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術教案范文錦集六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新課程標準就是為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多欣賞優(yōu)秀作品,多給學生感受美術作品的機會,在中外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欣賞中開展美術學習活動。《捏塑造型的樂趣(設計與生活)》選自江西美術出版社美術教材八年級上冊。本課突出介紹了泥塑的含義、類別、特點、制作方法等。還主要是為了加深學生尋民間泥塑和現(xiàn)代泥塑的了解,擴大他們的藝術視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二)、學情分析
1.本節(jié)內容除了讓學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概況以外,還更加讓學生能貼近生活、學生能更好增進對雕塑的興趣。
2.學生能在近似于玩的學習過程中充分體驗自由創(chuàng)造的無窮樂趣,在愉快的玩耍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泥塑的特點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2.通過對民間彩塑和現(xiàn)代泥塑作品的欣賞,增進學生對雕塑藝術的認識和興趣。
3.通過不同藝術類別的比較,使學生拓寬藝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使學生能更好地對民間彩塑和現(xiàn)代泥塑作品的欣賞。
難點:使學生了解泥塑的特點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教學環(huán)節(jié)
(1).由圖片導入新課。由泥塑圖片《大阿福》引入。
(2).講解新課(教師活動)
1.什么是泥塑?
2.我國五大雕塑主要由哪些部分組成?
3.泥塑的特點和制作方法應是怎樣的?
4.欣賞并講解民間彩塑《漁家女》、《三只騎羊猴》、《魯迅像》等的制作過程.
5.欣賞并講解現(xiàn)代泥塑《漁家女》、《三只騎羊猴》、《魯迅像》等作品。
6.讓學生自己學會動手制作泥塑?
7.選出學生中較優(yōu)秀的作品展示給大家一起欣賞。學生注意力集中。
(預設學生行為)
1.學生通過看書從課方中找出泥塑的含義、類別、特點、制作方法等。
2.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一起欣賞泥塑作品,說說作品美的妙處。
3.能學生區(qū)分民間泥塑和現(xiàn)代泥塑作品。
4.在欣賞過程中要讓學生自已歸納、概括、合作。
5.學生本人動手制作泥塑。
6.學生興趣高
(設計意圖)
1.通過對本課的理解更加能清楚地知道泥塑的含義、類別、特點、制作方法等。
2.欣賞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到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教學目標。
3.在欣賞民間彩塑的過程中既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4.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更加增強對其它藝術的學習興趣。
5.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已的看法
6.提高作品效率。
(3).小結,講評
(六)、板書設計
1.泥塑的含義、分布、特點、制作方法。
2.我國五大傳統(tǒng)雕塑:陶、木、石、銅、泥。
3.欣賞民間彩塑作品。
(七)、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學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
2.分組對這些作品進行點評:選出你認為最好的作品,說說理由。
3.請學生本人介紹自己在制作泥塑過程和感受。
4.針對學生的作品做一個等級評定并給學生提出好的建議。
(八)、教學反思
我的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理念。密切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圖片展示、現(xiàn)場示范等形式,讓學生通過直觀欣賞民間泥塑和現(xiàn)代泥塑作品及泥塑的制作過程,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一般性規(guī)律,進而提高作業(yè)效率。并且我對本課講解較為詳細,學生都能掌握泥塑的基本知識,也都能在欣賞民間泥塑和現(xiàn)代泥塑作品過程中做到認真并積極地參與討論,學生學習了本節(jié)后能夠用文字形式表達出自己對雕塑藝術的了解和感受。本課沒有使用多媒體課件,但我精心準備了大量的圖片和實物并進行現(xiàn)場演示,有利于重難點的突破。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造型·表現(xiàn)”領域的階段目標,運動教材選擇了“運動”這一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課題。通過本課運動的學習旨在讓學生探索美術的表現(xiàn)語言、表現(xiàn)手法,引起學生對運動藝術與科學的關系的一些思考。
