5)
列,行
教學反思:
本堂課,我能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從學生熟悉的座位順序出發(fā),讓學生在口述“第幾組幾個”的練習過程
中,潛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幾列第幾行”的概念,讓學生從習慣上培養(yǎng)起先說“列”后說“行”的習慣。然后再過度到用網(wǎng)格圖來表示位置,讓學生懂得從網(wǎng)格坐標上找到相應的位置。這樣由直觀到抽象、由易到難,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shù)加法及分數(shù)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jié)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shù)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shù)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jié)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出示復習題。
1、根據(jù)題意列出算式:
5個12是多少?
3個14是多少?
2、下列句子中那些可以看做單位1
獵豹的速度是獅子的七分之三。
參加合唱隊的同學占全班人數(shù)的五分之一。
紅花比黃花多二分之一。
十月比九月節(jié)約四分之三。
3、計算:3/10 +3/ 10 + 3/10 =
3/10 + 3/10+ 3/10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shù)乘法。
二、新授
1、利用3/10 + 3/10 + 3/10教學分數(shù)乘法。
(1)這道加法算式中,加數(shù)各是多少?(都是3/10)
(2)表示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怎么列式?(乘法,3/10 ×3)
(3) 3/10 +3/10+ 3/10=9,那么3/10 + 3/10 + 3/10= 3/10 ×3,
所以3/ 10 ×3=9。同學們想想看,3/10 ×3=9計算過程是怎樣的?
誰能把它補充完整
2、出示例1,
(1)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引導學生根據(jù)線段圖理解,
“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當于”?再通過線段圖幫助理解。畫一條線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離。“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
跳一下的2/11 ”,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求“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2/11是多少?
(列式:2/11×3 = 6/11 )
有沒有更簡便的計算方法呢?獨立完成。指生板演。出示課件演示。
3、結(jié)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分數(shù)乘整數(shù),用分數(shù)的的分子和整數(shù)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練習: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教學例2
(1)出示3/8×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jù)計算結(jié)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
A、先約分再計算;
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qū)W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6、練一練,課件出示,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訂正。
三、鞏固練習
比賽:
第一回合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shù)的分母與整數(shù)是否可以約分,養(yǎng)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第二回合
2、“做一做”第3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shù)的分母與整數(shù)是否可以約分,養(yǎng)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第1、2、4題。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5
設計理念:
數(shù)學最終是要為生活服務的,回歸生活的數(shù)學才是有用的數(shù)學。本課內(nèi)容和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學了就可以學以致用,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目標:
1、在了解生活中有關打折優(yōu)惠措施的基礎上,能利用百分數(shù)的知識,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方案和策略,解決實際問題,深入理解折扣的意義。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分析比較,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合情思考能力。
3、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辯證、全面地思考、對待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在了解生活中有關打折優(yōu)惠措施的基礎上,利用百分數(shù)的知識,根據(jù)不同的實際情況,通過分析比較選擇最佳的方案和策略。
教學難點:
1、多種方案的計算。
2、合情推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打折計算方法。
1、談話導入。
2、為學生創(chuàng)設到快餐廳看菜單的情境,引導學生從合算的角度選擇套餐。
出示,如下圖。
A套餐
原價:12.5元
現(xiàn)價:10.00元
B套餐
原價:11.8元
現(xiàn)價:10.00元
C套餐
原價:10.80元
現(xiàn)價:10.00元
(1)如果你去吃快餐,你選哪一種最合算?為什么?
(2)A套餐相當于打幾折?
(3)B套餐也打8折,應付多少元?
二、分析比較,初用打折技能。
實際生活中的打折多種多樣,要反復計算、比較,才能夠選擇出最好的購買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
現(xiàn)在許多餐廳可以自己帶飲料消費,餐廳的.飲料可挺貴,要想合算我們不妨去超市逛一逛,買一些飲料再去吃飯。
甲商場買大送小
乙商場一律九折
丙商場滿30元一律八折
2、了解超市的優(yōu)惠政策。
師:請你舉例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這些優(yōu)惠措施的?
生:買大送小就是買一瓶大的送一瓶小的,前提是必須買大瓶的飲料。
打九折就是買100元錢的飲料現(xiàn)在只要付90元錢。
滿30元打八折就是買飲料的總價必須達到30元才能打八折,不到30元不打折。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shù)學六上冊教學設計07-15
數(shù)學上冊教學設計11-28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2-27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06-03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3-08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12-30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0-27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