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大班美術教案模板10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交流、講述自己的恐龍朋友,能夠以水粉畫的形式進行表現(xiàn)。
2、在水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過程中,能夠具體突出恐龍的外形特征,并且能夠大膽用各種色彩和線條進行表現(xiàn)。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關于恐龍的知識經(jīng)驗;
2、恐龍活動視頻;
3、恐龍展;
4、恐龍局部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誒,你聽到什么聲音嘛?你認識哪些恐龍,他們長得什么樣?
二、觀看視頻。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段好看的視頻,你們看看和你們認識的恐龍有什么不一樣/一樣的地方?
三、經(jīng)驗提升,進一步熟悉恐龍?zhí)卣鳎^看恐龍展。
師:你想畫什么恐龍,他有什么地方和其他恐龍不一樣的特征?
霸王龍身體很高很大,腿很粗壯,比樹還高呢;翼龍有翅膀,爪子在翅膀上;蜿龍的脖子很長,尾巴也是又細又長的;劍龍身上有很多像劍一樣的刺
師:今天,有很多恐龍來幼兒園做游戲,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師:我想舉辦一個恐龍展,我們一起來畫一畫我眼中的恐龍吧!
提出要求:在作畫過程中圖畫要畫的大,色彩要鮮艷,可以用不同的線條和色彩來裝飾恐龍,還可以給恐龍周圍裝飾上好看的其他圖畫。
五、作品欣賞。
師:我們的恐龍展完成了,我想請幾個小朋友一起來逛逛恐龍展,說說你最喜歡哪個恐龍為什么?
師:今天小朋友的表現(xiàn)都很棒,我們把恐龍展帶回到教室,來請其他小朋友一起來看吧!
【活動反思】
恐龍對孩子來說并不陌生,一提起恐龍,問他們你們認識什么恐龍呀,他們就會噼里啪啦的給我講一大堆,甚至有些恐龍的名字我聽也沒聽過,像是傷齒龍、圓頂龍等等。抓住幼兒喜愛恐龍這一特點,通過寫生繪畫,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幼兒動手動腦能力。
在活動中我以恐龍模型來吸引幼兒,讓孩子觀察恐龍的不同特征及不同動態(tài),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恐龍的品種多樣,建構新的知識經(jīng)驗,為幼兒繪畫活動做鋪墊。
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困惑與問題:
1.由于幼兒對美術欣賞的感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部分幼兒不能很好地進行觀察并把握住恐龍的特征并把外形畫出來。
2.由于幼兒對美術表現(xiàn)能力的差異,有的幼兒不能較好地運用各種粗細線條進行夸張的表現(xiàn)。比如:線條不夠連貫、流暢,線條單一。
在以后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應加強幼兒在寫生畫中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多進行個別引導,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并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平時注重幼兒線條練習及線條搭配的指導。增強幼兒對寫生活動的興趣,以及在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方面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漫畫作品內容,嘗試運用語言和圖畫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
2.通過漫畫欣賞、初步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更加喜歡漫畫這一藝術形式。
3.養(yǎng)成細致觀察和大膽想像的習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漫畫書《父與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畫作品、不加背景的圖4一幅。
2.供幼兒續(xù)編添畫的作業(yè)紙每人一張、黑色水筆每人一根。
3.布置一個漫畫墻,上面貼有許多有代表性的漫畫作品(單幅的、連環(huán)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滿幻想的、諷刺褒貶的)。
活動過程
1.幼兒在漫畫墻前面自由欣賞漫畫。
2.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看漫畫嗎?為什么喜歡?(可根據(jù)幼兒回答歸納漫畫的部分特點:幽默,夸張;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國人不識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簡單,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再次感知漫畫的特點。
介紹漫畫書《父與子》及作者,為幼兒理解作品做鋪墊。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漫畫書。作者是德國著名漫畫家卜勞恩,卜勞恩很愛自己的兒子。常常把父子之間發(fā)生的有趣的事畫下來。
介紹漫畫作品名稱《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圖片1~3幅,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講述參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兒子還在睡夢中,爸爸和一個叔叔輕手輕腳地走進兒子的房間,要給兒子一個驚喜。
提問:你從哪里看出來他們是“輕手輕腳”?還可以用什么詞?