教材運動從美術作品中運用具象的表現(xiàn)手法來表現(xiàn)運動的過程入手,引導學生探索表現(xiàn)運動的方法、角度,教材還通過欣賞運用抽象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動感的雕塑作品,讓學生對美術的表現(xiàn)形式有進一步的認識。
教材設計了三個學習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嘗試運用畫筆記錄舞蹈的運動形態(tài),這一活動的設置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分析、掌握運動的特點,結合對美術作品的賞析,讓學生對藝術作品怎樣表現(xiàn)運動有一個基本認識。第二個活動是讓學生嘗試演示并畫出樹葉和紙飄落的軌跡,這一活動設置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抽象的表現(xiàn)形式有一定的認識。第三個活動是讓學生選擇適當?shù)墓ぞ卟牧希瑖L試做一個表現(xiàn)運動的小雕塑,這實際上是對前面所探索、總結出的知識經(jīng)驗在實踐中如何加以運用的一個學習過程。
“評價建議”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提供一個讓學生對自己學習
情況進行檢驗的方法參考。
“資料庫”中選用了一些活動雕塑圖片,提出了一個新概念,這些極具動感而有趣的雕塑,產(chǎn)生強烈視覺沖擊力,以擴展學生的視野,帶給學生新的思考。
“學習大空間”中選擇了具有動感的造型方式在生活中運用的實例,提供了學習遷移的途徑。
二、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運動的本質特點。
◆讓學生嘗試運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表現(xiàn)出運動的形態(tài)。
◆讓學生對藝術與科學的關系有進一步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語言,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思路
1.教學題材
教材選擇米隆的《擲鐵餅者》導入,經(jīng)典的具象雕塑作品展示了運動中力與美的結合,給人以視覺享受。緊扣本課主題,教材還選用了其他表現(xiàn)運動的雕塑作品,從不同表現(xiàn)的角度和方法進行探討。
結合“活動一”嘗試表現(xiàn),教材安排了繪畫作品欣賞。選擇了敦煌壁畫中表現(xiàn)狩獵場面的一幅作品,流暢的線條、夸張的造型、艷麗的色彩使畫面充滿動感,引導學生感受其神韻,體會其表現(xiàn)手法。同時還展示了法國杜桑的代表作品《下樓梯的女人》,作品把不同時空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在同一畫面上,捕捉出人物下樓梯時的連貫動作,描繪出運動的感覺。兩幅繪畫作品通過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出運動的狀態(tài),使學生對美術的表現(xiàn)語言有進一步認識,從而啟發(fā)學生進行不同的嘗試表現(xiàn)。教材選擇了一幅攝影作品,拍攝的是一位花樣滑冰者的舞蹈形態(tài),要求學生用某些表現(xiàn)手法進行表現(xiàn)。有意識選擇這張重動態(tài)表現(xiàn),而缺乏細節(jié)的作品,旨在引導學生對動態(tài)的關注。
教材還選用了一些抽象的雕塑作品圖片,不同的造型表現(xiàn)出強烈的動感,以豐富學生的表現(xiàn)語言,幫助其創(chuàng)作。
教材呈現(xiàn)了一個金屬質感的雕塑作品,說明材料與作品表現(xiàn)的關系,加強學生對材料和質感的認識。兩幅學生作業(yè)側重于動態(tài)的把握,以及對不同材料的選擇,難度適合學生水平,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教材中所選用的一些圖片,考慮呈現(xiàn)表現(xiàn)的不同手法和不同形式,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點信息,老師還可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進一步進行補充。通過作品欣賞,能提高學生的視覺感受能力和審美情趣。
