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精選11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對作者主觀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體中僅次于詩歌的。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散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 篇1
和煦的晟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稀落一路的琉璃,葳蕤的瑤風拂過旖旎的芒香,月湖的水都變得嬌美,清倪的追趕柔得像美子的吟喃。睡眼惺忪,未醒的我意識模糊,像被時間抽空了靈魂,我只是徹夜未眠。
從小就在父母身邊長大,從未離開半步,而今身處異鄉(xiāng),思之深切,于你或是感同身受。
記得每一次送我上車那天,你都是一臉我完全能懂的表情。懂你,并不因為我是你的孩子,而是因為我也是同樣的表情,同樣的心情,只因為我是你的孩子。我想大多數(shù)人或多或少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場景,只是有時候走得太過匆忙,來不及剖析那份跌宕在靈魂深處的沉香。那份孕育在愛的海洋里的種子,來自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澆灌,在時間 的長情里開出花來,像朵七月的桃花般奢靡。那一刻,即便所有的愛都化成了凝視,只剩沉默,我想你也能貼切的體受到那份來自靈魂深處的暖香。
每一次坐上列車,都會想起一個人,或長或短,總是隱約而或明顯的想起一個人,我不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或是意念里,會不會有這樣一個人。離開的時候,忐忑不安。回來的時候,激動不已。
紛紛紅塵擾攘,靜看往歲擱淺,今雖非昔比,事卻經(jīng)年,已然從心不力,其實每天每時每刻都想打電話給你絮絮叨,但也許是分開的時間久了,也許是那樣一種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比較封建和保守一點。想給你分享我的大學生活,我的喜怒哀樂,想給你說你未來的兒媳有多么的可愛,多么的讓我迷醉,帶給我很多歡樂,當然也會偶爾的難過傷心。但感覺似乎隔著一層永遠捅不破的面紗,似乎跨越不了像偶像劇或古裝劇里面那樣似朋友兄弟一般的溫馨。因為你有太多的農(nóng)活要忙,好不容易有空了我也不忍心打擾你休息。
那一天,我終于給你打電話,你久久未接,我的心揪了一下,平時給你打電話都是嘀咕一兩聲你就會接的,無論你有多么忙,手里有什么活。
記得以前在地理干活,剛下過一場小雨,哥打來電話,你手里全是泥,但你對語音報出的號碼似乎那么熟悉,沒等念完你也不顧及把手擦干就接起電話,然后就是一臉的高興和掩飾不住的激動。但這一次……
“喂,喂”
喂,四叔?是你嘎,我爸嘞!
“你爸生病了,剛做完手術,現(xiàn)在還講不到話。 ……家里牲口拽不開,我和你媽輪換照顧他。”
那一刻我全身渙散了,在這個炎熱的城市感覺所有的寒冷都刺向我,就只是為了給我一行眼淚。或許這個世界上并沒有傾人傾城的風景,一切的飾物都有序而恰適的相綴于自然之間,都因心而異,就像此刻我目光所觸及的每個角落都悲涼得生疼,我從沒有這么一刻如此的恨過自己。
“喂,喂……小清,喂……”
啥子病啊,怎么嚴重到做手術?有沒有生命危險?怎么……?記不清當時問了多少個問題,問了什么,但回過神來的時候,電話早已經(jīng)掛了。
我打電話給母親,責怪她為什么不給我們說。
“爸爸說不要給你們講,以免影響你們學習和工作。”
我再一次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我是個男兒,是個將要像你一般堅強和博愛的人,我怎么……
我抽泣著說我馬上回來,父親嘶啞著吃力的叮囑我不要回來了,安心學習,醫(yī)生說是闌尾炎,做了手術就沒問題。
我是個不孝之子,是個罪人,我怎么能安心?要不是因為逃課而且沒錢用了,我不會知道你經(jīng)歷過這樣罪孽一般懲罰的痛苦吧!
我不怕別人如何指責我,無論曾經(jīng)做了什么,錯了什么,若你改過,都還來得及解救。若你珍惜過,當要去珍惜,更加珍惜。若你未珍惜過,那么,可以開始了。
不要說樹欲靜而風不止,不要獨自憫喃那份藏在夜深處的話白,不要讓回憶里那些碎成粉末的過往,借回流的風旋進眼窩,更不要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
會不會有這樣一個人,像安然的坐在列車上看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想要猛烈的記住他,留住他,卻感覺他離你的生命越來越遠。
無論你有多忙,手里有什么活,有多么的封建和保守,有怎樣的隔閡,都放下吧!父親節(jié)快到了,在身邊的,就讓他成為你列車上的風景。在遠方的,若果可以,何不坐上列車,去看一場最美的風景。若果不可以,就給他一聲問候吧!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 篇2
“鄉(xiāng)音未改,鬢發(fā)已衰,踏入荒蕪殘破的老宅,感懷生命的起點,生于斯,長于斯……”讀著媽媽在朋友圈里發(fā)的文字,回想起前幾日去媽媽曾經(jīng)住過的老房子,恍然間思緒翻涌。
五一那天,媽媽開車載著我從市里回到家鄉(xiāng),一路上,她和我講了很多關于她小時候的事,并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懷念小時候,懷念老房子。快到縣城的時候,媽媽竟然提議要帶我去她的老家看看,高興得我差點歡呼起來,我終于要去見那個想象過無數(shù)次的地方。
從寬敞的公路到狹窄的水泥路,從高樓林立的市區(qū)到縣城再到鄉(xiāng)居人家,我眼前的景物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汽車爬過了一座山,經(jīng)過了一大片田野,順著彎彎彎曲曲的鄉(xiāng)村小路,進了一個小山村。又過了一些人家,終于到了媽媽所說的老房子。老房子緊挨著村里的主路,已經(jīng)十余年沒有人住。道路的整改,鄰居家房子的翻修,都使它顯得那么低矮和陳舊。
打開一道沒有上鎖的鐵柵欄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很典型的老式房屋,窗戶下面是白色的墻,墻上非常醒目寫著幾個字——新年好!是用黑色顏料寫的,看上去充滿了稚氣。開始我還以為是哪家不懂事的小孩子來這里玩兒,在新年的時候寫上的,我隨口問了媽媽,答案卻讓我驚訝不已。原來,這是我姨小時候寫上去的!那字的年齡說不定比我都大啊!當年寫字的小女孩,如今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
走進老房子,因為已經(jīng)多年無人居住,屋內(nèi)有些凌亂。最先進入的是“窗戶地”,這是俗稱,其實,類似于廚房,東西兩邊各壘著一個灶臺。我常聽媽媽講她兒時的事:在月光下讀書,放學后去拾柴,邊燒火邊背書……自然看到灶臺,就仿佛看見媽媽邊添柴邊看書的情景。走進西邊的小屋,正對門的是一面掛在墻上的大鏡子,鏡子下是一個紅色的木板柜。媽媽說,以前經(jīng)濟條件不好,姥姥會把蘋果、點心之類的東西藏到柜子里,免得孩子們一口氣吃完,所以柜子總會溢出一股香氣。小屋的東對面是一間寬敞的大屋子,大屋子里有一個火炕,媽媽說,當時姥姥生舅舅的時候,就是在這個炕頭上生的,還大出血了,差點丟了性命。我不禁感嘆母愛的深沉和偉大,突然想到一個詞——“飲水思源”,又想到一句詩——“寸草難報三春暉”。媽媽們要受多少苦、多少累、多少危險,才能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啊!