第二幅:他們輕輕地把兒子抬上了汽車。
第三幅:兒子睡得可真香,還沒有醒。汽車開在馬路上,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著他們。父親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別吵醒兒子,指揮交通的警察也讓大家保持安靜。
師: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兒子抬到哪兒呢?
出示第四幅沒有背景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兒子的表情,想像、講述。
分組討論:每組一名幼兒將自己小組討論中最“驚奇、大膽、浪漫”的情景,講給大家聽。
出示漫畫原稿,感受漫畫帶來的驚喜與幽默。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樣?
講述參考:父親把兒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園里、牧場)。太陽出來了,兒子醒來一看吃驚極了:“咦,我是在夢中嗎?”他看到了…… 以為在做夢呢。爸爸躲在樹后悄悄地笑了。
4.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兒子的心愿,這幅漫畫體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5.幼兒完整講述漫畫作品。
活動延伸
幼兒嘗試用漫畫的手法創(chuàng)作故事結尾。
教師:今天,小朋友通過自己的想像,編出了和畫家不一樣的故事,非常了不起!我們也來做個小畫家,把你們編的故事畫下來,好嗎?
給每個幼兒一張缺少背景的作業(yè)紙,幼兒創(chuàng)作漫畫結尾。
活動反思
漫畫來源于生活,喜聞樂見,它以獨特的藝術形式感染著孩子們,它的夸張、幽默、大膽的想象、簡潔的圖文、出乎意料的結局,正符合孩子們欣賞的特點。孩子們喜歡看漫畫,尤其是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欣賞和理解能力,對故事情節(jié)和圖片十分感興趣,每一次都看的津津有味,看到幽默的地方還會開懷大笑。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民間工藝的審美特色與美好寓意。
2、能自主選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鼠菊糍刻印,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在之前的系列活動中了解家鄉(xiāng)的鼠菊糍。
材料準備:面粉、鼠菊糍模具、刻印工具(挖耳勺、牙簽、筆蓋、扣子、彩泥工具等)顏料、牡丹圖等;背景音樂《高山流水》。
活動過程:
1.欣賞模具導入活動,引導幼兒分享鼠菊糍的審美特色與美好寓意。
師:小朋友你們好!。這是什么你們還記的嗎?(出示鼠菊糍模具)
師:在我們的家鄉(xiāng)代表著什么意義,你們能說一說嗎?
小結:刻在鼠菊糍模具上的圖案古典精美,都有一些不同的圖案,不同的圖案富有各不同的美好寓意,制作出的鼠菊糍就像一件件藝術品,真好看!
2.介紹工具材料,支持幼兒大膽想象。
(1)介紹工具。
(2)根據(jù)幼兒經(jīng)驗,交代操作要求。
操作要求:選擇需要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刻出喜歡的圖案,刷上漂亮的顏色,在宣紙上找個合適的地方進行印畫;操作完后,請把工具收好,放回原處。
(3)幼兒刻印,教師指導。
師:請你們來選擇你們自己需要的材料來操作吧!(播放背景音樂)
3.師幼相互欣賞評價。
小結:讓我們一起和自己的作品合個影吧,把你們的成功,快樂永遠留下來!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想象并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用不同的色彩,以拖畫的形式拉出線條。
2.能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放煙花帶來的喜悅。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煙花錄像、深藍色的紙、毛線,各種顏料。
活動過程:
一、觀看煙花錄像,感受煙花的多姿多彩。
1.播放煙花錄像,幼兒觀看。
2.提問:煙花有哪些顏色?誰能用好聽的詞來說一說?看上去像什么?
3.老師小結:五顏六色的煙花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噴泉,有的像彩帶。
4.提問:這么漂亮的煙花,我們可以怎么表現(xiàn)出來呢?