美術教案 篇3
課題:2、文房四寶和毛筆執(zhí)筆
課型:繪畫知識課
教學目標:
1、熟悉中國繪畫的作畫工具,了解它們的性能,并會正確使用。
2、掌握正確的毛筆執(zhí)筆方法以及行筆姿態(tài)。
3、提高學生對畫國畫的興趣。
教學重點:熟悉作畫工具性能,并會正確使用。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不同的行筆方法進行作畫。
教學方法:演示法、指導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毛筆、墨、宣紙、硯臺、中國畫顏料等。
板書設計:
2、文房四寶和毛筆執(zhí)筆
一、文房四寶:
筆、墨、紙、硯
二、行筆姿勢:直筆、臥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并安排擺放有序。穩(wěn)定學生情緒,按常規(guī)上課。
二、導入新課:
1、提問:中國繪畫的作畫工具有哪些?(指名回答)
——毛筆、墨汁、宣紙、中國畫顏料、硯臺、氈。
2、教師小結,并導入課題。
筆、墨、紙、硯,是中國書畫藝術的工具和材料,常被稱為“文房四寶”,熟悉它們的性能,是學習中國畫的基礎。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的性能和毛筆的執(zhí)筆方法。(板書:一、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三、講授新課:
1、結合作畫用具,教師簡要介紹其性能。
毛筆:分大、中、小號,有羊毫,也有狼毫,小號葉筋筆是勾畫葉筋和線的。羊毫一般是上色用的。
墨:一般是用書畫墨汁,它比較粘稠,要根據(jù)用墨需要調好再用。
紙:宣紙有生、熟之分。生宣紙是用來畫寫意畫用的,能洇水。熟宣紙不洇水,是用來畫工筆畫的。
硯:是用來研墨的,由于原墨較粘稠,需要用水來研勻,方可使用。
2、教師演示毛筆的執(zhí)筆方法:
(一)執(zhí)筆筆位:與寫毛筆字大致相同。具體指位是:
(二)先用三指合力持筆;
(三)再用無名指抵住筆管;
(四)指實掌虛。
教師邊講解邊演示,與生同步練習執(zhí)筆指位。
3、教師講解演示行筆姿勢:
行筆姿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筆:筆管是直的,如同寫毛筆字一樣,中鋒用筆。另一種好似臥筆:筆管是臥的,側鋒用筆。在用筆有時可懸肘,有時可枕肘。
教師分別演示兩種畫法。
4、欣賞作品,讓生觀察、體會用筆的方法。
四、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做執(zhí)筆指位和姿勢的練習;并試著用不同的執(zhí)筆姿勢,看一看畫出的墨跡有什么不同。
教師巡回指導。
五、小結評價:
只有熟練、大膽的作畫,掌握并靈活運用用筆的方法,才能為下一步畫國畫打好基礎。望大家課下多練習!
布置下一節(jié)課用具準備。
教后記:通過學習,學生掌握了作畫工具的性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靈活用筆;學生興趣較濃,積極性較
美術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綜合.探索”領域,選擇各種各樣的自行車為表現(xiàn)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可以在學習中感受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教案自行車的故 事第5冊。 以自行車為教學主線,訓練學生搜集、選擇、運用資料的能力。讓學生在自行車的造型、功能演變中,了解自行車除了具有實用價值以外,還具有審美價值,感受工業(yè)設計的發(fā)展。
教學目標:
了解自行車的演變過程、自行車的造型特點和功能作用。
2.通過對自行車的繪畫、設計,提高造型表現(xiàn)能力。
3.感受工業(yè)設計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重點:學畫自行車。
難點: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完成個性化的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生)記號筆 (師)課件、各種自行車的圖片資料、范畫等
教學過程:
1.看一看,老師出示自行車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直接揭題:《自行車的故事》。
2.想一想。
(1) 課件展示,對比欣賞:早期的自行車和現(xiàn)代的自行車,兒童使用的自行車和成人使用的自行車,比賽的自行車和休閑的自行車,以及載重的自行車、電動自行車……
(2) 了解、思考:①自行車有哪些樣式?它們各具什么特點?②、從古到今,自行車是怎么演變的?
3.議一議。
(1) 請一個同學上來騎一騎自行車,大家討論:為什么兩個輪子的自行車在行駛時不會倒?