姥爺年輕時當兵,后來在山西工作,是姥姥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姥姥既要照顧婆婆又要照顧三個孩子,我無法想象她有多么辛苦和艱難,只能說,姥姥有超乎常人的堅強和毅力。二零零零年,姥姥得了腦血栓,四年后病情嚴重,到了不能自理的程度,姥爺便提前離開工作崗位,回到家照顧姥姥,十幾年來,一直毫無怨言。有時候姥姥會意識模糊,連我媽媽都不記得是誰,又有誰能夠想象,這是曾經(jīng)撐起了一個家的女人。恍惚間,我仿佛看見年輕時的姥姥在灶臺前忙碌,手腳勤快,可一眨眼,又不見了……
走出院子,走在街上,我充滿了好奇。看得出,這是一個并不富裕的小村子,在媽媽小時候這里應該很貧窮吧,可她和弟弟、妹妹都考上了大學,都有了不錯的工作,是名副其實的“雞窩里飛出金鳳凰”,是全村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媽媽經(jīng)常用她的親身經(jīng)歷鼓勵我,把她的座右銘送給我,“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激勵我樹立遠大的目標。媽媽就是我的榜樣,她勤奮刻苦、拼搏上進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學習。
人們常說,友誼是一杯茶,愈品愈濃,而鄉(xiāng)愁,又何嘗不是呢?在外奔波的兒女,又怎會不想念自己的家呢?都說家是溫暖的港灣,誰又不想念最初那個溫暖快樂的港灣呢?
母親的鄉(xiāng)愁,像一個粥鋪,我喝了一碗,恍然間思緒翻涌,想起那個老房子,想起院子里那棵山楂樹,想起那充滿快樂氣息的“新年好!”構思此篇文章,送給當年奮力拼搏、如今激勵我努力上進的媽媽,也送給我自己:知來處,懂感恩!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 篇3
想起月亮,是一種內(nèi)心深處洶涌澎湃的感覺。當這個幾千年的節(jié)日臨近,我是陣陣絞痛。一個簡單而純粹的詞匯,卻洇濕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這個詞簡單到孤獨,甚至于疼痛,固有的氣氛使得心靈感應到了無比的落敗。
于是,我抑制住一把一把被秋風吹起的野菊花,一朵一朵喇叭花。讓它們舞蹈著,在清爽的八月里,獨領風騷。
我說我是孤寂的一只鳥,離別了故土二十余年。幾乎在我的身體上,羽毛脫落。我絹花凌空,向著那一輪明月升起的遠方,呼喚著喊不回的姓氏與母親的名字。
母親去了,恍惚中我又看見娘親的背影在村莊的夜空下,頂著金黃色的圓月。
我是十分想念的,想念娘親。還有過著孑然一身,且極其空寂的年邁的父親。不知心坎里的掙扎,因而我倍感內(nèi)疚。前些天,遠在蘭州工作的妹妹打來電話,告訴我,父親病了。我極力安慰在電話一頭哭泣的妹妹,我無話可說了。只能在心里像犯罪似的,一聲聲的自責,懺悔。除了這些,我再也找不到別的方案。
有人說,你可以回家看看父親,陪陪父親。我在想,朋友們的建議是完全正確的。我放下身邊一切事情,正準備打好行李,訂了車票。可父親十萬火急地打來電話,斬釘截鐵的告誡我,別回家!
我一頭霧水,我說爸,我票已經(jīng)訂好了,回家的衣服與行李全部裝在包里,準備出發(fā)。況且,你的病情不是太樂觀,怎么丟下你一個人在醫(yī)院里受罪呢?父親一生天不怕地不怕,要強了一輩子,說話的語句非常堅定。
我知道,父親的苦衷,莫非是不想連累兒女,他寧愿撐著,挺著。把疼痛化作微笑,力量,無時無刻的感染著我們。這一次的起程落空了。父親總是說自己能行,能照顧了自己。
離鎮(zhèn)子的'醫(yī)院不過二十多里地,父親獨自騎著電動三輪車翻越一座陡峭的山坡,下了坡,才能到達鎮(zhèn)上。途中,父親是在顛簸中行駛的。后來我才知道,父親的心臟很不好,從以前的胃腸炎,漸漸的轉好。而又患上了冠心病,心力交瘁,隨時有危險。一個快年近七十歲的老人,在山路上就這樣奔波著。
為了省錢,父親選擇了鎮(zhèn)上的醫(yī)院,他說,離家較近,不但能照看上家里的雞鴨、豬、狗,貓。還有地里的莊稼。這是父親一輩子不出遠門的緣由。住了一個晚上,父親心急如焚,便從醫(yī)院匆匆忙忙趕回家。他說,實在離不開家啊,住在醫(yī)院里的頭一天晚上,一眼也沒合,想著貓啊狗啊沒吃沒喝。想著想著,眼睛越發(fā)的干澀起來。聽著鎮(zhèn)子上街道來回車輛的聲音,聽著從北山宋塔那邊傳來的鐘聲。父親一夜卻失眠了。
回到家里,父親說,他一開門,那些貓啊狗啊,雞啊鴨啊餓得亂叫,他整個人被這些家禽包圍了。父親說,他看著這些離不開他的貓狗流淚了。一個身患病痛的老人,我第一次,甚至多次,為父親的執(zhí)著思想,對家的深情厚誼所感動。
母親在世時,好賴有個溫暖的家。不管父親出門在外,還是下地干農(nóng)活。母親是個幫手,每日三頓飯菜,熱氣騰騰。
想起往年的中秋節(jié),父親提前去鎮(zhèn)里張羅回來一些果品。為了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吃上頓像模像樣的月餅,他購置了許多棗、核桃仁、枸杞子、葡萄干等等。過中秋節(jié),在故鄉(xiāng)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除了傳統(tǒng)的蒸籠月餅外,其次是殺雞宰羊,祭拜月亮。小孩子們打扮的花枝招展,喜笑顏開。村莊就這樣在熱鬧非凡中沸騰著,千家萬戶,男女老少,都在等待華燈初上,圓月當空。
