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15篇)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1
1、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經(jīng)》
2、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左傳》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
4、所謂大丈夫者,謂其志之大也。——《韓非子 解老》
5、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 ——《孟子 離婁下》
6、乘眾人之智者,即無不任也。《文子 自然》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
8、人,物也,萬物之中有知慧者也。——漢 王充 《論衡 辨崇》
8、明者見于無形,智者慮于未萌。(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衍傳》)
9、百人譽(yù)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宋 蘇洵《遠(yuǎn)慮》)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
11、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
1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13、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4、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
1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16、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
1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22、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23、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2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xué)》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9、君子進(jìn)不敗其志,內(nèi)究其情,雖雜庸民,終無怨心,彼有自信者也。——《墨子 親士》
30、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孟子 公孫丑下》
31、恃人不如自恃也。 ——《韓非子 外儲(chǔ)說右下》
32、自信者,不可以誹譽(yù)遷也;知足者,不可以勢利誘也。(漢 劉安《淮南子 詮言訓(xùn)》)
33、天生我材必有用。(唐 李白《將進(jìn)酒》)
34、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論語 衛(wèi)靈公》
35、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 告子下》
36、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
37、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zhàn)國策》
38、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
3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2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5.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6.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7.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8.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9.明心見性,可以見如來。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12.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1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5.天之道,損有余而補(bǔ)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16.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17.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18.上德無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9.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20.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3
1.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8.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9.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1.倉廩實(shí)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
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1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1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15.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6.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1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18.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19.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20.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4
1.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洳簧普叨闹?/p>
4.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dòng),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5.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6.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7.君子有三戒:少之時(shí),血?dú)馕炊?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dú)夥絼?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dú)饧人?戒之在得。
8.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9.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10.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11.生財(cái)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cái)恒足矣。
12.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dá)道也。
13.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4.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15.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5
1.馬不伏櫪,不可以趨遠(yuǎn)。——《后漢書》
2.大丈夫當(dāng)雄飛,安能雌伏。——《后漢書》
3.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賈誼《過秦論》
4.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而改節(jié)。——《孔子家語》
5.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老子》
6.身修然后可以理家,家治然后可以治國。——恒寬《鹽鐵論》
7.人之善惡,不必世族;性之賢鄙,不必世俗。——王符《潛夫論》
8.少而不學(xué),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有而不施,窮無與也。——《荀子》
9.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馬援《誡兄子嚴(yán)敦書》
1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11.事親孝,與士信,臨財(cái)廉,取與義,分別有讓,其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
12.君子獨(dú)立不慚于影,獨(dú)寢不慚于魂。——《晏子春秋》
13.君子務(wù)知大者、遠(yuǎn)者,小人務(wù)知小者、近者。——《左傳》
14.廉者,政之本也;讓者,德之主也。——《晏子春秋》
1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紅樓夢》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6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3.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4.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
6.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7.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8.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9.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fēng)雨看潮生。
10.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11.兩情若是久長時(shí),又豈在朝朝暮暮。
12.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13.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fēng)。
14.著意栽花花不發(fā),無意插柳柳成陰。
15.予獨(dú)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7
一、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
二、子曰:“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論語》
三、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四、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勸報(bào)親恩篇》
五、時(shí)時(shí)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勸報(bào)親恩篇》
六、慎,朝夕伺候莫厭煩。——《勸報(bào)親恩篇》
七、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八、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
九、千萬經(jīng)典,孝義為先。——《增廣賢文》
十、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弟子規(guī)》
十一、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jǐn)為去。——《弟子規(guī)》
十二、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弟子規(guī)》
十三、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弟子規(guī)》
十四、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弟子規(guī)》
十五、首孝弟,次謹(jǐn)信。——《弟子規(guī)》
十六、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孝經(jīng)》
十七、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十八、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動(dòng)報(bào)親恩篇》
十九、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四言》
二十、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禮記》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8
1.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2.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qiáng)也。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4.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 逾矩。
6.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8.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
9.文章合為時(shí)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10.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1.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shí)。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1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13.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14.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
15.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9
《老子》經(jīng)典名言3句:
1.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 其私。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知足者富。強(qiá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10
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2、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后漢書
3、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8、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唐賈島劍客)
9、疾風(fēng)知?jiǎng)挪荩瑲q寒見后凋。——《后漢書·王霸傳》
10、沉舟側(cè)畔千帆進(jìn),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
11、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唐劉禹錫秋詞)
12、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李商隱
13、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14、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孟子盡心上)
15、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宋弘傳》
16、沉舟側(cè)畔千帆進(jìn),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
17、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18、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19、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2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22、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2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25、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26、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2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28、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2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30、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
31、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孟子《盡心上》
32、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后漢書)
33、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3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唐李白將進(jìn)酒)
35、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劉禹錫《陋室銘》