(2) 觀察自行車,分析自行車由哪些部件構成的。(車輪、車座、車把、車鈴和車身)
4.畫一畫。
(1) 畫一輛自行車或有關自行車的場景畫。(寫生) (2) 請同學之間相互說一說所畫的自行車故事。
5.課后拓展。
請同學們上網(wǎng)查詢有關自行車的知識,并把最感興趣的材料摘錄下來,為下節(jié)課交流做準備。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生)記號筆有關網(wǎng)上自行車知識的信息和圖片(師)課件、優(yōu)秀學生作業(yè)、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1.信息交流。
組織學生將自行車的材料和圖片進行交流(可以全班交流,也可以小組、同桌交流),拓寬學生有關自行車的知識。
2.展評導入。
展示上節(jié)課的優(yōu)秀學生作業(yè),導入新課。
3.思考討論。
(1) 組織學生思考討論:怎樣的自行車最好賣?觀察課件,“越野自行車”
(2) 教師小結:優(yōu)良的自行車應是造型新穎、色彩漂亮、騎踏輕便、用途明確。只有這樣的自行車是最受人們歡迎的。
揭示課題:我未來的自行車。
4.引導探究。
(1) 聯(lián)系生活,你想設計什么樣的自行車?怎樣設計?引導學生討論(從自行車的造型、色彩、輕便、用途等方面進行改造設計。)
(2) 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開展個性化自行車的設計。教師巡視輔導。
(3) 給自己設計的自行車取一個名稱。
5.作業(yè)展評。
(1) 展示學生作品,請學生談談自己創(chuàng)作的思路和自行車的個性特點。
(2) 發(fā)給學生一些貨幣券,組織模擬自行車買賣游戲。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二年級下冊第五課《五味瓶》(人教版)本課書的學習領域屬于設計·應用。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的辨別,學會用各種色彩、圖形表現(xiàn)對五種不同味道的感覺。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時學會如何去以不同的繪畫形式來體現(xiàn)“味道”。
3、審美目標:朋友學生對色彩的敏銳感覺,初步掌握各種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美、感受美。
4、品德目標: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愛生活的優(yōu)良品質。
5、情感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作欲望。
教學重點:
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及愛生活、愛勞動的思想滲透。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繪畫、制作等美術形式來表現(xiàn)“酸、甜、苦、辣、咸”五種味道帶給人們的感受。
學具準備:
五味瓶、彩色紙、顏色、剪刀、膠水、糖、鹽、醋、辣椒、藥片、范圖、多彩泥……
教學媒體:
KT展示板、實物投影儀、音樂……
設計思路: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它是美術課程中覆蓋面最寬,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設計本課時,我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靈活多變上,我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采用了實驗、游戲、分組活動等方法,從導入階段就開始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五味”的語言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發(fā)展階段過程中我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常識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所感、所見、所聞、所嘗、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在評價整理階段,給學生作品予以肯定并進行小組互評,真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方法而達到促進其自主的主動學習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教師活動:以做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聞”、“嘗”的方法來認識“酸、甜、苦、辣、咸”這五種味道。(出示放有糖、鹽、醋、辣椒、藥片的“五味瓶”)
1、學生活動:體會并口頭描述“五味”帶給自己的感覺。如:吃到的、聞到的、看到的、身體神經(jīng)感覺到的……
〔設計意圖〕:以趣味性的實驗活動這種方式引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2、教師活動:出示板書題圖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
2、學生活動:通過題圖初步明確色彩與感覺的關系。
〔設計意圖〕:體會色彩給以我們的直覺反映和思維反映。
3、教師活動:出示不同顏色的卡片,引導學生分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戲的形式把對應“味道”的顏色找出來。
3、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以競爭的形式,對彩色卡片進行分析、討論。得出與味道對應的顏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紅-辣、綠-酸、白-咸、黑-苦、黃-甜、褐色-甜、紫-甜、紫-酸等不同的答案。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大膽聯(lián)想,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
(二)發(fā)展階段
1、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講述自己見過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時出示實物和有關資料圖片。
1、學生活動: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說出“五味瓶”的用途。
(設計意圖):豐富其感性認識,將認識想理性漫漫培養(yǎng),幫助學生自主的去發(fā)現(xiàn),去總結。
2、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通過什么方法可以表現(xiàn)出“味道”。
2、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鹽是咸的.;苦瓜、藥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畫表情;畫顏色;做各種各樣的瓶子。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發(fā)揚民主,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3、教師活動:指導學生用不同形式來表達自己對“五味”的認識。