一場祭拜月亮的盛宴開始了。父親搬出來一張木桌,焚香燒紙,在明亮的月光下,擺上母親蒸的傳統(tǒng)手工月餅,瓜果梨桃,還有用紙疊的玉兔。在杯子里澆上米酒,舉過頭頂,默默念叨幾句,許下來年的夙愿。寓意著人圓心圓事事圓,風順雨順出行順。
金風玉露,桂花飄香。遠去的故鄉(xiāng)云啊,遠去的那個名字啊,父親,你聽懂了嗎?這個中秋的月亮定會明媚,照耀著咱們那份菜園,還有紅彤彤的高粱穗。你聞見了糧食的氣息,酒窖里散發(fā)的醇香,呱呱亂叫的雞鳴。
遠在遠方的路上,總是有話想對父親說。中秋,一個古老先輩們遺留下的節(jié)日,我只是在它千年又千年的夢里輕輕一叩,告訴所有人,告訴父親,告訴那個遙遠的故鄉(xiāng),那一種纏繞不散的鄉(xiāng)愁。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 篇4
時光如流水,沖刷著年輪一圈圈擴散開來。兒時記憶漸漸與歲月揉合發(fā)酵,生發(fā)出濃濃的鄉(xiāng)愁,連綿悠長,令人回味。
鄉(xiāng)愁是村前的長街和坑塘。雖然是土路,但長街硬而平直,它以東西方向從村前穿過,南邊靠坑塘的一側,是白楊,高大直立,我們兩個小孩子合抱也牽不到手。與白楊為伍的還有布滿坑涯大大小小的柳樹。夏秋的晚上,我們把草苫子鋪在長街上乘涼,或聽大人們講故事,或猜謎語,也沒覺得怎么難熬,伏天就過去了。
村南的坑塘與村子等長,村西的坑塘與其相比,短而窄,但它們由坑嘴子相連通,形成對村莊的半包圍。春天,黃河水從村東的溝渠涌進。放水的幾天猶如過節(jié),是快樂的日子,我們追逐著蛇一樣的水頭,目送它與坑塘里的水親吻融合,然后慢慢漲起來。村莊隨即平添了幾分生機。青蛙比我們小孩子還高興,用歌聲慶賀,你方唱罷我登場,此起彼伏,非常熱鬧。大人們說,青蛙打哇哇,四十天喝疙瘩。意思是離新麥子下來尚有一個多月的光景。
總覺得兒時的雨水很勤很大,夏秋時節(jié),水近坑沿,坑塘與南邊的洼地相連,一片汪洋。于是,這里便成了孩子們的天堂,從早到晚泡在水里,借著洼地里的苘麻和高梁作掩護,捉迷藏、打水仗。累了倦了,再來一番表演,或扎猛子看誰在水下憋的時間長、或看誰扎的猛子遠,或將身上涂上泥巴,麻溜地爬上歪脖子柳樹,來個滑稽的亮相后旋即跳進水里。秋假快結束的時候,水已清冷冰涼,即使嘴唇凍得發(fā)青,還仍在坑塘里玩耍。
印象中,兒時的冬天要比現(xiàn)在的冬天冷的很。當坑塘結了厚厚的冰時,我們在上面抽陀螺、打滑溜,樂此不疲。
鄉(xiāng)愁是熱鬧的老家廟。家廟位于村子中央,一排北屋,還有一排東屋和一排西屋,青磚瓦房,古香古色。據(jù)說,家廟是供奉家神的地方。但從我記事起,家廟就成了學校,我就曾在這里上過小學。這里除了朗朗讀書聲之外,還有喧天的鑼鼓和優(yōu)美的唱腔。不過,這大都在冬閑的晚上和小學放寒假時才有。大人們在這里排節(jié)目、演樣板戲。
我們村排演的是《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鄰村排演的是《紅燈記》。兩個村有時晚上同時演出,暗地里叫勁,都使出渾身解數(shù)。有好事者來回竄動,看哪個村戲臺下的觀眾居多。但總是聽大人們說我們村贏了。有的說我們村管事的人負責,演員認真,吹拉彈奏和打鑼鼓的賣力,配合的天衣無縫;有的說我們村唱的河北梆子,在四外八鄉(xiāng)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還有的說我們村的汽燈明亮。總之都有道理。
正月十五前后,家廟還有兩項熱鬧的活動,是孩子們特別期待的。
放云燈一直是我們村的習俗。有個叫勝叔的手特別靈巧,都是由他來操持。用細鐵絲扎制一個直徑和高度都近一米的桶型框架,外面罩上白紙。里面中上部放置用柴油浸泡的廢舊鞋底做動力燃料。點燃后由兩三個人按往口沿,待氣壓足夠時慢慢松開,只見云燈迅速升到夜空,像一顆星星隨風飄動。往往不等歡呼聲達到高潮,一些人便甩開步子去追燈。燃料越足、風速越大,追逐的路程就越遠。因此風大時是不宜放飛的。我也曾幾次隨人群去追燈,但每每回來均遭父母訓斥,不是因衣裳弄臟溻濕,而是困乏的尿炕。
揉花是我們村的獨創(chuàng)。把兩個牛籠嘴扣在一起,里面充滿木碳和生鐵片,然后用繩子系在裝有軸承的木桿上,點燃后搖動木桿,隨著火球的迅速旋轉,融化的鐵片甩出,撞到墻上,火星四濺,滿院金花,引來眾人的一片喝彩。
在我看來,鄉(xiāng)愁豈止是長街、坑塘、老家廟?還有村西頭神秘的佛堂,家北清水湍急的馬頰河以及高而長的河堤,村中的老井,窄長曲折的胡同,熟悉的村落輪廓,高大厚實的“孔子迴原處"石碑,成排的桑樹,成片的棗樹林……
兒時不知愁滋味,深深的記憶,滿滿的幸福。然而,近來回鄉(xiāng),深感陌生。那些村中我兒時所崇拜的人均已作古。村前長街的大樹蕩然無存,坑塘已近填平,老家廟也被拆除,所有的記憶都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稠密的長相類同毫無生命活力的五層樓房。可以說,它在我的腦海里不能留下任何印象,即便留下一絲絲也難以覆蓋兒時刻骨銘心的記憶。這愈發(fā)濃郁了我的鄉(xiāng)愁……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 篇5
故鄉(xiāng)很遠,遠得歲月滄桑,千里迢迢。故鄉(xiāng)很近,近得魂牽夢繞,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鄉(xiāng)愁是媽媽用枯黃的柴草點燃的一縷炊煙;是爸爸用廢舊的日歷卷在旱煙中的那口辛辣;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那份早熟和心酸!