(第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欣賞煙花電腦視頻,激起了幼兒的興趣,讓他們在觀察后說說煙花的樣子、顏色,并把煙花形象化,說成“煙花象花朵、煙花象噴泉……”煙花的顏色是五顏六色的。)
二、學習用顏料表現(xiàn)煙花
1.提問:煙花一般是在什么時候放的?那我們可以用什么顏色的紙來表現(xiàn)夜晚呢?
2.教師示范
(1)學習“放煙花”的方法:躺下來,拉一下。
(2)學習換色:我愿意嘗試用不同的顏色,看,我又選擇了什么顏色?
2.個別幼兒練習
提問:你們和我一起在夜空里合作了一幅畫,這讓你又想到了什么?
3.老師小結
(第二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想象在紙上又添上了幾筆,現(xiàn)在又讓你想到什么?”用玩的方式劃出幾筆隨意的線條,這樣的想象有利于拓寬幼兒的想象。)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鼓勵換色
2.鼓勵構圖豐滿
四、展示評價作品
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幅煙花?為什么?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都表現(xiàn)極大的興趣,孩子通過稚嫩的雙眼和充滿了幻想的心靈來喚起美,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他們主觀的心靈世界,而不是我們看到的客觀實在,煙花綻放了孩子的靈感。孩子有“畫語權”。美術是孩子生命中所不可缺少的,我們老師不能因為無知或忽視而剝奪了孩子在這個時期的表達權利。孩子的作品往往表達了許多意向和情感,那些線條和色彩,有了象征內心世界的特別意義,如果老師注意傾聽孩子的“心靈畫語”,那么你就開啟了孩子藝術殿堂的大門。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孩子進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養(yǎng)他們成為社會人,讓他們了解社會,關心社會,尤其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比如:環(huán)保中廢物的利用,讓孩子在了解環(huán)保的過程中,也體會著一種關心社會的責任,并把這種責任心的培養(yǎng)作為大班教育目標。結合這兩方面,我選擇了這個題材,通過與孩子們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無用的瓶子,并加以設計裝飾來美化環(huán)境,這就是我選材的意圖。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無用的瓶子經(jīng)過裝飾可以美化環(huán)境。
2、通過對各種投入材料的聯(lián)想組合,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的立體裝飾瓶。
重點難點
利用瓶子的各種形狀來設計成裝飾物。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形狀的玻璃瓶。
2.裝飾用的材料(毛線、麻繩、干花、餐巾紙、玉米、辣椒干、樹葉、即時貼、彩繩等)。
3.欣賞作品。
活動流程
激發(fā)興趣、導入活動—引導構思、聯(lián)想組合—自主選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人活動。
1、帶領幼兒觀察延中創(chuàng)意室內的各種欣賞作品。
2、向幼兒介紹生活中各種形狀的瓶子及各種裝飾材料。
3、激發(fā)幼兒對瓶子進行創(chuàng)意裝飾的愿望。
(二)引導構思,聯(lián)想組合。
1、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對瓶子的形狀進行想象造型構思。
2、幼兒說說自己對裝飾作品所需要各種材料的聯(lián)想組合。
(三)自主選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許幼兒按自己的構思需求選擇裝飾材料。
2、幼兒制作過程中,針對個別幼兒實際,在想象和技能上給予適當點撥、指導。
(四)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1.介紹作品的名稱,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
2.啟發(fā)幼兒聯(lián)想生活中還有那些廢舊物品可以通過裝飾重新利用。
大班美術教案 篇6
一、活動名稱:
我是勇敢的解放軍
二、幼兒發(fā)展情況