3、學生活動:自己通過不同形式來完成作品。
(設計意圖):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給學生以指導性的建議。
(三)評價階段
1、教師活動:出示KT展示板(有五種不同形狀的瓶子),指導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學生活動:展示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2、教師活動:做課中小結,引導學生欣賞相互評議、欣賞彼此的作品。
2、學生活動:積極表達并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整理階段
1、教師活動: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取長補短大膽改進自己的作品。
1、學生活動:整理自己的作品,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設計意圖):養(yǎng)成良好學習行為習慣。
課后拓展:
在這次課學習后,目的在于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巧妙地利用綜合材料進行聯(lián)想創(chuàng)作,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和創(chuàng)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把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設計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邊的環(huán)境。
課后反思:
在教育改革的進程中,創(chuàng)新教育尤為重要,教師應以敏銳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和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引導學生大膽地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在生活中我們更注重的是“五味瓶”的實用性,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五味瓶”在造型設計上發(fā)生了變化。從形狀、大小、材質、功能等方面千奇百怪。這些變化使兒童容易產(chǎn)生聯(lián)想,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本課教學中,就采用做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親口嘗一嘗“五味”酸、甜、苦、辣、咸,這種簡單的探索適合低年級學生,他們樂于自己找到答案并從中獲取樂趣。本課以“五味瓶”:為原型的設計方案,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改后的學習模式,主動、樂學、勤思、共進。
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下雨了》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二年級上冊的課文內容。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本課主要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順應自然,享受自然的思想。在記憶和表現(xiàn)雨中場景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記憶能力。學習和大膽表現(xiàn)下雨這一情境中的人物動態(tài),了解組織畫面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雨中人物的特點,運用繪畫的語言,以“下雨了”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幅有層次、有動態(tài)的繪畫作品,鍛煉學生的觀察、記憶和表現(xiàn)能力。
2、通過表現(xiàn)雨中情趣,初步感受人與自然的關系,體驗創(chuàng)作帶來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記憶事物的習慣。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啟發(fā)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創(chuàng)作一幅畫面有大小、前后、遮擋關系的作品。
難點:雨中的人物動態(tài)和表情及前后關系。
三、教學過程
(一)導課
1、組織教學
2、天氣預報下雨圖標展示(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兩個圖標嗎?它們是什么意思?
生:天氣預報圖標,有雨的意思。
(引出課題《下雨了》)
(二)新授
1、憶雨
師:下雨了我們怎么辦?
生:打傘、穿雨衣…
2、創(chuàng)設情境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下雨了這些小朋友該怎么辦?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烏云、雨點,再拿出兩個人物圖片貼在雨中)
生:人物需要打傘或穿雨衣。
師:拿出準備好的雨傘和雨衣給人物貼上。
師:下雨了人物在雨中行走地上會出現(xiàn)什么?(教師移動圖片人物的腿和腳)
生:雨花。
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地面上濺起的雨花)
(學生觀察黑板上的畫)
(三)欣賞課本中的作品
師: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觀察P15《傘花》和《放學了》。
師:兩幅畫的共同點?用了我們學過的哪些繪畫技法?
生:人物多。運用了遮擋法、前面的人物大后面的小。
師:你們可真棒! 兩幅畫運用了“近大遠小”和“遮擋法”的繪畫技法(重點強調)
(四)學生創(chuàng)作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怎樣畫了嗎?下面咱們四個組做一個比賽,看哪個組最棒。(要求:各組的美術組長在老師準備好的紙上畫出烏云、雨點和雨花,各組成員畫打傘或穿雨衣的人物,畫好后剪下來交給組長,組長按照“近大遠小”和“遮擋法”貼到自己畫面中,這樣小組合作完成作品。最后哪個組表現(xiàn)的好就得到小紅花。)
生:好
師:下面就請拿出你們的小畫筆行動吧。
(五)作品展示
點評:看哪個組的畫面近大遠小、遮擋法的關系表現(xiàn)得好。
(六)安全避雨
可以在汽車站、屋檐下、電話亭或小亭子里避雨。不要在大樹或電線桿下躲雨。蹚水也很危險,容易誤入井中。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02-28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2-22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4
美術的節(jié)奏小學美術教案02-14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8
電腦美術教案06-14
蝴蝶美術教案01-30
《美術的節(jié)奏》教案12-13
美術線條教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