童年的記憶中,我用稚嫩的脊背,背著哭哭啼啼的弟弟,在夕陽的余輝下,等待晚歸的爸媽快快回家。朦朦朧朧的傍晚,爸媽拖著疲憊的身影歸來,媽媽胳膊上挎著裝滿野菜的竹籃,爸爸挽著參差不齊的褲腿兒,肩上扛著一捆兒喂牛的青草。
弟弟馬上破涕為笑,從我的背上溜下來,飛奔進媽媽的懷抱。滿臉疲憊的媽媽在那一刻笑得像一朵風干的百合。踉蹌著把弟弟抱在懷里,我小小年紀已經(jīng)懂得了心疼爸媽。默默地走過去,接過媽媽的竹籃和爸爸的鐮刀,夕陽下,一家人踩著長長的影子一起回家。那時候,幼小的我還不太懂得生活的艱辛和困難,只知道不管等多晚,見到爸媽的那一刻,就是最大的幸福和心安。
回到家,爸爸叼著自卷的旱煙,領著弟弟去喂牛。溫順的大黃牛一邊大口地咀嚼著青草,一邊悠閑地甩著尾巴,弟弟在牛背上開心地笑。媽媽開始生火做飯,我提著野菜去喂鴨子。回來的時候,站在灶臺邊看媽媽淘米,煮飯,洗菜,擇菜,不一會兒就做好了一頓簡單的晚飯,金黃色的小米干飯和白菜燉豆腐。看得多了也記住了基本流程,就有了一種想躍躍欲試的想法。想給晚歸的爸媽做頓飯吃,給她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并用這種方式告訴她們,我已經(jīng)長大了。
記得那年我八歲,猶豫了很久,我把這個想法跟五歲的弟弟說了。那天的弟弟變得格外乖巧,不哭不鬧,還幫我擇起了韭菜。我自認為早已把媽媽做飯的步驟爛記于心,所以胸有成竹,滿心歡喜地忙碌著。
但是,廚房里有兩袋金黃色的小米,一袋顏色鮮艷米粒兒略大一點點兒,一袋顏色陳舊米粒兒略小一點點兒。我就忘了媽媽到底用哪袋米做飯了,糾結了半天,決定用顏色鮮艷米粒兒大的米。鐵鍋里的水和米都是嚴格按照媽媽平日的標準放的。但是那天的米飯很奇怪,水都快燒干了米怎么煮都不爛,于是,我就加水再煮,還是不爛,繼續(xù)加水繼續(xù)煮……越煮心里越著急,怕媽媽回家罵我,急得滿頭大汗。
正在這時,爸媽急匆匆地推開了家門。因為她們在山上田地里除草,能夠隱約看到山腳下的家,媽媽是看到房頂?shù)臒熗裁盁熈耍詾槲液偷艿茉诩翌B皮把柴草點燃了,怕燒到我倆,才一路急跑回家的。我那天心里害怕急了,心想肯定會挨揍,就嚇哭了。弟弟看見我哭,也跟著哭了起來,因為他把韭菜擇的亂七八糟滿地狼藉,也是怕挨揍嚇哭的。
結果那天,媽媽把我和弟弟摟在懷里,哭的稀里嘩啦。她邊哭邊說:“嚇死我了,以為你倆把房子點著了呢!不怕不怕,只要你倆沒事兒就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爸爸打開鍋蓋一看,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我鬧了個天大的笑話,居然把還沒有來得及加工成小米的谷子煮到鍋里了,所以才會怎么煮都不爛。媽媽一聽也破涕為笑了,于是,一家人嘻嘻哈哈笑了好長時間。我又囧又恨,心想自己笨死了,第一次做飯就鬧出這么荒唐的笑話。
那天,媽媽把我煮的一鍋谷子都喂豬喂牛喂鴨子了。然后,非常耐心地給我講解谷子和小米的區(qū)別,并且表揚我已經(jīng)長大了,知道替爸媽分擔家務了。
吃飯的時候,媽媽破天荒兒地獎勵我和弟弟一人一個咸鴨蛋,這個除非是過年或者家里來客人,平時是舍不得吃的。媽媽腌好了是要拿到集市上賣了換零花錢兒買油鹽醬醋的。
在那個物質條件相對匱乏的八十年代,一鍋永遠也煮不熟的谷子,一個香糯流油的咸鴨蛋,就成了我舌尖上最難忘的鄉(xiāng)愁。我也是從那一次,告別了少不更事的單純,真正學會了做飯做家務,用力所能及的行動,幫爸媽承擔起了生活的艱辛和苦難。
歲月滄桑,寒來暑往,涉不出的故鄉(xiāng)愁,走不完的回鄉(xiāng)路。那段關于兒時第一次做飯的啼笑皆非的經(jīng)歷,雖以失敗告終,卻讓我變得更加堅強樂觀和熱愛家鄉(xiāng)
在我心中,故鄉(xiāng)的山是一塊沒有被世俗染指的璞玉;故鄉(xiāng)的水是一汪沒有被金錢迷惑的純真;故鄉(xiāng)的路是我心中超越了愛恨情仇、爾虞我詐、千帆過盡的坦途;故鄉(xiāng)的愁是我用真情固守在心靈深處的一方禪心凈土。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 篇6
工業(yè)化浪潮鋪天蓋地而來,吞沒了我們身邊大片的田野風光。或許我是一個戀舊的悲觀主義者,這幾年來一直關注著城市資本涌入農(nóng)村后對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關注于傳統(tǒng)鄉(xiāng)村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曾經(jīng)“雞鳴桑樹顛”、“墟里升孤煙”這類的田園景致只能留存在記憶里了。人們不禁要問,面對日益擴張的城鎮(zhèn)化進程,我們固有的鄉(xiāng)景、鄉(xiāng)情、鄉(xiāng)愁還有寄托的載體嗎?
最近,我?guī)е@樣的心情去瀏覽了故鄉(xiāng)一處新開發(fā)的風景——花源木香生態(tài)園。該園位于壩上草原到竹程的路邊,是個占地1300多畝的現(xiàn)代園林基地,用石頭做成的仿古樹大門很是醒目,目前正在建設中。大約正在施工中吧,你能清楚的看到原有的田園野趣正一點點消亡,現(xiàn)代的園林景觀正一片片生成,這更增加了戀舊的情結!