本班孩子在小班、中班時就喜歡裝飾性活動,他們想象豐富,思維活躍,動手合作的能力發(fā)展得較好,形成了互幫互助的學風。另外,本班幼兒男女比例懸殊,男小朋友平時對打仗游戲比較感興趣,經(jīng)常利用大中型積木以及廢舊材料作為軍事武器進行游戲。我們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及幼兒的實際能力水平,設計這一游戲活動。
三、活動背景條件
在平時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對廢舊物興趣較濃,剪剪、貼貼、做做、玩玩,把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的稻草、紙箱等廢舊物,進行粘貼,扎草人、編草簾等,游戲中幼兒將草簾、草人作為掩護的工具。利用廢襪、手帕制作了手榴彈,陳柯亦小朋友自發(fā)帶了戰(zhàn)爭碟片,供全班幼兒欣賞。在此基礎上,他們將裝飾用的廢紙箱加以充分利用,作為作戰(zhàn)的交通工具,從而引發(fā)了軍事游戲。在幾次游戲中,幼兒發(fā)現(xiàn)壞人經(jīng)常被攻擊,沒人愿意做敵人。然而他們發(fā)覺沒有敵人就沒有作戰(zhàn)對象,戰(zhàn)爭就無法進行。于是在本次活動中就引導幼兒利用稻草、塑料袋等廢舊材料進行假想敵人的制作,然后再玩打仗的游戲。
四、本次活動目標
1.收集利用稻草、塑料袋等各種材料塑造成敵人形象,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在游戲中讓幼兒了解軍人,培養(yǎng)幼兒的愛軍意識。
3.在游戲中讓幼兒體驗積極愉悅的情緒以及獲勝后的成就感
五、環(huán)境材料準備
1.收集各種塑造敵人的材料
如:稻草、長板凳、箱子、花籃、塑料袋、毛線、人形紙板
即時貼、塑料方凳。
2.準備各種工具
如:雙面膠、剪刀、蠟筆、垃圾簍。
3.幼兒的迷彩服、娃娃、音樂帶。
4.鐵絲網(wǎng)、小竹橋、小山坡等。
六、活動組織指導
(一)引導幼兒思考交流“如何裝飾一個敵人”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幼兒自由商量:一個敵人需要幾個人制作裝飾,需要何種材料。
(三)幼兒選擇材料,制作裝飾敵人、布置戰(zhàn)場,教師適時提供幫助。
(四)集體進行軍事訓練:分散、集合、開槍、刺殺、扔手榴彈、開坦克等。
(五)玩游戲:大營救。
(六)集體講評游戲。
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熊貓的可愛,學習用各種美術形式表現(xiàn)自己的欲望。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熊貓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的動態(tài)。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熊貓的圖片、郵票、明信片及有關記錄熊貓生活的VCD等。
2、與家長一起到動物園參觀,觀看熊貓表演,感知熊貓的外形特征和不同的動態(tài)特點。
3、收集各種美工材料。
指導要點:
1、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對熊貓的認識,分享有關熊貓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
2、根據(jù)收集的各種美工材料,引導幼兒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表現(xiàn)熊貓?會遇到什么困難?鼓勵幼兒共同解決難點。
3、幼兒分組活動,鼓勵幼兒用各種美工材料,用繪畫、剪紙、拼帖、泥塑等不同方法,大膽表現(xiàn)熊貓的不同動態(tài)。
小百科: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貓的標準中文名稱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這是一種由擬熊類演變而成的以食肉為主的最早的熊貓。始熊貓的主支則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xù)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300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xiàn),體形比熊貓小,從牙齒推斷它已進化成為兼食竹類的雜食獸,卵生熊類,此后這一主支向亞熱帶擴展,分布廣泛在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以至越南和緬甸北部都發(fā)現(xiàn)了化石。
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在畫好的輪廓內涂上漿糊,再用紙繩出內向外或由外向內繞出物體形象。
