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的特殊禮儀及含義
哈薩克的禮儀即有濃郁的草原生活特點又有伊斯蘭教特色。哈薩克族的人生禮儀極富有游牧文化特色。他們十分重視新生命的誕生。嬰兒出世后往往舉行三天慶祝活動,視為搖籃禮。哈薩克族的嬰兒一般是在搖籃里長大的,所以哈薩克人在嬰兒出生7~10天后要舉行將嬰兒放入搖籃的儀式。屆時,主人家宰一只羊,邀親友、鄰居家的婦女參加,同一天還舉行命名儀式。來參加這兩個儀式的婦女每人都要將一件自己親手制作的衣服送給嬰兒,還要給孩子起一兩個名字供主人選擇,或者由毛拉給孩子命名。主人熱情招待來賓,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向孩子祝福。如今,這一儀式多在嬰兒出生40天后舉行。
在男孩5~7歲時一般還要舉行割禮。哈薩克非常重視割禮,儀式規(guī)模十分隆重。除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還有騎馬禮等。哈薩克人以純樸、誠實、直爽、熱情好客而聞名這是因為牧區(qū)地廣人稀,居住分散,行旅不便,外出時,凡有氈房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休憩和投宿之處,行人就可免受饑寒之苦。哈薩克人對待客人恭敬備至,禮節(jié)周到,他們認(rèn)為客人是安拉賜予的,不可稍有怠慢。而且,哈薩克人認(rèn)為,宰羊待客是光榮體面的`事情,也是應(yīng)盡的義務(wù)。客人臨走時,如屬貴客,主人就要問貴客:“氈房內(nèi)是否有你需要的東西?”如果客人看中了某件東西就要奉送。
如沒有,就按一般慣例給貴客送禮。經(jīng)濟(jì)條件好的,送元寶、馬、駱駝和鷹,次者送皮大農(nóng)、袷袢及狐皮、狼皮等珍貴的獸皮衣服。久別的親友見面時,大輩見小輩親額頭;年歲相當(dāng)?shù)囊娒鏁r擁抱;若摯友見面,婦女施擁抱禮,男人行握手禮。一般人見面必須熱情問候并握手。
哈薩克族見面時,都要伸出雙手握住對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熱情,并說:“薩勞瑪里肯。”同時還要問七八個“阿曼”(平安的意思),其內(nèi)容要問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兒女、牲畜等,不然,則被認(rèn)為不禮貌。婦女們見面時,一般是點頭、問候,若兩人較長時間沒有見面,那么見面時就顯得格外熱情并要擁抱,表示親昵和思念。
【哈薩克族的特殊禮儀及含義】相關(guān)文章:
1.
7.禮儀的含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