我有幸看到了花源木香的效果圖,待建成之日,這絕對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園林生態(tài)園。無論是櫻花大道、大樹觀賞區(qū)、花海觀賞區(qū),還是地被景觀、濱水休閑區(qū),都透射著濃濃的城市氣息,表達城市里有閑群體對園林的解讀及他們審美情趣。
就以占地200多畝的山灣水庫為例,這兒本也是波光粼粼,水鳥游弋,淺灘處搖曳著蘆葦、蒲草。可建成后,環(huán)湖修有木棧道、觀景木亭,還有大大小小的親水石磯,一派人工痕跡,失去了天真。
再說那迎陽的山坡,躺在松軟的厚厚的野草上,仰看藍天白云,遠處或許還有一頭低頭吃草的老牛,那是多么溫馨的場景!可今后將被紅花草、石蒜、蔥蘭、二月蘭等分割,游人只可肅穆的觀賞,而不能和它們親昵,放縱一下慵懶和散漫。
由于是建設中,原有的幾處鄉(xiāng)村野景還殘留著,只怕下次再來時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于是我掏出相機盡量多的把它們保留下來。
進門后不久,在道路的左邊有兩方池塘,一大一小,中間有小埂隔開。正是初春三月,幾株老柳輕擺著半綠的枝條。池中幾叢是去年的蒲草,枯葉殘敗中別有一番韻致。仔細看時,發(fā)白的根部已經(jīng)竄出嫩嫩的綠色的新芽。池水是藍藍的,映著遠處的盤山和高速公路上疾馳的車輛。就在我流連之時,幾只麻鴨急匆匆的從蒲草里游出,在水面上畫出一道道舷波。
工程指揮部坐落在一家農(nóng)家小院里,院旁有一片竹林。這是本地產(chǎn)的低矮翠竹,竹林里正嘰嘰喳喳著一群麻雀之類的小鳥。這樣的竹園沒有園林修竹的挺拔、岸偉,卻也別有一番野趣。無論是夏日的夜晚,在月光下婆娑搖曳,還是冬日壓著積雪,偶爾有一只小鳥飛出,落下片片雪粉,那都是一道道可以入畫的風景。小竹林的上方有幾顆高大的楊樹升出,其中一棵上面還有一個喜鵲窩,兩只喜鵲輪番的進出。
沿大道向前行,在兩個小山坡中間是個水瀨。現(xiàn)在是枯水期,底部只有淺淺的一汪清水映著藍天的一角,但看著里面低矮、枯瘦的蘆葦,也可想象著雨季里也是生意盎然的情景。幾場春雨后說不定還有蝌蚪在怡然的游動,或者有野生鯽魚光顧這里繁衍后代。我最喜愛的是那幾桿枯敗蘆葦,會讓人聯(lián)想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意境。
沿路左折通向山灣水庫,在水庫邊有一塊紅土地,幾個農(nóng)人正在上面敷土。據(jù)說這紅土不長植物,所以要從別處運來黃土覆蓋在上面,當時我就暈了。留下這紅土不是一個別致的景觀嗎?說到這紅土還有一個傳說。據(jù)說以前這兒并沒有紅土,是的,在竹程這一帶包括六合北山區(qū)還真的很少見到紅土。大約是在1940年前后,新四軍一個營與日軍的一個中隊在這里發(fā)生了一場遭遇戰(zhàn),有50多名戰(zhàn)士為國捐軀,血灑山崗。之后,當?shù)乩习傩站桶l(fā)現(xiàn)這片土地是紅的。這場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被載入新四軍戰(zhàn)典中,在六合文史資料中也有記載。
從花源木香回來已經(jīng)有好些日子了,心頭一直悶悶的,提不起精神。我不知道如我這樣固守著那份鄉(xiāng)愁的人有幾個?但至少當?shù)氐霓r(nóng)人是沒有的,看著他們愉快的挖土、栽樹場面,還有一個手指夾著香煙指揮著的小隊長充滿笑意的面龐,知道他們并不留念往昔的村景。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工業(yè)化浪潮是大勢所趨,誰也阻擋不了,我只愿我的這篇短文能夠對那些即將淹沒的鄉(xiāng)景留個紀念。倘若投資者能夠看到它,在施工時,保留下一處兩處原來的野景,也算是給后人想起鄉(xiāng)愁留下一個去處吧!普希金說,逝去的都是美好的!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 篇7
漫山遍野,山花爛漫,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想起了兒時的歲月……
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我還在上小學,沒有多少家庭作業(yè),邀約小伙伴們玩耍,是我們課外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春天,我們上山采野花,教室的窗臺幾乎天天都有鮮花,呼吸著淡淡花香,我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夏天,白天我們邀約幾個小姐妹洗衣服,夜晚,悄悄來河邊洗澡,踏著月光,聽著蛙聲,歸來時一路歡笑。秋天,我們成群結隊去山上摘野果,田間找豬草,那一頭頭肥嘟嘟的豬,是我們滿滿的希望!那時的冬天,雪總是出奇的大,伸著舌頭嘗雪花,在雪地里面找狼蹄窩,不小心會被伙伴從領口灌進一把雪,田野上的我們像西北風一樣瘋……那時的我們,玩的太過盡興,往往忘記了吃飯的時間。印象最深的是村西頭的當娃媽媽,飯時總是拖著長長的聲音喊當娃吃飯,幾遍過后總是不耐煩的再補幾句咒罵的話,最終以當娃伯伯手持木棍來追,我們方才散伙。無論春夏秋冬,似乎熱不著,冷不著,只要有時間,便聚在一起玩,渾身總是充滿精氣神,黑黝黝的臉蛋上,寫滿了快樂……
那時的我們,經(jīng)常下水摸魚,登高遠眺,居住在山腳下河邊邊的我們,個個都是攀爬、淌水的高手。洪水季節(jié),由于河上沒有橋,淌水上學是經(jīng)常性的事情。我們手拉手,趟著齊腰深的洪水,順流而下,總能安全的抵達河對岸。那時家里的地很多,父母幾乎常年都在忙碌,我們也常常跟在他們后面挖地,撒種,施肥,割麥子,收包谷,小小的我們學會了和大人們一起在田間勞作,學會了侍弄莊稼。我們常常做家務,由于個子矮小,沿著凳子搟面條,在鍋臺燒水做飯,有時臉被煙火熏得烏黑,但是看著勞累的大人們能夠吃上現(xiàn)成飯,心里感到特別高興……
那時的我們,生活貧瘠,心中總是充滿了期盼,哪怕是一件新衣服,一個白面饃饃,一顆小小的雞蛋,都值得我們奢望。春節(jié),家家戶戶蒸饅頭,炸果子,做豆腐,割豬肉,感覺整個村子都飄散著新年的香味,我們掰著指頭在倒計時數(shù)天數(shù),年前的幾天真的是一種煎熬。脫下舊衣服,穿上媽媽新做的格子呢衫子和布鞋,感覺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連走路都像在飛一樣,那種快樂的心情伴隨著自己的成長,一年又一年!初五過后,全村人自發(fā)的組織起來玩龍燈,耍社火,走村串巷,甚至到縣城參加展演,這樣的活動村村都有,一直要持續(xù)到元宵節(jié)之后,大家圖的就是一個熱鬧。年快過完了,全家人在一起,說的更多的是:開春了,大人怎么種地,娃們怎么上學,平淡中夾雜著期盼和憂慮,而小小的我們依然在無憂無慮中享受著新年的尾聲和余韻……
那時的我們,村子集中在山腳下,低矮的土房錯落有致,村舍前面,大片大片的農(nóng)田生長著綠油油的莊稼,一望無際。村子有兩條直通村外的小路,兩米多寬,下雨時間,泥濘不平,小路上的人們,有的穿著雨衣,有的打著黑油紙傘,有的干脆把肥料袋披在頭上,一步一滑,跨過水潭時有摔倒的,拍打著身上的泥水,嘴里罵罵咧咧的……村子背靠一座小山,山上長滿槐樹、松樹等林木,春天來時,滿山都是打槐花的人,整個村子都彌漫在花香里。夏天,抬頭望山上,樹木郁郁蔥蔥,遮天蔽日,根本看不到山頂。村子被四條小河環(huán)繞,河水清澈見底,河中的魚蝦悠閑的游來游去,偶爾會看見一只鱉,一見到人,便很快鉆入淤泥,不見了蹤影。那時我們經(jīng)常在河邊洗衣服,捉魚蝦,歡快的笑聲蕩漾在河面,別提有多高興了……
如今,我們衣食無憂,白面饃饃已經(jīng)家常化,雞鴨魚肉已不再奢侈,我們西裝革履,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日漸疲憊!周末,領著孩子四處補課,看著孩子沉重的書包和不情愿的眼神,不知道快樂在他們心中到底是什么?偶然回趟老家,孩子幾乎連野草和蔬菜都分不清,大自然對他們來說仿佛只是幾個字,幾張圖片!放眼村莊,林木稀疏,農(nóng)田不在,到處高樓林立,沒有了往日的綠色和生機。我知道,我的兄弟姐妹和父老鄉(xiāng)親們正在城市的某個地方工作著,生活著……
曾幾何時,我回憶兒時的美好時光,回味生活的點點滴滴和那時的山山水水!那時,天那么藍,水那么綠,生活雖苦但很快樂!現(xiàn)在我們富足了,但曾經(jīng)的純真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幸福卻少了……
想鎖住記憶,想留住鄉(xiāng)愁,不希望那僅僅是曾經(jīng),是傳說……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 篇8
門前枯草堆,屋角銀線盤,
瓦上雜草生。冬風夾雪,臘梅已綻,
秋雁不復南行!