2、激發(fā)對紙繩貼畫的興趣,發(fā)展手指肌肉的靈活性。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紙繩貼畫”、紙繩貼畫范例、水彩筆、漿糊、抹布、剪刀、各色紙繩活動前出教師帶領幼兒搓好。
活動過程:
1、出示紙張貼畫范例,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展示紙繩貼畫范例并提問:這幅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們想用紙繩貼一副畫嗎。
2、結合幾何圖形引導幼兒學習紙繩繞貼的方法。
教師:
紙繩繞貼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出內向外繞貼,一種是出外向內繞貼。
教師在紙上畫出圓形輪廓,示范講解由內向外繞貼的方法:先在圈內均勻地涂上漿糊,拿一根彩色紙繩,找好圓心,將紙繩的一頭貼在圓心上,然后順著紙繩由里向外一圈一圈地繞。邊繞邊用手輕輕按壓,使紙繩在紙上貼住。
一個圖可以只繞一種顏色,也可以繞多種顏色。
教師在紙上畫出三角形的輪廓,請大家說一說,三角形改如何繞貼?引導幼兒說出:
要沿著三角形的輪廓出外向里繞。幼兒說出方法后,教師再示范講解。在輪廓內涂上漿糊沿三角形的輪廓貼上,貼到角上時,用手指壓在紙繩固定在角上,另一只手繼續(xù)繞。三角形的每一個角都用這種方法繞。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
下面請大家先看操作材料“紙繩貼畫”
是怎么做的。
再動手在空白處制作繩畫。先畫出物體的輪廓,要畫得大一些,不準畫得太細。然后涂漿糊,選擇紙繩繞貼。用剩的紙繩要放在小框內,保持桌面整潔。
幼兒觀察范例后自己操作,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多繞1~2副,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選擇制作內容、勾畫輪廓,討論選用紙繩的色彩。提醒幼兒保持整潔衛(wèi)生。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展示幼兒作品,要引導幼兒評價,說出最喜歡的畫,為什么喜歡有誰采用了新的繞貼方法。
(出左向右、出上向下。)
活動反思: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紙繩很細,4開的紙上頻繁的彎折、黏貼,孩子們的稚嫩的小手拿捏不穩(wěn),不時自覺地扯下來重新粘。雙面膠頻繁的貼、撕斷、刮,孩子們的手指肚、小指甲,不時的黏上膠;一會兒袖子也粘到雙面膠上;一會兒手指兩個、三個的的黏在一起,“哎呀,老師又黏上了”的叫喊此起彼伏。但是孩子們沒有因為如此困難而放棄的,濃厚的興趣打敗了黏貼的不易,一直堅持到最后。皺紋紙繩貼畫終于順利完工,看著孩子們辛苦的勞動成果,不能不讓人為之震撼。黏貼之精細、手法之多樣、城堡樣式之豐富多彩,效果之優(yōu)完全超出我們老師的預料。大人做到如此都頗費神、費力,別說這么小的孩子了,可見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給他藝術的氛圍、豐富的材料、巧妙地引導、適當?shù)墓膭睢⑿┰S的等待,孩子們都會見心中的影像慢慢的表達出來。也許構圖不夠合理,樣式不夠新穎,黏貼有些笨拙粗糙,但是獨屬于孩子們自己童稚的表達方式,所達到的藝效果是任何一個藝術家所不及的。孩子們看著自己的作品是相當?shù)淖院馈?/p>
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感受優(yōu)美環(huán)境帶來的愉悅
畫己喜歡的公園
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的愿望
重點難點
重點:畫己喜歡的公園,感受優(yōu)美環(huán)境帶來的愉悅
難點:理解環(huán)境和人類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參觀公園,請公園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
物質準備:畫紙,油畫棒,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我們去公園的時候,你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鼓勵幼兒說說公園什么地方很美麗,什么地方不夠好,再談談自己喜歡的公園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二、創(chuàng)作要求
1.畫出你看到的美麗的公園;
2.設計你想象中的公園;
3.跟旁邊的小朋友畫得不一樣。
三、幼兒作畫
