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智能理論與英美文學教學
提供的具有磁盤操作功能的語句各不相同,直接調用DOS命令的方法也不相同.在Qbasic中實現磁盤操作功能時,可直接調用DOS命令,方法簡單,且與硬件聯系不緊;C語言功能強、應用面廣、使用靈活,但用C語言實現磁盤操作功能時與具體的硬件有關.有的語言不具有上述功能,但通過語言間的鏈接,可將用Qbasic或C語言編寫的磁盤操作子程序移植到其他語言編寫的程序中.
20世紀90年代,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能力并非單方面的,而是多面向的,這一理論掀起了全世界的教育改革風潮。哈佛大學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在其著作《智力架構》中一反傳統(tǒng)單一智力的看法,認為每個人至少有7種基本的智能,即語文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智能、反省智能,后來又增加一種“自然觀察”的智能,成為第8種智能,可能的話,還會證實發(fā)現第9種智能即“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論所談及的7種基本智能,至少指引著7種不同的教學方向,可涵蓋英語教學領域不同的教學方法。目前,英美文學教學存在3種模式,即文化模式、語言模式、個人成長模式。文化模式強調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文學歷史中普遍存在的價值,并且懂得欣賞與自己背景相異之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進而了解文學傳統(tǒng)之思想、感情與藝術形式,文學在人文傳統(tǒng)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這種方式極適合有文學細胞的學習者,但教材語言難度較高,上課時,大部分時間須依賴老師講解,此種方式以老師為中心,但學生自主性較低。語言模式采取以語言為基礎的方式,以學習者為中心,鼓勵學習者運用自己的語言知識,閱讀本文,形成自己的看法,老師可幫助學生對一些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并且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另外,此模式以活動為導向,如通過填空練習、寫作活動、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注意語言的用法,如何經由語言形式,來詮釋作品字里行間的意義。但這種模式,若太拘泥于語言文字,往往會失去個人詮釋的空間,過多機械式的練習,學生學習動機便會逐漸減少。
對作品之社會及歷史背景缺乏了解,就缺乏足夠的'文化知識來詮釋作品。個人成長模式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探討作品中與讀者經驗相關的主題,借以激發(fā)學習者的閱讀興趣。因此作品的選擇應以主題為主,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應用與主題相關的非文學類的材料,提高學生的動機。國內外學者在探討英美文學教學時,曾提出語言與文學合一的教學模式,主張將讀和寫的特性以及語言應用的特性融入到文學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與詮釋能力,兼顧語言能力的養(yǎng)成,并達成3種教學目標:
①提高學生的批評、分析和欣賞能力;
②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并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形式的敏感度和認知程度;
③提供有效的教學方式,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獨立思考的讀者。
【多元的智能理論與英美文學教學】相關文章:
多元智能理論對鋼琴教學的作用論文07-09
多元智能理論的常見教學設計范文02-23
探討多元智能理論對鋼琴教學的作用論文07-09
多元智能理論讀后感01-19
多元智能理論與寫字教學心得體會03-15
多元智能理論對小學教育的影響論文07-04
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實施差異數學教學論文06-14
多元智能理論對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論文07-04
多元智能理論視野下高校教學模式的改革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