只怕自從你走后,鐵獅子一哭會生銹。
夜風吹透小軒窗,星星月亮全變瘦。
只怕自從你走后,心里肚里太難受。
牽掛月月又年年,無眠半宿又一宿。
何日再相逢?哪天再聚首?
當面訴別情,花間一壺酒。
喜鵲連聲叫,黃狗輕聲吼。
古橋新流水,藍天大日頭
風吹著我的思緒,再次離開。卻不知相聚又在何時,無可奈何,試問誰能把這種莫名愁澆?自古以來離愁別緒太多,可是誰又能做到真正的消愁呢?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又有哪個不戀家的味道,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哪個又能留的住這股清風,它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誰也無法挽留……誰沒個戀家的時候,任憑夜風吹透小軒窗;任憑天空中那星星月亮全變瘦,任你吹透變瘦,可是你吹的透我的愁恨嗎?星星月亮真的能變瘦嗎?你們永遠不能理解游子的心,你又何必去吹透消瘦自己呢!曾經(jīng)有一條路坑洼不平,現(xiàn)在變成了一條平坦而又漫長的油柏路,以前那條坑洼不平的路一邊全是高高大大的數(shù)估計現(xiàn)在只能看見樹樁樁了。每次回家固然很興奮,可是誰也不能長久陪伴,終歸要離別,遠去異國他鄉(xiāng)。其實我哪也不愿意去,就留在故都,我熱愛著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悉知這里的一草一木,一切對我來說都太熟悉了,成為我生命中一部分。當我再次回歸故土時,已是雜草叢生二月天,滿樹子規(guī)啼凄涼。
看著場口(街區(qū))上稀疏的人影總感覺少了點什么。我望著門前那荒蕪的田地,幾株高高的核桃樹,門前枯草堆,屋角已是銀線盤。一把破舊的二胡,發(fā)出沙啞的聲音,他不再響亮,卻見證了一生一世。曾經(jīng)的茂密,見證了他的稀疏,卻又無可奈何。樓梯上嫩綠嫩綠的青苔,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我撫摸著這里的每一寸土地、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還有那坍塌的泥墻和那破舊不堪的老房子,曾經(jīng)這里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現(xiàn)如今空空蕩蕩只剩回憶。在那最深的,觸手可及的地方感覺到了他們是有精神有靈魂的,從未消失!“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悲歡明日悲”誰說不是呢!這般愁啊猶如洪水泛濫一發(fā)不可收拾。游子們遠出在外,每天晚上只得看見那殘缺的玉盤,和那孤零零的星星,隨著那單影成了四個人獨自發(fā)著愁……今天你可倒好你是圓了,可是游人呢?以前大家伙聚在一起,那家伙熱鬧啊!聽著音樂,賞著那月兒,多好啊!可如今月亮再怎么圓它也只能圓這一時,卻圓不了一世,到頭來卻又是人去樓空,月兒你又何必故作姿態(tài)呢!游人們常常居所不定,四處漂泊,誰也不想這樣,可是誰又能阻擋呢?孤獨的黑夜吟著那首“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天又一年”誰又會去留戀那曾經(jīng)逝去的繁華,現(xiàn)如今已是銀絲滿墻頭,破碎不堪!
在那坍塌的墻面、破碎的灶臺、銀線般蜘蛛網(wǎng)布滿了屋角、經(jīng)風吹雨打歷練成的青澀的瓦片、石梯長滿了滑人青苔,歲月的痕跡,那記憶中的味道,多少人在這片土地上談笑風生,有說有笑,可是都是還未來得及享受就消逝不見,隨風遠去了……
一張褪已經(jīng)了色的照片,好像帶給我一點點懷念。巷尾老爺爺賣的熱湯面,味道彌漫過舊舊的后院,流浪貓睡熟在搖晃秋千,夕陽照了一遍他咪了咪著眼睛。一把生了銹的破鎖,還有那雕刻著圖案的門簾。窄窄的長長的過道兩邊,老房子依然升起了炊煙。已經(jīng)記不得哪年的哪一天,很漫長又很短暫的歲月。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不去了,早已流逝的光陰,手里的那一張漸漸模糊不清的車票,成了回憶的信號。
忘不掉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已想不起當年模樣,看也看不到去也去不了的地方。也許那老街的腔調(diào)是屬于我的憂傷,嘴角那點微笑越來越勉強。忘不掉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放不下熟悉片段,回頭望了一眼已經(jīng)很多年的時間。透過手指間看著天,我又回到那老街,靠在你們身邊漸行漸遠……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 篇9
我從車上下來,站在馬路邊深吸了兩口氣,啊,老家的空氣真好,一年中我總會回老家一次或兩次,老家離我住的縣城有一百多里路,雖說不遠,但在彎曲的山路上開車也需要一個多鐘頭。每一次回到老家都是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因為國家政策越來越好,特別是對農(nóng)村有著特殊的優(yōu)惠政策。記得兩年前回來時村里還是往日的面貌,土墻瓦房,深淺不一的河道,還有那狹窄的公路,如今真的是變了,整齊的兩三層樓房,那是國家為村民免費修蓋的新房,快要完工的寬闊的河道也讓村里多了一種景象,岔路口的監(jiān)控設備也大大提高了村民人生安全的保障,這些變化也就是短短兩年的時間,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我又怎會相信這一切呢。
在大伯家住了一宿,第二天吃過早飯我便開始起程,我要穿過河流,翻過一坐山,然后在走半里路,那里將是我要去的地方,那里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但哪里有一種熟悉的味道,那便是家的味道。