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遵守作畫常規(guī)要求,并幫助幼兒豐富畫面。
四、作品
把幼兒作品分“美麗的公園”和“未來的公園”進行展示。
延伸活動
散步到公園的時候,把自己畫的“美麗的公園”的畫送給公園負責人。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為了讓幼兒有意識地欣賞美麗的環(huán)境,感受優(yōu)美環(huán)境帶來的愉悅,在畫公園之前帶幼兒去公園游玩,并請公園負責人作介紹,加深了幼兒對公園的印象,對公園環(huán)境設施的不足之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為畫出“我喜歡的公園”做鋪墊。通過討論“公園什么地方很美麗,什么地方不夠好”來培養(yǎng)幼兒對環(huán)境問題的敏感性。另外,鼓勵幼兒畫出“想象中的公園”,為幼兒想象改善環(huán)境空間,激發(fā)他們參與環(huán)境保護的動機,關注身邊的環(huán)境問題,進而付之于行動,為保護環(huán)境、改善環(huán)境而出謀劃策,成為創(chuàng)造美好環(huán)境的小主人。
二、效果分析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懂得了公園中美麗的環(huán)境能讓人們感到賞心悅目,但也存在著一些需要大家去改進的地方。幼兒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畫出了他們心目中美麗的公園。那一幅幅作品,勾勒出了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的關愛之情,處處閃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使幼兒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環(huán)境教育。
大班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用從前到后不斷添加、重疊的方法,畫茂密的樹林。
2、了解沙塵暴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植樹對戰(zhàn)勝沙塵暴的作用。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初步了解沙城暴、收集保護綠化的方法。
2、物質準備:課件、淺綠色紙人手一份、粗細水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了解故事內容
1、觀察畫面:在我們城市的一塊空地上,住著小兔一家,一天,小兔正在高興地玩,一家人卻覺得有點不對勁——小兔的眼睛老是癢得難受;兔姐姐一唱歌就咳嗽;兔媽媽整天打掃屋子,屋里卻總是灰蒙蒙的。
關鍵提問:這是什么原因呢?
小結:原來,是躲在沙窩里的沙塵暴在作怪,它正在向我們靠近呢。
二、討論“沙塵暴”
關鍵提問:
1、什么是“沙塵暴”?誰愿意來介紹一下。
小結:當沙塵暴來的時候,附近的沙塵都被風吹了起來,周圍的一切都是灰蒙蒙的,天空渾濁,一片黃色。人們都看不清四周的東西,對人們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2、有什么辦法可以阻擋沙塵暴?(課件)
小結:大樹的樹根牢牢地扎在泥土里,可以把泥沙抓牢,防止沙塵暴的形成。所以,植樹造林是人類抵御“沙塵暴”的方法之一。
三、抵御“沙塵暴”
1、過渡語:今天我們就和小兔一起來做一個“防沙小衛(wèi)士”,一起抵抗沙塵暴。
2、師生共同運用繪畫的方法在展示板上模擬種樹,抵御“沙塵暴”。邊畫邊想:怎樣將樹“種”得密一些,“種”得更多一些。
3、教師:沙塵暴來了,它拼命地吹、拼命地刮。大樹小樹手拉手,就像一堵墻。沙塵暴沒有力氣再吹,只能垂頭喪氣地溜走了。大家多高興啊!但是,沙塵暴沒有死心,它還在我們的周圍轉悠,尋找光禿禿的空地,準備再來反撲。小朋友們一起來幫助小兔將光禿禿的空地種成茂密的樹林吧。
四、植樹造林(創(chuàng)作指導)
1、引導幼兒用粗水筆在淺綠色紙上畫出不同大小形狀的樹木。
2、鼓勵幼兒在樹與樹之間不斷進行添加,畫出更多的樹。用細水筆添畫樹葉和樹干上的花紋。
三、合作與表現(xiàn)
1、幼兒將各自的圖畫作品連成一排排“防沙林”,想象沙塵暴在一排排的樹林中到處碰壁,無法穿過,只能灰溜溜地溜走了。
2、提問:哪些能抵御沙塵暴,哪些不能抵御,原因是什么?
【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美術教案06-22
大班的美術教案08-28
大班美術教案05-31
美術大班教案06-26
大班美術教案06-27
大班美術教案雨傘教案03-17
大班美術教案旗袍教案03-17
大班美術教案彩虹教案03-15
大班美術教案老虎教案03-15
大班美術教案鯨魚教案03-15