36、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3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38、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jīng)風(fēng)相鼠)
39、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40、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4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4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43、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44、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唐白居易長恨歌)
45、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6、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4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48、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4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50、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51、長風(fēng)破浪會(huì)有時(shí),直掛云帆濟(jì)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5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
53、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54、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55、一年之計(jì)在于春,一日之計(jì)在于晨。(南朝蕭鐸
56、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diào)張籍》
5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58、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ㄔ娊?jīng)大序)
59、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xué)記)
60、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61、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僧云覽
62、會(huì)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63、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6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65、會(huì)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66、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唐杜甫)
67、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68、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diào)張籍)
69、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國)
7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71、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宋·王安石
7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7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7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
75、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唐僧云覽)
76、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唐劉禹錫陋室銘)
7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馮異傳)
7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79、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80、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唐李商隱)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11
1.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yōu)殍讟洹1扔鳝h(huán)境變了,事物的性質(zhì)也變了。
2.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一個(gè)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會(huì)造成大亂子。
3.亡羊補(bǔ)牢,未為遲也。
丟了羊再把羊圈補(bǔ)好,還不算晚。就是說出了差錯(cuò)趕緊去補(bǔ)救,還來得及。
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好藥雖苦卻有利于治病,忠誠的'話雖不順耳卻對端正行為有幫助。現(xiàn)在常用來說明應(yīng)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如果太清了,就沒有魚了,人如果太精明了,就沒有同伴了.。
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年輕力壯的時(shí)候不奮發(fā)圖強(qiáng),到了一頭白發(fā)的時(shí)候,悲傷也沒用了。
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青春年華雖然已經(jīng)逝去,但珍惜桑榆似的老年歲月就不會(huì)為時(shí)太晚。
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dá)到遠(yuǎn)大目標(biāo)。
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不要認(rèn)為壞事較小就去做,不要認(rèn)為好事較小就不去做。
10.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12
1、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
2、造化之功,發(fā)乎動(dòng),畢達(dá)乎順,形諸明,養(yǎng)諸容載,遂乎說潤,勝乎健,不匱乎勞,終始乎止。——張載《正蒙》
3、上達(dá)則樂天,樂天則不怨;下學(xué)則治己;治己則無尤。——張載《正蒙》
4、義,仁之動(dòng)也,流于義者于仁或傷;仁,體之常也,過于仁者于義或害。——張載《正蒙》
5、仁通極其性,故能致養(yǎng)而靜以安;義致行其知,故能盡文而動(dòng)以變。——張載《正蒙》
6、能通天下之志者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無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張載《正蒙》
7、以責(zé)人之心責(zé)己則盡道,所謂「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所謂「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以眾人望人則易從,所謂「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責(zé)己責(zé)人愛人之三術(shù)也。——張載《正蒙》
8、有不知?jiǎng)t有知,無不知?jiǎng)t無知。——張載《正蒙》
9、以心求道,正猶以己知人,終不若彼自立彼偽不思而得也。——張載《正蒙》
10、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偽不相似。——張載《正蒙》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13
1、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記·殷本紀(jì)》
2、始作書契,以代結(jié)繩——倉頡
3、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來去不失期——莊子《逍遙游》
4、石篩篩兮蔽日,雪疊疊兮薄樹。車蕭條兮山逼,舟容與兮水路。憫晨夜之摧挫,感春秋之欲暮。征夫輟而在位,御者局而載顧。《楚辭》
5、學(xué)問中人,無不從苦處打出。——?jiǎng)⒆谥?/p>
6、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徒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
7、煙般往事夢中休,繞梁芳蹤難去留。君言相思一樣苦,妾嘆離散兩般愁。意到濃時(shí)怎忍舍,情到深處無怨尤。孤影月明應(yīng)寂寞,問君何處是歸途?——納蘭容若
8、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
9、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慎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管子《管子·形勢篇》
10、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論語子路——孔子《論語》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14
1、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xué)記》
2、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tái)。——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3、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唐·元稹《離思》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6、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7、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8、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后漢書
9、長風(fēng)破浪會(huì)有時(shí),直掛云帆濟(jì)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1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
12、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1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14、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15、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宋·陸游《病起書懷》
16、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18、疾風(fēng)知?jiǎng)挪荩瑲q寒見后凋。——《后漢書·王霸傳》
19、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20、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
2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22、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唐·李商隱《錦瑟》
23、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dú)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戀花》
2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25、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宋·陸游
2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
27、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28、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对娊?jīng)·大序》
29、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國》
30、不識(shí)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31、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33、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唐·杜甫
34、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3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3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3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3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zèng)韋左丞二十二韻》
39、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元行沖傳
40、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僧云覽
4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唐·李白《將進(jìn)酒》
42、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4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4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洳簧普叨闹!墩撜Z·述而》
4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46、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4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4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49、鑒前世之興衰,考當(dāng)今之得失。——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15
01、天長地久有時(shí)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白居易長恨歌)
02、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03、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離思)
04、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
05、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06、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顏真卿)
07、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08、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唐賈島劍客)
09、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紳憫農(nóng))
10、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國)
1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12、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 (唐李商隱無題)
13、相見時(shí)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14、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唐李商隱錦瑟)
15、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唐李商隱)
16、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唐李商隱)
17、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唐僧云覽)
18、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五代李煜烏夜
19、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dú)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戀花)
20、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21、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2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23、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24、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25、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相關(guān)文章: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05-18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15篇10-19
國學(xué)名言名句09-29
國學(xué)的名言名句大全02-11
有關(guān)國學(xué)名言經(jīng)典名句09-29
《詩經(jīng)》中的經(jīng)典國學(xué)名句精選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