俗話說路要經(jīng)常去走,走的人多了就是路,人走的少了就變成了陌路,也許很久沒有人走這條路,現(xiàn)在的這條路和荒山一樣,如果不是冬天時節(jié),一定分不清哪里是樹林,哪里是山路,站在半山腰看山下村莊的風光,寂靜而美麗像一個小鎮(zhèn),只是這里沒有汽車,沒有繁華的集市,但卻有著小鎮(zhèn)的氣派和溫馨。
一邊走一邊看,看風起葉落,看野花爭艷,聽黃鸝鳴叫,還有那山雞高歌。我還沒有享受完這愜意的時光,就已經(jīng)到達了我最愛的家旁,家還是那家,只是常年不住人已經(jīng)改變了它原來的本相。
垮了一半的土墻依然經(jīng)受風吹雨打,那間老房子可以追隨到四五十年前的回憶,那里有爺爺奶奶的故事,有伯父和叔叔的故事,還有我和兄弟姐妹的故事,那里曾經(jīng)是一個快樂的大家園。從我記事起我就記得每次吃飯都是滿滿兩大桌,到了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就是三四桌,因為那個時候奶奶喜歡好客,屋里屋外都坐滿了人,那些人不僅有我家族的人,還有鄰居和親戚。那個時候沒有好吃好喝的,但只要過年過節(jié),或者家里來了特別的客人,十幾個菜還是難不到奶奶的,雖然爺爺奶奶已經(jīng)去世幾年了,但他們永遠活在我的心中,特別是我一走進老房子總能想起他們的一點一滴。
院子里的歡笑聲在我腦海中想起,二十年前我和堂兄弟姐妹們一起經(jīng)常在這院子里打鬧嬉戲,那個時候因為還小就經(jīng)常和他們打架,哭過,笑過,也恨過,但那個時候的純真讓我懂得了許多,歲月不饒人,一眨眼二十年過去了,如今的兄弟姐妹都各奔東西,有的早已成家,有的卻還是單身一人,我看著滿院子的樹木和雜草開始嘆息,我不是嘆息不堪入目的院子,我嘆息曾經(jīng)在這個院子里生活的人有多少時日沒有回來看過,一年,兩年,還是有十幾年,也許,他們在也不會到這里來了,因為這里在過兩年就變成了深山老林。
山還是那山,石頭還是那石頭,可房子后面的那個大碾盤卻不見了,也許早已被墻土埋沒。曾經(jīng)的幾顆小毛竹,如今成了一片竹林,雖然竹子不大但都很青綠,那竹子是爺爺種下的,那竹子就像爺爺?shù)淖幼訉O孫越來越多,越來壯士。那口老水井依然存在,只是水井里有些干枯,可能是長時間沒有人飲水的緣故,水井也開始沉睡。菜園地邊上的一排籬笆,那是我十幾年前栽下的木金花樹苗,如今那樹都長的非常茂密,地里的土壤也很肥沃,遺憾的是地里盡找不出一顆青菜。
我坐在院子里看著老房子,心里涌起一陣心酸,這里有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我摸了摸熟悉的石頭和土,它們也會想起我嗎,也許會,也許不會,但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會把它們想起,只要我愿意,我一定會經(jīng)常回來看看它們,因為它們是家的一部分,家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愛它們,我愛我的家,哪怕有一天這里成為無人問津的荒野。
回憶是美好的回憶,在短暫的時光也是回憶,回憶童年的快樂,回憶酸楚坎坷的過去,總有一天我會把這種美好告訴我的愛人,告訴她我有一個美好的憶鄉(xiāng)故事,還有那我生活過的故鄉(xiāng)。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 篇10
經(jīng)過連續(xù)三天的高溫,將近中秋,蓉城終于涼快起來了。入夜,窗外下起了綿綿細雨,夾雜著清新的塵土氣息,別有一翻沁馨的味道,“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發(fā)小從杭州打電話來,說杭州的街道已彌漫起中秋的氣息,處處店鋪都滿盛著包裝精美的月餅,寢室窗外更是月上柳梢,一片靜好。我說這就好啊,又有月餅吃了。電話那頭卻沉默無言,良久才道,“再美味的月餅,沒有家人陪伴也是食之無味,真懷念小時候團團圓圓的過中秋啊……”我想,這應該就是成長的代價吧。
聊了很久,發(fā)小突然問我聽過《明月千里寄相思》這首歌沒有。我想了一下,還真沒聽過。掛斷電話,上網(wǎng),馬上就找到了歌詞,然而強大的網(wǎng)絡搜索系統(tǒng)卻始終不能找到這首歌的播放文件。
“夜色茫茫罩四周,天邊新月如鉤。回憶往事恍如夢,重尋夢境何處求。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遙問心已愁。請明月代問候,思念的人兒淚常流。月色朦朦夜未盡,四周寂寞寧靜。桌上寒燈光不明,伴我獨坐苦孤零。人隔千里無音訊,欲待遙問終無憑。請明月代傳信,寄我片紙兒為離情。”
可惜只能欣賞這段優(yōu)美的文字,卻不能感受在獨特樂律下串聯(lián)起來的那番意境。對門的小群看我盯著這一段文字發(fā)呆,也湊過頭來看。“這不是《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歌詞嗎?”他告訴我他手機上有這歌,我?guī)缀跏菗寔硭氖謾C,開藍牙傳到我手機上。音樂,瞬間在耳畔飄蕩開來。
一個人,在宿舍里聽著這首近乎飄渺而又遙遠的曲子。搖曳的音樂,似訴似泣的音律,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遠去的故事。只感到一股久違而又澎湃的思緒從心底油然而起,向著四周擴散,一輪一輪,飄向很遠很遠的地方。
習慣了各種流行的音樂,不知怎的,突然覺得整個世界的人都忙碌起來,耳旁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還有或稀奇古怪另類或矯揉造作無病呻吟或聲嘶力竭不知所唱的所謂的音樂……好像所有一切在燃燒,熱騰騰地冒氣,我的心卻似涂上了一層層油漆,漸漸麻木了,一加熱卻又粘粘的——我知道那便是浮躁的感覺。
“夜色茫茫罩四周……”蔡琴淳厚的聲音拂過我的耳邊,像條小溪蜿蜒著流進我的心田,那一瞬間我真真實實地感覺到一股久違了的寧靜,就像小時候那純粹的中秋,一家人三世同堂,圍著餐桌其樂融融,共享天倫,而我在歡笑聲中美美地吃著月餅……這聲音是從心靈深處升騰而起,和著似有若無、隱隱約約的鄉(xiāng)愁在夜色中彌漫開來,仿佛穿越了時間的隧道回到古代,臨風起舞,舉頭望明月……
明月千里寄相思,這古典的情懷是否喚醒了天涯盡頭那些被牽掛的人呢?剛才打來電話的發(fā)小也正在回味明月的相思嗎?聽了兩遍,思緒總忍不住飄向過去的記憶。
那是一個屬于孩童的記憶,并不總是精彩卻滿載著溫馨。直到現(xiàn)在,雖說移居蓉城已有十多個年頭,可卻始終無法在腦海中把這兒轉化成故鄉(xiāng),心目中深處的故鄉(xiāng),還是那同姥姥姥爺共度,承載著我所有兒時歡笑的溫馨小城,每逢中秋,祖孫三代都會齊聚一堂品佳肴,賞明月。可如今,隨著日漸成長,離姥姥姥爺卻越來越遠,乃至短短三天的中秋假期都不足以陪伴二老共享天倫……
記得在高中語文的一次課上,老師要求我們每一個同學“團圓”下一個定義。有人說團圓就是親屬團聚,骨肉團圓;有人說團圓就是在你最想念的時候家人出現(xiàn)在你身邊……老師微微點頭,輪到我時,看著老師的目光,我說團圓不光是身與身的貼近,更是心與心的交融,是洗去滿身歸塵后毫無雜質的一聲問候,是血脈相連間牽念的柔柔眼神,是斑白華發(fā)下的慈祥笑臉。它應該像是一把鑰匙,昔日緊鎖心扉深埋記憶中的朝朝暮暮,都可以在團圓的時候得以開啟釋放。當我平靜地訴說完這段話,班上異常安靜,良久,在老師第一個鼓掌后,全班喝彩……
站在陽臺,才發(fā)現(xiàn)雨已停了,向遙遠的杭州方向眺望。午夜了,月應該已升中天,該是最亮最圓的時候了吧。發(fā)小的聲音還回響在我的耳畔,兒時的一幕幕此刻清晰地在腦海里回放。
“請明月代傳信,寄我片紙兒為離情。”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 篇11
我喜歡“窮游”,說白了就是不花錢的旅游!在離住家不遠三四十公里的蒼莽和蔥郁的五嶺山間的溝溝岔岔之中“干”轉悠。有時忘路程之遠近,忘時間之短長,日落夜臨,只好輕叩柴扉,投宿山里人家。厚道的山里人家拿出一大碗由若干小片片摞起來狀似涼粉的菜肴招待我們,這道菜在昏暗的燈下看起來有些黑乎乎的,近瞧原來不是黑色的而是深綠色的,聞之是由辣椒、糖醋、蒜泥涼拌而成。主人叫我們嘗嘗,于是我用筷子夾菜,可是怎么也夾不起來,不是夾斷了就是夾到半道上掉到桌子上。主人說,夾這種菜有個技巧:涼粉好吃難得夾,不夾邊邊夾正中,夾得緊又放得松,夾得快還閃起風。照此法涼粉片片兒果然晃悠悠地夾帶著“風”進入口中,入口爽滑,軟而不膩,微苦過后是樹葉的清香——這涼粉好吃!
主人說,這不是涼粉是豆腐,我們叫做“神仙豆腐”,在莫得飯吃的年月,把山里的神仙樹葉子采摘回來充饑,為了好吃才加工成如今模樣。
是啊,如今許多好吃的東西之中,有些不都是在那個缺乏糧食的年代里,饑民們發(fā)明的么?白河的“懶豆腐”、“甜漿水”、“模糊兒”、“蕨根粉”等等。
這“神仙豆腐”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豆腐,因它不是我們熟悉的黃豆做成的,而是用深山老林里生長著的一種被當?shù)厝司捶顬樯裣傻摹吧裣蓸洹钡闹参锏娜~子制作而成的——這神仙樹學名叫“六道木”——加工出來的成品外形和質地像豆腐,故曰:神仙豆腐。
經(jīng)“百度”,雙翅六道木,是忍冬科六道木屬的灌木,因雙花生于短枝頂端,有總花梗,枝干有六條溝槽而得名。多生長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路邊、溝邊雜林中或灌木林中。喜弱堿性到中性土壤,耐貧饑、干旱、低溫,易繁殖。
熱情的主人與我聊起了神仙豆腐是怎樣做出來的——
到山里去找神仙樹——神仙樹長在哪里,我們心中是有數(shù)的——把它的葉子采摘下來,回家后多清洗幾遍,放在簞簸兒里晾干水汽。把晾干了的葉子放進木盆里,再用滾開水去沖兌,趕緊用筷子攪拌葉子,直至攪拌成糊狀。然后把已成糊狀的神仙樹葉子放進紗布袋子里扭,把汁水扭到另一個盆里,使勁扭,扭到“榨”不出汁水為止。接下來把紗布袋子里的“渣”倒出來,再用滾開水去沖兌,接著扭,如是者三次,神仙樹葉子的葉肉被完全“扭”出來了,集中裝在另一個盆里。
這時盆里的“汁水”還不成豆腐,要將它變成豆腐須添加一種“催化劑”,即草木灰。草木灰在鍋灶洞里多的是,然而灶膛里的草木灰不純凈,顏色也不白,最好是現(xiàn)場制作一點兒草木灰。取晾干了瓜藤來燒制,萬不可用苞米稈燒灰,因苞米稈灰是黑色的。將剛剛燒制的草木灰過一下羅篩,再把細細的草木灰用水調(diào)制成糊狀,放進小紗布包里扭,把扭出來草木灰水均勻地灑在盆里神仙樹葉子汁水當中,與用鹵水點豆腐的操作酷似——個把小時后就成神仙豆腐啦!
主人還唱起了制作神仙豆腐“花鼓子”:
五至九月采葉回,洗凈泥沙放入盆。
每斤鮮葉水五斤,八十度開水好燙浸。
木棍攪至糊糊狀,挑起不滴正適宜。
然后用篩作過濾,漿汁里面加鹵水。
鹵水無時加灰水,三兩灰水葉一斤。
攪拌一定要均勻,冷卻凝固如瓊玉。
用水漂洗要在意,出水芙蓉是涼粉。
涼粉倘若再壓慮,神仙豆腐人間奇。
為什么稱之為“神仙豆腐”呢?熱情的主人講了一個“古經(jīng)”:古時有一個叫王生的人,在災荒之年,經(jīng)神仙點化,帶領鄉(xiāng)親們上山采集這種樹的葉子,教大家做這種葉子豆腐。因為這豆腐是神仙點化的,鄉(xiāng)親們都稱之為“神仙豆腐”,把這種做“神仙豆腐”的樹葉,叫做“神仙葉子”。大家就靠“神仙豆腐”度過了荒春。
現(xiàn)在吃“神仙豆腐”只是當作“涼粉”吃。當我們品嘗著它那涼而苦的滋味時,不要忘記已經(jīng)離去但并不遙遠的饑荒歲月,時刻謹記在實現(xiàn)溫飽之后依然存在著的“隱性饑餓”。
【身在故里不知鄉(xiāng)愁美文】相關文章:
鄉(xiāng)愁美文06-08
故里龍泉美文05-31
陌上故里美文08-05
身在異鄉(xiāng)美文欣賞05-30
與鄉(xiāng)愁有關的美文04-12
前世的鄉(xiāng)愁美文06-07
鄉(xiāng)愁美文欣賞06-27
可恥的鄉(xiāng)愁美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